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从陈永记到华胜茶庄

2022-01-22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从陈永记到华胜茶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从陈永记到华胜茶庄”相关知识!

民国时期,是普洱茶的一个转型时期,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可以探讨,可以追溯的时期。这一时期,传统的茶叶经营模式仍然在发生影响,但茶庄更多地取代了清代的茶铺;传统的产品、销售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沱茶横空出世,饼茶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改变。

为了更好地探寻这一时期昆明的茶庄和茶业经营状况,笔者多次走访老茶庄主人,华胜茶庄的陈佩仁先生。陈老先生高龄接近90,记忆却仍然清晰,它的描绘加上我所掌握的资料,使我能够完整地勾画出当年昆明市茶叶行业的精细的画面。

民国初年的昆明,电灯还是稀罕之物,火车刚刚开通,百货公司还没有出现,商业经营格局与现在完全不同。那时的商业主要有生产、流通、仓储、销售几个环节。而这些环节,又由一些行业帮会(如红糖帮、纸烟帮)或地域帮会(如川帮、滇西帮、滇南帮)所控制。为了打破行业帮会体制,一些商人则正在筹划创立公司。具体到茶叶行业,民国前生产、运输由茶帮专营,茶帮以石屏人为主;下关、四川方面的茶叶经营者则加入滇川茶叶工会,也就是另一个行业、地域结合形成的商帮;仓储、批发由茶行垄断,茶行的经营者一般也是茶帮成员,比如天申行老板周肇京在茶帮中地位就很高;销售则由芦茶行的茶铺(或茶庄)负责。

三大涉茶行业各司其责,各安本分,茶庄不去批发与零售,他们只在茶山收购茶叶,压制饼茶,并组织马帮运到昆明;茶行既不做茶,也不零售,只做茶叶的批发生意,在卖方和买方中收取佣金;芦茶铺则坐在店中,卖些芦子、槟榔、草纸、川烟、茶叶等物。至于茶馆业,则与这三个行业关系比较疏远。到了民国,昆明的茶铺变成了茶庄,不但可以零售,也可以进行自己的加工了。

陈佩仁先生的爷爷陈绍实(字克斋)和他的曾祖父一起创立陈永记烟茶铺,既卖川烟,也销滇茶。由于陈克斋经济眼光高超,思想独到,同时愿意为公众服务,他被推举为芦茶行业聚会地点芦茶会馆的管事人,负责芦茶会馆的管理和召集工作。1920年前后,陈永记有两个名字,一个叫烟局,一个叫茶庄,可以看出,除了茶叶行业,那时他在黄烟行业中的地位应该更高。

陈佩仁先生的父亲陈纶(字绶若)生于1891年。陈纶非常聪明,虽然读书不多,只读了3年私塾,但他喜欢研究问题,喜欢动手,很多工作不用别人教,他自己就能琢磨出个大概。1920年他19岁的时候,父亲命他去公益茶行学点新东西。那个时候,到别人家工作的时候需要有保人,如果做学徒是没有工资的。茶行的业务和茶铺、茶庄有很大区别,他们主要负责为茶庄存储茶叶,同时,鉴定茶叶的品质,向买方推荐茶叶,在卖方把茶叶储入茶行的时候,他们还负责向他们提供无息或低息的短期贷款。1922年陈纶在公益茶行管理柜务,也就是说他已经成为公益茶行的伙计或先生了,他有权在每年的盈利中分红了。这一年,陈纶先生的父亲为了扩大业务,去广州发展。

1923年,铨盛烟茶庄的老板周铨约请陈纶到他的烟茶庄工作,做茶庄的襄理,也就是茶庄的副总经理。次年,有邻居失火,殃及陈家的茶庄,陈永记被大火烧为灰烬。同年,陈克斋先生也在广州逝世,两祸同至,陈纶呼天抢地,痛不欲生。随后他发誓多做善事,祭奠老人家。以后几年,他诵经拜神,拿出自家的钱粮,为灾民施粥,救济昆明火药库大爆炸的灾民,掩埋遗骨,做了很多善事,被市政府给予徽章褒奖。

