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白痴皇帝"以茶表敬意

2022-01-10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白痴皇帝"以茶表敬意”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白痴皇帝"以茶表敬意”相关知识!

有着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文化,可以说几乎渗入到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贩夫走卒,不管在哪个阶层里找,总不乏充满了瑰丽色彩的茶香传说和故事。其他的且不去说,单说皇帝就不在少数,而这些帝王的茶故事中,最具传奇色彩和荒唐论调的应当莫过于《茶经》里记载的一位皇帝与茶之间的故事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关于惠帝与茶的故事,陆羽是从东晋人卢綝的《晋四王起事》中引来的。原文是这样写的: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就是说,惠帝蒙受屈辱被迁出宫,返回首都洛阳后,有关部门负责人拿来瓦盂,盛上茶,敬献给他喝,迎接他的归位。

虽然卢綝小说的名字叫《晋四王起事》,可事实上,卷入那场皇族混战的王远不止四个,而是有八个(更确切地说,应该有九个,其中淮南王司马允并未计算在内),后人把那段历史叫做八王之乱。《晋四王起事》记载的不过是八王之乱的上半场。这里,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那段历史。

历史发生在惠帝朝,虽然台面上的是惠帝,但在整个事件中他却不是主角,不仅如此,甚至在本来惠帝应当成为主角的《晋书.惠帝》中,他也不是主角,原因很简单,因为惠帝是个白痴,没法成为主角,也控制不了局面,所以才直接导致了皇族的混战。

尽管《晋四王起事》这本书已经佚失,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肯定地说,在这幕八王之乱的上半幕里,主角无疑是惠帝的皇后贾南风,一个又矮又黑又丑,自以为是却又傻瓜透顶的女人,一个跟她父亲贾充一样除了好事什么都做的骄横跋扈的家伙。她先是找来枪手蒙混过武帝对自己老公的考核,让司马衷做了皇帝,自己也顺利当上了皇后。当上皇后两年之后,她就唆使楚王玮和东安公繇(后被贾后封为东安王),杀掉自己婆婆杨太后的娘家人同样是朝廷重臣,同样是又蠢又坏的杨俊兄弟;废黜杨太后,并活活将她饿死。紧随除掉杨家势力之后,贾后就以惠帝的名义诏书将汝南王亮和太保卫瓘调来中央主持工作,等到人心和局势稍稳,贾后再次假造惠帝诏书,让楚王玮免亮及瓘官。这个飞扬跋扈又满脑猪油的楚王,竟以为贾后暗示他可以处死亮瓘二人,没想到事成之后,他即以擅自杀人的罪名被贾后除掉。而贾后的另外一个功臣东安王繇(司马繇不在八王之乱的八王之列)才做了半个多月的王,就因谋废贾后和专行诛赏、欲擅朝政被罢官,后来被成都王颖所杀。在平静了8年之后,到了元康九年(公元299年),贾后和太子司马遹的矛盾开始激化。这年十二月,贾后设计让太子喝醉,然后逼迫他抄写一封给惠帝的所谓密件,要陛下当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借此,太子被废为庶人,先后被押送到金墉城和许昌,太子生母谢淑妃也被杀掉。见到有机可乘,赵王伦和他的心腹孙秀在收到太子旧属求助推翻贾后恢复太子的请求后,便去劝谏贾后杀死太子,断绝祸根,贾后终于上当杀了太子。其后不到一个月,赵王伦和孙秀就以贾后杀死太子为由起事,废杀贾后。很快,赵王伦便在朝中掌控了无可替代的绝对权力,并有了取惠帝而代之的野心,而朝中大臣们却更愿意立惠帝的兄弟淮南王允为皇太帝,对于这样一个人,孙秀当然是要将他除去的。司马允死后没过多久,赵王伦便即位称帝,这时候惠帝则被迁往金墉城去了,这次经历正是《晋四王起事》所谓的惠帝蒙尘。见到赵王投机取巧做了皇帝,其他几个有实力的王当然都不干了,于是讨伐赵王的战火迅速燃烧起来,很快成都王颖、河间王顒、齐王冏和常山王乂组成的反赵王联军便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四月初九,赵王伦被逼写诏,恭迎惠帝复位,第二天,惠帝回宫,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正是发生在这一天。接着,赵王被逼自杀,而刚刚还是盟军领导成员的齐王司马冏,此时又站到了当初赵王的位置,独专朝政、宴乐无度,结局自然又是促使其他几个王再次联合,再次将齐王冏诛杀。至此,《晋四王起事》中该死的四个王都先后死掉了。当然接下来还有三个王要陆续死掉,但是那已经不是我们这里要说的了。

