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中国红茶的历史与加工制造

2022-02-23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中国红茶的历史与加工制造”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世界茶叶市场以红茶为中心,在国际茶叶总贸易量中红茶占80%-85%红茶主要生产出口的国家开始是以中国为主,自19世纪后,中国红茶的制造向海外传播,随后世界红茶市场发生很大变化。近百年来,红茶市场在国际上的发展、红茶消费的种类和比例也有了很大变化,由百年前以中国产销的工夫红茶为主,逐渐发展为当今以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产销的红碎茶为主,中国工夫红茶比例下降,红碎茶的消费达到极盛时期,另外还有红茶再加工的各种速溶茶、袋泡茶等正在不断改变红茶市场的格局。

中国红茶的历史红茶一名,始见于明代刘基《多能事鄙》一书,明代朱升的茶诗《茗理》介绍了红茶制法。红茶生产起源于15世纪前后,确切的创制年代,至今尚难定论。福建省崇安首创小种红茶制法,是历史上最早的一种红茶。1732年后,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载有岩茶中最高者曰老树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茶香,。当时已有小种和工夫之分。小种红茶是红茶之祖,发祥于福建崇安县星村,产区包括武夷山范围及江西铅山,小种红茶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别,正山小种产于星村桐木一带,地势高峻,海拔1000~1500米,所产红茶又称星村小种,因品质特优,最为着名;坦洋、邵武、政和、光泽、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仿制小种,称为外山小种。正山小种,最早外销,在19世纪70年代运销欧美各国,年产达2.4万担,扬名于国际市场。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植物种志》〈1753年)中以武夷变种代表红茶品种,亦可说明武夷正山小种红茶早巳在国际上盛名。工夫红茶是在小种红茶之后,由武夷山推广传播到中国东南茶区,简化了制法,到16世纪发展为工夫红茶。

1875年前后,工夫红茶制法从福建传到安徽,原来盛产绿茶的祁门县,开始生产红茶。祁门红茶面世之后,由于生态条件优越、茶树品种优良、产制技术不断改进与提高,品质独具一格,成为我国工夫红茶的一枝独秀。在国际巿场上,与印度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红茶共称为世界三大高香茶。清饮可领略其独特的祁门香,加奶加糖调饮亦能香味不减,十分可口。英国上层人士尤喜饮用,曾获得群芳最的美誉,被誉为王子茶、茶中英豪,祁红畅销国内外,100多年来市场稳定,旺销不减。2001年祁门县被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

湖红工夫,据史载,清咸丰3年(1875)首先在湖南安化试制成功,后在汉寿、新化、醴陵、湖阴、浏阳、平江、长沙等地相继生产。20世纪50年代,安化、平江、桃源、新化、石门、涟源均生产工夫红茶。产量曾在全国占主要位置,1988年湖南省红茶达40万担,其中工夫红茶10余万担。

宁红工夫是我国最早工夫红茶之一,主产江西修水、武宁、铜鼓等地。修水红茶始于清道光初年,1892~1894年年产逾2万担,内质香高持久似祁红,畅销欧州。

宁红工夫,据记载,问世于19世纪中叶,已有百年以上历史,产于宜昌、恩施等地。1840年湖北羊楼洞产红茶5万余担,销往俄、英等国。1876年宜红工夫出口猛增,1886年前后,出口的宜红工夫年达15万担左右,销到英、俄、西欧一带。由于品质稳定,汤色红亮,冷后浑为其主要特点,因此,声誉颇高。

台湾日月潭工夫红茶,1903年在台湾苗栗试制成功,主产地在南投县埔里镇及鱼池乡一带。1926年引进印度阿萨姆大叶种,在鱼池乡设立台湾红茶生产中心,目前制成的红茶,生产花色有日月谭工夫红茶、红碎茶等。

福建的闽红,因产区品种不同,品质互异,有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之分。我国工夫红茶闽红、祁红、湖红、宁红、宜红、台红,均有悠久的历史,迄今仍为我国传统的工夫红茶。19世纪中叶曾在国际茶叶市场享有极高声誉,独占世界茶叶巿场数十年之久。1886年为我国工夫红茶出口的极盛时期。

