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绿茶历史文化

2019-11-27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绿茶历史文化”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绿茶历史文化”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

绿茶历史文化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为犒劳周武王军队,曾“献茶”。《华阳国志》是信史,可以认定:不晚于西周时代,川北(七佛贡茶)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

绿茶制作工艺及产地分布范围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

萎凋和杀青,让茶叶中的内含水分蒸发,破坏茶叶内的酶活性制止进一步的氧化发生,让茶叶中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随着温度升高,又让高沸点芳香物质凸显而停止,从而得到冲泡茶叶时散发的香就是被杀青锁定茶叶的本质香型。同时,蒸发叶内水分,使叶子变软,为揉捻做准备。

抖杀,是将叶子扬高,以有利于水分的散失,青草气挥发,使清香透发,防止叶色黄变。

闷杀,是加盖不扬叶,使热蒸气有叶内作短时间的停留,迅速提高叶温,彻底破坏酶的活性,促进有关物质的水解和转化,使芽叶杀匀杀透,避免产生红梗红叶。

杀青方式:传统的热锅杀青、蒸汽杀青和现代化的滚筒杀青。

2、揉捻

揉捻,这道工序一是对茶叶条索叶形的塑型让体积变小叶形突出特点,二是让叶质细胞液外渗溢附于茶叶表面提高汤滋的特点浓度。

根据鲜叶老嫩程度不同,绿茶的揉捻有热揉冷揉之分。嫩叶冷揉、老叶热揉和分次揉捻。揉捻时掌握细胞破碎率的程度,会影响到绿茶冲泡时的汤滋和耐泡度。

3、干燥

干燥,整形做形茶叶、固定茶叶品质、发展茶香作用。

绿茶干燥工序:先经烘干,再进行炒干。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也可以根据设定需要适时运用。

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若直接炒干就会在炒干机内容易结成团块,茶汁会粘结锅壁。这样的揉捻情况,茶叶就需要先行烘干,控制茶叶含水量降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绿茶产地分布范围:

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绿茶包括的品种有哪些?

绿茶包括的品种是很多的,有龙井、碧罗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平水珠茶、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中岳仙茶等。

cY316.com延伸阅读

白岳黄芽历史文化


白岳黄芽是绿茶饮品,色、香、味三者俱臻上乘,是安徽特产名茶。白岳黄芽又名齐云道茶,也称齐云毛峰,是外形内质兼优的茶品。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白岳黄芽的历史文化。

白岳黄芽历史文化

茶业源于汉,闻于唐,兴于清,盛于今。茶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汉末三国就有种茶,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歙州产茶一说,永泰二年(公元766),杨华在《膳夫经手录》中写到歙州、婺洲、祁门、婺源方茶、置制精茶、不杂木叶、自梁、宋、幽、并间、人人皆尚之,赋税所入,商贾所赍,粒千里不绝于道路。

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黄山莲花庵一带产黄山云雾茶,“莲花庵地平旷,约二亩许,四楹三室,左右映带,篱茨甚幽丽。就石缝养茶,多轻香冷韵,袭人断腭不去,所谓黄山云雾茶是也”(明.许楚《黄山游记》),明代中叶,僧大方居休宁县北松萝山,创制松萝茶,制法精良,品质优异,是我国的早期优质炒青绿茶。

清代开始,松萝茶(屯绿鼻祖)、祁红大量出口,徽州茶商抓住这一机遇,开创了300多年的中国茶叶经济辉煌,祁红、太平猴魁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之后祁红还获得布鲁塞尔第26届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等。

清朝到民国时期,中国茶文化的中心就在古徽州,沉积了丰厚的徽茶文化。尤其是建国后的30年发展和茶叶经济20年转型期的调整、茶园生产体系、茶叶加工体系、产品结构系列日趋合理,为优化茶叶资源配置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白岳黄芽简述

白岳黄芽产于休宁县城西30里处的齐云山上,又称为“齐云毛峰”。齐云山峰峰相连,岭岭相接,杉林葱郁,云雾弥漫,低温湿润,土质肥沃,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茶叶生长。

