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紫砂茶壶的起源与发展

2022-01-23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紫砂茶壶的起源与发展”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紫砂茶壶的起源与发展”相关知识!

紫砂生产始于北宋中叶,至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开始兴盛,并涌现出了许多民间艺人。其中供春,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而成为最早的著名民间艺人。至万历年间,名匠辈出,各人自立门户,争奇斗胜。在制品的烧制技术上也得到改进,使产品增加了色彩和光洁度。万历以后紫砂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体系,而进入百品竞新的兴盛时期,除了生产茶具外,还生产文房雅玩、香盒等工艺品。明未,紫砂被葡萄牙商人带到欧洲,称为红色瓷器。清代,紫砂工艺迅速发展,产品的式样和风格比明代更为奇特,新品种也不断增加,如紫砂花盆以及种种陈设和玩具。其中有借鉴花果造型和古铜器式样的茶壶,还有用各种粉彩山水装饰的紫砂壶以及花生、荸荠各式果品的紫砂象形品。

由于壶艺精进,常被宫廷皇室选为贡品,并向欧洲、日本、东南亚及南美各国出口。民国4年,宜兴紫砂首次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获奖。民国6年,江苏省立陶器工厂在蜀山成立,招聘陶瓷专家和技术工人生产紫砂器,并对紫砂泥质、泥色以及造型等进行研究和改进。民国10年,利用公司在蜀山开办利用陶工传习所,招收和培养紫砂艺徒,并建造龙窑1座,烧造紫砂产品。其时,紫砂生产分布于蜀山、潜洛、上袁等地,烧造紫砂产品的窑已有10座,年产量达100多万件。到了民国21年,紫砂人业人数已达600多人,全年共140窑,年产量220万件,年产值约42万元,占宜兴陶瓷工业总产的15%左右,并直接接受日本、东南亚等国的订货,是紫砂工业特盛的一年。是年,朱可心、陈寿珍、俞国良、吴云根、范福奎等紫砂艺人的作品[云龙鼎]、[掇球]、[仿古]、[传炉]等均获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

抗日战争前,由于日本政府不断提高紫砂进口的关税率,并在常滑等地仿制紫砂陶以及民国23年的大旱灾,削弱了人民的购买力,致使紫砂生产逐渐衰落。抗日战争期间,有7座紫砂窑和100多间厂房相继灭性打击被毁,技工大量流散,整个蜀山窑场全年所烧紫砂茶壶不满千把。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前,由于物价波动、销路呆滞,产量仅占抗日战争前的57.8%,整个紫砂业几乎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

1950年11月,县政府批准成立了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同时组织紫砂产品参加本地和外地举办的城乡物资交流大会以及展览会,为产品打开了销路。1954年起,将流散各地的紫砂从业人员组织起来生产,同时,拨出资金筹建改造原有生产设备和工场。1955年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开始招收青年艺徒,并指派具有丰富经验和高超技艺的老艺人负责培训。是年,紫砂产量已达75万件,比1949年增加2.13倍,年产值11.7万元,比1949年增加3.3倍。1956年,紫砂恢复出口.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中,由于紫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致使产品供大于求而造成大量积压。1960年底起精简职工,到1963年底,紫砂工艺厂的从业人数为578人,仅为1958年的28%。1965年,紫砂的年产量为109万件,比1955年增加45%,年产值72.2万元,比1955年增加5.2倍。1966年4月,紫砂工艺厂成立中心试验室,负责业务指导和产品创新。文化大革命使紫砂生产受到影响,从1971年起,生产开始回升,产量和产值遂年增长。1979年后,宜兴紫砂工艺厂加强了工艺管理和技术改进工作,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并不断开发新产品。1980年,紫砂的产量已达364万件,产值248.65万元,创利润68.1万元。随着国内外市场对宜兴紫砂需求量的不断增多,部分乡镇也开始发展紫砂生产,1981年1月,周墅公社紫砂厂(现名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建成投产。1987年7月,川埠乡的宜兴紫砂三厂建成投产,同年9月,周墅乡常安村办的宜兴紫砂四厂建成投产。是年,宜兴紫砂产品有壶、杯、瓶、鼎、餐具、花盆、水底、挂盘、文房雅玩、假山石、盆景、人物雕塑等1000多个品种。4家紫砂厂的从业人数在2620人,年产量1290.22万件,年产值1850.9万元,创利润548.49万元。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史的起源与发展


