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泡出来的绿茶不好喝?如何原因

2019-11-16

绿茶淡而有味,诗意可咀,有些茶即使未品,仅听听茶名,便已不啜而醉了。

遇到好茶是一种缘分,会喝茶是一种清福。明智的冲泡技巧令绿茶的鲜爽升级,不伤一分茶气,不减一清新。

冲泡绿茶时,选用玻璃和瓷质的茶器为佳。

玻璃茶器透明且洁净度高,特别有利于欣赏绿茶的形状和色泽,尤其是在整个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茶叶上下窜动,好似“茶舞”。

瓷质茶器传热不快,保温适中,茶汤能呈现较好的色、香、味,若要细观汤色,白瓷为之上选。

经常会有些朋友在冲泡绿茶时,觉得茶汤不鲜、不爽,其实,这很有可能是冲泡技巧上出了小问题。

问题一:头道洗茶不饮

据专业人士测定,绿茶第一次冲泡时,其可溶性物质约能浸出50%左右,第二次冲泡为30%左右,第三次时为10%左右……

从营养的角度来看,茶叶中的维生素C和氨基酸,在第一次冲泡后就有80%浸出,第二次冲泡完成后,茶叶内的95%左右都已浸出。由此可见,头道茶汤蕴含着最宝贵的精华,若弃之不饮,未必也太浪费了。

问题二:闷泡

闷泡可谓是冲泡绿茶的大忌,鲜嫩的绿茶柔弱娇贵,茶叶闷泡后容易泛黄,口感苦涩,香气沉闷。

好的绿茶虽然对冲泡的水温没有过多要求,若您想喝到更为柔和甜润的茶汤,水温可尽量控制在80~90℃之间,这样便不易影响绿茶色香味的正常发挥。

若是以盖碗或紫砂冲泡,在冲泡的间隙务必将盖打开,即使散热、散蒸汽,避免闷泡后茶汤苦涩。

cy316.com扩展阅读

你泡的茶不好喝,原因在这


很多茶友都有这样的困扰:为什么同样的茶叶,同样的茶具,同样的水,你泡的茶就是没有别人泡的好喝?

在茶叶品质没问题的前提下,要把一款茶泡得好喝,主要在于茶具、投茶量、浸泡时间这三个方面。

茶具:

盖碗或壶外观好看没用,重要的是容量,容量跟接下去茶水比、浸泡时间有直接关系。

比如岩茶的袋泡装是8g一泡,容量100cc和130cc的盖碗,前者注水量和后者注水量肯定是不同的,一样的浸泡时间,泡出来的滋味也会不同,前者相对来说会浓郁一些。

投茶量:

茶水比维持在1:50的比例;投茶量一般为绿茶3克,红茶4克,乌龙茶7-8克,黑茶普洱茶8-10克。

如果无法确定投茶量,可先自己尝试放适量茶叶冲泡,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加减。

浸泡时间:

根据你投放的茶叶量所调节的,茶叶放多了,浸泡时间应该短些,出水的时候速度快些;茶叶少了,浸泡时间则可稍微久一些。

三个影响因素:

注水方式:

注水入盖碗,沿着边缘注水还是直接注水,对品质粗老的茶叶影响不大。

如果是比较娇嫩的茶叶,注水时避免直接浇到茶表面。

水温问题:

除了绿茶要用80-85℃,红茶温度为85-90℃,其他茶用沸水泡没问题。

用80-90℃的水冲泡茶,汤水确实会柔和许多,包括茶叶的缺点,苦涩感也会减弱。

泡茶水质:

不同地区的水存在差距,一般建议用桶装纯净水就行了。

好的水无疑会增加点茶汤甜度,汤水的厚度,拿纯净水跟山泉水泡茶,肯定是山泉水甜一些。

还需要注意的细节

出茶汤时要把盖碗里的茶汤淋净是对的,否则会影响下一泡的口感。

还有出汤速度,茶汤倒入公道杯时,手拿盖碗的角度决定了出汤速度快与慢。

如果盖碗缝隙,缝隙大,出汤速度也会加快;缝隙小,出汤速度自然也就缓慢。不要小看这五六秒的差别,也是能够增加茶汤浓度的。

不要一成不变的照搬泡茶方法,茶叶是因人、因时而异的东西,因为制茶人和天气关系,所制出的茶叶会有不同表现。

所以泡茶时要注意四个字“看茶泡茶”,不同茶叶有不同泡法,不同茶叶量有不同的泡法。

大致可总结如下:

