茶经网

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2019-11-13

一、尊人

中国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精选阅读

茶道与道家的传说


古时,相传浙江的天台山,位仙山。在《神异记》中记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着三头青牛,把虞洪领到一个大瀑布下,说:“我是神仙丹丘子,听说你很会煮茶,常想得到你的惠赐。”便指示给他一棵大茶树,从此虞洪常以茶祭丹丘子。晋时著名炼丹之士葛洪,据说就在天台山种过茶,至今留有遗迹。

道家中有许多关于成仙飞升的故事,往往与茶有关。《广陵耆老传》里记载,晋代有个卖茶的老婆婆,每天都提壶卖茶,但壶中茶仍不减,官吏将其看作为邪道,把她抓了起来,到了夜间,她带了茶具从窗户飞走了。后世茶人在诗中常说到饮茶而羽化成仙的故事。

如唐代诗僧皎然在《饮茶歌送邓容》中记载,“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淋漓尽致地描绘了饮茶而羽化成仙的道家理想,以一个超然潇洒、自由自在似僧非僧的文人茶道家的身份,把茶道精神推到极高的境界,充分体现了”自然之道”的玄妙,成为茶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南北朝著名道家思想家、大医学家陶弘景也是一位茶人。这位时人称为“山中宰相”的人,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在《茶录》中说:“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

中国茶道与道家


天人和一 中国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一、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道”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在品茶时乐于于自然亲近,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中国与日本不同,中国“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别强烈,表现味茶人们在品茶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

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

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

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诗人以槐火石泉煎茶,对着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样的茶能在诗人心中永久留香,而万里清风则送诗人梦游华胥国,并羽化成仙,神游蓬莱三山,可视为人化自然的极至。茶人也只有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才能从茶壶水沸声中听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体的自然,才能彻悟、天道、人道。

二、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也即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人性化。中国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万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并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的生命体,所以在中国茶人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

在中国中,自然人化不仅表现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环境的人化,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

对茶境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如曹松品茶“靠月坐苍山”,郑板桥品茶邀请“一片青山入座”,陆龟蒙品茶“绮席风开照露晴”,李郢品茶“如云正护幽人堑”,齐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鹃”,曹雪芹品茶“金笼鹦鹉唤茶汤”,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鹤是交游”,在茶人眼里,月友情、山有情、风有情、云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全诗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声色并茂、虚实相生。

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精神之中,在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中国茶人最能领略到“情来爽朗满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觉鹤心杳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受。

第二节 中国中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国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如果仅用杯子喝茶,而小⒈嵌挤旁诓枳郎希庵质址ǔ莆拔ㄎ叶雷稹薄6圆璧娜鲜渡希湃巳衔枋翘旌卦灾擞牧檠俊6杂诓瑁斓赜泻灾Χ擞信嘤Γ说墓妥畲蟆?/p>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

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

行为方面,中国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详解道家茶道的泡茶标准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精神之中,在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下面就详解道家的泡茶标准。

道家泡茶流程程序一:取水罐时,双手抱起水罐取水,取水为五罐方可,放于茶桌四周规定的位置上,主水罐放于桌面规定的位置,最后自己才落座,再次鞠躬示礼。程序二:洁手,在座的所有客人在落座座位上伸出双手,由师前来一一帮助清洗双手,之后由师呈上热茶水巾,供客人薰洗脸面。师摆开的毛巾上,先手心后手背,再展示给客人手心、手背。客人也照此方式亮出手心和手背。程序三:加水,先揭开烧水壶盖,左手盖于内部向。

程序一:取水罐时,双手抱起水罐取水,取水为五罐方可,放于茶桌四周规定的位置上,主水罐放于桌面规定的位置,最后自己才落座,再次鞠躬示礼。

程序二:洁手,在座的所有客人在落座座位上伸出双手,由师前来一一帮助清洗双手,之后由师呈上热茶水巾,供客人薰洗脸面。师摆开的毛巾上,先手心后手背,再展示给客人手心、手背。客人也照此方式亮出手心和手背。

