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何谓茶帖?苏东坡的绝世茶帖《啜茶帖》

2019-11-30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茶帖在古代是集书、信、帖于一身的,请人喝茶的一种邀请形式,好的书法,精的语言,美的帖子,这些都是茶文化的一种直观表现。

《啜茶帖》,是自古至今极为著名的茶帖。说它著名,是它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之手。它除了有茶文化价值,还有书法价值与古名家帖价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代杰出文学家、书法家,“宋四家”之一。一生起起落落,坎坷不平。但不管是得意之时还是落难之际,他对茶的钟爱都没有减弱。苏东坡一生写过不少茶诗,“从来佳茗似佳人”是有名的诗句。

啜茶帖

《啜茶帖》是苏东坡于元丰三年(1080)写给道源的一则便札,全帖共22字,纵分4行。此帖,是写给道源的,史上也有称为《致道源帖》,是流传较为广泛、受后人追崇的茶帖。人们追崇此帖,除了它是较少的充分体现闲情逸致的喝茶帖,它还是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的帖。苏东坡的书法,并不比其诗词名气小。在我国书法史上,宋代书法,风格典型,成就很高,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而最能代表宋代书法风格的是“宋四家”,即“苏、黄、米、蔡”,苏就是苏东坡。苏东坡书法上有很深的功力,他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形成了深厚朴茂的独有风格。

《啜茶帖》是他中年时的作品。名家评价此帖书法:用墨丰赡而骨力洞达,“无意于嘉而嘉”。落笔如漫不经心,整体布局自然,错落有致,丰秀雅逸。苏东坡爱茶,一生写过不少茶帖,据史料记载,他在被贬到海南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中和镇)后,慕名而来请教他的人不少,姜唐佐便是其中一个。姜唐佐后来成为苏东坡在海南的得意门生。姜唐佐见老师苏东坡爱茶,便托人送给他一包好茶。苏东坡收到好茶,心中高兴,来了茶兴,即写便签:“今日雨霁,尤可喜。食已,当取天庆观乳泉泼建茶之精者,念非君莫与共之。”这便签也是邀茶帖。苏东坡在海南,还发茶帖请赵梦德一起喝茶。赵梦德住澄迈,苏东坡渡海到海南经澄迈时,赵梦德仰慕这个大文学家,设宴款待苏东坡。过后,他又常到昌化军拜访苏东坡,两人情谊很深。一次,苏东坡给赵梦德写帖子:“旧藏龙焙,请来共尝。盖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苏东坡认为茶细腻清和,具君子之风,因此只有配饮佳茗的君子才可以分享。好茶他也不会独自享用,因为他觉得如此珍贵的佳茗如果不与知己君子共饮,心中会惭愧不已。可惜的是,这两张茶帖,早已消失。

cy316.com扩展阅读

三帖降火茶让你对症下药


火气大嘴破可别乱服用黄连来降火。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区中医师林恭仪表示,一名妇人误以为服黄连就可降火气,没想到火气降不成,反而便秘加重,医师提醒民众千万别自行乱服药物。 夏日炎炎,许多人动不动就容易上火,口干舌燥、口疮、口破等症状便要出现,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区中医师林恭仪表示,民众轻者多以喝水,再者喝喝绿茶,若是伴随牙龈浮肿、便秘的情形,这时苦茶、青草茶、黄连,全派上用场,但是您真的适合吗? 林恭仪表示,这名妇人在中医辨证后属于阴虚火旺,津亏肠风,也就是虚热型便秘,疑似过度服用苦寒药物所致,因此只要停用黄连多食用菜蔬水果,再给予理中汤7公克,加重党?1公克,附子2公克,七日后就排便顺畅,也不再口干舌燥。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区中医师林恭仪表示,黄连,于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属于上品,「性味苦寒,无毒」,多用于明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毛茛科植物黄连或同属植物的根茎。一般民众多会自行购买服用于退火、清热、消痘疮等,却不知在无辩证基础下用药,往往适得其反越清越热,甚至导致便秘而非凉性的体质的拉肚子。 林恭仪表示,黄连有燥湿的功能,虽然清热但却能增加肠道水分的吸收,故过度使用很容易造成肠道中津液的缺乏,而导致大便干燥,这也是一般医师容易忽略的,临床上黄连常需搭配其它用药,而非单一用药。 黄连虽为泻火解毒用药,但对心火亢盛型的火气大,常需配合山栀、连翘等同用;对于热毒疮疡型,如年轻人的脂漏性皮肤炎等,则需配伍赤芍、丹皮等药同用。至于一般人认为的火气大,往往属于中医辩证上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一起使用。黄连虽苦,在姜汁炒制后,它仍然是治疗夏季下痢呕吐的重要肠胃用药,只是使用的时机便属于中医师处方用药范围,不论如何,夏天要消火气可不能太大意喔!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区中医师林恭仪提供降火药方: 心火亢盛型(养心茶): 舌疮、口干舌燥、熬夜后。连翘、灯心草、石菖蒲、乌梅各三钱。 胃火炽盛(养胃茶): 口疮、口臭、便秘或出血,应酬后。绿茶、知母、远志、山楂各三钱。 热毒疮疡型(美肤茶): 痘疮或已化脓、口淡无味、喜欢重口味,油炸冰冷饮后。桑叶、茯苓、洛神花各三钱、甘草一钱。

白茶关注:苏东坡茶诗茶词


苏东坡深研佛理,亦精通,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咏茶诗词。东坡对饮茶一道,更深得独到之秘,对于茶叶、水质、器具、煎法,都颇讲究。

其中《试院煎茶》诗:“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今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娥眉,且学公家作茗饮。博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诗中谈论煎茶要注意火候的问题,其描述茶、茶汤、茶具及茶效,一气呵成,引人入胜。

《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口汤发雪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词中提到以谷帘珍泉煎烹龙焙绝品,乃是人间茶品之极致。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经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诗中前段描写月夜临江烹茶的情趣,后段则以茶茗与自然的翻覆变化,反衬世事的无常而平抚自己悲苦的境遇。白茶知识

另《水调歌头》:“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此词记述了采茶、制茶、点茶的情景及品茶时的感觉,描述得极为生动传神。

白茶行业关注:除了茶诗、茶词外,历史上还流传几则苏东坡的茶事典故。据说王安石患有痰火之症,医生告诉他用阳羡茶可治愈,但须用长江中峡瞿塘的水煎服才有效用,那时东坡服父丧期满,正将返京复职,王安石捎信给东坡,要他出川时顺道带一瓮中峡的江水进京。东坡因贪看沿途的风景而忘记取水的事,等他想起时,船已到了下峡,遂取下峡的水交差,却被王安石发现了,王安石解释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性太缓,惟有中峡的水,缓急相半,水性中和;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方才见茶色迟迟未现,故知必为下峡水。”白茶知识

白茶行业关注:东坡谪居宜兴蜀山讲学时,非常讲究饮茶,有所谓“饮茶三绝”之说,即茶美、水美、壶美。据说他还曾设计一种提梁式茶壶,烹茶审味,怡然自得,题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后人将他设计的这种提梁壶称作东坡壶。白茶知识

东坡烹茶,独钟金沙泉水,常遣童仆前往金沙寺挑水,童仆不堪往返劳顿,遂取其他河水代之,但为苏东坡识破。后来苏东坡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桃符,分别交给童仆和寺僧,每次取水必须和寺僧交换桃符,如此童仆就无法偷懒了。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78932.html

上一篇:“傻子”返乡种茶 几经坎坷办茶园

下一篇:老黄片是什么茶 老黄片为什么鲜为人知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