司马衷是个白痴,但是官方奉茶给他时的认真严肃态度却是不容怀疑的,在忠君和畏君的传统思想环境里,皇帝作为至尊的符号作用并不会因为他的智力原因而减弱太多。举个例子来说。在《晋四王起事》所记载的惠帝又回到洛阳,已经死了四个王以后,长沙王乂开始在洛阳掌权,于是成都、河间二王联合起来征讨长沙王乂,八王之乱的下半场正式拉开大幕。在这下半场里,河间王顒的部下张方,一个臭名昭著却又极会打仗的家伙,奉命去攻打长沙王乂,司马乂就让晋惠亲征,张方的部下见到皇帝的车驾,纷纷惶恐而逃,尽管那个皇帝是个弱智!

除了《茶经》中引述的《晋四王起事》那一段之外,宋代《太平御览》里对这本书还有以下两点引述:惠帝还洛阳,道中有老公蒸鸡素木盘中,盛以奉帝。成都王颖,奉惠帝还洛阳道中,于客舍作食。宫人持斗余粳米饭以供至尊,大蒜盐豉。到获嘉市粗米饭,瓦盂盛之。天子啖两盂,燥蒜数株,盐豉而已。我们将他们与《茶经》中引述的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尽管惠帝存在智力障碍,但是他的皇帝位置却是最正统,因此,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在他重回洛阳的前前后后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有所表示;他吃鸡、米饭、大蒜盐豉等等食品时,都在非正式场合,惟有茶是在正式场合,而且是比较庄重的场合下由官方特供的。由此可以说明,在西晋那个年代,茶已经不止是一种普通的饮料(或者说食品)了,而是能够传达某种含义的特殊用品,在上面的故事中,它所要传递的信息就是以茶表敬意,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茶已经上升到了礼的高度。

小编推荐

白痴皇帝惠帝以茶表敬意


5000年历史的中国茶文化,可以说几乎渗入到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贩夫走卒,不管在哪个阶层里找,总不乏充满了瑰丽色彩的茶香传说和故事。其他的且不去说,单说皇帝就不在少数,而这些帝王的茶故事中,最具传奇色彩和荒唐论调的应当莫过于《茶经》里记载的一位皇帝与茶之间的故事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关于惠帝与茶的故事,陆羽是从东晋人卢綝的《晋四王起事》中引来的。原文是这样写的: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就是说,惠帝蒙受屈辱被迁出宫,返回首都洛阳后,有关部门负责人拿来瓦盂,盛上茶,敬献给他喝,迎接他的归位。

虽然卢綝小说的名字叫《晋四王起事》,可事实上,卷入那场皇族混战的王远不止四个,而是有八个(更确切地说,应该有九个,其中淮南王司马允并未计算在内),后人把那段历史叫做八王之乱。《晋四王起事》记载的不过是八王之乱的上半场。这里,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那段历史。

历史发生在惠帝朝,虽然台面上的是惠帝,但在整个事件中他却不是主角,不仅如此,甚至在本来惠帝应当成为主角的《晋书惠帝》中,他也不是主角,原因很简单,因为惠帝是个白痴,没法成为主角,也控制不了局面,所以才直接导致了皇族的混战。

