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观赏茶叶品质

2019-11-13

您如果希望摄取较多的维他命c,而且喜欢那种新鲜蔬草香味,可以买绿茶。如果觉得绿茶带「菁味」不喜欢,而偏好具兰、桂花的清香,那就买「包种茶」。认为绿茶,包种茶都太「生」,tieguanyin怕自己的胃喝了不舒服,那就选择发酵稍重,香气、甘酵兼具的乌龙茶。喜欢劲道十足,回甘力强,喉韵令人低回不已的茶友,可选购「铁观音」。不论向茶庄或茶农买茶,一般以茶叶名称、分级、价格标示清楚,以「标准泡法」(三公克冲入150cc热开水浸泡五或六分钟)泡茶,以供顾客试饮的业者,比较货真价实。茶叶品质好坏,虽多少掺有饮用者主观的成份,但仍有一定的标准。以下介绍茶师鉴定茶叶品质经常采用的方法,以供消费大众参考。一、干燥是否良好以手轻握茶叶微感刺手,用姆指与食指轻捏会碎的,表示干燥程度良好,茶叶含水量在5%以下;如用力重捏不易碎,则是茶叶已受潮回软,品质会受到影响。二、叶片整齐度叶片形状、色泽整齐均匀的较好,茶梗、簧片、茶角、茶末和杂质含量比例高者,大多会影响茶汤品质,以少为佳。三、外观色泽各种茶叶成品都有其标准的色泽,一般以带有油光宝色或有白毫白毫乌龙及部份绿茶为佳,包种茶以呈现有灰白点之青蛙皮颜色为贵。而茶叶的外型条索则随茶叶种类而异,龙井呈剑片状,文山包种茶为条型自然卷曲,冻顶茶呈半球型紧结,铁观音茶则为球型,白毫乌龙自然卷曲而色泽带五种颜色(白、绿、黄、红、黑),香片与红茶呈细条或细碎型。四、闻香气这是决定茶叶品质的主要条件之一,各类茶由于制法及发酵程度(degreeoffermentation)不同,干茶的香气也不一样,绿茶取其清香,包种茶具花香,乌tieguanyin龙茶则具特有之熟果香,红茶带有一种焦糖香,花茶则应有熏花之花香和茶香混合之强烈香气,茶汤香气以纯和浓郁为上。另外茶如有油臭味、焦味、菁臭味、陈旧味、火味、闷味或其它异味者为劣品。五、尝滋味由于各类茶之不同,其滋味亦异,有的须清香醇和,有的重在入口要刺激而稍带苦涩,有的则讲究甘润而有回味,总之,以少苦涩、带有甘滑醇味,能让口腔有充足的香味或喉韵者为好茶。若苦涩味重、陈旧味或火味重者则非佳品。六、观汤色茶叶因发酵程度重而呈现不同的水色,一般绿茶呈蜜绿色,红茶鲜红色,白毫乌龙呈琥珀色,冻顶乌龙金黄色,包种茶呈蜜黄色,除其标准水色外,茶汤要澄清鲜亮带油光,不能有混浊或沉淀物产生。七、看叶底(泡后茶渣)(一)叶面展开度冲泡后很快开展的茶叶,大都是粗老之茶,条索不紧结,泡水甚薄,茶汤多平淡无味且不耐泡。泡后茶叶逐次开展者,系幼嫩鲜叶所制成,且制造技术良好,茶汤浓郁,冲泡次数亦多。叶面不开展或经多次冲泡仍只有小程度之开展的茶叶,则不是培火失败就是已经放置一段时间之陈茶。但白毫乌龙或龙井茶系以茶芽为重,因揉捻轻微,泡后叶底自然较易展开。(二)、叶形整碎叶底形状以整齐为佳,碎叶多为次级品。(三)、茶身弹性以手指捏叶底,一般以弹性强者为佳,表示茶菁幼嫩,制造得宜。叶脉突显,触感生硬者为老茶菁或陈茶。(四)、叶之新旧新茶叶底颜色新鲜明澈,陈旧茶叶底黄褐色或暗黑色。(五)、发酵程度红茶系全发酵茶,叶底应呈红鲜艳为佳;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绿茶镶红边以各叶边缘都有红边,叶片中部成淡绿为上;清香型乌龙茶及包种茶为轻度发酵茶,其叶在边缘锯齿稍深位置呈红边,其它部份呈淡绿色为正常。

cy316.com扩展阅读

山茶盆景养护管理与观赏


(一)养护管理

放置场所:山茶宜放置于温暖湿润、通风透光的地方。春季要光照充足,夏季宜注意遮荫,避开阳光直射与西晒,若放置阳台上,往往一不小心,就被晒死。冬季宜放进室温在3℃以上的室内。

