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云南省昆明市茶业简述(二)

2019-11-16

宜良宝洪茶树在分类学上属山茶科、茶属、茶种(CameI1asinensis(L)0.Ktze)因其产于宜良宝洪寺周边区域而得名,是地方优良高香型中小叶群体品种,有性繁殖系,在原宝洪寺旧址生长有古茶树2株。产地海拔1600~180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两山万户庄、河西营、江头村、东山梅家营、旧县、马家营等自然村,茶园面积二千余亩。

萌发时间一般为2月中句。开采期早,与省外名优中小叶种产区相比较,开采期早近一个月,极具名优茶产销优势。属小乔木型,树高2米以上,枝干细,且主枝粗细习称。芽绿或黄绿色,白毫丰满,细嫩、秀丽、长型,饱满。

芽叶常温天气采摘下来20分钟后,散发出特殊的花草香;抗寒早抗病虫、耐贫瘠。所制作绿茶碧绿光润、扁直平滑、汤色清澈、鲜爽回甘、经久耐泡,香高液郁持久,风味特征显着具有特殊天然花香。俗有“屋内炒茶院外香,院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荼满屋香”的美誉,其内含物质丰富,茶多酚25.04%,咖咖啡碱4.57%、氨基酸4.07%,儿茶素82.92毫毫克/克。

四、茶叶简史

昆明地区截培制茶的历史可追湖到唐朝。昆明历史名茶有昆明十里香茶、宜良宝洪茶、山西太华茶,有三姐妹的美普。西山太华茶已消亡,十里香与宝洪茶得以留存。十里香原产于昆明金马寺十里堡归化寺周边。《昆明县志》记载,唐代有栽培,明清为1933年曾参加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展出。昆明茶市故有“吃茶要吃十里香,喝水要吴并十星香,香澄满客堂”佳话流传。十里贡茶获获“2010参加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动金奖”和“2011世界绿茶评比大会最高金奖”。

宝洪茶产于宜良县城郊宝洪寺。庸代开始建寺时名相国寺,明代改建后称宝洪寺,宝洪茶系开山和引米茶种,茶因寺得名。康55年《宜良县志》:宝洪茶为著名物产;1948年《新纂云南通志》:宝洪茶与普洱茶评为云南特品:1980年评为省“绿茶品质第一·”;1985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获2011世绿茶评比大会金奖。流传谚语语“屋内炒茶院外香,震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茶满屋香。”1939年宝洪茶试制呈扇形炒青茶。建国后采用龙井加工工艺制成宜良龙井,称宝洪茶;以细嫩鲜叶采用炒青所制产品称宜春茶。

解放前老茶园大部分荒芜,濒濒临毁灭。改革开放后,昆明市茶叶生产得以逐步发展。里香、宝洪茶在近两年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发展。目前,昆明茶叶种植生产主要集中在宜良家洪,安宁禄缥、草铺,石林螺塘、小密枝村等地。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cy316.cOM编辑推荐

云南省昆明市茶业简述(四)


4.茶文化宣传及人才培训

昆明文化古城历史悠久,茶文化资源丰富,近年茶叶商贸、消费与茶文化相互促进,交流频繁,扩大了云茶知名度,推动了国际交流,激活云南茶叶的市场活力,有利于云条走出国门昆明充分利用教筒资源优势,培训茶叶专业人员。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昆明大学农学院均有茶叶专业,还有数十个茶艺师培训学校,有的特色高中也开设了茶艺专业特色教学,培训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六、生产茶类

昆明市生产茶类主要有绿茶、普洱茶

七、科技成果

近5年来昆明市茶叶科技成果主要有:“地方历史文化名茶保护研究与开发”项目在2012年荣获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2013年获第八届“海峡两岸工创新成果展”金奖。

八、其他

昆明具备建设云南省茶博物馆的诸多优势资源条件。近十年来昆明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昆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发展宣传云茶产业,在昆明建设云南省茶博物馆势在必行,昆明己具备了人口、政策环境、地地理区位和茶产业从业群体规模、旅游城市等重要条件。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云南省昆明市茶业简述(三)


五、茶产业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排动昆明市茶叶产业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单状态扩展到了产业的产业体系。起明市素产业发展布局也从单一的传统多行业,逐渐成为贯穿一、二、三产业的产业体系。昆明市茶产业发展布局也从单一的传统种植、初加工、商品贸易初级市场模式遂渐转移全以再加工、精深加工、茶叫经济贸易为重心的现状。

