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禅茶一味:茶之韵

2019-12-23

禅茶一味:茶韵禅机

岩茶有岩韵,铁观音有观音韵,绿茶有幽韵……茶韵之说素来已久,那么什么是茶韵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说得清楚。真正的喝茶是要调动全身的官能来参与 的,用眼睛去鉴赏茶色,用耳朵去听高冲低泡的声音,用鼻子去闻氲氤的茶香,用舌头的味蕾去品尝茶味,用双手去泡茶、沏茶、倒茶、举杯,再通过眼、耳、鼻、 舌、身把末梢的官能感觉传递给心灵(意),在心里把对茶的颜色、声音、香气、味道、触感的结果进行整合而产生一定的意识(法),最后在心里所意会到的就是 我们常说的茶韵。茶韵产生的流程正是佛法中“六根”(生理)对“六尘”(物理)的摄受而产生“六识”(心理)的过程。

关于茶韵的描述不胜枚举,但大都停留在感性的认知。如清代学者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把武夷茶的韵用“香、清、甘、活”四字来概括。这无非从色、声、香、 味去记录官能感受,并非真正的茶韵。他又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悠然心会”、“难与君说”的“妙处”才是真正的茶韵。既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那所有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记载都是不准确的、不全面的。如苏东坡形容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乾隆皇帝“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 的诗中都提到武夷茶中有“骨”的存在,后人因此把岩茶的韵定位为“岩骨花香”。花香能闻出,但茶中之“骨”为何物?无人知晓。

如果一定要在文字中寻找茶韵的记载,卢仝的《七碗茶诗》倒可以管窥一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但是,喝茶能喝出“两腋清风生”、“乘此清风欲归去”感受的能有几人?再者,这种茶韵只是一己的心领神会,他人并不一定能感同身受,往往不为他人所信。茶韵和禅机一样都是不可说、道不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一定要拿来说,那未免有诱导或心理暗示之嫌。

当年大慧禅师把号称禅门第一书的《碧岩录》雕版付之一炬,就是主张禅在悟,而不在学。禅的感受正如“禅”字“示单”的构字之意,是一种很单独的、很个体的。同样,茶之韵乃人在草木间的感受,浓淡由己,冷暖自知。

精选阅读

禅茶一味 品茶味,悟茶韵,知人生


禅茶一味:爱饮茶者心有灵

喜欢茶的人,心是有灵的。茶,是苦修者的良伴,绿茶冲淡,红茶纤秾,黄茶白茶清奇高古。品茶亦如品诗,真正的妙处,是说不出的。一盏青茗、一首好诗,都会让人沉吟良久。

你品那铁观音,“美如观音,重似铁”,是说那香气和喉韵,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闻圣妙香。而凤凰单丛,一芽一叶泛着朱砂红晕,让人想起古时候道家饮茶羽化成仙的传说。

想来,人生当如泡茶,在于一个不急不躁、舒缓有致、慢慢浸润冲泡的过程。功夫到了,自然会有醇香。

把茶喝得好,喝得科学,必须要明茶性,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所谓“因时而异”,即在一日之中,不同时段饮用不同的茶。清晨从睡梦中醒来不久,应喝绿茶、青茶,以求醒脑提神;上午时分要进入工作了,这时喝些铁观音或茉莉花茶较好,因为茶香氤氲,能刺激人的大脑使人进入亢奋状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午后时间人容易现倦态,便应喝些红茶,以求解困定神;晚饭后与家人团叙或应酬朋友,最好喝淡普洱或乌龙茶,这样既有口感又不会影响当晚的睡眠。

另外,“因人而异”喝茶亦不可忽视。我国现有茶的品种很多,各地区各民族饮用的习惯亦不同。总体来说,茶可分凉性、中性和温性三类。体质燥热且有抽烟喝酒习惯者,适宜喝绿茶、青茶等凉(寒)性茶。体质虚弱,尤其是肠胃功能不佳的人,只适宜喝中性或温性茶。若是耄耋长者,身体机能下降者,最好喝普洱茶,因为普洱茶性温和醇厚,有暖胃、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长期饮用,对一般老人易患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等都有防治作用。总之,喝茶要明茶性、讲科学,做到因时、因人而异,才能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品茶,是美好的感觉,多想时光永远停留,品茶味,悟茶韵,知人生。

禅茶一味:茶是有德之物


禅茶一味:茶德三说

“茶德”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刘贞亮的《茶十德》,首次概括了饮茶对身心、精神的多种功效。笔者在撰写一篇有关茶道的论文时,比较茶道与茶德关系,梳理出“茶德”至少有三层含义。

一说:茶是有德之物

陆羽在《茶经》中将茶称之为“南方嘉木”。世界上珍稀名木不计其数,但据笔者了解,被称为嘉木的树木仅有两种,另一种是柑橘。屈原在《橘颂》中称橘树为“后皇嘉树”。  

茶对人类贡献良多,从感官到精神,茶给人类带来莫大享受,诚如《茶十德》所说的那样:  

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

以茶散腥气,以茶驱病气。

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

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

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茶有恩、有德于人类,称之为“嘉木”名副其实,当之无愧。品赏佳茗,茶人应该有一份感恩之心,包括对茶农的辛勤劳作。

二说:茶人应重视品德修养  

陆羽在《茶经》中提出的“精行俭德”,是与茶人的共勉。“精行俭德”是陆羽的原创词句,行文独特,洗练精美,内涵丰富,妙不可言。  

比较通俗简单地说,“精行俭德”是指良好的操行与品德。茶与其它食物不同,茶饮除了感官上的享受,还有精神上的愉悦,更可以修身养性,以茶悟道。茶人大多洁身自好,重视传统,珍视友谊。笔者以为,新时代茶人,尤其是都市茶人,应该与进步绅士同义:正直、善良、谦逊、有知识、有爱心。笔者愿以茶圣为榜 样,与广大茶友共勉。

三说:茶饮创导社会公德  

茶文化渊远流长,是当之无愧的中华国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先生为之倡议呼吁,功莫大焉!

客来敬茶,以茶会友,以茶代酒,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良风美俗。  

茶则是廉洁的象征。康熙、乾隆时代请三老进京品茶,敬老、清廉两相宜,“千叟宴”因此名传千古。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20948.html

上一篇:历史各代名人茶人的茶德

下一篇:茶道精神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