中国红茶制法的外传及演变

中国红茶制法向海外传播,最早是1827年首先传人印度尼西亚,1834年传人印度,1854年传入斯里兰卡,当时都是聘请中国制茶工人前去帮助试制,按中国传统的手工制法生产工夫红茶。1870年后,开始采用机械方法生产工夫红茶。嗣后逐渐生产分级红茶,国外称传统制法。分级红茶是在我国工夫红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分为整叶茶、破叶茶与付茶的片茶、末茶。19世纪以后,印度、斯里兰卡生产的分级红茶,逐年夺取了我国工夫红茶的国际茶叶市场。20世纪20年代前后,采用ctc揉切机制法以及之后的ltp切碎制法,生产红茶的国家大部分生产了红碎茶。红碎茶发展很快,随着国际茶叶市场消费习惯的转变,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几乎垄断了整个红茶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际茶叶市场的需求,在栽培大叶种的云南、四川、广东、海南、贵州、广西及湖南等地发展红碎茶与工夫红茶。

滇红工夫属大叶种类型,1938年在云南凤庆县试制成功,是我国工夫红茶的新葩。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发展,1978年产量达160万担,出口俄、东欧各国,其中金芽茶、金尖茶曾获国际市场最高茶价,国内巿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亦颇受青睐。

川红工夫是20世纪50年代在四川宜宾等开始生产的工夫红茶,是后起之秀。早白尖以其早、嫩及优良品质,博得好评,1980年川红产量达4万担,出口俄、法、英等国。

此外,有浙江绍兴为主的越红工夫,广东英德为主的英红工夫,江苏宜兴为主的宜兴工夫,江西浮梁为主的浮红工夫,安徽霍山为主的霍红工夫等。

我国红碎茶在商业部、外贸部于1958年湖南安化采用传统制法试制一举成功。1964年外贸部、农垦部、农业部等,根据国际茶叶巿场的变化,选定云南勐海、四川新胜、湖南瓮江、广东英德、湖北芭蕉茶场(厂〉,大规模试制生产红碎茶。近40多年来,我国红碎茶的主产区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海南、重庆等省(区、市),以云南大叶种制成的红碎茶品质最优,小叶种制成的则较差。红碎茶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四个茶色产品。目前我国生产有传统法红碎茶、转子制法红碎茶、ctc制法红碎茶、ltp制法红碎茶。ctc制法成品花色少,制作工艺简单,精制率高,品质优良,是当前红碎茶发展趋势。

中国红茶的加工制造我国的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其制法基本相同,均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在制造过程中,根据茶鲜叶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人为地促使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形的形成,其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在整个制造过程中,基本上可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阶段。

小种红茶制法

1.萎凋日光萎凋与加温萎凋相结合,使鲜时散失适当水分,叶质变软,失去原有光泽,折梗不断,叶脉呈透明状,并散发特有清香为适度。

2.揉捻用小型揉捻机,每机装叶约10公斤,按轻、重、轻的加压原则加压,中间下机解块一次,揉至茶条紧卷、茶汁外溢、粘于叶表为度,全程揉时约90分钟。

3.发酵将揉捻适度茶坯置人竹篓内,上盖布后用力压紧,放在炉灶边加温,经6~8小时、80%0以上茶坯呈红褐色、无青草气并发清香时为宜。

4.锅炒亦称过红锅是小种红茶特有的制造工序,其目的在于钝化酶促作用,停止发酵,以保存部分茶多酚,使茶汤鲜浓、滋味甜醇、叶底红亮。方法是:当锅温达200℃时,投人发酵叶1-1.5公斤。双手迅速翻炒,经2~3分钟,使发酵叶变软烫手时即可起锅。

5,复揉将过红锅的茶坯趁热放人揉捻机内揉捻6~8分钟,使条索紧结,下机后再次解块。

6,熏焙对形成小种红茶品质特征起到重要作用,既可使茶坯干燥至适度,又能吸收松烟香味,毛茶具有浓厚而纯正的松烟香气和类似桂圆汤的甜爽,活泼滋味。方法是:将复揉叶薄摊在水筛上,置于青楼的焙架上,下烧松柴,明火熏焙,室温控制在80℃左右,3小时后约八成干时的茶叶有刺手感,将火苗压小,降低温度,增大烟量,湿坯大量吸附松烟香味。做到一次干燥不翻动,一批6~9小时,手捏茶叶成末、松烟香浓烈即可。

7,复火将经筛分拣剔后的毛茶在出售前需进行复火。高档茶与低档茶分别复火,低温长熏,吸足松烟,使含水率不超过8%。小种红茶的精制,筛、抖、扇、拣、烘之繁简,因毛茶品质而异,其原理和方法与工夫红茶大同小异。