1.昆明茶叶种植生产

茶叶种植面积5908亩,2011年春茶总产量为67.131吨,产值为449万元。昆明本地种植茶叶多加工録茶,现有品牌有十里香、宝洪茶、石林春、拥翠、禄雨春等。昆明作为云南的窗口,发展茶叶生产是扩大和提高云南茶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拓展茶叶市场,树立云南茶叶名牌形象、茶叶大省的最好宜传,昆明十里香茶、宝洪茶优异的品质和富含的历史文化内潘有着打造名优茶名牌的潜力和实力,借助当前都市新衣庄的良好政策环境,适度发展高香型中小叶种绿茶名品生产,形成对云南以大叶种为主的茶产业的丰富和补充。目前在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十里香茶文化园、重振宝洪茶佛茶文化与宝洪寺重建同步开展,昆明地方历史名茶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起点。

2.普洱茶生产

据2006年调查有80多家进行茶叶再加工的企业,年产从几吨到数千吨。近年普洱茶市场些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如七彩云南庆沣祥、安宁海湾茶业、龙润茶业、茶马司等,同时一些全国连锁茶业也进驻昆明从事茶叶的精深加工生产,如天福茶叶集团等。同时也促进了茶具、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昆明茶叶商贸、流通

历史上昆明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官马大道”,承担着京城及国内大多数地区的普洱茶贸易的枢组,也孕育积淀普洱茶文化发展。今天昆明是云南乃至西南茶产品交易流通中心,目前以云南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和康乐茶叶市场两大市场为主的各种规模各种特色茶产品交易市场运行已十分成熟,除此之外还有广泛分布于城市的4000多家茶叶零售店及茶室,作为茶产业的第三产业为茶叶与消费者之间的架起桥梁,成为云茶销售流通网络的一部分。

形成了西南最大乃至全国较大的茶产业从业群体,包括科研、经经营、茶艺、茶文化传播等。近年来在昆明会展中心连续成功举办的十届普洱茶博览会,十一届昆明农博会、三届南博会等众多会展成为宣传推广“云茶”的重要载体。昆明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之一,成为云茶展治、交易和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云南省普洱市茶业概况简述(二)


二、普洱市茶产业基本概况

(一)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

2013国际茶业大会上普洱市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的称号。普洱市具有世界唯一的一条从宽叶木兰化中华木兰化石——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茶类植石物垂直演变完整的生物链。普洱市景谷县发现了距今3540万年宽叶木兰化石:景东县田心发现了距今2500万年的中华木兰化石;镇沅县千家寨生长有2700年历史的“世界野生茶树王”;澜沧县邦崴生长有1000年历史的过渡型古茶树:澜沧县景迈山生长有具有代表性的18.2万亩栽培型古茶园普洱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有着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的美誉。普洱市实施以茶名市、以茶兴市、以茶富市战略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全力打造茶产业,把茶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重点扶持。

(二)普洱市茶产业概况

2015年,茶园面积1596598亩、采摘面积1483057亩、茶叶总产量102189吨、亩均产量68.90千克/亩、无性系茶园面积763162亩、无公害茶园面积847493亩、绿色食品茶园面积35804、有机茶园面积133716.55亩、省级龙头企业数量12个、州市级龙头企业数量19个初制所数量1056个、专业合作社数量796个。

1.茶产业不断壮大

建国以来,普洱市茶产业经历了恢复、发展、停顿、振兴、快速发展等儿个时期。1949年,实行“恢复老茶园,开恳新茶园,发展茶叶生产”的方针,普洱的茶叶生产得到较快恢复。1958年,“大跃进”造成农业战线劳力紧张,茶园失管,茶叶产量下降。1964年,各县积极开恳茶园。

1979年后,在开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中,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建设了一批集中连片、高标准的茶叶商品基地,茶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和部分国家及地区。1993年以来,普洱市举办、参与各种茶事活动,普洱茶重新被世人所知,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3年5月,普洱市被命名为“中国茶城”。

