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安溪西坪聚斯楼 千年茶史载两岸情缘

2022-01-10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安溪西坪聚斯楼 千年茶史载两岸情缘”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安溪西坪聚斯楼 千年茶史载两岸情缘”相关知识!

安溪西坪土楼,包括映宝楼和聚斯楼,去年1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方形土楼,无论在结构、造型或外观、装饰、功能上,都与闽西土楼有着明显的区别,体现了浓厚的闽南建筑风格。土楼内多处制茶遗址,土楼后裔多往台湾,不仅是研究闽台关系的珍贵实物,也是安溪千年茶史的见证。

其中,聚斯楼坐落于安溪西坪镇赤石村,外墙为生质夯土,土墙内为回形三层建筑,穿斗式木构架屋面为单檐歇山顶,保留清中期的风格。后厅三楼设典宝间,下厅有益生堂等。据介绍,益生堂是一间相传18代的中药店,看病、制药联在一体,在闽南、台湾声誉相当好。

由于建筑年代较早,聚斯楼建筑风格较为简朴,工艺制作保持很强的原始味道,所用石块几乎未经过任何加工,椽、柱也很难找到精雕细琢的痕迹,充分展现古建筑风格。聚斯楼也是我省目前发现中最早、最为完好的土楼。该楼李氏、林氏后裔大量移居东南亚、特别是台湾,以安溪乌龙茶叶、益生堂药店而出名。

传说西坪赤石是较早生产乌龙茶的地方,该村土壤为石土掺半,茶叶生长在石头缝隙之中,古代出名一种叫做赤石竹叶青奇兰香,盛行于明朝时的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及欧洲经常流行瘟疫,该茶水对清凉解毒防疫保健及瘟疫后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被当成很贵重药品进行交易。同时,赤石人用茶叶换回大量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的物品,开始自己设计建筑土楼。

据文史专家考证,明朝时,台湾省台北市有一条街名叫赤峰街,居住的群众都是从安溪赤石迁移过去的,以安溪清水祖师(乌面祖师)、乌龙茶(乌面茶)、益生堂药店而出名。族谱记载:1673年,聚斯楼受强烈龙卷风暴雨袭击,损坏严重,屋面全部翻修,维修资金依靠丝绸之路第九世台湾台北赤石街林朝发茶庄资助。

茶经网扩展阅读

见证铁观音走向世界的西坪泰山楼


泰山楼,位于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是该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享誉海内外的梅记茶行发祥地,因此又称梅记土楼,始建于1892年,历时十年落成,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安溪铁观音走向世界的历史见证。日前,泰山楼被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房建筑别具一格

泰山楼为石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依山而筑,且采用外环廊式设计,别具一格。

走进楼内一看,主楼及护厝外墙全部用花岗岩浆砌,内墙体为土木结构,天井则全部用石板铺成。上厅和下厅屋架均为斗拱结构,雕刻各种动物、人物和花草,雕工精细,形象逼真。二楼面向天井那面安装有18个窗,34片窗户均为精雕细刻的柳丝条或梅花状结构。

整座建筑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二楼房间与外墙体之间增设一条走廊。外墙体四面各设四个喇叭形(内宽外窄)洞孔,用于观察外面动静及防御性射击,易守难攻。据护楼老人王志森介绍,清末民初,安溪匪患不断,逢匪患发生,独特的建构也使得泰山楼成为族人避难的场所。

名人对联寓意深刻

除了独特的构型外,泰山楼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主楼大门上镶嵌着的一方石匾,楷书阴刻泰山楼三个大字,右侧小楷阴刻大清光绪甲辰年造,左侧小楷阴刻仲春林心存书。

林心存系安溪人,清末泉州市举人,是当时泉州有名的大书法家,其书法以刚劲雄伟著称。当年曾到西坪南岩村讲学,适逢泰山楼兴建,见其建筑独特,欣然提笔为楼书写泰山楼三字及几副对联,字迹清晰,至今仍保存完整。