工夫红茶制法

工夫红茶制造分初制和精制两个阶段。初制经鲜叶验收和管理后,通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成为毛茶,再经精制的筛分、风选、拣剔、复火、拼配等工序制成工夫茶成品。工艺复杂,费工费时,技术性强,工夫红茶因此得名。

1.工夫红茶的初制(1)萎凋: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自然萎凋又分室外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室外日交萎凋只能在阳光不太强烈情况下进行,室内自然萎凋是将鲜叶摊放在萎凋架上进行。萎凋槽是将鲜叶放人通气槽体中,鼓进热空气,促进萎凋进程,具有操作方便、造价较低、节省劳力、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等优点,且能较好控制萎凋质量。工夫红茶的萎凋程度,一般是以萎凋叶的含水量为指标,结合叶象变化、色泽、萎凋叶香气判断其适宜程度,其含水量细嫩叶为58%~60%,粗老叶为62%~64%。

(2)揉捻:这是形成工夫红茶品质的重要工序之一,目的是破坏叶细脆组织,使茶汁揉出,在酶的作用下进行氧化作用;茶汁粘溢于叶表,可增进色香味浓度;使芽叶紧卷成条,美观外形。揉捻多用揉捻机,嫩叶揉时宜短,加压宜轻;老叶揉时宜长,加压宜重;气温高揉时宜短,气温低揉时宜长,加压掌握轻、重、轻原则,捻分两次。适度标志有二:一是芽叶紧卷成条;二是手紧握茶坯,茶汁外溢,松手茶团不松散,茶坯局部发红,80%以上的细脆破损。

(3)发酵:红茶发酵虽在揉捻中巳开始,尚需经发酵工序,使多酚类物质在酶促氧化聚合作用生成茶黄素和黄红素,茶坯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特点。采用发酵机控温控时发酵或在发酵室进行发酵车发酵。发酵的主要条件是温度、湿度、通气等。当时色变为黄红,具有熟苹果香,青草气消失时为发酵适度,若有带馊酸的巳发酵过度,在掌握发酵程度上宁轻勿过。

(4)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坯,采用高温供焙,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一般分毛火和足火。通过高温干燥,固定外形,保持足干,防止霉变,散发青草气,激化芳香物质,获得工夫红茶特有的甜香。工夫红茶采用烘干机或烘笼烘干,毛火叶达含水量20%-25%,足火叶含量5%~6%。

2,工夫红茶的精制

按传统分为本身路、长身路、圆身路、轻身路、碎茶路、片茶路、梗片路进行,其各路工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大致为下:

〔1)筛分:毛茶通过筛分使茶坯大小、粗细、长短分开。

(2)切断:将筛面茶坯解体切断,由长切短,由粗切细,达到长短、粗细、体形一致。

(3)风选:利用风力作用将筛分后长短、粗细、形状相近的茶坯有轻飘重实之分,重者落近,轻者吹远,分段收集,达到分出同筛号茶的品质优次。

(4)拣剔:将茶中茶梗通过拣梗机,手拣予以剔除。

(5)干燥:分茶坯精制前的补火干燥和精制后茶叶装箱前的复火干燥,水分为6.5%。以下。

(6)拼配:先配小样,再配大堆,复验合格再行复火清风,装箱刷唛。

3,红碎茶制法

红碎茶的初制与工夫红茶的初制基本相同,只是揉切这道工序中由于使用的不同机具及其操作方法有异。

(1)萎调:红碎茶初制中,有不经萎凋的,其片茶多,内质浓强度低。各种制法对萎凋叶含水量的要求是:传统制法为61%~63%,转子制法为59%~61%,ctc制法为68%~70%,ltp加ctc制法为68%~72%萎凋的时间和程度拟随制法而适度掌握。

(2)揉切:因采用机械,工艺技术有异,其产品外形、内质也不同。我国目前有四种:一是传统揉切法,使用平盘式切茶机进行平切,产品叶、碎、片、末四类花色;二是转子揉切法,采用卧式转子机完成的;三是ctc机揉切法,茶坯通过碾碎、撕裂与卷曲成为颗粒,揉切强烈又快速,一般与洛托凡配套使用,此法具有低温、强烈、快速、精制率高、成品花色少、便于精制的特点,ctc茶颗粒紧卷重实,色泽棕黑油润,香味浓强鲜爽,汤色浓亮,叶底红匀鲜活;四是ltp机捶击法,ltp制法有单机与ctc联装切碎方法两种。