2013年,国际茶业大会在普洱市召开,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普洱“世界茶源”称号。到2014年,茶叶种植面积从1949年的1374公顷发展到104933公顷,增长75.37倍;茶叶产量从1949年的350t增加到96000t,增长273.29倍:茶叶总产值达107.5亿元,茶产业覆盖了全市10个县(区)103个乡(镇)、960个村委会,涉茶农22.9万户、112.8万人,户均收入3088.4元。现有茶叶初制所2173个,主要加工企业178个,茶产业真正成为了普洱人的民生产业,成为支撑普洱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云南省临沧市茶业概况简述(二)


(二)种质资源

临沧是云南省古茶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绵延200多千米,在海拔1050~2750米之间,8县(区)的9000多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都有野生茶树分布有树的地方就有茶树,茶树是森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群众世代有采摘习惯的野生茶林超过40万亩,主要群落分布点达35个,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双江勐库1.2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和永德大雪山10.05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

1981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临沧市茶叶研究所组成的茶树种质资源考察组,对临沧市的风庆、云县、临沧、双江、永德、镇康6个县37个村(点)进行全面考察,采集茶树标本77份,经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鉴定,全市共有4个茶系,7个种和1个未定种,分别为:大理茶(C.taliensisMelch)、大苞茶(C.grandibracteataChaangetYu)、五柱茶(C.pentastyleChang)、滇缅茶(C.irrawadiensis)、勐腊茶(C.manglaemsis)、厚轴茶(C.classico1umaChang)茶(C.sinensis0.Ktze)、普洱茶(C.assam1ca(Mast)hang),其中大苞茶为临沧市独有种。

临沧驯化栽培茶树历史悠久。全市八县(区)均有栽培古茶树的分布,现存百年以上古茶园达11万多亩。其中对大叶茶驯化栽培有重大影响的首推云县白莺山古茶园、双江冰岛古茶园、有代表性的茶树包括风庆香竹箐大茶树和云县茶房大苞茶。原产于双江勐库的勐库大叶茶、原产于凤庆的凤庆长叶茶1984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有性系良种。1987年,邦东黑大叶茶和忙肺大叶茶被认定为云南省茶树良种。

三、茶产业现状

(一)品牌现状:在品牌建立上,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凤牌”“勐库”“龙润”和“澜沧江”三宁),中华老字号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云南省著名商标31件,云南省名牌产品10件。

(二)产业荣誉:2012年获得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批复命名和授牌的“中国红茶之都”地域称号;2014年被中国国际品牌协会、中国新闻传播中心和中国茶品牌金芽奖评选活动组委会评为“2014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荣誉称号;“天下茶仓”“红茶之都”已成为临沧茶叶的公用品牌和临沧对外宣传、交流合作的重要名片;伴随着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天下茶尊”这一茶产业发展目标和城市品牌定位更展示了让临沧成为令世人尊敬瞩目的茶业圣地,临沧以高品质茶尊重世界的深刻内涵。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云南省腾冲市茶业概况简述


一、腾冲市基本概况

腾冲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全市国土面积5815平方千米。腾冲市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9℃,年降雨量1400~17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高达70.7%,景色秀丽。稀冲市种茶历史悠久,据考证始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茶神”封少藩先生着写的《种茶浅说》是云南茶业发展史上的珍贵资料,腾冲市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芒棒镇、蒲川乡、团田乡等高黎山沿线,被茶叶专家誉为“品种资源宝库”。

二、腾冲市茶产业基本现状

2015年全市实现茶叶总产13080吨、茶叶总产值9.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1亿元,工业产值5.1亿元),实现鲜叶平均价5.17元/千克,毛茶平均价30.88元/千克,精制茶销售单价为72.8元/千克。腾冲已基本形成“四个特色”茶产业片区:

(1)特色乌龙茶明光园区。乌龙茶明光园区产业特色明显,旅游文化,边地民俗文化丰富,发展荼叶庄园经济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目前,园区3万亩乌龙茶园按“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订单农业”全覆盖:以观光旅游和文化体验相结合,融入育茶、采茶、制茶、赏茶、品茶等元素。

集茶叶生产、特色农产品贸易、观光体闲、餐饮住宿为一体,被评为国家A级景区的极边高山乌龙茶庄园已投入使用。集生产管理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紧密、质量技术标准统一,立体观光农业示范、边地民俗文化传承、统筹城乡发展、乌龙茶加工贸易、制作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示范园区已初具。