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约于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公元九世纪时,由日本僧人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逐渐在日本普及为大众化饮料。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以远。十五世纪初,葡萄牙商船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茶叶对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而荷兰人约在公元1610年左右将茶叶带至了西欧,1650年后传至东欧,再传至俄、法等国,十七世纪时传至美洲。十八世纪初,品饮红茶逐渐在英国流行,甚至成为一种表示高雅的行为,茶叶成了英国上层社会人士用于相互馈赠的一种高级礼品。着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于十八世纪开始大规模经销中国茶,并获得了巨额利润。1880年,我国出口至英国的茶叶多达145万担,占中国茶叶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十八世纪末,英王专程派特使来中国商讨发展贸易时,从中国得到了几株茶树苗,随后即移植在印度,拟发展英国自己的茶叶生产。中国茶树苗经精心培植,终于长大成林,后来印度产制的茶叶即开始在伦敦市场上销售。

十九世纪,中国的茶叶终于走向全世界,成为了世界性饮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向马里、几内亚、阿富汗等国派出植茶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将茶树、茶籽在不利生长的酷热地区生根落户。

目前,我国茶叶已行销世界五大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引种了中国的茶籽、茶树,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中国近年来的茶叶年产量达50多万吨,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出口。

当今,茶叶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诸多效用,已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成为举世公认的天然第一保健饮料、二十一世纪世界饮料之王。

印度茶叶的起源与发展


早在茶叶成为商品之前,也就是公元1830年左右,茶树大都是野生的,分布在阿萨姆的东北方的丛林之中。大约在公元1598年,一位荷兰的游客,名叫林斯柯顿(JanHuyghenvanLinschoten),曾经在他所写的书中,描写有关他的探险旅程。他说,印度把一种叶子当做蔬菜般的和咖哩、油一起煮来吃,甚至把这种叶子煮来当做一种酿制的饮料喝。

到了公元1788年,英国的植物学家板克斯(JosephBanks),曾经向英属东印度公司报告说:在印度东北的英国属地之中的气候,非常适合茶叶的种植。只是,他似乎忘记了在孟加拉就有当地的茶树,反而建议要从中国移植茶树来。不过他的意见终究没有被采纳。

到了公元1823至1831年间,布鲁斯(RobertBruce)和他那在东印度公司工作的弟弟查尔斯(Charles)一起研究出,在阿萨姆地区,确实有当地土产的茶树。他们甚至把当地的茶树种子和茶苗,以很正式的方式呈给当时在加尔各答新成立的植物园。然而,他们的努力和之前一样白费了。这可能是因为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国茶叶的贸易,不想投资在任何其它的地方。

然而到了公元1833年,一切就都改变了。东印度公司丧失了对茶叶市场的垄断,而突然发现把重心转移到印度本身就可以获得很大的利润。因此,就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查尔斯(CharlesBruce)被赋以重责培养幼苗;品牌茶叶加盟而另一方面委员会的秘书,也被派遣到中国负责收集80,000颗茶种子,因为他们对于印度本地的植物仍然不具信心,委员会的成员们仍然坚持要引进中国的茶叶树种。

那些被送到加尔各答植物园的种子孵育到相当结实后,被送1000公里之外的新茶园中栽种。同时,在阿萨姆的上方,查尔斯和其它的开拓者,也清除场地,以适合可以栽种树木,而且修剪那些已经存在的老茶树枝,并且支持那些新成长的茶树枝。

