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临沧双江县忙糯茶区的历史文化研究

2021-11-06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临沧双江县忙糯茶区的历史文化研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临沧双江县忙糯茶区的历史文化研究”相关知识!

双江县澜沧江沿岸有两个乡,一个是大文,一个便是忙糯。忙糯南与大文相连北与临沧圈内邻接。忙糯为傣语,意为有水潭的地方,从地名便知,忙糯不仅水多,且历史上由勐勐傣族土司管辖过。

忙糯现居住着拉祜族、汉族,清咸丰年以前忙糯汉人较少,居住的主要是拉祜族,忙糯与临沧接壤元朝末年拉祜族从临沧迁入双江踏上的第一片土地就是忙糯。

忙糯地界全是大山,足球场大的一块平地都难找到,史书上记载的倮黑大山忙糯全境在其内。忙糯曾经是拉祜族的主要聚居地,清乾隆年间已有四五千拉祜人居住于忙糯。《双江县志》记载,清嘉庆四年(1799年)忙糯人李文明率倮黑大山的拉祜人起义,有50多个寨子响应,其中一半就来自忙糯。忙糯的黄革岭、滚岗、大必地、富王、忙糯街都是拉祜族开建的村寨,至少已有600年历史,大必地寨子的大茶树可以见证,拉祜族明代已在忙糯种茶。

忙糯和大文一样,历史上曾经是个动荡不安的地方,双江历史上拉祜族的三次大起义,忙糯都是主要举事地、主要战区。忙糯在清嘉庆年以前由勐勐傣族土司管辖。1813年拉祜族第一次起义失败后,忙糯从勐勐土司地划出划归缅宁厅(今临沧),云贵总督改忙糯地名为上改心,意在希望拉祜族能改心顺服,为了安抚拉祜人,缅宁厅还在忙糯黄草岭首设掌寨,让一位拉祜人任掌爷(可管一二百户的大头人),管理黄草岭一带的拉祜人,这是拉祜族起义后清政府第一次向拉祜人让步,同意拉祜人在一定范围内自治。

忙糯划归了缅宁厅,民族矛盾并没有解决,光绪七年(1881年)张秉权、张登发又率拉祜人起义,忙糯又成主战场,清政府残酷镇压了这次大起义,起义失败后忙糯的拉祜人迁走大半,上改心又从缅宁厅(临沧)划出划归镇边厅(澜沧),这是忙糯第二次改属地。属地划来划去,久积的民族矛盾依然没有解决,缅宁厅管不了忙糯、大文的拉祜人,镇边厅同样也管不好忙糯、大文的拉祜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李三民、张朝文、罗扎布又率领忙糯、大文的拉祜族起义,起义再遭清政府镇压,彭锟带兵攻下忙糯,忙糯拉祜族又迁走一部分。1904年双江被彻底改土归流,1927年上改心与四排山(今沙河乡加勐库镇)及勐勐坝合并成立双江县,上改心又改回仍称忙糯。

忙糯自清嘉庆四年(1799年)至1903年发生过三次拉祜族大起义,地域归属也变动过三次,忙糯在清代是个政局不稳的地方,这也是忙糯在清朝时期没能将茶叶做成一个大产业的社会原因。

拉祜族迁入忙糯已有六百多年,在忙糯大必地拉祜族寨留下了几棵拉祜人明代种下的茶种,最大的那棵茶王树高已过6米,树围已有156厘米,是忙糯乡目前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一棵古茶树。从大必地留下的大茶树可看出,拉祜族迁入忙糯后定居建寨就在种茶。拉祜人六百年前就在忙糯种茶,但忙糯100年至200年树龄的古茶树非常少,战乱造成的种茶业断代的现象很明显,忙糯目前还有几百亩光绪末年、民国初年种的茶园,那是战乱平息改土归流后种的。

忙糯1958年以后种了近万亩茶园,现在已是双江县的一个产茶大乡,来到乡政府所在地忙糯街,举目望去,满山满坡都是茶园。忙糯街清光绪年已开街交易,一百年前已有100多户住家,老街的老房子现已全部拆除,已找不到存在了近四十年的上改心巡检旧址。500多米长的街现全是新房子,但老街的走向规模还可以看出来。

