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树与吊瓜立体高效栽培

2019-11-13
吊瓜学名栝楼,系多年生宿根型植物,其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利用茶行空间进行吊瓜立体间作,不仅为茶树起到遮阳避霜作用,又能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收入,是茶园复合生态立体种植的一种新模式。

一、园地规划。选择坡度平缓、土层深厚、无粘盘层、给排水条件良好、土壤pH值在5-6.5的地块。全面复垦深度40厘米以上,拾净树根、草根、石块等,填平坑坑洼洼、削平高墩、高坡。划区、拉框格方、沟渠路设置,水利规划,沟沟相通。茶行长度不超过50米,等高线放样、大行距150厘米。

二、茶树栽培要点。⑴挖栽茶沟,分层重施基肥。一般每亩施菜饼肥200公斤以上,再加50公斤磷肥,有畜禽类肥腐熟后或提前2月施下为宜,肥料施匀铺平,盖10厘米厚松土。⑵适时、低沟移植茶苗。栽植沟低于茶垄10厘米,秋栽10-11月,春栽2-3月。栽植行株距为150厘米×33厘米,双行单株,栽后逐次壅土至泥门,栽完后立即浇定根水,1次浇足浇透。⑶及时定剪、铺草。茶苗栽下用果枝剪离地15厘米剪梢,并铺草,厚度以不压住茶苗为准。⑷加强幼苗期管理。栽植后第1年以保证成活率和培育壮苗为目标。及时做好除草、施肥、治虫、抗旱保湿和定型修剪、补缺工作。

三、吊瓜套栽要点。⑴定植:选择病虫害较少,俗称“野葫芦”的品种。吊瓜套种密度及棚架结构设为:1.5米茶树行距,3行茶树间作1行吊瓜,即吊瓜间行距为4.5米,株距4米,每亩套种吊瓜25-35株。春栽在土壤解冻至萌芽前,在设置种植位置开挖0.8米见方的穴,穴深0.5米,对穴内四周洒生石灰作土壤消毒处理,每穴中施入无害化处理有机肥5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钾肥0.5公斤、硼肥0.5公斤,一层肥一层土混施,穴成高出地表10-15厘米土墩即可。吊瓜根块栽种在穴墩上,用细土填盖5-7厘米,浇足水覆膜约30天出苗。⑵适时引苗上架:出苗后,每株留1-2枝健壮粗茎,用草绳或塑料绳引导茎蔓向棚架生长,除上架主茎外,棚架下侧芽一律摘除,以免消耗养分。⑶摘芽疏枝:棚顶上主茎长至1.5至2米时摘芽疏枝,以后每隔一定时间根据挂果情况及时打顶,保持每枝上挂果10个左右。⑷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根据瓜蔓长势情况适时适量施追肥。⑸病虫害防治:主要虫害为黄守瓜、瓜绢螟等,在有机茶园中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方法进行防治。⑹适时采收:一般10月份,吊瓜瓜皮开始发黄成熟时分期分批采收,果皮及时烘干,瓜子及时洗净晒干。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树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无公害栽培管


茶树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

王 强

(贵州省纳雍县茶叶办公室 邮编:553300)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保健、长寿越来越重视,保健食品,保健饮料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第一选择,茶与人体健康研究的进展,使茶成为联合国卫生组织向世人推荐的第一饮料,茶叶成为21世纪饮料之王,茶饮品的社会需求将会逐渐增长。但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潮中,作为商品的茶叶仍存在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实质就是质量竞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茶叶的卫生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国内市场也如此,因此,要求我们要发展和生产优质、无公害的茶叶。

另一方面茶叶主要产于山区和贫困地区,茶叶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这就要求经营茶叶生产必须要有经济效益,因此在茶叶优质的基础上还要求高产和降低成本。所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无公害茶园是目前茶叶发展的方向。

茶叶生产技术性很强,其成茶品质决定于茶园管理技术和茶叶加工技术的结合,有好质量的茶鲜叶,没有好的加工技术,生产不出好茶,而没有好质量茶鲜叶,加工技术再好也生产不出好茶,因为茶鲜叶的自然品质是成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所以重视和加强茶园管理技术至关重要。

一、树立建设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无公害茶园的综合观点。

茶树和其他农作物一样,同样受光、热、水、气、肥五大因素的哺育和制约,其中光、热、水、气,来自于天,而热、水、气又是通过土壤(地)来影响茶树,特别是水、肥,主要靠土壤供给茶树。如何调节光、热、水、气、肥使之适合茶树达到优质、高产,主要靠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措施。技术措施是否可行,又来源于我们对茶树与五大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即天(气候)、地(土壤)、人(技术措施)、物(茶树)的综合观点。

1、天(气候)对土壤和茶树的影响。气候对土壤和茶树生产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以热量和降水量的变化最显著。茶树在12℃以上才能萌芽生长,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5℃,从气温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来看,最明显的是表现在茶叶品质的季节性变化方面,就绿茶而言,往往春茶品质最好,秋茶其次,夏茶最差,但对红茶来说,却是夏茶品质较好,其原因是与绿茶品质关系密切的氨基酸含量随气温升高而减少,而与红茶品质关系密切的茶多酚则随气温升高而增加。种植茶树地区的年降雨量应1000毫米以上,生长季节的月平均雨量应不少于100毫米,7-8月高温季节雨量应在200毫米左右,才能保证茶树需水需求。空气相对适度在80-90%。

