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春茶贵如油,那么到底贵在哪里呢?春茶品质高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相较于其他茶类,普洱茶在这方面体现的就更为明显,春茶作为一年的精华,备受推崇和追捧,除了有一般春茶具备的因素外,普洱茶自身的特性也促成了这一点!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春茶究竟好在哪里!原因有以下三点:
1、贵在早
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的说法以及市场对于明前茶的追捧,已经能看出春茶早的可贵之处了。早采,是为了保证春茶的品质,茶农们在春茶开采的时候都必须与时间赛跑,与春天赛跑。因为如果晚采那么几天,茶芽生长迅速,长开了,茶叶的品质就会下降。最受关注的“明前茶”也正是因为它采制时间较早,所以上市时间也比较早,抢先占领春茶市场。
2、贵在少
春茶一般是指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而我国的春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适宜茶叶的生长,一场倒春寒就可能让茶农的辛苦全白费了。所以春茶受到时间、气候等限制,每年的产量都是有限的。物以稀为贵,春茶量少而贵也是显而易见的。
3、贵在品质好
春天就是一个百废待兴,万物复苏的季节,茶树经过休养,储存了更多的养分,所以刚抽出的新芽蕴含了茶树的营养精华,茶芽肥壮嫩绿,叶质柔软。其营养成分,例如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丰富,使得春茶滋味更加鲜爽,香气更加清幽怡人。
秋茶结束后,一年的采摘基本停止,到冬季茶叶进行修剪后,茶树就进入了漫长的休眠期。这期间茶树得到了休养生息,自初春萌发,生长期较长,内质丰富;快到春季以及冬末初春,温差大,有机质在茶叶中累积较多,使得春茶内质饱满,厚实;春季恰逢云南的干季,降水少,而光照充足,温度较高,有利于芳香物质的形成,一系列有利的条件下,春茶就呈现出了滋味厚实、香气高扬、鲜爽的特点。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在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普洱春茶才是真正的晒青茶,春季光照足,降水少,而云南太阳的紫外线格外厉害,太阳辐射强度很大,很容易晒干茶叶,甚至4-5个小时就可晒干;而夏季,降水多,阴雨天、阴天多,不具备晒干的条件,只能低温慢烘,或者日光棚晾晒,甚至一些不良业者直接高温烘干;秋季情况虽好,但是雨水也少不了,晒干需要的时间较长,有时候不得不分几次、分几天晒干,内质和香气不免打折扣,对于后期的越陈越香影响也不小,所以现在很多初制所,村寨都在逐步推广晒棚,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春茶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吸收日月之精华,是茶中之明珠,让我们拭目以待,殷切期盼喝上一杯好茶吧!
可能是冬天喝红茶的茶友比较多,最近常常有茶友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喝的红茶有点酸味?是品质问题吗?”看来有必要来聊聊这个话题了。要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首先要清楚茶汤滋味中的呈味物质。此前,我们也分析过,茶叶中除了我们常说的苦、涩、甜等呈味物质之外,也是有酸味的呈味物质的。茶叶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没食子酸、抗坏血酸和羧酸类化合物,还有一些酸性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酸等,它们在茶汤中起调整茶汤风格的作用。这些酸类物质通过制茶,绝大部分与其他物质(例如醇类等)发生酯化反应,剩余部分进入茶汤,起调味作用。所以我们在喝茶时,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明显喝出酸味来的。而红茶却比较容易出现酸味,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有多种可能的原因,给大家逐一道来。
红茶出现酸味的四种情况一、工艺问题导致发酸红茶发酸,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在制作工艺上。我们都知道,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发酵存在于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每一道工序,如果温湿度、通气等技术因子控制失当,极有可能“发酵不当”,酸味也就极易出现。
1、萎凋:这个过程是为了让茶叶里的水分蒸发,这在制茶界有个专门的术语:走水。走水的过程中,茶叶其实已经开始在慢慢发酵了。而萎凋时,如果走水速率不当,失水时间过短或过长,特别是茶叶摊放过厚使温度升高,致使茶叶轻度发酵,就会形成青酸味。
