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哪些茶是“工夫茶”or“功夫茶”?它们有什么样的区别?

2021-11-26

我们平时常常听到gong夫茶,是“工夫”还是“功夫”,让人摸不着头脑。

《现代汉语辞典》把“工夫”、“功夫”当成一词,释义为:时间;空闲时间;时候;本领、造诣,共四项,但又要读者注意:前三项多作“工夫”,第四义项多作“功夫”。

且不纠结字典上的解释是否足够恰当。但对于茶来说,“工夫红茶”和“潮汕功夫茶”是两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具体什么意思,接着往下看吧~

在历史上,红茶与岩茶都曾称作“工夫茶”。

清代刘埥,著有《片刻余闲集》,其中写到:“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枞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说明在清朝时期,“工夫茶”指的岩茶的品类,且是较珍贵的茶。

民国时期,肖一山主编的《清代通史》中记载:“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这里“工夫茶”指的是红茶的品类。

发展到现在,“工夫茶”基本与岩茶脱离,单指红茶了。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茶叶资料选辑》载: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民国之后,岩茶就没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则全指红茶。如:闽红工夫、祁门工夫、滇红工夫。

这里的“工夫茶”的意思是——花费时间、精力、力气制作出的好茶。

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泡功夫茶最出名的地方就是乌龙茶的三大产地——福建,潮汕,台湾,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光茶具都需要十余种,最有特色就有火炉、羽扇、橄榄炭等。功夫茶使用的茶壶多为朱泥壶,又叫潮州壶、手拉壶,它红润光亮,敲击起来清脆如金石之音,泥质细而均匀,非常适合用来泡茶。比较有特点的是,“功夫茶”选用的朱泥壶都偏小,有的甚至跟橘子差不多大,身体成鼓状,潮汕话叫做冲罐、苏灌。

功夫茶嘛,“功夫”自然体现在泡茶上面。从起火、烧水、烫杯,到泡茶、淋壶、分茶,动作干净利落且一气呵成,也不是一天两天都能成的技艺。

传统的潮州功夫茶品茶只要三个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大小,也不分性别。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这种习俗不就是教我们始终保持着一份美好品德,对身边的每一位人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吗?

小编推荐

工夫茶还是功夫茶 工夫茶怎么泡


功夫茶是中国传统泡茶方式的一种,但现代人对它了解并不多,有些人说它是“工夫茶”,有些人说它是“功夫茶”,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平时功夫茶又应该怎么冲泡呢?

工夫茶还是功夫茶

1、工夫茶还是功夫茶并不没有标准的答案存在,有些人认为这种泡茶方式比较麻烦需要较长的时间,把它定名为工夫茶特别合适。但有些人则认为这种泡茶方式特别复杂,而且有多种讲究,没有点真功夫根本泡不好,所以把它称为“功夫茶”正合适。

2、不论是工夫茶还是功夫茶,都是茶叶的一种冲泡方法,大家只要用心学习这种泡法就可以,没有必要去纠结它的叫法。功夫茶的泡法中国的南方地区最为常见,它是现代茶艺、茶道的一部分,接下来我就会详细介绍工夫茶应该怎么泡。

工会茶怎么泡

1、平时冲泡功夫茶时,一定要准备茶叶,水壶以及茶壶和茶船,还有茶海等全碰套的泡茶工具,在泡茶以后还要把茶具全部用开水冲烫一遍,烫好以后用茶巾吸干水分,然后才能把茶叶放到茶壶中。再把准备好的开水冲入壶中,泡三十秒左右。

2、把茶壶中的茶汤倒入到茶海中,然后再分别倒入到不同的品茗杯,这时就可以把端茶奉客,客人品茶以前应该先观赏茶汤的颜色再闻茶香,然后才能品饮茶汤,品饮时要把茶汤含在嘴里慢慢品尝它的味道,接下来才能慢慢咽下去,这时可以感觉到它的滋味变化,一杯茶汤可以分多次品饮,绝对不能一口气喝干。