忙糯街有沉重的史话,1887年拉祜族起义军与清军在忙糯街展开了厮杀,那场惨烈的战事让忙糯街留下了感伤的记忆。忙糯街的山头上现在还能看到拉祜人当年留下的防御工事,起义失败后拉祜人从忙糯街撤走,汉人们迁了进来。汉人们迁来后在忙糯街四周的山头上开了四五百亩茶园,这些茶园至今仍在,虽然管理不好,杂草丛生,但看得出来,这些茶树过去都是藤条茶的采留法。忙糯街民国初年曾经很热闹,五天赶一街,忙糯10多个村寨的茶大部分从忙糯街送出去,忙糯白尖茶抗战以前在省城昆明已有很大的名气。

1935年土匪杨发烧了忙糯街,忙糯街从此冷清了许多。

茶经网扩展阅读

云南勐海茶区历史文化及发展


勐海茶区

“勐海”是西双版纳州下辖的一个县。“勐”为早期行政单位的名称(傣语“勐”为地方之意),“海”是人名,叫“岩海”,又称“召相海”,是最先管理统辖勐海地区的一位傣族首领,因此也有人称“海”为勇者居住的地方。

此茶区为2004年以前,勐海茶厂主要茶菁收购地区。清代以前普洱茶的集散地以普洱为主,清朝末年普洱茶的制作技术向南传递,由普洱(今景东附近)、思茅(今普洱市)到倚邦、易武、勐海等地区。至民国初年,因种种政经因素、交通问题,加之瘟疫肆虐,茶叶的贸易重心完全由勐海地区所取代。20世纪50年代初期勐海茶厂除在本县茶区设站收购毛茶外,并在景洪、勐腊等县设站收购毛茶。且1952年开始,勐海茶厂及所属南糯山分厂开始收购部分鲜叶直接在场内加工,成为初、精制合一的最早典范。目前勐海茶区涵盖在西双版纳地区澜沧江以南的范围,包括景洪、巴达、布朗山、班章、南糯山、勐龙、勐宋、勐遮等地区;广义勐海茶区,涵盖至勐海茶厂收购毛料茶区,如普洱市西南部茶区(如邦崴、景迈)。纬度与海拔较低,气温稍高、雨量较多,茶性强、香气扬、涩度较高,是此茶区茶菁主要特色。

坝糯茶区——藤条茶及其坝糯近期历史


从那蕉新寨(橄榄山寨)顺着公路往前行3公里,便是勐库东半山藤条茶的代表产地--坝糯,坝糯是东半山最大的寨子,现有300多户人家,汉族占85%,其余为拉祜族。

坝糯在双江县在整个临沧市都颇有声名,坝糯声名大是因为坝糯产的藤条茶在双江在临沧声誉最高,坝糯是双江藤条茶园保存得最好的地方,藤条茶园的面积在双江为第一,双江最古老最大的藤条茶茶树就在坝糯。坝糯的藤条茶树堪称天下一绝,其茶树形态之美令人称奇。树龄超过百年的藤条茶树,一棵树上有几十根上百根藤,最长的藤可达三四米长,树生藤、藤缠藤,茶树成行的,数棵茶树伸出的藤条相互缠绕,织成一排藤网,单株茶树藤缠藤、藤绕藤,织成一个球状,看上去如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

坝糯人能养出那样奇美的藤条茶树,其用心之细,技法之精令人赞赏,坝糯人修整养培藤条茶的技术及下的工夫,在双江无与伦比,要了解一百年前勐库的藤条茶园是什么形貌,那就一定要去坝糯看看。

坝糯的藤条茶形表独特,新鲜时芽头滚圆肥壮,绒毛浅绿密厚,晒干后芽头白亮中略带金黄,做成饼茶条索清晰,饼面芽绒闪光,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舍不得饮用,只想观赏、收藏。

