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说法太多,该如何理解制茶工艺?

2019-11-16

日前与几位做茶高手聊天,他们是地方上公认的佼佼者,对各自手上所掌握的品种也钻研地十分精到,光是“看天做青、看青做青”的“看”就能论出许多真知灼见来。能够不受干扰探索出自我风格的制茶师,在资讯爆炸、获得新知相对容易的当下,实在是十分难得的。然而,当聊起他们既有领域之外的茶类,或许是情感所系,或许是盲点所致,言谈中难免给我“全世界就我故乡的茶最好”的错觉。

当一门手艺钻研到极致时,如果不能跳出原有的范围,在极致的同时,也意味着在胡同里越走越深,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就做茶来说,茶属农产品,除了看天做青,也要靠天吃饭。独特的天候、地理环境造就了一方水土,同时限制了地方的人文、乃至物产不会毫无逻辑地脱序发展。所以,环绕着一方物产主体所演申出来一系列的制作工序,必然也是有逻辑、有规律可循的。所以,要理解一门制茶工艺、探究传统,除了自身具备的基本制茶知识外,也要能从天文、人文、地理、物种的互动关系中找出逻辑,才不致偏颇。

晒青cY316.COm

我有一位来自闽东地区的友人,对福鼎白茶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经常称福鼎地区的白茶有“阳光的味道”,以原料好、日晒充足来介绍他手上的福鼎白茶。每当有人问起政和的茶如何,他总回答:政和的工艺不行,不敢晒,没有阳光的味道。显然,他并不清楚政和的地理环境和品种状况。政和大白的发芽较晚,正好赶上了多雨的季节,又政和靠近武夷山,山区的天气总是说变就变,日光萎凋的条件不如靠海的福鼎来得友善,因而发展出“室内—日光”两种萎凋型态结合的工艺。

又如闽南与闽北的工艺之争。诚所谓“南做青、北焙火”,两个区域的乌龙茶制作工艺各有千秋。然而,浸淫闽北制茶工艺的爱好者往往认为闽南茶自带一股“臭青味”,或者因为茶叶叶张单薄,体质羸弱,才“不敢”焙火。反观闽南茶的支持者也同样不赞成闽北乌龙茶的做法,认为焙火太高不仅伤及茶叶元气,喝多了还容易上火,且认为电焙与炭焙基本没有差异,炭焙的温度还不如电焙稳定。不仅焙火,做青同样是两派人马争议不休的话题:来自闽南的制茶师往往认为闽南的发酵工艺是最“自然”的,不像闽北采用炭盆加热摧熟,闽北又觉得闽南的茶没做熟,容易返青、伤胃。据守闽地南北的两套做茶逻辑扞格不入,争论不一而足。

如果从闽南、闽北两地的地理位置和天候环境来看,或许就不那么纠结了。承前所述,工艺的发展环绕着天候、地理、物种乃至地方的人文环境而来,必有逻辑可循。我曾在安溪与武夷山制茶,传统安溪铁观音的做青手法偏重,茶青经重摇促使叶缘破损,在酶促反应的作用之下开始发酵(氧化),奠定茶香气韵味的基础。安溪秋茶产季夜间气温大概16度,虽然不是酶活性作用旺盛的温度,但透过适度延长做青时间,在几次重摇青的折腾下,依然可以做到绿叶红镶边的程度。而闽北武夷山春季做茶的夜晚湿度大,温度通常比安溪再低上两三度,已然大幅度降低茶叶自有酶的活性,如果不采用加温法做茶,可能会产生发酵困难而影响成茶韵味的疑虑。

同样的问题放到台湾高山茶来看,台湾高山茶或有“乌龙绿茶化鼻祖”的尴尬评价,也被认为是“带坏”乌龙茶风气的始作俑者。然而,台湾高山茶之所以一改乌龙茶发酵三红七绿的做法,除了市场口味的偏好之外,也是因高山上低温的制茶环境压抑了酶活性,使得发酵进展十分缓慢。其次,高山茶园的高冷气候,“驯化”了茶树自带的苦涩口感,正巧与难以迅速发酵的做青环境无缝接轨,造就了台湾高山茶特殊的高山韵味。然而,这种独特的做青工艺如果用到其他地方,恐怕又容易出现不适应的症状了。

绿叶红镶边

另有一种自认对工艺理解全面的爱好者,努力追求创新,甚至认为自己摸透了六大茶类的制作工艺,每到茶季总要亲赴茶区指导做茶。当然,创新无可厚非,但为了追求创新,将其他工艺生搬硬套、嫁接到别的茶类身上,便出现了另一种违和之感。例如普洱茶之所以压饼,乃是因其地处偏远,压制成茶饼有利于运输。普洱茶是云南大叶种的乔木,本身就具备“皮糙肉厚、生命力强盛”的物种特质,能在高温蒸压之后还保有转化的活性,具备越陈越香的潜质。而福建的白茶近些年也流行起蒸压茶饼,同样号称越陈越香,然其品种、茶质、工艺与云南的大茶树相去甚远,能否禁得起高温蒸压,不得而知。类似以创新之名、或者片面理解制作工艺而混套混用的情况,显然不仅止于白茶,如清香化的红茶、红茶化的乌龙等,产生许多不同于传统的工艺新解。

