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金坛茶风与佛道文化

2021-08-26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金坛茶风与佛道文化”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金坛茶风与佛道文化”相关知识!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据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唐以前没有茶字,荼即为茶。作为一种野生的植物,先人们最初是以茶疗疾,以茶入馔,故有以茶入粥而制成茶粥的记载,药食同用。而作为一种体现精神愉悦和享受的饮品,应当是与隐逸之士的修养有关,然后逐步成为一种风尚而进入世俗生活中。最晚于三国东吴的时期,饮茶已经成为江南士绅的一种风尚,并有韦曜因酒量不好而以茶水代酒的记载。

那么金坛一带此际是否也同样已经品茗为风呢?

过去的引证并不清晰,多引用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者,有嵇稻、茶叶这段出自后世《金坛县志》中的文字,似乎又简单了一些。

其实早在东晋时阳羡人杜育所写的文字中就有灵山维岳,奇产所钟;蕨生荈草,弥谷被冈器则陶筒,出自东隅等语。据考证,荈即当时对野茶的一种称谓。而以出陶筒的宜兴为东隅、漫山遍野出好茶的灵山,是否可以理解为茅山呢?

而隐居在茅山东麓的陶弘景就云苦茶轻身换骨。可以想见,当陶弘景在《答诏问》中写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时,正是于郁冈山下以泉煮茶而悠然兴会。

随着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茶文化与佛道文化开始相容,佛道主张清静、清心寡欲,而茶汤恬淡,又回味无穷,正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同属金坛境内、茅山余脉之方山,海拔307.5米,又称为四平山、四屏山,唐代方氏隐居于此修道,上有寺庙。坡峻顶平,古道幽深,石门溶洞,风雾弥漫,林密药多,古庙古树,鸟鸣虫唱,环境优美。山顶原有古寺,即方山寺、九龙寺、七里庙等,旧有古茶树,为隋唐之茶乡。

唐代金坛籍田园诗人戴叔伦在《题横山寺》中有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之句,横山即在顾龙山西南。以至到明清之际,乾元观所制之茶,为江南上品,独享乾茶之称,有一担稻换寺僧一斤茶之说。清初的金坛人于梅在《寺中迟古则师不至》中写到:一卷楞伽经,来就茶烟碧。

可见,茅山一带的佛道宫观自行制茶以待客之风,最晚自初唐以下,历千年而长续。而金坛人士饮茶之风足可上溯至魏晋,甚至更早。

茶文化精选阅读

佛道茶艺表演


佛道茶艺表演

(一)莲步入场在平和优雅的佛乐声中,住持师和大师兄、二师兄、两位沙弥尼身着佛装,穿海青,披幔衣,轻移莲步,进入禅房。众尼拐弯走的是直角,佛家认为无方不圆,要修到功德圆满,需要行走有方,拜佛有礼。行走坐卧,皆有佛理。

(二)焚香顶礼进入禅房后按次序站于拜垫前,住持师到供桌前,右手持香,左手三指在前,右手三指在后,将香在灯上点燃,二指夹香,双手顶礼,心中默念:弟子恭敬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以香头点绕小圈,焚香行礼。小圈代表十方法界,十方是佛教中的空间,三世是佛教中的时间,佛、法、僧是佛教“三宝”,焚香顶礼,表达虔诚之意。

(三)礼佛三拜焚香之后再拜佛,这是标准的佛教拜佛仪式。两足呈八字站好,曲膝弯腰,右手按于拜垫中央代表佛,左手按于拜垫左上方代表法,右手从中央移至右上方与左手并齐,两拇指相接,掌心向上翻莲花掌,五体投地,心中想着为众生接福接寿,左手接福,右手接寿。收掌虚握,手心向下,心想将福寿施于众生。

(四)普施甘露住持师到供桌前,合十行礼,取净杯上一柱香点燃,摆放于供桌。右手持净杯绕香三匝,左手仰竖慧力智三指,右手持杯放于左手三指上,取柳枝放于杯上,竖二指靠杯边,走到拜垫前,右手中指在杯中水面写佛字,在左手腕处写佛字,并用柳枝蘸水点洒。然后长跪拜垫上,再用柳枝蘸水向左、中、右点洒甘露。再绕四周向四方普洒甘露。