程序三:加水,先揭开烧水壶盖,左手盖于内部向上。水缸盖双手,揭盖向着自己,盖置于右边。

程序四:分水,右手持勺柄末端,左手轻托勺柄三分之一处,取水五勺,将水勺放回原处,左手拿烧水壶盖,右手轻扶盖上烧水壶,双手取水缸盖,将水缸盖上。

程序五:生火薰香,烧水,左手揭右手扶着火,再以相同的动作盖上壶盖。

程序六:师采用右手引导客人观赏室内每一样物件,后伸出左手引导客人对每一道五行文了解,了解完以后双手收回。

程序七:师示意每位客人向自己的方式演示(同上)或展示毛巾,然后放下。

程序八:叠毛巾时,从外向内,从右至左,两条茶巾分别为白色放左,绿色放在右。以左边的毛巾擦茶具内部,右边的擦茶具外部。擦时从上至下,茶具由里向外转动。

程序九:茶具的擦洗分类为,由小到大。先茶勺,双手取勺,左手握勺尾,勺头向上,置于视线前方,右手去茶巾,先下(由左至右)后下(由右至左),擦拭后,左手持勺尾右手用茶巾托勺头,由左至右展示(用左边的毛巾)展示完后,右手扶着放回原位,放下毛巾。

程序十:取夹,左手持夹子左端,右手持夹子右端,镊子朝上,右手取毛巾,按照从左到右,先擦夹子侧面内部、再外部、再中间。展示放回原处(同上)。

程序十一:取茶,双手取夹(同上)右手持镊子,从石壶内取出绿茶小包,置于左手五指中端,之后右手将镊子放回原处,右手再取茶巾,由内向外擦小茶包五次,并由上至下,顺带将包平放茶桌正中间规定位置,再取出竹片条两根,双手呈环抱型将茶包托起。放入各客人的杯中。

程序十二:水勺(小的)双手托起水勺,左手持勺尾,右手托勺头,平行于视线,右手取茶巾,先内后外,再下后上依次擦拭,然后左手持于勺柄三分之一处,右手托勺底,然后慢慢地擦勺体一下(由内至外),勺底由内至外,勺底有内至外转一圈,换茶巾(左边的)擦勺内壁和底部三圈(顺时针方向)放下茶巾,取大水勺(同上)擦拭茶碗(小)双手取碗,置于左手,左手取茶巾,正方对着自己,擦拭一周,一方擦一下,最后一下将底部带过擦完,正方对着自己。将碗侧立,口对右手方,取左边茶巾擦拭四下:由内向外、与外侧同。左手持碗侧,右手持茶巾托碗底,由左向右向大家展示。双手扶碗两侧轻放于桌面上,此时正方向朝自己,然后顺时针旋转一周,正方向朝向客人,放下茶巾,漱口碗(同上)。

程序十三:双手取茶罐,平行于视线,然后左手五指张开,大拇指持于罐底,剩四指压住罐盖及周围,右手取右茶巾,擦拭四周5下完成,再擦盖1下,底部1下,双手持罐两侧,轻放于原处,放下茶巾。

程序十四:双手取玻璃茶杯,杯口向着自己翻开,双手托于视线平行处,置茶杯于左手,四指托杯底,大拇指扶侧面,右手取右边茶巾,正方向自己,外侧由内至外擦拭6下,顺手带过杯底,侧立杯,杯口向右,放下右茶巾,取左茶巾,擦主杯内侧6下,顺带过杯底,正方向仍朝向自己,展示与放置(同小茶碗)将正面朝向客人,放下茶巾。

程序十五:取大杯于正前面,双手揭开水罐盖,方法同前,用小水勺垂直取水少许,倒入大碗中,放下小水勺盖上水缸盖(方法同上),双手取茶罐于茶杯左侧,左手揭开茶盖(内部朝上)双手取茶勺,取茶包中的茶叶放于主杯(左手扶右手取),双手放茶勺于原处,盖上茶罐盖,将茶罐放回原处。