1928年,他得到昆华医院第一任院长秦光弘的父亲秦子蕃的帮助,借款3万元开设自己的茶庄华胜茶庄。为此他向老东家铨盛祥的周铨辞职,周铨坚决不放,认为他给陈纶发着双工资,陈纶一走,会给铨盛祥的茶叶业务带来很大损失。陈纶解释说,我不能一辈子帮人,总要有自己的买卖吧!他请来当时烟茶业的一些有影响的大佬们,在芦茶会馆摆了两桌,请大家评理。最后,在大家的协调下,他和铨盛祥达成了一个不平等条约,就是以后华胜茶庄每卖一担茶,都要在利润里拿出50%给周铨。茶庄开业后,周铨每天都要来华胜茶庄坐一会,俨然是太上老板。这个约定一直执行到几年后周铨去世,陈纶又为他们培养了一个姓傅的管理人,此事才算完结。

1930年,陈纶接手过去父亲的事业,成了芦茶会馆管事。芦茶会馆后部是神庙,神庙里供奉有孔明的塑像。还有一些住房,被租给铁路局和法国卜内门公司。这一部分陈纶未作改动,但对前院,却做了大手术。陈纶雇工将原来前院的戏台改造为四院住房,八间铺面,既可以防军队经常以这里空旷闲置而进来驻扎,也可以为芦茶帮所有会员增加一些收入。

华胜茶庄从茶行批发茶叶,回来后分拣、拼配、包装后销售散茶。同时,陈纶先生用自己在公益茶行、铨盛祥学到的技术和销售技巧,加上自己不断地钻研,开发出很多自己的再加工产品,包括沱茶、七子圆茶、方茶、各色花茶等。他们设计了自己的克己正心商标,并买来丝网印刷的设备,自己印刷自己的商标。在他的克己正心商标上,写有这样的文字:专办普洱景谷勐库凤山名茶,专销川广贵黔闽杭赣秦等省。他们还设计了自己的美寿商标包装盒,盒子外面是梅花鹿、童子、寿星、美女,即麻姑献寿;一打开盒子是一个喜鹊,寓意开盒见喜(与云霁茶庄的美寿商标应该有区别。陈佩仁先生的美寿商标在文化大革命被烧掉,我没有见到)。m.Cy316.cOM

1945年,高中毕业的陈佩仁回茶庄帮助父亲经营茶庄,并很快接替了父亲,成了茶庄的经理。在父亲的协助下,他把茶庄经营得风风火火。他们在刘家营现在的冶金机械厂附近买了厂房、仓库,规模化地生产,成了昆明中等规模的茶庄。同时,他们与别人合营染衣厂,为军队和民众大量印染衣服,生意相当红火。他们对新生事物绝不排斥,并且主动琢磨,悄悄试验。比如,抗战时期,他们看到进入云南的大量外省人喜欢花茶,就到昆明近郊的宜良购进珠兰花、茉莉花,自己用花窨花茶。听说有人需要茶膏,他们就用茶梗黄叶等粗老料浓缩熬制,熬成浓稠的膏状体,装入用过的茅台酒瓶,邮寄到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看到马子舆经营的瑞丰茶庄销售一种味道很怪的茶,很受在昆明的广东、广西人的喜爱,这种茶应该类似现在的港仓普洱茶。他们也买一点回家琢磨,认为那不是被雨水淋坏的,而是有意为之。他们拿出一些茶叶,自己发酵、蒸、烘,终于做出了类似的茶品,由于没有销售渠道,他们这种发酵茶当时只停留在试验阶段,并没有销售。

茶经网扩展阅读

从品牌文化到消费文化


茶和酒都具有文化属性,所以不少茶叶品牌或零售商多以文化为外衣包装茶叶产品,实现产品增值。以文化实现品牌增值本不为过,但将茶文化讲得神乎其神、玄而又玄就有点过了。这样做前期可能会吸引好奇的消费者,但他们对产品熟悉之后,就会产生疑问,很难产生品牌忠诚度。这种茶文化是不能长久的,是茶商一相情愿的茶文化,是生产者导向的茶文化。