尽管《晋四王起事》这本书已经佚失,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肯定地说,在这幕八王之乱的上半幕里,主角无疑是惠帝的皇后贾南风,一个又矮又黑又丑,自以为是却又傻瓜透顶的女人,一个跟她父亲贾充一样除了好事什么都做的骄横跋扈的家伙。她先是找来枪手蒙混过武帝对自己老公的考核,让司马衷做了皇帝,自己也顺利当上了皇后。当上皇后两年之后,她就唆使楚王玮和东安公繇(后被贾后封为东安王),杀掉自己婆婆杨太后的娘家人同样是朝廷重臣,同样是又蠢又坏的杨俊兄弟;废黜杨太后,并活活将她饿死。紧随除掉杨家势力之后,贾后就以惠帝的名义诏书将汝南王亮和太保卫瓘调来中央主持工作,等到人心和局势稍稳,贾后再次假造惠帝诏书,让楚王玮免亮及瓘官。这个飞扬跋扈又满脑猪油的楚王,竟以为贾后暗示他可以处死亮瓘二人,没想到事成之后,他即以擅自杀人的罪名被贾后除掉。而贾后的另外一个功臣东安王繇(司马繇不在八王之乱的八王之列)才做了半个多月的王,就因谋废贾后和专行诛赏、欲擅朝政被罢官,后来被成都王颖所杀。在平静了8年之后,到了元康九年(公元299年),贾后和太子司马遹的矛盾开始激化。这年十二月,贾后设计让太子喝醉,然后逼迫他抄写一封给惠帝的所谓密件,要陛下当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借此,太子被废为庶人,先后被押送到金墉城和许昌,太子生母谢淑妃也被杀掉。见到有机可乘,赵王伦和他的心腹孙秀在收到太子旧属求助推翻贾后恢复太子的请求后,便去劝谏贾后杀死太子,断绝祸根,贾后终于上当杀了太子。其后不到一个月,赵王伦和孙秀就以贾后杀死太子为由起事,废杀贾后。很快,赵王伦便在朝中掌控了无可替代的绝对权力,并有了取惠帝而代之的野心,而朝中大臣们却更愿意立惠帝的兄弟淮南王允为皇太帝,对于这样一个人,孙秀当然是要将他除去的。司马允死后没过多久,赵王伦便即位称帝,这时候惠帝则被迁往金墉城去了,这次经历正是《晋四王起事》所谓的惠帝蒙尘。见到赵王投机取巧做了皇帝,其他几个有实力的王当然都不干了,于是讨伐赵王的战火迅速燃烧起来,很快成都王颖、河间王顒、齐王冏和常山王乂组成的反赵王联军便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四月初九,赵王伦被逼写诏,恭迎惠帝复位,第二天,惠帝回宫,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正是发生在这一天。接着,赵王被逼自杀,而刚刚还是盟军领导成员的齐王司马冏,此时又站到了当初赵王的位置,独专朝政、宴乐无度,结局自然又是促使其他几个王再次联合,再次将齐王冏诛杀。至此,《晋四王起事》中该死的四个王都先后死掉了。当然接下来还有三个王要陆续死掉,但是那已经不是我们这里要说的了。

除了《茶经》中引述的《晋四王起事》那一段之外,宋代《太平御览》里对这本书还有以下两点引述:惠帝还洛阳,道中有老公蒸鸡素木盘中,盛以奉帝。成都王颖,奉惠帝还洛阳道中,于客舍作食。宫人持斗余粳米饭以供至尊,大蒜盐豉。到获嘉市粗米饭,瓦盂盛之。天子啖两盂,燥蒜数株,盐豉而已。我们将他们与《茶经》中引述的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尽管惠帝存在智力障碍,但是他的皇帝位置却是最正统,因此,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在他重回洛阳的前前后后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有所表示;他吃鸡、米饭、大蒜盐豉等等食品时,都在非正式场合,惟有茶是在正式场合,而且是比较庄重的场合下由官方特供的。由此可以说明,在西晋那个年代,茶已经不止是一种普通的饮料(或者说食品)了,而是能够传达某种含义的特殊用品,在上面的故事中,它所要传递的信息就是以茶表敬意,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茶已经上升到了礼的高度。

司马衷是个白痴,但是官方奉茶给他时的认真严肃态度却是不容怀疑的,在忠君和畏君的传统思想环境里,皇帝作为至尊的符号作用并不会因为他的智力原因而减弱太多。举个例子来说。在《晋四王起事》所记载的惠帝又回到洛阳,已经死了四个王以后,长沙王乂开始在洛阳掌权,于是成都、河间二王联合起来征讨长沙王乂,八王之乱的下半场正式拉开大幕。在这下半场里,河间王顒的部下张方,一个臭名昭着却又极会打仗的家伙,奉命去攻打长沙王乂,司马乂就让晋惠亲征,张方的部下见到皇帝的车驾,纷纷惶恐而逃,尽管那个皇帝是个弱智。

以茶示礼,以酒表心,现代社会生活的养分


民间流传文人品茶,武夫喝酒!