程序十六:用镊子取出茶点,用右手托起点盘,分左手取出点心按左至右呈给客人。之后收回所有点心残渣,将点心放回原处。左手提茶壶,倒适量水于客人茶杯中,放下茶壶于原位,壶口朝向自己,再取一包最好的绿茶,将绿茶置于右手,左手取出一玻璃杯,将杯放于左手托起摆动,然后放下,将绿茶放入杯中,加入六分之一的6度以下没结冰的水,直至使绿茶呈垂直向时,加入85度开水。待茶叶全部上升呈现出三起三落时,师采用小勺垂直于杯中取出茶水,一一分给客人。

程序十七:接上一程序,分好茶水后,将茶杯双手于杯底托起,由左至右展示给客人。最后放回茶桌正中间。双手拿茶巾靠右侧展开,提示客人二次漱口,二次漱口的水为茶水,由左手用小勺取出来呈给客人,随即呈上漱口罐,待客人漱完口后,将漱口罐及漱口杯放回原处。

程序十八:将小茶杯置于大茶杯前边,取小水勺,将最好的绿茶水全部均匀分到客人面前的小茶杯中。对右边的客人用左手向内捂着胸口,低下头,表示希望得到客人的谅解,对于左边的客人则正面示意可以正式品茶了。

程序十九:双手托起茶杯,举于齐眉处,敬天地,然后双手从左至右对着客人们依次品一小口。

程序二十:第一轮茶品完了,第二轮品茶是重复程序七再次开始到程序十九。一共有五次轮回,一台完整的峨眉道家才算正式完成。

程序二十一:送客,师躬身起立,先装好茶残渣,后装好各种用过水,小步走到茶室门边,抬起头来庄重地将茶水和茶渣一一分给客人带起。

以上就是对道家的泡茶标准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这一知识有所帮助。

茶道的“道”就是道家的“道”


也许道家和茶文化的关系是最深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道家之“道”是自然之道。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应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认为“天地有大美”。茶文化是最具自然性质的一种文化形态,从一开始,茶文化就和中国道家思想中的自然观念相契合,是“自然之道”的一部分。茶道也就是要按照茶的“自然”要求,以“任其自然”。不去违反它的自然状态,让它的天然精华自然发散,以“合于自然”。茶道表演者必须真正地以自然而然的态度与精神去合于“自然之道”,让素朴的人性与茶之本性契台,达到天人合一。这些都是茶文化受道家思想启发所得到的。

道家既是虚静恬淡的,又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因为热爱生命,所以不会去为了世俗或欲望而违反生命的本真。茶采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受到丰壤甘露之润泽,因而具有清灵、玄幽之秉性,这和道家淡泊、乐牛的心态是一致。“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中国茶道的四谛是“和、静、怡、真”四字。这四个字就源自道家淡泊、乐生的思想。当进行茶道这项高级的精神活动时,除了需要幽静环境,还必须有一种虚静的心境。当外在环境与内在心境吻合,并达到高度一致时,就会进入忘我的境地——沉浸在美的精神享受和明鉴通物的“合一”状态。

道家是隐逸的代名词,因为隐逸本身就具有道家自然主义的倾向。实际上,道家人物都是具有隐逸倾向的,神秘的老于只留下五千言《道德经》和骑青牛度函谷等零星事迹。飘逸的庄子宁可“曳尾于涂中”做一个平凡快乐的老百姓,也不到楚国去做高官。茶圣陆羽也是一位隐士,一生只和高僧隐上交游,以茶为伴。道家的隐逸情结感染了茶文化,《茶经》说“茶之为用,昧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些隐士们在生活中以茶为伴,在发展茶道的时候又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注入了茶道之中。实际上,隐士辈出的魏晋时期,也正是茶道兴起的关键时期。

茶道的“道”就是道家的“道”。

安溪铁观音的茶道精神理念


安溪铁观音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茶艺表演是功夫茶体系中的一个亮点,铁观音的茶艺别具一格,非常有自己的特色,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深入人心。