近几年坝糯的藤条茶追捧者越来越多,不少茶商千里迢迢奔向坝糯专收藤条茶,西双版纳勐海县的一些大茶厂,双江勐库戎氏茶业公司,还有广东的茶老板每年开春都要派人去坝糯候茶,坝糯的藤条茶每年可卖到一斤不剩,叹的是藤条茶产量不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将茶树枝修整培养成藤条状、这应该是汉人们带来的技术。在勐库小户赛拉祜族寨、公弄布朗族寨、冰岛傣族寨,不曾见这种修养法。勐库东半山汉人居多,老茶园的茶树几乎全是按藤条状培育的,勐库西半山的邦改、丙山,沙河乡的邦木、邦协,忙糯乡的滚岗等村寨,也有大面积的藤条茶园,这些有藤条茶的村寨都是汉人居多。

按藤条茶状培养出来的茶,只有嫩叶嫩芽,芽头肥硕毫亮,但产量低,不过价格可是平面状培养法产的茶的双倍,坝糯1949年以前有2000多亩藤条茶园,如今留下来的还有1500亩左右,其面积现在在双江仍是第一。

坝糯有许多可看、可寻、可考的东西,坝糯是勐库东半山最高的寨子,海拔已超过1900公尺,坝糯与西半山无遮无挡的对望,站在坝糯可将西半山的公弄、三家村、豆腐寨、小户赛、大户赛全都览尽,站在坝糯看西半山,西半山是一幅巨大的屏画。

坝糯是山中宝地,地势虽高坝糯是个好地方,水源丰沛,梯田很多,粮食充裕但不缺水,清清亮亮的三条溪涧蹦蹦跳跳弯来弯去地围着坝糯流淌,因为水量丰沛,坝糯拥有东半山最多的梯田,是一个不缺谷粮的地方,良好的生产条件、居住环境,使坝糯人口一直很多,迁走的极少。

坝糯种茶历史悠久,种茶年代不会晚于冰岛。坝糯在汉人没有迁来之前,早已有拉祜人在此居住,拉祜人早已在坝糯种茶,坝糯保存着一片很大很老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最大的一颗茶树树围已超过140厘米,坝糯的汉族村民都认可,那片大茶林是汉人还没迁来时拉祜族种下的。从坝糯那片最老的古茶树来分析,拉祜族500年前已在坝糯居住、种茶。

汉人进入坝糯的时间已近200年,李家、夏家是最早迁来坝糯的汉人,从李氏家族的坟碑和家谱来看,汉人在清嘉庆年间已来坝糯。坝糯过去在勐库名声大,一是因为坝糯茶好,二是因为坝糯有钱有势的人多,李家、夏家、唐家、曾家、廖家都是有名望的大户。1950年至1951年,坝糯跑缅甸、跑泰国、跑台湾的人数仅次于县城营盘街。

坝糯现在还存有一块大匾,上面刻着光华街几个字,这块大匾记下了坝糯在民国时期曾经有过的风光,坝糯的汉人大多由临沧博尚迁来,博尚在清朝时期是澜沧江以西顺宁府缅宁厅最大的商品交易地,坝糯的汉人们对博尚很熟悉,勐库茶运到博尚交易,极有可能是坝糯人开的先河。

坝糯是块天赐的宝地,非常适宜人居,海拔虽高,地势却不陡峭,东半山山脉在坝糯这一段形成了一级一级的平台,加上水源丰富,无论多千的旱地改造成水田都很容易,早先拉祜族在坝糯开过不少梯田,种过不少茶树,汉人迁来后又开了一些梯田和茶园,坝糯的梯田是勐库山区村寨中最多的,这得益于坝糯的地形条件好。

坝糯占着地利有靠山吃山的好条件,与坝糯隔着一条小河沟的是另一个拉祜族聚居地--忙蚌,忙蚌的山林里盛产一种药材--六子,六子具有消炎、止痛、治疟疾等作用,滇南和缅甸的坝区瘴气重,对六子需求量很大,云南的傣族、布朗族和缅甸的掸族染牙齿也要用六子,六子从古至今都是一种供不应求的药材,而六子的价格和利润还超过茶叶。坝糯人每年都要收六子驮去耿马、沧源、缅甸卖,驮六子的马帮一起程便有七八十匹马。六子往边境方向驮,茶叶则往博尚方向得贵,六子和茶叶让坝糯人赚得满钵满罐,双江还没设县时坝糯已是勐库最富有的大寨子。