七分茶八分酒;倒茶只倒七分满,倒满七分,留得三分人情在。茶是热的,不倒满可避免茶水溢出来,烫着客人的手或撤到客人的衣服上。品茶需要一遍遍品,一壶茶要平均倒好几杯,所以不可能一杯倒得太多,如泡功夫茶把沏好的茶汤来回注入几个茶盅,谓之关公巡城,最后壶中剩余的浓茶也要一点点滴各个茶杯中,谓之韩信点兵,使各杯的茶汤浓淡一致。品茶时,不仅喝茶汤,还要看汤色、闻茶香,茶水太满品起来不方便。在闽南,还有好茶一点点品的说法,表示茶叶的珍贵。特别是品客人带来的茶叶,更不能满杯驴饮,否则是对客人的不尊敬。或许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轻轻倒一杯浅茶,在轻抿慢饮中方能悠悠地品出一番情谊来。在品茶的环境中,茶倒得太满会有轻视他人为武夫之嫌。

斟酒至少斟八成多,即所谓浅茶满酒!酒乃阳刚之物,要的便是那种精神的张狂,个性的张扬和动作的夸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仙、诗仙李白的这一锤定音,似乎他在劝你努力斟上满满的一樽酒,然后在一口饮尽杯中物的情势中喝出胆气与豪情来:感情深,一口闷,这酒恐怕也得满满的才过瘾。在饮酒作乐时,敬酒豪饮,必须倒满干杯,以示豪气,杯盘狼藉,酒香四溢是常见的事情。故为武夫的精神和行为特质!

茶在云蒸霞蔚之间孕育天地的精华,酒于地窖烧锅。即喝酒又品茶,那是不是就文武双全?

以茶示礼,客来敬茶是闽南传统饮茶风俗的一部分。无论是过去的以茶拜佛,还是是今日的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尚表现。

以酒为媒介,酒消费成为必不可少的感情投资。酒具有很强的社交功能,民间的红白喜事,无酒不成席;迎来送往,酒在中国千百年来相沿不衰的原因,不仅带给人们口欲的满足,而且还有许多的社会职能,酒成了渲染气氛的润滑剂。

茶跟酒一样,说白了都是饮料,都跟中国传统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茶示礼,以酒表心是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养分。

乾隆皇帝的爱茶记载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乾隆与茶的故事,涉及到种茶、饮茶、取水、茶名、茶诗等等与茶相关的方方面面。相传,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过西湖茶区。他在龙井狮子峰胡公庙前饮龙井茶时,赞赏茶叶香清味醇,遂封庙前十八棵茶树为御茶,并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进贡到宫中,当然茶客就是他本人,御茶至今遗址尚存。乾隆十六年,即1725年,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在天竺观看了茶叶采制的过程,颇有感受,写了《观采茶作歌》,其中有地炉微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的诗句。皇帝能够在观察中体知茶农的辛苦与制茶的不易,也算是难能可贵。

乾隆在茶事中,以帝王之尊,穷奢极欲,倍求精工,什么排场都可以做得到。他首倡在重华宫举行的茶宴,豪华隆重,极为讲究。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乾隆中,元旦后三日,钦点王公大臣之能诗者,宴会于重华宫,演剧赐茶,命仿柏梁体联句,以记其盛,复当席御诗二章,命诸臣和之,岁以为常。他还规定,凡举行宴会,必须茶在酒前,这对于极为重视先后顺序的国人来说其意义是很大的。

乾隆皇帝不是死在任上的,而是知老让位的。传说在他决定让出皇位给十五子时(即后来的道光皇帝),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劝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呵一生好品茶乾隆帝却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这也许是幽默玩笑之语,也许是我应该退休闲饮之意,或者是兼而有之。

乾隆六十年(1796年,他是在这一年让位的)举行的千叟宴,设宴八百桌,被誉为万古未有之盛法。与宴者三千零五十六人,赋诗三千余首,参宴者肯定都是当时的非一般人,却似乎没有留下什么名章佳句。

对品茶鉴水,乾隆独有所好。他品尝洞庭中产的君山银针后赞誉不绝,令当地每年进贡十八斤。他还赐名福建安溪为铁观音,从此安溪茶声名大振,至今不衰。

乾隆晚年退位后仍嗜茶如命,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悠闲品尝。他在世八十八年,为中国历代皇帝中之寿魁,其长寿当与之不无关系。当然他身为皇帝,使用的延年益寿之术肯定很多,喝茶是他养生之一法。