作为一种示范性表演,铁观音的沏茶技艺,冲泡过程非常讲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讲究融自身修养与茶文化之精华为一体,这是一门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格为一体的品茶艺术,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品饮名茶之神韵的同时,追求人与茶、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境界,达到精神上的崇高享受。

铁观音茶艺表演

纯,是茶道之本。展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茶友之纯净。

雅,乃茶道之韵。呈沏茶之细致,身韵之优美,茶局之典雅。

礼,为茶道之德。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友。

和,为茶艺之道。追求人、茶与自然的和谐,获得心灵的平静和美好的精神享受。

铁观音茶艺:白鹤沐浴(洗杯)-观音入宫(落茶)-悬壶高冲(冲茶)-春风拂面(刮泡沫)-关公巡城(倒茶)-韩信点兵(点茶)-鉴尝汤色(看茶闻香品啜甘霖(喝茶)

中国茶道的精髓“和”的理念


“茶道”,简单地说就是饮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完整过程,其中的“道”,含有规律、方法、学说的意思。如果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看,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通过沏茶、赏茶、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的因素,通过饮茶的行为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在精神享受、心灵净化和人格操守等方面得到提升,以及有助于增进友谊、学习礼法等和谐氛围的形成。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与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以及朝鲜的“和、敬、俭、真”相近,都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只是中国的茶道不像日本那样缘起于寺院,沾染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而是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具有广义性和宽泛性,因而对茶道的概括不尽相同。直到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茶文化的再度复兴,一些茶学家才意识到应该对中国的茶道精神给予约定俗成的概括。这样就出现了几种提法。不过笔者认为对于茶道的概括最精当的莫过于陈香白教授提出的“和”。他认为“和”是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根据陈香白教授的解释:“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也意味着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并由此产生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他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写道:“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俭’、‘美’、‘乐’、‘静’等意义,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请相信:在所有汉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更能突出‘中国茶道’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陈香白教授的话指出了中国茶道的精髓,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茶道的丰富内涵。

这种“和”的理念,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中国儒佛道三家思想相糅合的体现。这是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的哲学理念。“和”而阴阳协调,“和”而五行共生,“和”而天人合一,“和”更是中庸之道的基础。实际上,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的实施,来引导饮茶者在美的享受过程中,完善品格修养,实现和谐安乐之道。我们从陆羽在《茶经》中对煎茶风炉的描述就可以看出:铁铸风炉属“金”,风炉放在地上属“土”,炉中烧木炭属“木”,木炭燃烧属“火”,风炉煎的茶汤属“水”。可见,煎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这就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五行共生、和合协调等理念是茶道的思想基础。

禅堂中的茶道禅堂中的这杯茶


明海法师:禅堂中的茶道

茶道是从中国禅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这不仅因为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而且从文献中看,唐代禅门吃茶之风极其普遍,甚或丛林中吃茶也有一套极详尽的仪规,这从宋代宗赜的《禅苑清规》中可见其仿佛。时至今日,古风不再,但禅宗丛林冬季打禅七时吃茶的仪规却流传了下来。

柏林禅寺的冬季禅七从1992年开始,坚持了十三年,到现在要一气坐五七三十五天。其时,僧俗云集,山门关闭,谢绝外缘。大家遵守止语的规定,从早至暮在禅堂中坐香、行香,与腿疼厮捱,与烦躁厮捱,与妄念厮捱,与昏沉厮捱。慢慢地,如嚼菜根,也能嚼出一点禅味来。