坝糯由于自然环境生存条件较好,田多、地多、水多,还有六子、茶叶可摘可卖,汉人来坝糯后没有一门心思地去靠卖烤酒来置换拉祜人的田和地,拉祜人在汉人迁来之后,失地不多、迁走的也不多,直到1950年坝糯还有30多户拉祜族。坝糯的拉祜人自成一寨与汉族寨相距约500米,二百年来拉祜族与汉族和睦相处,没有发生过什么争斗。拉祜人帮汉人采六子摘茶叶,汉人们走马帮时还带卜个别拉祜人一道走。

坝糯的汉人注重办学,光绪中期坝糯已有私塾,1904年双江改土归流后,坝糯有了小学校,在勐库东半山,坝糯进校读书的孩童为最多。1927年勐勐改为双江县后,坝糯青年去县城去临沧去昆明读书的相当多,现今坝糯80岁以上的汉族村民都有文化,能识字。

坝糯自然条件、生产条件较好,粮食多、茶叶多、六子多,过去坝糯人的经济收入普遍较高,贫穷的人家很少,坝糯民国年间受过中等教育的年轻人都有二三十个,1940年前后,坝糯的综合实力甚至超过了老县城营盘街。李家、夏家、廖家、曾家、唐家都有大瓦房、大院子,尤其是李氏家族1940年以后在勐库当算最有财势的家族。

李自生是东半山六子生意、茶叶生意做得最大的人,李自然任过勐库镇镇长,还当过团总。李桓阳任过双江县教育局局长,坝糯人财大气粗有点不把西半山的人放在眼里,坝糯人想摆脱公弄和营盘的牵制。

李自然不屑公弄的黄子树,甚至想将勐库镇改名为光华镇,将勐库镇治所由公弄迁来坝糯,光华镇的大匾都已做好,后因缅宁公署没有批准,勐库才依然叫勐库。李自然1941年至1943年还在坝糯开过街市,五天赶一街,后因山路上土匪太多,来赶街的人减少,两年后街市关停。

1950年1O月解放军已进到博尚,坝糯有钱的大户知道局势不妙,纷纷收拾起金银细软等值钱之物,跟着李自然逃去缅甸,坝糯出逃缅甸的多达40人,是勐库镇所有村寨中走得最多的,有少部分人后来转去了台湾。1988年以后,当年出逃、定居在缅甸和台湾的双江人开始回双江省亲,客居他乡几十年的坝糯人对家乡的感情仍是那么浓烈深挚,1999年李桓阳捐款12万给坝糯修公路建学校,李桓阳的女儿李丽明也紧随父亲捐款4万,李自然没能等到两岸关系松解就病逝于台湾,他的儿子经常回坝糯探亲,坝糯的游子们永远恋着故乡。

岁月流逝,坝糯因为214国道的修通,古道废弃,成了勐库交通最不方便的村寨,比起公路沿线的村寨,坝糯落后了,七十年前的那份强势地位早已不存在。直到2005年以后茶叶价格好起来,坝糯人收入才逐年增加,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目前坝糯最漂亮的民居,还是李自然的大哥李自生1940年前盖的那座大院子,最漂亮的大楼仍是李桓阳和女儿李丽明捐资盖的学校。

看着坝糯破损的古道,看着坝糯的老瓦房,让人有些感伤。举目向山上看,又看到了坝糯潜藏的希望,山上又绿又翠满是茶树,坝糯有1500多亩古茶园,那是双江最好的藤条茶园,坝糯还有1400多亩新茶园,那是阳光雨露、肥地沃土滋养着的洁净而生态的高产茶园,资源优势藏在坝糯,坝糯这个勐库曾经的明星大寨,重显风光的日子应该不远了。

中国的饮茶历史文化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其外,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髓。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茶的发展趋势之一。

茶之饮,最早的目的在于:解毒、消食、清心、益思、少睡眠;后来有陆羽茶经等等对其方式精益求精,以及少数民族的种种异样喝法,都不离其宗;大概宛如诗的雅与风,都值得有心人细细玩味。至若有为雅而茶,大概是当今茶艺馆繁盛的原因之一,又或为道而茶,比如强调和敬清寂,大家见仁见智吧。