(2)特色高黎贡山生态茶龙江片区。“高黎贡山下的生态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和喜爱。一是嗄娃嘎普责任有限公司“封老爷”茶商标包装在英国伦敦包装设计界“奥斯卡”pentanwarns评比中获银奖,产品全部来自高黎贡山,制作加工的精制红茶,销售价达1800元/千克,其产品倍受消费者喜爱。

二是在中国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推介会上,腾冲驼峰茶业公司生产的“老咚呱”“晨润”红茶为代表的腾冲红茶在推介会上,产品以300美元/干克的销售价被抢购一空:三是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黎贡山古树茶”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高黎贡山”商标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3)特色高产优质清凉山片区。整个片区人工管理茶园面积达9万多亩占全市总面积的0%以上,云抗10号等系列良种得到规模化推广种植,基本形成茶园集中连片、科技投入到位、茶园高产优质、加工企业规模集中的特色高产优质产茶区。

(4)集科研、休闲为一体的清水片区。目前,集院士工作站、博物馆、茶文化餐厅、体验馆为一体的高黎贡山茶庄园己初具规模。“十二五”以来,腾冲市按“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围绕“有组织、有基地、有龙头、有科技、有展示、有标准、有品牌、有文化”的要求,加大“腾冲茶”品牌建设力度,先后制定了《腾冲茶标准》《腾冲无公害、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腾冲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和《腾冲高山乌龙茶生产技术规程》。

2015年7月29日,腾冲茶叶产业领导小组和茶叶协会成功举办了2015年“腾冲茶”产品品鉴会。目前,生产加工标准、品牌打造已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基地”建设模式正在加大推广力度,电子商务平台腾冲茶文化建设已在进一步建设之中。茶园流转试点、推行统一茶园种植管理标准、实行“统防统治统管”模式、茶园覆荫树优化工程、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建设茶叶生产辅导员队伍等工作已列入“十三五”茶产业发展规划。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云南省保山市茶业概况简述


一、保山市基本概况

保山作为著名的滇西古郡,孕育出了万年火山热海、千年古道边关、百年翡翠商城以十大魅力名镇—天下和顺。保山是通往南亚和东南亚古丝绸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2014年全市有人口256万,国土面积1.96万平方千米,地跨断山腹地,澜沧江、怒江、龙川江穿境而过,境内高山深壑、地势复杂,雨量充沛而又干湿明、云遮雾绕而又阳光灿烂。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使保山成为了云南大叶种、高海拔小叶种生长的最适宜区。是各类茶叶品质形成最好的地区之一。

二、茶产业概况

保山是云南普洱茶生产的重要地区之保山具有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早在明清时期种茶、饮茶习俗就得到了相当的普及和推广至解放初期,全市茶园面积达2万亩,产量360.4吨。解放后,各级政府加大了茶叶产业发展力度,把茶产业作为全市山区、半山区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民增收的生命产业来抓。

茶叶产业发展迅猛,至2015年,全市共有茶园面积619855.4亩、采摘面积541190亩、茶叶总产量47477.2吨、亩均产量87.73千克/亩、无性系茶园面积270820亩无公害茶园面积317000亩,绿色食品茶园面积21500亩、有机茶园面积15300亩。

保山是“滇红”及普洱茶的重要产地,20世纪八十十年代,昌宁、腾冲、龙陵等县分别被列为全国首批优质茶基地县和国家出口红茶基地县。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已建立了完善的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和技本系累了较为丰富的有机结合,研制出了红茶、绿茶、普洱茶、高山乌龙茶等若干茶类。

创建了茶叶品牌及系列产品150多个其中有50多个茶叶品牌获得省部级以上及行业组织颁发的名优茶及优质产品称号,全市茶叶产业已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百花齐放”的茶叶产业结构。建成初制加工企业795个,初精合一茶厂67个茶叶生产能力达4.7万吨,初具茶叶产业化经营的企业达20个。

建设高产优质生态茶园50万亩,经认证的有机、绿色及无公害茶叶产品基地25万亩,全市有200多人的茶叶科技队伍,保山茶叶产业发展不仅具备了很好的产业规模和基础,而且在良种推广与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品牌宣传及市场开拓,特别是茶叶产业化发展方面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全市已有大批省市级认定的茶叶龙头及品牌,如腾冲清凉山、高黎贡山、黄黎坡、极边、云丽江山,昌宁稳隆、尼诺、树根地,龙陵“振兴”,隆阳“凤溪”及施甸“万兴”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及品牌,辐射带动全市60%以上的茶叶生产基地。并通过发展专业村和合作社推动茶叶产业全面发展,真正形成了规模化、区域化,良种化,产业化和生产标准化的茶叶产业发展格局。