(五)打坐禅定礼佛三拜后,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便要打坐参禅入定。

(六)抽衣净手在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禅定之时,沙弥尼即做泡茶的准备工作,脱去幔衣、海青,只留小衣,便于操作。按照佛教的,将衣服整齐有序地折叠起来,放于垫上,默念“阿弥陀佛”,虔诚认真。然后净手,不仅为了卫生,也是一种礼貌。

(七)烫杯泡茶两沙弥尼摆放好茶几。二师兄为主泡,两沙弥将放在二师兄茶几上,然后生火烧水。二师兄温壶烫杯,注入茶海,静心分茶,将茶三次分拨,置于壶内,默念“阿弥陀佛”。接着以“银河落天”手法注水入壶,然后以“菩萨点化”和“普渡众生”的妙法冲茶泡茶,使佛茶真正具有“佛”的含意。

(八)敬茶献茶敬茶的顺序是先敬佛、再敬师,然后献宾客。第一杯敬佛、敬法,第二杯敬师、师兄。佛教讲究功德圆满,主张清心寡欲,明心见性,品茶悟道。敬师之后,沙弥尼将茶奉献给各位来宾,宾客接茶时,端坐平视,双手合十,行合十礼,不需用手去接茶。茶放桌上要等住持举杯示意,才可端杯品尝。心静平和慢慢细品,徐徐入口,才能品出其味,领略情趣。

(九)收杯接碗要细心品茶之后,沙弥尼按顺序收杯。

(十)问讯退场。

川茶的佛道之心


成都是座散漫而休闲的世俗之城,此处的佛与道无可避免地打上了世俗的烙印。高僧与道士大隐于市,世俗之徒穿梭于庙观寺院。大慈寺和青阳宫作为佛家与道家的圣地,殿内却都有个茶园子,竹架绿藤,竹椅、石桌、盖碗茶,信佛或向道的信徒们在此品茶、晒太阳、摆龙门阵,还有穿梭于茶桌间的茶博士。

佛道圣地,世俗如此,岂不是一大美事?

大慈寺:蜀中禅茶之翘楚

大慈寺庄严肃穆的大门似乎是一道界,门外是喧嚣之声不绝于耳的尘世,门内是香烟缭绕的清幽禅境。

初秋的阳光明朗、纯净,大慈寺的朱门红墙光彩夺目。阳光下,大慈寺正门上光绪六年黄云鹄手书“古大圣慈寺”字迹金碧交辉,似乎留有昔日“震旦第一丛林”的辉煌(“震旦第一丛林”,即“中国第一寺院”意。震旦,古印度语之“中国”音译)。

天宝十八年(755),节度使安禄山叛乱,玄宗皇帝惊魂失魄,奔命入蜀,驻跸成都。时有“沙门英干施粥救贫馁”,帝心恻隐,敕建一寺,赐名“大慈”,并御笔手书“大圣慈寺”四字。因是敕建,辟地千余亩,建寺九十六院,造佛一万余尊,绘壁画一千余幅。其格局奇巧,雕饰侈靡,更是空前绝后。

佛道圣地,世俗如此,岂不是一大美事?

无相禅茶——韩、日无相禅茶之源

古大慈寺中,有礼仪必有茶事,如供奉佛、菩萨和祖师时要献“奠茶”;结夏时要按照僧人戒腊先后饮“戒腊茶”;平时方丈议事请僧众吃茶,称为“普茶”等等。

盖碗茶不是大慈寺的特色,那只是容纳世俗的一种姿态。大慈寺最有名的是禅茶。据说,大慈寺禅茶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大慈寺禅茶与无相禅师分不开。他早在蜀地参禅时,为了提神醒脑,解困除乏,向蜀人学习饮茶,并养成饮茶的习惯。后来,他在金谷山石崖静坐悟道、苦修头陀,创立了引声念佛和“无忆,无念,莫妄”的“三句法门”,并创立了禅茶之法。

大慈寺建成后,无相成为大慈寺唐代祖师。他大力提倡禅茶之法,使无相禅茶成为蜀中禅茶之翘楚。 

无相禅茶经过一千余年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今天的大慈禅茶。大慈寺禅茶茶艺有十二道程序:静禅心、入禅堂、焚香祈愿、圣水涤凡、佛祖拈花、菩萨入狱、漫天法雨、圣僧点化、普渡众生、禅茶一味、即心即佛、畅叙禅机。水落花开间,禅机凸现,佛理昭然。它不但继承了无相禅茶“正、清、和、雅”的风格,还具有融洽寺内僧从关系的妙用。一年一度“大请职”期间,方丈和尚设茶会,请新旧两序班首职事饮茶,对卸任的示以感谢,对新任的示以鼓励。“无相禅茶”远播韩国、日本,成为今天韩国、日本“无相禅茶”之源。