他们并且以实验的方法,引进新近采摘下来的茶叶到那些本地的树种上,来制造红茶。

布鲁斯又从中国再请了二位制茶专家,透过这两位专家的帮忙,他终于完全掌握到成功制茶的秘方了。

安溪茶叶的起源、发展


自古高山出好茶。安溪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戴云山东南坡,戴云山支脉从漳平市延伸境内,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有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以位于福田乡与漳平交界的太华山为最高山峰,海拨1600米。安溪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河谷盆地串珠般分布在西溪、蓝溪沿岸,草木繁茂,古有龙凤名区的美誉。县境按地形地貌的差异,历史以来有内外安溪之分,以湖头盆地西缘的五阆山至龙门跌死虎岭西缘为天然分界线,线以东称外安溪,线以西称内安溪。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外安溪地势较低,平均海拨在300~400米,年降水量纸1600~2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5~21.3摄氏度,年日照数2000小时,无霜期350天;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平均海拨在600~700米,年降水量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18摄氏度,年日照数约1850小时,无霜期约260天,季节性变化明显。更妙的是,安溪与沿海有崇山之隔,不受海风侵扰。加上境内高山上,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绝少污染,早晚冷,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78%以上,有四季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谚。此外,安溪高山植被良好,枯枝落叶,形成一层厚厚地地表覆盖层,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养分齐全,特别适宜农作物和茶树、果树生长。

一、安溪的野生茶树

安溪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化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野生茶树屡被发现。1957年,在蓝田乡福顶山等地发现两个野生茶树。一是蓝田在茶树,也称苦茶,因味苦面得名,为小乔木型,分布在蓝田乡福顶山森林之中。据1978年有关部门的观测,最大棵树高6.3米,树干挺直,树幅2.7米,胸围18厘米,叶形有长椭圆、倒披针形等,叶长11.5~17.3厘米,叶宽4.5~6厘米,最低分枝离地2米,历史以来当地群众有少量采制。二是企山野生茶,零星散布在企山顶观音坑一带海拨千米以上高山,树冠呈伞状,为小乔木型,其中被观测的一棵野生茶树,树高3.2米,树2.7米,胸围6.9厘米,叶片椭圆形,叶面平,叶尖突尖,叶脉10对,花径3.8厘米,花瓣7片。1961年,在安溪县剑斗镇的水头拔山发现了许多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野生茶树高6.5米,胸围58厘米,树冠3.2米。经考证,这些野生茶树讫今已有1000~1200年的生长历史,是深入研究安溪茶树起源和演化的活化石。此后,西坪、福前等地也陆续发现野生茶树。就在2000年冬,笔者到外安溪的官桥镇益林村采风时,在该村的犀山原始森林中也意外地发现了野生茶树的踪迹。犀山野生茶树群生长在壁立千仞的白岩峰下将军岩北侧,集中生长着数株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树高3.8米左右,树冠12厘米,当地群众曾采制饮用,单季可采茶青10余斤。这些野生茶树树群的发现,充分地表明安溪具有十分丰富的茶树资源,为安溪茶叶起源提供了佐证。

二、北方人口南迁安溪的推动

追溯安溪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之源,主要来自中原文化的南移。唐朝中叶以前,安溪人口稀少,茶史无考。唐后期至五代十国年间,北方兵荒马乱,战祸不断。福建东南沿海,特别是泉州一带,远离战乱中心,局势稳定,气候温和,物阜人稀。这个时期,我国不仅茶业重心南移,而且北方人口在量南下移居。据安溪民间族谱记载,除少部分姓氏,如邱氏始祖于西晋年间(约300年)迁居晋安郡坑园(今安溪长坑乡山格),紫云黄氏一世祖黄克纲于唐垂拱二年(686年)自武荣州(今泉州)移居安溪和陈氏始祖于唐天宝年间自漳州移居安溪外,大部分姓氏,如刘、林、周、廖、詹、王、吴、安等均于唐末及五代期间经荆楚、江淮入闽转而定居安溪,其中既有平民百姓,也不乏名人墨客,如唐末诗人周朴、五代越王钱叔幕僚黄夷简、上柱国廖俨、开先县令詹敦仁等。外来人口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带来了茶叶生产技术,推动安溪茶业发展。