2、揉捻:在揉捻环节,叶量过多,揉时过长,加压过重、过长均会引起“微发酵”。揉捻时投叶量过多,或茶叶长时间在揉桶里堆积和揉捻,散热、透气不良;或茶汁溢出过多,芽叶闷积等产生热量,且湿度相对大,致使微发酵产生酸味。
3、发酵:发酵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但现在有专门的发酵机器出现,“天时”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人和”才是这一步最为关键的因素。一款好红茶成功的一半至少是掌握在制茶师手里,另一半就是所谓的原料了。发酵对温度、湿度的把控尤其重要,湿度过大、温度过低均会产生酸味或其他味道。一款红茶,正常发酵时间至少在4小时以上,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对红茶不利。发酵过轻,会有青酸味;发酵过重,会有酵酸味。
4、干燥:最后的干燥环节,如果长时间维持在比较低的温度,发酵叶持续,变成过度发酵,酸味及涩味也会滞留其中。
二、存储不当导致发酸红茶在存放过程中,吸收水分会再次发酵,产生异味成分(乙酸、丙酸等),从而产生酸味。所以,我们也常常会听到茶友说,存放了若干年的红茶,再喝时能喝出明显的酸味,就是存储的原因。当然,红茶在存储过程中产生的酸,与工艺不当产生的酸不一样。储存中轻微受潮产生的酸,在冲泡两三次后便可消失;或者用稍微低一些的水温(例如80℃)进行冲泡,便可避免一部分酸的产生。而工艺产生的“酸”至始至终都会出现的茶汤里,可谓“阴魂不散”。
三、冲泡方法导致发酸每一款红茶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有些红茶可以用沸水冲泡。而有些红茶如果过比较细嫩,加之红茶为全发酵,很多内含物质已经被逼在门口,也用沸水猛冲的话,内含物质一下全泡出来了,这其中也包括了“酸”,我们尝到酸味也就在所难免了。
四、原料问题导致发酸这是最说不清道不明的,但也是我们不得不讨论的。有些红茶的制作工艺非常好,储存非常得当,冲泡方法也近乎完美,可就是有一股酸味不可避免。这就只能归结为原料的原因了。而影响原料的因素又非常之多,例如土壤、气候、雨天采摘,都有可能会影响茶叶原料的品质。以上就是我们讨论的红茶出现酸味的几种情况。最后要说的是,没有一款红茶是完美的,再技艺高超的制茶师,都有可能做出微微带酸的红茶来。只要这种酸是可接受的,不会有不愉悦的感觉,就应该是正常的。而有些人为了避免酸味,制茶时加入其它物质(糖或糖精等),使茶喝起来非常的甜,反而是值得警惕的。
原以为喝茶可以解渴,不想有时喝茶后,不少茶友反映有时喝茶会感到口干舌燥。这种情况正常吗?是不是茶叶不好?
引起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我们总结了喝茶时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这里首先需要排除的,是饮茶人自身身体状况欠佳的背景。正常人舌面一般会有津液滋润,反映为舌面的润燥,在中医上,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
正常舌苔不干不湿,而津液过少就会口感舌燥,无苔干燥表明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经常性的口干舌燥,这跟喝茶本身关系并不密切,另当别论。
除去病理的原因不讲,喝茶感到口干舌燥的主要原因:
1、茶多酚物质引起的干涩
茶叶中含有多酚类物质,这种物质入口会在舌头上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让舌头发干、发涩。这层膜破掉之后,便转化成了大家常见的回甘,这也是一种好茶的标志。同时,这种状况一般也会在茶多酚含量较高的茶类比如绿茶、生普等往往会更加明显。
2、饮用过热茶引起的干涩
饮茶提倡热饮或是温饮,但过热饮用会烫伤口腔,产生一种干涩感。其实我们喝过热的开水,也会有相似感受。此外,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提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气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
3、一些茶所谓的“火气”较大
一方面,传统医学认为,食性有“四性五味”之分,寒、凉、温、热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茶类中,则以绿茶、白茶最凉,青、黄茶则相对性平温和,红茶、黑茶茶性相对温热。
另一方面,一些新加工出来的茶叶,如刚刚经过杀青干燥的绿茶或是刚刚烘焙过的茶叶,往往“火气”未消,这时饮用,一些人往往舌面、喉咙会有一种干涩感;而绝大多数茶类经过一段时间后,都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此外,一些人对茶毫反映敏感,对于一些多毫的茶如碧螺春、白毫银针等,喉咙受到刺激,会有种痒与干的感觉。
如此,我们便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喝茶会有舌面发干的感觉。其实,它如同我们感受其他味觉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大可不必担心哦。
4. 茶多酚的功效
有关的医学研究报告证实茶多酚具有如下保健、治疗效果:
(1)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癌症的功效。