从上述要求看,我省的大多数地区都非常适宜,但是由于我省茶园大多数处于丘陵和山地,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直接,雨大易冲刷,无雨易受旱,产量随气候变动最为明显。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入手,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茶园中植树,形成茶林复合生态系统,以改善茶园低空大气层水热状况,促进土壤、热、水、气、肥能稳匀足适地供给茶树生长以获得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2、土壤与茶树生长之间的关系。土壤是影响茶叶生长和产量最基本的重要条件,土壤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茶树的生存和生长,而且对种茶后的茶园能否持续高产优质也起着重要影响。由于茶树喜酸性土壤,一般在PH4.0-6.0之间都能生长,但最适为PH4.5-5.5,在PH5.8以上,就很难有高产茶园出现,因此,在新种茶园时,要选好土

茶树优质高效栽培几种修剪技术组合方式的建议


关于茶树优质高效栽培几种修剪技术组合方式的建议

1,早生种茶园 对特早生、早生种的无性系良种茶树,应以培养立体采摘树冠为主。这些茶树发芽早,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采,与倒春寒、晚霜冻遭遇的概率比较高。如果将树冠修剪成平弧形,待整齐划一的新芽刚崭露头角,又不能采摘时,碰上晚霜冻,其损失就很惨重。而立体采摘树冠,枝叶繁茂,新芽都在叶腋间,相同的晚霜冻,其受灾程度可减轻许多,一般受冻的主要是枝梢上部新芽,中下部的有可能躲过一劫。

2,以有性系群体种为主体的茶场 可以将1/3~1/2茶园的树冠改造成立体采摘模式,其余的继续实施平弧形修剪。平弧形树冠的茶园,可以再分2种处理:一部分春茶前轻修剪,一部分春茶前不搞轻剪。这样在不发展无性良种茶园的情况下,可以提前开采,拉长采摘期,抑制采制“洪峰”。

3,无性系、有性系良种并存的茶园 特早生、早生种无性系良种实施立体采摘树冠养成,而有性系群体种茶园可分为3种处理:1/3培养立体留养树冠,1/3为春茶前不轻剪的平面采摘树冠,还有1/3为春茶前修剪的平面采摘树冠。

4,个体茶农茶园 个体茶农持有的茶园面积小,少的2~3亩,多的20多亩。茶园面积小,茶树品种只能保持一个,绝对不能种植几个茶树品种,针对目前早春茶价位较高的情况,为取得较好的效益,应以采摘细嫩芽叶为主,故修剪方式以培养立体采摘树冠为目的,不要采用几种修剪方式的组合。

茶树栽培与管理


一、茶树

茶树为原产于中国及印度之常绿灌木。 茶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叶互生,具短柄,叶形有披针状、椭圆形、卵形及倒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花 白色而有芳香,蒴果扁球形,外有3纵棱,种子卵圆形、棕褐色。

二、茶叶的成分

茶叶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 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这些物质并非皆 可经由冲泡的过程而溶于茶汤之中,像脂质,植物色素及蛋白质等成分甚难溶于水中,多元酚类及维生素 会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改变其成分及含量,至于影响茶汤品质几个主要成分则大碳水化合物、咖啡因、氨基 酸及多元酚类。

三、茶树的繁殖

(一)茶树的繁殖 茶树的繁殖近来多采用扦插育苗法,过去的压条 法因繁殖速度过慢,现已很少人使用。

(二)茶树生长的环境 茶树适合生长的环境条件 1.土壤:需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适宜茶树生 长的土壤酸度为pH5.5。 2.雨量: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公厘以上。 3.温度: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八度~二十五度。

(三)茶树的采收 茶树种植后约三年起可少量采收,十年后达盛产 期,三十年后即开始老化,此时可从基部砍掉,让茶树重新生长,再伺老化后就须挖掉重种。

(四)茶园的管理

1.剪枝

剪枝可抑制茶树主枝徒长,使枝条发育 均匀、萌芽整齐,扩大采摘面积、延长生产年限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1) 浅剪枝: 于前一年剪枝位置之上方3~10公分处进 行剪枝,适用于生长正常之茶树及幼木。

(2) 中剪枝: 对现有树高一半进行剪枝,于茶树衰弱及 病虫害时实施。

(3) 深剪枝: 在离地面20~30公分处进行水平剪枝,于 茶树衰老及病虫害极严重时为之。

(4) 台刈: 在离地面5~10公分处进行水平剪枝,于 茶树极其衰弱时为之。 台湾地区茶树剪枝以冬至前后(约12月上旬至 1月下旬)较适合,但有时为配合采收而有所更动。

2.茶园土壤管理

(1) 土壤改良: 茶园的土壤以砂质壤土最佳,但目前各地 茶园多为粘土及粘壤土,若以掺入大量砂粒及□粒来改良,成本过高。因此,多改 用深耕及加入团粒改良剂和有机肥料来改良茶园土壤。