三、发展与未来

六十多年的保山茶叶发展,是一个辉煌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期是保山茶叶大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以满天星种植粗放管理为主,面积达20万亩:第二阶段是“七五”至“八五”期同,以扩大种植面积,建立密植速生丰产茶叶样板,提高单产和效益为主要目标,面积达40万亩:第三阶段是: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重点是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质增效,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强化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面积达62万亩。

进行科学考察伴随看面积的扩大,在茶叶管理上也发生了大的转变:在政策体制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经营管理上,由租放经营向集约效益型转变;在茶树品种上,由以云南大叶种为主向大叶种、中小叶种共同发展转变:在产品结构上,由单纯生产红茶、青毛茶向绿茶、红茶、普洱茶,乌龙茶、龙井茶等多茶类与茶品种方面转变。

三江之水浸润的广袤土地是茶叶孕育之所:种类纷呈现是茶叶穿越时空赢得的绚丽色彩;清洌芳香是茶叶吸取自然灵气获得的独特印记:而随茶而生的历史和文化则最终赋予茶叶以不灭的精魂保山茶叶,以自己独树一帜的优良品质,在云南味蕾绽放的茶叶产业中,香飘天下,独放异彩。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云南省丽江市茶业概况简述


一、茶产业概况

2013年华坪县茶叶种植面积1.56万亩,采摘面1.3万亩,产量275吨,产值1650万元,其中春茶量180吨,产值810万元,茶叶已初步形成为华坪县北部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一)自然地理

丽江市的茶叶集中在华坪县北部山l区国典型的贫困山区。华坪县位于滇西北高原处丽江市东部,金沙江中段北岸,地跨东经00°39-10131,北纬26°21′~26°57,华坪县北部山区,海拔1600-2200米区域,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云封雾锁,雾日2~120天,年降雨量1000~1600毫米。

年均气温18℃左右,最热月(5月)平均气温25.8℃,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11.8C,年平均日照时数2553.4小时,全年无霜期303天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土壤为微酸性的红壤和沙壤,森林覆盖率30%以上,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茶叶营养物质的积累:“高山云雾出好茶”,华坪县北部山区具有生产优质茶叶的自然条件。

(二)栽培简史

华坪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引进茶叶种植,因技术落后和无加工龙头企业而告失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华坪县水兴区委、区政府发现六十年代种植的茶树,砍了发、发了采采了又砍、砍了又发,生命力极强,认为永兴适合发展茶叶生产,于是聘请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和丽江市的茶叶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并于1986年从风庆引进云南大叶群种改种在水兴乡进行试栽,获得成功,从此拉开了华坪县茶叶产业的发展序幕。

(三)品质特征

华坪县茶叶产区属低纬度高海拔产区,气候温凉,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多,病虫害发生轻,其生产的茶叶经云南省茶叶研究部门鉴定各种成份为:水分5.87%,水浸出物44.42%,儿茶素133.2毫克/克,氨基酸3052.96%毫克,咖啡碱4.01%,茶多酚32.01%,氨酚比高于同类产品。

二、茶产业现状

(一)产品类别

华坪县生产的茶叶主要是“乌木春”绿茶,“乌木春”绿茶1991年在云南省茶叶评比中荣获云缨奖。后为适应丽江旅游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又逐步开发出了高香炒青绿茶、高香特种绿茶“乌木春银毫”、红茶、普洱茶等三个类别7个类别。

(二)科研现状

丽江市园艺站和华坪县茶叶技术指导站联合实施了“华坪县茶叶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运用”项目,该项目荣获丽江市200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结果,华坪县需选择海拔1600~22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多云多雾,土壤、水源和大气未受工业三废污染,距离大型企业70千米以外,远离城镇和公路主干线的山区,坡度小于25度,土壤pH值5.5~6之间的酸性红壤土地建设茶园。品种以云南大叶群种改种为主栽品种。栽培模式采用双行单株丁字型栽培法。栽培技术以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为基础,积极推广绿色和有机茶叶生产技术。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8489.html

上一篇:云南省昆明市茶业简述(四)

下一篇:云南省昆明市茶业简述(三)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