碧海莲花——惹佛拈花一笑

大慈寺方丈曾拿出大慈寺珍藏的每斤以万元计的茶叶,给茶客免费品尝。其中,有收藏80余年的普洱茶,有珍藏200余年的边茶。这些茶叶虽然历史久远,但因保存有方,成色完美,呈褐色或淡黑色。

大慈寺的禅茶堂窗明几净,桌椅俨然。茶堂正中,供奉着观音菩萨,其下,置一桌,铺陈黄锻。桌前两张木制靠背椅,椅间设一茶几,皆古色古香。堂前,两排木椅分列,格局肃然。禅茶堂上空空荡荡,只有三两茶客,默然品茗。我寂然落座——来大慈寺,就是为品禅茶来的。

有幸品到的茶客们说这些藏茶口味醇郁,清香幽雅,誉之可与龙井媲美。

我没机会消受如此美味。坐在禅茶堂上,能喝一杯碧海莲花,也就心满意足了。大慈寺选取蒙顶山绿茶茶芽为原料制成,在茶叶的采、选、焙、揉等制作阶段,都有人念佛,还有僧人参禅品茶。他们将“大慈禅茶”制成粒粒佛珠状,体现禅法入茶,以茶理昭示禅机的理念。碧海莲花是大慈禅茶精品之一,它以高山茶和茉莉花多次窨制而成。

我接过一杯碧海莲花,其茶汤碧绿中透黄,轻飘幽香。茶叶脉络细密,展叶吐芽间,在碧汤中沉浮几度。绽放在水面的茉莉花,洁白清雅,它们恰似朵朵南海莲花。我轻轻地嗅,其味香浓而不浮;啜饮一口,其味清爽而不浊。我舍不得一口吞下,让茶水在嘴里慢慢浸洇,直到渗入肺腑。

望着碧海莲花,我不由痴痴发呆。那沉浮的绿叶,不就是苦海中游弋的众生吗?那圣洁的莲花,不就是苦海明灯吗?

青羊宫:仙乐飘飘盖碗茶

道源成都,太极福地。青羊宫据传是太上道祖转世降生之地,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唐代末年,其成为巴蜀最大、最有影响的道教宫观。道家与茶有缘。青羊宫中的盖碗茶,另有一番逸味。

三清殿前立有两只长0.9米、高0.6米的铜羊,铜羊造型优美,被民间视为神物。据说,摸了铜羊能祛病消灾、事事吉祥,妇女摸了羊肚子可生男孩。

成都的上空总是弥漫着淡淡的雾霭,使这座城市具有天生的朦胧与悠闲。清晨,薄雾让成都格外静谧,也让氤氲中的青羊宫,带有几分仙气。

我到青羊宫时,时间还早。混元殿后,八卦亭的底座被黄灿灿绫绸包裹,那是青羊宫里最为灿烂的色彩了。所以,铜羊被信众摸得浑身光亮。

依次拜过三清殿、玉皇阁、唐王殿,我信步走上说法台,青羊宫的建筑悉数收入眼底。其大小宫观,由南至北建筑在中轴线上,各式斋居点缀两侧,其布局严谨中透着灵动。这时,丝丝细雨洒落,不一会儿,说法台前的古木和树后的青瓦房顶就湿漉漉的了,古木萌发的新芽翠绿欲滴,青瓦房顶泛出数片光泽。

相传,青羊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三国时取名“青羊观”。唐代改名“玄中观”,五代时称“青羊观”,宋代复名“青羊宫”后直至今日。据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记载:“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传说青羊宫是太上道祖重生之地,青羊宫因此成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圣地。

天宝十五年(775),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幸蜀,居于观内。中和元年(881年),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奔蜀,也在观中驻营。唐朝末年,青羊宫成为四川最大、最有影响的道教宫观。