三、佛教道教发展的推进

唐中华大地饮茶之风的盛行,与佛道两教的推进是分不开的。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及道观多在深山云雾之中,是风景名胜圣地,又是产茶的适宜之地。特别是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是提神,使僧众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消食,使整日打坐而容易造成积食的僧众得以帮助消化;三是不发,能抑制性欲,使人不思淫欲。而僧众坐禅修行,枯燥而孤寂,且不能吃晚餐,要在半夜坐禅、静思而不困,只能通过饮茶来提神,因而不少高僧均嗜茶,且以茶延年益寿。加上僧人行遍天下,故一时在在江南北竞相仿效,遂成时俗。唐代时,在我国南方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茶园,许多名茶出于寺院,据称,茶圣陆羽的师傅也是种茶高手。据此,唐时我国就有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僧,名僧植名茶,寺僧人人善品茶之说。佛教、道教传入安溪始于唐。至唐末,佛教在安溪已建有福海院、上乘院、定明院、灵像院、大成庵、隐静院、光明院以及长坑的补陀岩、城厢的阆苑岩、湖头的成道院、参内的植福堂等一大批寺院;道教在安溪已建有城隍庙、显著庙、武庙、龙津观等道观。据史料记载,唐末安溪寺院及道观已有植茶、品茶的历史,阆苑岩就其中之一。

安溪县城所在地西部阆山(今城厢镇同美村新岩山),半山有一名刹阆苑岩。阆苑岩始建于唐末。岩宇依山临壑,北侧有一峭拔石笋,天生一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也而出,蔚为奇观。阆苑岩历史上曾以产白茶闻名。岩宇左侧有古白茶树数株,已历数百年。现存岩宇门联阴镌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是研究安溪茶史的重要例证。为此,宁朱熹览游安溪山水时,曾品题阆岩夕照,是清溪八景之一。

四、五代时内外安溪均已产茶

五代期间,安溪茶文字记载竞与小溪场长官廖俨联系在一起,而将茶作为礼品赠送的文字记载,则最早出自于开先县令詹敦仁的茶诗,题为受龙安岩悟长老惠茶,作此简代: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宿醒未解惊窗午,战退降魔不用兵。又有与道人介庵游历佛耳,煮茶待月而归后,留下诗句: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而韩屋留有诗句: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足见当时安溪民间植茶已逐渐发展。

总之,安溪茶叶起源最迟应在唐末,饮茶及人工植茶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伴随中原文化的传播,南迁肇安的外来人口及寺僧植茶对安溪茶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五代宋初时已逐步向农家传播。

饮茶的起源及其发展


中国人最先发现和利用茶,茶最早是作食用和药用,茶作饮用则晚于食用、药用。饮茶始于何时?中国的饮茶普及于何时?如何饮茶?下面略加论述。

一、饮茶始于西汉

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稀罕说、三国说。

(一)先秦说

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都部落首领。然而《神农食经》据今人考证成书在汉代以后饮用始于上古原始社会只是传说,不是信史。

清人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日知录茶》)顾炎武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代也只是推测,并无直接的证据。先秦饮茶,不是源于传说,就是间接推测,并无可靠材料来证明。

(二)三国说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有密赐荼荈以代酒,这种能代酒的饮料当为茶饮料,足以证明吴国宫廷已经饮茶。据此,《南窗纪谈》认为中国饮茶始于三国,《集古录》则认为始于魏晋。

三国时代东吴饮茶是确凿无疑,然而东吴之茶当传自巴蜀,巴蜀的饮茶要早于东吴,因此,中国的饮茶一定早于三国时代。

(三)西汉说

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凡将篇有荈诧,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茶。郝懿行认为饮茶始于东汉末,而萌芽于西汉。

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一般都认为买茶之茶为茶,而武阳即今四川彭山县,说明四川在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中国的饮茶不晚于公元前一世纪。

我们认为中国的饮茶始于西汉,而饮茶晚于茶的食用、药用,中国人发现茶和用茶则远在西汉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二、饮茶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饮茶始于稀罕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西汉对茶作过记录的司马相如、王褒、杨雄均是四川人。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饮茶限于王公朝士,民间可能很少饮茶。

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记:陆纳为吴兴太首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西晋刘琨《与兄子南州刺史演书》有: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可信致之。晋左思《娇女诗》有:止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砺。南朝宋刘义庆《世语新说轻诋第二十六》记:褚太傅初渡江。刺左右多与茗汁。又《纰漏第三十四》载:任问人云,此为茶为茗。两晋时期,江南一带,做席竟下饮,文人士大夫间流行饮茶,民间亦有饮茶。

南朝梁萧子显《南方书武帝本纪》:我灵慎勿的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后魏杨衡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时给事刘镐,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有乌程温度,出御荈,长兴啄木岑,每岁吴兴、昆陵二郡太守才茶宴会于此,有境会亭。南北朝时期,帝王公卿、文人道流,茶风较晋更浓。吴兴有御茶园,采茶时节二郡太守宴集,大概是督造茶叶,上贡朝廷。