浇水:山茶盆景的培养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但不宜过湿,防止时干时湿。一般在春季可适当多浇,以利发芽抽梢;夏季坚持早、晚浇水,最好喷叶面水,使叶片湿透,不要用急水直浇、满灌,不宜浇热水,避开中午前后高温时浇水;秋季浇水要适量;冬季则宜在中午前后浇水,可每隔二三天喷一次水。

施肥:山茶喜肥,在上盆时就要注意在盆土中放基肥,以磷钾肥为主,施用肥料包括腐熟后的骨粉、头发、鸡毛、砻糠灰、禽粪以及过磷酸钙等物质。平时不宜施肥太多,一般在花后4~5月间施2~3次稀薄肥水,秋季11月份施一次稍浓的水肥即可。用应注意磷肥的比重稍大些,以促进花繁色艳。

修剪:山茶的生长较缓慢,不宜过度修剪,一般将影响树形的徒长枝以及病虫枝、弱枝剪去即可。若每枝条上的花蕾过多,可疏花仅留1~2个,并保持一定距离,其余及早摘去,以免消耗养分。此外,还要及时摘去接近凋谢的花朵,也可减少养分消耗,以利植株健壮生长,形成新的花芽。

翻盆:山茶盆景可1~2年翻盆一次,新盆宜大于旧盆一号,以利根系的舒展发育。翻盆时间宜在春季4月份,秋季亦可。结合换土适当去掉部分板结的旧土,换上肥沃疏松的新土,并结合放置基肥。

病虫害防治:山茶的病害主要有黑霉病、炭疽病等,可喷洒0.5度波尔多液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茶梢蛾,防治方法可剪除虫梢,一般在4~6月进行为宜。亦可用药剂甲胺磷2000倍液喷洒防治,喷药时间在3月底、4月初,即越冬幼虫危害较轻时为宜。喷药必须将叶片、嫩梢喷湿为止。

(二)观赏

山茶花叶色翠绿,四季常青,花大而色艳,品种繁多,花期长,每年从春初直到3~4月份,红花千朵,覆盖全树,甚为美观。是广大群众喜爱的名花之一。

君山银针:品茗同时观赏“金镶玉”


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独具一格的极品名茶,产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洞庭湖边的君山。成品茶,外形茁壮挺直,重实匀齐,银毫披露,芽身金黄光亮,内质毫香鲜嫩,被誉为“金镶玉”。以玻璃杯冲泡,可见芽尖冲上水面,悬空竖立,下沉时如雪花下坠,沉入杯底,状似鲜笋出土,又如刀剑林立。再冲泡再竖起,能够三起三落。从数千元一斤的高端茶,至一两百元的大众茶,市场可选空间很大。

产自烟波浩渺洞庭湖上

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中,有一个神奇美丽的小岛,小岛有个非常动听的名字叫君山。君山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出产丰富,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君山银针茶。据《潇湘吟雨录》记载:君山产茶,嫩绿似莲心,岁以充贡。

君山银针黄茶,形似一个个银针,紧结而挺直,长短大小均匀,金黄色的茶芽上披满了茸毛,仿佛“金镶玉”。冲泡后的君山银针,茶香清爽,入口滋味甘醇,品饮后齿颊留香。

君山银针的采摘、制作十分严格,每年只能清明前后七天采摘,只采单一芽头,并要求芽头肥壮重实紧直,芽长25至30毫米,并带2至3毫米芽柄。制作工艺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烘、初包、再摊晾、复烘、复包、焙干八道工序,制茶师傅需连续工作78个小时。

天津一商茶中心黄茶市场部负责人刘浩鹏介绍,君山银针从采摘到制作,各个环节的要求都非常高。其中,采摘时有“九不采”的讲究:雨天不采、寡水芽不采、冻伤芽不采、紫色茅不采、开口茅不采、空心芽不采、瘦弱苹不采、虫伤茅不采、过长过短芽不采。这样严苛的采摘标准,被形容为“黑夜里寻找绣花针”,一斤成品需要5至6万个茶叶鲜芽。

透明茶具可观上下浮动

君山银针的冲泡器具、方法也独具特色。由于冲泡过程中有独特的“三起三落”,冲上水面时,悬空竖立,下沉时如雪花下坠,沉入杯底。因此,需要透明茶具,且高度、直径都有要求。

