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用心品茶“茶品如人品”

2019-12-23

在快餐文化泛滥的社会,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只有到了周末,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偶然的机会,我学了一点茶艺,认识了茶,从此大多业余时间都放在茶文化的研究上,也结识了好多茶友,感受大家对茶的喜爱和不同的见解。从喝茶的讲究到茶叶的种类,你一言我一语,渗透着对茶的热爱,分享喝茶的心得。

放下一切琐碎的事情,留给自己一点时间,望着手中的茶,看茶叶在杯中慢慢地上下浮动,慢慢地舒展开来,茶叶在杯里浮浮沉沉。眼前好美,心好静,用心感受,轻轻地闭上双眼,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在此刻停留……

有句话:茶品如人品。曾经读过一篇叙茶美文,别的内容记不得了,只记得有一句,“玻璃杯里泡的不仅仅是那片绿色嫩芽,还有我的心。”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四人正好,闲聊天下事,茶沏一室香,品如茶般的朋友,和他们用文字解读宛若停留在叶片上的一颗颗清澈的心。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常常心不在焉,常常坐卧不宁,常常没有耐心做完一件事,常常计较自己的得失,常常感到身心疲惫,常常急于成功……我这是怎么了?原因就是——我太浮躁了。

品茶时也在品自己,在茶中品着生活,品着生活中的繁华和落寞,品着尘世中的俗事和所谓的雅致。用心品茶,用心生活,用心冥思。所有的浮躁和喧哗都被洗净,心头只留下一片安宁,让一身的疲惫消失殆尽,茶越喝越淡,心情却明朗清静。

cy316.com扩展阅读

人淡如菊 人品如茶


开栏语:苏轼云,“从来佳茗似佳人”。有人说,二十岁的女人楚楚动人,就像杯茉莉花茶;三十岁的女人风情万种,就像一杯碧螺春;四十岁的女人雍容典雅,就像西湖龙井;五十岁的女人是杯普洱茶,内涵深重;六十岁的女人珍藏着智慧和岁月底蕴,恰似茶身浓重的武夷岩茶。美容版从本期开始特别推出“女人如茶”栏目,向读者介绍每个年龄段中注重内外兼修、打造迷人气质、品享精致生活的女性。

谢少玮是个优雅的美丽女人,她的优雅不是从哪儿学来的,而是浸润到骨子里去。白皙的皮肤、依旧完美的窈窕身材、黑色的披肩长发、细软柔和的谈吐、脸上挂着的一弯浅笑,单从这些来看,你绝对看不出她是个40岁的女人。

对于美,谢少玮有自己的主张:“美丽并不仅仅写在脸上,而是写在心里,健康快乐、温柔善良、懂得生活的女人才是美的。”少玮家里的化妆品和衣饰很少,只有在参加自家公司的高端商务聚会或较正式的聚餐时,才会化上精致的淡妆,一般情况下,她很少“涂脂抹粉”。但在养生和皮肤保养方面,少玮是极重视的,“只有重视内调,健康的光彩才能在皮肤上显现。我很重视日常饮食,我们家的早餐,水果、蔬菜、粗粮、鸡蛋、牛奶等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可以早上6点起床为全家准备早餐”。

除了科学饮食,在内调上为自己的身体和好肤色加分外,少玮也很重视身体锻炼和皮肤保养。几年前,当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些虚弱后,她坚持了一年的排球训练;40岁的女人身体很容易发福,为此,少玮除严格控制饮食外,还参加了舞蹈俱乐部,每天坚持跳舞,并先后学会了瑜伽、舍宾、肚皮舞等,这也使得少玮的身材看上去比20岁的女孩儿还要窈窕匀称;为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也让皮肤更有光泽,她还定期到SPA会馆做全方位的养生护理。“其实,这些也都是‘浮云’,女人的美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内在气质的修炼、柔韧的品格、良好的生活品味、和谐的人际关系,才会让一个女人真正富有魅力。”说话间,少玮稍稍把长发往后撩起,笑着说:“几年前,老公的公司发展受挫,加上工作和家庭的负累,我也会心情烦躁,为消除烦恼情绪,我学起了插花艺术,有时也待在家里听音乐、看书,或者周末跟家人一起旅行。有压力时,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将其释放出来,才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和心情。”

这就是谢少玮,一个淡雅如菊、懂得生活的女人。

茶品人品及公民品


明代屠隆在《茶说》中云: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修德之人。真如是,则明末清初文人杜睿,是最适合饮茶的了。

杜睿,字于皇,自号茶村,清初有名诗人,原是湖北黄冈人,年轻时胸怀大志,生性倜傥。后因张献忠所率农民军纵横湖北,为避战乱,流寓南京鸡鸣山。茅屋两三间,日照而日进,雨注而雨淋。人穷困则自然潦倒,然则茶村先生不以为意,安居若素,吟啸自若,至晚年,贫愈甚,常断炊。有友问他:“穷愁何似?”茶村先生答道:“往日之穷,以举火为奇;近日之穷,以不举火为奇。”友人不解,茶村先生笑道,往日穷,偶尔还可烧柴火煮饭,现在穷,虽然天天家中升火,然而,竹沥泉清,只是泡茶,无米下锅,以茶喂肚,哄肠胃罢了。自称家中可以绝粮,不能绝茶,于此可见茶村先生爱茶致癖。其自号茶村,更见癖茶一往情深,尤可见者,乃是喝茶之后,将茶渣一一收集,不使余漏,全埋于深土,日久成岭,谓为茶丘,插香焚烟,多有祭拜,多情甚比林黛玉伤感葬花。

