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白茶中的珍稀物种是什么

2020-09-08
提起白茶,知道的人很多,但是论到白茶里的绿茶时,很多人就懵了。

提到白茶里的绿茶,大部分人通常会想到的是安吉白茶,却很少知道还有一种溧阳白茶,这也难怪,毕竟安吉白茶属于绿茶中的十大名茶系列,知名度较高。而溧阳白茶也是一种绿茶,之所以称它们为白茶里的绿茶,是因为虽冠以白茶之名,体内却流淌着绿茶的血液。

安吉白茶属于绿茶类,产自浙江省安吉县,称其为白茶,主要是因为其茶芽嫩叶呈玉白色的缘故。即便如此,安吉白茶的茶树产“白茶”时间很短,通常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中下旬,采摘期不足一个月,只有在这一时间段采摘的芽叶才能被制成安吉白茶。所以,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溧阳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美誉。1999年,该市引种了白茶茶树,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天目湖白茶,也就是溧阳白茶。该茶属于福鼎白茶的支类,根据绿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因此同样属于绿茶类,在溧阳等地均有分布,属于当地的特产。

我们看干茶并看不出它们与其他绿茶有明显区别,但茶叶在冲泡后叶底呈现出“叶白脉翠”的景象,是它们的显著特征,即叶脉青翠、叶芽玉白,伸展在水中,幽幽地招摇,无比美丽。

我一直觉得,绿茶是这世间最美丽的茶,是跳跃在茶树上的精灵。单就外观,真的没有哪种茶比绿茶更美丽,更漂亮,它有着最春天、最鲜嫩的颜色,芽叶合抱,笔挺如枪,遇水则翩跹,在杯中飘荡起伏,每次都让我盯着看得出神。那完全舒张的身姿,既是对水的沉醉,也是对大自然最真诚的拥抱。

茶本来的形态就很美,而白茶中的绿茶更独有一番韵味,只待人细细品味。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味中的神秘是什么?


我们所喝到的每一杯茶汤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滋味,到底品饮入身的是什么?

味,主要是甜、咸、酸、苦、鲜。

除了咸味并不是茶该表现的味觉外,苦、甜、酸,都是茶叶味觉的特性。茶友间所谓的“不苦不涩不是茶”中的“苦”,指的是茶叶中含有多种苦味成份导致的苦。然面带苦的茶如果能有“苦尽甘来”的效果,苦而能化进而转甘,则是一款极佳的茶。

另外,部分茶友喜欢苦味,认为苦味是茶基本的味道。同时认为人生如茶,有一点坎坷苦味,并非不好,是一段能够磨练意志的经历过程,总有一种美好的期许,苦尽甘来。否则,一路顺遂,没有苦底相伴,茶的香、人生的况味,也会显得苍白无力,似乎人生中又总缺少太多回味。

酸,在红茶中属于普遍的味道。因为发酵本身就会有一种转酸的可能,红茶是全发酵,尤其是高温冲泡时,红茶有的酸会表现明显。而乌龙茶中,发酵度高的茶中,也会符合这点特征,比如武夷岩茶,茶友间常言的“武夷酸”,只是这种酸韵不好把握而已。

甜,是许多茶人追求的,因为甜总能带给人心情愉悦,那种甘甜而不腻的滋味,令人心旷神怡。相当比例的纯野生茶,会有一种更加自然的甜味,入口即化,不张扬且舒心。同时,大树茶、高山茶、古树茶、老丛茶、老茶,多会带出来甜的感觉,特别是越泡到最后越甜的感觉。

涩味,如同辣味一般,并不属于传统味觉的一部分。辣,是因为刺激到味觉接收器所相连的神经纤维,使神经因为受到刺激,产生类似痛的感觉。涩味也如此,产生了类似痛的感觉,虽然程度和状况与辣不同。涩味会在口腔黏膜,可能是在舌头中间、两侧,或是到上颚或喉咙而引起一种微苦或粗糙的感觉。

鲜味,取决于氨基酸的多少,是抑制苦涩最有效的因子。味精呈鲜是氨基酸的功用,茶也一样。茶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以茶氨酸为主。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多是因为高山易于合成茶氨酸并且丰富,鲜爽度高。

茶叶中的“岩韵”是什么?


“岩韵”—词是从何时开始使用,由何人首先提出,首提者是如何解释“岩韵”的含义?