白岳黄芽,色泽黄中隐翠,白毫满披,一叶包一芽,状似金边镶碧鞘,碧鞘裹银箭,十分别致,冲泡后即可闻到一股兰花暗香。香味清爽持久,馥郁诱人。开汤观赏茶水明亮,芽状肥厚,酷似雀舌,入口醒脑,回味甘甜。

“白岳黄芽”色、香、味三者俱臻上乘,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同它的精制是分不开的。茶叶要求在清明后谷雨前采摘,遵循“炒得轻、抓得快、抖得散、翻得匀、捞得净”的杀青要领,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

“白岳黄芽”不需揉捻,杀青后即上烘笼。烘制分毛火、足火两个阶段,中间经过摊凉,回软过程,直至烘到手掐撕碎,黄绿毫显,幽香扑鼻后即成。

滩茶的历史文化渊源


寿宁斜滩镇种茶有6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明代宣德年间(即1416—1426),张姓最早从浙江丽水迁徙斜滩定居,就在张家龙岗劈草炼山、垦复坪地,并从邻近的福安坦洋和政和等地引进茶苗,大举种植茶叶。此后随着卢、何、周、郭诸姓家族大量迁移斜滩聚居,他们相继在镇区周边山场开发垦植茶园,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史料记载,明弘治至万历(1488—1599)的百年间,斜滩东起车岭、西临印潭、南与凤阳接壤、北至水北,方圆三十几公里的座座荒山变成茶园,满目青山一片翠绿。茶叶成了斜滩历史上最为大宗的农业土特产和贸易商品。

明、清时期,斜滩主村就已有加工茶叶(主要为初制毛坯)的作坊,至十九世纪中叶,斜滩的制茶业亦十分发达。鼎盛时期的1932至1936年,镇域所在地即开办有茶行24家之多,从业人员3000多人从事茶叶加工与茶叶购销活动。斜滩的茶商与福安、赛岐、宁德、福州、温州、上海和台湾、香港、东南亚等海内外有茶务贸易往来,每年均产箱茶上万箱(每箱25—30千克),多半经由赛岐或三都海关出口,畅销海内外。

二十世纪初期,斜滩镇的茶叶销售已十分活跃。据当地爱国归侨卢少洲先生著的《椰凤蕉雨忆南洲》一书陈述的,斜滩旅外乡贤志士无不关心家乡茶叶传销。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斜滩籍旅外知名人士、时任福建学院院长的郭公木先生,上海市副市长的何宜武先生与在三沙海关任职的卢少洲先生和当时的海军总长萨镇冰交情甚笃,他们馈赠给萨公10箱斜摊产的“坦洋功夫”茶,萨公品赏后赞不绝口,视为佳茗珍品。在他出国巡访东南亚诸国及港澳期间,他把斜滩的“坦洋功夫”茶精装成珍贵礼品随带出访,分别赠送给各国军政要员或友人,使斜滩茗茶声名大噪,备受青睐。此后,斜滩商贾云集、购者如林,销路广阔。

但在抗战时期,外商航运中断,国民党官僚资本作祟,买空卖空,通货膨胀,币值日贬,茶景日渐萧条。1945年日寇投降,斜滩茶叶生产开始复苏,价格回升,对外茶叶贸易又趋活跃,商业再度兴盛,斜滩作为闽东、闽北的主要物资集散地的地位依然。

斜滩茶文化历史悠久。斜滩人嗜茶成性,视茶如命,接客待友都离不开茶。

斜滩人爱茶成风,茶文化在民间也显得特别独特。尤其是畲族男女,他们至今还流行着唱茶歌、说茶事、以茶传情、以茶抒怀的习俗。

西湖龙井的茶叶历史文化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西湖龙井是一个有故事文化的茶品,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西湖龙井的茶叶历史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中华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西湖龙井的故事传说