中国古代的许多防老术效果并不好,一些丹药之类更是弊多益少,唯有饮茶可能是唯一能够长年不厌、裨益多多的嗜好。

茶痴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时期,茶文化兴盛,宋徽宗本人不仅嗜茶、爱茶,还对茶学有很深入的研究。他所撰写的《大观茶论》,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

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宋神宗第11子,宋朝第8位皇帝,公元1100年即位。在政治上,宋徽宗治国无方,在位26年(1100年-1126年),被俘后亡国于1135年,受折磨而死。但在艺术上,宋徽宗却有相当高的造诣,是历史上有名的书画家。其书,独创“瘦金书”体,自成一家,遒劲而潇洒;其画,以花鸟画专长,以工细彩墨为主,并自成“院体”(宋代翰林图画院),充满盎然富贵之气。

宋徽宗赵佶酷爱饮茶,精通茶道,并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撰写了一部茶叶专著——《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作为皇帝,御笔作茶书,在我国历代皇帝中也是仅有的一个。全书二十篇,有序、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和外焙。从茶叶的栽培、采制到烹点、鉴品,从烹茶的水、具、火到色、香、味,以及点茶之法,藏焙之要,无所不及,有的至今尚有借鉴和研究价值。《大观茶论》虽不足四千字,就内容而言,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很高的品读价值。宋徽宗《大观茶论》写到茶“可谓盛世之清尚也”,由于皇帝对茶这样的热衷,也促进了宋代茶风的盛行。

我们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就可以看到,这个茶痴皇帝对于点茶是多么的专业,对茶具的选择是多么的在行,对于“斗茶”又是多么的热衷。

《大观茶论》从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自问世以来,《大观茶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非常巨大,不仅积极促进了中国茶业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使得宋代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时期。

经过多年研究探索,宋徽宗赵佶深知茶叶品质的形成与茶叶的生长地、生长环境、采摘、蒸压、制造等环节关系密切。他于是在《大观茶论》中提出茶树生长的环境为“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同时他对采茶时间、采茶标准、蒸压制造茶叶都做了精辟的论述。对于采得好茶的时间,他认为是:“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对于采茶标准,他写道:“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而对于蒸压和制造,他则明确指出:“茶之美恶,尤系于蒸芽压黄之得失。”

“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宋代的饮茶法承继唐代方式,但以点茶为主流。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点茶讲究力道的大小,工具和力道运用的和谐。“点茶”篇中对手指、腕力的描述尤为精彩,点茶的乐趣、生活的情趣跃然而出。

宋徽宗对茶具的选择也很在行,其在《大观茶论·盏》中的论述便是很好的证明:“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宋徽宗所推崇的这种茶盏名“兔毫盏”,外饰为细长的条状纹,条纹在黒釉的陪衬下闪烁出银光,状如兔毫,故得其名。宋代饮茶使用的广口圈足的茶盏,釉色有黑、酱、青、白、青白等,但黑釉盏尤受偏爱,这与当时“斗茶”之风的盛行有关。因点茶时用茶筅击拂使得茶汤表面浮起一层白色乳沫,白色的乳沫和黑色的茶盏色调分明,容易勘验,最宜“斗茶”。

徽宗时,“斗茶”之风盛行与他也不无关系。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皇帝嗜茶,群臣必投其所好、趋之若鹜。一些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不仅品茶玩赏,还想方设法翻弄出新花样——“斗茶”。“斗茶”又称“茗战”,是一种品评茶叶的活动,以盏面水痕先现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斗茶”之风也日渐扩散到日本,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本司郎(《茶史漫话》)认为:“正是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这位“爱茶帝”不但爱茶、斗茶,还把茶元素融进了他的“瘦金书”和以工细彩墨为主、自成一体的“院体”绘画中,这在对茶刻画的细致入微的《文会图》中就可见一斑。这么看来,这位不爱江山、热衷艺术和茶的“荒唐”皇帝,丢了江山也就不足奇了。

有人说宋徽宗是中国帝王中艺术天分最高的皇帝。如果没有坐上皇帝宝座的话,他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完美甚至伟大的艺术家,至少在中国书法史和中国美术史上,他都会享有无可争辩的崇高地位。

皇帝们与茶有哪些故事,为什么皇帝们喜欢喝茶?


古代皇帝是最大的,他们可以吃上全天下最好吃的,品饮全天下最好喝的。总之最好的东西,他们都能弄到。那么茶叶跟哪地几个皇帝有故事呢?为什么他们喜欢喝茶呢?