理解制茶工艺,不能单从工艺本身来解读,还要综合考虑客观环境所造成的差异性。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茶又何尝不是如此?水土的差异直接造就茶种与制作工艺的区别,而理解这些区别,要从其背后的逻辑入手,先明白“为什么”,再从中归纳、梳理其共性。同一种茶类、不同产区的工艺固然有些许差异,但其原理原则却大致相同。总而言之,多维度掌握制茶工艺的逻辑,重视气候、地理、物种等客观环境所形成的变量因子,在掌握原理原则的基础上探讨共性,或许不失为一条理解工艺的途径。

cy316.cOM编辑推荐

制茶工艺——采摘工艺


茶叶品质主要由茶树品种,茶园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茶叶采摘各因素等构成,是决定茶叶质量的基础条件。采摘各因素受气候和人为控制的影响较大。

1、采摘标准:要求茶叶新鲜、无表面水,无破损,中、小开面三叶,均匀一致。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伸育较成熟,正形成驻芽之中、小开面采三叶为最佳标准。

开面: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驻芽后即称开面,新梢顶部第一叶与第二叶的比例小于三分之一时称小开面,介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称中开面,达三分二以上称大开面。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每个品种的适采期较短,同一个品种在同一个山场位置及同样的栽培管理措施下一般最佳采摘期约为2—3天,一般不能满足生产加工期的要求,因此一般掌握在茶园内平均有一半开始开面时即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和小开面三叶及对夹叶。到大部分中开面,小部分大开面时全部采摘结束,此时采摘标准为中、大开面三叶,则采制加工期可延长到6—7天。

2、采摘时间:不同品种的开采期均不同,主要受茶树品种、当年气候、山场位置和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成佳现有主栽品种的适采期约为2月15日左右开始,至9月20日前全部结束。中、早芽种在加工能力允许时一般不选雨天采,不采露水叶,则有利于提高茶叶质量。

采摘时晴天多云天优于阴雨天,一天当中,上午9—11时,下午2—5时最佳,露水叶最次。当季气候以时晴时雨天对品质最有利,而雨后初晴天品质最佳,连续天晴5—6天后品质又下降,采制期连续下雨对茶叶品质和初制加工均最不利,会明显降低当季茶区的茶叶总体水平。

3、采摘方式:生产上目前以人工采摘和机械采茶两种方式为主。人工采摘成本高,需工多,采摘标准,净度和鲜叶质量均需通过人员的管理来加以控制,在成佳茶园地形复杂,茶树长势不一,较为适用此法。机械采茶成本低,速度快、省劳工、效率高,茶叶标准和质量视茶园长势,使用采茶机的年限和操作水平等因素而定。初用机采时,鲜叶质量较差,连续使用两三年后则质量比人工采摘的更好,是未来采茶的主要方式,但长期使用后茶树长势有茶芽多而茶芽变小的趋势,使干茶外形不够粗壮。

4、鲜叶贮运:鲜叶采下后即时运达工厂进入萎凋程序,防止长时间堆沃和多次翻动损伤,最忌发热红变。采下后一般在2小时内运达工厂则对鲜叶品质影响较小,若途中超过4小时则应采取相应措施,否则对品质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贮运时间较长时要注意避阳薄摊,堆运时不可过厚过紧,注意通风、或翻抖散热。

手工制茶工艺


武夷山的“全民制茶季”就要来喽!

茶农们都已摩拳擦掌,开始四五月份的这场“硬战”。一场从茶山至茶厂,家家采茶制茶,户户飘香,全民动员的制茶大片即将上演了。

2019年的春天到了,茶山的茶树们经过长期的冬眠,正发生着一场声势浩大的“茶发芽”。

手工制茶

在正岩茶制茶工艺上,坚持古法制茶,手工炒青,手工揉捻,制茶师很好的掌握了岩茶的特性,利用娴熟的制茶工艺,制作出茶叶应有的价值。

做青

岩茶制作工艺最重要的阶段是做青,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擦,使叶片边缘逐渐破损。并均匀地加深,经以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而在静置发酵过程中,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

炒青

手工炒青的优势,炒青师傅可以根据每一锅茶,鲜叶的含水率不一样,及时调整炒青时间的长短,和炒青温度的高低,包括翻炒的速度他也在随时调整整,保证每一锅茶炒青出来品质基本一样。

揉捻

揉茶的师傅根据炒青出来后的茶叶情况来判断需要揉捻多长时间,揉捻的力道,才能揉出条形符合要求茶叶。人工揉捻更能把茶的特性体现出来,确保茶的品质。

焙火

在岩茶的制作工序当中,焙火工序是尤为重要!并且在中国的六大茶类当中,就数岩茶焙火工序最为考究!制茶师傅通过火力的控制,去除茶本身上的一些陈杂味道,使得茶在口感上附有层次感,并且在岩茶当中可以将其他品种加入一起焙火,造就别有韵味的茶!

