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城县古茶山(园)
国庆古茶山
1.地理区位
江城县有两镇五乡,分别是整董镇勐烈镇、国庆乡、嘉禾乡、宝藏乡、康平乡、曲水乡。国庆乡是江城县古茶最多的地方。普洱市二十六座古茶山之一的国庆古茶山就在国庆乡。国庆古茶山主要分布在江城县国庆乡络捷、么等、田房、嘎勒、博别、和平等村,居民主要是彝族、哈尼族、汉族,在嘎勒村有拉祜族居住。海拔1100~1350米。常年平均气温19.2℃,年降水量2360.0毫米。
2.茶产业概况
(1)田房村——茶马古道必经之地,种茶制茶历史悠久
江城县有野生型占茶树群落面积1.2万亩,栽培型占茶树群落面积6735亩,其中以国庆古茶山保存最多,古茶山面积达5800多亩。国庆古茶山与古“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茶山同处一脉,茶性、茶质和易武茶十分相近。国庆古茶山又以田房村产制茶最为有名。
田房村有九个寨子,390多户人家,茶园有4600亩左右,古树茶220亩左右。田房村距离县城勐烈镇7千米多种茶历史有200多年,茶种相传是从易武引进的,茶树种植呈块状分布。解放前这里的田房占茶、江城号级茶庄“田房上号”名扬四海。
(2)江城老字号唯一恢复生产的“田房上号”
“田房古茶庄”建在田房村的阿卡洛垛小组:古茶庄依山而建,四周环绕苍翠的从林院落墙壁上彝族、哈尼族制茶的历史画卷栩栩如生。“田房上号”与田房村另外两家茶庄“李金发上号”“范玉祥章号”都是江城猛烈古镇里曾经辉煌繁荣的二十几个号级茶庄之一。
“田房上号”创办于1932年,以收购当地鲜叶加工砖茶、饼茶而颇有名气,在历史也曾是专门为“敬昌号”加工茶叶的老作坊,相当于今天的茶叶初制所一样,是其他老字号不可或缺的原料加工厂。马帮鞍,牛帮鞍和古道是记录这段历史的“物证”。牛帮是江城一大特色。江城牛多,江城人对牛也有着天生的敬畏之情,江城中心广场的吉样物就是一座金牛。
(3)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帕卡茶”
“帕卡茶”,哈尼族阿卡人的语言,“帕”是老的意思,帕卡茶翻译过来就是“茶树老叶子茶”。为冬季采摘古茶树老叶子,摊晾后置入铁锅中加水,蒸汽软化揉捻后晒干,再用蒸汽将其软化春到竹筒成形的茶。这种茶呈圆柱形,两头用笋壳包住,用笋藤捆绑,干燥后一个3两左右。
这种茶与老黄片还是有区别的。一般静置两年再用老铁壶煮了喝,有麦花香、稻花香,是很温暖的茶,在北方市场很受欢迎。白学英是田房村唯一懂其制法的人。为了不让这个工艺失传,蔡皓嵩跟白学英学习了这个制法,成为“帕卡茶”制作的传承人。当地政府也正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一、茶产业概况
沧源县以山区为主,山区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99.2%,有70%的农业人口生活在海拔1000-2100米的冷凉山区,沧源县结合这一县域特点,形成了“东茶中蔗、西胶”的经济格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4~1957年,从凤庆县、双江县引进茶籽发放给农民,在播种早谷的同时,在早谷地里开始大面积撒播种植茶叶。
1960年,我县首次推广茶籽育苗和开垦新式茶园。2000年我县开始建设高优茶园,截全2013年底全县茶园总面积106712亩,其中群体种老茶园37890亩、高优生态茶园55132亩,有机茶园13690亩(其中:碧丽源11280亩、勐省农场茶业有限公司350亩、佤山茶厂1560亩、糯良乡贺岭茶山500亩)。
截至2013年,采摘面积100217田。沧源县茶园主要集中分布在岩帅、单甲、糯良、勐来、勐角5个乡(镇),合计茶叶面积67855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106712亩的63.59%;其他5个乡(镇)合计茶叶面积38857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36.41%。沧源县的茶叶品种主要有本地大叶种、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风庆9号、云抗10号、台湾鸟龙、大白毫、紫娟、雪牙白毫、香归银毫等十余种。
全县自主经营茶叶企业6户(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佤山茶厂、勐省农场茶叶公司、联合乌龙茶厂、山川茶叶公司、滇皖茶厂):县内有3个茶馆(云南省沧源县佤山映像茶馆、碧丽源佤山茶谷、沧源佤王府茶楼),茶产业覆盖全县10个乡(镇)、90多个村委会12350户61750名茶农。
2015年毛茶:滇工夫红毛茶产量1067.2吨、产值2379.86万元:滇红CTC毛茶产量582.9吨、产值1497.88万元;晒青毛茶产量2880.2吨、产值5134.67万元;蒸烘青绿毛茶产量3069.8吨、产值5442.11万元。2015年精制茶:滇红工夫茶产量2730.7吨、产值11612.64万元:滇红CTC茶产量805.8吨、产值3771.14万元:普洱茶产量790.6吨、产值3638.22万元;蒸烘青绿茶产量2601.9吨、产值8052.21万元乌龙茶产量151.4吨、产值1408.02万元。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一、双江县基本概况