(3)发酵:有用发酵车控温、通气发酵至适度后立即送往干燥。

(4)干燥:红碎茶体型细小,茶坯含水量较高,烘干时用大功率干燥机分一次干燥和二次干燥两种,含水量为5%左右。

(5)归堆:按原料老嫩,筛切次数不同,各号按质归堆。

红碎茶的精制原理及方法与工夫红茶大体相似,加工机械的使用及工艺较为简单,嫩叶一致的鲜叶,经加工后可立即将毛茶筛分清选装箱,初精制在一条作业上完成;也有分为初、精制两个阶段的。由于各地红碎茶采用的制法不一,各套样的风格有异,精制及成品花色亦有一定差别。

小编推荐

中国红茶的历史起源


红茶起源于福建武夷,是由绿茶、白茶的制法演变而来。约在1610年前后(亦有称在1650前后者),武夷山南麓的星村镇为小种红茶的集散地,此小种红茶原产于星村镇到江西省边界,海拔1000米左右的桐木关山中。

1639年春夏间,有人在此山中督导制茶一个月。由于利用日光萎凋诱导白茶或青茶的晒菁,又揉捻后的发酵,所以在山中白天采茶及晒菁,揉捻至深夜才能完成。

此时气温下降,必须将揉捻后的茶叶,装入竹篓中,上盖麻压紧,置于近火处(如灶上或烘菁楼上),使温度上升。经68小时,去其青嗅味,待发出清香,叶面呈红褐色即可取出。烘干时,以松木薰之。所以发出松脂香气,此小种红茶,称正山小种也称星村小种,是红茶发源地。

1610年后输往欧洲者,即属此小种红茶,在1762年瑞典植物学家林椰氏所著的《植物种类》,误以武夷种代表红茶,尖叶种代表绿茶。将茶叶分为二类。实际上在桐木关山中所植者或野生者,均属乔木型,或半乔木型的大叶种。至于工夫红茶,系由小种红茶在武夷山海拔较低处,演变而成。

清朝董天工氏1751年所写的《武夷山志》中,记载有小种和工夫二种茶名。

祁门在清光绪以前,并不产红茶,而盛产绿茶,但到了公元1875年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当时由于绿茶销路不好,而红茶畅销,便在东至县设立红茶庄,祁门压口和闪里设分庄,仿制闽红。此为祁红的开端。

中国茶历史:中国饮茶历史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

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其外,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髓。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茶的发展趋势之一。

茶之饮,最早的目的在于:解毒、消食、清心、益思、少睡眠;后来有陆羽茶经等等对其方式精益求精,以及少数民族的种种异样喝法,都不离其宗;大概宛如诗的雅与风,都值得有心人细细玩味。至若有为雅而茶,大概是当今茶艺馆繁盛的原因之一,又或为道而茶,比如强调和敬清寂,大家见仁见智吧。

中国茶历史:中国茶馆与茶联


在我国,各地的茶馆、茶楼、茶室、茶叶店、茶座的门庭或石柱上,茶道、茶艺、茶礼表演的厅堂墙壁上,甚至在茶人的起居室内,常可见到悬挂有以茶事为内容的茶联。茶联常给人古朴高雅之美,也常给人以正气睿智之感,还可以给人带来联想,增加品茗情趣。茶联可使茶增香,茶也可使茶联生辉。

杭州的茶人之家在正门门柱上,悬有一副茶联:

一杯春露暂留客,

两腋清风几欲仙。

联中既道明了以茶留客,又说出了用茶清心和漂漂欲仙之感。进得前厅入院,在会客室的门前木柱上,又挂有一联:

得与天下同其乐,

不可一日无此君。

这副茶联,并无茶字。但一看便知,它道出了人们对茶叶的共同爱好,以及主人以茶会友的热切心情。使人读来,大有此地无茶胜有茶之感。在陈列室的门庭上,又有另一联道:

龙团雀舌香自幽谷,

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联中措辞含蓄,点出了名茶,名具,使人未曾观赏,已有如入宝山之感。

杭州西湖龙井处有一名叫秀翠堂的茶堂,门前挂有一幅茶联:

泉从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圆。

该联把龙井所特有的茶、泉、情、味点化其中,其妙无比。

扬州有一家富春茶社的茶联也很有特色,直言:

佳肴无肉亦可;