我们认为,茶文化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养生文化,是一种绿色文化。就像我们未来将要建立的一个自营专卖店叫新派茶生活的生活馆,有别于现在的茶馆和茶叶店,它倡导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再比如我们现在正发展的茶园生态旅游,还有未来我们茶工业公司将要生产的与茶相关的如茶能、茶枕等产品,都是为了塑造健康生活方式这一消费文化。

茶企销售不得不面对的情况是,茶叶消费者有局限,可能只有两种人会买:一种是有送礼需求的人,另一种就是老年人买来自己喝。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年轻人为什么不喝茶,怎样才能让他们爱上喝茶。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快捷、方便,讲究得是时尚。因此,我们公司在产品的形态和包装及饮用方式上,以及在专卖店装修和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都在谋求转型。

最重要的是,我们计划在未来探索出一条真正传播茶文化的道路追求健康,追求环保,让生活慢下来,追求一种精致生活。这种精致生活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追求茶叶的品质,如原生态、口味等;二是精神层面,就是让生活慢下来,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中释放出来,在一种非常好的环境当中去感受茶的美好,去仔细品味茶内在的东西,而不是虚拟地脱离茶文化。这就是我们对茶文化的理解。

在过去,中国茶产业存在两个极端现象:第一个是做最贵的茶叶,做礼品茶,这种茶是进入不了寻常百姓家,大众也因此感受不到真正的茶文化。第二个就是做出口茶,而这些茶都是一些品质低劣的茶叶,不能够体现出我们中国茶的质量和茶的美好,这也影响中国的茶文化走向世界。我们认为,中国拥有这么好的茶叶,就应该跟更多的人分享,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我们中国的茶文化,让高品质、健康的中国茶叶走进寻常百姓家,走向全世界。

对此,信阳毛尖集团更关注现在年轻人喜欢怎样喝茶,老百姓喝什么茶,就是要做大家喝起来方便、能够喝得起的放心茶。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的一些营销模式需要跨界,需要转型和升级。我们要把茶文化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让消费者在生活中感受茶文化,在茶文化中体验生活。

将关注点从打造品牌文化到营造消费文化,才能变营销推力为消费拉力,整个茶产业才能做大。蛋糕做大之后,各个茶企才有心思在提高产品品质、营造消费体验等层面下工夫,消费者才能真正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增值价值,茶产业才有可能持续地发展壮大。

茶,从平凡到不平凡


在茶叶成为茶之前,不过是天地间平凡的叶子,经过一番加工之后,便可以成为文人雅士案头不可或缺的物事。从平凡到不平凡,茶实现华丽变身。而我们的人生,同样需要这样的变身。

一般意义上说,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没有耀眼的才华,没有显赫的背景,但人人都有梦想,都想要更加鲜亮的人生舞台。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需要的是更加沉稳的心态,慢慢积累经验,慢慢夯实基础,就好像阳光下的茶叶一样,在阳光照耀下,安安静静的增加自己的底蕴,只有底蕴丰富了,香气才会浓烈。

茶叶要成茶,需要耐心,我们要成才,同样需要耐心,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多是厚积薄发。

耐心发展自己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有诸多不顺心的事,就好像大自然中的茶叶,也会遭遇到似火的骄阳,也会遭受雨露风霜,有狂躁的大风会经过,有冰雹也会砸下,天地间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各种意外,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我们做一件事,或许百般筹谋,因为一个不小心,一个小小意外,最终功亏一篑,在创业节目中我们总会看到类似的情节,可是那些创业者之所以会成功,便是因为平凡的他们选择了迎难而上,于是平凡的他们变的不平凡。没有被风吹落的茶叶,没有被阳光烤焦的茶叶,最终都成为了不平凡的珍贵茶品。

滇川古道——从永宁到丽江


川滇藏大三角中,永宁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地名。甚至,永宁这个地名能够为人所知,还要拜泸沽湖所赐。正是因为有了泸沽湖,有了泸沽湖畔令人遐想联翩的“女儿国”摩梭人,更多人才得以知晓永宁这块地方。(宁蒗县永宁乡温泉村,彝族、摩梭人、普米族等和谐地生活在秀美的景色中。)