大门有对联为:泰运亨嘉沐先人德泽,山川秀丽瞻后起书香,正上方还有两副对联,分别是:泰运云霞呈瑞色、山居风月畅幽情,萏峰如笑,永对高楼、槐荫敷荣,无忘世泽。

据王志森介绍,这三副对联寓意深刻。比如泰山楼两侧上方墙上的对联,左边对联写景,即站在泰山楼门口,可远眺西坪境内最高山峰菡萏山(海拔1265米);右边对联写育人,即教育后人,缅怀先祖功德,饮水思源。

茶叶对外贸易物证

泰山楼主人王三言,生于1836年,系南岩村茶农。据史料记载,王三言的父亲王源臣是当时乌龙茶制作的行家里手,王三言从小就跟随父亲种茶做茶,而后师承家传,他也成为乌龙茶制作的一方行家。

35岁那年,王三言把自己生产的乌龙茶挑运到漳州、潮州销售,而后转向厦门。因其茶叶品质优异,销售良好,掘到第一桶金。于是,1876年,他就在厦门开设梅记茶行,批零兼营,销售业务逐渐扩大。到了清末民初,梅记茶行成为内安溪人经营的最大茶行。

据王志森介绍,王三言经营茶叶时坚持亦商亦农,在厦门开设茶行的同时,仍在安溪种茶做茶。为打造自己的品牌,王三言把铁观音大箱包装改为小包装,茶包封口贴上印刷的王三言黑白头像,以防假冒;为了扩大经营规模,1906年,王三言派儿子王金玉到台北市创办泰山茶行,孙子王炳炎到印度尼西亚巴城开设梅记茶行,他也成为安溪乌龙茶开拓海外市场的开路先锋。

王三言去世后,其后裔仍以泰山楼作为根据地继续拓展海外茶叶市场,如在新加坡有王光南创办的南美茶行,在印尼有王炳文创办的梅记茶行等。如今,旅居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的王三言后裔已超过200人,泰山楼成为铁观音对外贸易的重要见证,也是联系海外乡亲的桥梁。(记者罗剑生通讯员章桂林文/图)

在“吃茶”中寻找两岸茶文化渊源


天下的茶千百样,都不如妈妈的擂茶香。客家茶人张汉秋在悠扬的歌声中,给来自台湾的客家客人捧上一碗碗香气四溢的擂茶。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张汉秋说,擂茶也是茗粥的一种形式,它是用绿茶、芝麻、花生、曝米、薄荷、金银花叶等多种物质,经过低温研磨后,冲泡食用。

客家人有吃茶的习惯,台湾客家电视台徐智俊说,在台湾的客家还保留着吃擂茶和抹茶的习惯,我们在大陆的客家聚集地贺州找到了传统的客家吃茶方式:擂茶、抹茶和米茶。米茶,顾名思义,用茶叶加入经阳光暴晒的糙米冲泡而成。在客家人的饮食习惯里,茶可以当饭吃,茶是和大米一样必不可少的食物。张汉秋说。

张汉秋走访了近百户客家人,阅读了大量和茶有关的古书。他发现,客家人吃茶还保留了手工炙茶、碾茶、罗茶、煮茶、点茶的古代遗风,茶叶有助于消化,能把体内的毒素顺畅排出体外。

茶道和茶艺有本质区别,一个重在修行,一个重在技艺。茶道是一种精神,就像客家人吃茶的方式非常质朴,但却沿袭着从汉代以来中国人对茶的态度:新茶活水,古朴自然,以茶修身。张汉秋说。

从此,张汉秋把热情转到了研究客家茶文化上。一个偶然的机会,到大陆寻找好山好水好人情的徐智俊认识了他。我们完全是因茶结缘,徐智俊笑着说,两岸客家人都有吃茶的习惯,从喝茶回归吃茶,我们希望把这种健康的茶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受益。