宜宾早茶历史文化


在宜宾,茶树漫山遍野,茶歌也贯穿采茶人的生活。每到茶叶采摘季,漫步于宜宾各区县的茶山头,总能听到淳朴的茶农们自编自唱的采茶歌,他们寄情于茶,喻茶感事,让人透过歌声,就能感受到他们丰收的喜悦。

宜宾现存有100多首(个)茶歌、茶谚、茶传说,是宜宾茶文化得以保存的民间文学形式,它们流于口传,曾在各区县农村流行,多为采茶人即兴演唱。

茶歌有《月亮出来茶籽生》《采茶采得口儿干》《采五更茶》《采姐妹茶》《采增广茶》等,内容有如屏山的《儿茶歌》:“侧儿根满坡生,我是家婆的亲外孙。我从家婆门前过,家婆喊我屋头坐。倒碗茶,冷冰冰;端盘菜,几根根……”还有“手采茶叶口唱歌,一箩茶叶一箩歌;妹儿山上采春芽,阿哥炒茶等妹喝……”等。

宜宾茶谚、茶对联有:“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等等。

宜宾还有一些与茶相关的传说故事。如筠连县联合苗族乡的《茶小伙与盐姑娘》的故事,反映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向往;珙县孝儿双田村的《玉香茶》传说,反映了人们对恶徒的憎恨;还有江安县《酽茶解毒》的故事以及屏山县《药王的传说》等等。这些扎根于民间的茶歌和茶故事,反映的虽是茶农们琐碎的生活,却透露出了采茶人浓郁的生活氛围和场景,相传甚久,影响深远。

市井见于茶歌、茶谚和茶的传说,文人则载于茶诗。历史上众多文人雅士留连宜宾山川名胜,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词歌赋和咏酒饮茶名篇。“西来雪浪如庖烹,两涯一苇乃可横。忽思钟陵江十里,白苹风起縠纹生。酒杯未觉浮蚁滑,茶鼎已作苍蝇鸣。归时共须落日尽,亦嫌持盖仆屡更。”北宋大诗人黄庭坚的诗《次韵李任道晚饮锁江亭》对引人入胜的宜宾茶文化赋予了深刻的人文意蕴。

南宋诗人陆游对戎州也是情有独钟,他自诩“戎州陆羽”,可见其对戎州茶的嗜好和研究造诣。

古老的茶文物历史文化


茶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关系到茶的文物十分繁杂,诸如茶人、茶具、茶画、山泉,以及有关的茶文化遗址等等,无一不是茶文物的组成部分。

与茶的发现和利用紧密相关的神农氏,在中原大地留有许多与他有关的遗迹。地处湖北、接近川、陕交界处的神农架,是一个原始森林区,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100多米。据初步估计,这里盛产包括茶叶在内的药材共130余种,这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相符。

唐代陆羽,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湖北竟陵(今天门县)人。他所著的《茶经》,茶学者经常提到的还有33种版本存世。在他的家乡,保存有文学泉、陆子井、陆子泉、陆羽亭和陆公祠,收藏了为纪念茶坛宗师陆羽的“古雁桥”和《古雁桥碑》刻等。

陆羽故居西塔寺及寺内的陆子井遗址已开始修复。当年,陆羽考察茶情,传授茶风,探寻泉水所到之处,仍留有不少古迹。现存的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传为陆羽品题,号称天下第二泉。苏州虎丘的陆羽井,井口一丈见方,四壁镶石,俗称观音泉,元人顾瑛称其是“雪雯春泉碧”,也是陆羽当年烧水煮茶品茗之处。据资料记载,陆羽与诗僧皎然同居于浙江吴兴杼山妙喜寺,如今杼山还在,苕溪犹存,这一带人民饮茶仍保持陆羽遗风。

饮茶风尚和茶种最早传到朝鲜和日本。6世纪下半世纪,中国佛教开创华严宗、天台宗后,这两个宗派相继传入朝鲜,随着佛教界僧侣的相互往来,茶文化也带到朝鲜半岛。日本开始饮茶最晚是在公元729年,即日本圣天皇于天平元年四月八日,召集僧侣百名在宫廷讲经,次日,又召见赐茶(又称行茶)。至于从中国带回茶籽在日本种植,则是唐代中叶的事了。据历史文献记载,唐德宗贞元年间,日本高僧最澄到中国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境内)国清寺拜道邃禅师为师。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从天台国清寺师满回国时带去茶种,种植于日本近江(即贺滋县),这是中国茶种向外传播的最早记载。如今天台国清寺依然存在,经整修后,更是面目一新。中日两国佛教界人士,为纪念这位文化艺术的交流者,在天台国清寺树碑立传,以效后世。