三、饮茶风俗成于中唐

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曰竞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封演认为禅宗促进了北方饮茶的形成,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穷日竞夜,遂成风俗,且流于塞外。

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载: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陆羽《茶经云之饮》也称: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杨华认为茶始兴于玄宗朝,肃宗,代宗时渐多,德宗以后盛行。陆羽《茶经》初稿约成于代宗永泰元年,定稿于德宗建中元年。《茶经》认为当时的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以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及湖北、山东一带最为盛行,都把茶当作家常饮料。

《茶经》、《封氏闻见记》、《膳夫经手录》关于饮茶发展和普及的关带内基本一致。开元以前,饮茶不多,开元以后,特别是建中(公元780)以后,举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无不饮茶。不仅中原广大地区饮茶,而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饮茶。甚至出现了茶水铺,自邹、齐、泡、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买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旧唐书李玉传》: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怯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茶于人如同米、盐一样不可缺少,对于田间农家,尤其嗜好,

四、饮茶普及于宋代以后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昊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云: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顾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早其极。

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茶肆记: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松异会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止用瓷盏漆托供卖,则无银盂物也。夜市于太街有东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玩观之人。大凡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司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谓之挂牌儿。人情茶肆,本非以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又有茶肆专是王奴打聚处,亦有诸行借买志人会聚行老,谓之市头。大街有三五家靠茶肆,楼上专安着妓女,名曰夜茶坊,非君子驻足之地也。更有张卖店隔壁黄尖嘴蹴球茶坊,又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茶坊,大街车儿茶肆、将检阅茶肆,皆士大夫期明约友会聚之处。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龊茶。僧道头陀欲行题注,先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阶。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茶肆林立,不仅有人情茶肆。花茶坊,夜市还有东担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有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僧道头陀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防。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饮茶的起源和发展


茶最先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利用茶的年代久远,可上溯到神农时期,但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先秦时期可能在局部地区(茶树原产地及其边缘地区)已有饮茶,但目前还缺乏文字和考古的支持。

(一)饮茶始于西汉

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

1、先秦说

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都部落首领。然而《神农食经》据今人考证成书在汉代以后饮用始于上古原始社会只是传说,不是信史。清人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日知录茶》)顾炎武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代也只是推测,并无直接的证据。先秦饮茶,不是源于传说,就是间接推测,并无可靠材料来证明。

2、三国说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有密赐荼荈以代酒,这种能代酒的饮料当为茶饮料,足以证明吴国宫廷已经饮茶。据此,《南窗纪谈》认为中国饮茶始于三国。三国时代东吴饮茶是确凿无疑,然而东吴之茶当传自巴蜀,巴蜀的饮茶要早于东吴,因此,中国的饮茶一定早于三国时代。

3、魏晋说

唐裴汶《茶论》、《膳夫经手录》认为饮茶始于晋,宋《集古录》认为饮茶始于魏晋。

4、西汉说

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凡将篇有荈诧,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荼。郝懿行认为饮茶始于东汉末,而萌芽于西汉。

西汉著名辞赋家王褒《僮约》烹荼尽具的约定,是关于饮茶最早的可信记载。《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一般都认为烹荼、买荼之荼为茶。《僮约》订于两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故中国人饮茶不会晚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的西汉晚期。我们认为中国的饮茶始于西汉,而饮茶晚于茶的食用、药用,中国人发现茶和用茶则远在西汉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王褒是四川资中人,买茶之地为四川彭山。最早对茶有过记载的王褒、司马相如、扬雄均是蜀人,可见是巴蜀之人发明饮茶。

从两汉到三国,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物,饮茶限于王公朝士。《三国志吴志韦曜》记: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荼荈以代酒。孙皓密赐韦曜以茶代酒,可见东吴宫中饮茶。

西晋诗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说成都的香茶传遍九州,这虽有文人的夸张,却也近于事实。《桐君录》记:西阳、武昌、庐江、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有真香茗。晋陶潜《搜神后记》:晋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晋王浮《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说明在两晋时期,湖北、安徽、江苏、浙江这些地区已产茶。