双江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全县国土面积2157平方公里,距省城昆明627千米,距临沧市政府所在地78千米,距临沧机场59千米,辖4乡2镇72个村3个社区2个农场管委会,总人口17万人,有少数民族23个,占总人口的45%。
双江是全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个民族共同自治的多民族自治县,境内居住有23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7%,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地和文化发祥地之一,各民族同生共荣,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被称为“中国多元民族文化之乡”。
双江自然条件优越,北回归线横穿县城,境内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70米,地貌高差悬殊、山地起伏、故地相间,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属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年均日照时数2223.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010.9毫米,无霜期352天,气候条件极适宜茶的生长,先民至少3000年前就开始种茶,史料记载:“南宋淳十二年(1250年)李兴北赴考永昌郡南300里,有濮人(布朗族)种茶,市米、布、茶、盐。”可知双江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悠久。
二、茶产业概况
2014年全县茶叶面积17万亩,80%的茶园分布在海拔1300米~1900米的山区,其中采摘面积12万亩,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达2万亩,全县涉茶人口达13万人,2014年全县毛茶总产量9419.3吨;精制茶生产3643.4吨。实现茶叶工农业总产值9.2亿元,实现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128元,茶叶是双江经济作物种植中涉及人口最多的产业之一。全县茶叶产品形成了以普洱茶为主,红茶、绿茶和乌龙茶为辐的4类80多个品种,注册商标74个:全县茶叶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共设置销售网点127个。
有各类茶叶加工企业814户,其中:获QS认证精制加工企业42户;组建了勐库大叶茶商会和冰岛茶友协会,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43个;建成了中茶所专家工作站、云南勐库有机茶研究院和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科研教学生产实习基地。有1户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户市级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勐库戎氏”“勐康”牌获云南省著名商标:“勐库”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2015年毛茶:滇工夫红毛茶产量77吨、产73.4万元:滇红CTC毛茶产量30.23吨产值47857.32万元。2015年精制茶:滇红工夫茶产量77吨、产值173.4万元:滇红CTC茶产量30.23吨产值78.6万元:普洱茶产量3431.5吨、产值39919.85万元:乌龙茶产量151.4吨、产值1408.02万元。
双江茶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为以普洱茶为主,红茶、绿茶和鸟龙茶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双江是中国勐库大叶种茶源生地,勐库大叶种茶是有性群体优良茶树品种,品种纯度高达80%左右,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作为全国良种推广,20世纪60、80年代,勐库大叶种茶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委员会评为国家级茶树良种,被中国茶叶界权威赞为“云南大叶茶正宗”“云南大叶茶的英豪”“普洱茶之味精”,30多年外运茶籽300余万千克,对我国茶叶发展做出了重要的页献。