红茶的“工夫茶”跟“功夫茶”有什么不一样


在茶界上,红茶工夫茶跟功夫茶的音完全相同,很多人都把它们混淆了。可是实际上工夫茶跟功夫茶两者是不一样的,都各有所指。那它们都有什么不一样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工夫茶”的意思是——花费时间、精力、力气制作出的好茶。以前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民国之后,岩茶就没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发展到现在,“工夫”基本与岩茶脱离,单指红茶了,最常见的就是按地域划分,例如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

“功夫茶”指的是什么?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所以“功夫茶”是茶饮的一种,由于煮制和啜饮时太讲究,费功夫而得名。所以,此“功夫”非彼“工夫”。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多采用乌龙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的色香味。

“功夫茶”的泡饮技艺经发展、完善,程序虽繁复,却富涵文化,因而为饮者效仿、沿用。如今的武夷茶艺、闽式功夫茶、台湾功夫茶茶艺等都是在此基础上挖掘、深化而来的,已成了闽、粤、台的饮茶艺术。

小编总结,功夫茶就是精制红茶的一种,而功夫茶则是一种泡茶饮茶方式,这样则更好能理解有没有呢?

茶话“工夫茶”与“功夫茶”


茶,何谓“工夫茶”与“功夫茶”?茶座休闲时,常听人说这两者相同,为一种茶技茶艺,也有的认为不全相同,有茶技与茶艺之别。笔者好茶,却是一个在茶行门外散步的人,虽有探奇茶学之心,只能说点粗浅茶话。

“工夫茶”与“功夫茶”的叫法,源自明末清初的乌龙茶的制作工艺,由于“工”与“功”谐音,茶的“制工”与“做功”业近相同,所以那时的两种叫法可以说是同一个意思。后来,由于茶业的不断发展,茶叶制作及品种的多元化,茶道专业的艺术化,一些制茶师与鉴茶师渐渐把“工夫茶”与“功夫茶”的涵义加以区分。

现在的不少茶人称制成乌龙茶系列的茶成品为“工夫茶”,意为工夫下在生产技术过程中,旨在茶的制作工艺。武夷山的《天心禅茶疏》这样描述大红袍:“龙树制造之方、清凉烹煎之旨,培之以三昧火,碾之以无碍轮,煮之以方便铛,贮之以甘露碗。”明末茶僧释超全在《武夷茶歌》中曰:“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

武夷山是乌龙工夫茶的摇篮。明末隆庆年间,崇安县令段应寅从安徽请来黄山僧人住入天心永乐禅寺,引入松萝制茶法,即在谷雨之前采茶嫩叶,去尖与柄,以炒代蒸,其叶不焦,做出来的茶叶色香味俱佳。以后无论是安溪山茶还是武夷岩茶,至今沿用这种工艺。

到了清康熙时期,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又进了一步。浙人王草堂隐居武夷山,留下《茶说》一篇,言茶采后以竹筐晒青,二次揉捻,然后“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松萝与龙井皆炒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

然而,制茶须下工夫,泡茶更须下功夫。饮茶过程,是把茶叶变成茶汤,是茶产品的消费。如果再好的佳茗茶品,沒有泡好,最终还不是好茶。喝好茶,须沏好茶,要在制茶工夫之上再下力,即“功夫”。

清代以来,由于饮茶、品茶、斗茶等茶艺的深入发展,把茶质的鉴定,茶品的鉴尝,茶韵的鉴赏,茶道的形成,孕育了“功夫茶”的诞生。茶艺流程甚讲究功夫,有着茶人的优雅恬静、意境幽远,有着茶技的款式优美、传统礼仪,展示品茶的环境美、入境美,展现赏茶的心境美、艺境美,传承中国茶“和、静、怡、真”为茶道的精神内涵。于是,讲究香茗纯茶,水质佳度,茶座古朴,心性平静,饮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品出人与人的和顺,鉴出人与社会的和祥,在茶的功夫里博取大千世界的和美。