手工制茶最核心的优势就是能够做到“看茶制茶”,这不仅考验着制茶者的工艺水平,也考验着制茶者对茶的态度。

山间的真挚好茶不在兜转于远山与高阁,茶心良品只为传递山间真挚好茶。

云南制茶工艺


云南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不仅具有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和悠久的植茶历史,而且在茶叶加工方面也具有其独到之处。至今,已形成了红茶(滇红)、绿茶(滇绿)、普洱茶、紧压茶、花茶五大类,共计一百多个花色品种的滇茶。勤劳的云南人在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自制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茶叶加工机械设备,不仅提高了制茶品质和劳动效率,而且用这些机械设备制出的茶叶又独具特色,因此,现今在云南的茶区,仍延续使用这些茶叶的加工“机械”。有的可称之为茶叶加工机械“活化石”。展现在各位游客面前的这台木制揉捻机,竹编的烘笼和铜制的炒茶锅就是云南人长期以来一直在使用的,自制的茶叶加工机械设备。 木制揉捻机:选用云南独有的质地坚硬的木材为原料,经过精确的设计,制作而成。可谓名副其实的绿色茶叶加工机械。每次可揉捻鲜叶5Kg. 竹编烘笼:同样属于名副其实的绿色茶叶加工设备。

云南人用自己灵巧的双手,选用优质的竹子为原料取其蔑片,编制而成。每次可得烘干茶叶3Kg. 铜制炒茶锅:充分利用铜导热性强,散热慢的特点,既有利于制茶过程中的杀青工序,又利于干燥工序。

普洱茶的干仓和湿仓,你该如何区分和理解


普洱茶的干仓和湿仓,你该如何区分和理解

喜欢普洱茶的人,经常会遇到两个概念:干仓和湿仓。对于新手来说,首次听到这两词好专业,一脸懵逼样,而对于老手来说,词汇理解,但是要区分却也不易。

干仓、湿仓的含义

所谓干仓,顾名思义就是有较好的仓储,温湿度正常,一般情况温度不会太高,自然陈化。

而湿仓普洱茶,就是将紧压的青茶成品置于潮湿的仓储环境(一般指湿度超过80%)进行储存。大致分为两种:一是通过人工干预,比如加温加湿,加速陈化,缩短发酵时间,也就是做仓茶;二是储存环境湿度过大,加之温度过高,不是人为刻意为之。

说到这里有个茶友问了一个问题:生普和熟普都有干仓和湿仓之分么?

有,生普和熟普的区别是工艺流程不同,是普洱茶的两种加工工艺,而湿仓和干仓是两种仓储技术,普洱茶讲究后发酵,无论是生普和熟普,都有后发酵阶段,而干仓、湿仓两种仓储技术就是对普洱茶后发酵工艺的一种控制。

如何分辨湿仓茶

1、未冲泡之前看茶饼:那些发霉的,恶劣的不用多介绍,看干茶饼,白白一层的,马上扔掉,闻干茶饼有霉味的,或者一些其他非正常香气的特殊的味道,也需提高警惕。相信你的直觉,让你不舒服的,十有八九不是什么好东西了。

2、观汤色:对于熟茶,通常做仓茶,湿仓茶,其汤色是偏红的,汤色是绝对远超过储存年份本应有的表现,这种过渡夸张的红并且透亮的汤色,也是湿仓茶的一大特点。对于生茶,中期适度进仓的茶较难从汤色分辨出来,要结合茶气,香气,回甘等考量。

3、品茶汤:湿仓茶口感层次很单一的,曾经品过一位专业做湿仓茶的多款茶品,什么88青,打着台湾回流之类的招牌,其茶汤红而且显薄,很透,很清澈。茶汤品不出有特别怪的味道,但是却无明显的回甘,无生或者熟茶本应有的特点,大部分湿仓茶,茶汤是没有厚度的,汤水很薄,香气低沉。

4、香气:湿仓茶上,是很难做到有香气的,没有霉味已经是万事大吉了。

5、闻茶底:泡过后的茶底,闻到仓味的,霉味的,都不是干仓茶。

对于以上只是浅薄的能以文字形容的分辨,大家可以心里有个底,多品多细心体会,很容易分辨的出。

干湿之间,本就是个程度的区别,是没有绝对的,市面上有一些中期生茶,干仓稳定了之后,再适度进一下湿仓,只是很轻微的返仓,适当提了下汤色,让汤色变的透亮一点,还多了点陈化的味道,香气保持下来了,我个人认为,品不出缺点的,都是好茶。)

不过,由于湿仓的可控性差,湿仓的霉变几率很大,因此建议大家选择干仓茶,无论是从品质还是风险性,都比湿仓靠谱。

如何理解“不苦不涩不是茶”


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是早已得到印证的。但品茶的人肯定不是在品尝苦涩,而是在品尝茶带来的回甘生津,体验茶汤对味蕾的冲击。茶的回甘生津是源于茶的苦涩。

一、茶叶的主要成分及其茶汤滋味构成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氨基酸,具有鲜爽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生物碱中的主要成分咖啡碱也称咖啡因,具有苦味也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儿茶素也称茶单宁,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也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二、茶汤苦涩与回甘生津的味觉转化解释

茶汤的苦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质是咖啡因和茶单宁。茶汤的涩味形成的主要的物质是茶单宁。

咖啡因的苦是不会长留舌本、很快就能化掉,这种苦味是“回甘”的基础。当呈苦味物质不再长留舌本,化掉时就可导致味感改变出现味感“错觉”呈现回甘。这种错觉应该是一种人的本能需求反映,好在茶单宁可使咖啡因的作用减缓,使这种本能错觉停留在了口腔舌本。我们经常听说的“茶毒,喝了上瘾”就是此因由。

茶汤的涩感是因为茶汤含有茶单宁成份,茶单宁具有收敛作用,能使口腔单细胞菌类的蛋白质凝固,进而使口腔局部肌肉收敛。当茶单宁苦涩味化掉时收敛性转化,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就呈现生津的感觉。