(2) 茶园土壤覆盖: 全省茶园目前均有70%分布于倾斜坡地, 为防止表土冲失,造成根部暴露,影响茶树生长,除将茶园筑成梯形外,更可以覆 盖方式来加强。覆盖材料有二类:一为可供给有机养分之稻草、谷壳、蔗渣、锯木 屑等;另一种可使用塑胶布。

3.施肥

(1) 肥料施用量: 肥料施用量因各茶园之土壤性质、茶树品 种、树势及制茶种类而异。下表仅依据土壤性质及树龄订定施肥量基准,然对于不 同品种茶树及不同制茶种类则可适度增减。例如若要制造煎茶或绿茶,可用多一级 的氮肥,若欲制造部份发酵茶,则可用高一级的磷钾肥。

(2) 施肥时期: 每年以三次为宜,第一次在春茶开始萌芽 前,第二次在春茶采摘后,第三次在六月采摘后。

(3) 有机肥料之施用: 最适于茶园施用的有机肥料,以堆肥为最 佳,豆粕、花生粕有改善包种茶品质之效果,而人粪尿、猪粪尿对部份发酵茶品质 有不良之影响。有机肥适宜的施用量,堆肥每公顷为25公吨,鱼粕类2公吨,鸡粪5 公吨,其他豆粕类约4公吨。其施用方法系于春肥时一次散施,然后翻埋土中。

4.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台湾地区茶树病害较严重者有茶枝枯病、 茶饼病、饼病、茶赤叶枯病、茶炭疽 病、轮斑病等六种。

(2) 虫害: 台湾地区茶树虫害主要有茶蚕、尺护蛾类 、卷叶蛾类、毒蛾类、避债蛾类、刺蛾类、茶小绿叶蝉、叶蚋类、介壳虫类、蛀虫 类(雕木蛾、茶天牛)、地下害虫类(台湾黑金龟、羽衣蝉)。

(3) 防治: 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有:选择抗病能力 较强之树种、喷洒农药、天敌防治、剪除病枝、减低茶园温度,加强通风,施用肥 料配合。

茶树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茶树病虫害防治


(1)茶树主要病虫害种类。常见茶树病害有茶饼病(在高山茶区)、白星病(主要在高山茶区)、云纹叶枯病、轮经病、轮经病、茶苗白绢病等;常见茶树虫害有茶小绿叶蝉、茶尺蠖、油桐蠖、茶叶螨类、黑刺粉懦虱、介壳等。 (2)病虫害防治技术。当前随着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和面临欧盟各国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量提出的更高标准我们对茶树病虫害的防治除进一步搞好茶园的生态建设保护好天敌,搞好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之外,要服从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生产的要求,大力提倡生物防治和慎重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其中有机茶生产是绝对禁止使用农药的),严禁使用DDT、六六六、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脂、来福灵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1、茶园常用生物农药及其防治对象。其主要有苏云金杆菌(BT)乳剂,核型多角体病毒,用于防鳞翅目害虫;有白僵菌,用于防止茶小绿叶蝉;有真菌制剂用于防治黑刺粉虱。 2、无公害茶园可选用和化学农药及其防治对象。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各1000倍7、),晶体石硫合剂(0.3-9、0.4波美度),用于防治叶部病害;有80%敌敌畏(1000倍)、2.5%敌杀死(3000倍)、2.5%氯氰菊脂(3000倍),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有40%乐果(8000倍)、35%硫丹(赛丹)(3000倍),用于防治茶小绿叶蝉;有10%吡虫啉(3000倍18、),用于防治黑刺粉虱;有73%克螨特(3000倍)。用于防治茶叶螨类。