诸多的医学实验已经证明,茶多酚有极强的清除有害自由基,阻止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诱导人体内代谢酶的活性的增高,促进致癌物的解毒;抑制和阻断人体内源性亚硝化反应,防止癌变和基因突变。抑制致癌物与细胞DNA的共价结合,防止DNA单链断裂,提高肌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表明,每人每天摄入160毫克茶多酚即对人体内亚硝化过程明显的抑制和阻断作用,摄入480毫克的茶多酚抑制作用达到最高。
(2)防治高脂血症引起的疾病
增强微血管强韧性,降血脂,预防肝脏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茶多酚对血清胆固醇的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来清除动脉血管壁上胆固醇的蓄积。同时抑制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摄取,从而实现降低血脂,预防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3)降血压
人体肾脏的功能之一是分泌有使血压增高的“血管紧张素”和使血压降低的“舒缓激肽”,以保持血压平衡。当促进这两类物质转换的酶活性过于强时,血管紧张素增加,血压就上升。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抑制转换酶活性的作用,因而可以起到降低或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
(4)降血糖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血糖过多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5)防止脑中风
脑中风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体内生成过氧化脂质,从而使血管壁失去了弹性,茶多酚有遏制过氧化脂质产生的作用,保持血管壁的弹性,使血管壁松弛,消除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从而有效地防止脑中风。
(6)抗血栓
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可引起红细胞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膜脂质中磷脂与胆固醇的增多会降低红细胞形成能力,严重影响微循环的灌注,增加毛细血管内血流淤滞,加剧红细胞聚集。
茶多酚对红细胞变形能力具有保护作用,且易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阻止纤维形成纤维蛋白。另外,茶多酚能有效地抑制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促进脂类及胆汁分泌,从而有效地防止血栓的形成,不宜长期服用,而茶多酚具有降脂抗栓作用的天然化学成分,加之其所具有的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新型保健食品。
5. 饱餐之后不宜饮生普洱茶
许多人喜欢在大鱼大肉一顿饱餐之后喝些绿茶,这样对健康不利。茶中的大量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使肠道蠕动减弱,从而延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进而导致大便干燥。所以,饱餐后最好先不要喝茶。要喝就喝好的熟普洱茶。
6. 每天喝多少茶为宜一天喝多少茶为宜?这要因人而异。取决于每个人的饮茶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风俗等。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平时又有饮茶习惯,一日饮茶6-10克,分2-3次冲泡时适宜的。居住在高寒地区的人,一日饮砖茶20-30克也不为多。体力劳动量大、体能消耗多、进食量大的人,尤其在高温环境或接触有害物质多的人,一日饮20克茶也是适宜的。吃油腻食物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孕妇和儿童饮茶量要适当减少。
7. 荧屏面前长饮茶
电视、电脑是人们平时接触比较多的,有一定射线,对人体不利,尤其时间过长会引起视觉疲劳导致视力衰退,连续看电视和使用电脑四五个小时,人的视力会暂时减退30%。为减轻其不良影响,看电视时喝杯茶是一个好办法。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好处。如茶中的维生素A,有利于防止视力衰退;维生素B2对眼结膜、角膜有保护作用;维生素C是眼睛晶状体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不足时会使晶状体受损,变得浑浊;维生素D可直接参与眼视网膜以维持视觉的正常;微量元素锌则是维生素A在人体内运转的必须物质,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D不足会减弱眼睛的适应力和辨色能力。另外茶中还含有β胡萝卜素、钼、钙、脂多糖、茶多酚类等物质,它们也有减轻眼疲劳和防辐射效用,更重要的通过饮茶增进排尿,将毒素排出,“净化”环境。