历史的情丝,如细雨般静谧降临。

佛宗道源 江南茶祖


“癸丑之三月晦(即公元1613年5月19日),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天台山日记》中,对赴天台山游历时所见风光美景的描述。此记作为《徐霞客游记》的开篇,可见天台山在“游圣”心中地位的崇高。天台山碧玉连环、山谷幽邃、溪流潺潺、树木葱茏,四季云雾缭绕。天台建县近1800年,因境内的天台山而得名。天台的名山名水名茶名寺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幽、秀、奇、清、润、朴的茶乡古道.为中华旅游文化增添了浓墨重的一笔。中国旅游日确定为5月19日亦源出于此.天台山素有“佛宗道源天台山、帝苑仙浆云雾茶”之誉。佛教源自印度。

东汉永平年间传人我国。陈隋年间,高僧智隐居天台山修禅弘法,立说创宗.世称智者大师。他创立天台宗后.依据其亲手所绘样式建造的国清寺成为天台宗的祖庭和根本道场。天台宗是中国化第一佛宗,从唐代开始远播韩、日和东南亚地区。智者大师率众弟子在天台山讲经弘法时,倡导戒酒饮茶,坐禅论道,从此僧人就在寺院周围开始人工种植茶叶。道教在天台山源远流长,可追溯到轩辕黄帝莅天台铸鼎.周灵王太子晋王乔控鹤飞升.刘晨阮肇上天台山采药桃源遇仙.北宋天台山张伯瑞创造道教南宗.桐柏宫成了南宗祖庭。东汉时.著名道家葛玄上天台山拜左慈为师学道.曾在华顶开辟茶园。华顶归云洞前的“葛玄茗圃”成为“江南茶祖”。天台山茶叶与佛道两教在此结缘。

我国茶种远播海外源头之一的天台山,亦有“韩日茶源”之称。唐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高僧最澄上天台山学佛.翌年回国时带回茶种播于京都比睿山鹿(今池上茶园),成为日本种茶之始。宋乾道四年(1168)和淳熙十四年(1187),被誉为日本茶祖的荣西禅师两次上天台山求法.全面考察了种茶、制茶技术,饮茶习俗和以茶供佛的仪式等。宋绍熙二年(1191年),荣西学成归国时,还带去大量天台山茶种,并于次年著成日本第一本茶书《噢茶养生记》,为此后形成的日本茶道文化奠定了基础。

天台山云雾茶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此茶沐雨露于千仞,聆梵语于朝夕,纳东海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终成极品。其白毫显露、色泽翠绿的外形与香高持久、浓厚鲜爽的品味,被誉为“佛天雨露、帝苑仙浆”,沏泡一杯云雾茶细品慢嚼,使人遁人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之境,引得古今无数文人骚客沉醉其中。

茶与佛


有一句佛偈说的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意思是说不要将如来当做实实在在的人物,信佛不是迷信。事实上通过喝茶,我们就能见到佛。

心有善念,心中有佛,佛就是自己,所谓佛的意思就是大智慧、大毅力、大慈悲,大智慧是说放得下,大毅力是拿得起,大慈悲是做人的准则。人生是一场修行,如果能做到这三点便说明修行有成。一杯茶端起,心态从容,意态祥和,茶汤光滑如镜,镜中正能映出自己的面容,这便是见到了如来。

饮茶总会让人安静下来,忙碌的人生,我们不能总是马不停蹄,需要多花一些时间静静品茶,茶中有甘苦,甘苦如生活,俗世洪流,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可是若能明了甘苦之道,就能知道苦过之后是甜,甜过之后是淡,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中才见智慧。

我们看茶水,茶叶入水,等于是舍弃了自身,然后成就的是一杯茶的香甜,这就是布施。叶中蕴含着香气,好像戒香,这是持戒。茶叶忍受各种揉捻蒸炒,百般考验,这是忍辱,这都是修行的手段,修行到后来,茶味一如,和敬清寂,是为禅定,禅定的自己通了大智慧,生活中就能实现超脱。

茶与佛,在本质上是一样,品茶品生活,生活甘苦品得多了,一颗心就静了,静了就有了智慧。修佛修心,修的是一颗万念不起的禅心,红尘中历练,万般看破,没有什么可纠结的,于是释然,释然的自己回归了真我,真我就是佛。

佛与茶


茶与佛的关系十分紧密,在茶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与禅相互交融,吸收彼此的文化内涵,全都丰富了自我,壮大了自我。我们看到,在修禅中多有饮茶的喜好,因茶可以克制睡魔,有利坐禅,更因茶中品饮回味与诵读佛经的感觉十分相近。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佛。