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冲泡器具选用高度10至15厘米、杯口直径4至6厘米的透明圆形玻璃杯。每杯用茶量为3克,太多太少都不利于欣赏茶的姿形景观。冲泡时,首先用开水预热茶杯,然后擦干杯中水珠,以避免茶芽吸水而降低茶芽的竖立率。随后,茶匙取3克茶放入杯中。采用高冲发,将8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冲入杯中,先快后慢加水至杯子的1/2处。待茶芽湿透后,再加水至杯子的七八分满。3分钟左右,茶叶开始直立悬浮,上下浮动,三起三落煞是好看。

茶叶品质如何鉴定


1:冲泡方法

秤取2.83---3.00公克茶叶放入审茶杯,冲入沸腾之开水约150cc〔茶叶用量为水量的2%〕,加盖静置5-6分钟后,将茶汤倒入审茶碗,供做汤质之品评,茶渣仍留于杯中供做香气之审查。

2:评茶项目

评茶项目大致可分为外观〔形状色泽〕,汤质〔水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等,各项审查标准因茶类不同而异。

水色的审查仍审视茶汤的颜色及汤液,是否明亮具油光或混浊晦暗等。

香气的审查包括判别香之种类,高低,强弱,清浊,纯杂以及是否带油臭,焦味,烟味,菁臭味,霉味等其它异味。

滋味是审查茶汤的浓稠,淡薄,甘醇,苦涩及活性,刺激性,收敛性等。叶底是审视茶叶开汤后茶渣的色泽,叶面展开度,叶片及芽尖,是否完整无破碎,并可作为判别茶菁原料品种,老嫩,均一性及发酵程度是否适当之参考。

3:评茶方法

茶叶开汤前先审查其外观,至开汤后先闻杯中茶渣之香气,以鼻吸三口气,评鉴香气之浓,淡,纯,浊以及有无菁味,烟味,焦味,油臭味,闷味等其它异臭。

再看茶汤水色,比较其浓淡,清浊及明亮度,等茶汤温度降至40-45℃时,取茶汤5--10cc,含入口中,以舌尖不断振动汤液,使茶汤连续与口腔各味觉细胞及黏膜不断接触而分辨汤质的甘醇,苦涩,浓稠,淡薄及其活性,刺激性,收敛性等。

以舌尖振动汤液之时,宜将口腔中之茶叶香气,经鼻孔而呼出,再度评鉴茶叶之香气,最后审视叶底,观察其色泽及茶芽之性质,老嫩,均一性及发酵程度是否适当。

高品质茶叶产品


一杯新茶盎然着春意,人们争先购之欲先品为快,领略一下那浓郁的春香。在选购茶叶时,要注意以下几种茶叶的判定和识别。

1.新茶与陈茶之鉴别

1.1 新茶

外形:色泽新绿有光泽,嗅之有浓浓的茶香和淡淡的红外线气味。

内质:汤色碧绿,有清香,熟板粟香,兰花香等,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1.2 陈茶

外形:色黄、暗晦无光泽,对着茶叶哈口热气,湿润处叶色黄而干涩,嗅之有冷感。

内质:汤色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不显浓,叶底陈黄欠明亮。

陈茶若保管尚好,色泽虽似如汤,但无光泽,香气低沉。

特征:干嗅有冷感,叶底虽明亮但无活力。

2. 春茶、夏茶、秋茶之鉴别

2.1 春茶

自头年入秋以后,经过几个月的物质储备和营养蓄存,春天到来时,春光柔和,温暖适宜,雨量充沛。

外形:芽叶硕壮饱满,色墨绿润泽,条素紧结,身骨重实。

内质:味浓醇爽口,香气高长,叶底中质柔软明亮。

特征:夹杂有鱼叶,小朵状茶籽。

2.2 夏茶

自春茶之后,生长轮次时间前后不一致。一般将立夏以后采制的茶划分为夏茶。夏日,昼长夜短,日照强烈,气温高,降雨量小,自然条件虽不适宜茶树生长特性,但细胞增殖速度快,芽叶伸育期短。故叶张薄,多紫芽。

外形:条索较粗松,色花杂,芽叶老朴分明。

内质:味涩,叶质较硬,叶脉显露。叶底夹杂有铜绿色叶子(青铜色俗称铜绿色)。

特征:驻芽毫显,俗称跳蚤峰,叶底有铜绿色叶片。

2.3 秋茶

立秋以后气温由炎热进入凉爽。茶树经历了春、夏茶之后,秋茶萌发明显感觉到了养份不足,芽叶细长显得软弱无力,昼夜温差大,秋梢生长速度较缓慢,叶与叶之间间距较大,叶面积较小,茎细弱且长,对夹叶较多。