传说在宋代时,有一个叫“龙井”的小村,村里住着一个靠卖茶为生的老太太。有一年,茶叶质量欠好,卖不出去,老太太简直断炊。

一天,一个老叟走进来,他在宅院转了转,说要用五两银买下放地墙角落的破石臼。老太太正愁没钱,便爽快地容许了。老头十分高兴,通知老太太别让其他人动,一瞬间派人来抬。

老太太想,这轻易地就能得5两银子,总得让人家把石臼干干净净地抬走。所以她便把石臼上的尘土、腐叶等扫掉,堆了一堆,埋在茶树下边。过了一会,老头还真带着几个牛高马大的小伙子来,一看干干净净的石臼,忙问石臼的杂物哪去了。老太太照实相告,哪知老头沮丧地一跺脚:“我花了五两银子,买的就是那些废物呀!”说完拂袖而去。老太太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从手边溜走,心进而着实烦闷。

可没过几天,奇观发生了:那十八棵茶树新枝嫩芽一齐涌出,茶叶又细又润,沏出的茶幽香怡人。十八棵茶树老态龙钟的音讯长了同党相同传遍了西子湖畔,许多同乡来采办茶籽。

渐渐地,龙井茶便在西子湖畔栽培开来,“西湖龙井”也因而得名。

龙井问茶

龙井位于凤篁岭上,三国时东吴曾来这里求雨,龙井因此而得名。北宋时,高僧辩才居住此地,为方便客来客往,整治山林,开通山道,龙井一带方才旺盛起来。辩才好客,每有客来,喜奉一杯自植的香茗待客,龙井茶渐渐有了名气。明、清以后,龙井茶声誉鹊起,袁枚的《随园食单》赞道“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后来,龙井问茶入选新西湖十景,这里的茶叶和风景更加身价倍增,每年清明前后,谷雨时节,茶农采茶、炒茶,茶香飘溢,吸引了更多的游人。

“御茶”逸事

清代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在归途中,将龙井茶叶带回给太后,太后喝后肝火顿消,连说这龙井茶胜似灵丹妙药。乾隆立即传旨将胡公庙前的十八颗茶树封为“御茶”,年年采制,专供太后饮用。自此,龙井蜚声海内外,问茶者络绎不绝。

开茶节

每年在三月底、四月初在西湖龙井茶乡举行,弘扬传统茶文化,打造杭州茶都,建设全国最美丽城区。“西湖龙井开茶节”经申报推荐、初步筛选、展示票选等程序,已成功入选“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十大农事节庆。

金山翠雅茶的历史文化


1981年,镇江的茶叶科技工作者开始开发名茶。1983年,他们把样本送到安徽农业大学进行审查和命名。陈教授看完样品后说:“这茶很特别。它由饱满的花蕾组成,颜色为绿色,看起来像镇江金山的宝塔。它被称为金山崔涯酒吧”,因此得名。1984年,镇江市科委发布了“名茶开发——金山崔涯”项目,由镇江市管理局陈武生主持。成立了一个由句容县夏树茶场、镇江郊区梧州茶场(现润州区)等单位参与的研究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并组织了相关技术力量。围绕质量特点,该项目在镇江市林业研究所、夏树茶园、梧州茶园和高新茶园7个单位进行了反复试验。1985年4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收集流程,镇江市科委组织的技术于5月获得通过。金山崔涯的品质特点是芽平而尖,色泽翠绿,香味持久,口感醇厚,汤色鲜绿色,叶片均匀嫩绿色。原料主要是福鼎达豪、福鼎达白、福安达白、福云6号等茶树良种的芽叶。主要煎炸程序分为两部分:绿锅(摇动、提起和抓取)和火军锅(整形和干燥)。

1985年,被农牧渔业部授予全国名茶。1986年,农牧渔业部发布了金山翠茶基地建设规划。次年,在句容夏树和高庙茶园建立了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无性系优良品种福鼎达豪的引进、选育和推广,金山崔涯生产基地逐步扩大。

自1988年以来,金山崔涯先后荣获第一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农业部国家名茶奖、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第一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可的品牌产品、第二届中国茶杯名茶评比特别奖和前江苏省鲁豫杯特别奖。

自1994年以来,镇江市围绕保持金山崔涯的风格和提高其质量进行了机械化生产的成功尝试。1995年,由陈武生等人起草,几家主要茶叶生产商制定了金山崔涯企业标准,并由镇江市标准局颁布实施。1996年,金山崔涯机械加工技术在全市推广,产量迅速扩大。到1997年,金山崔涯的生产面积已扩大到镇江句容市、润州区、丹徒县和丹阳市的20多个茶场,生产基地1500多亩,年产量3吨以上。

普陀佛茶有什么历史文化?