现己无从查证,日前流行的众说不一,有人说岩韵是品种香;有人说岩韵是地土香;有人说岩韵是“香清甘活”;有人说岩韵是“岩骨花香”;有人说说岩韵是中药味;有人说岩韵是石头味、粽叶香、青苔味、杯底香……没人能说得清楚,就连做茶的茶师也只能是汤水厚,杯底香浓,茶汤滋味中有骨头等。

梁章钜(1845年)在《归田琐记》中对武夷岩茶称:“至茶品之四等,一曰香……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再等而上之,则曰甘……再等而上之,则曰活……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其微。”

古人用活、甘、清、香四字来形容“岩韵”,著名岩茶专家姚月明先生也在武夷岩茶鉴评方法中写道:

活:系指润滑、爽口有快感而无滞涩感,喉韵清洌。

甘:系指回甘时间短而快捷,清爽甘润。

清:系指清纯不杂,清快舒适,清丽明亮(指茶汤、叶底)。

香:系指口含茶汤有芬芳馥郁之气,冲鼻而出,饮后有齿颊留芳之感。

浓:系指茶底厚醇,无明显苦涩感。

厚:系指茶底厚薄,啜之有骨,持久不变,可谓“舌本常留甘尽日”之感。

韵:即指“岩骨花香”中的岩骨而言。

珍稀品种——北斗


学名:C.sinensis cv.Beidou

曾名北斗1号。武夷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北斗峰,已有60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有较大面积栽培。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特征:植株尚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或稍下垂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绿,富光泽,叶面平或微隆起,叶缘平或微波,叶尖骤尖或圆尖,叶齿较钝深密,叶质较厚软。芽叶紫绿色,茸毛较少,节间较短。花冠直径3.8cm,花瓣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高,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2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3%、茶多酚32.3%、咖啡碱3.8%。制乌龙茶,品质优异,色泽绿褐润,香气浓郁鲜爽,滋味醇厚回甘,“岩韵”显。抗旱性和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适栽地区:武夷山或相似自然环境的乌龙茶茶区。

栽培要点:选择原种健壮的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施有机肥。幼龄期茶园铺草覆盖,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乌龙茶按照“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采摘,一般在5月中旬开采,不宜偏嫩或偏老采。

茶中的“五行”是什么?


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人有肺、肝、肾、心、脾五脏,而中国茶,恰好又有白、黄、黑、红、绿五色,五色又生出辛、甘、咸、苦、酸五味。这五行、五脏、五色、五味之间,便构成了一个丝丝相扣的“养生环”。那么,茶中的“五行”该怎么定义呢?

一、绿茶(木)

绿茶是未经发醉的茶,在中国,绿茶产量最多、品种最多、饮用最为广泛,其特点是汤清叶绿。在五行茶中,我们通常把青茶看成是绿茶的一种特殊形式。杭州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泰山女儿茶,都是绿茶的代表品类。

绿茶五行归木,口感酸,气味清香;入肝经,肝主血,故绿茶不仅能明目,还能清血、降血栓;适合春季饮用,疏风清热、消炎去火。

中医养生学认为,春季“化者为生,在气为风,五行属木,五脏主肝,在色为绿”。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体经过了一个冬季的收藏闭合,积蓄在体内的寒邪之气此时需“当春乃发”,多数人会因肝阳上亢而引发疾病,因而要饮香气高锐的绿茶。绿茶可提神醒脑,愉悦情趣令人少眠,清心悦志。春天喝绿茶以色补色,可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消炎去火,消肿止痛。

二、红茶(火)

红茶属于全发醉茶类,具有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醉的特征。以祁门红茶为代表。

红茶五行归火,口感苦,气味焦香;入心经,表小肠经,故红茶温中,能降低心脏病机率;适合夏季饮用,降温消暑、提神强心、养血生津。

夏季“化者为长,在气为暑,五行属火,五脏主心,在色为红”。夏天是草木茂盛的季节,天地之气相交,万物茁壮成长。骄阳似火,昼长夜短,人体津液消耗甚大,气血多有不足,心悸气短,心烦胸闷,是身体应季之表象。此时当饮红茶为好,红茶性温,不与季节抗令,消暑气,提神,强心,养血生津。

三、黄茶(土)

黄茶属发酵茶类,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其黄色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黄茶又分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代表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

