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浅谈如何判断茶的品级!

2019-11-16

茶,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何以达到会喝茶呢?在六大类茶叶中,虽然品评方法各有区别,但只要用心去学,还是会有所感悟,找到共同点。

当你开始喜欢上喝茶时,就会面临一个基本问题,即如何能迅速判断出眼前这道茶的大致品级高低。这决定你是否能结交到一些爱茶懂茶的茶友,以及是否能经常喝到好茶。

懂茶是需要长期的实践和不断的感悟。喝上足够量的茶叶,用心地去品尝,切切实实地积累经验,向老茶人虚心请教,收集相关茶叶知识,从而摸索出一些符合茶道的东西。

下面按照开泡一泡茶的顺序,浅谈泡茶各阶段的要素,分析一泡茶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侧重点。

首先,在茶碗里倒入一泡茶,先观干茶的外形,要求其条索均匀整齐,没有太多的细碎粉末茶(红碎茶除外),色泽一致不花杂,没有深浅色掺杂其中,不允许有其它气杂物,此茶为佳。

其次闻干茶香气。在温热的茶碗里上下摇动几下干茶,闻之生香,因茶树品种、栽培措施、地域环境以及制作工艺等不同,会显示出高、中、低的芳香物质的香型结构。

再次开泡。开水高冲茶碗里的茶,第一遍洗茶,此时看浮沫,浮沫少或者浮沫色白且细,容易散开无杂质者为佳。而后闻杯盖,热嗅杯盖香气浓郁纯正,没有类似劣质脂粉的味道,杯盖冷后仍然有持续绵长的香味为佳。

接下来开始品饮了。嘬茶入口,茶的滋味丰富多彩,实难一一描述,有一个共通点:茶的滋味与水的融合度越高越好,当你轻轻嘬吸小口茶汤入口。茶汤入喉感觉顺畅,茶友会说“汤很滑”,香韵却在口腔舌齿间流连,舌面生津似泉涌,定是好茶。如果茶汤入喉有毛刺感,舌尖或舌面涩,有好似薄膜的粘腻感,此茶就有问题,有可能制作工艺不到位、保存不够好、受潮吸异味等等,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甚至废弃了很高端品质的茶。

看汤色,澄净透明油亮者为上,在正常手法的冲泡下,茶汤的汤色稳焙火工艺掩盖茶青的品质。

品饮后再看看茶叶底,叶底均匀温润,舒张自然,用手轻轻揉捻,不易揉烂,乌龙茶的叶面会有“绿叶镶红边”,而且色泽较统一,闻之依然有淡淡的茶香,此为上。

Cy316.com延伸阅读

如何判断普洱熟茶的好坏?


熟茶温和养胃,降脂解腻,口感稳定,是很多茶友喜爱的。那么我们就一起看一下应该从哪些方面辨别熟茶?

从外观上来看,高品质的普洱茶一般金毫显露,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红、润泽。若是色泽发黑或较杂且有青张、枯暗的现象,说明工艺差或者保存不善,一般是不好的熟茶。在紧压熟茶中,以饼茶为例,主要看条索是否清晰匀整、不缺边少角、厚薄一致、松紧适度、条索整齐紧结;色泽以黑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若表面有霉花,霉点的普洱熟茶为劣质品。

从汤色上来看,普洱熟茶的汤色要求红浓明亮,深红色为正常。黄、橙黄或深暗,混浊不清的汤色均为劣质茶品。如汤色橙黄或深暗一般是“发酵”工艺掌握不好,发酵不好或发酵过度造成的。

从香气上来看,普洱熟茶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陈香味和“渥堆味”。陈香是熟茶最基础的香气;“渥堆味”是由于普洱熟茶采用渥堆发酵的技术而产生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渥堆味”是可以降低甚至避免一些的,且在两三年的转化后,渥堆味就会褪去。优质的普洱熟茶会有樟香、药香、枣香、陈香等,好的原料和工艺使得普洱熟茶产生的香味令人愉悦。

从茶汤滋味口感方面来看,优质的普洱熟茶,其茶汤滋味浓醇、滑口、润喉、甘醇;反之,质量差的普洱熟茶滋味平淡,滑度低,甚至会产生“涩麻”感在品饮时口腔明显感觉到不适。

熟茶经过发酵之后叶底颜色呈褐色或者褐红色,好的普洱熟茶叶底碎茶少,无杂物;质量差的普洱茶,叶底不完整甚至会混杂着一些杂物。普洱熟茶经过发酵后叶底完整度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破碎,因此以叶底分辨普洱熟茶品质优劣时主要是看叶底中是否有杂物。

以上辨别熟茶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适用,并不是绝对的。比如有些熟茶外形看上去非常一般,甚至很难看,但是喝起来确实会让人沉醉。所以,我们应该综合考量一款茶的好坏,而不是仅凭一点或几点就轻易下判断。

如何判断茶叶的品质?