茶是一人得幽,二人得趣的,茶人自然独傲孤标。茶村先生与茶为伴,便不喜交游,有人骂他孤僻,他笑言之:“某岂敢如此,只是一味好闲无用,但得一觉好睡,纵有司马迁、韩愈在隔舍,亦不及相访。”文人声气相投,尤不相往来互捧,对不太搭界的官场人物,茶村先生更是避之如鬼神,如有“鬼神”访,则高卧不醒,官职再高,先生当睡,嘱童子不得喊醒。不趋炎,不附势,这是茶村先生为文人所立的一杆高标。此高标高则高矣,然不足为异,文人有这般品位者多见多闻,岂只一个茶村先生?而或可独标的,是茶村先生作为国家公民的禀质。皇粮国税,历代都是有的,李自成标榜“闯王来了不纳粮”,那不过是哄人,封建王朝,哪朝不纳粮与服役?清代自然不免。有年,朝廷征集各户服役,南京地方官见茶村先生不过一个穷诗人,既雇不起人代劳,又自不可劳作,于是便格外开恩,拟将免除。茶村先生得知,挽裤脚,撸衣袖,大声说:“此是家国事,其民岂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个诗人,多少算得上士子,在劳动是一种耻辱的年代,读书人谁能放下架子挥锄头抡铁锨?又有年,朝廷征收房号银,即当今房产税也,清朝有制度,此税者,官绅可免。此政策,最可谋以对策也,拉点关系,走点后门,挤进“官绅行列”,就是政策之对策了。有人见茶村先生穷得开不了锅,欲代为申请减除,茶村先生也断然拒绝,再穷也将尽家国职责,所以,将房产税悉数缴了。

煎茶非漫浪,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每传于高流隐逸,有云霞泉石、磊块胸次间者。”也许在所有的饮食当中,只有茶才与人品挂上钩的,没有相当的人品,不足喝茶,不可喝茶,不准喝茶,最少,不配喝茶,诚所谓“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诚所谓“茶最宜精行修德之人”,诚所谓“茶养廉”。其他食物或饮料,何尝有过此论?是人都要吃饭,没见谁说过君子可吃饭,土匪不可吃饭的;酒也是,忠信礼义廉之人可大碗喝酒,嫖赌毒俱全者,喝酒更用大碗。吃饭喝酒与人品无关,而独有茶与人品相提并论等量齐观焉,没有相当人品不配喝茶。应当说,真正茶人难得玷污茶茗,茶人其品自高者,比例绝对高于“饭桶”与“酒鬼”,这应当是事实。君子固贫,不达则守节,君子守节则不阿权、不势利。茶村先生有此人品,称得上“其人与茶品相得”,不污茶之清洁精神了。

然则,茶村先生不仅茶品人品相成相称,鄙人还以为,茶村先生还有“公民品”焉。“公民品”系鄙人之“概念创新”,鄙人对这概念的要义是:作为一个公民在家国中当具有的品质。有人品不等于有“公民品”。比方说,一个人很会做人,左邻右舍都称其好,但并不等于他是一个优秀公民,他对邻居不耍心眼,但他对国家也许就尽耍狡了;一个人不乱拿同事东西,但他对国家财物就往往尽往胯里扒;一个人对朋友两肋插刀,要他干啥就干啥,但对国家能偷懒就偷懒,能偷税就偷税,尽量规避义务,逃避责任。他没人品吗?人人都说他人品好,但他称得上优秀公民吗?恐怕谈不上了吧。“窃书不算偷”,窃国更不算偷的,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所以,那偷税漏税化公为私者多而又多。

茶村先生放在文人当中,其名不太显,其文不太著,如果单以文人气骨来看,其人品也不太耀眼,但以他对国家态度而论,为文人者多吗?为官宦者多吗?文人者,不一定直接“吃国家粮”,而为“官宦者”则定然“吃国家粮”,对国家义务与责任,文人与官宦谁更应尽之?我们众人,对国家义务,是否有过走后门想方逃离?是否有过拉关系设法规避?有人品者,还当有“公民品”焉。

品茶如品人 乌龙茶恰如闽南人


以前我也喝茶,红茶、绿茶、花茶都分得出来,而且知道好坏。甚至还有机缘看到陆羽的《茶经》,在云南看到古老的茶树王,在杭州看到龙井茶树和茶垅,连同龙井寺旁古人专一用来泡茶的龙井泉,连同工人炮制茶叶的整个过程。甚至还听到很多关于茶的故事,和茶人们谈,观赏茶艺表演。最玄的要算把禅和茶弄在一起的佛门中人了。他们说禅中有茶,茶中有禅,习禅如品茶,品茶如习禅,大家都这么说,玄玄乎乎的,至于茶中怎么个禅味,禅中怎么个茶味,我至今没有听到,也没有看到,更没有体味到。禅门大德的开示中又很鲜将禅茶并讲,所以至今我的心里也还是二二乎乎的。