福建茶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积淀丰厚,品位高雅,备受世人推崇。最突出的是茶艺功夫。闽北绿茶功夫常见的有十三道,即品茶入境,洁茶杯尘,温茶玉壶,投茶颜美,润茶莲心,冲茶拜诚,奉茶祈福,赏茶见春,闻茶心香,品茶飘韵,续茶甘清,淡茶至真,谢茶回味,给人无穷茶趣。

武夷岩茶尚有功夫二十七道茶艺,如焚香静气,叶嘉酬宾,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兰芷,品啜甘露,领略岩韵,尽杯谢茶等,通过出神入化的表演,高超的艺术魅力,把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融为一体。

功夫茶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一科美学。功夫茶,在于茶叶的优质,又在茶人的功夫。苏东坡好茶,汲水、候汤、点茶都亲自动手,他那“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茶诗功夫令后世叫绝。张岱能凭一口茶汤,分辨出茶的产地、制法、采制季节和泉水的出处。当代茶艺大师章志峰仅用茶和水就能在茶汤中显出文字和图像,不仅恢复了分茶技艺,突破了古人用绿茶的分茶演示,而且善用各色茶来表现中国风格的图画和文字,其分茶技艺已正式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欣喜的是现代茶艺师,把“工夫茶”与“功夫茶”密切统一起来,既知悉种茶、制茶工艺,又懂得茶道、茶艺功夫,来弘扬中国茶的茶饮之善,茶艺之美。

“工夫茶与功夫茶”的区别,为您揭开真相


你知道“功夫茶”吗?那么“工夫茶”呢?两者虽然在读音上一模一样,但是在现实意义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先说什么是“工夫茶”,来看茶叶文献里面有关“工夫”的记载:

清代刘埥,著有《片刻余闲集》,其中写到:“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枞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说明在清朝时期,“工夫”指的茶叶的名称,且都是较珍贵的茶。

民国时期,肖一山主编的《清代通史》中记载:“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这里工夫茶指的是红茶的品名。

所以,“工夫茶”的意思是——花费时间、精力、力气制作出的好茶。

以前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但发展到现在,“工夫”基本与岩茶脱离,单指红茶了,最常见的就是按地域划分,例如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

而“功夫茶”指的是什么呢?

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最出名的莫过于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光茶具就需要十余种,最有特色就有数种,如火炉、羽扇、橄榄炭,以传统炭烧的方式来煮沸水,有时还会搭配专门的钢筷来翻动炭火。

潮汕“功夫茶”使用的茶壶多为朱泥壶,又叫潮州壶、手拉壶,它红润光亮,敲击起来清脆如金石之音,泥质细而均匀,非常适合用来泡茶。有机会的话,你还可以去试试朱泥壶的手拉坯制法。

比较有特点的是,“功夫茶”选用的朱泥壶都偏小,有的甚至跟橘子差不多大,身体成鼓状,潮汕话叫做冲罐、苏灌。

“功夫茶”的“功夫”自然体现在泡茶上面。从起火、烧水、烫杯,到泡茶、淋壶、分茶,虽说不像日本茶道那么格式化,但要让动作干净利落且一气呵成,也不是一天两天都能成的。

如潮汕“功夫茶”里的“纳茶”这一说——把茶叶放入壶之前,得将茶叶的粗细分别开来,最粗的放壶底,细嫩的放中间,再把粗大的茶叶放在最上面,据说这样泡出的茶叶才甘苦适中且不会茶壶。

无论是“工夫茶”还是“功夫茶”,看来都需要好好琢磨,才能喝到好茶啊!