行走茶圈,常有人问,好茶有标准么?有人说,茶无好坏,适口为珍。其实这话也对也不对。对的是,好茶一定适口。不对的是,适口的未必是好茶。因为你的口腔受环境影响,不同的环境下对茶的反应不同。简言之,工作环境和休闲状态下对茶的感受就有所差异。

但是,好茶是有标准的。你喜欢喝的,不一定就是好茶。可能是你已经习惯了的。如同你母亲做的饭菜,手艺和滋味肯定不如星级饭店的大厨。但你对你母亲做的饭菜吃一辈子也不厌,而一个酒店的菜顶多只能吃一周。

有的茶你不喜欢,可能是你身体的原因,有人身体偏寒,喜欢红茶乌龙。有人身体偏热,喜欢绿茶生普。也有的是由于地域和气候的关系,比如北方人不太喜欢绿茶。杭州不太流行铁观音,昆明很少见到雅安藏茶。这就和一个吃惯湘菜的人不喜欢吃北京烤鸭一样,不是鸭子不好,只是不合湘人的口感。

那么我们在品茶的时候,尤其是一些没喝过的种类的茶,有没有什么通用的标准去判断这个茶好还是不好呢?

首先,看汤色是否通透明亮。这是最直观的好茶的标准。关键是开汤后汤色要“透亮”,汤色透亮说明制茶工艺到位,储运得当,茶叶断碎少。储存良好,没有灰尘和霉变。茶中内含物质丰富,并得到很好的释放。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一些多毫的茶,如碧螺春、白毫银针等,冲泡时毫毛脱落容易让人误以为茶汤浑浊。这个,茶汤是否通透不影响其好坏评价。

其次,看苦涩味的化解时间。苦涩是茶的本味,俗话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如果茶中少了苦涩味,如同一个人没有了骨架,站不起来一样,感觉茶汤淡薄,不丰富多彩。

很多茶入口有苦涩,关键在于能否能够化苦为甘,转涩为味。若苦涩味一直留在口腔中,舌面感觉收敛且粗糙,苦涩难受。应该不能算是好茶。

然后,辨别茶汤异味和水味。异味,指不是茶本身的味道。异味有两种情况:一是茶叶加工过程产生的,如青味、烟味、焦味等;也可能是存储环节有问题,茶叶变质或吸收了一些外界的气味,如陈味,霉味,异味。

水味,是指茶味不显,出现淡腥味。水味往往出现在茶汤变淡的时候。比如好的龙井,即使茶汤冲得如白水了,也是甜丝丝的,淡而不腥。

接着,检查叶底弹性和鲜活度。好茶的叶底,鲜活是共同的特征。叶底柔嫩有光泽,摸起来光滑,捏起来有一定厚度和弹性。叶底鲜活说明茶叶的原料好。叶底是对茶青的还原。加工工艺到位,没把茶做死。冲泡拿捏得当,让茶叶充分泡开,又没把茶泡熟,闷坏。

最后,身心喝茶后的反应。好茶让人愉悦是因为好茶中的芳香物质和某些成份,喝过会使人心情愉悦,心胸开阔,头脑清醒。好茶会说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如何从茶底判断茶料


看茶底判断茶料,不会完全准确无误,只是“尽可能的估计”。大多数的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数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看不见的制程或者是仓储错误,导致好料没能成为好茶。即使如此,研究茶底仍然是爱好普洱茶朋友值得了解的知识。

一、春料

春料的主要特征:

芽至初叶的距离很短,这是和秋茶、夏茶来比。

另外有四个辅助特征﹝辅助意谓非必然﹞:

1.叶接梗处明显变粗,有人称为马蹄。

2.梗较粗壮【叶厚梗粗与熟茶的关系】厚的叶及粗的梗里面的汁液富含光合作用的成果─淀粉,陈化后淀粉经过水解作用产生醣类,可以增加茶汤甜味,所以适当捻揉及裁切茶菁可以使释放更多含淀粉汁液。另外叶与梗的淀粉量多于芽,所以茶菁等级低作出来的熟茶更甜。