浙江省余杭县境内的径山寺,是唐宋时代的著名寺院。南宋开禧年间(公元1205~1207年),孝宗皇帝亲自御笔赐额“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日僧南浦昭明来径山寺拜虚堂和尚为师学佛。他回国后,把径山茶宴、斗茶等饮茶习俗一并带回日本,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日本自己以茶论道的茶道。如今,径山寺虽只存断墙残壁,但御碑“径山兴圣万寿禅寺”以及池、潭、井、泉和峰、岩、谷、石依然存在,径山古刹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是世界最早对茶进行研究并撰写为书的国家。最早见到茶名“荼”字字形的第一部字书《尔雅》,以及最早记述中国种茶、饮茶的公元前1100多年的《华阳国志》,尚存于世。最早出现“茶”字字形的汉代玺印,还可在《汉印分韵合编》中找到影踪。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先后有33个以上版本问世,在北京图书馆还收藏着明代弘治十四年前(公元1501年)华珵刻递修本。

此外,在新疆土鲁番地区的唐代墓代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幅《对弈图》,上面画着一个侍女,手捧茶托端着茶。在出土的唐宋其他古墓葬壁画中,也每每可以见到有品茗的图像。唐代官居右相的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卷》,至今尚存于世,内中也有品茗场面。

中国在发掘长沙马王堆西汉墓时,出土了不少简文、帛书等文物,这些物品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了。墓中一幅敬茶仕女帛画,是汉代皇帝贵族烹用茶饮的写实。在随葬清册中,还有关于茶的简文和木牌文。这是至今发现的最早茶叶随葬品。

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唐代秘藏的出土,为研究中国茶具历史和饮茶习俗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批稀世珍宝已在地宫中封存了1100多年。其中,有富丽堂皇、璀璨夺目的金银器茶具;有凝霜澄水、玲珑玉润的琉璃茶具;有失传已久,青中泛白的秘色瓷茶具。

金银器茶具,极少有传世品,至于唐代的金银器茶具,此次发现尚属首次,堪为国之瑰宝。这次出土的唐代金银器茶具,多为唐僖宗(公元873~888年)供奉。有供碾茶用的鎏金壶门座茶碾子;有供碾茶后作筛分用的鎏金仙人驾鹤壶门座茶罗子;有供烘团茶用的金银丝结条笼子和鎏金镂空鸿雁球路纹银笼子;有供贮存茶叶用的鎏金银龟盒;有供放盐和其他调料用的摩羯纹蕾钮三足盐台和鎏金人物画银坛子;有供调茶用的鎏金伎乐纹调达子;有供煮茶用的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有供煮茶时夹炭用的系链银火箸,有供取茶用的鎏金飞鸿纹银匙等。它表明中国在唐代时宫廷达官显贵饮茶风气已十分盛行。尽管在这以前,中国已有饮茶的茶具和风俗的记载,但并无实物为证。这次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的一整套茶具正是唐代饮茶之风盛行的有力物证。

地宫中收藏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玻璃茶托和茶盏,是地道的中国产品,虽然造型较为原始简朴,装饰也未见笔墨,质料微显湿浊模糊,但它证明:中国的玻璃茶具的制作,在唐代已经起步。

秘色瓷茶具,以往只见文献记载,却不见实物。这次法门寺出土,由唐懿宗(公元859~872年)供奉的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表明中国青代的瓷茶具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以往认为秘色茶具制作可能出现的最早时期在五代,这次的发现把它提早到唐代。这不但揭开了秘色茶具之谜,而且改写了秘色茶具的历史。

上述这些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文物,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这对研究茶的起源,以及茶树栽培史、茶叶加工史、饮茶史、茶文化史等,都有极其重要作用。