如果茶单宁的收敛性过强,浓烈的涩对味蕾刺激性很强,会长留舌本让人反感,经常涩伴随着苦让人难受,这种苦涩主要是茶叶加工过程的不当形成的,这种苦涩对茶来讲就是一种很大的缺陷。而咖啡因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化。茶汤中茶单宁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茶单宁可使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我们经常听说的“茶会醒神和破睡”就此因由。

三、茶汤的口感与个人品评的差异

茶汤中主要呈味物质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不同就导致了整体口感的差异。

而茶汤的苦涩与回甘、生津是相生相伴的,就有如五行之说中的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我们喝茶是无从判定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更无从判定这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应当遵循的比例,个人有一个口感感官评定:如果入口有苦,苦要个人口感可以接受,并且苦不长留舌本能够化掉后回甘;如果入口有涩,涩不可上腭不可挂齿不可黏唇,并且涩不长留舌本能够转化后生津。

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口感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感受,是个人味觉、嗅觉、触觉对茶汤产生的各种刺激所形成的综合的主观感受。所以茶也因人而异。

好茶是茶汤的鲜爽本韵浓烈盖住茶汤的苦涩,并且苦涩在还无知无觉中已转化。但这种无知无觉在于人的主观感受,我们经常听说的“好茶是要有缘分的”就此因由。

制茶方法:古代的几种制茶工艺


随着科技的发展,茶产业机械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从古代的手工制茶到现代的机器制茶,在工艺技术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茶叶要好喝,还是手工制作的更原汁原味,那么,我国古代是怎么制茶的呢?

中国制茶历史,自发现野生茶树开始,人们从制作粗茶、饼茶到精茶、散茶,从单一茶类的制作到多种制茶工艺的产生,从原始的手工制作到全面的机械制作,其间经历了多种复杂的制茶变革。

远古时期的中国,人们不懂制茶法,对茶叶是“煮茶汤式”烹而食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唐代茶史》158页),即将鲜叶采摘后生煮羹饮。

古人采茶

后来,大约在汉至隋唐,首先出现了将鲜叶晒干后存放、随时煮饮的简单制作方式,这便是晒青工艺的萌芽。与此同时,为便储藏和运输,将茶叶以蒸汽杀青制成茶饼,是谓蒸青饼茶。该制法一直沿至宋元。

唐代蒸青团饼茶,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三之造”中就讲到,要经过“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等七道工序。其中,最主要的制茶工艺是“蒸之”,即蒸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蒸青。

怎么来蒸青?是将采来的细嫩芽叶,放入蒸茶桶中,再将蒸茶桶放置在烧水锅上,待茶蒸到一定程度,便倒出茶叶,再来捣碎、拍压、烘干、穿连,最后封存。这是饼茶的制作工艺。蒸青工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茶叶的苦涩味,也去除了茶叶的青草味。

古人炒茶

陆羽《茶经》“六之饮”中还提到唐代民间还“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的习惯。

散茶制作,工艺采用的是“炒青”或“晒青”。

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诗中云:“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芽。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宋人朱翌在《琦觉寮杂记》卷上说“唐造茶与今不同,今采茶者得芽即蒸熟焙干,唐则旋摘旋炒”。这两者都讲到了茶叶制作的炒青工艺,整个过程是将鲜叶采摘后,在锅中用高温手工炒干,直至水分丧失。这表明,炒青绿茶的出现,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晒青则是沿用古人最传统的方式,将采来的鲜叶直接晒干成散茶形状,便可拿来煮饮。这个习俗也一直保留在我们现在的少数民族。

明清时期,制茶工艺出现大大改革,主流制法改蒸青为炒青,主流茶品改团茶为散茶。

古人制茶

罗廪《茶解》中介绍了茶叶的制作工艺:“凡炒止可一握,候铛微炙手,置茶铛中札札有声,急手炒匀。出之箕上,薄摊用扇扇冷,略加揉挼。再略炒,入文火铛焙干,色如翡翠。若出铛不扇,不免变色。”讲述了茶叶杀青、摊凉、揉捻和焙干的过程。特别是在炒青时“初用武火急炒,以发其香,然火亦不宜太烈”,炒茶时不宜久,不宜多,以保证茶叶的香味完全散发出来。明杭州人许次纾《茶疏·炒茶》中说到:“近时制法,旋摘旋焙,香色俱全,尤蕴真味。”

炒青工艺不仅克服了蒸青工艺难以掌握的弊端,而且充分申发了茶叶原有的香味,同时还降低了制茶成本。

蒸青、炒青的工艺,延续在我们现在的制茶工艺中,如湖北的恩施玉露是蒸青,浙江的西湖龙井是炒青,等等。

当然,近现代也出现了其他的制茶工艺。现在则更多地改用机械化的制茶方式,少了古代传统的手工化制茶。

红茶的制茶工艺


鲜叶要求:

鲜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制成红茶的品质。虽然红茶有小种、工夫、切细之分,但对鲜叶质量有着共同要求。

除小种红茶对鲜叶有一定的成熟度外,工夫红茶和切细红茶都要有较高的嫩度。一般是以1芽2叶为标准。开始生产切细红茶时,(袋泡茶)只需要低级鲜叶,但事实证明,要制成高档切细红茶,仍要1芽2-3叶嫩度的鲜叶,而工夫红茶也只有嫩度高的鲜叶,才能制成形质优美的产品。