黄茶五行归土,口感甜,气味香腻;入脾经,通胃经,故黄茶能调理脾胃,帮助消化。适合夏秋交界的仲夏时节(亦称“长夏”)饮用,能够固脾胃。

长夏是四季之中的一个小季,自小暑至立秋共三十天。此季湿气当令,是植物化花为果之时,在五行属土,有万物长养之功,在五脏为脾。主司水谷精微之运化,故在色为黄。脾土受心阳温煦故能制水,若为湿热所困,则因土不制水而致脾湿便溏,易引发厌食腹胀及胃肠疾病。此季饮黄茶,以温心阳而固脾土。《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就有妙玉沏老君眉茶为贾母治酒肉伤脾胃停食的记载,而那老君眉就是出自湖南岳阳的黄茶君山银针。

四、白茶(金)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汤色浅亮。代表茶是福建大白毫。

白茶五行归金,口感辛香,气味鲜香;入肺经,通大肠经,肺主皮毛通透,故白茶能以表透毒散热;适合秋季饮用,降火去燥、清肠排毒。

秋季“化者为收,其气为燥,五行属金,五脏主肺,在色为白”。秋季是自然界万物肃杀,百叶凋零的季节,使人有口干舌燥,咽干口苦之感,最易引发呼吸系统的疾病。此季应喝白茶。白茶性凉,主肃降,故能降火,清肠排毒,利尿、通便,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甚至有研究表明白茶防治癌症的功效是绿茶的五倍。

五、黑茶(水)

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汤色黑黄,故称黑茶,属于后发酵茶。云南普洱茶为其代表茶。

黑茶五行归水,口感咸涩,气味陈香;入肾经,走膀胱经,肾为人体动力之源,故黑茶有延年益寿之效,膀胱为人体排泄经脉,故黑茶又能减肥降脂;适合冬季饮用,温蓄阳气、健胃、暖腹。

冬季“化者为藏,在气为寒,五行属水,五脏主肾,在色为黑”。冬季天地之气闭藏,江河湖水冰封,阳气渐消,万物蛰伏,人体对能量及养分的需求较平时要高,肾脏需藏精越冬,因而,多食少动易积食蓄肉,令人生病,此时应多喝普洱茶,以温蓄阳气,健胃、暖腹,清脂通便。中医讲“阴平阳秘其身乃健”其前提是“三通、一平”,三通者,便通、气通、血通,而普洱的保肝健胃、消脂通便之功是诸茶所不及的。冬季通便实乃养生之大事,便通气才通,气通血才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血调和才能阴平阳秘,冬季养生当首推黑茶,保肾养精、以色补色。

正所渭“茶中蕴五行,养生有讲究”,通过对自己身体情况的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品,将茶与五行、五脏相应,致清导和、和谐阴阳地去健庸品饮,使五行相和谐,也就达到了养生的目的。

茶汤中的“杂质”到底是什么?


经常泡茶的朋友是否在茶汤中发现过各种各样的“杂质”呢?也许你会说,我泡茶都用滤网,怎么会有杂质?那你就错了,用滤网只是过滤掉了混在茶汤里的部分明显的浮片以及茶碎末,还有很多茶汤中的杂质是过滤不掉的或者说是过滤前、过滤后产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杂质”到底是什么?

泡沫?其实是皂角素!

泡茶注水时,由于水流的振荡,茶汤表面会产生泡沫。前面两三泡的时候“泡沫”更多,一些朋友想着把它刮掉,认为那是农药残留、茶叶里杂质的残余,认为和平常煮沸食物产生的泡沫一样很脏。

但其实这是茶汤表面特性的一种反映,造成茶汤起泡的物质是茶叶中天然存在的一种物质,叫茶皂素。茶皂素最大的特性就是其有丰富的起泡能力,极易产生泡沫。科学研究表明,茶皂素具有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对人体是没有副作用的。

绒毛?其实是茶毫

在泡茶前,如果您细细观察茶叶表面,会发现干茶上面附着很多毫毛,泡茶时茶汤中也会存在。这些绒毛我们也可称为茶毫。有些茶友会发现自己购买的茶叶里面有一些白色的绒球,以为是发霉了,其实这是茶毫汇聚在一起形成的。是手工搓茶过程中,嫩茶叶上的毫毛脱落粘裹到了一起,原可以通过吹风程序将绒球吹掉,但留下来也没有什么问题,泡茶时会慢慢溶解。

