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品亦人品,茶道亦人道,茶道易抒,人道难语

2019-12-23

茶道易抒 人道难语

道亦有道,道为方向,方法,方式。聚:气、色、味、心、神、禅、悟、觉为一体。茶道亦悟道,人道亦心道,茶品亦人品,茶道亦人道,茶道易抒,人道难语。

茶,乃自然植物,集天地灵气,待拔嫩牙绿,后精工制作,取泉眼清澈沸腾,绿珠藏紫砂,待到倾情注,调戏绿浮尘,暗香鸣腹鼓。春秋茶绿香满魂,入口品茗品世事。悠乐轻奏,和茶闲情,闭目醉闻醒心神。茶道,人道。清者自清,浊自沉香。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茶马古道红尘滚,人道沧桑几度春?品茗醉心何需酒,茶香墨香魂里香。管它个烦忧缠绕,理它个心事落寞,茶道千里陪人道,自我逍遥在世道。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感悟人生的真谛,迎风,听雪,雾茶,轻音,文瘾,苦煞,难奈,提笔,潦草。

茶饮入心,自然之中物与物的结缘,总是有始有终,茶与我们结缘,茶为真正健康文明的饮料。茶的自然科学性表明:茶是理想饮料,茶有助于养性静心,在健康方面有如中医般的功效和调理机能。“茶道亦人道,茶品亦人品”,茶与人的自然天性相联系,也即人性中近于“道”的本质。换了一种角度分析,当人为诸如人性本善或本恶争吵不休,茶性及与此相伴的意境却给人以启示:喝茶时人们所体现的最初一面却是最为自然与本真。

茶的意境,即与茶相伴而来的,给人以清新、淡雅、闲适、悠然,亲切而自然,因此,茶才不同于一般口腹物欲。饮茶可以是一种习惯,给人以助思考,添情趣,怡心情。如有人称举杯饮茶之“举”,理解为一种期待,颇为形象。“茶之为物,能引导人进入一个默想的人生世界。”这是由茶中的意境所引导,让人们从茶的感觉中放松心灵,让人更睿智地领会世界上的人与事,或感受“心源,本是一壶茶,包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因此,茶的意境,乃禅茶悟道。

好茶配好水,但最终不可或缺的,还是品茶人的好心境。心中无碍,独恋佳茗,慢斟细饮,犹如清冽的溪水流过山间,风清云淡,世象清明之中,犹若,莲于水,朵朵绽放有声。至此,茶道与人道,殊途同归。茶禅一味,源远流长,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颇有好处。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道和人道


有人说,中国人性格象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这话颇有些道理。

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要在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无论意境和价值取向不都是很不相同吗?其实不然。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

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人主张有秩序,相携相依,多些友谊与理解。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能无休无尽,破坏平衡。水火本来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相容相济。儒家把这种思想引入中国,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饮茶可以更多的审已、自省,清清醒醒地看自己,也清清醒醒地看别人。各自内省的结果,是加强理解,过年过节,各单位举行茶话会,表示团结;有客来敬上一杯香茶,表示友好与尊重。常见酗酒斗欧的,却不见茶人喝茶打架,那怕品饮终日也不会抡起茶杯翻脸。这种和谐、友谊精神来源于中的中庸思想。

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大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俗饮图,或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清代茶人陈鸣远,造了一把别致的茶壶,三个老树虬根,用一束腰结为一体,左分枝出壶嘴,右出枝为把手,三根与共,同含一壶水,同用一支盖,不仅立意鲜明,取众人捧柴火焰高、十支筷子折不断、共饮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朴拙中透着美韵。此壶命名为束柴三友壶,主题一下子被点明。

中国历史上,无论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都讲究精华均分。好的东西,共同创造,也共同享受。从自然观念讲,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也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青灯古刹中,体会茶的苦寂;琴台书房里体会

茶道即人道、商道


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一份美学。

茶的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神龙氏时代,中国茶文化自此绵延而下,沿着历史的河床,流淌了数千年,最终形成东方文化中积淀沉重、天下独绝的中国。中国就是中国万年横亘、千秋奔涌的黄河,属于渊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的重要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因了厚重悠久的历史,因了整个的民族意志对茶的坚定呵爱和认同,,自此深深地凝铸于中国文化 、中国人性。