2009年4月2日上午,以“品悟佛茶·缘结普陀”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普陀佛茶文化节在普陀区沈清院里举行,缓缓上演了一出动人的茶与佛的品茗盛会。在平和悠远的梵音茶诗中,让现场所有观众尽领“茶禅一味”的无上真谛。

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杨晓彤,以及舟山市领导周克菲、冯淑仙、李善忠、夏黎明等和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著名茶馆的60余名馆长、韩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协力财国代表团出席了开幕式。

普陀佛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千年之前的唐代或五代十国。自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奖来,连连在国内外各项赛事中获奖;2008年2月,“普陀佛茶”商标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获准使用“中国地理标志”。

在开幕式现场,记者看到,本届开幕式跳出了以往文艺演出唱大戏的旧有思路,别具匠心地组织了一台茶文化韵味突出、佛教氛围浓郁的品茗盛会。品茗会以现场观众在梵音梵乐,茶诗茶歌的引领下,接受“请茶、闻香、品茶、回味”的过程为主线,赋佛茶文化“正、清、和、雅”内容于艺术表现之中。

开幕式上,韩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协力财国代表团和中国茶都杭州表演队还现场进行了茶道表演;普陀区委书记吴晓东还向韩国茶文化交流协力集团赠送了普陀佛茶画册。

最后,随着一众僧侣合十步入会场,四条写有普陀佛茶诗“仙既可以散花,佛亦可以名茶,一盏清茗在手,难忘普陀珞伽”的黄色纱绸徐徐展开,配合充满激情的朗诵,把品茗会推向高潮。使现场观众在互动中尽享诗意与佛法、茶艺与古韵、魅力与美感的奇妙境界,感受到茶佛完美结合所带来的心灵洗礼。

千岛银珍茶的历史文化


建德市位于浙江西部山区,素有“金峰灵修”之称,是中国第一个有机茶镇。建德市茶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可以查阅的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唐代。

据《建德县志》记载,建德县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年)。县政府位于千岛银宝的主要产地梅城镇。唐鲁豫(733-804)在《茶经》中记载“浙西茶区位于湖州、常州、宣州、杭州、周目和周舍”建德在697年被命名为周目府,这是唐朝的第一年,直到1121年,北宋宣和的第三年,建德才改名为兖州。可以看出,唐鲁豫写《茶经》时,建德已经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地。此外,在古代交通堵塞,信息流通基本上是通过口头传递的。因此,历史学家推测建德制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唐朝。

此外,根据《唐代史补编》中记载的唐代名茶,还有“周目鸠山坑”。中国茶叶博物馆老馆长吴胜天在《农业考古学》(2006年第二期)发表的学术论文《杭州茶文化的历史与遗存》中说:“杭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历代都有确凿的史料记载。名茶名单上有近21种产品,其中4种产自唐代:建德精茶(建德)、周目垦久(今淳安)、天目山茶(天目山丁晴,今临安)和大方茶(产于淳安、临安等地)

“新唐书。《地理志》(第11卷)也记载:“周目新建了一个县...天宝元年(742年),耿县名,土贡文陵,桂、白石英、银华,名茶。”这里的名茶是建德名茶。

宋代陈公良编撰的《周岩地图经》第二卷记载,南宋已赐福五年(1257年),茶已成为地方税。可以看出,当时茶叶种植在建德很受欢迎,茶叶种植也有相当大的规模。宋代范仲淹任兖州知府时,有句名言“雷声大雨点小”。所描述的场景是当时茶叶制作的茶山场景。