油雾?其实是茶氲

在冲泡一些茶品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茶汤表面会出现一层非常薄的“油雾”,一吹即散。这种白色的雾气,被称为“茶氲”或“汤氲”。

茶氲并不是什么杂质,而是茶汤中脂溶性物质的呈现。茶汤内有一些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胡萝卜素和一些挥发性香气成分。这类浸出物质比重较轻,漂浮于汤面之上。一般在茶汤泡得比较浓或是茶汤颜色较深的情况下会更加明显,特别是发酵比较重的茶叶,很容易形成茶氲,如果泡茶的水质硬度比较高,也会容易出现茶氲。

絮状物?其实是冷后浑

经常喝红茶的人会发现,如果红茶没有马上喝完,变凉之后的红茶就会产生沉淀,以及肉眼能看到的白色絮状物。

这种絮状物也称“茶乳酪”,是红茶独有的一种特性。之所以会出现“冷后浑”,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多酚主要以儿茶素的形态存在)在发酵氧化的过程中,会转为茶黄素,也有的转为茶红素。

泡茶时,茶黄素的溶解度受水温的影响。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茶黄素呈现各自游离的状态,溶于热水中,会使得看到的茶汤是清澈透亮的。但是随着茶汤温度逐渐变低变凉,这时候茶黄素就会以“扎推”的形式形成一种络合物,就出现了“冷后浑”现象。

现在你还会简单的认为茶汤中的这些是“杂质”吗?

普洱茶中的“黄片”是什么?


对许多人来说,也许“黄片”是陌生的。

在众多的普洱茶爱好者甚至是发烧友中,

真正弄清楚“黄片”的也没有多少。

所谓"黄片",说白了就是老茶树上的老叶子,因为多数老叶时间长了会泛黄,"黄片"因此得名。其实是指在原料筛选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的部分,按照生产标准拣出来的这部分茶箐,俗称为"黄片"。

多数不了解情况的多数不了解情况的人说,黄片是“病叶﹑枯叶﹑老叶”,这是不对的。而且枯老叶,病叶是无法揉捻的,根本谈不上加工成成品。通常茶农在出售毛茶成品前,还得人工从毛茶堆中手工检出黄片,这是个不小的工作量。

黄片的形成,一是采摘时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之外的第三叶,一般不会到第四叶;二是揉捻时没有揉捻到位,条索比较疏松;在这两个情况下,杀青会造成叶片颜色发黄或绿色更深。因此,如果不把这部分茶箐拣出,那么压成型后条索的观感就差了。

黄片的品质和所选原料茶箐的品质是一致的,黄片基本都是第三叶。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拣出,但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相反,老黄片由于叶片组织厚实,反以甘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黄片的冲泡,可以稍增加一点投茶量,最关键的是水一定要开,泡的时间一定要够,否则滋味就不能够充分展现。至于投多少茶和泡多长时间,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摸索一下了。茶友们也可以试试将黄片茶煮来喝,更加能体现黄片茶的香滑柔甜的特性。

黄片口感不苦不涩,香味独特,而且不像嫩叶生茶那么伤胃,所以,如果是古树黄片,在当年非常好喝,它也具有越陈越香醇的品质特征,特别是陈化的老黄片,更加迷人。

黄片的生长成熟度高,多酚含量和茶碱、咖啡碱较嫩芽要低,多糖类物质含量较嫩芽要高,且在加工时较少揉捻,叶面细胞破坏度不高,内含物质析出较其他揉捻过的嫩芽要慢,所以黄片的滋味较为甜醇,苦涩度较低,口感相对较为温和。另外,黄片制作出来的茶品后期陈化速度更快,使得茶汤更绵甜,香气更容易转化为木香和陈香。

老黄片的冲泡,可以稍增加一点投茶量,最关键的是水一定要开,泡的时间一定要够,否则滋味就不能够充分展现。至于投多少茶和泡多长时间,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摸索一下了。有兴趣、有条件的茶友可以煮来喝。喝一杯老黄片煮的茶,滋味甘甜醇厚,真是一大快事。

你杯中的茶是什么香型?


茶香有九种懂香才懂茶

茶叶香气组成复杂,形成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品种、地域、栽培条件、鲜叶质量、加工方法等都会影响着茶叶的香气。著成品茶香气归纳为以下九种香气类型,不妨一起看看,你杯中的茶是什么香型?