中国不仅是深沉的,而且是隽永的、艺术的、美学的。如果说起自于中国的日本茶 道是 一种严格尊崇、极其讲究的终极宗教的话,那么,中国应是一种包罗万象、顺乎自然的 美丽哲学。因为中国是和一脉相承的中国历史一起走来的,因此,从哲学美学上,中国 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它。自炎黄联盟至春秋战国,自百家争鸣至秦皇汉武,自魏晋 南北至宋元明清,一以贯之的民族历史,极其重要的儒、释、道等教派思想,深深地融汇在 茶文化当中,成为中国茶文化最基本的思想文化精粹和美学哲学基础。儒、佛、道教的长期 影响,中国美学已不可能只是生活美学,而是淡泊优雅的山水墨画,是激越典丽的唐诗 宋词,是天人合一的道家修行,是参禅顿悟的佛门要义,已是宏阔深切的艺术美学和哲学美 学了。甚至可以说,在形而上,中国就是对我们生存的世界和大自然的心灵感悟和美学 概括。

的核心是“品”,的终极追求是“真”。人的不同的人格修养,必然产生不同 的茶 道、茶德。有人品茶,笑里藏刀,品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人品茶,风声鹤唳,品出刀 光剑影、金戈铁马;有人品茶,虚怀若谷,品出才思泉涌、神接宇宙;有人品茶,神定气清 ,品出怡然自乐,天地大同,与世无争……人的生命认识和人生目标不同,对的真正高 峰境界自然有不同领悟。有人求名,却名不符实;有人趋利,却惟利是图;有人一派真我, 而名利双收;有人淡泊风骨,而知足常乐……中国,体现了中国人的普遍人性,中国茶 道,就是人道。一个首先是真实诚实的人,才是一个为人正直善良、为民所喜所爱之人,也 才是一个可以接纳、可以交心、可成知己、可为事业共谋发展之人。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 是人道的精髓,是人性的原则。一个虚伪透顶、无耻谰言之人,是违反人之为人的人道原则 的,在人格上,其人生是失败的,生命是暗淡的,灵魂是阴蔽的,思想是郁结的——纵然他 在某些领域能取得一定程度的事业成功,这也正如品茶,他能喝得肚子饱胀,红光满面,但 无法体悟“我即茶、茶即我”的真我忘我情怀和“心即佛、茶即佛”的深幽旷远的意境。茶 里,沉积着生命况味,凝集着芸芸众生,品茶,就是品味人生、感念苍生。

人,无论为官,为文,从商,治学,都应首先立足于人,一个真实坦诚的人,一个有着 起码 的人格道德和人性品质的人,才是一个具有人道精神的人。如斯,人道亦应如斯。人道 即,亦即人道。

无独有偶,正如有“道”、“艺”之分,经商也有“道”、“术”之别。但“君子 爱财 ,取之有道”,道者,正道,真道,诚实守信、承诺是金之道。求和求真,“和”是中 国的灵魂,以和求阴阳相调,水火相克相生,以和助天地宇宙合一,天人相处共存;以 真我的灵魂与茗共品,以真实的心境寄情山水,以真挚的情怀融入自然造化之中,在茶香茶 色茶味中陶醉、品味、顿悟、修行,升华人格,锤炼意志。茶艺求法求技,水、壶各有讲究 ,方法各异,冲闷品赏,都有严格程序,不可无视技法,任意妄为。主理,因茶艺而得 道,茶艺主技,载而成艺。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而所谓“在商言道”,道即真信 友和之道。商道以诚信为本,人格至尊,信即为金,金即是信,首先做人,而后为商,否则 势必道毁商衰,一蹶不振。“经商有术,术无道则不立”,从商以诚信礼义之道,维护游戏 规则,纵然工心计、巧钻营、求投机,也必定会获得别人的真诚合作,最终利益共享,和气 生财,皆大欢喜,“道术合璧,通天达地”,必有经商成功之日。由这里完全可以推知,茶 道也就是商道,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共同的必然联系。

可见,思想虽纷纭复杂,但从根本而言,的潜在意志,就是人道和商道的基本 内涵,也是人道和商道的艺术和美学。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相邀拜谒武夷名山,有幸结识中国的研究学者林治先生,言谈之下,过往之间,甚为投机和感动。一方面为林先生的严谨治学精神惊佩不已,他是坐破寒毡、磨穿铁砚,数年一日致力于中国的研究,并执著为中国的复兴奔忙,殚精竭虑;一方面感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不 仅淡忘了国粹,而且阉割着舶来品,学习着人家的经商技法,却损害着起码的人格、商德。 真正成功的商人,人如其心,人如其商,其人格与商德应是一致的,就是的品质。鉴于 此,作为一名茶人,作为中国的感悟者和热爱者,作为林先生的一位志 趣相投的朋友,也作为一名商人,我们很愿意尽一份心意,以为中国茶文化的发扬尽绵薄之力。