茶树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茶园的土壤管理与施肥


(一)茶园的土壤管理。其主要包括浅耕除草、深耕改土、间作、铺草、灌溉等。 1、茶园浅耕除草。茶园浅耕,一般是指深度不超过15厘米的耕作。浅耕的主要作用是:破除因降雨冲击或人畜踩踏,所造成的土壤表面的板结层,改善土壤的通气和透水状况,消除茶园的杂草,茶园浅耕除草,一年应进行4-5次,即:春茶前结合施摧芽肥1次,春茶后结合施复茶肥1次,夏茶生产期间1-2次,立秋前后1次。新建茶园因树冠覆盖度小,其浅耕除草次数还要适当增加。 2、茶园深耕改土。新建茶园,若是采用“条状深耕,回填表土”的方法开垦的,要争取在建园后头二、三年完成茶园行间的土壤补耕,即:在秋末冬初结合茶园施基肥,对末经过深耕的茶园行间83厘米宽土壤,深挖40-50厘米。方法是:先在茶行一端,挖宽83-85厘米,深40-50厘米、长1.5米的深耕当,并将表土和底土分放两处,接着在按第二个深耕当时便将其表土和肥料混和,放第一个深耕当靠近茶根两侧,底上挖起平铺上面,如此类推。茶园的行间土壤补耕,可分年完成或每年隔行进行;大面积茶园在深耕时,为了便于就近取土回填每条行间最后一个深耕当,相邻两行要相反方向进行。新建茶园,若是采用“全垦”方法开垦的,茶园在丰产前不必进行深耕,其间如果要施有机肥,开沟施肥时也要注意少伤茶根。对投产茶园的深耕要慎重;长期不深耕、不施有机肥,土壤的性状会变坏,茶树生长不良,产量不高,深耕很频繁,茶根伤损太多,亦会造成茶叶减产。其究竟需要相隔多少年才深耕1次,各地的作法不一,有相隔1-2年,有相隔3-4年,这主要与土壤的粘重程度和有机肥来源及数量有关。 3、茶园间作。在低山、丘陵和易受干旱影响地区的新建茶园,一般不应主张间作高杆作物,只能间作矮杆的豆科作物做保肥。在海拔较高,伏、秋旱出现的频率很低的新建茶园,如遇人、畜的口粮、饲料不足,头两年行间可间作1行玉米,第三年以后只能间作矮杆的豆科作物。茶园间作油茶、红苕、芝麻等作物对茶树的生长影响较大,应提倡。投产茶园,茶树的复盖度很大,不能再进行间作。4、茶园铺草。茶园行间铺草,可有效地保持水土和抑制了杂草生长,夏天可降低土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冬天可增加土温减轻茶树冻害。因此应大力提倡。茶园铺草时间,宜在干旱来前和冻害来前进行,每亩干草用量1000公斤左右。 5、茶园灌溉。茶园在7-27、9月的干旱季节,能根据茶树的需水情况反时灌溉,是增加夏、秋茶产量和提高其品质的关键措施。因此应积极创造条件,搞好茶园灌溉。茶园灌溉方法,主要有喷灌和流灌两种。其中喷灌的投资大,但效果好;流灌的投资小,但效果差。 (二)茶园施肥。 茶树在生长发肓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但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又是有限的,且彼此之间还不平衡。因此,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和调节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素,以满足茶树的要求。 1、茶园常用肥料。其主要有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除此还有徽生物肥。有机肥料,虽然养分含量不多,但养分的种类却很完全,有机质地很丰富,是生产有机茶的必备肥料。无机肥料,虽然养分含量多,对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都极有利,但对土壤和周围环境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为此,凡生产有机茶茶园,是不能施用化学合成的无机肥料的。 2、茶园施肥技术。发展有机茶生产是当代茶叶一个主攻方向,但不能一哄而起,而必须遵守客观实际,在不断开拓有机茶市场的同时,把有条件的茶场(茶园)先搞起来;其它暂时还没有条件生产有机茶茶场(茶园),先从绿色食品的茶叶抓起,即在肥料上,以有机肥料为主的基础上,适当搭配一部分无机肥料。其中含有硝酸根的无机肥料,还是要绝对禁用的。 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对那些一时还没有条件,向生产有机茶茶园转化的幼龄茶园,在施足基肥的同时还可重施氮肥,使茶树迅速形成理想树冠。五峰县1997年初冬定植的650亩无性系良种茶园,由于在苗期加大了氮肥用量,即:1998年每亩施尿素20-25分斤,1999年又在上年基础上再加上30-50%,如此至1999年末茶树的树冠基本形成,树高达50-60厘米以上,树冠达80厘米以上。2000年采花乡00亩良种园,仅春季一季在当地名茶生产的拉动下,亩产值就达到1000元以上,其中磨家浣村64.05亩良种园,亩产值达1401元,星岩坪村70亩良种园亩产值达到1508元。 对那些离城市、交通要道较近,根本化的茶园和零星分散的粮茶间作茶园,仍继续推广“一基三追”的施肥制度。即:每隔2-3年在末冬施一次基肥,茶树每年生长季节施三次追肥。基肥以饼肥和农家肥为主,每亩施饼肥100-200公斤、农家肥100-200担、磷肥30-50公斤;追肥以尿素为主,其每亩每年的用量视产量多少而定,一般是每采100公斤干茶,需用尿素30公斤,其中40%用于春茶发芽前作摧芽肥,35%用于春茶结束后作夏茶肥,25%用于立秋前后作秋茶肥。施肥方法:基肥结合茶园秋末冬初管理,开深30厘米、宽25-30厘米沟施;追肥结合茶园浅耕除草开深10-12厘米,宽10厘米沟施。对不是生产有机茶茶园,还可用0.5-1%尿素液或其它微量元素液作根外追肥,但在茶叶采摘高峰期是不能使用的。