鲜叶的新鲜度直接影响红茶的香气、滋味、尤其是切细红茶内质要香味鲜,浓度、必须用新鲜的鲜叶。

1.鲜叶的色度,以黄绿色为好,紫色叶虽能制红茶,但滋味稍差、品质较差。

2.鲜叶的品种,与红茶品质密切有关。云南大叶种、叶质柔软肥厚,多酚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含量较高,制成红茶品质特别优良。福建政和、福鼎大白茶、祁门储叶种等都是适制红茶的好品种。

3.采摘季节也有关,一般夏茶采制红茶较好。这是由于夏茶多酚化合物含量较高,适制红茶。因此,有的地方在夏季制红茶,春季制绿茶,充分发挥鲜叶的适制性。

二、 红茶初制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红茶初制与绿茶不同,绿茶鲜叶加工一开始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红茶则与其相反,在加工过程中,创造条件增强酶的活性,促进多酚化合物的氧化缩合。

在阐述红茶对鲜叶加工技术关键时,必须以红茶品质形成的物质变化为依据,才能达到指导生产,科学采用制茶工具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一)萎凋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萎凋是制红、青、白茶的第一道工序。有些绿茶由于种种原因不及时现揉现制,先厚堆放而后杀青,虽有些水分散失,而好象萎凋作用,但不属于萎凋工序。程序是白茶最重,其次是青茶。

鲜叶在通常的气候条件下,薄摊,开始一段时间,以水分蒸发为主。随着时间的延长,鲜叶水分散失到相当适度后,自体分解作用逐渐加强。由于水分的丧失和内质的变化,叶片面积萎缩,叶质由硬变软,叶色鲜绿转变为暗绿,香味也相应的改变。这个过程称为萎凋。

萎凋过程,一方面是萎凋的物理变化,一方面是萎凋的化学变化。这两种变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物理变化既能促进化学变化,浓度大,促进作用增强,又能抑制化学变化,失水,抑制酶的水解作用,甚至影响化学变化的产物。由此而出现制茶品质的差异性。反之,化学变化亦能影响物理变化的进展。两者之间的变化发展和影响,依湿度、温度等客观条件的不同而产生很大差异。要掌握萎凋适度符合制茶品质的要求,就要采取人工的技术措施。

萎凋工序,是以低温条件下大量失水为特点。随着水分散失,细胞液的浓度增大,酶的活性增强,从而使叶内化学成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对红茶的色香味的形成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实践证明,掌握水分变化的规律,控制失水量和失水速度,是萎凋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在加工工艺中以萎凋叶含水量作为萎凋适度指标。

影响萎凋失水的外在因素很多,有温度、湿度﹑通风条件、叶层的厚薄等。其中以温度为主要矛盾,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50℃以下随着时温的升高,空气相对湿度降低,促进叶内水分蒸发。因此在生产中,采用日光、室内加温、萎凋机等萎凋,都是用加温的方式来加速水分的蒸发和增强酶的活化性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20℃~40℃),不加温比加温好,低温比高温好。在生产实践中,在低温高湿的情况下,进行加温萎凋,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高萎凋质量,但温度以35℃以下为宜,不超过38℃。否则,鲜叶失水太快,理化变化激烈进行,会造成细嫩芽叶的萎凋不匀,过早红变等现象。

萎凋过程中,温度调节可以用摊叶厚薄,通风条件来进行,但调节要有一定的幅度,不可太大。在调节温度时必须掌握先高后低,风量先大后小的原则。防止萎凋后期温度太高,影响品质。

在生产中掌握萎凋程度,必须根据鲜叶老嫩、红茶种类及机型的不同条件。嫩叶水分及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适当地进行老萎,使酶的活性增强,有利于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而老叶含水量少,叶质较硬,若失水过多,揉捻会更为困难,另外,老叶虽然多酚类化合物较少,但其中自动氧化部分的茶黄素含量比嫩叶多,所以老叶轻萎凋有利于形质的形成。

各种红茶要求因其品质要求不同,使用的机型的不同,萎凋的程度也就有所差异。

工夫红茶要求外形紧结完整,内质茶汤滋味醇和,所以萎凋适度必须适中,(含水量58~64%)。萎凋程度偏轻,萎凋叶含水量在65%以上,揉捻时条索断碎,不完整,茶汤滋味青涩欠醇,若萎凋叶含水量低于50%,条索不紧,茶末多。

对切细红茶来说,要求碎茶多,外形呈粉状,茶汤色深味浓,具有收敛性。若揉捻机使用揉切机(VTC),萎凋强度略轻。若用机械揉切机,揉捻则萎凋强度宜重些(5%左右),否则揉切时茶叶易流味。

(二)揉捻(切)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1、揉捻是形成红茶外形的关键工序。红茶揉捻形成的条索经过发酵后进行烘干,加以紧缩固定。由于工夫红茶要求外形紧结,色深味浓,加上消费者习惯进行一次冲泡。因此红茶揉捻要求充分;工夫红茶的细胞破坏率高达70~80%,切细红茶的细胞破坏要求更高。

2、红茶品质要求不仅要有很高的细胞破坏率,而且更要有高度的细胞破坏速率。因为单位时间内细胞破坏率低,细胞破坏时间先后的差距较大,发酵的起点很不一致,总的发酵时间延长,结果使可溶性物质损失较多,茶黄素含量减少,茶红素增加,于红茶品质不利。