千年古镇上的古井茶香传千年


这是个坐落在皖北平原的偏僻小集镇,多少年来却因其独特的千年古井酿酒、泡茶而蜚声海外。一年四季中,田野村舍间,掩映着家家或古朴或时尚的茶馆,几张八仙桌,几条长木凳,乡亲邻里常落坐其间,品茶叙话;茶倌穿桌绕椅,续水添茶,此情景,让人恍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千年古城藏底蕴颍河水年复一年,从皖北平原穿流而过。位于颍淮河畔的千年古城颍上,自古便人杰地灵。这里是"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杰出政治家管仲、鲍叔牙,秦左丞相甘茂、少年政治家甘罗的故土,当代又诞生了学界大师常任侠、文坛大家戴厚英、两院院士郑守仁、陈国良等一代精英名流。

岁月的洗礼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颍上特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颍上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砖灰瓦、古朴典雅的管鲍祠,千古传颂着感人至深的"管鲍之交";尤家花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全球环保500佳"小张庄,首开我国世界生态环保与旅游农业先河;八里河风景区和迪沟风景区更双双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5年,颍上被评为安徽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这里正在成为中原大地迅速崛起的旅游观光胜地。

古井双泉话神奇颍上厚重沉淀的文化,在千百年的沧桑变幻中演绎了一出出精彩的故事,也使得颍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无限魅力,成为才子佳人、英雄豪杰流连的地方。

位于颍上焦岗湖畔的双集村,因古井古泉、茶香景美,引得晋代"竹林七贤"结伴来此处畅游,留连忘返,直到老终。宋时,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后,征讨南塘(今寿县)时,被困寿县,南塘主于洪也曾驻军双集,双方展开激烈交战。

双集,这个位于颍上县东部的小村落,因为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而充满了传奇色彩,村中的两眼不知掘于何朝何代的古井,一眼水甜一眼水咸,甜井水烧茶茶香四溢,咸井水煮肉肉香满村,令人称奇。

"余陶双桥隐七贤,皮浊二水聚八仙"."酿美酒、留七贤、湖畔竹林千古醉,烹香茗、邀四邻、茶楼雅座一席潭".双集古井何日有已无从可考,当地人称在晋代就有,那时叫流泉,是自然涌泉,后因频繁的战事和水患,流泉被埋掉,宋朝战时,一马夫牵马寻水,被战马无意发现,使得官兵及当地百姓纷纷畅饮,后渐有文人墨客来此闲聚,饮茶品酒、谈经论道,遂兴起了此处绵绵的乡土茶风。

满街茶馆兴双集因为有了神奇的古井双泉,便有了满街茶馆的双集,于是就演绎了一场经久不衰的品茗史话。在一个不足几千人的小镇上,林立着大大小小近三十家茶馆。现在,每天早上五点来钟,33岁的双集人计松青就要开门做生意了。他在双集开了一家茶馆,每天都去附近的古井拉水、烧水,开门待客已成了他最主要的工作和生活。

"早上五点半钟,就有人要来茶馆喝茶了。"计松青说,在双集,每天早上天刚亮,二三十家茶馆里就会挤满了赶集喝茶的人,自己也是这样喝着古井水长大的。在茶馆里,大家三五一桌,男女老少围坐一起,沏壶茶,来两碟小点心,谈笑闲聊,直到午间才会散场,这一情景在下午又会继续上演。

"双集人爱喝茶,更爱泡茶馆,在茶馆里聊天、拉家常,会儿女亲家,调解邻里纠纷,谈天论地做生意,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双集人已经离不开茶馆了,即使农忙的时候,也会抽空到茶馆里来过过瘾,吹吹牛。"在双集当了多年村支部书记的张克明说,当地人就是大年初一拜年,也要到茶馆里来。

双集人喝茶俨然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或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双集茶馆也成了浓缩人生的小舞台,在这里不分尊卑老幼,人们都在喝茶的轻松氛围中尽情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惬意人生。

如今,随着"品香茶、千年双集古井水"的名声在外,每逢周末,阜阳、颍上、淮南、凤台、寿县等地的客人都慕名而来,喝茶品茗,感觉着、体会着"千年古井茶文化".