茶树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茶园建设


茶园建设包括新园建立和低产茶园改造两个内容。 (一)茶园建设 1、园地选择。茶树原产我国亚热带地区,在它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喜温湿、怕严寒,喜酸性土壤。怕碱性土壤和耐阴等一些基本特性。因此,人工栽培茶树首先要选择好与茶树在系统发育中,所获得的基本特性相适应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地势条件,使茶树的生长发育有一个较好的环境,为茶树的优质、高产、高效益打下基础。 我国中、北部茶区,茶树适生条件为:光照强度最低不低于1000勒克斯;冬季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100C;年降雨量在800或1000毫米以上;土层的深度不低于60厘米,土壤的PH在4.5-6之间,最高不得超过6.5,土壤的地下水位离地面1米以上;海拨高度在1000米以下,最高不高于1200米;地势要求平坦,20度以上山坡地不再用来开辟茶园。计划生产有机茶茶园,宜选择在离城市和交通要道较远、高拨较高的地段建立。 2、茶园规划。新建茶园要认真做好规划。其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布局要合理、路沟要分明、茶园要富有园林化的优美环境。其茶园规划的主要内容: (1)茶园区块划分。大面积茶场,要依据地形、地貌情况,划分成若干个生产作业区,每区又划分成若干个地块。地块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这有利于耕作管理。山地茶园的地块,一般是用纵、横水沟来划分、平地和缓坡茶园,一般是用道路来划分。地块面积一般以10亩左右为好,但不能强求一致,不过每块茶行的走向应尽量做到一致。 (2)道路设置。茶园道路必须按需要设置,防止过多的占用好地面积和割裂地块。茶园的系统是由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组成。 干道:对内连结场部、加工厂和作业区、对外与公路相接,其宽度为6-8米。面积较小的茶场,可不设干道。 支道:是园内运输、耕作采摘等机具运行的道路,其设置一般与茶行平行并与干道相接,宽度为4-5米。 步道:是从支道能向茶园地块的道路,其设备一般与步道垂直或成一定交角,宽度为1.5米,两步道之间的距离,以50米左右为宜。 环园道:是用来与农田分界的线路,设在每片茶园的边缘,宽度为1.5米。 (3)排灌系统设置。茶树是怕旱又怕涝的作物,山地茶园还有一个水土保持问题。因此,在规划时必须把茶园排灌系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茶园的排水系统,包括纵沟和横沟。纵沟顺坡向开设,一般与茶行方向垂直,用于接纳横沟溢水;横沟依等高线开设,一般与茶行方向平行,用于拦蓄茶园流水,坡地茶园要每隔15-25米设置一条。茶园上方与林地或荒地交界处还要设置一条隔离沟,防止山水流入茶园。 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水库)、干渠、和支渠。山地茶园应利用地势较高的山洼,修建小水库、勺流灌溉。丘陵地区茶应选择水源方便、地势较高的地方,设置扬水站,抽水灌溉。干渠是通向作业区、支渠是通向各地块,都应设置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4)防护林设置。茶园周围、干道两旁和支道一旁、房前屋后、两山相接的比风口和不宜种茶的山顶和低洼地,都应种上树木。这既可美化环境、涵养水源、提高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和改善光质、调节寒冬和夏季气温、降低风速避免和减轻茶树的冻害和旱害,又可增加茶场的一定经济收。防护林的树种,应选择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绿乔木为主,如松、杉、桂花、女贞等。 3、园地开垦。在生荒地建园,开垦时首先要清除地面上的零星杂灌木、小毛竹、乱石等;然后进行初垦,其深度50厘米,并捡去树根、竹根、草根、石块等杂物;在茶树种植前再进行一次复垦,其深度30厘米,并进一步捡尽杂物。在熟地建园,如地面不需要平整,可采取“条状深耕、回填表土”的方法进行条垦。即:从地块外缘的第一条茶行线起,挖第一条深耕沟时(沟宽67厘米,宽深50厘米),先将沟面上表土分放到未挖的地面上,然后挖沟下面的底土放在地块的坎边,作坎或移支下面地块;接着在挖第二条深耕时,将沟面上和茶行间的部分表土挖起放入第一条深耕沟底,作平后施上基肥,其余的表土挖起,接着铺在肥料上面,再将第二条深耕沟的底土平铺在第一条沟的表土上面(挖第三条沟后的底土就放在茶行间),依次逐步进行。