当然,永宁也曾闪现过那么几次光芒。南宋末年,忽必烈率军南下征战大理经过这里,并将此地定名为“永宁”,其意不言而喻。这个位于云南省宁蒗县北部川滇两省三县交汇处的高原乡镇,东与四川省盐源县、北与木里县接壤,是川滇两省三县的经贸重镇。占据这种地理优势,永宁当地的几家大富和封建领主各自组织马帮商队,由土司武装护送,一头连起四川,一头经永胜过金沙江至丽江大研,汇入滇藏茶马古道主干线。(虽然马帮的经营多以男人为主,但在一些日常的短途运输中,也不乏有女性的身影出现。)

丽江的大研,也即现在的丽江古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这块纳西族人居住着的土地,在古道上正处于藏族与白族、汉族贸易往来的交接地带,于是也就多了几分特别之处。(玛尼堆。藏传佛教是永宁地区的主要宗教。)

那时,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人,特别依赖于内地生产的茶叶、手工器皿等,而藏区的山货、药材、织毯等到了内地同样畅销,最初的贸易往来因此很自然就形成了。但滇藏之间的大山决定了货物的运输只能靠马帮来完成,不过当西藏的马帮到了丽江之后就很难再继续前行,语言、生活习惯及气候的差异使他们只能走到丽江为止,而内地的商队想要进入藏区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是摩梭人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要到格姆女神山进行朝拜,祈求女神福佑。)(扎美喇嘛寺的佛事活动。扎美寺是云南摩梭人和普米族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明朝时期由噶玛巴活佛始建。)

生活在丽江的纳西人,既能与内地汉人打交道,又熟悉藏人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于是藏区与内地的贸易中转和交互,很自然地要在丽江由纳西人来完成。丽江也因此成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自宋、元以来,大研始终是滇藏商道上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南来北往的马帮在此落脚,及至明、清时期,滇藏茶马古道的贸易往来已经非常兴盛了。大研古镇上的店铺、客栈越来越多,使原来古镇的中心与周边的村子连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以四方街广场为中心,若干条道路放射状延伸出去的格局。(地处川滇两省三县交汇处的永宁,是一个以摩梭人为主,汉、彝、普米、纳西、藏等民族聚居的高原乡镇,历史上就是著名的滇、川、藏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和商品物资集散地。)

随着现代交通的日新月异,许多发生在古道上的马帮故事与茶马古道一样,逐渐在人们的视野里从依稀可辨到渐渐隐去,古道上延续千年的故事曲终人散了。然而马帮并没有完全消失,在一些较为偏远闭塞的山区,小规模的马帮依旧在短途物资运输中发挥着作用,成为那段历史的缩影……

从“茶马互市”到“茶叶之路”


蒙古人被朱元璋逐出中原后,依旧以游牧为业,居无定所,日常衣食及生产工具均十分缺乏,不时南下侵扰以武力获取所需。明朝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加强北方边防,但屡次战争皆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于是朝廷改用怀柔政策,在山西大同等边镇开设“马市”,官方定价收购蒙古良马作为军马,同时除禁止兵器铜铁交易之外,允许内地商民以绸缎、布匹等日常生产生活必需品,与牧民交换马驼牛羊及皮毛等畜产品。蒙古牧民以牛羊肉、乳酪为主食,要经常喝茶以解油腻,明朝政府又实行“茶马互市”,鼓励商人以茶易马。因此盛产于南方的茶叶,逐渐成为北方边贸的大宗商品。晋商得地利之便,在此项贸易中占得先机。

入清以后,蒙古归入中国版图,清廷放宽商贾赴大漠南北草原做生意的限制。康熙年间,部分晋商作为皇商,还随清廷大军征讨蒙古部落首领噶尔丹叛乱,深入漠北各地,供应军需有功。此后,蒙古成为驾轻就熟的晋商发迹和积累财富的宝地。榆次常家的第一桶金,即来自于此。

17世纪中期前后,俄罗斯已东扩至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直逼蒙古边境。俄人像蒙古人一样好吃肉,因此也嗜茶如命,到了“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据说,中俄《恰克图条约》的签订,正是俄方急切盼望扩大茶叶贸易的结果。后人考证,恰克图的蒙语发音,与“茶”相近,在俄语中意思则为“有茶的地方”。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廷收缩边境贸易,限制“夷人”入境,将原来三个中俄商埠口岸统归为恰克图一处。在此前后,早已独当一面的“北常”始祖常万达,携巨资来到恰克图,专营对俄茶叶贸易。

