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合理饮茶

2019-12-23

1)适量饮茶

饮茶对人有好处,但也要适度。饮茶过少,血液中茶多酚的含量比较低,起不到保健的效果。饮茶过量,会增加心肾的负担。饮茶量的多少决定于饮茶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风俗等因素。根据人体对茶叶中药效成分和营养成分的合理需求来判断,并考虑到人体对水分的需求,一般健康的成年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是适宜的,对于体力劳动量大、消耗多的人,尤其是高温环境作业的人,一日饮茶20克也是适宜的,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孕妇和儿童饮茶量应适当减少。

2)适合的饮茶温度

茶泡好后,什么温度饮用好呢?一般应避免烫饮,即不要在水温较高时,边吹边饮。过高的水温会烫伤口腔、咽喉及食道,长期的高温刺激还是导致口腔和食道肿瘤的一个诱因。对45-55℃茶汤,人的味觉细胞比较敏感,因此,审评茶汤的最适温度是45-55℃。老年人和脾胃虚寒者,不宜冷饮,但对于年轻人,在暑天以消暑为目的,饮凉茶也可以。

3)合适的饮茶时间

饮茶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饮茶的时间。饭后不宜马上饮茶,一般安排在l小时后饮茶,饭前半小时内也不要饮茶,以免茶叶中的酚类化合物与食物营养发生不良反应。临睡前不宜饮茶,以免茶叶的咖啡碱使人兴奋,影响睡眠。

4)合适的饮茶方式

东、西方的饮茶方式有所不同,饮茶的效果也不一样。东方人饮茶,泡一杯,,喝到所剩不多时,再加水,再喝,喝完了再加水,泡2-3次。重新泡一杯。一天中不停弛喝,所以在白天,血液中茶多酚的含量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到晚上,茶多酚的浓度才降下来;西方入喝茶是在teatime内,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所以,西方人血液中茶多酚的浓度,呈"两座峰"状。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西方人喝察的效果没有东方人喝茶的效果好。所以,我们应该推广东方的绠茶方式:泡一杯茶连续地饮辟1,饮到剩1/3时再冲水,再饮。

白领上班族一天饮茶巧安排

白领上班族,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白天上班,晚上还有应酬,似乎连喝茶的时间都没有。不过,如果一天巧安排,也可以喝好茶。清晨喝一杯牛奶红茶,既提神醒脑,又补充营养,再配以面包、蛋糕等,可作为一顿早餐。到了办公室,可以泡一杯淡淡的高级绿茶,醒脑清心,可提高工作效率,午后人最易犯困,喝一杯茉莉花茶,芬芳宜人,解困提神;晚上如果是睡眠不好的人,可以泡一杯不加茶的花草茶,如菊花茶、薰衣草茶等。如果喝茶不影响睡眠的人,还有应酬,不妨到环境优雅的茶馆,泡一壶乌龙茶,边谈事情边喝茶,别有一番情趣,比到饭店吃大鱼大肉更加时尚和健康。

四季饮茶合理安排

由于茶性不同,一年四季随气候的变化,饮茶可作些合理的安排:

夏日炎炎,宜饮绿茶,饮上一杯绿茶或白茶或轻发酵的乌龙茶,可以驱散身上的暑气,消暑解渴,十分的舒畅,冬天,天气寒冷,饮一杯味甘性温的红茶,或饮一杯发酵程度较重的乌龙茶,可给人以生热暖胃之感,春、秋两季喝花茶,性温而芬芳,可以去寒邪,利于理郁,促进人体阳刚之气回升。

小编推荐

合理饮茶更好的发挥茶功效


李时珍以辩证观点,首先指出“茶性,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然后指出“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若虚寒及徊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报暗损。”从而再以亲身体验,分析饮茶作用说“时珍早年气盛,每饮新若,恶性循环对数碗,轻发汗而肌骨清,颇觉痛快;中年胃气稍损,饮之即觉有害,不痞呕恶,即腹冷洞世。故备述话说,以警同好。”

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抬遗》说:口烂茶树根煎汤代茶,立效。泡过的烂茶叶干燥,治无名肿毒、犬咬及火烧成疮。经霜老茶叶治羊颠疯;雨前茶产杭之龙井最佳,清阳喉、明日、补元气、益心神、通七窍;普洱茶味苦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

古时也有人反对饮茶,如唐代聂母照所著《饮茶》序中说:饮茶“释滞消蛮,一日之利,暂住:瘠气侵精,终身之害,斯大。获益则功归茶力,贻患则不谓茶炎,岂非福近易知,害远难见。”

以上所述,古人对饮茶的利弊都是依其经验或传闻,并无科学实验依据。现代科学发展,新的分析手段的运用,研究饮茶利弊,进一步探讨饮茶与健康关系,合理饮茶, 更好地发展茶的效益。

历代记载饮茶功效,益思少睡,清热降火,解毒止渴,兴奋解倦,消食除毒,去痰治痢,利尿明日,增加营养,功效很大,为日常主要饮料之一。经济饮茶可以治疗一般轻疾病,我国历代医书都有记录。

养生茶疗:怎样饮茶才最合理健康


许多老茶客还并不是很清楚怎样饮茶才最合理健康,最能体现茶的保健养生功效。为更好探究健康饮茶的门道,茗之道茶艺馆的茶艺师徐梅就经常被人问及如何饮茶才最健康的问题。她告诉记者,茶叶有寒凉、温和性之分,应因人而异选择茶叶饮用。例如,绿茶属性凉而微寒,味略苦,但它的营养成分较之其它茶类高,适合胃热者饮用。乌龙茶不寒不热,辛凉甘润,是一种中性茶,适合大多数人饮用。