雅淡离我难成。

当年绍兴的驻跸岭茶亭曾挂过一副茶联,曰:

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洗热客,

两头岭路须将危险话行人。

此联语意深刻,既有甘泉香茗给行路人带来的一份惬意,也有人生旅途的几分艰辛。

福建泉州市有一家小而雅的茶室,其茶联这样写道:

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

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此联上下纵横,谈古论今,既朴实,又现实,令人叫绝。

福州南门外的茶亭悬挂一联: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该联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教人淡泊名利,陶冶情操。

北京前门北京大茶馆的门楼两旁挂有这样一副对联:

大碗茶广交九州宾客,

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

这不仅刻画了茶馆以茶联谊的本色,而且还进一步阐明茶馆的经营宗旨。

贵阳市图云关茶亭有一副茶联:

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道;

一亭俯着群山,站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

既明白如话,又激人奋进。

旧时广东羊城著名的茶楼陶陶居,店主为了扩大影响,招揽生意,用陶字分别为上联和下联的开端,出重金征茶联一副。终于作成茶联一副。联曰:

陶潜喜饮,易牙喜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这里用了四个人名,即陶潜、易牙、陶侃和夏禹;又用了四个典故,即陶潜喜饮,易牙喜烹,陶侃惜分和夏禹惜寸,不但把陶陶两字分别嵌于每句之首,使人看起来自然、流畅,而且还巧妙地把茶楼饮茶技艺和经营特色,恰如其分地表露出来,理所当然地受到店主和茶人的欢迎和传诵。

蜀地早年有家茶馆,兼营酒业,但因经营不善,生意清淡。后来,店主请一位当地才子撰写了一副茶酒联,镌刻大门两边: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此联对追名求利者不但未加褒贬,反而劝人要呵护身体,潇洒人生,让人颇多感悟,既奇特又贴切,雅俗共赏,人们交口相传。

最有趣的恐怕要数这样一副回文茶联了,联文曰:

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

倒读则成为:

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

前后对照意境非同,文采娱人,别具情趣,不失为茶亭联中的佼佼者。

中国的饮茶历史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

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其外,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髓。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茶的发展趋势之一。

茶之饮,最早的目的在于:解毒、消食、清心、益思、少睡眠;后来有陆羽茶经等等对其方式精益求精,以及少数民族的种种“异样”喝法,都不离其宗;大概宛如诗的雅与风,都值得有心人细细玩味。至若有为“雅”而茶,大概是当今茶艺馆繁盛的原因之一,又或为“道”而茶,比如强调“和敬清寂”,大家见仁见智吧。

中国茶传入日本的历史与发展


茶原本不是日本所固有的产物,其原产地在中国南部的云南省,而喝茶的习惯则是在纪元前数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大约是前汉的时代,而茶的兴盛大约是在唐朝,当时有称做陆羽的茶学者写了一部关于茶的「茶经」,如果以现代的角度来看当时的茶的话,则是比较接近像药一般的东西,除了要用之外,当时在唐朝的佛教礼仪中也有使用到茶。

茶传到日本的契机,是因为遣唐使与留学生从中国将茶带回日本而开始,在那时茶还是以药用为主,或是宗教仪式为主。而在圣武天皇天平元年的时候,有记录着宫中大法要时曾经用茶来供奉的纪录,此外东大寺的正仓院也有保存着当时大佛开眼供养所用的茶碗等,足以想象当时的情况。

到了平安时代,在桓武天皇延历二十四年的时候,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将回日本,并在近江国阪本的地方种植,这是日本最初种植茶叶,而这个地方往后被称做日吉茶园

而在之后的后弘仁六年时,嵯峨天皇在行幸于近江国韩崎之地时,因为大僧正永忠曾经献上茶叶,于是便命令全国各地开始种植,除此之外在皇宫中的法要会式里面也有使用茶的纪录。但是,随着宽平六年遣唐使的废止,与中国的交流也为之中断,只有一小部份的僧侣仍然保有饮茶的习惯。

终于到了中国宋朝,国力又兴盛了起来,这时日本是平安时代的末期,当时的权力者平清盛于是再度与中国开始交流,当时有一位前往日本的学问僧称作为荣西,而荣西禅师就是之后建造健仁寺的高僧,在建久二年的时候,荣西禅师从中国带回了茶的种子与茶道具一式,回来后则将种子种在九州的背振山上称作为石上坊的地方并用心照顾,因此,当时荣西禅师所种植之茶就称作为石上茶。然而值得探讨的是,当时荣西禅师所带回来的茶,到底是什么样的茶呢?