瑞草魁茶历史文化


古宣州鸦山产茶,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瑞草魁产于安徽南部的鸦山,又名鸦山茶,属历史名茶。鸦山上有古鸦山寺和鸦山街遗址,鸦山寺为当时鸦山茶创制地。鸦山为天目山脉一支南北走向的余脉,海拔446米鸦山为天目山脉一支南北走向的余脉,东与广德的相华尖并立,南与宁国的高峰山对峙,北与南漪湖相望,西连宣州的碧山龙泉洞,古属宣城,今属郎溪,处在郎溪与宣城交界处。五代蜀毛文锡《茶谱》记载:“宣城县有丫山,小方饼横铺苟牙装面。其山东为朝日所烛,号曰阳坡,其茶最胜,太守尝荐于京洛人士,题曰丫山阳坡横纹茶”。北宋梅尧臣《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诗云:“昔观唐人诗,茶韵鸦山嘉,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重以初枪旗,采之穿烟霞,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竞收青蒻焙,不重漉酒纱……”明代王象晋《群芳谱》指明:“丫山阳坡横纹茶,一名瑞草魁”。明代曹学佺《名胜志》云:“鸦山在脊山北,产茶,充贡茶。经云:味与蕲州同。梅询有茶煮鸦山雪满瓯之句”。到了清代,记述鸦山茶的史料就更多了。

瑞草魁因其茶树品种主侧脉交角偏大,形似横向纹理,故名横纹茶。又因产于鸦山,又称鸦山茶。早在千年前就名噪全国,实属我国历史名茶中的奇葩。鸦山为天目山脉一去南北走向的余脉,东与相华尖(广德县)并立,南与高峰山(宁国县)对峙,北与南漪湖相望,西连碧山龙泉洞(宣州市)旅游区。古属宣城县管辖,后曾几度变动,现处郎溪县姚村和宣州市水东之间的接壤地带。鸦山茶产于该山东面阳坡郎溪境内,据近人实地考察发现,郎溪县姚村乡永丰村境内有古鸦山寺和鸦山待遗地,他们认为,鸦山寺为当时鸦山茶创制地。

清代宁国县张所勉在《鸦山辨》中写道:“按一统志,鸦山产茶旧常入贡,属建平,故辨之”。郎溪县古称建平县,始建于宋端拱元年(公元998年)。清代谈迁《枣林杂俎》和阿世坦《清会典》都记有建平县岁贡芽茶二十五斤,因郎溪县无其他历史名茶,这里的贡茶即指瑞草魁。又据清《宣城县志》记载:“阳坡山下,旧产佳茶,名瑞草魁,一名横纹”,“水东之东,有象山、狮山、石壁山、双峰山(古名丫山)产横纹茶。”这就把横纹茶产地,由鸦山阳坡向西扩展到水东以东的山区。据宣州市有关部门在水东镇碧山、汪村、前进等自然村调查,发现有树龄50年以上的横纹茶品种。

综上所述瑞草魁作为古代贡茶,产于鸦山阳坡,应是无疑的。但由于自唐以来盛名不衰,其产区不限于鸦山也是顺理之事。至于水东横纹茶和鸦山横纹茶,孰先孰后,尚无史料可查证。而鸦山阳坡横纹茶之佳名,却是不能否定的史实。现今之瑞草魁即为1985~1986年间于郎溪县姚村永丰村境内的鸦山所创制。

福建白茶的历史文化


福建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关于福建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福建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其制作方法,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今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而白茶制造的历史据《福建地方志》和现代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教授《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中记载,约始自150多年前,首先由福鼎县创制的。当时的白毫银针是采自菜茶茶树,约在1857年自福鼎发现大白茶后,于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白毫银针。政和县在1880年发现大白茶,1889年开始制银针,至1922年才制造白牡丹。白牡丹原创制于水吉(当时属建瓯县,现属建阳县),何时开始,尚待考证,似在福鼎制白茶之后与政和制白茶之间。可以说,白茶制造历史先由福鼎开始,以后传到水吉,再传到政和。以制茶种类说,先有白毫银针,后有白牡丹、贡眉、寿眉;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

