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临溪村:茶乡水韵古味浓

2022-01-23
临溪村地处名山区东面,毗邻成都市蒲江县。该村地处茅河场镇,公共设施相对完善,产业主要以茶叶种植、畜禽养殖、花卉苗木、乡村旅游为主,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12800元。

抓住灾后重建机遇,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总体要求,临溪村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农旅统筹为方向、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为手段、助农增收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目标,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与灾后新村聚集点建设、农村旧村落改造提升、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有机融合起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新型村庄、前庭后院、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综合配套建设,着力打造一个具有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的乡村旅游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临溪新村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新村聚居点,该新村选址在临溪村六组,位于临溪村与茅河场镇结合部,新村规划设计理念与古镇旅游目标相结合,纳入茅河AAAA级水韵茶乡古镇进行打造建设。

新村内基础设施纳入茅河乡旅游示范镇建设项目,共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内容包括旅游标识、道路、停车场、木平台、亭子、水渠、叠水瀑布、公共卫生间以及景观绿化等,所有工程将于今年3月20日前全部完工。目前该新村水、电、气已实现全通,沟渠和部分水景观基本完工,道路基础建成,满足住户入住条件。

临溪枫香林新村建成后将有效带动茅河场镇的发展,拓宽茅河场镇空间,聚集场镇人气、商气和财气,形成“山水林田路、医教文体广”综合配套齐全的新型社区化新村,同时将带动茅河场镇公共服务的进一步提升,为茅河乡AAAA级“茶乡水韵”旅游古镇的打造提供有力载体,是茅河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节点。CY316.cOM

精选阅读

“茶乡第一村”——龙井村


整治后的龙井村

“茶乡第一村”——龙井村,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于世。东临西子湖,西依五云山,南靠滔滔东去的钱塘江水,北抵插入云端的南北高峰,四周群山叠翠,云雾环绕,就如一颗镶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宝石。

村内旅游资源丰富,御茶园、胡公庙、九溪十八涧、十里琅珰、老龙井等景点点缀其中,为茶乡增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整治工程重塑了龙井村山涧溪流景观,再现了茶乡农居溯溪而上、择水而居的山地景观风貌,基本恢复了富有西湖龙井茶乡特色的自然村落风貌。

西湖龙井茶区——狮子峰、龙井、灵隐、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土地肥沃,周围山峦重叠,林木葱郁,地势北高南低,既能阻挡北方寒流,又能截住南方暖流,在茶区上空常年凝聚成一片云雾。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质的水源,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龙井茶被誉为“中国第一茶”,也实在是得于这山泉雨露之灵气。

“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狮峰龙井之所以驰名,还要感谢乾隆爷。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学着茶女采茶。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赶回京城,也带回了一把已经干了的杭州狮峰山的茶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龙井寺

太后想尝尝这茶叶的味道,泡上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

龙井现为直径2米左右的圆形泉池,泉水经饮马桥,黄泥岭,出茅家埠流入西湖。龙井之水的奇特之处在于搅动它时,水面上就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丝一样不断摆动,人们以为"龙须",然后慢慢消失。这一奇观,引得游人 到此,乐趣倍增。 乾隆游江南时,曾手书"龙井八景"四字,即风篁岭、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 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风篁岭因其地多修竹而得名。过溪亭在风篁岭下虎溪桥上。一片云在风篁岭上,这是一块高约丈余,青润玲珑的巨石,因状似一片云彩而得名。神运石耸立在龙井泉畔,高五六尺,状似游龙。龙泓涧在风篁岭南面老龙井处。涤心沼在一片云北面。翠峰阁在碧螺峰上,清乾隆曾在阁后摩崖上题"湖山第一佳"五字。

龙井寺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整治后的龙井寺再现山水之胜、林壑之美,集泉文化、茶文化、佛教文化于一景。建筑主体区块精美古典,依泉而建的听泉亭、可登高远眺的翠峰阁、设施齐全的御书楼、秀翠堂、清虚静泰等都是游人茗茶赏景、寻古问今的佳境,整理后的龙泓涧水系再现了昔日峰回路转、溪泉相伴的美景。 采茶 “女儿红”得之不易

“明前龙井”又叫“女儿红”,最早的时候“明前茶”的采摘必须由未婚女孩子来完成,而且不能用手,而是用双唇采下,因为用手指掐下来的茶叶,其掐痕在制成茶叶后仍去不掉。现在虽然已改用手来采茶,但规矩还是不少,诸如:必须小心轻柔地摘下叶片,摘一片就要马上放一片入茶篮等,据说叶片如果在手上停留片刻,那么手的温度就会令叶片由绿变红。