3.叶较丰厚

4.白毫密多【叶子为什么需要白毫】高山日光强烈白毫可以减少水气蒸发。

这四辅助特征就是经过一个冬天储存的养份释放的结果。

二、芽头

辅助特征是园地茶胖粗,大树茶反而精瘦。

三、秋料

芽至初叶的距离较长,叶的厚度比较单薄,但是也有马蹄。

四、夏料﹝雨水料﹞

除秋料就有的特征之外,梗长而无力,梗面会因水份过多又干燥失水呈现凹痕,有点像芹菜梗。

五、台地茶叶面

主要特征:就是叶面薄弱,如薄纸易折;泡汤之后无力恢复弹性,甚至多次冲泡也不能展开,叶子愈薄当然愈差。

有三个辅助特征:

1.主侧叶脉较平或不明显

2.叶缘有明显密齿

3.大型茶园地有时候是用剪刀采摘(剪刀采茶的结果是茶梗断面整齐如切,另外叶面大小无法成为判断特征,因为施肥也可以增大叶面。)

六、大树茶叶面

大树茶指有明确范围,定期采摘的古树茶园。

主要特征是叶面丰厚坚韧,丰厚是因为大树茶的叶层的栅状组织比台地茶厚实;坚韧是因为大树茶海拔较高的生长环境造成。

低温时:高山上更低温,日晒时:高山上紫外线更强,括风时:高的树迎风更多。所以坚韧的叶质是大树茶适应环境之后生命力的表现。

即使压成茶饼,一旦泡汤后,叶面会很快的恢复弹性,折痕通常不会存在,茶汤中的大树茶叶面像皮革泡水般卷曲。

另外四个辅助特征:

1.主叶脉粗,侧脉明显,叶脉看似鱼骨架。因为叶子重,由侧叶脉再分出的细脉会比较较靠近叶缘。

2.叶缘齿较疏较小,但是也有齿缘红尖似蚁嘴。有可能是低矮大树的特征。有时会出现虫咬孔,也是大树茶的特征,但是也可能是管理较混乱的台地茶。

3.大树茶叶子颜色,二叶及三叶比台地茶深,近墨绿色。高山茶颜色为什么更深口感反而不涩向阳山坡日照充沛,可以有更多叶绿素和光合作用而产生更多茶氨酚及葡萄糖,可以使口感更加鲜爽不涩。

4.不大可能出现用剪刀采收,因为工人有时是爬上树采茶。

七、野生茶

野生茶不是指原始未驯化的近缘野茶,而是指因为路途偏远,乏人管理,无法像大树茶一样定期采收的茶树。这样区别是市场上确实有别于易武大树和班章大树等定期采收的产品。除了大树茶的特征之外,野生茶主副叶脉高冗明显,看似洗衣板。叶颜色更加墨绿。叶面更加的油亮,高山茶叶子为什么更油亮减少因为日光照射引起的水气蒸发,反之,叶的背面就不需要油光。还有如果雾气重的茶区,例如南糯山也不需要防止水气蒸发的油光叶面。叶梗更加粗壮,叶缘齿更稀疏,或只有叶尖有或完全没有。有可能因为树形非常高大。较粗的叶与梗需要迎风生长。叶缘无齿有可能是因为海拔更高,树形高大,人迹罕至。不必再防动物刮蹭,昆虫咬食等情况。

八、拼配料

如果同一饼茶,出现不应该同时出现的特征时,就有可能是不同来源的茶叶拼配,出现二种不同的叶缘齿、叶脉可能是两种不同生长地。例如大树茶配台地茶。出现二种不同的梗面、梗长可能是春料配夏秋料。

九、叶形

如果依照叶形来判断出自那一个山区是否可能?虽然说易武茶、布朗茶及临沧茶叶形各有区别,但是因为我们采茶时是在叶子尚未长成前就采下,从幼叶到成叶,有的是先长成小圆叶,再慢慢变尖;有的则是先变尖,再慢慢变宽。如此一来。判断的误差就会很大。所以如果同一饼茶叶底出现有叶尖稍圆与稍尖之别,不能认为是不同来源。