这种深耕方法的好处:一是在建园时花工要比全垦的少;二是把表土全部集中放在沟底,等于把地面的草子、草根深埋底层,既可减少幼龄茶园的除草用工,同时还可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好的土壤条件;三是把底土挖起平铺上面,有利于土壤的熟化。在坡度15度以上的山地建园,宜开成水平梯田茶园,其梯面最小不小于1.5米,梯壁高度最高不高于1.5米;梯田开法,要先定出每层梯田的坡长,然后测出每层梯田的等高线,开工时最好从坡脚开始。 4、茶树种植。茶树种植有茶子直播和育苗(种子育苗、插播育苗)移栽两种方法。用茶子直播或种子育苗移栽,虽然成本较低,但不能保持茶树品种的纯度,而影响茶叶产量、质量和茶叶采摘机械化的实施,已逐步不再被采用;现在在兴起的是用无性系茶树良种,通过扦插育苗进行移栽。 (1)茶树种植密度。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种植密度,其行距以1.5米为宜,单行或双行种植,丛距0.33米,双行植的小行距0.33米(含在1.5米行距内)。单行植每丛用苗3株,即:每亩需苗4000株;双行植每丛用苗2-3株,即:每亩需苗5400-8000株。 (2)开沟施肥。经复垦后的茶地,在划好茶行线后,开深35-40厘注、宽25-30厘米施肥沟,每亩混匀施入腐熟饼肥150-200公斤、磷矿粉或钙镁磷肥100公斤、腐熟烂粪100担或土杂肥300担。然后填土至离地面15-20厘米。条状深耕的茶地,在回填表土至小半沟时,将上述用量肥料施在上面,然后再回填表土盖在肥料上。 (3)茶树品种选定与移栽。我国中、北部茶区,可选用福鼎大白茶作为主栽品种,个别地区茶树不易受冻,科季最低温度又不低于-70C可选用一部分特早芽种,如福云6号等。槠叶齐生行势强、发芽期中等、红碎茶品质好,可在红茶产区发展一部分;鄂茶1号生长势强、发芽期中等,制绿茶香气高,可在绿茶产区发展一部分。白毫早发芽期较早,抗寒能力略比福鼎大白茶强,可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种植。 品种选定后,最后通过严格检疫先进少量苗木建立母本园,走自已繁殖苗子的路子,这一则苗木的成本低,二是移栽时成活率高,三则可防止从外地带进新的病虫害。若是发展的要求紧迫,需从外地调进大量苗子,必须严格进行检疫,其次要搞好苗木的快装、快运,以保持苗木的鲜活。 茶苗移栽时间可在初冬(10月下旬-11月),亦可以早春(2月中旬-3月上旬)。移栽时先用绳子牵出茶行位置,用小锄头挖好深15厘米、宽15厘米的移栽沟(若在施肥时已留好时间,就不再挖),用左手持苗,2株或3株(苗子)的根颈要理齐放入移栽沟中,使根颈与地面相平,用右手将沟边的细土偎好根,土要偎好根颈部以上4-6厘米,并顺手将苗向上轻轻提一下使根系和细土接拢,用双手在根颈周围用力朝中间挤紧,然后一次浇足定根水。每丛茶苗需用水3-4公斤(土干多浇、土湿少浇),使茶根际周围的细土能形成泥浆,让根与土更加紧接。待水全部下泄后,再培好土,搞好第一次定型修剪(高度距根颈15-20厘米),再盖上草。 (4)加强苗期管理。茶苗移栽后。若连续晴天,需再浇一次水,以防止茶苗失水。茶苗经过移栽,其根系受到很大损害,在较长时间内根条的吸收能力都很差,为此可在早春用0.5-1%尿素作1-2次根外追肥,以降低茶苗体内的c/N比,促进茶苗早发芽、早生长。湖北省五峰县在大面积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过程中,研究和应用了这项措施,加上茶苗的生长季节又重施了氮肥,又注意了防旱、防渍和防治病虫害,当年苗高达到40厘米以上,个别田块苗高还达到了70厘米,茶苗成活率普遍都在90%。 (二)低产茶园改造 低产茶园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历史上留下的零星分散、长期与粮共作的茶园;二是因建园质量差、管理水平低,形成末老先衰茶园;三是尽管茶园基础好,但因树龄过大而形成的低产茶园。 对低产茶园的改造,通常是针对不同类型,采用深耕改土、增施肥料、更新树冠和改变园相等方法进行。除此,当前随着无性系茶树良种的推广,对低产茶园改造又增添了“改植换种”和“低位嫁接换种”等新的内容。改植换种,就是将原来的老茶树连根挖掉,重新规划、整地、施肥和种上无性系良种。低位嫁接换种,就是将原来的老茶树离地面0-3厘米砍去地上部分,用嫁换方法(切接、皮接)在原来老茶蔸上接上良种接穗。根据湖此省咸宁市农科所的经验,嫁换时间最好在5月份,他们嫁接方法是:一是要边砍边接,留下的树桩的砍口要平整,切不可损伤表层。二是树桩直径小于3厘米的用切接,大于3厘米的用插皮接。三是接穗的长度为3-4厘米,采用切接蹬接穗,一侧削成2厘米长斜面,另一侧削成0.6厘米小斜面,并将长斜面插入挑开的砧木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四是采用培土方法代绑。五是浇足水、培好土(最好是用生土)、搞好遮阴。六是及时除草、抹芽。七是适时定剪。八是冬季结合培土防冻压枝扩蓬。