这期间,因为整日拘束身心,极易上火起燥,静坐中,间以喝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禅堂喝茶,动辄上百人,泡茶、分杯、倒茶,这些服务工作专门由一班人承担,他们被称为“护七师父”。他们所用的茶具极其朴素简单:泡茶用大铜壶,茶杯是粗磁的,杯壁极厚,失手落在地上也不易打碎,只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衬托禅堂的宁静。装茶杯的筐是椭圆形,提手也是圆形,模样又淳朴又可爱,像山村里走出来的小男孩。护七师父在一枝静坐香开始以前已将茶叶泡入铜壶,为了保温,用厚棉毯里好放到桶里(最好是木桶)。及至开静信号一响,他们敏捷地下座,到护七寮做准备。静坐后是行禅,大家甩手极放松地在禅堂里按圈子绕行,或快或慢,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和僧袍的沙沙声。突然,“啪”!—这是站板,人们立刻站住不动。维那师喊一声“两边挂腿坐”!大家遂在座位上垂腿端坐,两手扶两膝,目不斜视。人们才一坐定,护七师父们已矫健地走进禅堂,分两组,前面一人发杯子,后面一人倒茶。一切都在无言中进行。

禅堂有许多别名。或称为“选佛场”,说的是凡夫们进去,他们中间会选出开悟的佛来;或称为“大冶洪炉”,这指我们把自己的身心扔进去,经受种种规矩的约束和师父的棒喝锻炼,战胜来自身心的种种障碍,最后脱胎换骨。进了禅堂,不能退却,没有商量,人人都要拿出十分的勇气,在断绝了诸多外缘之后,全力以赴,面对自己,料理自己。说到不能退却,老师父们喜欢讲一个也许是编造的公案来激励年轻人的勇气:话说禅堂止静的钟板一响,那就是军令如山倒,任何人不能出去。那么,有一个师父病在禅座上怎么办?不管他!死在禅座上呢?——拖下来塞在禅凳底下任他烂掉,大家继续用功!想上厕所呢?——拉在裤裆里吧!

——这情形真有点像置身战场,而且是最激烈的“上甘岭”的山头,不过所面对的敌人不是别人,是自己,是自己的身心。

面对自己,谈何容易!毕竟是凡人,身体会疲倦,心里会烦闷,甚或意识深处之种种情结会浮现:恐惧,忧伤、欣喜……你都不能管它!

最难熬的是腿疼,其痛楚情状千奇百怪。有师父道腿疼之难忍:那时想,让我去死吧!我则比喻像经历酷刑中的夹棍。第一次到柏林寺打七,恰好坐在老和尚身边,双盘端坐,因为好面子,痛极也不放下。捱到开静时刻,竟然双腿凝固搬不开了。那时尚是居士,出家后,最初几年打七仍然要忍耐腿疼之苦。有一次发了狠勇之心,坚决不动,到开静时,腿上的袜子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

禅堂中的这杯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我们面前的。你早已无心注意它是绿茶,还是花茶,还是普洱,也无心于茶具的欣赏,至于奉茶的仪规也极简单:行茶者在沉默中丁字步站立,轻缓地将茶水从壶嘴倾出。接受者以杯相接。双方都凝神于茶水的倾注与入杯,在柔软绵绵的茶汤中,在一倒一接中,双方进行着最默契的心灵沟通。就像球场上队友之间的击掌与拥抱,又像战场上共同对敌的战友之间的回眸。而当茶汤滚过唇舌咽喉进入肺腑时,那为了征服心中之敌而拼搏的勇士,他那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最温暖、最亲切的抚慰;在闭目禅坐中那几乎要游离迷失的心绪,此时此地,也因这一杯茶而回到了当下……