双集,这个茶香满溢的小集镇,正将其独特少有的魅力散发开来,把一种悠然的古井茶话,轻轻地叙说给每一个茶客听……

千年习俗阿婆茶


千年古镇周庄茶文化的历史也很悠久,长期以来,周庄方圆数公里都流传着饮茶的习俗。以茶而论,就分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等,而其中尤以阿婆茶最为有名。

俗话说: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在周庄喝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周庄人喝阿婆茶源远流长,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都足以证明阿婆茶的悠久历史。

阿婆茶虽是民间习俗,但喝茶方式颇为讲究。东道主定于某日请喝阿婆茶,数天前就四出邀请,筹备茶点。是日,洗涤茶具,摆设桌椅。宾客从四面八方而来,宾主相互招呼,依次就座,先冲茶,送蜜饯,削水果,以表主人的一片心意。冲茶时必先点茶酿,后冲满杯子,表示真诚待客。客人喝阿婆茶至少要喝三开(即冲3次开水)方可离席,以示礼貌。阿婆茶的流行,使许多农村中老妇女加入行列,她们围着八仙桌,嗑嗑瓜子,喝喝茶,张家长,李家短,倾吐心里话。她们喝阿婆茶,还忘不了自己手里的针线活,纳鞋底,绣花鞋,做五月端午节小孩穿的老虎鞋,尽在喝阿婆茶的过程中完成。当然,好婆、婶子也轮流作东,以表示亲密无隙姐妹情、街坊谊。

这些年,阿婆茶重在周庄盛行。张厅、三毛茶楼等都有阿婆茶。尤其是在中市街上的三毛茶楼,因台湾女作家三毛曾来过周庄,曾留下她许多书信笔墨和动人故事,因而三毛茶楼的茶客源源不断,而茶楼主人又是位乡土作家,曾与三毛有过书信往来,因而在三毛茶楼喝阿婆茶,真是有滋有味,别有一番情趣在茶中。

杭州千年茶史


秦汉以降,隋唐以来,杭州城池逐渐移至上城地区,凤凰山麓一带成为隋唐杭州府治、吴越王府、南宋大内。杭州历代名人白居易、钱镠、苏轼,南宋中兴高、孝、光、宁四帝,直至元代张士诚,清代康熙、乾隆、嘉庆三帝,在这里筹划杭州建设,视察民生大计,当也品茗赋诗,历朝典籍、古老地图,彰显着千年上城悠悠往事。

上城并不产茶,但上城的翁隆盛、方正大、鼎兴……多少古老茶庄、茶行将飘着特有豆花香的龙井茶推向全国,香飘万里。清代地图表明,直至同治年间,现今西湖大道西端一直为清代康、乾、嘉皇帝行宫。从那里,乾隆皇帝坐画舫到茅家埠登岸,骑马上龙井。如茵的茶园,美妙的炒制,润喉的茶水……乾隆皇帝四上龙井,为杭州留下六首御茶诗。这些为龙井茶颂咏的诗歌,赋予龙井茶极深的文化内涵,大多是在上城的行宫内赋就书写的。两宋以来,直至晚清民国杭人嗜茶成风,茶楼、茶馆遍布全城。1937年统计杭城550家茶楼中,上城就有300多家。

上城地区不仅是全国著名的茶叶销售、消费地,还是全国著名的茶叶中转枢纽。钱江上游皖、赣茶,间或也有湘、闽茶,循钱江而下在闸口登陆,或售于上城茶庄,或转火车运上海,运渡重洋,销往海外;或经中河、大运河销苏、嘉,或过长江销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上江茶叶成就了上城地区的茶叶转运业、报关业、保险业、堆栈业。凡此种种,杭州的文史志书均有详载,不一一赘述。