亦药亦茶绿黄金


与黎家一样,在国内不少地区,苦丁的老叶和嫩芽均是茶药两用,已有两千多年的饮用历史。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煮饮,止渴明目除烦,令人不睡,消痰利水(即利尿),通小肠(即治结肠炎),治淋,止头痛烦热,噙咽(即去痧利喉),清上膈(即清肺)。”现代科学研究进一步证实,苦丁茶冬青具有显著的降压、降脂、清热解毒和利水明目等功效。而早在古代,苦丁叶作为茶叶的加强剂或代用品,就作为向皇帝进贡的佳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重新“挖掘”出来后,苦丁茶开始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大面积集中种植,目前,海南苦丁茶种植面积已达数千亩,均为苦丁茶冬青,主要分布在澄迈、琼中、万宁、五指山、保亭、白沙等地,种苗主要来源于岛内的保亭、白沙以及广西大新,还有少量来源于广东大埔。海南苦丁茶年产值达五六千万元,成为旅游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海南土特产品。

苦丁茶嫩芽呈紫红色,若不及时采摘就由紫红色逐渐转绿成为革质,海南苦丁茶与广西、广东等地相比,虽然同属苦丁茶冬青,但成叶更肥厚,更有光泽,最大的成叶长可达30厘米,宽可达11厘米,比成人的手掌还要大。海南苦丁茶一年四季都可采摘,岛外一般12月至次年3月都无法采摘。

优质苦丁茶采摘和加工要求很高,要选用鲜嫩的苦丁茶芽,叶面有明亮油光,叶片肥厚柔软,呈紫红色或淡绿色,早晨露水干后马上采摘。特级苦丁茶要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十六道工序,每道加工工艺的要求十分严格,使用材料如木炭要求是荔枝龙眼的木炭。经过杀青的鲜嫩苦丁茶叶,由工人小心地揉捻成一支一支的小茶条,整齐地平放在竹筛子里等待下一道工序。这样下来,一个工人一天最多只能加工1斤特级苦丁茶。

苦丁茶可以单独冲泡,又可与其他茶叶、药材混合冲泡。单独冲泡,只需取一两支苦丁即可,冲入开水,细细的苦丁茶就在水中慢慢展开,直至最后完全舒展,还原成碧绿的苦丁茶芽,恍若绿叶仙子飘然于水中。而这时,汤色已经变得绿中透黄,清澈明亮,同时飘出一股淡淡的茶香。喝第一口,微苦中还带着些清涩,但只需一会儿,一阵回甘就会荡于唇齿之间。

若与乌龙茶、绿茶、龙井、毛尖、花茶等混合冲泡,既可品味着这些茶原本的香味,又有苦丁茶回甘和润喉的优点。也因此,苦丁茶在茶中得了个“茶胆”的名声,即无论什么茶,苦丁茶在味道上都能与之相配,而且拼配苦丁茶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当然,苦丁茶与其他茶叶相配的比例一般为:1:9,最高不要超过2:8,否则,苦丁茶就会盖住其他茶叶的味道。

一禅一茶思,亦茶亦懂人


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禅茶一味》更多体现的不只是茶与禅的相符,更多是体现一种静的生活方式,从这杯禅茶中体验不太一样的人生滋味。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是说看世界用眼睛是远远不够的,唯有用心灵,用心灵参纷繁红尘,悟芸芸众生。

我想,“拈花一笑”那种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或许只有内心的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才能感受到这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而其中的奥妙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如此,茶味人生里的一叶一情怀的空灵境界,就像“拈花一笑”,只有自己用心烹煮,静静品味,慢慢感悟了。

人生漫漫,世事纷繁,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人情薄凉,所有世俗的一切都充斥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心,搪塞着我们渐欲迷离的眼睛。“我是谁,谁是我?”“我从何处来,将到何处去?”。灿烂辉煌也终有落樱缤纷、残红飘零。唯独抛开名利是非,身处静处,烹一壶清冽并氤氲、升腾着烟雾的茶,你才能使自己的心灵避开尘世的一切烦扰,远离名利的缠绕。