白毛猴茶的历史文化


白毛猴的历史

一个鲜为人知的乌龙茶系列产品“白毛猴”,以其既保健又能治病的特殊功效,曾于清光绪年间,远销台湾、日本、东南亚,风靡欧美等国家。原来,正宗“白毛猴”药茶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金山村石竹岩。最早开发这一茶树品种的就是金山村“长福厝”的谢驾、谢冰两兄弟。最近,笔者在安溪县金谷镇金山村金谷供电所旁边的茶园里,发现一块墓碑,碑呈半月形,完好无缺,上书“清诰授奉政大夫赏戴花翎心妙谢公墓”楷书二行字。经调查,墓主谢冰的后裔向笔者提供了墓志铭和金谷谢氏族谱。据谢氏族谱记载:墓主谢冰,系金谷谢氏第十六世祖,字心妙,滨轩公次子。清委办台南税厘洋药局务。因山东赈灾,清光绪诰授奉政大夫,赏戴花翎,候选广州知府、五品衔,赐匾“选魁”、“大夫第”。其母周氏诰封恭人,其妻叶氏诰封宜人。谢冰乃金谷乡一个普通茶农,在台湾经商为何能致家财万贯?谢冰的曾孙向我们口述了族谱中记载谢冰首创安溪石竹岩药茶“白毛猴”的故事。金谷谢氏十五世祖滨轩公讳崇土娶周氏枣娘为妻,并育有三子。崇土早逝,家乡日子难度。周氏只好带3个儿子到厦门谋生:周氏为人浆洗衣服帐被;长子谢驾入富户当奴仆;次子谢冰入茶行叶先生家当杂役;三子谢奇年幼,为人割草喂马。谢冰不但聪敏好学,而且做工勤谨,深受叶先生的赏识。他在叶家(南安人)学会了茶叶品评与包装、保管等知识后,又掌握了茶叶销售的各种门径。随着年龄渐大,他想:“安溪原是乌龙茶的故乡,所产铁观音名茶闻名遐迩,此一商机被主人及时抓住了,借此发了大财,而我们安溪人却身居宝山不识宝,甘愿世代受穷,跑到厦门当奴才。这不是太傻了?”于是经过与母亲、兄弟一番商议,他毅然辞职回乡,与大哥谢驾雇工在石竹岩开垦茶园。再由谢冰贩运茶叶到台南销售,积累资本。 几年后,石竹岩茶树茁壮,植株为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叶形椭圆,叶背表石有一层白色茸毛,故取名“白毛猴”。石竹山海拔高达700多米,其土质俱是碎石与砂壤,岩下山泉汩汩,茶根汲取富硒土壤及多元素物质,所种出来的茶叶具有特殊韵味,加上严格的制作工艺,其品质别具一格。初产每年100余担,运往台南后,外商抢购,连茶末也销售一空。此后,他们一方面扩种茶树,另一方面对“白毛猴”独特茶性进行深加工。通过发酵窨制,成为一种既保健又能治病的特殊药茶。此类药茶在台南、日本、东南亚至欧美,客商美其名为“安溪药茶”。后来,谢冰台南茶庄资产达数百万。他先后3次往安溪运回53担白银,第一、二次各“十八担白银过东岭”,最后一次17担。由家乡的堂亲到龙门岭迎接保护到家。挑夫36个,每两人轮挑一担,所踏过的青草立即发黄,可见白银之沉。光绪四年八月,山东大旱,蝗虫遮天蔽日,庄稼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清廷无力赈灾,只好出皇榜诏告天下赈灾,并封官许愿。其时,谢冰到日本卖茶回国,得知山东大荒,遂停船烟台,揭了皇榜,回台南后禀告母亲。周氏枣娘十分同情穷苦人,即令三兄弟从台湾运载18船的大米、布匹、药材到山东放赈。同时出告示,承诺资助弁平县全县红白喜事三天三夜。此番义举不但救活了全县许多生命,而且成就了许多穷苦百姓的好事。为感其恩德,山东弁平县百姓建下“谢公祠”,以作永久性的纪念。光绪四年菊月,谢冰受命晋京,三兄弟及其父母俱加封赏,妻儿也得到诰封。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5548.html

上一篇:“川红工夫”历史上的两次献礼

下一篇:中国茶叶的历史 从中药向饮品的转变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