当中国进入了宋朝的时代后,茶的栽培与饮用方法变的非常的发达。然而唐朝的茶主要是以「团茶」为主,将茶叶固定成一块,然后再煎煮饮用,与日本现今的抹茶有一点接近,当时饮茶的礼法也已经规范,而器具则使用汤瓶,茶筅,天目茶碗等等。而茶则使用禅宗寺院的茶札,此外供茶也十分盛行。

此外,当时十分尊敬荣西禅师的京都北山高山寺的明惠上人,从荣西禅师那里得到了一些茶的种子,并且在高山寺内的深濑种植,大概是地点相当的合适的关系,所以种植出了十分高品质的茶种,在这之后高山寺所出产的茶便称做本茶,受到最高的尊敬。

至此,饮茶的习惯以禅宗寺院为中心而向日本各地发扬,连京都的公家与鐮仓的武士都十分爱用。而「东鉴」这本书,就曾经记载了三代将军源实朝因为宿醉而苦时,荣西禅师将茶当作药来让将军服用,而那时献上的「吃茶养生记」中也有记载,茶具有治疗万病的功效。

中国茶叶加工的几千年历史发展


中国茶叶加工的历史与发展

茶叶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成为商品。茶叶加工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其问大体可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茶叶加工起源时期(公元前2000一公元960年)。这一时期是从发现茶树鲜叶咀嚼可以消炎解毒到鲜叶晒干贮藏备饮,最后到制饼烘干、碾碎冲泡,约经历2000多年。到了唐代才形成手工小作坊式的加工业,这时在加工技术上已比较讲究,正如陆羽《茶经》中所说:“晴采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茶有千万状。”从这些记载中可看出当时把鲜叶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饼茶至少要经过五道工序。

第二个时期是茶叶加工变革时期(961—1368年)。这一时期主要是由饼茶、蒸青团茶发展到蒸青散茶,后又发展到炒青散茶。由于制茶工艺及其所用机具的改革,增加了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可以全叶冲泡饮用。

第三个时期为茶叶加工发展时期(1368--1700年)。在这个时期不仅发展了炒青绿茶制法,而且开发了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花茶类,花色品种齐全,我国成为世界上茶类最丰富的国家。  

第四个时期是茶叶加工机械化时期。19世纪,国外开始利用机械加工茶叶。1830年杰克勒发明了六角箱形萎凋机;1868年英国金门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盘式揉捻机;1870年印度人麦克米肯发明了箱形抽斗式烘干机;1884年日本人高林谦之发明了3种绿茶机械;1925年印度的杜尔斯第一次把烟草切丝机用于切制茶叶;1930年印度的麦克尔彻创制成功C.T.C揉切机;1958年印度托克莱茶叶试验站研制出洛托凡红碎茶机;197卜1976年世界上一些主要的红碎茶生产国相继研制各种揉切机械。我国早在唐宋时期就懂得利用水车将茶碾碎制成团茶,但逐步普及利用机械加工茶叶则是新中国成立才开始的。

中国绿茶的历史 中国绿茶的起源


相信很多茶友们都很喜欢西湖龙井绿茶吧,那绿茶的历史、绿茶的起源您知道不?茶与生活小编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绿茶的历史、绿茶的起源。

绿茶是历史上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干收藏,就可以看作是绿茶加工的开始了,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绿茶为我国茶量最大的茶类,产区分布于个产茶省、市、自治区,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生产量最高,质量最优,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基地。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绿茶占国际贸易量的70%以上,销量遍及北非、西非各国及法、美、阿富汗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绿茶销量占内销总量的1/3以上。