外形:色绿,条索紧细,丝筋多,身骨轻飘。

内质:汤色淡,味平和微带甜,香气淡薄。叶底叶质较柔软,多单片,嫩茎,含铜色叶片。

特征:条索紧细,多丝筋,匀齐。

3、高山、洲茶与丘陵、平地茶之鉴别

3.1 高山、洲茶

小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常年云遮雾绕,在漫射光照射下茶树悠然生长,常含花香。

外形:条索雄壮,身骨重实,色绿润富有光泽。

内质:汤色绿亮,香气高长,滋味浓厚,叶底明亮,叶质柔软。

特征:鱼叶金黄,叶底持嫩性强。

3.2 外形:条索细瘦,露筋,身骨轻飘,色黄绿或泛黄。

内质:汤色清明,香气平平,滋味醇和,叶肉单薄,叶质较硬。

特征:叶脉显露,叶底持嫩性差。

4. 真与伪(异质茶)之鉴别

茶与非茶类物质揉和掺杂在一起,称之为异质茶。

茶叶的香气决定茶叶品质


人们在饮茶时往往会闻到茶叶的香气,茶叶的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好坏的重要因子之一。

茶叶的香气取决于香气的前体物质,主要是指茶鲜叶中所含萜烯类、芳香烃及其氧化物、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类、糖类等以及加工过程中形成香气的必须酶类。此类物质种类和数量多寡,是影响茶叶香气的物质基础。而影响此类物质的因素主要为茶树的品种、地区差异、温湿度、光照强度、光质强弱、季节变化、生长环境、土壤环境、叶质的老嫩等等因素。例如阿萨姆种和中国种,南糯茶区与布朗茶区、帕沙与班章、正常芽叶与紫芽(绿色芽叶中挥发油的含量要高于紫色芽叶)。

由于茶树品种、栽培条件、制茶工艺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茶叶香气,有清香、花香、甜香、嫩香等等。它是茶叶内含多种挥发性芳香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椐分析鉴定,鲜叶中芳香物质有80余种,生茶中有180多种,熟茶中有390多种。有的香气成分在鲜叶和熟茶中含有而生茶中没有;有的在熟茶和生茶中含有而鲜叶中没有,也有生茶中含有而鲜叶中和熟茶中都没有,也有仅熟茶才含有的。

茶叶香气成分很多,其含量却是很少的。鲜叶中芳香物质占干重的0.03%——0.05%,生茶中含量为0.005%——0.2%,熟茶中含量为0.01%——0.03%。组成茶叶香气成分的芳香物质主要有醇类、醛类、羧酸类、脂类、酚类等等。对茶叶香气影响最大的是青叶醇、苯甲醇、苯乙醇、香叶醇、苯甲醛等。

季节与茶叶品质


茶树年生长发育周期内,受气温、雨量、日照等季节气候的影响,以及茶树自身营养条件的差异,从而使得加工成的各季茶叶品质也不一样。“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这是人们对各季茶叶自然品质的概括。按照农历二十四节气分,一般从春天茶园开采日起到小满前所产的茶叶,人们称为春茶;从小满到立秋前所产的茶叶,为夏茶;由立秋到封园为止所产的茶叶,为秋茶。少数南方茶区还有冬茶(11~12月份)。由于不同季节所处的生态环境、日照、气温、降水量、湿度及茶园肥培营养条件不同,茶树新梢的生育特性、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含量均有区别,成茶品质当然也不尽相同。以绿茶而言,由于春季气温适中,光照强度弱,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上年漫长的秋、冬季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壮,嫩度好,持嫩性强,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有光泽,幼嫩芽叶茸毛多,紫芽最少,鲜叶的自然品质较好。春天由于气温低、光照弱、雨水多,在这一生态条件下,有利于茶树体内氮的代谢(形成蛋白质、氨基酸),而碳素代谢(形成茶多酚和糖类)相对比较缓慢。与绿茶品质形成有关的化学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合成较多,而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具有清香型香气组分的己烯醇、戊烯醇、2-己烯醇形成也较多。因此,春茶滋味鲜爽、香气浓烈,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之中绿茶品质最好的时期。许多名茶,如高级西湖龙井茶、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顾渚紫笋、开化龙顶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而成的。

夏季气温高,日照强度大,有利于茶树碳代谓t进行,糖化合物的形成和转化较多,茶多酚含量高,氨基酸分解速度快,含量明显下降,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碱含量增加,具清香型的戊烯醇、己烯醇含量较低。芽叶瘦小,叶张薄,紫芽多,用它制成绿茶外形条索轻飘,香气不浓,滋味苦涩,欠鲜爽,叶底花青,品质差。