民国时期:南京茶馆云集秦淮河两岸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泊秦淮》一诗对秦淮河的描绘。秦淮河孕育了金陵古城,也孕育了南京的茶馆。

据记载,南京历史上最盛时有茶馆1000余处。蜿蜒曲折的秦淮河源自南京东南句容的宝华山和溧水的东庐山,两源之水于南京中华门外40里的方山汇合后,水量大增,西北流到上方门,再入南京城内;东南流至通济门名九龙桥,再分两支折入城区。故淮青桥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河两岸及其南边的广大市区自南朝时始,始终是南京最热闹繁华的地区。唐朝大诗人李白所吟唱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露洲就包括了这一地区,特别是夫子庙的秦淮河两岸,更是画栋飞云,绮窗丝障,舟楫穿梭,灯船毕集.那无数的茶馆就散落在以夫子庙为中心的这片地区。

民国时期,仅流经夫子庙的这段秦淮河两岸就有茶馆二三十家之多,而这块地区总面积还不足1平方公里,至于秦淮河畔究竟有多少茶馆,已不见详细记载了。据零星片断约略统计有300余家。早在明代之时,南京就有秦淮灯船甲天下之说,而民国时期,说秦淮茶馆甲江南亦不为虚妄。1934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首都警察厅统计,仅到清唱茶社品茗听唱的游客每月多达7万余人,在茶馆的从艺人员有514人。南京不仅有陆上茶馆,还有水上茶舫,每入夏季,浆声灯影,茶舫轻弋,笙歌彻夜,游客相与浮沉于歌里,那情趣也就独此一家。

旧时南京不论哪家茶馆,堂倌冲茶技艺堪称一绝,那堂倌右手执太平府大铜壶一把,在离桌面3尺左右的高处对准茶盅倾注沸水,只见壶嘴猛一向下,再向上一翘,茶盅之水刚好九成满,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出奇的是从无一滴水洒落下来。其动作之迅速,注水深度之准确,实在令人叹服。茶客要的茶,品种不同,放在面前的茶盅,其颜色花卉图案也不一样,绝不会你要茉莉花茶,而给的是碧螺春.对一些老茶客,堂倌都能熟知谁爱喝什么茶,届时,不等茶客开口,他已在你的茶壶或茶盅里搁下你要的茶叶,绝不会搞错。难怪至今一些老南京谈起那时的茶馆来,仍是津津乐道,回味无穷,神往不已。

民国时期,坐落在夫子庙地区的二三十家茶馆,最有名的当数义顺、奎光阁、六朝居和新奇芳阁四家,可以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茶馆。

义顺茶社,清晨开门营业,早半天是各行各业手艺人聚会等待业主来雇的去处,又是房牙们(介绍房屋买卖租赁的中间人,上海一带则称之为白蚂蚁,即今天的房屋中介)议事做交易的场所;下半天是养鸟的流哥儿(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人把喜欢养鸟、玩鸟的人称之为流哥儿)们的天下,茶馆屋檐下挂满了圆形、方形的鸟笼子;画眉、八哥、百灵、绿丁、黄莺应有尽有,鸟声啁啾。流哥儿们边喝茶品茗,边欣赏百鸟争鸣,边大摆龙门阵,天南地北,上下五千年,既无主题也不着边际,随兴致所至,大扯一通,到傍晚时便各自回家。第二天下午拎了鸟笼再来。义顺茶社的老茶客大多是下层市民,亦有少数勉强跻身中产阶级中的小业主,除鸟客外,并非常客。义顺茶社以卖清茶为主,兼供鸭油烧饼、干丝两种点心。早点解决了,手艺人也找到了雇主,便分头随雇主而去。而房牙们则继续品茗,相互打探,交换信息,兜挪生意。晚上来此的茶客,则可以欣赏到歌女们的京剧清唱。