8. 别喝餐馆免费茶水
许多餐馆上菜前都要先给客人倒上一杯免费茶水,但大多数免费茶水茶汤浑浊,杯底沉淀物多,里面多有碎叶和叶梗。据北方某市一餐馆老板透露,这种茶在市场上批发价是8毛钱一斤,有“垃圾茶”之称。同样,茶界人士说,这种“垃圾茶”的一个重要
经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600多种化学成分,它们对茶叶的色、香、味以及营养、保健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茶饮料是全世界公认的健康饮料,而在我国古代本草类书籍中,茶早已被确认是对人体的营养及治疗价值是很大的,而且无毒、服用安全,可以长饮久服。
随着对健康饮食这一观念的认识,人们已不满足于“喝香茶、喝好茶”这一基本要求,“泡茶讲技术,饮茶讲科学”,“卫生、健康、喝好茶”的观念已得到大众的日益重视。
1. 选择好的茶叶
“健康的茶才是好茶。”这应是给喝茶人强调最多的一句话。人们喝茶是由于健康的需要,如果喝到的不是真正有质量保证的茶,则会受害不浅。所以应注意尽量选择品质优良同时又安全卫生的茶叶产品,如绿色食品或天然有机茶。众所周知,我国的茶叶进出口因为农药残留超标收到影响,平均价格低于印度茶价40%,从茶农、茶厂到茶叶进出口公司都感受到了“绿色壁垒”的厉害。专家从环保方面分析说,茶叶等级分3种,最好的是有机茶,其次是绿色茶,再次是无公害茶。有机茶贵在纯正,它必须从生长环境、过程到加工、运输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有机茶在栽培上首重水土保持,茶园管理决不喷洒农药,不施化学肥料,采用纯天然之自然农法,并严谨地把关每一制茶流程,最后遵循古法精心制作。
2. 用正确的冲泡方法泡茶
我们通过对冲泡技艺的学习,知道要品饮到一杯好茶,水质及其温度、器皿、泡茶程序是除茶叶外的几个基本要素。“茶性必发于水”,而水又是决定茶汤滋味最重要的条件。泡茶用水的温度不可一概而论,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老、嫩程度选择相适宜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茶汤颜色会变黄且暗,茶的芽叶被“烫熟”,维生素大量破坏,营养价值降低,咖啡碱、茶多酚浸出很多,使茶汤产生涩味。而水由于沸腾过久,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的鲜爽味也大为逊色。反之如果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浸出,茶味淡薄,同样会降低饮茶功效。因此,要根据茶叶品种,尽量选择清冽的活水或卫生的净水以适宜的温度进行冲泡。除水质和水温外,还应对冲泡的时间、泡饮的器皿有所选择,以达到和茶叶相得益彰之效。
3. 喝适合自己的茶
一是根据体质选茶。
茶虽然是对人体有益的健康饮料,但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每一个人,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爱好、习惯有别,每个人更适合哪种茶,应因人而异。因此,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对茶叶有所选择。
一般说来,初始饮茶者,或平日不大饮茶的人,最好品尝清香醇和的一般中、小叶普洱散茶。有饮茶习惯、嗜好清淡口味者,可以选择生普洱饼茶。但生普洱茶“性寒”,不适合手足易凉、体寒的人饮用。这些人以选择熟普洱茶为主,熟普洱茶茶性温,喝了有祛寒暖胃的功效。胃部常感到不适或有胃病的,更应该喝熟普洱茶。对于身体肥胖的人,饮消脂功效显著的乌龙茶及云南普洱茶更为合适。喝茶会睡不着觉的人,可以喝发酵更多的熟茶。有的人为怕喝了睡不着觉还可以把一开始冲泡约3分钟的茶水倒掉,在续上开水冲泡饮用,茶的提神效果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二是根据季节饮茶。
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一,不但寒暑有别,而且干湿各异,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理需求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从人的生理需求出发,结合茶的品性特点,最好能做到四季选用不同的茶叶饮用,使饮茶达到更高的境界。
具体说来,在春季,严冬已经过去,气温回暖,大地回春,这时宜饮些清香四溢的花茶,一则可以祛寒除邪,二则有助于理郁,去除胸中浊气,促进人体阳刚之气回升;夏天,天气炎热,饮上一杯清莹碧翠的绿茶,可给人以清凉之感,还能收到降温消暑之效;秋天,天高气爽,饮上一杯属性平和的半发酵普洱茶,既能清除盛夏浊热,又能恢复津液和神气;冬天,天气寒冷,饮杯味甘性温的熟普洱茶可以收到生热暖胃之功效等。
当立顿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现代人对于“袋泡茶”已经不再陌生了。无论红茶、绿茶还是黑茶现在市场上都有不少专门做成了袋泡茶。其简单方便的冲泡方法,轻便的包装使其成为办公一族的“宠儿”。可是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一款特别有机福鼎白茶袋泡茶,来自绿雪芽。