明清时期,建德茶被列为贡茶。明代谭谦的《枣林沙祖》记载了当时贡茶的详细清单,其中包括:“建德县芽茶5公斤”。唐代建德细茶是建德芽茶,直到明代。

《清代法典》也记载“今浙江有37个茶道县和10个茶道县”。当时,浙江提供茶叶的10个县是杭州、湖州、宁波、衢州、兖州、滁州、绍兴、金华、台州和温州。周岩提供的茶是建德雅茶。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建德制茶历史的传承没有改变。这段历史充满了战争。建德未能幸免于毒祸,但建德茶村仍在继续其内幕消息。《建德县志》显示,民国八年(1919年)建德茶叶产量达到75万公斤,建德县茶叶厂成立于1969年(《建德县志》,183页)。

1960年,新安江水电站建成投产,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座水电站。千岛湖是新安江大坝截流后形成的。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各种历史名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探索和复兴。建德精茶的生产工艺也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60年代甚至70年代初,建德名茶被新安河畔的人们称为银珍茶。历史的车轮以沉重的节奏在20世纪70年代滚动。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中国千帆正在走向市场。各行各业的市场意识一度流行。为了利用千岛湖的名气,提高建德精茶的市场竞争力,1982年恢复创新的建德精茶被称为千岛银珍茶。

大佛龙井的历史文化与史情


历史文化

新昌山区茶有在自家特砌的“三眼灶”里制作“名茶”的传统手艺,每年清明前后,将采摘下的青叶在铁锅内翻炒杀青,杀青之后是揉捻。揉捻时需要在簸箕内将杀青或炒制后的茶叶握在两手内,有团揉、滚揉、边揉边捻。最后经过整形,反复抖、炒,固定形状,把茶做成条索形。民间俗称为“炒青茶”,这种农家自制名茶,条索紧结、匀直,芽峰显露,色泽翠绿,清香味浓,且耐冲泡,成为当地农家送礼待客的高档茶叶。

史情

天姥山不仅以天神叫“姆妈”知名,而且以高雅文化名山著称。晋朝前为人迹罕至的莽地区,南朝谢灵运“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风光绮丽的天姥山,正处于此通道险要地段,名声大振。谢灵运诗曰:“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南朝宋元嘉间朝廷闻天姥美名,遣名画师楷模山状于白团扇上。唐李白、杜甫等追慕前贤高情,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壮游》等千古绝唱,遂使天姥山成为人们无限向往的神奇仙景。1993、1994和1999年,三次国际唐代文学和唐诗研究会在新昌召开,海内外130多家报刊杂志都报道了新昌天姥山胜景,在国内外有着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象棋云雾茶蕴含了哪些历史文化?


在昭平茶馆里品象棋云雾是一种艺术的熏陶,而到老百姓家中品茶那是一种礼遇情感的享受。昭平人勤于种茶,精于制茶,更讲究喝茶。喝茶讲究茶礼,以茶敬客,也成大礼。无论你进入哪位农家民宅都会受到让座敬茶的礼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未开发,昭平茶主要是野山茶,显得更珍贵了。

那时百姓敬茶主要是用大茶壶泡好,再分杯给客人。而现在是一人一杯,一杯一沏。茶具多用透明玻璃杯或精致的瓷杯。沏茶前,先请客人观茶形、看茶色、闻茶香。再往每杯放入一撮茶叶,用滚开水冲上小半杯,片刻再将这有微尘、浮沫的半杯水倒掉,此谓之“洗茶”。接着再冲入滚开水,可见茶叶随着水花在杯中翻滚。

注入大半杯时即止,等杯中水一静,茶叶便慢慢沉入杯底,舒展开来。不同等次品种的茶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就说形状吧,若是芽头则形如雀舌重叠,若一芽一叶,则状似旗枪汇聚;再说汤色,若是上等茶则一直清亮透明,若是中等茶则泛着微黄,由淡绿变浓就是一般普通茶了。

你接过杯,随着淡淡的白雾在杯中冒起,一股特有的茶香就会朴鼻而来,再茶细品,包你满口醇香。此时,主陪客坐,边叙谈边品茶,这是一种多么融洽亲近的氛围。茶水将尽,主人再续水。这样慢啜细品,心和口里的甜味会经久不衰。续水三四次后,主人会把茶渣倒掉,再放入不同品牌的茶叶泡沏。如此循环,几杯过后,你会神清气爽,信感精神。