茶园不除草反而种草套种柿子和吊瓜


茶园不用除草,还要种草?茶农是疯了吗?听说,现在很多茶园在推广吊瓜种植项目,在茶园里种草套种柿子和吊瓜,是茶农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

在浙江,种茶关乎170多万山区、半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但茶园面积有限,光靠产量提升收益,增收空间已经不大,而且到了绿色化消费时代,“石油农业”已难以为继,如何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浙江从“立体栽培”的探索与实践中,找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茶园套种吊瓜

记者采访发现,“立体栽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体现在立体循环上,即通过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办法,以及有机肥的替代,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实现生态化种植,提高产品品质;另一种则体现在立体复合栽培上,比如在茶园里养殖草鸡,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合理利用茶园空间,弥补了春茶后茶园利用率低的缺陷。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有一家名为奇尔茶业的公司,在种植过程中,对茶园杂草有个原则:不求斩草除根,只求茶草无害共生。不但不用除草剂,这家公司还提出“以草抑草”的办法:一方面种植白三叶草、紫云英,另一方面覆盖遮阳膜、纸板和噼草等,来抑制茶园杂草生长;同时,采用人工拔草、机械噼草的方式,既保持水土,又使得茶草无害共生。

光用草还不够,奇尔公司的茶园还有个“空中、树丛、地面”全方位的生态治理模式:植树引鸟吃虫、太阳能杀虫灯杀虫、信息素诱虫板治虫、养殖山蛙进园吃虫等,然后加大有机肥的替代力度,还把茶叶加工后的废弃物当肥料,并埋草为肥,放养蚯蚓,松土的同时,还为茶园有机质“加了餐”。

茶园套种吊瓜

据了解,现在在浙江像这样的茶园越来越多,杀虫灯、诱捕器、色板等防控设施,在不少地区的茶园里已成为“标配”。许多茶企老板直言,现在老百姓“闻药色变”,对绿色化、生态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品质提高了,产品价格自然跟着往上走。

这种消费需求,同样体现在其它农产品上。普通的鸡,十几块钱一斤足矣,但如果是放养在茶园里进行生态养殖的鸡,靠捕虫食草长大,恐怕许多人都会迫不及待掏腰包。在安吉县,这种“茶园鸡”就成了市场新宠,尽管价格高出普通鸡的好几倍,但仍供不应求。而且,鸡粪作为茶园肥料,既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能提高茶叶品质。

茶叶与其它经济作物的搭配更加“火热”。在浙江天台、新昌、嵊州等茶叶主产县,近年来,推广茶柿立体复合栽培模式的力度越来越大。通过套种,增加夏秋茶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增加了柿子收入。而在丽水市莲都区,白叶茶和吊瓜成为“黄金搭档”:白叶茶春季生长较早,春茶结束后,吊瓜开始生长,等到夏秋时,吊瓜的棚架又为茶树营造了较为阴凉的小气候,避开了高温危害,两者相得益彰。

江苏淳安鸠坑农民茶园套种吊瓜喜获丰收


国庆节一过,淳安县鸠坑乡横店村茶园里套种的吊瓜逐步进入成熟期。这里的农民三五成群喜滋滋地来到套种吊瓜的茶园里,一边采摘那些已经成熟的吊瓜,一边盘算着今年的吊瓜籽收入。中草药变成了休闲食品 吊瓜,学名栝楼,为葫芦科栝楼属,系多年生宿根型植物,是一味传统的中草药。最近几年,有人发现吊瓜籽不仅有药用保健功能,且籽仁饱满、口感润绵、脆香异常、营养丰富,加工成休闲食品后居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还赢得了“瓜籽之王”的美誉。鸠坑乡在获得这一市场信息后,立即派人去外地考察,并拿了点吊瓜籽回来在茶园里试着套种,发现本地的土质、环境、气候等非常适宜吊瓜生长,种出的吊瓜籽比原产地还要硕壮饱满。更令人兴奋的是,试种的吊瓜籽收获后,一些信息灵敏的收购商就闻讯赶到鸠坑,悉数收购吊瓜籽。 领先一步的该乡横店村,在205亩茶园里套种吊瓜,成为全乡发展吊瓜的“领头羊”,眼下已进入盛产期。 当地农民告诉我们,别看吊瓜不起眼,它肚子里的籽每公斤可卖50元。如果加工后,每公斤的零售价在70元左右。茶瓜套种显现增效潜力 鸠坑乡有农业人口8000多人,由于地处山区,农田只有1600多亩,人均农田仅两分左右。要在这么点农田里增效,潜力毕竟有限。 该乡干部徐建新说,我们乡茶园面积较大,如果在茶园里套种吊瓜,等于一亩茶园抵两亩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潜力就相当大。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在茶园里套种吊瓜,不光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还可使茶树与吊瓜互相“照顾”,实现共同“繁荣”。 由于是多年生宿根型植物,吊瓜一次播种或块茎移栽,就可以多年收获。每年3月,吊瓜的宿根开始萌芽,植株矮小,对茶树生长没有任何影响,等到采摘春夏茶后,气候开始变热,此时吊瓜的藤蔓爬上了藤架,为茶园撑起了“遮阳伞”。如今年夏天高温干旱,横店村的205亩茶园里有吊瓜遮阴,无一因干旱而枯萎。等到冬天茶园需要培管时,吊瓜的藤蔓枯死,为培育管理腾出了空间。要把立体农业做强做大. 据了解,按照正常年份,一亩茶园套种吊瓜可收获吊瓜籽80公斤左右,每公斤吊瓜籽的上门收购价是50元,即可带来4000元左右的收入,再加上茶园每亩每年约5000元的茶叶收入,无疑是一条极好的致富门路。 鸠坑乡农民徐功法今年在0.7亩茶园里套种吊瓜,自吊瓜开摘以来,已有了1000多元的收入。随着吊瓜的不断成熟,他的收入将不断增加。 为把茶园套种吊瓜这项立体农业做强做大,让山区农民早日致富,鸠坑乡在市、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抓住杭州市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的契机,今年建起了市级茶园套种吊瓜立体开发示范园区。该园区今年首期开发1000亩,通过三四年时间推广发展,达到规划面积4000亩,从而使吊瓜籽的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鸠坑乡还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了“万岁岭”牌吊瓜籽的商标,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他们要把立体农业做强做大的力度。(记者鲍伟民淳安记者站王苏叶良喜)