常万达的生意一开始并不顺利。乾隆年间(1736~1795年),恰克图口岸先后四次因各种原因闭市,有一次甚至长达五年之久,数十家晋商被迫退走,但常万达眼光远大,决意坚守。他尽可能筹集资金,稳定下属人心,并将总号“大德玉”改组为茶庄,主营茶叶,兼营丝织品、瓷器和手工艺品等,换回俄国的银锭、粗制银器、玻璃器皿及牛羊皮毛制品,运返内地销售。

以南北常家为首,太谷曹家、祁县乔家及渠家等一众山西商人,合力开辟了万里茶路。每年茶期,“内茶商”雇佣成千上万脚夫,从生产、加工茶叶的重地福建武夷山,车载肩挑,将茶叶转运至江西鄱阳湖,先由船帮接力溯长江上行到汉口,经汉水北上辗转到河南赊店(后称社旗镇)登岸,再用马帮驮运,经洛阳,过黄河,越太行,到达晋商大本营晋中祁县一带,在此换畜力大车继续北上太原、代州、大同,直抵张家口。

坐镇张家口的“外茶商”接货后,以驼帮和牛车起运,穿越坝上草原和戈壁沙漠,经库伦到恰克图。自南至北,整条茶路全长4200余公里,总行程需时约4个月,难怪后人称“茶叶之路”可与汉唐盛世的“丝绸之路”媲美。

湖南“君山银针”:从名茶到名牌


湖南“君山银针”:从名茶到名牌

湖南“君山银针”:从名茶到名牌

湖南省种茶历史悠久,誉为“江南茶乡”。但长期形成的企业多、杂、规模小,困扰着湘茶做大做强。

省委、省^***提出,湘茶要走整合之路,扶持龙头,迅速崛起百亿元产业。在这一背景下,省公司加快整合步伐。2004年将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银针整合到旗下,以“君山”为主力商标,加快扩张,形成了“金字塔”的结构,君山银针高居塔尖,其下为君山牌的古丈毛尖、碣滩毛尖等优质绿茶系列。今年4月,“君山”获得驰名商标。

最近,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组织对全省农产品整合的专题调研。调研组认为,“君山”整合,为我省农业整合提供了成功的样本。

整合“君山” 挖掘名茶资源

作为主产茶省,湖南省有90多个产茶县,年产茶稳定在160万担左右。各县争相打,全省稍有名气的达50多个。

在湖南省名茶中,君山青螺岛生产的君山白毫,在1956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1959年君山茶场已将君山白毫改名君山银针,在首届十大名茶评比中,代表黄茶类荣获十大名茶,奠定了国内顶尖名茶的地位。

1976年岳阳市农副产品公司作为君山茶场“君山银针”的销售商,注册君山牌商标。由于当时君山区尚未成立,君山牌即为普通商标。而十大名茶中的西湖、黄山毛峰等,以产地县市命名,按商标法规定,只能注册证明商标。证明商标只是产地或质量的证明,有多个企业共同使用,不利于管理和壮大;而普通商标由单个企业使用,具有排他性。因此,对比证明商标的名茶,君山商标更具价值。

君山银针声名鹊起,一度陷入芜杂的围攻。君山研究所生产的君妃系列茶即有“君山银针”;还有“君皇岛银针”、“君山岛银针”,也都沾亲带故。至2004年,君山牌商标的“东家”已变更为岳阳市公司,当时君山茶年产销不到100万元。

不能让湘茶第一陷于芜杂,流落边缘。省公司挖掘名茶资源,于2004年以400万元将君山牌商标整合到旗下。接着,公司又长期租赁了君山岛上所有传统茶园,联合岳阳市君山研究所、岳阳市君山银针有限公司、岳阳君山银针茶厂等相关企业,组建了独家经营君山名茶的君山银针有限公司。