不饮不知道,一旦饮上象棋云雾总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昭平的农民把茶叶置放在竹筒或玻璃瓶或陶罐中,当作宝贝一样收藏。那时农村医疗落后,一旦小孩发热冲杯浓茶饮下就会清热解署。就是现在当你食荤多了,消化不良时,冲上一杯昭平石崖茶、银杉、毛尖也会与服霍香丸、保剂丸的效果不相上下,有时还略胜些。

庐山云雾的诞生历史文化,关于庐山云雾美丽的传说_绿茶知识


想了解《庐山云雾的诞生历史文化,关于庐山云雾美丽的传说》知识吗,丰富的《庐山云雾的诞生历史文化,关于庐山云雾美丽的传说》内容等你来看!

庐山云雾茶是汉族传统名茶,是中国名茶系列之一,属于绿茶中的一种。

一、庐山云雾的诞生(美丽传说之一):

1、江西省庐山出产云雾茶,香气清高滋味鲜爽,真是高山出名茶,名不虚传。

2、传说孙悟空在花果山当猴王的时候,常吃仙桃、瓜果、美酒,有一天忽然想起要尝尝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喝过的仙茶,于是一个跟头上了天,驾着祥云向下一望,见九洲南国一片碧绿,仔细看时,竟是一片茶树。

3、此时正值金秋,茶树已结籽,可是孙悟空却不知如何采种。这时,天边飞来一群多情鸟,见到猴王后便问他要干什么,孙悟空说::“我那花果山虽好但没茶树,想采一些茶籽去,但不知如何采得。4、”众鸟听后说:“我们来帮你采种吧。”于是展开双翅,来到南国茶园里,一个个衔了茶籽,往花果山飞去。多情鸟嘴里衔着茶籽,穿云层,越高山,过大河,一直往前飞。谁知飞过庐山上空时,巍巍庐山胜景把它们深深吸引住了,领头鸟竟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领头鸟一唱,其他鸟跟着唱和。

5、茶籽便从它们嘴里掉了下来,直掉进庐山群峰的岩隙之中。从此云雾缭绕的庐山便长出一棵棵茶树,出产清香袭人的云雾茶。

二、庐山云雾传说之二:

1、从前,庐山五老峰下有一个宿云庵,老和尚憨宗移种野茶为业,在山脚下开了一大片茶园,茶丛长得极为茂盛。有一年四月,忽然冰冻三尺,这儿茶叶几乎全被冻死。浔阳官府派衙役多人,到宿云庵找和尚憨宗,拿着朱票,硬是要买茶叶。

2、这样天寒地冻,园里哪有茶叶呢?把憨宗逼得喘不过气来。憨宗向衙役百般哀求无效,连夜逃走。

3、九江名土廖雨,为和尚憨宗打抱不平,在九江街头到处张贴冤状,题《买茶谣》,对横暴不讲理的官府控诉。官府却不理睬。

4、和尚逃走后,这些衙役更是肆无忌惮。为在惊蛰摘取茶叶,清明节前送京,日夜击鼓擂锣,喊山出茶,每天深夜,把四周老百姓都喊起来,赶上山,令其摘茶。竟把憨宗和尚一园茶叶,连初萌未展的茶芽都一扫而空。

5、憨宗和尚满腔苦衷,感动了上天。在憨宗悲伤的哭声中,从鹰嘴崖、迁莺石和高耸入云的五老峰巅,忽然飞来红嘴蓝雀、黄莺、杜鹃、画眉等珍禽异鸟,唱着婉转的歌,不断从云中飞来。它们不断撷取憨宗和尚园圃中隔年散落的一点点茶籽,只只鸟儿把它从冰冻的泥土中啄食出来,衔在嘴里,“刷“地飞到云雾中,将茶籽散落在五老峰的岩隙中,很快长起一片翠绿的茶树。憨宗看得这高山之巅,云雾弥漫中失而复得的好茶园,真是心里乐开了花。他是多么感谢这些美丽的鸟儿啊。