带你了解“工夫茶”和“功夫茶”的特点和区别


近几年来,在不少关于茶的文章中“工夫茶”与“功夫茶”的说法不尽一致:说“工夫茶”、“功夫茶”都是指好茶;“工夫茶”、“功夫茶”都是指泡饮的技巧;“功夫”是指茶,“工夫”是指冲泡技巧等等。《辞海》缩印本中“工”与“功”条目虽云两字相通,但又说:工夫:指所费精力和时间;功夫:指技巧。

“工夫茶”

茶叶文献里有关“工夫”的记载:

清代刘埥,著有《片刻余闲集》,其中写到:“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枞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说明在清朝时期,“工夫”指的茶叶的名称,且都是较珍贵的茶。

民国时期,肖一山主编的《清代通史》中记载:“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这里工夫茶指的是红茶的品名。

所以,“工夫茶”的意思是——花费时间、精力、力气制作出的好茶。

以前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但发展到现在,“工夫”基本与岩茶脱离,单指红茶了,最常见的就是按地域划分,例如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

“功夫茶”

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最出名的莫过于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光茶具就需要十余种,最有特色就有数种,如火炉、羽扇、橄榄炭,以传统炭烧的方式来煮沸水,有时还会搭配专门的钢筷来翻动炭火。

潮汕“功夫茶”使用的茶壶多为朱泥壶,又叫潮州壶、手拉壶,它红润光亮,敲击起来清脆如金石之音,泥质细而均匀,非常适合用来泡茶。有机会的话,你还可以去试试朱泥壶的手拉坯制法。

比较有特点的是,“功夫茶”选用的朱泥壶都偏小,有的甚至跟橘子差不多大,身体成鼓状,潮汕话叫做冲罐、苏灌。

“功夫茶”的“功夫”自然体现在泡茶上面。从起火、烧水、烫杯,到泡茶、淋壶、分茶,虽说不像日本茶道那么格式化,但要让动作干净利落且一气呵成,也不是一天两天都能成的。

如潮汕“功夫茶”里的“纳茶”这一说——把茶叶放入壶之前,得将茶叶的粗细分别开来,最粗的放壶底,细嫩的放中间,再把粗大的茶叶放在最上面,据说这样泡出的茶叶才甘苦适中且不会茶壶。

功夫茶和工夫茶怎么区分?


“工夫茶”与“功夫茶”是一样的吗?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还是有区别呢?

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最出名的莫过于潮汕“功夫茶”。

“工夫”的意思是花费时间、精力、力气制作出的好茶。“工夫茶”指的是茶叶的名称,且都是较珍贵的茶。在清代时是指红茶及部分武夷岩茶。

“功夫茶”自然体现在泡茶上面。从起火、烧水、烫杯,到泡茶、淋壶、分茶,虽说不像日本茶道那么格式化,但要让动作干净利落且一气呵成,也不是一天两天都能成的技艺。平时我们喝茶都没那么讲究,你知道真正的“功夫茶”是怎么泡出来的吗?

功夫茶十一式!

1、嗅茶

主人取来上好的茶叶,介绍品种的特点、风味,传递欣赏嗅品一番。

2、温壶

未放置茶叶之前,先将开水冲入空壶。

3、装茶

应备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气、杂味混入,通常将茶叶装至茶壶的2/3,甚至满溢,数量之多令人咂舌。

4、润茶

沸水冲入壶中,至满,使竹筷刮去壶面茶沫,当即倾于茶海。

5、冲泡

再冲入开水,但不要沸滚的,这便是第一泡茶。

6、浇壶

盖上茶盖浇之开水,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

7、温杯

等候茶水泡好的当儿,用温壶及润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

8、运壶

在泡好第一泡茶时,提壶沿茶船边沿运行数周,俗称“游山玩水”,目的是不让壶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9、倒茶

将温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开,依次来回浇注,又称“巡河”,或将壶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时一杯倒满再倒第二杯,免得浓淡不均,这是一般饮者容易犯的错误。