秋茶生长的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晚秋的气温较低,多在28℃左右,有利于花香型的芳香物质(如苯乙醇、苯乙醛)形成,茶叶常带花香,对制乌龙茶十分有利。但因空气湿度较低,茶树本身营养条件欠佳,芽叶瘦小,叶张薄、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泛黄,紫芽较多。用这种原料制成绿茶,常有汤色青绿、叶底花青偏暗和香气、滋味平淡等弊病。

当然,就红茶品质而言,由于夏季气温高,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对形成更多的红茶色素有利。因此,由夏茶采制成的红茶,干茶和茶汤色泽显得更为红润,滋味也比较强烈;但是夏茶中氨基酸含量显着减少,这对形成红茶的鲜爽滋味也是不利的。

茶叶原料与品质


茶叶之品质,主要决定于原料之优劣,加工制造,仅能保持茶叶固有之本质,发挥其优点而已,然如何以决定原料之品质乎?影响原料之优劣,除品种与采摘外,尚有下列诸因素:

一、气候:气候除影响茶树之生长及茶叶之产量外,对于茶叶之品质亦有莫大之关系,气候之因子包括温度、湿度、雨量、日照、云雾、风及风向等因素,兹分述之:

1. 温度:温度与鲜叶之成分有关,如温度较高,则茶叶之单宁含量每较丰富,台湾夏茶用制绿茶,每嫌苦涩,品质不及春茶及秋茶,即因夏季温度过高之故。且温度过高,采下之叶每易萎雕,制造绿茶,尤不适宜。

2. 湿度:湿度与茶叶水份之含量关系至为密切。湿度大,则鲜叶水分含量较多,制造绿茶鲜叶含水量较其它茶类较多为宜。如著名之狮峰龙井及洞庭碧螺春,即因生长湖畔,茶叶会水量较多之故。且湿度较大之时,制造绿茶,条索每较美观,香气亦佳,但滋味每欠爽快。

3. 雨量:雨量充足之年,茶叶产量虽较丰富,但成茶品质每较低劣,盖雨水过多,则茶叶水分含量过多,细胞质变稀,干物量等含量百分比相对减少,故成茶滋味每欠浓厚。香气与色泽亦欠佳。

4. 日照:日照时数与鲜叶之单宁含量关系至切,日照时间太长,则单宁含量过高,成茶味多苦涩,故日本之玉露茶须用覆下茶园之原料,即避免日照时间过长之故。

5. 云雾:云雾迷漫之处,成茶香气馥郁,我国高级绿茶,均产于高山峻岭之间,或湖沼附近,盖此等地域,全年均云雾弥漫故也。如黄山毛峰,狮峰龙井,泉冈辉白,天台云雾等是。

6. 风:风与风向对成茶品质有无影响,迄今仍欠明了,惟安溪老农谓晴天微有北风,茶味清香,最为上品,又云采前二三日有雨,夜有北风而凉冷,可制上等茶,此系经验之谈,缺乏科学根据,但一般言之,山阴产茶每较山阳品质为优,或因风向之关系也。

二、土壤:土壤除与茶树生长有关外,对于茶叶之品质亦有影响,如粘土及干燥之土壤,茶芽黄而叶短,叶肉薄,茶味每多苦涩,但香气较佳。土壤之湿度适宜,则茶芽翠绿。过度肥沃之土壤,茶味较苦,茶芽呈黑色或紫色。富合磷酸与铁之土壤,成茶每具有特殊之香味及色泽。(如祁门)又如日本土壤,因富含盐分,茶叶香味均劣。

三、肥料:据锡兰印度之试验,茶园施用氮肥,对于茶叶之品质有显著之增进茶围之管理:我国旧时观点,认为茶园任其自然,不予中耕除草及施肥,成茶品质较佳,今经各国试验研究,始知此项观点完全错误。中耕除草施肥剪枝,不但于茶叶品质无碍,且能增进茶叶之品质,盖中耕除草不但能改善土坏之物理性及化学性,且能增进土壤之肥力,减少病虫害之繁殖,其能增进茶叶之品质,自属意中之事。至于修剪台刈中刈后,其第一次采摘之叶,虽成茶香味,较前略差,但以后则则能逐渐增进。不剪枝之茶树芽叶逐渐变小,病虫害增加,抵抗力减低,收量减少,收获季节不平均。