两晋时期,饮茶由上层社会逐渐向中下层传播。晋干宝《搜神记》:夏侯恺字万仁,因病死,如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荼饮。这虽是虚构的神异故事,但也反映普通人家的饮茶事实。《广陵嗜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竟买。老姥每天早晨到街市卖茶,市民争相购买,这反映平民的饮茶风尚。

南朝宋人山谦之《吴兴统记》载:乌程温山,出御荈长兴啄木岑,每岁吴兴、毘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有境会亭。乌程温山产贡茶,长兴县有境会亭,两郡太守在此宴集,督造茶叶。江南一带不仅饮茶,茶叶生产也有一定的规模。《南齐书武帝本纪》: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荼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南朝齐武帝诏告天下,灵前祭品设茶等四样,不论贵贱,一概如此。可见茶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后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桨,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时给事中刘镐,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北朝人原本渴饮酪桨,但受南朝人的影响,如刘镐等,也喜欢上饮茶。

饮茶始于西汉,起源于巴蜀,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逐渐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饮茶由上层社会向民间发展,饮茶、种茶的地区越来越广。

明代紫砂茶具的发展


明代茶盏,仍用瓷烧制,但由于茶类改变,宋时盛行的茶开始消衰,饮茶方式改变,此时所用的茶盏已由黑釉盏(碗)变为白瓷或青花瓷茶盏。明代的白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史称甜白。白瓷茶盏造型美观,比例匀称,料精式雅,在茶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文震亨《长物志》中记载:

【特征】宣(指明宣德)庙有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世(指明世宗)庙有坛盏,中有茶汤果酒,后有金大醮坛用等字样,亦佳。张谦德《茶经》曰:今烹点之法,与君谟不同,取色莫如宣(即宣德窑)、定(即定窑),取久热难冷,莫如官(即官窑)、哥(即哥窑)。从中可以看出,明代以后,一些有名的烧制茶具瓷窑,继续得到发展。

【历史】总的说来,与前代相比,明代有创新的茶具当推小茶壶,有改进的是茶盏,它们都由陶或瓷烧制而成。在这一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色泽和造型、品种和式样,都进入了穷极精巧的新时期。

明代茶具,对唐、宋而言,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因为唐、宋时人们以饮饼茶为主,采用的是煎茶法或点茶法和与此相应的茶具。元代时,条形散茶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饮茶改为直接用沸水冲泡,这样,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成了多余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明代对这些新的茶具品种是一次定型,因为从明代至今,人们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无多大变化,仅仅在茶具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

另外,由于明人饮的是条形散茶,贮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时显得更为重要。而饮茶之前,用水淋洗茶,又是明人饮茶所特有的,因此就饮茶全过程而言,当时所需的茶具,明高濂《遵生八笺》中列了16件,另加总贮茶器具7件,合计23件。这些器具,名称显得古雅奇特。属茶具的有:

商象,即古石鼎,用以煎茶烧水;归结,即竹扫帚,用以涤壶;分盈,即杓子,用以量水;递火,即火斗,用以搬火;降红,即铜火筋,用以簇火;执权,即茶秤,用以秤茶;团风,即竹扇,用以发火;漉尘,即茶洗,用以淋洗茶;静沸,即竹架,;注春,即瓦壶,用以注茶汤;运锋,即果刀,用以切果;甘钝,即木砧墩,用以搁具;啜香,即瓷瓦瓯,用以品茶;撩云,即竹茶匙,用以取果;纳敬,即竹茶,用以放盏;受污,即拭抹布,用以洁瓯。属总贮茶器的有:苦节君,即竹炉,用以生火烧水;建城,即箬制的笼,用以高阁贮茶;云屯,即瓷瓶,用以舀水烧水;乌府,即竹制的篮,用以盛炭;水曹,即瓷缸瓦缶,用以贮水;器局,即竹编方箱,用以收放茶具;外有品司,即竹编提盒,用以收贮各品茶叶。其实,与唐、宋茶具相比,明代茶具要简便得多,特别是茶具品种数量大为减少。高濂开列的23件茶具,很多与烧水、泡茶、饮茶无关,似有牵强凑数之感,这在明文震亨的《长物志》中已说得很明白:吾朝茶的烹试之法,简便异常,宁特侈言乌府、云屯、苦节君、建城等目而已哉!