1. 如果水温低,汤水柔和,茶味略淡;如果是沸水,茶味、香气足,优缺点能明显感受到。

2. 如果投茶量少,浸泡时间不够,味淡,水薄;如果投茶量多,浸泡时间没控制好,茶味浓,甚至带微苦。

白茶存放越久就越好吗?如何原因


不少茶友在买茶喝茶的过程中,都会想要存一些有年份的茶,等着升值或者滋味变好的那天。

殊不知,有的老白茶在存放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茶的保存,受潮了,让茶带有些异味,这些异味影响了香气的存放,

有的老白茶本身质量不过关,即使存放方法得当,也是不会让你很惊喜的。故而,如果想要白茶又老,又滋味好,两点必不可少!

1、选对好的白茶

说到选白茶,海拔是重要的条件。

高山茶,因为海拔、日照、环境等客观因素,使得高山茶自带了鲜爽之气。

高山位于平均海拔600-800米的高山之中,百亩青色遍布山野,云雾缭绕如临仙境。好生态可以看得见、闻得着,只要你来过这儿,闻过萦绕山头自然清新的茶香,便能懂得。而白茶发源地太姥山的白茶,是福鼎白茶的“正统代表”,制成老茶,又是一番境界。正是因为高海拔才有条件完成纯日光萎凋,做出来的白茶甜度更高,滋味更清新。

2、保存方法更是重要

白茶一定是要密封、避光,干燥、无异味地保存,如果没有按照这4点要求存茶,再优质的白茶也是白费。

关于白茶的保存方法,可采用陶瓷铝袋纸箱的保存方法。

如果存量不多,我们可以用精美、小巧些的陶瓷罐存茶,用于日常饮茶。

如果你是大批量的存茶,那么就将纸箱封好,之后用透明胶带将纸箱密封好即可。白茶一定要架空远离地面、墙面保存。

综上所述,散茶白茶在存放的时候只要注意了这2个条件,就能够达到“存放年份越长越好”的目的了。你的茶存好了吗?

茶不拼不成茶?有哪些如何原因


社会复杂,大家喜欢纯粹,所以,延伸到茶叶上,大家喜欢纯料。

所谓纯料,大意是指某个茶区的毛料,严格一点,是指某个山头,再严格一点指某个山头的古树毛料,有再苛刻的,那就是单株了。

所谓单株,大概就是文人想象的结果,与茶叶品质无关,与文艺倒是相关的。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纯料单株可以理解,大家被欺骗怕了,大家被同质化弄怕了,做一点个性化的东西未尝不可。但是,如果说纯粹到茶叶等级从里到外都一样,则是典型的书呆子读历史书的结果。

民国时期,茶区出了一件官司,有人掺假,假的原因为二,第一不是该茶区的茶,第二,里外不一。第一个假当然应该打,不是云南茶冒充云南茶,不是易武茶冒充易武茶,当然应该打假。那么,第二种假,里外不一是不是就是不好的茶了呢?也就是今日市场理解的一口料,一口料有二意,一是指一个山头的料,一个是指茶饼用料不仅仅是一个山头,而且是里外都是一个等级。一个山头的“一口料”可以成立,等级拼配也是拼配。第二种一口料则未必合理。

如果我们阅读典籍,会知道清朝有个阮福写了篇普洱茶记,文中即记录有“改造茶”的工艺。其曰“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当然,文中也提及贡茶,贡茶用芽尖制作而成,当然里外一致。如果按芽尖来分析,大概历史上就有山头纯料的概念了。

但是,是不是茶叶制作真是如此呢?

茶叶制作的过程,一采摘,采摘的标准不同,有一芽一叶,有一芽二三叶,杀青,揉捻,晒制。国内茶区广大,采摘习惯不一,从而导致采摘标准不一。比如,浙江茶区习惯“细嫩采”,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而云南茶区则采用“开面采”。甚至同一茶区都可能用不同的采摘标准,比如版纳大渡岗茶区由于采用无性繁殖的单一性状品种,发芽时段较为统一,形状好看,则多采用一芽二叶的采摘标准。而易武茶区而多为一芽三、四叶的采摘标准。

这就是晒青毛茶的制作工艺,毛茶初制的结果是毛茶有粗有细,有长有短,由于杀青,揉捻,干燥,搬运的过程都可能产生损伤,这就有了损耗。再说明白一点,里面会产生大碎中碎小碎等茶末。