四、病虫害:制造绿茶,如发现有病虫害之鲜叶,则须即行拣去,盖病虫害叶足以降低成茶品质也。尤其是制造高级绿茶,更须谨慎拣除,且病虫害发生后,如用药剂防治,则在相当时期内采摘之鲜叶,仍难免有药剂臭味,故病虫害实对成茶品质有大碍也。

五、遮阴:遮阴足以减少日照时间,故能减少单宁之含量,制造上等绿茶,如单宁含量过多,则味嫌苦涩,故遮阴对于绿茶品质度有增进绿茶经遮阴后,灰分减少,而其它有用成分增加,故对品质当有增进,且叶绿素增加,对于茶叶之色泽亦有增进。日本之玉露茶滋味醇厚,色泽翠绿,形状优美,且有特殊之覆香,即因遮阴之故。

六、海拔:海拔之与成茶品质有关,已为各国公认之事实,如锡兰茶以山顶为上品,山腰为中品,山麓为劣品,我国名茶,亦均产于高山峻岭之间,盖高山之处,终年浓雾迷漫,湿度即大,日照时间又短,故成茶滋味醇厚,香气清烈也。

七、树龄:一般植茶者,咸认幼龄茶树之茶叶品质不及老龄茶树,我国许多业者,均喜夸张其茶树如何苍老,故神其说,事实上茶树生机最旺之时为7-12年,此时水浸出物含量最多,幼龄茶叶此等成份较少,故成茶品质不佳,但过老茶树,水浸出物及茶素全氮量等含量亦行递减,且叶易硬化,故谓茶树愈老品质愈佳,此说殊不足征信也。

影响鲜叶品质之因素,略如上述,其情形甚复杂,然对品质关系至切者,仍为品种与采摘及气候海拔等因素耳。尤其是采摘方法及标准,更足以左右成茶之品质也。

茶叶品质鉴别知识


一、评茶用具

评茶用具主要有审评盘、审评杯、审评碗、叶底盘、天平、砂石计、网匙、茶匙、汤杯、吐茶筒和烧水壶等。

二、评茶方法

(一)、泡茶用水

泡茶用水,PH值在5以下,用天然软水或非碳酸盐硬度的水。

(二)、泡茶水温

泡茶水温标准为100度。开水沸滚过度或不到100度的开水都不能达到良好的评茶效果。

(三)、泡茶时间

红茶与绿茶的冲泡时间,国内外均定为5分钟。青茶类(乌龙茶)第一泡为3分钟,第二泡为5分钟。

(四)、茶与水的用量

为了正确审评茶汤的色、香、味的优次或好坏,用茶与用水量必须一致,国际上审评红、绿茶一般采用3克茶叶用150毫升水冲泡,茶水比例为1:50。审评青茶类(乌龙茶),由于要求着重香味、并重视耐泡次数,其用茶量为5克,用水为110毫升,茶水比例约为1:22。紧压茶中的饼茶的审评茶水比例与红、绿茶相同。

三、茶叶审评

茶叶品质的鉴定主要是依靠人的嗅觉、味觉、视觉、触觉和大脑来综合分析判断的。

进行茶叶审评,主要是从干评(外形审评)和湿评(内质审评)两个方面。

(一)、干评

主要是从茶叶外形的四个因子来审评:

1、条索:指各类茶叶的外形规格,如茶叶的大小、长短、粗细、轻重。

2、整碎:一是指上中下各段茶比例是否匀称,二是指茶叶个体条索(或颗粒)的大小、长短和粗细是否均匀,整碎的好坏要视茶叶整体感觉。

3、净度:主要是指茶叶中茶类夹杂物(梗、籽、朴、片和毛衣等)和非茶类夹杂物(杂草、树叶等)含量的多少。

4、色泽:茶叶外形的色泽主要是从茶叶本身的颜色和光泽度来看。色泽好的茶叶带有油润感,色泽差的茶叶呈暗灰色。

(二)、湿评

1、香气:

嗅香气可分为热嗅、温嗅、冷嗅三个阶段。热嗅主要是闻香气中有没有异味(烟、焦、酸、馊、霉);温嗅主要是判定香气的高低;冷嗅主要是看香气的持久性。

2、汤色:

主要评比茶汤本身的正常色(性质、深浅)和茶汤的亮度(明暗、清浊)。

正常色是指茶汤应具有各类茶的汤色,如绿茶的汤色应为绿汤或绿中略带黄、明亮;红茶的汤色应为红色,红艳而明亮。青茶的汤色则为橙黄明亮;黄茶的汤色应为黄而明亮;白茶的汤色是浅黄而明亮;黑茶的汤色为深褐色,明亮。