茶树栽培·【栽培技术】


民国时期,闽东的茶园均是丛栽稀植,每亩植茶苗200~300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科学种茶,要求合理密植。一般采用单条双株或双条双株,行距12—15十,穴距03—04十(每穴2株),亩植菜苗2600—5200株,不超过6000株。栽植时间在立春至惊蛰间(春栽),寒露至霜降后(秋栽)。闽东茶园传统一般不施肥。每年的2~3月、5—6月、7—8月各进行耕锄一次。即春茶、夏茶、秋茶采摘前结合开沟排水,各深耕锄草一次。深耕时将表上、杂草与落叶翻入下层作基肥。山地茶园,特别是老茶园保持套种的传统习惯,有的套种马铃薯、甘薯,有的套种小麦、豆类、萝卜和药材。

树冠培育的方法主要是修剪,包括幼龄期茶树的定型修剪和青壮龄茶树的轻修剪与重修剪。定型修剪,一般在定植后一年即开始,二年内连续定剪2—4次,每次定剪均是在上次定一基础上递增10~15厦十。轻修剪,进人正式采摘期后的茶树,每年秋后或春前均进行一次树冠表面的轻修剪,以保留当年春梢的一部分为度。重修剪,剪去影响树液输送、阻碍芽梢萌发的鸡爪枝层,使茶树恢复萌芽能力。轻修剪与重修剪需交替进行,才能培育好茶树树冠,达到高产稳产。

1953年起,茶园施肥被列为茶叶增产的主要措施。施肥多在茶叶采摘前后,每年l—2次。较普遍是在春茶前施化肥(尿素、三十烷醇、磷钾肥等)和原肥。1958年后,区内茶农开始使用除草剂’草甘膦”灭草。60年代茶园以厩肥为主,化肥为辅。60年代中期,境内曾一度引进大叶猪屎豆、小叶猪屎豆、羽扁豆、印尼红豆、茗子、紫云英等绿肥在茶区试种。此后,由于化肥供应量增加,绿肥逐步减少。70年代后,以化肥为主,厩飞为辅。

茶树的栽培


集约式的茶园耕种是先行育苗再行移植,育苗方法已从过去的播种法(有性繁殖)改为扦插育苗法(无性繁殖),以维护品种的纯正。茶树成行种植,以利人工或机械耕种与采收。

茶苗种植三年以后方可采摘茶青,太早采收将影响以后的收成。茶树枝芽被采摘后,会从侧腋再行长出新芽,就是下次采摘的对象。为使采摘面整齐,而且控制茶树高度,每季采摘后会修剪采摘面。如此一次又一次的采摘与修剪,枝芽长得愈来愈密,叶子长得愈来愈小,品质就下降,这时补救的办法就是从根部离地不远的地(如二十公分)给予砍除(即所谓之台刈),使茶树从基部重新长出新枝,这样就有如新种的茶种一般,又可采收好长的一个周期。茶树从种植到一年左右可达盛产期,待产量衰退后可用台刈让其恢复,几次后茶树若已老化,就得挖掉重新种植。

茶树是长年深根作物,善加照顾是可以陪伴我们一辈子的。所谓善加照顾包括尽量不要使用化学肥料除草与农药,也就是推行所谓的永续农法,这样茶树的有效寿命才会增长,茶青品质才会良好。

茶树品种

茶树有数百品种,台湾常看到的也有三、四十种,理论上是各种品种都可制成各类茶,只要制造的方法不同即可。但什么品种比较适宜制造成那一类茶是有经验可供参考的。有些品种的特质非常明显,我们就特别为它制做成一种茶,而且就以茶树品种的名称作为制成茶的商品名称,如铁观音、水仙、佛手等。

茶树品种有些是传统性品种,有些是新近改良的品种,如在台湾常听到的青心乌龙、青心大冇、硬枝红心、铁观音、水仙、佛手等,都是移植自大陆的品种,阿萨姆则是移植自印度的品种。另外为了增产、耐害、早采、质优等理由,也自行培育新品种,如金萱(或说台茶十二号)、翠玉(或说台茶十三号)等。这些新品种可以制成冻顶,也可以制成清茶,所以不能向茶行老板说:「我要买金萱!」,除非他知道您喝那类茶,否则老板还要问您:「您要是金萱制的冻顶还是清茶?」

有些茶树品种的叶子特别大,大到像小婴儿的手掌,我们就称它为大叶种,如阿萨姆。相对地,有些茶树品种的叶子比较小,就称为小叶种。有些茶树品种可以长得很高,属乔木型。有些品种不会长得太高,属灌木型。但一般我们看到的茶园,茶树都只长到膝盖的高度,那是我们故意将之修剪成的,因为这样的高度比较方便采收,如果不加以修剪,一般可以长成一楼的高度。

茶树发源于中国的西南一带,云南至今尚有千年的老茶树,乔木型的原始茶林分布甚广,但至今量产的茶园也都已经改成矮欉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2864.html

上一篇:春茶前期管理的九大步骤

下一篇:新昌茶农研发出耐寒茶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