这样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肥有瘦,有梗有末的茶叶,仅仅是从美观的角度也无法把它们直接揉捏成团,做成产品。也就是说,毛茶必须分筛,分出等级。这样的做法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是如此。无论是普洱茶还是乌龙茶都是如此。

只不过,历史上的分类比较简单,现在的分级更为复杂。

比如,李副一先生曾经记录建国前普洱茶的级别分为:

春尖、黑条、二水、粗茶、谷花茶这四个等级。

现在的普洱茶级别分为十一级,逢双设样。

如果是仅仅是挑芽头来做茶,皇帝的贡品倒是可以满足的。然而要散卖民间,各级不等的茶就必然是拼配。也就是说,要成为商品茶,仅仅就是美观,也要拼配。

当然,还有为了口感拼配,比如有些茶苦底不够,为了今后转化出醇味,必须拼入一定量的苦底毛料,有些茶香气不够,则需拼入一定量的香味高扬的毛料,比如历史上的下关沱茶,就必须是凤庆茶和勐库茶拼配而成,一取其香味,一取其滋味,以做到茶品的各项指标符合消费者的口感。

说白了,拼配是指技术,纯料是指原料,这是两码事。

也可以说,大家喝到的各种纯料茶都是拼配茶。

白毫银针该用多少度的水温冲泡?如何原因


白毫银针该用多少度的水温冲泡?

最适合冲泡白毫银针的水温在90——100摄氏度之间。

中国都提倡中庸思想,过犹不及。如果冲泡银针的水温过高容易破坏银针的细胞壁结构,从而使银针不耐泡;如果温度过低,则泡不出银针的滋味。

冲泡银针的时候,总不能随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这时候通常的做法是等水开之后约10秒再注水。这时候的水温约摸在90——100摄氏度,这个区间的水温冲泡白毫银针最佳。

要冲泡出一杯香气四溢的白毫银针,除了要注意水温的控制,还需要掌握下列两个技巧:

1、冲泡器皿的选择:盖碗

最适合冲泡白毫银针的茶具是白瓷盖碗。

现在市面上除了有白瓷盖碗之外,还有陶器盖碗和玻璃盖碗;陶器盖碗由于透气性的原因,效果不理想;玻璃盖碗保温性能较差,效果也差强人意。选择用盖碗冲泡,主要是因为盖碗便于闻盖香观叶底、能较真实的还原茶叶原本的味道。

2、冲泡银针时注水的方式:杯壁注水

冲泡白毫银针时注水的原则是:让水从杯底缓缓漫过茶叶,使茶叶内的物质均匀地溶解于茶汤;

从杯壁注水,水从杯底往上升,慢慢浸透茶叶。用这种注水方式冲泡白毫银针,能够最大程度上保留银针的香气,不会破坏银针的营养和口感。注水时最忌讳直接将水冲在银针上,这对银针的破坏是极大的,会影响到银针的冲泡次数。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有的茶友冲泡白茶7泡就没有滋味,而有的茶友冲泡了十几泡仍有滋味,因为方法没用对。

泡茶用盖碗好还是紫砂壶好?如何原因


茶具就好比茶的灵魂,要泡一杯好茶,首先就要选一套上好的茶具,这样才能冲泡出郁香甘醇的茶水,而且茶具的品质对茶汤和茶境将产生直接影响。那么盖碗和紫砂壶是最常见的两种茶具,到底哪种更好呢?

1、盖碗

盖碗最常见的是白瓷盖碗,瓷器胎质细密,釉厚,不挂味,这是盖碗的优点。盖碗比较适合冲泡新茶,新茶对水温的要求不是非常高,老茶就要求水温一定要高,盖碗比较薄,密度大,开口大,保温性不是很好,夏天还不觉得,冬天用盖碗泡熟茶,很难泡开,滋味和香气出不来。

但盖碗的好处是容易清理而且不挂味,一个盖碗洗干净了泡什么茶都不会串味。盖碗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真实的展现一款茶的品质高低,盖碗是很实诚耿直的,每次冲泡都会不留余地逼出茶的滋味,优缺点一目了然。

不过盖碗不像茶壶有壶把,所以容易烫手,特别不适合新手。

2、紫砂壶

紫砂泥料的特殊的气孔结构,使得紫砂内部有很多细密的透气孔,致密程度比瓷器低很多,这就导致紫砂壶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久经使用的紫砂壶,即使不加茶叶,单用沸水亦能冲出淡淡茶汤来,但紫砂壶泡茶香气更浓,而且醇厚感明显,这点和白瓷盖碗相比,的确不好说谁好谁坏,就泡出来的茶味而言,只能看个人喜欢来选择。