拼配袋泡,滋味丰富通常我们喝袋泡茶,一袋只能喝到比较单一的茶品,但是小编介绍的这款袋泡茶却能让你一次体验到丰富的茶滋味。与其他单一茶品不同,这次绿雪芽选择了白茶当中寿眉和白牡丹的拼配料,让你喝一次就体验到寿眉与牡丹的滋味。并且这是2014年的原料,在经过一年的存放,口感更佳。试想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随手拿起茶杯,喝上一口滋味丰富的茶,会不会感觉精神一震,心情愉悦。
便携包装,易取易泡钟爱袋泡茶的一般都是上班族,上班期间冲泡一袋茶包基本可以喝一天,不用频繁的换茶。绿雪芽的这款袋泡茶包装简单,放在办公室里面也没有占太多的位置。想喝时,取出一个茶包,放入杯中,加入热水,上下拉动一下茶包上的绳子,即可看到茶汤颜色变深,茶味已出。
有机白茶,健康养生白茶与其他茶类不同,其制作工艺就比其他茶类简单,不杀青、不揉捻,用传统工艺自然萎凋。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也使其特殊功效广为流传。白茶清热降火,美容养颜,有着“女人茶”之称,是都市女性的最佳饮品。袋泡茶已成为都市人杯中的常住饮品,想要让更多人爱上袋泡茶,就需要来点特别的东西。绿雪芽别出心裁地采用拼配袋泡茶,在口感上更加丰富了袋泡茶,加上白茶的特殊功效愈来愈被人们所知晓,想要了解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另外,绿雪芽的这款袋泡茶价格亲民,包装简单,取用方便,还可以随身携带。
又到春茶季,各地新茶陆续上市,有些消费者以喝新茶为乐,争相购买明前茶、雨前茶。记者从医院消化科了解到,有些茶客抢鲜喝绿茶、喝浓茶,结果引发消化道不适,轻者胃部感觉闷痛、大便溏稀,重者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出血。近几年来,在春茶下来之后,这两家医院都接诊过因喝大量新茶导致胃出血的病例。
春茶好喝,且很少用农药
所谓春茶,是指采摘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制成的茶叶。
春茶好喝,是因茶树经历一冬的积累,叶肉肥厚,营养物质丰富,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所以茶汤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另外,第一茬采摘的茶很少生虫,因此很少用农药。
老茶客喝春茶,又讲究明前茶或雨前茶。然而,不同的茶区,春茶采制的时间也有早晚。在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因气候温暖,在清明之前就有相当数量的新茶上市,这被称为明前茶。然而,河南信阳毛尖的明前茶数量不多,因信阳地处江北茶区北缘,气候相对较冷,清明之前茶叶产量极低,所以明前茶少,对于喜欢喝信阳毛尖的人来说,能喝到雨前茶就很不错的了。
茶农经验:新茶制好后,先放半月再喝
河南省中医院牛学恩主任医师介绍,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最新鲜的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春茶刚加工之后,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还没有被充分氧化,对胃肠刺激较大,如果大量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
其实,茶农的生活经验也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信阳茶农在新茶制作好后,通常先不喝,要放半个月左右才喝。他们说,这样喝茶不但不会强烈刺激肠胃,茶叶的香气、滋味也更醇厚。实际上,放一段时间,就是让茶内的酚类、醇类进一步氧化。
牛学恩主任医师介绍,饮茶除了上述注意事项之外,还要结合自身的体质。他说,胃寒者,多有舌苔白腻、手脚凉、畏寒症状,此类体质的人,不宜多饮绿茶,适量喝红茶更好。此类患者如果大量饮绿茶,可能会加重原有的胃炎、胃溃疡病情。
新茶、陈茶,不同茶类各有讲究
不同茶类,茶叶存放的时间其实不同,所以,说新茶、陈茶,要具体看是哪一种茶。
绿茶存放半个月,仍是新茶,而且是好喝的新茶。国家规定,绿茶的保质期是18个月。通常,隔年的绿茶就算陈茶了,尤其是在没有冷冻的条件下,存放两个月的绿茶就变成陈茶了。
可是,对于其他茶类就不是这样了。普洱茶、黑茶,陈化的反而好一些,如果保存方法得当,保质期可达10-20年;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再如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反而能提高茶叶品质。
今天,茶友“蔡少”问了懂茶帝一个问题:“刚炒出的茶叶,却泡出了浑汤,是怎么回事?”,同时还给小懂发来一张照片。
照片中,左面的茶汤要比右面的茶汤浑浊,今天小懂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茶汤浑浊的原因都有哪些。
1、一种好的情况:毫浑
在形容上等的细嫩绿茶时,会说“茶汤清澈透亮,有毫浑”,很多朋友会有疑惑:带“浑”的茶汤怎么还是清澈透亮呢?