奎光阁茶馆的店名乃取奎星高照,光宗耀祖之意。原来在科举时代,它是专门做江南行省各州县来南京赶考、住在附近状元境的簧门秀才们的生意。在秋闱寒灯苦思八股前夕的那段时间,士子们为图吉利,其它茶馆不去,专上奎光阁。1905年废除科学后,来奎光阁的茶客再也不是赶考的生员了。每当清晨,做各类生意的商人、经纪人就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奎光阁讲行情,谈生意经。古诗云:自古佳茗似佳人,这无数笔的生意就在品茗中一一谈成。

下午是书场,晚上或书场或清唱,每日晨店门外悬挂木牌,大书某日几时请某某先生说评书或某日夜几时请某某女先生弹唱古今全传.届时,艺人登台高坐,台下茶客环座而听。常在这里说扬州评话的是王小堂。他擅说《水浒》中的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四个十回书,被誉为王家《水浒》.1935年,有鼓界大王之称的刘宝全以68岁的高龄在此演唱京韵大鼓《截江阿斗》,听唱鼓词的茶客挤满茶室,最后只好撤掉方桌多纳听客,喝茶反而为次了。当时,作家,老报人张友鸾兄弟张友鹤在南京办了一份《南京晚报》,副刊主编甘草曾写诗记刘宝全的来宁演唱。诗云:白发老歌喉,苍凉鹤唳秋。江南好风景,日下旧班头。如诉开天恨,时怀故国忧。秦淮三尺水,呜咽向东流。满篇流露出爱国的赤忱。

新奇芳阁位于夫子庙贡院街南首,其前身是清末开设的奇芳阁,原在繁华中心的承恩寺附近,本是合股,辛亥革命期间股东失和,拆伙歇业。原股东之一的刘海如,于1916年独资在夫子庙觅了一块地皮,开了这家新茶馆,为别于原来的奇芳阁,故名新奇芳阁.新奇芳阁茶馆规模比原来的大,在南京当时的各色茶馆中,其条件、环境都是首屈一指的。它楼上楼下,可容纳三四百人同时品茗,两面临街,一溜窗户,宽敞明亮,陈设雅致。楼上下设置着100多张大小有异的红木杂木方桌,均制作美观,四壁悬挂木雕的特制吊屏,内嵌名人字画,如岳武穆(岳飞)的《出师表》,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字、画一类。在楼下厢房正中立着一面高大的红木镶框的穿衣镜,茶客进出,总不由自主地照照自己的尊容芳颜,苦乐悲欢,自览无遗。镜子两旁挂着一幅对联:得山水情,其人多寿:有诗书味,生子必才。

来新奇芳阁品茗的茶客不像一般茶馆那样庞杂,很多是学术界名流。如着名画家傅抱石、陈之拂,名教授胡小石、黄季刚,着名作家张恨水,着名报人、作家张友鸾等,他们都是不时前来品茗会友。还有相当一批工商界的巨头、社会知名人士和国民党的一些达官贵人,都是新奇芳阁的常客。至于外地来夫子庙游逛的社会贤达、军政要员没有不到新奇芳阁的。