10、敬茶

尊老爱幼、互相谦让,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11、品茶

工夫茶全套步骤中最讲究的一环,从欣赏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并举,玩味再三,个中之味,余味无穷。特别看见那些个精于此道,须发皆白的老“茶迷”,3个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腾挪于鼻唇之间,或嗅或啜随心所欲。且双目微闭,如痴如醉,仿佛打坐的道人,外界万物全然不觉,让人不能不惊讶名茗的神奇功效。

此“工夫茶”非彼“功夫茶”


工夫”与“功夫茶”读音相同,容易误将其混为一谈,实际上茶界对此有不同的定义,工夫茶与功夫茶两词各有所指。

〖解“工夫茶”〗

“工夫茶”即是精制红茶的一种。由于初制、精制过程中加工十分精细,下的工夫十分深刻,故名工夫茶,属红茶类。

在清代时是指红茶及部分武夷岩茶,这种佳茗是靠“工夫细”制出来的,这里的“工夫”显而易见是力气、时间之意,后来逐渐引申为花费工夫做出的好茶。民国之后,岩茶就没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则全指红茶,在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红茶篇》中,就将红茶按地域分为:闽红工夫、祁红工夫、宜红工夫、滇红工夫等。

剖“功夫茶”

“功夫茶”是茶饮的一种,由于煮制和啜饮时太讲究,费功夫而得名,功夫茶盛行于闽南的云霄、漳州、东山、厦门和广东的潮州、汕头等地,经久不衰。

功夫茶的艺术,全在烹法。茶叶的精选、茶具的精美、水质的优良、活火的用料、烹茶的技艺,都含“功夫”之精到。在饮功夫茶之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套精美茶具。每逢家人闲聚,或宾客登门,便冲泡功夫茶,显得亲切融洽,充满敬爱和谐的文化意境。凡是饮过功夫茶者无不赞不绝口,这就是功夫茶的功夫。

因此“工夫”多用于表达费时耗力之事,而“功夫”则多用于强调本领、素养、造诣之事。“工夫茶”指茶叶需历经繁杂的多道工序精细制作,才能成为品质优良的好茶。而“功夫茶”则指一种极为讲究技巧的泡茶技法。

功夫茶和工夫茶,区别到底在哪里?


功夫茶和工夫茶,在茶圈真是很容易让人懵逼的两个词。

《辞海》缩印本先说“工”与“功”两字相通,但又说,工夫,指所费精力和时间;功夫,指技巧。这样看来,功夫茶和工夫茶,两者虽然读音一样,意思仍然差了几条街。为了弄明白这俩词,小贝特意查找了文献资料,跟大家一块捋捋“gongfucha”。

工夫茶

清代有一位僧人写了本《武夷茶歌》,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梅斯馥兰斯香,大抵焙得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说明他看到的茶,是靠“工夫细”制做出来的。很显然,话里的“工夫”是指费力气、费时间做出的好茶。

除了前面这位僧人,清代刘埥在《片刻余闲集》中,写道“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枞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嚯,原来在200多年前“工夫”就是茶的名称了,还是比较珍贵的茶。

再说近一点的,民国时期,肖一山主编的《清代通史》中记载:“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始由荷兰转至英国。”瞧这儿,工夫茶还是茶,不过指的是具体的红茶品名。

据说,以前武夷岩茶和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但到了现在,“工夫”和岩茶就没什么关系了,市面上我们也只听说、看见“工夫红茶”。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红茶篇》中,将红茶分为正山小种、小种红茶、红碎茶三大类,且按地域分为: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

总结:工夫茶——费时间、费精力、费力气制作的好茶。

功夫茶

“功夫”,从字面意思来看,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就是指泡茶、烹茶的技法。其中,最出名的功夫茶莫过于潮汕“功夫茶”。