同时,茶艺师还告诉记者,饮茶讲究四季有别,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春季人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苛,能促进人体阳气发生。夏季以饮绿茶为佳,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秋季饮青茶最好,此茶不寒不热,能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冬季,饮红茶最为理想,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关于中老年如何健康饮茶的问题,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康复治疗中心主任卢家春告诉记者,老年人除要注意饮品中低盐、低糖和低钠之外,还应注意尽可能吸收多的钙和维生素,因此在选择合适的茶饮时要尽量考虑到这些因素。“由于老年人对于钙和其他维生素的吸收能力有限,容易造成有益物质的流失,因此在喝茶之余还应考虑一定的辅助运动,如晒太阳、打太极拳等。阳光能有效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适度的运动也能加快体内循环,增强抵抗力,如果在喝茶的同时能辅以这些运动,对身体都是很有益处的。”

径山香茗·恬淡生活

1、茶的种类繁多,因人而宜。那么,喝什么茶最适合?

一般来说细嫩的名优茶叶比粗老的茶叶营养和药用成分高,绿茶比红茶高。对具体个人来讲,可以根据各种茶的功效选择适合自己的茶: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应喝红茶,在茶中加些糖或奶,既增加能量又补充营养,人参茶、高丽参茶和花参茶有滋补强体的功效,对身体虚弱的人很有帮助;青年人正处发育期,以喝绿茶为好;妇女经期前后以及更年期,可饮用花茶,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希望减肥的人,可以多喝些乌龙茶等;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者,可以选择绿茶作为劳动保护饮料。

2、购买茶叶时怎样鉴别茶叶的优劣?

鉴别茶叶的优劣时注意以下两方面就够了:一是干燥度,二是新鲜度。购买散装茶时,可以用两个手指捏茶条,如能研成粉末的,说明茶叶较干燥是合格的标准;如不能研成粉,只能研成细片状,说明茶叶干燥度不足,不宜购买。新茶有特有的新茶香,香气滋味都有新鲜感受。茶叶是否新鲜,从外观色泽上就可以进行初步的鉴别,新绿茶色泽深绿光润,红茶乌黑且有光泽。另外,抓起一把干茶嗅之有茶香,无霉闷异味者为正常产品。当然,消费者最好还是购买有原产地证明的品牌名茶,像安吉白茶、西湖龙井、庐山云雾、安溪铁观音等。

根据体质喝茶 合理健康养生


中医专家指出,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等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的人夏季饮茶有讲究。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

常见的茶叶主要分为绿茶、青茶(包括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红茶、白茶、黑茶(普洱茶)、黄茶等几大类。一般而言,绿茶、青茶中的铁观音由于发酵程度较低,属于凉性茶;青茶中的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

有抽烟喝酒习惯,体形较胖的人(即燥热体质者),高温天气容易上火,应喝凉性茶;肠胃虚寒,或体质较虚弱者(即虚寒体质者),应喝中性茶或温性茶;老年人适合饮用红茶及普洱茶,夏季喝些绿茶也有益处。苦丁茶由于凉性偏重,清热解毒、软化血管、降血脂的功能较其他茶叶更好,最适合体质燥热者饮用;但虚寒体质的人绝对不适宜饮用此茶。处于亚健康的都市病患者,应喝大红袍、红茶及普洱等中性、温性茶,可在茶中加点奶,做成奶茶效果会更好。如果血糖本身不高的话,还可考虑在茶中加糖。可能有部分人吸收功能较差,喝奶茶可能腹泻,那就只喝熟普洱茶(发酵程度较高),因为熟普洱茶发酵后会产生很多微量元素,能促进食欲和吸收。

需要说明的是,现代都市人的体质不能简单地以燥热、虚寒划分,有的人从表现看两种体质兼而有之。体形较胖容易上火,但是,吃点生冷的东西就拉肚子;还有的人体形偏瘦明显脾胃虚弱,但又有热象。这主要是现代都市人,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导致体质的多样化,但是每个人的体质都会表现出主要症状,饮茶时应以主症状作为依据。

炎夏除因体质不同而喝茶有讲究外,饮茶者还需了解茶叶特性,以免影响健康。

绿茶:过敏体质者喝绿茶易呕吐。这是由于绿茶制作工艺中没有发酵环节,绿茶的叶绿素含量较多,对肠胃刺激较大,所以胃溃疡病患者不能喝绿茶。

铁观音茶:空腹不能喝。铁观音茶属半发酵茶,由于发酵期短仍偏寒性,消脂、促消化功能突出,而且茶香特别浓郁。如果空腹喝铁观音茶,人易醉茶。

乌龙茶:须用100℃开水冲泡。乌龙茶不寒不热,辛凉甘润,是一种中性茶,适合大多数人饮用。因茶叶较粗老,须用100℃的开水冲泡。

普洱茶:性温和醇厚,有暖胃、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长期饮用对减轻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效。

茶经网(cy316.com)茶疗养生频道为大家提供茶疗养生、2022茶疗养生、茶疗养生与保健、茶疗养生知识等。《合理饮茶》一文由我们精选撰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们还准备了如红茶调饮茶的茶名专题供您阅读!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27874.html

上一篇:饮茶有季节之分

下一篇:科学品茶的方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