因为每次冲泡以后,紫砂壶里的气孔会留着茶的气味,这就是挂味儿,所以紫砂壶讲究“一壶侍一茶”,否则就会串味,怕麻烦的茶友,尽可远离紫砂壶,一只盖碗足矣。

3、结论

在同样的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的情况下,紫砂壶比瓷的盖碗更能有效地发挥茶性,使茶的滋味更加好的被体现出来。推断原因应是紫砂保温性强,散热慢,帮助茶叶释放溶出物。盖碗相对散热较快,当水注入盖碗时,冷却了的盖碗和茶叶表面会吸收部分热力,减低水温,降低溶出物的释放,减少醇厚感。

盖香来说盖碗略胜一筹,盖碗可以散发部分热气,减少闻觉刺激,使盖香闻起来更加香。紫砂吸香,会吸收部分茶香,闻起来比盖碗逊色。

盖碗使用,清理,观看叶底都比紫砂壶方便,估计也是大部分的人喜欢用盖碗泡茶的原因。

操作角度看,头几水盖碗比较烫手(但对老茶客,这就可以忽略了)容易摔坏;壶就相对容易上手,但清洗麻烦,在清理时易摔。另外也有一个问题:由于散热原因,盖碗冲泡的温度比壶相对要低,可以说茶叶用盖碗泡会比壶泡要显得耐泡。

喝什么茶,用什么器,都是有讲究的!有哪些如何原因


很多人时常会在后台询问,这个壶可不可以泡上我新买的普洱,这个盖碗能不能,这个玻璃杯能不能...

常言道: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茶器与茶。

1、绿茶——玻璃杯最佳

玻璃杯有着最大的特点就是观赏性佳。

茶叶在热水中渐渐舒展开来,水中曼舞,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茶汤口感清、鲜、甜。

若用紫砂壶或者盖碗冲泡,一来看不到集聚美感的茶叶;二来容量小,冲泡出来的茶汤会比较的浓郁,但不持久。这对于要喝茶的人来说,没有茶喝是一件头痛的事。

2、红茶——白瓷盖碗最佳

白瓷盖碗最大的特点就是完美的展现茶汤的颜色。

红茶的汤色与白色茶具产生的强烈色差对比,使得茶汤显得更加红艳亮丽,如此一来,【色、香、味】得到更好的诠释。

3、白茶——紫砂壶、玻璃杯、盖碗皆可

白茶是一种最接近天然的茶类,茶器的选择上也是适用性非常广。

若一些细嫩芽头,如白毫银针。那么玻璃杯的观赏性最佳,茶叶在水中优美的姿势以及茶汤的色泽变化,是一大乐趣。

4、黄茶——玻璃杯、盖碗皆可

小贴士:如果冲泡细嫩芽头级别,如君山银针,最好选择玻璃杯。会成为茶席上一大亮点。

5、乌龙、普洱茶——紫砂壶、盖碗皆可

紫砂壶散热慢,保温性好,泡出的茶汤味道更加醇厚;

但紫砂壶需要泡茶人注重时间上的掌控,一旦闷茶就会影响口感。

盖碗,还原茶汤之本味,且方便闻香。所以怡情之人,盖碗是你不错的选择。

6、花茶——瓷壶、盖碗、玻璃杯皆可

花茶是需要闷泡的茶类,所以选择有盖子的茶器,盖子可聚拢香气。

揭开盖子,香气扑鼻,相信是爱茶者的追求。

喝隔夜茶,真的会得癌症吗?如何原因怎么样


网上有一种流传了很久的说法,认为喝隔夜茶,会得癌症。尽管大家并不知道此种说法的真正出处,不过以讹传讹,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毕竟谈癌色变的时代里,人人都希望把健康捏在自己的手心里。

喝“隔夜茶”,真的会得癌症吗?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隔夜茶与癌症并非必然关系。

经常加夜班的、习惯晚睡的,泡上一杯茶,冷不丁这茶就成了隔夜茶。这样的“隔夜茶”,身边的资深茶人们,天天喝,但也极少听说,因此得癌症。反而是,这些人为了预防身体疾病,而选择了喝茶。