工夫红茶和切细红茶传统制法的揉捻(切),时间都在1~2小时左右,细胞破坏率较低,而机械揉切机经30~40种揉切就可以达到切细红茶细胞破坏率的指标。因操作时间短,发酵起点较为一致,因此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程度切匀。茶黄素,水溶物含量较多,分离出来的切细红茶香味浓度好,富有收敛性,叶底红亮。

3.红茶揉捻掌握加压的原则是:轻---重----轻

嫩叶轻压短揉;老叶重压长揉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红茶揉捻加压比绿茶重,时间长(95分钟)揉捻要求较充分。

4.筛分复揉是红茶揉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筛分不仅可以使揉捻程度基本上达到一致,松紧粗细。大小不一的叶子分清,而且有解团散热的作用。复揉是筛面上头子茶再进行揉捻,这对保留细嫩茶叶的锋苗和提高粗大叶子的成条率是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在揉捻在应采用多次短时,筛分复揉,这不仅对外形有利,而且对提高内质重要的作用。

三 .发酵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特征工序,是以绿叶红变为主要特征的生化变化过程,发酵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缩合和其它成分的深刻变化,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大。因此创造有利于发酵正常进行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温度

酶活化最适宜的温度是40~50℃。但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多酚类化合物迅速的大量的氧化缩合,生成茶红素,有的生成黑色素,部分为蛋白质所沉淀,结果使茶汤滋味淡薄,水色浅,叶底红暗。相反,温度在20℃以下,酶活性很弱,氧化反应速度缓慢,发酵难以进行。因此,要使发酵顺利地进行,并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室温应控制在20~30℃范围之内,过高过低必须用人工加以调节。

湿度

发酵叶保持一定的含水量,有利于发酵叶的正常进行,要求发酵室的相对湿度在95%以上,否则空气干燥,湿度太低,发酵叶水分蒸发快,往往造成理化变化失调,而出现乌条,花青等发酵不均匀的现象。在夏秋季节,气温高,空气湿度相对低时,可采用室内地面墙上喷水或喷雾。若没有专用发酵室,可在发酵盒上复盖湿布,并洒水。

空气

酶促和非酶促作用,只有在空气流动供氧充足情况下,才能正常进行。因此发酵环境必须保持空气流动,清洁新鲜,供氧充足,适当地调节流动是非常必要的。发酵叶的摊放厚度,直接关系到供氧的多少。一般老叶松疏透气性较好,适当摊厚,嫩叶摊薄,即能使发酵正常,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影响红茶发酵的温度、湿度,空气三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般情况是气温高,湿度低;湿度高,温度就低。因此,在生产上要解决这对矛盾,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发酵程度

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分析云南切细红茶中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与红茶品质的关系认为:毛茶的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包括氧化和未氧化的)的保留量,在60~65%时品质较好,滋味浓厚鲜爽,收敛性强,汤色浅;保留量在70%以上有青涩味,苦涩味重。保留量在55~58%味醇汤红,类似工夫红茶的品格;保留量50~53%味淡清纯,色泽发暗;发酵过度,保留量在50%以下味酸。因此,掌握好发酵程度。

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保留量是掌握发酵程度的生化指标,一般在较好条件下,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只损失1/5,而保留量约保留80%.但这个指标高低与制茶条件,技术水平有关。生产中必须结合发酵叶的香气,色泽的变化综合判断发酵适度。

按香气 由强烈青草气---青香—兰花香—桂花香—果香— 低香—香低(几手嗅不到香气)

按色泽:青绿色—青黄色—黄色—黄红色—红色—暗红色变化分为六级叶象:

一级叶象:青绿色,有强烈青草气

二级叶象:青黄色,青草气

三级叶象:黄色青香四级叶象黄红色,花香或果香

五级叶象:红色,低香

六级叶象:暗红色,香低

针对切细红茶或小种红茶以四级叶象为佳,其它红茶品种,可参考执行。

鲜爽度品质高常在二、三级叶象

强度品质高常在三、四级叶象

浓度品质高常在四、五级叶象

发酵过程

叶象和色泽变化主要由于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在发酵开始时,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产物—茶黄素含量较多,经过一定时间,叶温达到最高峰,茶黄素含量最高,以后茶黄素进一步缩合成茶红素,叶温开始下降,茶黄素含量逐渐减少。这个变化规律告诉我们,当发酵叶温达到高峰时,应迅速利用高温制止酶的活性。但在生产中因为发酵结束到烘干破坏酶的活性,需要一段时间,具体掌握时还要偏嫩些,可在高峰到来前结束发酵。如果在夏秋季节,需要一定时间,具体掌握时还要偏嫩些,时间可大大缩短。有的甚至在揉捻结束时,发酵已基本完成,这时可以直接进行烘干,不必经过发酵工序。

(揉捻过程中存在着发酵)

四、烘干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烘干是红茶初制最后的一道工序,也是固定和发展红茶品质的过程。

发酵结束后,首先要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发酵,固定发酵过程中形成的色、香、味,并在干热作用下,加以发展。其次蒸发水分和发展香气。