一、朱元璋与普洱饼茶的故事:

1、朱元璋与普洱饼茶、团茶趣闻,唐宋时期,斗茶活动风行天下,以此为乐。而当时国内各地出产的茶叶绝大部分都是蒸而饼之、蒸而团之的,工艺流程很是讲究,资源投入甚大,颇为奢侈。2、现在为什么只剩下普洱茶(及其他个别茶种)保留饼、团等各种形状呢?这其中的趣闻还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了。

3、话说明朝(1368-1644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是草根出身,儿时放牛,后出家当和尚,还行过乞,生活非常穷苦,是十足的屌丝。

4、他看着当时人们的各种奢侈生活极不顺眼,心中很是反感。其中就包括斗茶,他认为茶农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饼茶、团茶,而达官贵人们花费大量的金钱来斗茶玩乐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是对资源的一种挥霍。

5、于是朱元璋在逆袭成功,当上了皇帝之后,废团茶兴散茶的新政就出台了。

6、公元1391年,朱元璋一旨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让当时的斗茶之风一扫而去。

7、贡茶改革很快在各地实施,并由此带动了社会风气向平实朴素的转变。于是,国内的各种茶叶都跟着改头换面了。

8、在这次改革浪潮中,由于普洱茶产于云南,地处偏远,文化迥异,新政的实施鞭长莫及,普洱茶饼、团等各种形状的工艺才得以保留至今,值得庆幸。

二、清代乾隆皇帝与茶的故事:

1、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在位当政六十年,终年八十八岁,这一寿龄既使在现在也是高寿的了,而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更是名列第一的。

2、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过西湖茶区。他在龙井狮子峰胡公庙前饮龙井茶时,赞赏茶叶香清味醇,遂封庙前十八棵茶树为御茶,并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进贡到宫中,当然茶客就是他本人,御茶至今遗址尚存。

3、乾隆十六年,即1752年,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在天竺观看了茶叶采制的过程,颇有感受,写了《观采茶作歌》,其中有地炉微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

4、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的诗句。

5、皇帝能够在观察中体知茶农的辛苦与制茶的不易,也算是难能可贵。

6、品茶鉴水,乾隆独有所好。他品尝洞庭中产的君山银针后赞誉不绝,令当地每年进贡十八斤。他还赐名福建安溪为铁观音,从此安溪茶声名大振,至今不衰。

7、乾隆晚年退位后仍嗜茶如命,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悠闲品尝。他在世八十八年,为中国历代皇帝中之寿魁,其长寿当与之不无关系。当然他身为皇帝,使用的延年益寿之术肯定很多,喝茶是他养生之一法。

皇帝爱喝茶,品茶品人生,茶里面的学问真的很多,希望大家都能学一下,另外茶真的是一种良药,它的功效也很多,所以品茶不仅可以让我们当成一种饮料来喝,还能给我们带来健康,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手印对茶水和茶器的敬意


“水为茶之父,器为茶之母。”行茶的时候,我们感谢茶,也感谢谁跟茶器具。水是茶的基础,人透过茶跟水产生清净的连结,水野会透过人心转换。盛茶的器具如果有能量,就更能提升水的品质。而“手印”概念,能净化水质,透过手印喝茶,代表队茶水和茶器的感恩与敬意。动作即手印,是一种柔软、感恩与感动。

【注】

净水即净心,喝了清净过的茶,身体也随之清净。

将手印转印在茶器上,喝茶时更能感受到茶跟禅的关系,提升喝茶的品质,提醒自己用意念来喝茶,以心会茶,借喝茶得到身心的放松与安适。

让水透过手势、身体跟杯子的接触,进入我,透过手印与杯子的接触,感到欢欣吉祥,也代表着对水的感恩与敬意。

【注】:“手印”又成为“印契”,在密宗中,将佛菩萨本尊,依清净的大悲誓愿所成就的身(身体、行为)、语(言语)、意(意念),称之为“三密”,相对于凡夫扎染的身、语、意,则称为“三业”,而以佛菩萨的三密加持我们的三业,使我们成就和佛菩萨同样的三密境界,名为“三密相应”。

而密法中的手印,则是用手结出和佛菩萨本尊相应的姿势和动作,以此和清净的自性相应。将此运用于茶道,则是具体实践“心茶瑜伽”。

以茶载道,以茶明志


古语有云,以文载道。意思是说将文字作为一种载体,来记录思想、道德等准则;古语又云,非淡泊无以明志。此语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意思是说,除了淡泊名利,没有什么可以表明我的志向的了。