1997年发现的勐库大雪山1.27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野生古茶树群,其原始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基因库,它对进一步论证茶树原产于我国云南以及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变、分类和种质创新都具有重要价值悠久的种茶历史、优越的地理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文化赋予了勐库大叶种茶甘甜醇厚、香高味鲜、气韵悠长的优良特性。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一、茶产业概况
双柏县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优质茶叶基地县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园主要分布在哀牢白竹山海拔1800-2500米区域内,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11050亩,全县投产茶园12990亩,茶叶总产量296.51吨,产值1630.82万元。茶叶主要分布于鄂嘉镇、法裱镇两镇:全县共有茶厂36个有茶叶加工厂房10490平方米,茶叶初制能力536吨:有茶叶精制厂3个,厂房面积450平方米,加工能力350吨。双柏县的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为全州第一。茶树品种以云南大叶种群为主,生产的茶叶品种以炒青绿茶为主,品质较好,备受消费者青睐,茶叶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效益逐步显现。
二、茶产业现状
(一)种质资源
双柏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双柏人民在很早以前就有种茶饮茶的习惯。鄂嘉镇有以茶树命名的村庄两个,一个是茶叶村委会的茶叶山村,一个是老厂村委会的小茶树村。据1985年国家茶科所、云南省茶叶学会、楚雄州茶叶学会对我县哀牢山地区进行茶树资源普查。
在双柏县鄂嘉镇境内发现百余株古老的栽培型大茶树主要分布于茶叶、红山、麻旺、老厂、义隆等村委会,其中在老厂村委会小茶树村发现一株较为古老的大茶树,经专家测算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现在还生机勃勃,供人们采摘优质的鲜叶:其次在红山村委会红山村、义隆村委会义隆村都发现了较为古老的、几百年的大茶树,有待考证。
据《双柏县志》记载,1942年法裱人姚兴存从景东县引进云南大叶种茶在白竹山进行种植取得成功,带动和促进了全县茶叶生产的发展在50多年的茶叶发展中,全县在鄂嘉、法裱、安龙堡、大麦地、妥甸、大庄等乡(镇)共发展13000多亩。在整个茶叶发展期间,均采集州内及本地茶籽进行有性繁殖发展,茶树品种为云南大叶种群体品种。2005~2006年双柏县白竹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从大理州永坪县引进无性系良种云抗10号在白竹山连片新植茶园269亩带动全县良种茶园的发展。
(二)科研现状
1993年双柏县茶桑站主持实施的《坚持科技兴茶思想,提高低产茶园效益》项目获得州农牧业《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得到州农牧业局的肯定1996年双柏县茶桑站主持实施的《白竹山茶厂老茶园综合技术改造》项目,效益显着,得到州县人民的肯定。2001年起在白竹山实施“千亩高产、优质、高效茶园示范样板”建设,得到州县业务部门的肯定。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一、耿马县基本概况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处云南西南部,位于北纬23°2东经48′~99“54′之间,东与双江交界,南与沧源接壤,北与永德、镇康、云县毗邻,西与缅甸山水相依。辖9个乡(镇)、2个农场管委会和1个管理区。全县总人口28,6万,国土面积3837平方千米,北回归线横穿县境,地貌地势复杂多变,海拔从450~3323.5米。立体气候显着,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耿马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较广,人工开发利用茶树资源历史悠久,现代茶园标准化建设较高。
二、茶产业概况
(一)种质资源
耿马县野生古茶树资源丰富,经初步普查,野生古树分布面积达5.7万多亩,分布于怒江流城和澜沧江流域山脉中。从海拔1200米(福菜马台坡)至海拔2600米(大兴大雪山)均有分布,相对集中在海拔2200米至2400米之间,全县主要有三个野生古茶树群落大兴乡大雪山区域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面积约24000亩。
最大的一棵茶树树围为1.75米,树高为15米左右,树幅为10米。芒洪乡大浪坝区域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面积约3000亩,该区域内的原始森林、种群等生态系统保存完好。耿马大青山区域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面积约30000亩,其中发现最大的一棵,树基围1.64米,高30米,树幅15米,经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家对三个区域茶树进行考证,确定该茶属大理茶种。