明代张谦德的《茶经》中专门写有一篇论器,提到当时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8件。

不过,明代茶具虽然简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样讲究制法、规格,注重质地,特别是新茶具的问世,以及茶具制作工艺的改进,比唐、宋时又有大的进展。特别表现在饮茶器具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出现了小茶壶,二是茶盏的形和色有了大的变化。

对茶壶,明代最为崇尚紫砂或瓷制的小茶壶。文震亨《长物志》云: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张谦德《茶经》说:茶性狭,壶过大则香不聚,容一、两升足矣。官(窑)、哥(窑)、宣(宣德窑)、定(窑)为上,黄金、白银次,铜、锡者斗试家自不用。

关于红茶起源发展历史


“红茶”一名,始见于明代刘基所撰《多能鄙事》一书(15-16世纪间),陈椽《茶业通史》有述,葡萄牙人科鲁兹神甫于1556年到达中国,1560年左右回国后著书中有言:“凡上等人家皆以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呈红色即指红茶汤。可见1560年以前,就有红茶了。

1607年荷兰东印度海船首次运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星村生产的小种红茶。故可结:福建武夷山首创小种红茶,时间是在16世纪末与17世纪初之间。

首先创制的是小种红茶,由炒青发展而来。日晒代替杀青,当是在炒青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揉捻后发现叶色变红更快,于是逐渐认识了变色的规律。后在揉捻结束堆放片刻,使其发红更明显,质的变化更大,而后炒和烘,则色香味完全改变。

工夫红茶是在小种红茶基础上演变而来,清朝董天工《武夷山志》(公元1751年)载有小种和工夫的茶名。小种红茶是鲜叶加工复杂,毛茶加工简单;工夫红茶则相反,简化鲜叶加工,毛茶加工大下工夫,所以叫工夫红茶。

安溪茶叶的起源及发展


自古高山出好茶。安溪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戴云山东南坡,戴云山支脉从漳平市延伸境内,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有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以位于福田乡与漳平交界的太华山为最高山峰,海拨1600米。安溪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河谷盆地串珠般分布在西溪、蓝溪沿岸,草木繁茂,古有龙凤名区的美誉。县境按地形地貌的差异,历史以来有内外安溪之分,以湖头盆地西缘的五阆山至龙门跌死虎岭西缘为天然分界线,线以东称外安溪,线以西称内安溪。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外安溪地势较低,平均海拨在300~400米,年降水量纸1600~2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5~21.3摄氏度,年日照数2000小时,无霜期350天;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平均海拨在600~700米,年降水量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18摄氏度,年日照数约1850小时,无霜期约260天,季节性变化明显。更妙的是,安溪与沿海有崇山之隔,不受海风侵扰。加上境内高山上,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绝少污染,早晚冷,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78%以上,有四季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谚。此外,安溪高山植被良好,枯枝落叶,形成一层厚厚地地表覆盖层,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养分齐全,特别适宜农作物和茶树、果树生长。

一、安溪的野生茶树

安溪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化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野生茶树屡被发现。1957年,在蓝田乡福顶山等地发现两个野生茶树。一是蓝田在茶树,也称苦茶,因味苦面得名,为小乔木型,分布在蓝田乡福顶山森林之中。据1978年有关部门的观测,最大棵树高6.3米,树干挺直,树幅2.7米,胸围18厘米,叶形有长椭圆、倒披针形等,叶长11.5~17.3厘米,叶宽4.5~6厘米,最低分枝离地2米,历史以来当地群众有少量采制。二是企山野生茶,零星散布在企山顶观音坑一带海拨千米以上高山,树冠呈伞状,为小乔木型,其中被观测的一棵野生茶树,树高3.2米,树2.7米,胸围6.9厘米,叶片椭圆形,叶面平,叶尖突尖,叶脉10对,花径3.8厘米,花瓣7片。1961年,在安溪县剑斗镇的水头拔山发现了许多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野生茶树高6.5米,胸围58厘米,树冠3.2米。经考证,这些野生茶树讫今已有1000~1200年的生长历史,是深入研究安溪茶树起源和演化的活化石。此后,西坪、福前等地也陆续发现野生茶树。就在2000年冬,笔者到外安溪的官桥镇益林村采风时,在该村的犀山原始森林中也意外地发现了野生茶树的踪迹。犀山野生茶树群生长在壁立千仞的白岩峰下将军岩北侧,集中生长着数株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树高3.8米左右,树冠12厘米,当地群众曾采制饮用,单季可采茶青10余斤。这些野生茶树树群的发现,充分地表明安溪具有十分丰富的茶树资源,为安溪茶叶起源提供了佐证。