以茶载道又是何解呢?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至千年之年,宽至风靡全球各大洲,无不为其歌颂。我们常说“茶道”,其实是与流传下来的道德准则相呼应的东西。茶,既可入道,亦可如禅。茶,来自于生活,又蕴含着高于生活的理念。人生如茶,生命如茶。沉沉浮浮,几经波折,几经磨难,却愈发地芬芳。

以茶明志。品茶,既可以养身,又可以养心。茶有六大类,茶味不同,形状不同,但经过几次冲泡后却都是淡淡的。如同人以淡泊之心立世,处纷杂的环境却仍可安之若素。茶,不管经历过什么,仍是茶;人无论受到什么诱惑,仍保持淡泊的心境。

对于喜欢喝茶的人来说,品茶是最高的境界,其实品的也是人的一种心境。人生也一样,“品人生”和“过生活”是两种心态。以茶载道,讲究不见可欲,为无为。只要有乐观的心境,茶汤就有不同,最重要的是品茶的心境。所以,茶叶的好坏并不最终决定茶的优劣,有一颗无为的、感恩的心,才是万物的真谛。若能时刻坚守“以茶载道,以茶明志”,便可避免走入混沌之路。

爱茶皇帝之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宋神宗第11子,宋朝第8位皇帝,公元1100年即位。在政治上,宋徽宗治国无方,在位26年(1100年-1126年),被俘后亡国于1135年,受折磨而死。但在艺术上,宋徽宗却有相当高的造诣,是历史上有名的书画家。其书,独创瘦金书体,自成一家,遒劲而潇洒;其画,以花鸟画专长,以工细彩墨为主,并自成院体(宋代翰林图画院),充满盎然富贵之气。

宋徽宗赵佶酷爱饮茶,精通茶道,并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撰写了一部茶叶专著《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作为皇帝,御笔作茶书,在我国历代皇帝中也是仅有的一个。全书二十篇,有序、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和外焙。从茶叶的栽培、采制到烹点、鉴品,从烹茶的水、具、火到色、香、味,以及点茶之法,藏焙之要,无所不及,有的至今尚有借鉴和研究价值。《大观茶论》虽不足四千字,就内容而言,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很高的品读价值。宋徽宗《大观茶论》写到茶可谓盛世之清尚也,由于皇帝对茶这样的热衷,也促进了宋代茶风的盛行。

我们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就可以看到,这个茶痴皇帝对于点茶是多么的专业,对茶具的选择是多么的在行,对于斗茶又是多么的热衷。

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宋代的饮茶法承继唐代方式,但以点茶为主流。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点茶讲究力道的大小,工具和力道运用的和谐。点茶篇中对手指、腕力的描述尤为精彩,点茶的乐趣、生活的情趣跃然而出。

宋徽宗对茶具的选择也很在行,其在《大观茶论盏》中的论述便是很好的证明: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宋徽宗所推崇的这种茶盏名兔毫盏,外饰为细长的条状纹,条纹在黒釉的陪衬下闪烁出银光,状如兔毫,故得其名。宋代饮茶使用的广口圈足的茶盏,釉色有黑、酱、青、白、青白等,但黑釉盏尤受偏爱,这与当时斗茶之风的盛行有关。因点茶时用茶筅击拂使得茶汤表面浮起一层白色乳沫,白色的乳沫和黑色的茶盏色调分明,容易勘验,最宜斗茶。

徽宗时,斗茶之风盛行与他也不无关系。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皇帝嗜茶,群臣必投其所好、趋之若鹜。一些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不仅品茶玩赏,还想方设法翻弄出新花样斗茶。斗茶又称茗战,是一种品评茶叶的活动,以盏面水痕先现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斗茶之风也日渐扩散到日本,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本司郎(《茶史漫话》)认为:正是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这位爱茶帝不但爱茶、斗茶,还把茶元素融进了他的瘦金书和以工细彩墨为主、自成一体的院体绘画中,这在对茶刻画的细致入微的《文会图》中就可见一斑。这么看来,这位不爱江山、热衷艺术和茶的荒唐皇帝,丢了江山也就不足奇了。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7814.html

上一篇:茶叶的辨别:安吉白片和安吉白茶有什么样的区别

下一篇:新疆民族茶文化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