耿马县“石佛洞”考古发现,耿马3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驯化栽培茶树历史悠久,世居民族中佤族、布朗族的共同祖先—濮人是最早的茶农。现在百年以上古茶园有2000亩,对大叶茶驯化栽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首推芒洪户南山古茶园、勐撒芒见古茶园、翁达古茶园、勐简大寨古茶园、贺派帮卖古茶园。
(二)茶园现状
耿马茶产业始终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和“天下茶仓、红茶之都”建设发展的理念,始终重视生态茶园建设,原料基地具有一定规模。截至2014年,全县茶园面积10.2万亩,种植品种有双江勐库大叶群体种、云抗10号、香归银毫、清水三号和台茶1号等。
其中: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面积5.3万亩,无性系良种覆盖率52%,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3.04万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30.5%。有机茶园认证面积0.3万亩。形成以勐撒为中心,辐射勐永、大兴、芒洪、四排山五个上万的茶区优势带。2014年茶叶产量10026吨。五大茶区茶园面积分别是:
(1)勐撒茶区4.3万亩。其中勐撒镇3.54万亩勐撒农场管委会0.76万亩。
(2)勐水茶区1.16万亩。
(3)大兴茶区×0.98万亩。
(4)芒洪茶区1.26万亩。
(5)四排山茶区1.22万亩。
2015年毛茶:滇工夫红毛茶产量290.1吨、产值705万元:滇红CTC毛茶产量2767吨产值5803万元;晒青毛茶产量2630吨、产值6788.57万元:蒸烘青绿毛茶产量4538.9吨、产值8370.15万元。2015年精制茶:滇红工夫茶产量30吨、产值386.4万元;滇红CTC茶产量2745吨、产值5883万元;普洱茶产量141吨、产值1171.08万元;蒸烘青绿茶产量858.4吨、产值2203.2万元。
(三)加工现状
全县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7个(通过工商注册),获得生产许可证的茶叶加工企业有9户,茶叶加工企业年生产加工能力达1万吨以上。有获得省级龙头企业认证1户(乾峰公司)有2个品牌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洛凌牌商标和回味牌商标)。勐撒管委会被列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洛凌茶厂通过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并获得HACCP认证企业,具备农产品出口备案资质。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一、茶产业发展情况
全县有茶园面积23万亩,其中,野生群落及古茶树面积5万亩,现代茶园面积18万余亩(有性系茶园面积5万亩,无性系茶园面积13万余亩,品种有云抗10号、长叶白毫、雪芽100号、短节白毫、矮丰、云梅、云瑰、鸟龙茶)。茶农涉及15个乡(镇)、48011户、22万余人;有茶叶初加工厂及企业146家,有8家企业通过了QS认证;主要有“迷帝”“凤凰窝”“云针茶”“须立贡茶”“女儿红”“哈尼双子茶”“露水白毫”等产品:产品销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西安、青海、宁夏等城市及周边国家。至2015年,全县共有茶园面积180500亩、采摘面积180500亩、茶叶总产量12100吨、亩均产量67.04千克/亩、无性系茶园面积130000亩、有机茶园面积20000亩、初制所数量147个、专业合作社数量92个。
二、生态茶园建设情况
(一)生态茶园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县累计投入生态茶园建设资金3034万元(其中:市级投入资金1138.6万元;县级投入资金1093.5万元;省、市、县、乡及各挂钩部门投入资金401.9万元),完成生态茶园面积18.05万亩,共实施15个乡(镇)164个村,种植树苗200余万株,2013年全部通过市级验收。
(二)高密度留养实施成效显着
着三年来,根据茶地实际情况,采取5种模式实施高密度留养,留养面积达4700亩,其中:新抚镇实施1800亩、那哈乡实施2100亩景星镇实施500亩,通关镇实施300亩。通过实施高密度留养,产值比改造前大大增加。
(三)违禁农药和农资市场得到规范
根据普茶联发(2013)1号《关于印发2013年在普洱市生态茶园中推荐和禁止使用农药及肥料目录的通知》文件要求,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农资规范点做好销售台帐登记工作,加强茶叶农资管理,严禁销售和使用违禁化肥农药,规范农资专柜18个,发放违禁农药宣传册5万余册,保证茶叶从源头产品原料的质量安全。