亮度是指茶汤明暗的程度。

因为茶汤中的化学成分和空气接触后容易发生变化,使茶汤变深、变浑,所以有时会把看汤色放在嗅香气之前完成。

3、滋味

品尝茶汤的滋味,适宜温度一般在50度左右,主要按浓淡、强弱、鲜滞、爽涩、苦甜及纯异等来评定级次。

4、叶底:

审评完滋味后,将叶底倒入叶底盘中,观察其嫩度、匀度和色泽。叶底的老嫩、匀杂、整碎、色泽的亮暗和叶片展开的程度等是评定茶叶优次的一个重要因素。

茶叶的审评一般是通过上述的外形审评和内质审评来综合观察评定的,仅茶叶的某一项因子或某几项因子是不能正确反映茶叶品质的。

各类茶叶都是由茶叶鲜叶采摘后经过加工制成的。中国茶叶主要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

茶类。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再加工茶类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保健茶。

(一)、绿茶

属不发酵茶类。以细嫩的茶树新梢为原料,经高温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制成,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等特点。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绿茶中的“明前茶”、“雨前茶”指的是在清明和谷雨前采摘嫩芽细叶制成的绿茶,品质特别优良。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也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等省。著名的品种有杭州的西湖龙井茶,江苏的洞庭碧螺春,江西的庐山云雾,安徽的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河南的信阳毛尖等。

(二)、红茶

属全发酵茶类。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其汤色以红色为主调,红汤红叶。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红茶可分为小种红茶(经过松柴烟熏后具有特殊的松烟香味)、工夫红茶和红碎茶。

著名的红茶品种有安徽的祁门红茶、云南的滇红茶、江西的宁红等。红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三)、乌龙茶

亦称青茶,属半发酵茶类,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的加工工艺是采摘具有一定成熟度的茶树鲜叶,经晒青萎凋后进行多次摇青,然后高温杀青、揉捻、干燥而成。其工艺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因此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的甜醇,又有绿茶的清香,叶底具有“绿叶红镶边”、“三红七绿”的美誉。

根据产地分,乌龙茶分为福建(又分为闽南乌龙和闽北乌龙)、广东和台湾三大产区,著名品种有:

闽南的安溪铁观音、黄金桂、永春佛手等。

闽北的岩茶如武夷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腰(称五大名枞),还有武夷肉桂、武夷水仙等。

广东的凤凰单枞系列有宋种单枞、黄枝香单枞等。

台湾有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金萱茶、梨山茶、白毫乌龙(又称东方美人)等名品。

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

(四)、白茶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省建阳、福鼎、政和、松溪等县。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保持毫香,滋味鲜爽。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等。

(五)、黄茶

人们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另一种加工方法,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

黄茶属轻微发酵茶类,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焖黄工序。这个焖黄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

黄茶按鲜叶的嫩度和芽叶的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主要名品有湖南的君山银针,安徽的霍山黄芽,四川的蒙顶黄芽等。

(六)、黑茶

是我国生产历史十分悠久的特有茶类。在加工过程中,茶叶经渥堆发酵变黑,故称黑茶。黑茶既可直接冲泡饮用,也可以压制成紧压茶(如各种砖茶)。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和广西等省和自治区。因以销往边疆地区为主,故以黑茶制成的紧压茶又称边销茶。

黑茶中最具代表性是云南的普洱茶。普洱茶产于云南普洱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生产历史十分悠久,在唐代就已有与康藏地区的普洱茶贸易了。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中有一道泼水堆积发酵的特殊工艺,使得成茶有一股独特的陈香。具有降血脂、减肥、助消化、醒酒解毒等诸多功效,流行于许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被称为美容茶、减肥茶和益寿茶。用普洱茶蒸压后可制成普洱沱茶,七子饼茶,普洱茶砖等。

(七)、再加工茶类

以基本茶类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的原料经再加工而成的产品称为再加工茶。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和药用保健茶等,分别具有不同的品质风味和保健功效。

花茶是由茶叶和香花拼和窨制而成,利用茶叶的吸附性,使茶叶吸收花香。窨制花茶的茶坯,主要是烘青绿茶及少量的细嫩炒青绿茶。加工时,将茶坯及正在吐香的鲜花一层层地间隔堆放,使茶叶吸收花香;待鲜花的香气被吸尽后,再换新的鲜花按上法窨制。花茶香气的高低,取决于所用鲜花的数量和窨制的次数,窨次越多,香气越高。

花茶种类主要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白兰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等。花茶香气浓郁,饮后给人以芬芳开窍的感觉,特别受到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人民的喜爱,还远销海外。