制做潮汕“功夫茶”,光茶具就需要十多种,如火炉、羽扇、橄榄炭等。不仅得用传统炭烧的方式烧水,有时还会搭配专门的钢筷来翻动炭火。

既然是“功夫茶”,“功夫”落到实处还是泡茶。从起火、烧水、烫杯,到泡茶、淋壶、分茶,动作干净利落是基础,一气呵成是本事。虽然不像日本茶道那般格式化,但也得花好些年时间才能有所修为呀。

总结:功夫茶——泡茶技法。

“工夫茶”还是“功夫茶”,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平时常常听到gong夫茶,是“工夫”还是“功夫”,让人摸不着头脑。

《现代汉语辞典》把“工夫”、“功夫”当成一词,释义为:时间;空闲时间;时候;本领、造诣,共四项,但又要读者注意:前三项多作“工夫”,第四义项多作“功夫”。

且不纠结字典上的解释是否足够恰当。但对于茶来说,“工夫红茶”和“潮汕功夫茶”是两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具体什么意思?

在历史上,红茶与岩茶都曾称作“工夫茶”。

清代刘埥,著有《片刻余闲集》,其中写到:“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枞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说明在清朝时期,“工夫茶”指的岩茶的品类,且是较珍贵的茶。

民国时期,肖一山主编的《清代通史》中记载:“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这里“工夫茶”指的是红茶的品类。

发展到现在,“工夫茶”基本与岩茶脱离,单指红茶了。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茶叶资料选辑》载: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民国之后,岩茶就没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则全指红茶。如:闽红工夫、祁门工夫、滇红工夫。

这里的“工夫茶”的意思是——花费时间、精力、力气制作出的好茶。

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泡功夫茶最出名的地方就是乌龙茶的三大产地——福建,潮汕,台湾,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光茶具都需要十余种,最有特色就有火炉、羽扇、橄榄炭等。功夫茶使用的茶壶多为朱泥壶,又叫潮州壶、手拉壶,它红润光亮,敲击起来清脆如金石之音,泥质细而均匀,非常适合用来泡茶。比较有特点的是,“功夫茶”选用的朱泥壶都偏小,有的甚至跟橘子差不多大,身体成鼓状,潮汕话叫做冲罐、苏灌。

功夫茶嘛,“功夫”自然体现在泡茶上面。从起火、烧水、烫杯,到泡茶、淋壶、分茶,动作干净利落且一气呵成,也不是一天两天都能成的技艺。

传统的潮州功夫茶品茶只要三个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大小,也不分性别。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这种习俗不就是教我们始终保持着一份美好品德,对身边的每一位人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吗?

茶中的这些学问,都值得细细琢磨啊!

什么是功夫茶?功夫茶怎么泡?


功夫茶是在福建以及广东潮汕地区最为普遍的饮茶方式。饮用功夫茶讲究的方面有很多。首先是茶具,一般会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或者是白釉陶瓷茶具。这种茶杯的口径很小,容量也不大,一般一口为宜。功夫茶一般适合三个人左右对饮。关于其冲泡方法,也有很大的讲究,下面小编就为您细细道来。

功夫茶

一、什么是功夫茶?

功夫茶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品茶风尚,其烹煎之法应是源于陆羽的《茶经》。功夫茶历来讲究“品饮工夫”。正因其是讲究品饮功夫的一种饮茶方式,故称为“功夫茶”。工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是礼宾待客的第一道习俗。今天,海外潮汕华侨还以"工夫茶"作为认祖追宗的标志。

工夫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工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

煮茶要诀,“水常先求,火亦不后”。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潮州人煮茶用的叫做“绞积炭”,“绞积”是一种很坚硕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乘的燃料。还有用乌榄核作炭的,火焰浅蓝,焰活火匀,更是特别。

品工夫茶是闽南地区、潮州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州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闽南人、潮州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州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二、功夫茶怎么泡?