(四)茶叶专业合作社作用逐渐发挥
全县建立健全了89个合作社章程等有关制度,不断加大对专业合作社支持、培训指导力度。引导合作社规范运作。打造出了哀牢山系的迷帝茶,景星老树茶凤凰窝、临安文化山系的须立贡茶、他郎女儿红等茶叶品牌,提高了墨江茶叶品牌效应。
(五)完成了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基地登记和发放工作
全县认真组织开展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基地登记工作,现已完成登记面积18.05万亩。规范了茶园管理,建立可追溯制度,有效保护和提升普洱茶质量安全。
(六)茶叶初制所建设基础扎实
全县已投入1550万元资金(其中:市级补助资金340万;县级补助资金340万,企业自筹870万)建设卫生清洁标准化茶叶初制加工厂13间。其中:市、县级投资60万元建筑面积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有8家(墨江哈尼太阳茶厂、墨江新华大平掌茶厂、墨江三康茶厂、景星怕连茶厂、通关荣平茶厂、通关景坝茶厂、新抚她那布茶厂、新抚大山茶厂):市、县投资40万元建筑面积在1200平方米以上的有5家(新抚京平育恒茶厂、景星老黄日茶厂、那哈刺竹林茶厂、新抚米地茶厂、联珠他郎茶厂)。通过茶叶初制所建设,清洁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四)黄草坝古茶山
景谷黄草坝古茶山隶属于景谷县正兴镇,止兴镇东邻宁洱县梅子乡,南邻翁安行政村界,西邻风山镇海庆村,北邻凤山镇南板村,全镇共有古茶树面积26011亩,其中50~100年的531亩,100年以上的2360亩,野生茶树群落面积23120亩。黄草坝村委会的古茶树面积最大达25000余亩,村委会距镇政府所在地46千米,交通便利,距县城94千米,全村国土面积73.6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250米,是全县海拔最高地平均海拔1657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1162毫米,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90户有乡村人口698人,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黄草坝古茶山蕴含着丰富的原始森林生态资源,境内有多种野生珍稀动植物,风光奇秀、空气清新,黄草坝村远离污染源,为古茶树的天然品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全村190户农户均种植茶叶,2013年,总产量26吨,已组建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标准化茶叶初制所正在建设中。
自清朝乾隆年间,种茶、制茶、饮茶就一直是黄草坝最重要的生产生活活动,对普洱茶了解稍微多一点的人,黄草坝大尖山一定不会是一个陌生的名字,黄草坝茶叶远销省内外,是普洱古茶树群落较为集中不可多得的村落之一,吸引着省内外喜好旅游探幽、研究古茶品茶、赏景游客纷至。
最能证明千年“资本”的就是长在古茶树上的疙瘩皱纹、青苔、寄生草(即“螃蟹脚”)黄草坝古茶树遍布青苔、寄生草,茶树枝盛叶茂,树壮者高达8.1米,树冠3米,根部径国达180厘米。树体上呈现出弯弯曲曲、坑坑洼注的皱纹,这些皱纹向人们讲述着它的沧桑,是示出它的经历。
古树茶芽肥、叶厚,芽尖有白色的毫毛,每年开春到清明节前采摘的叫“春茶”,炒、揉、晒是每一位制茶者必修的功课,但黄卓坝的制茶者也有心传的秘密,海拔、气温、水上时间、火候,那是黄草坝人千百年来的传承。古树茶叶用不同的水浸泡,泡出的味道也各不同,自米水、井水、纯净水、天落水、江河湖水、山泉水,配上一·撮黄草坝古茶,都各有一番滋味,茶叶在杯中浮浮沉沉,茶汤金黄透亮,茶香纯高浓烈,茶味甘苫厚电,散发出黄草坝的原始古味。
黄草坝古茶山是一方净士,是一处圣境,千年前一粒小小的种子落在黄草坝的泥士春吐芽、夏发枝,秋凵旺盛、冬青绿,生机渐发,缓慢生长,茶叶与泥上融合,在计苦中溶缕清香,不负千年的等待,终于带着岁刀的沉淀,凝成一晚品莹的茶汤,诉说了古老与生机,那是时间的味道。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2.勐主大山古荼山基本情况
碧安勐主大山古茶山位于碧安乡上寨村民委员会,乡政府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5千米,最高海拔1984米,是全乡海拔最高地,山上森林茂密、山清水秀、水资源丰富,建有大山水库,旅游资源丰富,登了望塔观望,可一览众山晓,尽收碧安和勐班坝子美景于眼底。
勐主大山茶因种植在勐主大山而得名,共有茶园面积1300亩,其中勐主大山茶820亩,农户自有零散茶园480亩,在碧安勐主大山茶因茶树种植年代久远,加之茶园地处山高林密,箐水环流,云雾多湿处,芽叶肥壮,条索紧结,而茶气特别清香,味醇极佳,饮之有两腔生津舌低鸣泉之感。历史上通过茶马占道,由马帮运到缅甸、泰国后由泰国流到台湾,已是远近闻名。