茶叶品质的识别


(一)、春茶、夏茶、秋茶的特点:我国大部分茶区将当年所产的茶叶分为春茶、夏茶、秋茶三类。从当年春天茶园开采日起到小满前产的茶叶,为春茶;小满到立秋产的茶叶为夏茶,从立秋到茶园封园为止产的茶叶为秋茶。由于茶季不同,采制而成的茶叶,其外形和内质有很明显的差异。对绿茶而言,由天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壮,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毛多。特别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好的时间。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氨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不及春茶鲜爽,香气不如春茶浓烈。相反,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茶芽增加,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梢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张大小不一,叶底泛黄,茶叶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二)干看茶叶: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上加以判断。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且又有香气馥郁者,乃是春茶的品质特征。凡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红茶色泽红润,绿茶色泽灰暗或乌黑;茶叶轻飘宽大,嫩梗瘦长;香气略带粗老者,乃是夏茶品质特征。凡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且红茶叶香气平和者,乃是秋茶品质特征。

(三)湿看茶叶:就是开汤审评,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作出判断。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者,为春茶。凡冲泡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绿茶滋味苦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欠厚带涩,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不论红茶还是绿茶,叶底均显得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叶脉较粗, 缘锯齿明显,此为夏茶。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当属秋茶。

(四)茶叶品质优劣的主要特征:茶叶是健康饮品,品质优劣不仅关系着口感风味的好坏而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茶叶品质好坏的程度,通常将茶叶分为正品茶、次品茶和劣质茶三种。染有严重的烟、焦、馊、酸、霉、日晒味及其他异味者,尤其是染上有毒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茶叶,均称之为劣质茶。污染成度较轻者或经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处理后,能得到改善者称之为次品茶。按各类茶品质特点的要求色、香、味、形等因子均符合要品质标准要求者,称为正品茶。

1、 烟味:茶叶香味中污染的烟味包括炭味、煤烟味、竹味等。

2、 焦味:要杀青和烘炒过程中因温度和技术掌握不当,造成焦叶焦芽,香味中带有严重的焦味,冷味、热闻均有浓烈的焦味者为劣质茶。

3、 酸馊味:鲜叶摊放不当,二青叶、发酵叶堆放长,过厚,叶温过高,使半成品变质,产生酸馊味。

4、 日晒味:干燥过程以日晒代烘炒,产生严重的晶晒味。

5、 陈毒味:茶叶干度不中,保管不善,空气温度大。引起茶叶陈化霉变。

6、 夹杂物:茶叶中含有较多有老梗老叶、茶子、茶果和非茶叶夹杂物 ,如杂草、树叶、泥沙等均为次品茶。

茶叶品质鉴定方法


1:冲泡方法

秤取 2.83---3.00公克茶叶放入审茶杯,冲入沸腾之开水约150cc〔茶叶用量为水量的2%〕,加盖静置5-6分钟后,将茶汤倒入审茶碗,供做汤质之品评,茶渣仍留于杯中供做香气之审查。

2:评茶项目

评茶项目大致可分为外观〔形状色泽〕,汤质〔水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等,各项审查标准因茶类不同而异。

水色的审查仍审视茶汤的颜色及汤液,是否明亮具油光或混浊晦暗等。

香气的审查包括判别香之种类,高低,强弱,清浊,纯杂以及是否带油臭,焦味,烟味,菁臭味,霉味等其它异味。

滋味是审查茶汤的浓稠,淡薄,甘醇,苦涩及活性,刺激性,收敛性等。叶底是审视茶叶开汤后茶渣的色泽,叶面展开度,叶片及芽尖,是否完整无破碎,并可作为判别茶菁原料品种,老嫩,均一性及发酵程度是否适当之参考。

3:评茶方法

茶叶开汤前先审查其外观,至开汤后先闻杯中茶渣之香气,以鼻吸三口气,评鉴香气之浓,淡,纯,浊以及有无菁味,烟味,焦味,油臭味,闷味等其它异臭。

再看茶汤水色,比较其浓淡,清浊及明亮度,等茶汤温度降至40-45℃时,取茶汤5--10cc,含入口中,以舌尖不断振动汤液,使茶汤连续与口腔各味觉细胞及黏膜不断接触而分辨汤质的甘醇,苦涩,浓稠,淡薄及其活性,刺激性,收敛性等。

以舌尖振动汤液之时,宜将口腔中之茶叶香气,经鼻孔而呼出,再度评鉴茶叶之香气,最后审视叶底,观察其色泽及茶芽之性质,老嫩,均一性及发酵程度是否适当。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2625.html

上一篇:中国茶德要弘扬

下一篇:明前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