有时,禅人会在此一当下蓦然翻身,彻见心性的本来,打破生命的谜团,虚云和尚即是一例。他在高旻寺的禅堂中,喝茶时因杯子落地摔碎而豁然大悟——一代祖师从这里诞生。

这就是我所经历过的禅堂中的茶道。

道家与茶


儒、释、道三家,道家与茶文化的关系,是人们谈论最少的。然而它们的关系又是最深的。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故作惊人之论吧,其实不然,从发生学角度看,道家与茶文化的渊源无疑是最为久远而深刻的。而从观念的角度看,就更是如此了。 “自然”之“道”及其茶文化内涵 道家的自然观,一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及其观念的源头。道家对生命的热爱,对永恒的追求,都深深地渗透在其自然观中。而这对茶文化又意味着什么呢?翻开茶文化史的第一页,我们就可知道,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当作一则传说而误置一旁,那就未免过于轻率了。其实,一切神话、传说都深深印刻着人类实践与劳作的痕迹,从而成为人类文化的基因。这就是一切始发性文化形态的奥妙所在。要知道,上述这个传说中的茶的老祖宗,在道教中,却是太上老君点化而成的徒弟。《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说:“神农之时,老君下凡为师,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不管这种传说的真实性如何,它与道家精神及其自然观是极其吻合的。在道家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合一;人的生存必须顺其自然地利用物的自然属性,这恐怕也是后来的道教充分开掘人的自然潜能——气功,并发掘物的自然潜能——炼丹的起始观念与内在原因吧! 当然,这也决定了他们必定会遍尝百药,决定了他们必然会最早发现茶的药用功能了。 其实,不必光看神话传说之类,历史本身就告诉我们,道家与茶的关系,比佛、儒更为久远。事实上,中国的茶文化萌芽确为两汉至两晋南北朝时期,而此时期正是中国文人们为老庄思想陶醉得如痴如狂的时代,同时饮茶也成为一种文人的生活习惯。《僮约》说:“烹荼净具,武阳买荼。”即为饮茶习俗的史证。《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亦有以茶代酒之记载,而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荼,令人少眠”的说法。然而对道家与茶文化关系最有说服力的要数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的己载。其实对丹丘子饮茶的记载还有早于此的汉代的《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栖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丹丘子为汉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家人物。故事似不可全信,但仍有真确之处。陆羽《茶经·八之出》关于余姚瀑布泉的说法即为明证: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日仙茗,大者殊异。此处所指余姚瀑布与《神异记》中的余姚瀑布山实相吻合,历史上的余姚瀑布山确为产茶名山。因此“大茗”与“仙茗”的记载亦完全一致。这几则记录中的“荼”与“茗”,也就是今天的茶。更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早在晋代郭璞在注解《尔雅》时,即解说:(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一名葬,蜀人名之苦茶。此中所谓“蜀人”之记载,即可视为饮茶习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巧就巧在它也是道教的真正发源地;其形成年代,也为两汉期间。其时,张陵奉老子为教主,创“五斗米教”。此后,道教在理论和组织形式上逐渐完善,上至帝王百官,下至布衣百姓,各社会阶层都普遍地对它感兴趣,而且经久不衰,影响至今。大多宗教都鼓励人们追求死后天国的乐园生活,从而以冷漠态度对待人生及其社会现实。而道教却无比的热爱生命,直接否定死亡,认为光阴易逝,人身难得,只有尽早修仙,才能享受神仙的永久幸福和快乐。道教这一内涵特质所体现的是,重人生,乐人世。这也正是古人崇奉仙道的原因所在。 显然,陶弘景所说“苦荼轻身换骨”,还有西汉壶居士在《食忌》中所说:“苦荼,久食羽化,”都与道教得道成仙、羽化成仙的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丹丘子,则是直接给樵夫指点佳茗的仙人。可见道家对茶这种自然之物早有深刻认识,而将其与追求永恒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无法否认,使茶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便是道家的首功。

茶道中的佛典与禅语


“石蕴玉而山晖,水含驻而川媚。”中国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一、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水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认为,“会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因为慧能明白了“诸性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的真理。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无”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场

界把茶室视为修心悟道的道场。“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存无杂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

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直心是道场”诗茶人喜爱的座右铭。

三、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指把“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等等按世俗常规办的事的主管能动彻底忘记,而应保持一个毫无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之心。

四、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这句话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二。有一次有僧人问崇慧禅师:达摩祖师尚未来中国时,中国有没有佛法。崇慧说:“尚未来时的事暂且不论,如今的事怎么做?”僧人不懂,又问:我实在不领会,请大师指点。”崇慧禅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隐指佛法于天地同存,不依大摩来否而变,而禅悟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着眼自身,着眼现实,而不管他大摩来否。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4019.html

上一篇:《斗茶散论》

下一篇:一百年后读《说茶》——对东西方的双向启示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