因此,技术上采取“高温烘干,先高后低”的原则和多次干燥,在二次干燥中间进行适当的摊晾。高温烘干是在高温条件下,以最快速度达到破坏酶的活性,但温度不可过高,否则芳香物质挥发散失,咖啡碱升化,以及产生外干内湿的现象。

高温破坏酶的活性,蒸发大量水分之后,就不能持续高温,在第二次干燥过程中,逐渐降低,并且在二次烘干之间,要进行适当的摊晾,使叶内水分重新分布,以利均匀干燥。

切细红茶是细颗粒,叶内水分易蒸发,因此,可一次烘干。

红茶品质形成

一、鲜叶加工过程中的理化变化

(一)水分变化

鲜叶含水量75%左右,初制红毛茶含水量6%左右,可见红茶鲜叶初制过程是一个逐步的大量失水的过程。在鲜叶加工过程中,萎凋工序失水速度缓慢,失水量约占总失水量的50%左右,揉捻(切)发酵工序水分变化不大,干燥工序则在较短的时间内失水量较多,约占总失水量的40%左右。从失水的角度来说,主要是萎凋和干燥工序。而揉捻(切)﹑发酵工序则要防止水分散失,以免影响发酵的正常进行。

1.萎凋工序失水

萎凋过程中,叶子失水的速度在正常情况下呈现相对的快——慢——快的波状失水的现象,而失水绝对量是先多后少。以18小时萎凋失水35%,则前6小时失水约75%;占总失水量5/7。后12小时失水占2/7 。萎凋过程中水分变化这一特点是由于鲜叶内水分存在状态所决定的。(自由与结合态)

影响萎凋叶水分蒸发的因素有两方面:第一是制茶原料,第二是制茶条件。

A .叶子内含水分通过两个途径蒸发。一是叶背面的气孔,另一是叶表角质层。叶子老嫩不同,表皮角质厚度程度不同。老叶角层厚而坚柔,水分难于蒸发的。因此嫩叶水分多有半数是通过发育不全角质层蒸发的,因此嫩叶蒸发的速度比老叶快。若老叶嫩叶混杂萎凋则造成失水不匀,影响萎凋质量。

B. 萎凋过程中影响水分蒸发的外界条件因素很多,主要有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其中的温度影响最大。萎凋温度越高,失水越快。失水过快,不仅造成叶子多部位失水不均匀,而且理化变化不协调,化学变化不足,影响发酵正常进行。因此萎凋工序要严格控制气温,防止叶温过高,掌握好萎凋叶失水程度,失水匀度,失水速度,以控制和调节叶内物质转化的深度和广度,对提高制茶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萎凋促进酶的氧化,为红茶品质打下基础。萎凋过程由于叶子缓慢失水,细胞液浓缩,原生质胶体也逐渐浓缩,有机酸含量增加,从而使液膜、原生质膜的可透性提高,细胞内含物的渗透作用增大。酶进一步活化,叶内生化变化加剧,为形成红茶、红叶、红汤打下基础。由可此见,萎凋过程叶子失水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现象,而是与一系列生化变化密切相关的。因此,在生产上以萎凋叶的含水量或减重率来作为萎凋程度的指标。

1、 揉捻(切)发酵工序对水分的要求

萎凋适度,叶子细胞失水,压减弱,叶质由脆变软,为揉捻(切)准备了物理条件,同时为发酵生化反应创造了最适宜的条件。因此作为揉捻(切),发酵工序不要求失水,在高温季节里揉捻,室内要洒水,发酵主要喷雾洒水,否则失水多,揉捻条索不紧,碎茶多,发酵困难。

2、 干燥阶段水分的要求

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后的品质已基本形成,必须立即破坏酶的活性,固定已形成的有效成分和条形,为此采用一定温度条件,使叶内水分汽化蒸发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干燥工序由于叶内表层水和里层水蒸发速度不同,首先是表层水迅速蒸发,然后,里层水不断运送至叶表层蒸发。因此干燥必须分毛火、足火二步进行。中间还需经过摊晾,才能使叶内绝大部分水蒸发散失,达到毛茶含水量4~6%的要求。

毛火阶段在较高温度下,使叶表层水迅速而大量蒸发,达到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这阶段失水速度最快,失水量多,占干燥总失水量的六分之五。

足火阶段,叶内含水量20%左右,大部分里层水,由叶内层转送到叶表层蒸发,速度较缓慢。如高温足火造成叶表面硬化,叶内层水分蒸发不出来,便产生外干内湿现象。因此足火必须采取低温慢烘,使叶内里层水缓慢均匀地蒸发,有利于发展红茶香味。

二 . 酶的活化

芽叶经采摘离体后,随着叶内水分的散失,内含物浓缩,酶的浓度相对增大,叶汁向酸性方面转变,改变了酶的存在状态,从结合状态变为溶解状态,酶的活性增强。推测是正常萎凋叶径15~18小时后,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可达鲜叶的2~4倍,其它酶的活性也不同程度增强。随着萎凋叶温的升高,时间越长,酶的活性增加愈快。

1、 萎凋工序酶的活性变化

萎凋时由于正常的代谢被打破,各类酶系的代谢方向强烈的趋向于分解。好淀粉分解为单糖,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等,使可溶性物质含量增加。增强情况见P82表3~5。