6、不久,采茶的季节到了。由于五老峰,大汉阳峰奇峰入云,憨宗实在无法爬上高峰云端采撷,只好望着云端清香的野茶兴叹。正在这时,忽然百鸟朝林,还是那些红嘴蓝雀、黄莺、画眉又从云中飞过来了,驯服地飞落在身边,憨宗把这些美丽的小鸟喂得饱饱的,让它们颈上各套一个口袋,飞向五老峰、大汉阳峰的云雾中采茶。

7、憨宗猛抬头仰望高峰云端,只见仙女翩舞,歌声嘹亮,在云雾中忙着采茶。之后,这些山中百鸟,将采得的鲜茶叶经憨宗老和尚的精心揉捻,炒制成茶叶。这种茶叶是庐山百鸟在云雾中播种,又是它们辛苦地从高山云雾中同仙女一起采撷下来的,所以称为“云雾茶”。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庐山云雾的诞生历史文化,关于庐山云雾美丽的传说》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诸暨绿茶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绿茶是Xi石的故乡诸暨市新创制的名茶。其品质的特点是绿色的形状,嫩绿色的颜色,醇厚的味道,清晰的香气,清汤的颜色和明亮的绿色芽叶底部。酿造时,芽头笔像一簇绿色的剑,栩栩如生。仔细欣赏,杯中的绿茶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喝了一口,觉得轻松愉快,回味悠长。

绿茶主要产于诸暨市西部的龙门山和东南部的东巴山。龙门山和东白山的主峰都有1000多米高,四周都是起伏的山峰。云又深又密。白云终年卷曲。有很多漫射光。清澈、清澈、干净的山溪一年四季都在流淌。土壤由凝灰岩、流纹岩、花岗岩等形成。它的质地主要是粘壤土。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有机物含量丰富。茶区分布在这个优越的自然环境中。生产区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5℃,全年寿命230天。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绿茶的色泽、香气、口感和形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诸暨恢复生产名优茶,发展迅速。生产出的名优茶在国内各种名茶比赛中获得许多奖项。1994年,诸暨市在总结名优茶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创新,成功开发了绿茶,创造了一种集观赏和饮用于一体的高档名茶。自开发生产以来,绿剑茶以其优异的品质赢得了茶业的认可。

用来制作绿茶的茶树品种主要是上述的叶品种,通常在三月下旬开采。采摘标准是尚未开发的强芽头。要求芽头肥壮均匀,色泽浅绿,无害虫芽、紫芽、冻伤芽、无带鱼叶,芽头完整、新鲜、干净。采摘下来的茶芽及时薄薄地涂在干净的竹板或窗帘上。绿茶由手工和机器制作而成,整个过程分为四个步骤:杀青、烤两个青菜、再油炸和烘干。

绿建茶自开发生产以来,市场很好,发展迅速。起初,生产面积只有100亩,产量为51公斤。经过几年的努力,绿茶已经成为诸暨市的主要名茶品种,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区农民通过生产绿茶走上了致富之路,为山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绿茶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形成了一种有趣的魅力,其产地毗邻百里无邪风景区。百里无邪风景名胜区已建成国家森林公园,以壮观的瀑布、美丽的山峰、古老的寺庙和幽静的风景而闻名于省内外。百里无邪风景区的自然风光为绿茶增添了丰富的茶文化内涵。绿茶是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塑造了诸暨人平静的举止。当人们来到Xi石的家乡,坐在武邪风景区雅致古朴的竹楼里,和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畅谈天地,他们沏了一杯著名的绿茶,看着杯中淡淡的雾气,看着茶芽婀娜多姿。在浓郁的茶香氛围中,人们感到平静祥和、愉快舒适。诸暨市政府选择绿茶作为代表诸暨市的礼品茶。同时,绿茶的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产品远销小海、北京、山东、广东、江苏、宁夏等省市。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国家有机茶、国家无公害茶、浙江绿色农产品认证,产品远销全国大中型城市和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13177.html

上一篇:绿茶的由来以及故事传说

下一篇:绿茶产地有哪些 广州产绿茶吗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