所谓的“隔夜茶”,其实是个很模糊的时间概念。因为不可能23:55分冲泡的茶叶仅仅过了五分钟,就变成了隔夜茶。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吃剩的食物,放久了容易变馊、变质。同理,冲泡的茶叶放久了,也容易滋味变淡,甚至变质。因而,隔夜茶真正的含义其实应该指的是放置时间过久的茶叶。放置时间过久的茶叶,顶多就是食物变质,喝了容易引起肠胃疾病,比如腹泻等,哪来致癌一说。再者,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常喝茶本身就是防癌的一种养生方式。

因此,与其说,隔夜茶能不能喝;倒不如说是放置时间过久的茶叶能不能喝。

这里的“久”,究竟指多长时间才算是“久”?

这个因季节、天气、温度以及不同茶类等外部因素变化,并没有具体的标准数值。一般来说,10-15个小时内的茶叶,只要没有变质,仍然是可以喝的,过了这个时间,那就有变质风险。尤其是春夏之交以及夏季,由于温度较高,微生物分解活动加快,食物变馊变坏时间则变短。与刚冲泡的茶叶相比,放置时间过久的茶叶,无论在色泽、滋味,还是在香气、内含物质的营养等方面均明显存在很大的区别。

首先,色泽上,放置时间过长的茶叶,由于茶水里的茶多酚氧化成茶锈,会逐步加深茶水的颜色。很多茶水一般刚开始均是有青绿色,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变成暗黄,进而变成类似红茶的深红。

其次,滋味、香气上,放置时间过长的茶叶,失去了冲泡时的鲜爽,以及茶叶的原味,再度冲泡后,滋味、香气均大不如前。

再者,营养上,放置时间过长,茶叶原本的维生素大多已丧失,食之无味,其中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还非常容易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且容易遭受外来污染源的污染,例如:灰尘、虫子等,从而发生腐败。

因此,茶叶放置时间过长,还是以少喝,甚至是不喝为好,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掌握哪几个要素泡出来的茶更好喝?掌握哪几个要素泡出来的茶更好喝?


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甚至着装(礼服)等等。

在泡茶之前,人们只会把茶叶放在嘴里咀嚼。在泡茶之后,茶饮才真正实现了普及,成为中国人和世界各地茶人的至爱。茶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如何泡茶

1、投茶量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

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当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

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茶,茶叶用量较少。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

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

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2、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

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

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以上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

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

培养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

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

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

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老,必须用100℃的沸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菌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3、时间次数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如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

这种泡法的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主要指绿茶);水温较低,则难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

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

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则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有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约半壶)的情况下,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从第二泡开始要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用茶少,冲泡时间宜长。冲泡时间究竟多长?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据研究,绿茶经一次冲泡后,各种有效成份的浸出率是大不相同的。氨基酸是茶叶中最易溶于水的成份,一次冲泡的浸出率高达80%以上;其次是咖啡碱,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近70%;茶多酚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较低,约为45%左右;可溶性糖的浸出率更低,通常少于40%。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揉捻程度一般比绿茶充分,尤其是红碎茶,颗粒小,细胞破碎率高,所以一次冲泡的浸出率往往比绿茶高得多。

发展后,国内外日益流行袋泡茶。袋泡茶既饮用方便,又可增加茶中有效物质的浸出量,提高茶汤浓度。据比较,袋泡茶比散装茶冲泡浸出量高20%左右。

喝了这么多大红袍,可能都是劣质的?有哪些如何原因


近日,茶友“小宫”问了懂茶帝一个问题:“700元/斤的大红袍(正规大公司2017年的茶)喝起来怎么只有炭火味没有香味?是泡的方法问题还是价格太低的原因?”

很多茶友都知道,大红袍(岩茶)都有一个焙火的环节,即便从未喝茶的人,只要大红袍一入口,也常常会说“这茶烘过吧?”

也正因为此,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认知:岩茶都应该是烟熏火燎的,喝起来炭火味十足才够味儿。甚至很多长期喝岩茶的人,已经习惯了浓浓的炭火味,对其它茶味完全无感了。

其实这是不对的!

这涉及到一个概念的区别问题:高火和足火。那么,优质的岩茶应该是“高火”还是“足火”烘焙呢?