龙井的采制,春季分四次,品质因采摘鲜叶的早晚而定,以早为贵。惊蛰初过,是茶农采制首批春茶的最佳时机,至清明前采头茶,称为“明前茶”,嫩芽初迸状似莲心,故称“莲心”。一个熟练的采茶姑娘,每天最多只能采摘嫩芽十二两,故极为珍贵,称得上珍品中的绝品。再加上采摘的辛苦,还没成茶就已先让采茶女们付出了几多劳苦。 而过了清明后采摘的茶叶就大不如“明前茶”那么珍贵了,谷雨前采摘的二春茶称“雨前茶”,量比较多,已有一叶一芽,其形似旗,茶芽稍长,其形如枪,故又称之为“旗枪”;立夏之前采三春茶,茶芽旁有附叶两瓣,两叶一芽,形似雀舌,称为雀舌;四春茶则在三春茶后一月开始采摘,这时茶已成片,并附带有茶梗,称之为“梗片”,在过去是供茶农的后代练技术用的。

龙井茶多种植于靠山近水,晴能受到充分日照、雨又易于排水的酸性丘陵坡地上。春采、夏锄、秋剪、冬肥,一点都耽误不得,古语就有“人误茶一季,茶误人一年”之说。

茶之韵,味也


韵,古字作“韻”,指声音。《说文解字》:“韵,和也。从音,员(匀)声”;《玉篇》:“声音和曰韵”。员即圆字的简写,圆浑之圆:匀为韵之简写,调匀之韵。韵为圆浑和谐的意思。韵从声音一扩大,就有了“神韵”、“气韵”、风韵、家韵、韵宇,等等。除韵宇指人的器量胸怀,家韵指一户人家的处世作风外,都指在人体状貌基础上呈现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美的感官反应。茶之韵,味也。简而言之,茶韵即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或风韵。善于品茗的人,都讲究欣赏茶韵,特别是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如:武夷岩茶有“岩韵”、铁铁观音观音有“观音韵”、冻顶乌龙有“喉韵”、凤凰水仙有“山韵”、龙井茶有“风韵”……欣赏名茶的这些独特的韵味,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中国古代文人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文士便不可能形茶艺成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不能实现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愉悦的飞跃,也就不可能有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文人雅兴风流,是中国茶文化最有韵味的篇章。(余悦《中国茶韵》)中国茶韵古已有之。“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茶经》)建茶“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末误用其趣,一饮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屠隆《考粲余事》)明代,在武夷品茶颇得岩韵真谛的陈雨诗云:“毫尖似雪细于丝,活水须烹品色时。只许素人来共啜,莫教肉鄙酒徒知。”(徐表然《武夷九曲志》)由茶及人,又由人及茶,循环往复,而韵高致清,这就是古代的“茶韵”。谈论茶文化时,“韵”字不一而足。“韵致”、“风韵”、“岩韵”、“音韵”、“喉韵”、“山韵”,等等,既流行于品茗者的口头,更见于诗文典籍。唐末五代人徐寅赞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宋代宋庠《谢故人惠建茗》曰:“左砺沸香殊有韵,走瓷涵绿更怀空。”元代李德载《阳春曲·赠茶肆》中曾两次写到“风韵美,唤醒睡希夷”、“风韵煞,到底属陶家。”明代李时勉《章郎中送茶》曰:“玉堂曾是夸风韵,何以陶潜乐醉眠。”许次纾《茶疏》言:“韵致清远,滋味甘香,足称上品”。《黄山志》上有:“莲花庵旁就石缝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黄山云雾茶。”中国茶韵涵盖着茶俗、、茶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热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

茶的水味太重?


很多人在泡茶的时候,泡着泡着喝着喝着,就发现一下就没茶味儿了,甚至水味非常重,这是咋回事?是不是买的茶叶不好呢?