在玻璃杯中冲龙井茶,水不要太烫,不要盖盖,这是杭州人教给我的;在泥壶或紫沙壶中泡乌龙茶,水要开要烫,要盖严盖,这是福建人教给我的;如此种种不同的茶具,不同的技法,可以说是林林种种,花样百出,说不能尽,书之不完。

但这些在我看来,也都是花活,因为到底茶是什么味道,完全在于喝茶或品茶的人。

花茶酷似老北京,温温厚厚,茶和花的香味儿,耐闻耐喝。你可以大碗大碗大杯大杯的喝,解渴。也可以慢慢扎巴着喝,随便,没有那些许讲究。所以南方人说北京人喝茶是“牛饮”。

乌龙茶恰如闽南人,他对你的那份情意你要细细的品味,在舌尖,在上腭,在喉间,只能小盅小盅的,和着那苦涩,和着那浓香,拿捏着品茶的规矩,吃着茶点。所以闽南把喝茶说成是品茶。

龙井茶正如苏杭人,清清爽爽。朋友远近,经济往来,毫不含糊。借的是借的,必须还。给的是给的,不必还。没有什么好罗嗦的。弄不灵清的事,苏杭人不喜欢。粗鲁的北方人,大口大口地喝龙井茶,末了,抹抹嘴,说有一股青草味,把难堪和痛苦留给苏杭人。所以,龙井茶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呷,三遍过后,可以将水滤去,把茶叶吃了,真嫩。所以苏杭人把喝茶叫吃茶。

大热天,在市面上奔来跑去,外灼内热,喝什么茶都只有一个目的,解渴,茶也就没有什么味了。

大冬天,聚在一起,家长里短,外冷内寒,是什么茶也只有一个目的,暖和,茶也就没有什么味了。

我喝茶闹出好大一个误会。老和尚从陕西带给我一盒价值五百元的陕青。我特意叫来几位同道,实实在在的泡了一紫沙壶。大家刚喝一口,都不约而同“哇”地一声吐了出来。连抹嘴边说苦死了,比中药还毒人。我小心地呷了一口,真苦,没有一丝香气,也没有一点茶味。

我很委婉地打电话给老和尚。老和尚很耐心地给我说:陕青又名佛手,长在很高大的树上,春天茶树抽枝的时候,茶农连同枝条摘下来,阴成半干,一个一个搓成麻花状,再揉成一小团,所以一杯只须放一个,便可以喝半个月,你咋能泡半壶呢!?而且它清火明目,味道苦中含香,是不可多得的茶中上品呀!

末了,老和尚坠了一句:“苦,才是人间正品。”

古人品茶注重:趣、神、味


我国是茶的故乡,人们很早就开始饮茶。古人饮茶注重六境:选水、择茶、配具、佳人、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其核心都在把握一个"品"字,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说:得趣、得神、得味。

一曰得趣。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满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饮茶讲究"活火活水",水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经过沙石岩土的过滤,吸收二氧化碳,溶解了钠、钾、钙等60多种元素,使水质洁净甘洌,营养丰富;火以木炭为上,火候以状如"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三沸水为好。

二曰得神。《神农食经》上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其意思是饮茶能使人精力饱满、兴奋愉悦。饮茶的妙处在于清虚和睦。它崇尚简质恬淡,不迎合世俗的习气,而在于申明"无我"的意识,帮助人们"洗胸中之积滞、致清和之精气",给人以一个自信而含蓄、祥和而清丽的文化氛围。

三曰得味。饮茶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味"字。在我国宋代,人们饮茶有一条法则,谓"新茶、甘泉、器皿干净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二;风流儒雅、心性相同者为三。"这就是说,努力做到茶要"新、香、纯",水要"清、洌、甘",茶具要"小、雅、古",环境要"清、朴、静",才能得其真味,领悟其"清高"之道。它还要求随季节时序的更替而选择搭配茶叶和茶具。

这里以八闽人士和本土产茶为例,春季饮茉莉花茶或玫瑰花茶,用青色瓷盖碗冲沏为宜;夏季饮菊花茶或玫瑰茄茶,用白瓷盖碗斟酌为好;秋季饮铁观音或水仙茶,用紫砂壶泡为上;冬季饮"三大工夫茶"(政和工夫茶、坦洋工夫茶、白琳工夫茶),用紫砂壶煨煮,做到天心、人心、茶心互相感应、贯通合一,使人们从饮茶的禅机诗意中,饮尝享有"东方美人"之称的中国茶叶的风华韵味,传承其芳泽爱心!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21266.html

上一篇:一个人的茶香,恬淡惬意

下一篇:人的这一生,要喝六碗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