1、功夫茶怎么泡——泡茶的温度

泡茶时,要依茶的酦酵程度与焙火程度的轻重来调节:

绿茶类:以不超过75度为塬则,因为绿茶的单宁酸相当丰富,高温会泡出苦涩味及破坏维生素,所以不宜高温。

香片:85℃上下,此为花香与茶味配合最佳的温度。

生茶:95℃上下,上选品以100度泡就更能品到最佳的茶质。

半生茶:100℃上下

熟茶:100℃

红茶:100℃

一般而言,水开时的温度是100℃,水开后1、2分钟的温度约95℃,如将壶打开约5—10分钟,水温即降至85℃左右,或将开水倒存于热水瓶中,在1、2个小时内也应可保持在85℃以上。

2、功夫茶怎么泡——泡茶的水

古人用山水、江水、泉水、井水等泡茶,现代人则多用自来水泡茶。可是由于自来水含有消毒药剂及偶有气味,因此需经过滤器,然后储放于乾净适当容器里,待沈淀后,再取上面的水质来泡用。

此外,烧水时切勿使开水开得太久,因为开得过久,水蒸气蒸发过多,水中所含矿物质及氯化物较多、硷性较重,从而降低鲜纯的茶味,所以开后几秒钟内即应取之泡用,或以文火维持温度。

3、功夫茶怎么泡——泡茶的时间

泡茶的时间不足会使不成熟的生涩浮于水上,时间过久却又产出苦涩,因此泡茶时间应掌握得宜。如果使用盖杯泡茶,应以叁公克茶叶对150毫升的水量浸泡五分钟。如果半酦酵茶採用宜兴式品茗,熟茶需3秒至1分钟半生茶需1至2分钟;生茶需1至3分钟。

选茶叶的泡茶时间宜缩短,尤其是上选熟茶,前几泡宜在3至5秒即倾壶而出,稍有延迟,茶质便失甘香而带微苦,且水性减少,冲泡次数亦随之减少。无论哪种茶叶,后面几泡的浸泡时间应稍增,好让茶质充分显现,一般是每加一泡,再延长约10秒至30秒。

重香气的茶宜短泡,重味道的茶宜长泡。喜品浓茶者,可多泡一些时间;喜品淡茶者,宜少泡一些时间。

4、功夫茶怎么泡——泡茶步骤

第一泡:将适温的热水茶壶。

计时:盖上壶盖,计时1 分钟。

烫杯:将温盅水倒入茶杯中温热,或侧置茶杯于茶船中旋转,以茶船 内热水温烫后,取出置于茶盘中。

干壶:将茶壶放置茶巾上吸取水分,或将茶壶置于茶船边缘滑动,刮去壶底水滴。

将茶壶中浓度恰当的茶汤倒入茶盅,再持茶盅倒入茶杯约八分满,此步骤称为分茶:使用闻香杯者,直接持茶壶将少量茶水来回注入茶杯中,目的使为了令每杯茶汤的浓度相当,而利用茶盅即可省去此麻烦。

奉茶:端茶奉客。

品茶:品茶时先闻其香,再啜饮茶汤,先含在口中品尝味道,然后慢慢咽下感受滋味变化。一杯茶最好分叁次以上啜饮,千万不要一口气喝完。

工夫茶以浓度高着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喝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第二泡 :动作同第一泡,泡茶时间增加15秒,为1分15秒。

第三泡:动作同第二泡,泡茶时间再增加25秒,为1分40秒。

去渣:以茶匙掏去茶味已淡的茶渣,并将茶具清洗干净。

还原:将所有泡茶用具整理归位。

以上就是关于功夫茶的具体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喝3功夫茶真的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无论是茶具还是茶叶的冲泡方法,饮茶的步骤都是很值得学习的一门知识。在福建、潮汕地区经常可以见到冲泡功夫茶的专业展示。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6042.html

上一篇:茶叶常识:普洱砖茶是红茶吗

下一篇:茶沫太多,到底该不该喝?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