其实,这里的“浑”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浑浊,而是毫浑,茶汤毫浑并不等于浑浊。
毫浑,指茶芽上自然生长的银白色毫毛,经冲泡后会有部分自然脱落,漂浮在茶汤之中,透着光就能看到明显的细小的毫毛,如碧螺春、信阳毛尖等。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评价汤色的标准:“嫩绿为好,含毫量高时,汤色常毫浑,属正常情况。”
由于茶毫会随着茶叶的生长而脱落消失,成熟度高的茶叶茶毫很少甚至没有,所以当茶汤出现“毫浑”,有可能是这款茶的原料等级较高。
2、茶叶受到污染
加工环境不清洁,茶叶容易受到灰尘、杂梗、泥土、金属等杂物的污染,还有包装材料的污染,作业工人也很容易把污染物带入茶叶中,导致茶汤产生浑浊现象。
3、制作工艺欠缺
躲过了杂质的污染,还有下一道考验,就是工艺问题。首先,如果鲜叶采摘后堆积时间过长、过多,导致茶青失鲜;
其次,在杀青过程中,如果扬炒不足,容易导致含水量过高,也会引起茶汤浑浊;
第三,很多绿茶有“揉捻”工序,揉捻过重,茶叶细胞破碎率过高,部分不溶于水的细小物质在茶汤中也会显浑。
4、冲泡不当
冲泡不当,也是会导致茶汤浑浊的,主要原因是浓度过高。方元超在《茶汤沉淀机理的研究》一文中提到:茶汤浓度过高,容易形成“茶乳酪”沉淀,会导致茶汤浑浊。所以,冲泡绿茶如果坐杯时间太长,也有可能出现浑浊哦!
有很多的茶友在挑选茶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干茶上面附着有白色的或者金黄色的毫毛,有很多卖家会告诉你这是高品质茶的特征,毛毛越多质量越好。这让很多人都认定有茶毛毛的茶才是好茶。但真的是这样的吗?干茶上的小茸毛都是些什么?这些茸毛对茶叶品质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关系?
1、干茶上的小茸毛都是些什么?
茶毛毛是茶毫,也叫茶毛。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这个指标在很多情况下作为茶叶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茶友们得知道茶叶的好坏并非由茶毛毛的多少来衡量。很多茶都有茶毛毛,特别是绿茶、红茶等。但并非所有的茶都可以一概而论,如龙井,在加工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辉锅,辉锅的目的主要是干燥茶叶,促使茶叶香气物质的进一步形成,但它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磨掉茶叶表面的茶毫,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点,所以龙井、竹叶青等茶不能用毫毛的多少来决定它的等级。
2、有茶毛毛的茶才是好茶吗?
没有茶毛毛还是好茶吗?林志玲的这句广告语不知误导了多少茶友。茸毛对很多名茶的外形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工夫红茶、烘青、白茶以及许多名茶,都要求显毫。但这可不是断定好茶的标准。
以绿茶来说,绿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一部分的茸毛脱离,沾附在茶叶的表面,成茶冲泡过后,茶毫溶于茶汤中,茶毫中丰富的氨基酸以及其它的有效成分,从而也增进了茶汤的香气和滋味。比如越是高档的名优茶的茶汤滋味越醇厚,香气也越高。
而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白茶等这类茶在采摘制做时,要要求采摘开面叶为料,大多较为粗老,太嫩了反而做不出来这等风味。
从这一点上来看,茶毫越多茶越好,茶毫越多的茶品,鲜爽度也会更高一些。但是茶毫也并不是评判茶叶好坏的唯一标准。茶叶的品质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茶毫的多只能是某些干茶茶品的特征之一,却决不是评判茶的唯一标准。
3、茸毛对茶叶品质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关系?
茸毛越多茶芽,往往是茶树品种特性的表现,不仅对茶叶的外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是幼芽和优质茶叶的标志。茶叶茸毛中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成分均极显著低于茶身中的含量,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茶身中的含量。
芽叶茸毛多,对大多数茶类说是一个优质性状。幼嫩芽叶茸毛多,制出来的茶叶多具毫香,毫多的干茶鲜爽度也会高一些。但是茶叶上茸毛的多少并不是判定茶叶质地好坏的唯一标准。
茶叶的品质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单单是要看茶叶的茸毛、茶叶的嫩度。茶毫多或者显毫是某些干茶茶品的特点之一,我们可以去欣赏它,但也无需过分追求。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