二、北方人口南迁

安溪的推动追溯安溪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之源,主要来自中原文化的南移。唐朝中叶以前,安溪人口稀少,茶史无考。唐后期至五代十国年间,北方兵荒马乱,战祸不断。福建东南沿海,特别是泉州一带,远离战乱中心,局势稳定,气候温和,物阜人稀。这个时期,我国不仅茶业重心南移,而且北方人口在量南下移居。据安溪民间族谱记载,除少部分姓氏,如邱氏始祖于西晋年间(约300年)迁居晋安郡坑园(今安溪长坑乡山格),紫云黄氏一世祖黄克纲于唐垂拱二年(686年)自武荣州(今泉州)移居安溪和陈氏始祖于唐天宝年间自漳州移居安溪外,大部分姓氏,如刘、林、周、廖、詹、王、吴、安等均于唐末及五代期间经荆楚、江淮入闽转而定居安溪,其中既有平民百姓,也不乏名人墨客,如唐末诗人周朴、五代越王钱叔幕僚黄夷简、上柱国廖俨、开先县令詹敦仁等。外来人口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带来了茶叶生产技术,推动安溪茶业发展。

三、佛教道教发展的推进

唐中华大地饮茶之风的盛行,与佛道两教的推进是分不开的。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及道观多在深山云雾之中,是风景名胜圣地,又是产茶的适宜之地。特别是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是提神,使僧众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消食,使整日打坐而容易造成积食的僧众得以帮助消化;三是不发,能抑制性欲,使人不思淫欲。而僧众坐禅修行,枯燥而孤寂,且不能吃晚餐,要在半夜坐禅、静思而不困,只能通过饮茶来提神,因而不少高僧均嗜茶,且以茶延年益寿。加上僧人行遍天下,故一时在在江南北竞相仿效,遂成时俗。唐代时,在我国南方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茶园,许多名茶出于寺院,据称,茶圣陆羽的师傅也是种茶高手。据此,唐时我国就有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僧,名僧植名茶,寺僧人人善品茶之说。佛教、道教传入安溪始于唐。至唐末,佛教在安溪已建有福海院、上乘院、定明院、灵像院、大成庵、隐静院、光明院以及长坑的补陀岩、城厢的阆苑岩、湖头的成道院、参内的植福堂等一大批寺院;道教在安溪已建有城隍庙、显着庙、武庙、龙津观等道观。据史料记载,唐末安溪寺院及道观已有植茶、品茶的历史,阆苑岩就其中之一。

安溪县城所在地西部阆山(今城厢镇同美村新岩山),半山有一名刹阆苑岩。阆苑岩始建于唐末。岩宇依山临壑,北侧有一峭拔石笋,天生一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也而出,蔚为奇观。阆苑岩历史上曾以产白茶闻名。岩宇左侧有古白茶树数株,已历数百年。现存岩宇门联阴镌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是研究安溪茶史的重要例证。为此,宁朱熹览游安溪山水时,曾品题阆岩夕照,是清溪八景之一。

四、五代时内外安溪均已产茶

五代期间,安溪茶文字记载竞与小溪场长官廖俨联系在一起,而将茶作为礼品赠送的文字记载,则最早出自于开先县令詹敦仁的茶诗,题为受龙安岩悟长老惠茶,作此简代: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宿醒未解惊窗午,战退降魔不用兵。又有与道人介庵游历佛耳,煮茶待月而归后,留下诗句: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而韩屋留有诗句: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足见当时安溪民间植茶已逐渐发展。

总之,安溪茶叶起源最迟应在唐末,饮茶及人工植茶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伴随中原文化的传播,南迁肇安的外来人口及寺僧植茶对安溪茶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五代宋初时已逐步向农家传播。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8321.html

上一篇:武夷岩茶之水金龟与肉桂

下一篇:茶道人生—有机茶的特征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