十、黄片

野生茶茶饼可能更容易见到出现几片黄片,正式名称是鱼叶,也称奶叶。气候转温暖茶树春芽冒出之后会有一片暂时辅育幼芽的叶片,称为鱼叶。在鱼叶之后才会再长出真正的初叶、二叶。初叶开始能够光合作用,鱼叶立即开始变黄,而且容易脱落。如果采收时,鱼叶还没有变黄,就会一起进入制茶压茶过程。出现鱼叶是头春料的特征之一,但是若是当年气候乾旱严重,鱼叶出现也会多一些。

十一、叶脉

一般来说台地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少,大树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多。所以数叶脉对数是有效的辨识方式。尤其大树茶叶脉明显,又都以全叶形压饼。举例说:台地茶的优良种勐海大叶种是10~12对左右!台地茶的主力云抗10及14则在6~9对的居多。再看大树茶易武的落水洞主侧脉10对。勐宋的曼松主侧脉7~8对。勐海的贺开主侧脉12~15对。勐海的曼糯主侧脉12~18对。勐海的巴达主侧脉11~13对。半坡老寨主侧脉13对。帕沙主侧脉11~13对。双江勐库主侧脉9~11对。班章主侧脉19~21对。﹝幸好想从茶底认出班章料好像还不太难﹞

十二、切碎

出现切碎的叶底通常来自高产量的大厂:大益、下关、澜沧古茶等。切碎茶叶有助于不同来源的茶菁拼配,同时也节约了毛茶的细碎料。强调纯料及少量制作的大树茶通常不会切碎。

福鼎白茶如何判断年代?


福鼎白茶是在我国福建是非常出名的一种特色茶叶,其不仅有着很高的保健价值,而且还有很好的收藏价值,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一般五六年的福鼎白茶就可算老白茶,十几二十年的老白茶已经非常难得。那么福鼎白茶如何判断年代呢?以下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福鼎白茶判断年代的方法】

想要准确的判断福鼎白茶的真实年份,其实还是有不少方法的,而在判断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需要注意。首先,除了看外形、闻香、品味以外,还需要对福鼎白茶所有基本的常识了解。以下教给大家详细的方法。

1、常识

首先,判断福鼎白茶年代之前,对它的相关常识做个全面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那么福鼎白茶问世时间虽早,在国内却相当小众,几乎不为人所知,仅流行于福鼎、政和当地或20余年前的广州早茶铺(后广州早茶以熟普和铁观音为主),国外仅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地。那时福鼎白茶产量少,茶农或茶厂库存也少,大家做茶都是尽快出手变现,完全没有存老茶的意识。直到2008年,福鼎、政和当地政府开始大力推广福鼎白茶。自此,福鼎白茶的产量才稳步上升。

2、外形

其次,了解完一些关于福鼎白茶的之后,我们可以通过看外形来判断它的年代,这个其实是比较基本的一步。那么三年以内的福鼎白茶色泽变化不大,叶色只会稍微变暗、变黄;三年到五年叶片色泽会慢慢呈现灰绿色、黄色;五年以上的福鼎白茶,整体会慢慢呈现褐绿色或者褐白黄色,依稀辨识有白毫。

3、闻香

再次,我们可以通过闻香来判断福鼎白茶的年代,即细细去嗅闻茶叶的香气是怎样的。那么新福鼎白茶其清甜带花香气,还会夹着些茶青气味;三到五年的白茶会呈现糯香和荷叶香,细嗅之下会有些许陈香出现;而五年以上的福鼎白茶会呈现枣香,陈香也愈加明显。随着存储时间的增长,七八年及上的福鼎老白茶会出现粽叶香以及闻之令人舒适的药香。

4、品味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品味来判断福鼎白茶的年代,即仔细品尝一下茶叶的茶汤滋味,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辨别方式。那么一两年的福鼎白茶,其青味重,性凉,高温干燥之后的水味还在,但也有白茶独特的毫香甘甜;三到五年的白茶清甜甘香,醇滑细腻,缺陷慢慢隐去,茶性由寒凉朝着温润转变,偏热体质适宜常饮;而七到十年以上的福鼎老白茶,茶性温和,滋味醇厚甘甜,香气纯正,饱满丰润,药用价值高,老少皆宜。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9445.html

上一篇:年份并非白茶价值的唯一参考因子!

下一篇:武夷岩茶的炭焙技艺有什么作用?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