1、毫香型

干茶白毫显露,冲泡时茶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称之毫香。凡有白毫的鲜叶,嫩度在一芽一叶以上,经正常制茶过程均可能会有毫香。

茶叶示例:如银针茶一般都具有典型的毫香,另外部分毛尖、毛峰则有嫩香带毫香。如白毫银针、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2、嫩香型

茶叶的一种鲜嫩香气。凡鲜叶新鲜柔软,一芽二叶初展,制茶及时,会带有嫩香。

茶叶示例:各种毛尖、毛峰等,如都匀毛尖、紫阳毛尖、峨眉峨蕊、雁荡毛峰等。

3、花香型

茶叶散发出类似的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按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花香和甜花香两种。青花香香型可包括兰花香、枙子花香、珠兰花香、米兰花香、金银花香等。甜花香的有玉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和墨红花香等。其品种很多,一般鲜叶嫩度为一芽二叶,制茶合理,会有一些花香特点。

茶叶示例:属花香型的茶有青茶、花茶和部分绿茶、红茶。青茶如铁观音、包种、凤凰单枞、水仙、浪菜、台湾青茶等有明显的花香。花茶,不同茶品有其各自的花香,其中以茉莉花香占的比例较大。绿茶中如桐城、舒城小兰花、涌溪火青、高档舒绿等有幽雅的兰花香。

4、果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香气,如毛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桔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萝香、桂圆香、苹果香等等。

茶叶示例:闽北青茶及部分品种茶属此香型,红茶常带有苹果香,如白琳工夫、滇红工夫等。

5、清香型

香型包括清香、清高、清纯、清正、清鲜等。一般见于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制茶及时正常的绿茶等;另外,少数闷堆程度较轻,干燥火工不饱满的黄茶和青茶类摇青、做青程度偏轻及火工不足的,香气也属此香型。

茶叶示例:清香属绿茶的典型香,如竹叶青、恩施玉露、蒙顶黄芽;此外如清香型铁观音也是此香型。

6、甜香型

该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甜枣香、桔子香、蜜糖香、桂圆香等。凡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红茶制法,可能会出现这些特点。

茶叶示例:甜香为工夫红茶的典型香型,如宜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等。

7、火香型

凡鲜叶较老,含梗较多,制造中烘焙火温高、充足、糖类焦糖化。该香型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及锅巴香在内。

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有黄大茶、武夷岩茶等。

8、陈醇香型

像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黑茶,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伴随着持续的后发酵等一系列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陈醇香型。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所推崇的“越陈越香”及“陈韵”,主要指的就是这类香型。

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茶有陈放的普洱茶、六堡茶等。

9、松烟香型

凡在制造干燥工序用松柏或枫球、黄藤等熏烟的茶叶,一般具有松烟香。

茶叶示例:属此香型的茶有小种红茶、沩山毛尖、六堡茶及黑毛茶等。很多时候也是各种香型的综合呈现,可能以一种或几种为主。

茶汤中的呈味成分是什么?


茶中的滋味,主要是人的味觉感官对茶叶中呈味物质的味觉综合反映。

茶叶中的呈味成分非常复杂,种类、含量及比例的变化,都会深深的影响和改变着茶汤的滋味,何况还有树种、环境、工艺、保存、冲泡用水、冲泡方式方式、不同茶器具等等因素。因为,可以说茶的滋味千变万化,你永远不可能喝到同一泡茶或同一种口感的茶汤。

茶汤滋味由苦、涩、鲜、甜、酸、咸六种味素所构成,传统的茶叶感官审评对茶汤滋味的描述,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茶汤六种味素综合反应的表述表达反馈。

此图表从茶中生化成分分析来对应我们所感受到的茶汤滋味。也就是说,我们品味出的不同滋味,都是茶叶中内含物质的不同生化成分的呈现或综合反映。

因此来说,接受一道茶,也就是接受它的内涵,至于你所喜欢茶的甜、鲜、生津回甘,而不喜欢酸、苦、涩,只是相对的成分多寡,或喜欢与不喜欢物质的协调性。而制茶,就是找到这个恰当的平衡点;泡茶,会泡者泡出优雅的滋味,善品者品味出清香的消息,也是在找寻这个最佳平衡点,突出优点。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46733.html

上一篇:潮州凤凰单丛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下一篇:铁观音适合电脑族饮用的三大原因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