此前,武夷岩茶(大红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顺明老师,就曾告诉我们的茶友:高火焙出来的岩茶,都不是好茶,甚至可以说是劣质茶。这种茶,就是茶友“小宫”所说的“只有炭火味没有香味”。

高火与足火的区别

所谓“高火”,简单说就是指焙火的火温过高。高火温度可以达到120℃以上,甚至160℃以上。这样虽然能快速实现干燥,但是因为温度太高,容易使茶汤“断档”,也就是第一泡很浓,第二泡起就迅速下滑了。

而“足火”则是采用低温慢焙,使岩茶的香味慢慢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一般来说,岩茶的足火温度开始为80-85℃,火温逐渐下降,焙至足干,然后进入“吃火”工序。

“吃火”又称为“墩火”或“焙火功”,两笼合为一笼,温度会降到60℃,直到有火香为止,大约需要2-4小时。

“吃火”是岩茶传统加工方法的特点之一,实质上起着熟化作用。对去水保质、增进汤色、提高滋味唇厚度和促进茶香熟化等,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而“高火”就不会达到这种效果,因为温度过高,很快就使茶叶达到了绝对的干燥,其内质也受到了损伤,自然不会有令人愉悦的香气啦!这种茶不仅不好喝,而且人喝多了,很可能会上火。所以,大家要是还在喝烟熏火燎的大红袍,可就要悠着点哦!

你的茶泡得不好喝,90%是因为这个原因


你的茶泡得不好喝,极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水”!我们常见的饮用水除了自来水,还有山泉水、矿泉水、蒸馏水和纯净水,它们适合泡茶吗?下面我们具体分析:

时至今日,因环境破坏和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江水、雪水、雨水已不再适合用来泡茶。自来水经过人工过滤,相对安全,因此很多人用自来水泡茶。

可细心的人发现,直接用自来水泡茶,茶汤里往往会掺杂着一些异味和杂质,严重的影响茶汤的滋味、香气和汤色。

我们的自来水普遍是用氯消毒的,气味较重,钙镁离子含量较高,属于硬水。自来水的铁离子含量较高,容易和茶叶中的鞣酸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鞣酸铁,导致水体变成蓝紫色,即便这对人体无害,但却严重影响了茶汤原本的色调。由此看来未经过处理的自来水会破坏茶叶本质,实在不宜用来泡茶。

用自来水泡茶,就得先将自来水进行处理,把自来水中的氯气和铁离子等去除。处理自来水只需三个简易小妙招,就能轻松解决。

1.澄清法:自来水盛放进容器内,静置24小时,待氯气和消毒味等异味挥发后再使用。

2.煮沸法:自来水煮沸后,打开壶盖继续煮2分钟,将异味挥发掉。

3.过滤法:安装过滤器,除去水中的杂质等。

蒸馏水是利用蒸馏设备使水蒸汽化,再使水蒸汽凝成水。在除去重金属离子的同时,水中的微量元素也被去除了,并且在制造过程中散失了水里大量的空气,失去了空气的水,就失去了活性,泡出的茶汤就失去了活性。因此,蒸馏水不适合泡茶。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人工开采的,未经污染的地下矿水。矿泉水与山泉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矿泉水所含的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多于山泉水。若矿泉水中的矿物质含量过高,易与茶叶中的内含物质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影响汤色和滋味;矿泉水的矿物质含量不高,会更适合泡茶。

大家延续用泉水泡茶的传统,是因为泉水来自山岩壑谷,绿荫深处,经过砂石岩土的过滤,并且吸收了二氧化碳,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溶解了钙、钾等几十种元素,使得水质营养丰富,清爽甘冽,泡出的茶汤品质会更好。

一般说来,在天然水中,泉水是水质最好。但是,由于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有些泉水,如硫磺矿泉水已失去饮用价值。

纯净水适合泡茶,更加适合在审评和给来买茶的顾客试喝时拿来冲泡,降低在品茶时因水质问题引起的误差。因为纯粹,所以纯净水能够保持茶汤清澈透明,滋味纯正,无异味、杂味,是最保险、最稳定的选择。

总结:山泉水从古至今都是最顶级的泡茶用水;大部分的纯净水和矿物质含量适中的矿泉水适合泡茶自来水可以泡茶,只是最好不要直接使用,应该经过处理后再行冲泡;蒸馏水不够有活性,最好不要选择。错误的泡茶用水会影响茶汤的品质,选择正确的泡茶用水,可以保持茶汤的原汁原味,让茶汤状态达到最佳。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8498.html

上一篇:喝绿茶真的伤胃吗?原因如何主要是

下一篇:教你一眼识别出易武茶的品级高低!如何怎么?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