看那杯中一粒粒渐渐伸展开来的叶子吧,本是闪亮过的,因此不怕被遗忘;本是热烈过的,所以甘于静守一份淡泊。就这样,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清清淡淡、起起伏伏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静美如你,淡雅如你,情怀如你,生命亦如你。轻轻的,一身青色不染尘。一种从容淡雅的生活状态,不是甘于平庸而是仔细地去感受生活中并不缺少的美好。远离了喧嚣纷繁,心香一掬,不是自身外飘落,而是兴起内心深处曾被遗忘的一角。青青一叶,暗香浮动。一切如叶,叶似一切。

喜欢这种似禅的意境,那对人世美好的领悟,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都在这一静一念一感悟中,所以喜欢去默默的领悟茶的语言,禅的意境,叶的情怀!恰似这喧嚣尘世里的一股清新氧气,让心境接近天空,让意念随心而动,洗涤人生旅途中被浮躁浑浊了的风景。滴水见阳光,心尘无染,一叶一味便可品出整个世界。人生百味,我却独爱茶里的般若一味,爱这一叶里的淡雅情怀。

独自饮茶亦悠然


关于壶的正确使用。人云亦云,毫无定则,假若一时失误,买回来的壶,气孔太小,可用钎石细针通开;不能禁水,可在壶祖先抹肥皂,再抹金刚砂,上下摩擦,即可达理想。新壶使用前,有人主张先放茶叶,让其吸尽杂味后再使用。有人则内放豆腐,外包油纲蒸煮之;有人以陈年茶汤久泡,其用意,不仅在于去杂味,更有拔苗助长的意思。正确使用:擦拭第一,陶壶有毛细孔,其密度比水分子还小。所以,泡后若能迅速去渣,不让其蛋白质分解变酸,能烘干最佳,不能烘干,则将盖微张,让其壶中水分蒸发,则不必拿住壶猛涂汗油,不必放在布轮砂磨,您的宝贝壶,自会精光日渐,瑞气日隆,而让人爱不释手。

古人曾云。不做无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以经世致用的严谨态度来看,人有太多毫无意义的事,但就艺术而言,以心灵无形的陶冶与抚慰来看,饮茶诸事,甚至小至以布拭壶,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茶对人体的功用,已成定论,但其无形的言语,却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桥梁,诚挚、喜悦、自由,原本是喝茶的本质,“茶热清香,客至最是可喜,乌啼花落,无人亦自悠然”,这番境界,你我都乐于体会。

茶如酒,亦醉人!


醉茶,是因饮茶过浓或过量,都会导致醉茶。醉茶时,人体血液循环加速,打破人体内电解质平衡,出现失眠、头痛、恶心、等现象。实际上,这是饮用过量咖啡碱所导致。

一般发生茶醉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平时很少喝茶的人,稍微多喝,就可能饮茶过量而醉。另一种是:平时喝的茶是高发酵的熟茶,比如:红茶、冻顶乌龙茶、陈年老茶等,突然改喝低发酵或不发酵的绿茶或生茶时,往往因这些茶所含的茶碱较高,加上饮用过量,就会茶醉。还有一种是:空腹时,茶喝多了也容易茶醉。

那么,如何避免醉茶呢?多学习茶知识文化,早预防;饮茶有禁忌。新茶如酒易醉人。新茶是指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鲜叶刚刚加工而成的新茶叶。茶叶并不是都是越新鲜越好,比如普洱茶和黑茶就是越陈越好,哪怕是追求新鲜绿茶,也不是现采现喝。由于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含量较高,容易使人出现神经系统兴奋,这对心脑血管病人十分不利。另外,新茶中未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醛醇类物质含量也很高,对胃肠粘膜都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胃肠功能差的人喝了新茶以后容易引起腹痛便秘、口燥咽干等不适症状。因此,刚购买的茶叶要放置半月之后,低温密封保存。饮茶时,头遍茶应该弃之不喝;不空腹喝茶;饭后一小时再饮茶;生病不喝茶;喝茶后不嚼茶根等。

其实,防止醉茶最后的方法是避免饮用过量,毕竟过犹不及,适可而止最好。喝茶时可搭配一些茶食一起食用,例如红枣、花生、甜点等,既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钠离子,又能增加血糖。