同时,绿茶又是生产花茶的主要原料。

中国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简介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早在周武王伐纣时(前1122前1116),参加征战的巴蜀等南方小国就以茶作贡品了。有资料表明西周时期四川一带即已有了茶的人工栽培,说明我国人民对茶很早就有了认识并付诸应用。不过在东汉以前,茶基本用作药品,而东汉以后,尤其是佛教传入我国之后,茶才逐渐用作饮料。一是奉行过午不食制度的僧人饮用,以补充午后的水分,提神益思,驱除睡魔;一是极少数统治阶级饮用,以解酒或除油腻。即使到了南北朝时期,也只是南朝人有此嗜好。《洛阳伽蓝记》卷二载,陈庆之侮篾吴人菰稗为饭,茗饮作浆;卷三载,在魏朝王侯间,往往将茶贬称酪奴、水厄,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惟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可见当时北方人对茶尚缺乏足够的认识。隋唐天下一统,为茶的生产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尤其是禅宗的兴起,僧寺饮茶之风盛行,极大促进了茶的普及。出身于寺院的茶圣陆羽走遍茶叶产地三十三郡后,于元760年隐居苕溪(吴兴),20年后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标志着我国茶叶的生产和研究、应用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茶经》约七千字,包括源、具、选、器、煮、饮、事、出、略、图十节。具涉及制茶工具20种左右,器介绍了煮茶等28种器具。宋陈师道《茶经序》: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夷戍蛮狄,宾祀燕享,予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可见其影响之大。

唐代饮茶有四种:粗茶、散茶、末荼、饼茶。一般多采用煮茶法,也可根据需要配以作料、水果等。也有煮茶粥食用的。至唐末、五代,发明了点茶法,即净茶末撒入沸腾的水中,其茶品、水质、火候乃至器具等均有讲究。为了增进茶艺,僧人或士大夫常举行规模不等的斗茶活动,鉴别茶的优劣,品评烹茶技艺的高低。由此出现了一种将茶汤倾注于碗中使汤纹形成各种物象的游戏,称为茶百戏。《清异录》载: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茶匠通神之艺也。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据说他能使汤纹组在一句诗,并列四碗可组合成一首绝句。正是由于饮茶之风的盛行,以至茶成为了文人雅士诗文书画抒写、描绘的内容,甚至步入了音乐、舞蹈的天地。

茶在唐代即已成为重要的外贸品,通过定期举办的茶马互市传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同时茶作为文化使者,通过佛教僧侣的交往,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尤其在日本发展形成了举世闻名、别具特色的茶道。当然茶更多的则是通过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或海路传到世界各地。据记载,茶传入各国或各地区的年代为:日本(805年)、阿拉伯(850年)、威尼斯(1559年)、俄国(1567年)、英国(1598年)、葡萄牙(1600年)、荷兰(1610年)、法国(1648年)、南美(1650年)。传入东南亚较早,但人工栽培较晚。如印度产茶始于1834年,斯里兰卡1867年。印尼1827年。世界各国对茶的读音,都直接效法汉语的语音,主要分为广东话CHA和夏门话TE。日本更是将茶的字形、读音一并拿去。充分说明中国是茶的故乡。

我国地域广阔,名茶辈出,如西湖的龙井、洞庭的碧螺春、黄山的云雾茶、福建的乌龙茶、四川的蒙顶茶、滇南的普洱茶等等,不胜枚举。但不管有多少种,总分为六大类,即绿茶、白茶、乌龙茶(青茶)、花茶、紧压茶(黑茶)和红茶。其中绿茶出现最早,其次为白茶,即由满披白毫的嫩芽制成,有白毫、银针、老君眉等,宋代著名的龙凤团茶亦属白茶。花茶、乌龙茶、紧压茶发明于明代,而红茶则产生于清代。至于饮茶方法,约在明代中后期始由煮饮改为至今流行的冲泡法,使饮茶更加方便、普及。此外,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还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饮茶风俗,如西藏的酥油茶、蒙古的奶茶、白族的三道茶(清茶、甜茶、香茶),云南的盐巴茶、桂北的打油茶、闽潮的工夫茶、广东的早茶、湖南的擂茶、四川的盖碗茶等。

目前,我国计有江北、江南、华南、西南四大茶区,19个省、自治区,1000多个县、市产茶,全国茶园总面积约为1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1988年全力平茶54万吨,出口19.8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中国仍是茶类最全、品种最多的国家,其中绿茶、工夫红茶为国际市场主要货源。绿茶占61%,红茶占100%。

1978年世界茶叶总产量175万吨、其中印度55万吨,中国26.8万吨、斯里兰卡19.9万吨、日本10.5万吨、苏联10.3万吨、肯尼亚9.3万吨、土耳其9万吨、印尼7.3万吨。80年代,全世界已有48个产茶国。

目前,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其中茶叶历史最久,风行地区最广,饮用人数最多,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喝茶。茶被人们誉为绿色金子、健康饮料。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9471.html

上一篇:论名茶审美与人文资源的开发

下一篇:京西古道堪比茶马古道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