2、 揉捻工序酶的活化

在揉捻工序中叶子内部不但继续萎凋过各中已经发生的一第列生物化学变化,而且变化更为剧烈复杂。

萎凋叶径揉捻之后叶细胞破坏,茶汁流出,叶内含物充分混合并与空气接触,使氧化酶类能获得更多的氧气,氧化速度大大加快。据测定揉捻叶对氧的吸收量为萎凋叶的2倍以上,酶的百分比性能鲜叶的2~5倍,但不论萎凋轻重,酶的活性均能达到相当近似的水平。

由于叶细胞破坏,多酚类化合物与原生质混和,使原来存在于原生质中的某些蛋白质(包括某些酶蛋白)发生变性,而许多酶(呼吸酶或其它水解酶)的活性降低或失活。因此,原生质在萎凋中强度已经降低了,呼吸代谢受到抑制,叶子的有氧呼吸作用和无氧呼吸作用变得更少甚至停止。然后多酚类化合物是多酚氧化酶作用的基质,故多酚氧化酶在多酚类化合物中不容易失活,仍保留相当活性。并且在空气中氧分子的参与下,使原来的酚与醌氧化还原的相对平衡打破,多酚类化合物强烈趋向于氧化缩。因此揉捻中酶性氧化便成为生化变化的主流。

3、 发酵中酶活化

红茶发酵工序,在生化变化的实质上与揉捻工序是一个整体,是继续完成揉捻叶内的生化变化,但是随着叶温的升高氧化速度加快,氧化产物增多,与酶蛋白形成复合物,使多酚氧化酶含量减少,而使酶性氧化减退。因此,在发酵和揉捻工序中注意叶温的变化,若室温过高,应估取降温措施。

三 、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多酚类化合物

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缩合是红茶密闭制的特点,是形成红茶色香味的主要生化变化。从萎凋开始多酚类氧化酶活性增强,可深習多酚类化合物含量逐渐减少。

日光萎凋可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减少较多,可能是温度较高及操作时叶子机械损伤较严重。萎凋槽减累程度稍轻。

萎凋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变化

萎凋工序,多酚类化全物的氧化,缩合是红茶初制过程中物质轻化的一种趋向,适度氧化,对红茶品质的形成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必须指出,正常的萎凋过程多酚类化合物少量变化,不是萎凋叶中的物质变化的主流。但因个因掌握不当,萎凋温度过高,使多酚氧化酶的酶的促氧化,过于剧烈,结果多酚类化合物偋化产物则多是不容性二缩合物,使可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大量减江和,这对红茶品质形成是极为不利的。

发酵

红茶的发酵是在以多酚氧化酶为主体的催化下,利用空气中的氧,使多酚类化合物产生一系列的氧化作用,生成多种氧化产物。与此同时,其它物质在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还原的推动下进行比较复杂的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红茶为色香味品质。

红茶发酵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包括酶習氧化和非酶性氧化两种,化学物质的氧化,如果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称为酶促氧化,如果物质的偋化在常温下,不靠酶的作用而能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非酶性氧化或自动氧化。

例如:绿茶茶汤放置时间较长后,水色由绿变黄,以至变红属于多酚类化合物的自动氧化结果。再有茶叶贮藏过程中,滋味变淡、汤色变暗等,也是由于自动氧化所形成的。

宜红茶制茶工艺


宜红茶制选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阶段。初制程序是鲜叶、萎凋、揉捻(包括筛分、复揉)、发酵、干燥;精制程序分为3个工段l3道工序。筛分工段包括毛筛、抖筛、分筛、紧门、套筛、撩筛、切断、风选;练剔工段包括机械拣剔和手工拣剔;成品工段包括补火、并堆、装箱,其中包括整理外形,划分品级、剔除劣异、提高、乡度、筹谋干燥、发展香气,并调剂品质,统一规格,便于贮运,从而成为合格商品。

【品质优越的因由】

1、生态条件优越。茶园位于太湖之滨,依山傍水,原生态丛林环抱,栗、梨、桔、梅子等多种果树围绕茶园,春天果树开花与茶树发芽形成自然气息交融。周边溪流多,云雾多,土壤肥沃,养分充足。

2、茶树品种优良。采用红茶类正山小种,是国家认可适制红茶的优良品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种植。

3、茶叶精选上等嫩叶。嫩叶选用最好的芽苞或一芽一叶初展,其次选用一芽一叶的半开展或一芽二叶初展,以保证原料的优质。通常,焙制500克宜兴红茶需采摘1.6~2.0万个芽叶,达到极品500克则要3万以上的嫩芽叶。

4、每年仅早春单季采制。早春单季茶俗称“明前茶”、“雨前茶”,此地的茶要比浙江、云南等地出得晚,长得慢,但更易于芽叶的光合作用,所以滋味香气要高于其他地区。每日上午9:00~下午1:30之间开采,此时非露水叶,加上光照温和,特别利于内质因子的形成。

5、精心焙制。此茶运用独到的加工工艺,首先将采摘匀嫩的鲜叶适度凋萎,充分揉捻形成细紧条状,自然发酵;在烘焙时,第一道选用毛尖高温快焙,第二道低温慢烤使内含物充分转化,使茶产生花果清香。

6、严格挑拣,注重品质管理。焙制好的茶在封装前都经过专业挑拣,将符合质量标准的茶挑选出来,注重外形的色泽、条索、匀整度、净度,以达到茶叶审评最高标准。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6488.html

上一篇:乔木?灌木?茶树类型到底有多少种?

下一篇:喝过的茶叶还可以用来干嘛?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