通过名茶效应,结合交通和环境优势打造生态、荞生、休闲茶庄园和大山茶品牌产业,构建革命老区特色产业链。随着通往普洱的南大门打通,碧安的交通网络已逐步形成,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碧安特色旅游古镇正在中报建设中,大山茶也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产量不断增加,茶叶品质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发展茶叶产业,乡党委、政府抓住发展机遇、科学规划、全面部署、重抓亮点,把生态茶庄园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进行重点规划,相信通过多方努力, 安大山茶庄园将是普洱茶庄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秧塔古茶山
1.民乐镇茶产业基本概况
(1)地理区位景谷县民乐镇位于县城部北部,距县城56千米,东南与景谷镇、威远镇相连,西南与水平镇、临沧市临翔区接壤,北与镇沅县振太镇毗邻,气候属南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最高气温38.6℃,最低气温0.2℃,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雨量为141.6毫米。茶叶在全镇农村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并且是景谷大白茶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茶叶已成为民乐镇农民致富的骨干产业,茶叶产品多次获各种展销大奖。全镇辖8个村委会,153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傣、彝、回、哈尼族等11种民族。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一、茶产业基本概况
截至2014年底,景谷县共有10个乡镇127个村1144个村民小组种植茶叶,涉茶农户15732户,共有茶农10万余人,至2015年,全县共有茶园面积!183163亩,采摘面积171702亩,茶叶总产量9820吨,亩均产量57.19千克/亩,无性系茶园面积92118亩,无公害茶园面积127000亩,绿色食品茶园面积3600亩,有机茶园面积14810亩,省级龙头企业数量1个,州市级龙头企业数量4个,初制所数量46个专业合作社数量210个,全县栽培的茶树品种主要是云南大叶群体种。
品种主要有:群体种、紫娟、景谷大白茶、雪芽100号,云抗10号,长叶白毫、矮丰等:加工产品主要有普洱茶、名优绿茶、红茶、白茶等。主要茶叶产品有:绿茶皇后一景谷雪茸:香万家一勐主大山茶:夜明珠一牛尖山月光白;银芽王一景谷大白茶:金满地一景谷大黄芽:红霸王一木兰贡茶;千年普洱缘一景谷紫珍;帝王尊叶一云春堂古茶:茶王世家一马锅头茶等
二、古茶树(园)资源基本概况
景谷有丰富的古茶树(园)资源,2006年全市同步全面开展古茶树(园)资源的野外普查工作,经普查,全县野生古茶树群落面积达59220亩,共有六大群落,主要分布在正兴镇的黄草坝和通达村、益智乡的益香村曼山和苏家山、风山镇的顺南村光山和柏林村、景谷镇的文山村大黑石岩和文东村大中山,其中正兴镇的黄草坝和通达群落面积为23120亩;风山镇顺南村光山群落面积为12100亩:柏林村群落面积为5000亩,景谷镇文山村大黑石岩群落面积为3000亩;文东村大中山群落面积为1500亩,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大茶树为正兴镇黄草坝大水缸的普查编号为景谷2006-054号的野生大茶树,最大基围3.2米,树高21米,树幅11米。
具有代表性的古茶树有正兴镇黄草坝河西边村民小组编号为景谷2006-119号大茶树,最大十围2米,树高5.2米,树辐4.8米:永平镇团结村大平掌村民小组编茶号为景谷2006-019号大茶树,最大十围2米,树高4.9米,树幅5.2米:景谷镇文山村苦竹山村民小组编号为景谷2006-021号大茶树,最大干围1.47米,树高洱9.63米,树幅7.5米:威远镇训岗村徐家村民小组编疹号为景谷2006-102号大茶树,最人干围1.16米,树高8.4米,树幅4.8米。
全县人工栽培型古茶树(园)面积达36268亩。其中100年以上人工栽培型古茶树(园面积30042亩,分布在8个乡镇65个村396个村民小组,其中景谷镇古茶园面积为12994亩,凤山镇古茶园面积为5747田,咸远镇古茶园面积为4791亩,正兴镇古茶园面积为2360商,永平镇古茶园面积为2286亩,民乐镇古茶园面积为1191亩,半坡乡古茶园面积为343亩,帮安乡古茶园面积为330亩。
最具代表性古茶园有景谷镇文山村古茶园面积为3500亩,正兴镇黄草坝村古茶园面积为862亩,碧安乡上寨村古茶园面积为330亩,民乐镇大村秧塔大白茶古茶园面积为200亩。50~100年的古茶树面积6226亩,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67个村399个村民小组,其中景谷镇3685亩,永平镇683亩,正兴镇531亩,民乐镇525亩,威远镇242亩,凤山镇207亩益智乡150亩,半坡乡93亩,碧安乡80亩,勐班乡30亩。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