1、水质过硬

水的硬度会影响茶叶内含物的溶解度。

软水溶解度高,茶味浓。硬水中因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导致溶解度低,故茶味淡。

软硬水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用肥皂水鉴别,有大量浮渣的是硬水,有泡沫的是软水。

因此我们应尽量选择软水,尽量避免使用自来水等高硬度水泡茶。

2、水温过低

茶的溶解度和水温也是成正比的。

如果泡茶水温偏低,则茶的内含物溶解量小,导致茶味不足、水味重。

其实没有必要过分担心水温高会破坏茶中的维生素,因为茶中的维生素稳定性较高,高温下损失程度其实很有限。

如果是黑茶、普洱茶或者乌龙茶,建议大家用沸水冲泡,水温千万别太低喔!太低茶香不容易出,滋味会寡淡带水味。

而一些比较细嫩的绿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水温可以适当降低,滋味会更佳。

3、春茶多雨

春茶在雨水较多的状态下做的茶往往会有水味。越是雨水多的年份,越容易出现水味重的情况。

4、茶叶受潮

茶在制作过程中干燥不够彻底、雨天及储存环境潮湿也会导致水味重。

这种情况在干燥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好很多了。

5、醒茶不足

醒茶:让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和水份的接触苏醒过来,吸收天地人气,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以便于冲泡饮用,此过程称为“醒茶”。

各种茶种醒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冲泡黑茶、青茶、红茶的时候,其方法是从保存状态取出,放入冲泡器皿中,用100℃的沸水来醒茶。

相对嫩度较高的绿茶、白茶、黄茶醒茶方法是冷藏保存取出,放入高温烫过的冲泡器皿中,再用85℃左右的开水醒茶。

醒茶完成程度的掌握,对整个冲泡过程中,茶叶内在品质的表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后面的冲泡有著直接的影响。如果醒茶不足,则会在前几泡出现水味重的情况。

6、注水不当

如果采用定点注水速度过缓,会导致茶叶内含物质无法与水充分溶解混合,造成茶水分离。可适当增加注水速度,或改变注水方式加以改善。

在喝茶的时候,小伙伴们还总是喝出水味的话,不妨先从这几个问题开始解决,茶的滋味会好很多哦。

象明古茶乡掀起植茶热潮


随着普洱茶的升温,在我州传统植茶区的勐腊县象明乡内各古茶山所产优质青饼普洱茶,近年来远销国内外,产品供不应求。茶叶价格的飚升,使该乡茶农掀起了新一轮种植生态茶的热潮。仅2006年,全乡就新植茶园3650亩。

象明乡占了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中的四山,即倚邦、蛮砖、革登、莽枝。这里山大、箐深、坡陡、森林茂密,为普洱茶知名茶乡之一。在古六大茶山之一的倚邦古茶山所属的倚邦村委会,由于老树茶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飚升,极大地调动了当地茶农的积极性。据村支书徐辉棋介绍,去年倚邦古茶园茶叶总产量为15-20吨,产值达200多万,全村人均收入接近1500元,仅茶叶收入就高达1000余元。茶农种茶热情高涨,2005年种植了430亩,2006年新增种植面积540亩。去年底至今年初,家家都在备耕植茶,预计今年新植茶园面积将突破2000亩。

据象明乡党委书记刀加强介绍,2006年,全乡完成茶叶种植面积3650亩,累计已种植茶叶13636.5亩。这些茶园大部分都种植于传统的各大古茶山中。全乡新老茶园干毛茶总产量达146吨,产值1168万元。为了抢抓普洱茶热的机遇,乡党委政府对茶农植茶还给予扶持补助:新植茶园挖成台地的,每亩补助100元;散种的每亩补助70元。乡里还积极鼓励茶农在植被良好的轮歇地里套种茶树,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型茶园,真正让古茶山在新时代再创新辉煌。

目前,乡里有12家传统手工作坊式茶庄。其中的“权记号”、“王先号”、“李铁号”等传统手工作坊茶庄所出青饼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而规模最大的古滇蛮茶厂去年就压制青饼300吨,直接出口到韩国2吨。去年底,该厂还与台湾天福茶业集团(福州)合作,为其压制了4吨普洱青饼。据该厂厂长卫成新透露,目前,该厂已被中茶公司设为“石磨压制基地”,向该公司定量生产传统青饼。截至目前,古滇蛮茶厂2007年就接到的定单产品近千吨,均为传统手工制青饼。

据介绍,象明乡各作坊式茶庄正按质监部门要求对厂房及生产卫生状况进行改造、完善,以顺利通过“QS”认证,做优传统手工作坊茶庄。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8312.html

上一篇:普洱茶的寒性与暖性

下一篇:潮州凤凰单枞茶香型完整版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