从产地到商标,全方位整合到位,为做大君山清除了障碍。

茶:从水厄到平常事


晋代的王濛,尤其喜欢喝茶,不仅自己喝,一旦有客人来,也会请客人喝。当时士大夫有很多人不习惯喝茶,因此每回要去王濛家的时候,就会开玩笑说今天会有“水厄”。

这个“水厄”,就是指喝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早在千年以前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汉代起,饮茶之风就逐渐流行开来,但在这渐渐流行的期间,起初许多人是不习惯饮茶的,所以有“水厄”之说。

到了盛唐,饮茶的风气推广至全国,也出现了陆羽和他的《茶经》。《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的介绍茶的专著,对于当时茶事的记载非常丰富,将饮茶的风气推向了高潮。陆羽对茶所做出的功绩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被誉为“茶圣”、“茶神”。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事学春茶。”陆羽之后,饮茶的风气更是风靡全国。当如今我们去看饮茶品茗这一件事,首先必然注意到它在中国人心里的独特审美意味。

在人们看来,茶是可以反映人的精神品质的。徐渭的《煎茶七类》第一就说人品,认为“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徐渭爱茶,他不仅写过很多与茶有关的诗,也写过一卷《茶经》。《煎茶七类》是他的书法作品,用书法的形式展现他对煎茶的认识。徐渭在《煎茶七类》一开始,就提出茶品与人品是相通的,煎茶一事虽然小,但是也算一则雅事,煎茶之人也应该有着与茶一样的品质。

煎茶,是古人烹茶的一种方法,陆羽《茶经》中的煎茶法,是“先在风炉上的茶釜中煮水,俟水微沸,量出茶末往釜心投下,随即用竹荚搅动,待沫饽涨满釜面,便酌入碗中饮用。”(孙机《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古人做起这事来,有一种诗意。如孟贯用松木枝起火,“石泉春酿酒,松火夜煎茶。”(《赠栖隐洞谭先生》)白居易用山泉煎茶,“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山泉煎茶有怀》)在这之中,体现出一种如茶的恬淡闲适。

而这种恬淡闲适,包含着人格的平淡清和。杨万里把茶的清淡透彻与友人相比,“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苏轼写茶如写人,赋予茶君子品德,“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寄周安孺茶》)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徐渭所说的“其人与茶品相得”了。

当然了,煎茶饮茶并不独属于文人。在古代,文人士子在茶寮中享受茶中意趣,百姓们也在茶馆里消费散心。《清明上河图》中,就画有诸多茶馆,《东京梦华录》、《梦粱录》都描写了茶馆、茶肆,《儒林外史》写南京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则有一千余处。茶馆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人们在闲暇时刻,去茶馆坐坐,聊聊天,也是忙碌日子里的闲适。

饮茶是一件雅事,更是一件平常事。看到它的雅,更要看到它的俗。古人早就有这样的论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一开始的“水厄”,到如今的平常,茶在中国走过的路,悠远而贴近人心。

从茶叶税到茶叶专卖的血腥史实


北宋名臣张咏在崇阳县做知县时,那地方老百姓以种茶为业。张咏告诉大家,茶的利润丰厚,官府将会实行专卖政策,不如早作打算。于是强行毁掉茶树,种植桑树。老百姓很不情愿。后来国家果然实行茶叶专卖,其他县种茶的百姓都失业破产,而崇阳县桑树已经长成,一年可以有百万匹的丝绢。后来的老百姓思念张忠定的惠政,就立庙纪念他。

茶税或者茶叶专卖是一种怎样的苛政或者暴政,以至于邪恶到这种程度呢?让我们看看血腥的茶税来龙去脉。

唐朝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财政面临严重的危机,包括皇帝在内的统治者殚精竭虑的事情就是开征新税增加收入。德宗时期,财政高官赵赞,给德宗提了一个建议,就是向竹、木、茶、漆征税,据说这是史上茶叶税的开端。

茶税一旦开始征收,聚敛之臣们就想出千奇百怪的刻剥办法。在战事连绵不断,财政极为困难的唐穆宗时期,这位皇帝心血来潮,要在禁中建一栋说不定是当时世界第一的百尺楼,而这需要巨额资金。主管官员盐铁使王播,就在茶税上做文章,将税率提高50%,达到15%。这时一位叫做李钰的言官提出反对意见,他说,第一,加税是为了养兵,现在边境安然,加税则伤民;第二,饮茶已经是人们日常离不开的生活习惯,重税必然带来高价,穷困者会无力负担;第三,加税必然造成高价,因而使生产和交易萎缩。李钰的意见就是在今天看来,也仍属不易之论,但盼望着百尺高楼平地而起的唐穆宗已经等不及了,他绝不会放弃加税带来的好处,也决不会听从李钰的意见。