六朝居茶社在夫子庙也是屈指可数的有名茶馆。南京的茶馆虽多却都不如夫子庙一带的茶馆有名。不论是规模,还是茶客数量之众,都是南京仅见的。说夫子庙茶馆甲秦淮,是当之无愧的。要了解和研究茶馆文化,离了夫子庙的茶馆,其内涵必定浮浅。六朝居茶馆在贡院明远楼的正前方,与新奇芳阁一样,也是一座二层楼建筑,飞檐画栋,雕花窗格,古色古香给人的感觉是优雅而深遂。店堂中挂了不少名人字画。一些文人学士来此品茗,老板好茶供应之后,往往慕名当场索要墨宝。店堂中悬挂的一副对联:近夫子之居,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傍秦淮左岸,与花长好,与月长圆。即由此得来。六朝居的茶桌一律八仙桌、靠椅,夏日则换上藤椅。每到夏时推开雕花木窗,正对秦淮河,凉风习习,既是品茗的好场所,亦是纳凉胜地。所供应的清茶与风味小吃,物美价廉,像它的包饺、干丝也极耐人品味。3个铜元就可以买到一只包饺,5分钱就可以买到一碗干丝,因此,一般穷学生都愿来六朝居品茗。着名作家曹聚仁在南京求学时,就常来六朝居茶社品茗、小吃,领略秦淮风光。

茶叶贸易,沧桑千年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维吾尔族祖先)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

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

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

到了明代,又恢复了茶马政策,而且变本加厉,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明万历年间,则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与繁荣。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从隋唐始,至清代止,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茶马古道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多公里;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旬、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800多公里。在两条主线的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茶马文明古道。

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有1500余年历史,大体可归纳为四个贸易时期:

公元475-1644年的一千余年,是以物易茶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外销。

中国茶叶最早输出在公元473-476年间,由土耳其商人来我国西北边境以物易茶,被认为是最早记录。

唐代,于公元714年我国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以后中国茶叶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输往西亚和中东地区,东方输往朝鲜、日本。

明代(1368-1644)是中国古典茶叶向近代多种茶类发展的开始时期,为清初以来大规模地开展茶叶国际贸易提供了商品基础。

郑和七次组率船队,出使南亚、西亚和东非三十余国。同时,波斯(今伊朗)商人、西欧人东来航海探险旅行,及传教士的中西交往,把中国茶叶文化传往西方,为以后的华茶大量输入欧洲作了宣传和舆论准备。

千年黑茶源自安化


千年黑茶源自安化

安化,旧隶属潭州故郡,宋熙宁五年(1072年)开梅山而置县,取归安德化之义,五代毛文锡《茶谱》云“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渠江薄片,一斤十八枚”“其色如铁,芳香异常”这是关于黑茶最早的文字记载,渠江,即今安化渠江镇,渠江薄片,就是早期的安化黑茶。

安化云台山茶农忙着采摘最后一批清明芽茶

安化印象

安化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部,资水横贯全境,土地面积约499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0%以上,境内峰峦起伏,云雾弥漫,溪流纵横,安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肥沃,为湖南主要林茶产区之一。

“茶市斯为盛”

因茶商往来而兴起的古镇唐家观,昔日茶马互市的繁华早已远去。

安化黑茶究竟始于何时?据史料推断,安化茶早在唐代已有名,规模生产则从宋代开始,兴盛于明清。古安化茶农从山区生活习惯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锅炒杀青、揉捻、渥堆、明火焙干的制茶方式,这种黑毛茶无青叶气,有松烟香,滋味浓厚醇和。

安化黑茶味浓,更适宜加奶酪的饮用方式,很合西北少数民族的口味。明朝茶马交易中,量多价廉的安化黑茶冲击了“官茶”四川乌茶,走私贩运屡禁不止,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安化黑茶被正式定为“官茶”,很快就取代汉川之茶,成为销往西北的主打茶叶。

小淹镇白沙溪茶厂内的白沙溪茶文化博物馆。

黄沙坪茶行用抖筛机筛分黑毛茶。

确定为官茶后,安化茶业空前兴旺。在小淹至东坪不到百里的资江两岸,因茶而兴起的集镇就有8个:小淹、边江、江南坪、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乔口、东坪,共有茶号三百多家。制茶季节,晋陕徽茶商齐聚安化,演绎了近五百年“茶市斯为盛,两岸人烟稠”的茶史奇观。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7810.html

上一篇:祥华茶叶的发展历史和铁观音特色

下一篇:金庸笔下的奇花异草不只是传说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