茶禅一味: 亦虚亦静之美


亦虚亦静之美

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禅宗自南朝宋末达摩在中国创立,至六世分南北两宗,而南宗惠能的顿悟说较北宗神秀的渐悟说更近禅旨,得以承继五祖弘忍衣钵,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风流所及,宗派纷纭,于南宋传入日本。

茶之作为饮食在寺院里盛行,起始是因为形而下的健胃和提神。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唯许饮茶。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形而上的心灵净化,对自然的感悟和回归,在静思默想中,达到真我的境界。禅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

品茶的环境宜清、宜静、宜闲、宜空,而不宜过雅。徐渭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丌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这里青藤讲的是文人雅士的品茗环境,似乎过于雅致,而难达禅宗论道“自心是佛”的空灵之境。我以为陈继儒强调的“一人得神”和张源讲的“独啜神”更近茶道之道。

什么是禅味?就是得到禅定的快乐,得到轻安的滋味。这种滋味奥妙无穷,不可以心思,不可言议,借助茶的帮助,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才能领受。好像如人饮茶,冷暖自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各位想要知道这种禅味是甜是苦,要努力参禅,到了相当境界时,自然晓得其中滋味,所以要参,参到水落石出时,就得到禅味。禅不是说的,而是参的,所以禅宗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

参禅的人,参到火候到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争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为花间露水,看功名为瓦上霜片,顷刻就消逝无踪。

品、茶道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一词可简单地解释为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一定程序。提起,普遍认为它是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其实源于中国,唐宋时期,由日本的留学生从中国传人日本,就连一词最早也见于唐代的《封氏见闻记》一书。南宋时期(1191年),被日本人尊为“茶祖”的禅师荣西,曾二度来到中国学佛,回国时带回了茶籽和种茶技术,后由高僧千利休把推广到民间,成为颇具特色的日本传统饮茶习俗。 日本是一种综合文化艺术形式,是一种以饮茶为手段的礼仪规范,程序完善复杂。涉及的学科很多,如哲学、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礼仪等,日本的核心是“和、敬、清、寂”。“和”指和平、祥和:“敬”指尊敬、互敬;“清”指清洁、清爽;“寂”指幽寂、苦寂。这种精神一直是茶人追求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的日益普及,已走出日本狭窄的天地。在世界许多国家扎根,其精神含义则更深更广,的追求目标上升为——争取世界和平。茶这种植物除了其物质属性之外,它的精神属性应为“和”。朋友相聚要喝茶,喝茶时总有一种祥和、谦让的心境,如果大家都用这种心情待人接物,社会就会安定,战争就会远离生活。这便是的精神所在。

大理三道茶品茶亦品人生三境界


云南大理是个好地方,大理有个三道茶,很有意思。三道茶指上三次茶,每道茶烤煨的方法与配料都不一样。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第二道茶:苦中带甜;第三道茶:淡淡有味。这品哪是茶,品的分明是人生,茶映人生。三道茶,代表了三层人生境界。

第一道茶:称为苦茶,寓有清苦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

人生之旅,举步维艰,创业之始,苦字当头。正如孟子所言:“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面对苦境,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体味一份生活的原汁原味,从而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奠定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念。

第二道茶:称为甜茶,寓苦去甜来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

经过困苦的煎熬,经过岁月的浸泡,奋斗时埋下的种子终于发芽、成长,最后硕果累累。这是对勤劳的肯定,这是给付出的回报。当我们在鸟语花香里,明月清辉下品尝甜美的果实之时,我们又怎么能不感到生活的快意?!

第三道茶:称为香茶,因呈甜、苦、辣等味,故又称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

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的事太多太多,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有甘苦,也有很多的诸如名利、权势、富贵荣华的诱惑,等等。要做到“富贵于我如浮云”,“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需要淡泊明志的心胸和恢宏辽阔的气度。如果一味地沉湎于成功或失败之中,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太过执着,就会作茧自缚,陷入生活的泥淖不能自拔,丧失了许多的人生乐趣。所以,这道茶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们不妨看得轻些淡些,不要让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抛弃的重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无舒”的人生境界。

中国茶道博大精深,这大理三道茶便是深得茶道艺术,三道茶一道苦二道甜三道回味,也代表了三层人生境界。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21263.html

上一篇:从禅茶的慈悲,到慈悲的茶禅

下一篇:做小茶生意赚大文章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