唐德宗唐穆宗时期,对于茶叶还是征税,而其后就有人建议实行专卖。征税是以承认纳税人的财产权为前提的,让纳税人将自己财产的一部分无偿交给政府,而专卖则是将茶叶的财产权收归政府,由政府通过垄断经营而独享厚利,如今日之烟草和食盐专卖。茶树是农民自己种植的,茶叶是商人自己购销的,茶树茶叶,都是私人财产,国家怎么收归官有而进行专卖呢?

这时主管茶税的高级官员盐铁运转使王涯,就提出一个建议:把茶山老百姓的茶树都移栽到官府的园子里,把老百姓已经采摘的茶叶,全部放火烧毁。具体措施是,强行将私人茶园收归政府所有,由政府任命使者专司茶园管理,并将先前拥有茶园的茶户变为专门为政府生产茶叶的专业户,政府给予他们一定的报酬作为工值,而将生产的茶叶统统控制在政府手中,这种做法简直就是人民公社制度唐朝版。江淮以茶为生的人,听到这个建议,放出狠话说,如果实行这个政策,他们只有杀尽朝廷官员,造反入山。有趣的是,还没有等到老百姓造反,甘露之变发生,王涯就被人杀了。老百姓听说王涯的死讯,奔走相告,纷纷拿石头瓦块投击王涯的尸体,以发泄愤恨。

其后的唐武宗时期的茶叶征税,同样恶劣到令人发指。政府遍地设卡,向过往茶商抽税,掠夺运输茶叶的车辆,故意把茶叶暴露在大雨之中。茶叶最忌讳的就是雨淋日晒,这种近乎强盗的做法当然能够强迫商人就范。征税者还在关卡修建馆舍仓库,强迫茶商将茶叶存放其中,收取费用,叫做塌地钱。

官府强盗式的做法,逼得商人们用走私逃避官府的横征暴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官府当然有的是办法对付。盐铁运转使裴休制定了十分严酷的法令:私自出售茶叶三百斤的,处死;聚徒长途贩运,不论多少,处死。种植茶叶的老百姓如果私下卖茶一百斤以上,要受到杖刑处罚。老百姓如果砍伐茶树,毁坏茶园,失业不干,自然要受到严惩自不待言,而尤其凶猛的是,这个法令规定:如果百姓砍伐茶树,当地刺史县令统统要按纵私盐论罪,给予罚俸或贬职的处分。

从南方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


在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上,历史浓墨重彩地绘制了一条条通往印度、欧洲,甚至非洲的道路,即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元狩元年(前122),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历尽艰辛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报告,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看到了蜀国的布匹和邛竹杖。由此推测,在官道尚未开通之前,大汉的西南方早已存在一条由蜀地通往身毒国(今印度)、大夏的民间商道。

西南早期商道的形成

现在的人们对于西南早期商道的开通时间已难以考证,然而从中外资料中不难查阅到相关记载。英国人哈维的《缅甸史》、霍尔的《东南亚史》等著作中谈到,公元前2世纪以来,中国经缅甸的商业通道有:循伊洛瓦底江为一道,循萨尔温江为一道,尚有一道循亲敦江经曼尼坡乘马需三月乃至阿富汗。商人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缅甸的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欧洲的黄金等珍品。学者方国瑜据战国楚墓出土的“料珠两件”推断,此类物品应是从该道由印度传来,古道最迟于公元前4世纪已开通。季羡林在《大唐西域校注》中谈到,自公元前2世纪开始,此道与长安通印度的道路并存,是西南的“蜀身毒道”,是战国至汉晋时期以云南为枢纽的中印通道。印度古籍乔底利耶的《政事论》记载,公元前4世纪印度孔雀王朝时期有产自中国的“成捆的丝”,可见中国内地的丝织品或先传到云贵地区,后经滇缅通道传入印度。

南方这些早期的商道,主要以丝绸贸易居多,因此,学界习惯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然而,南方丝绸之路不只是一条运输丝绸的商贸通道。据唐代僧人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述,来自川、滇的糖、布、线、粉丝等生活日用品被运输出去,而来自康藏及周边地区的马匹、皮毛、藏金、藏红花、麝香、贝母、鹿茸、虫草等也随着这条路来到川、滇等地。

晚期,南方的商道则更多以茶叶、马匹等贸易为主,茶叶被藏族同胞接受后,云南边销茶也因主要供应康藏地区民族的饮用而得名。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与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日用器皿等,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间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趋繁盛,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兴衰

在民间,“茶马互市”雏形约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唐代形成了特定规则,互市的情形也多见于史书记载。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销往海外,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此时,内地商人与北方民族在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今俄罗斯及欧洲等地。

唐宋时期,喝茶之风日盛,茶叶也逐渐进入藏区及周边地区人们的生活。因康藏属高寒地区,平均海拔在三四千米以上,人体需要摄入大量高脂肪食物以补充热量,藏民主要以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为主食,蔬菜极少,肉食的消化成为了很大的问题,且糌粑性燥热。而茶叶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茶叶既解油腻,又防止燥热,在长期的生活中,藏民形成了喝酥油茶的习俗,藏族古谚语所说:“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翻译成汉语即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然而,藏区并不产茶。在内地,民间生产生活和军队征战均需大量的骡马,但内陆也大多不产马,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却产良马。于是,物产的地域特点促使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应运而生。

宋初沿边州郡“市马”成为定制,大规模的茶马交易形成,西北藏族地区成为宋朝马源的主要基地。北宋前期先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司、买马司,后合为茶马司,其后又在成都设都大提举茶马司。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由于元朝是马背上得天下,马源充足,购置战马已不是其主要战略意图,对外的茶叶贸易量大为缩减,但西北少数民族、西南周边属国对茶叶仍有大量需要,由于没有大规模的双向贸易刺激,单向交易较为普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贸易的繁荣。总体而言,元朝茶叶贸易并不兴盛。

到明代,茶马政策又得以恢复。朝廷通过与吐蕃的“茶马互市”获得大量的战马,而藏人也同时得到生活的必备品茶叶。朝廷在西南、西北大量设置茶马司,朱元璋曾立法明令禁止私茶出境。到了明朝后期,私茶贸易大量增加,禁令越多走私越甚,利益也越大,茶马互市也到达了极为繁盛时期。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明万历年间,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中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

清朝继承和发展了明代的茶马管理制度。清初,为大量扩充战马的需要和获得茶马交易带来的巨额税收,清政府推出了严苛的贸易管控措施,在各地广设茶马司,推行“茶引制”,并在政策上进行了重大改革。顺治十八年(1661),五世达赖请求在云南胜州(今永胜县)设置互市,得到了清政府的允许,云南产的大叶种茶得到大量推广,出现了近十万亩茶园。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设置了普洱府,并在思茅开设了总茶店,由政府垄断经营。雍正十三年,朝廷在云南实行“云南茶法”:朝廷准许在云南每年发“茶引”三千,每“引”购茶一百斤。而且规定交易之茶需为圆饼状,每个圆饼重七两,七个圆饼为一筒,每筒四十九两,每筒征税银一分,每张“茶引”可买三十二筒茶,上税银三钱二分,永为定制。茶法实行后,推动了茶叶的发展,收税、过关检查较为方便,统计茶的重量只用数数即可,不按规定数量做饼茶的茶商、茶农会受到严格惩处。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民国时期,除官营占较大比重外,民间交易也极为繁盛。二战时期,茶马古道成为中国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于是茶马贸易再次达到了鼎盛。二战结束后,由于地理条件、经济地位所限,以及现代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茶马古道渐渐被荒废,只存在乡村间的短途运输。茶马贸易虽淡出了百姓的生活,但这条繁荣了十几个世纪的商道留下了独特的文化记忆,沿途的古遗迹成为人们记忆马帮生活、感受古代民间及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凭证。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8298.html

上一篇:安化茶香飘西北

下一篇:福鼎白茶的生产历史知多少?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