我不是修禅之人,不过心中总有一份对修禅的向往,修禅者,讲求放下所有,得大自在,这一点相信喜欢饮茶的人都有体会。品饮一杯茶,将茶杯轻轻放下,一同放下的还有心头的诸多纠结,生活中总会有很多的不如意,修禅者,通过修行看开这一切,争取看开一切,明了一切皆空,饮茶者,通过饮茶时不断回味,终会明了一切皆香,在这样的茶香中,还有什么不能消融的?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

佛讲感恩。感恩两个字在茶中同样可以体现出来,我们饮茶,当知茶的来之不易,所以要感恩辛苦劳作的茶农。而在饮茶的时候,会将这份感恩延展至整个天地,我们会想,这样的茶香,有茶农辛苦的原因,有阳光雨露照拂的原因,而所有的这一切,我们都应该怀有虔诚的感恩之心。

佛讲,一切都是虚妄,所以不能太过执着。喝茶的时候,无论茶香如何浓郁,都要清楚香气终会淡去,冲泡到最后的茶,总会淡淡的如白水。就好像生活一样,繁华终会落幕,喧嚣终会淡去,唯有一份平实,一份从容,可以相伴我们终生。

放下杯子,静静品悟,此时的我们安闲从容,像佛。

茶道与佛系的养生观念,促进茶道文化的发展


道教以清静无为的态度追求神仙世界,道教遵从的养生理论和服食方术促进了茶事的兴盛与茶道文化的发展。陶弘景《茶录》云:“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丹丘子是传说中的汉代仙人,是最早涉茶的道教人物。《神异记》中也有关于丹丘子饮茶的故事。“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具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这说明至少在汉魏之际,茶与道教已有了某种联系。因此,道教很早就了解茶叶具有轻身换骨的养生功效,在道教未正式形成前,茶便已和神仙结缘,饮茶与成仙的观念就密切联系起来。

《续搜神记》中也有仙人与茶的传说,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在武昌山采茶,遇到一高丈余的神仙毛人,把成丛的茶树指引给秦精。神仙不仅自己嗜茶,还引导凡人采摘饮用,神仙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陆羽《茶经》引述了大量此类记载,说明陆羽相信道士与茗茶关系密切,道教与茶道的关系最为久远。壶居士《食忌》说饮茶可以羽化成仙,恰似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云:“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中浸透着道教的神仙思想,体现了道教茶对饮茶得道的追求。《广陵耆老传》也记载,晋元帝时有个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官吏捕之入狱,“至夜,老姥执所鬻茗器,从狱牖中飞出。”神话传说将茶事与道教养生得道的思想结合在一起。

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认为清静无为是养生要旨,这与道家创始人老子、庄子的思想一脉相承。老子提出“为无为,则无不治”,应该“致虚极,守静笃”。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在《庄子》中谈到长寿的秘诀是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体就会自然健康;必清必静,不要动摇你的精神,就可以长生。老庄认为清静无为有助于养生长寿,而养生的关键是淡薄名利,洗却宠辱,看破生死,保持心地纯朴专一,奉行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养生之道。道教吸收了道家思想,要求人们追求精行俭德、澹泊自守,企求人寿年丰、世事和平,达到清静之境。道教认为心是一身之主,百神之师,静则生慧,动则生昏。虚静可以推天地,通万物,因此“静”也成为道教的显着特征。茶道精神与道教思想是相辅相成的。茶清静淡泊,朴素天然,无味乃是至味。茶须静品,只有在宁静的意境下才能品出茶的真味,感悟品茶的要义,获得品饮的愉悦。静品才能使人安详平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进入超凡忘我的仙境。道教和茶道在“静”的方面高度契合。无论是宫观道士的品茶礼仪,还是现代兴起的无我茶会,以及闻名于世的日本茶道,都体现着清静自然的哲学思想。历代文人雅士煎茶、咏茶,追求品饮之中蕴含的超凡脱俗、返朴归真的境界,这正是文人雅士受道教思想和道教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的真实体现。

谈谈佛教、茶事、佛茶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谈谈佛教、茶事、佛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佛教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最精彩的篇章。可以说,没有独具特色的佛教茶文化,中华茶文化将黯然失色,所谓“博大精深”便也无从谈起。今天谈谈关于佛教、茶事、佛茶。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品尝香茗、辩论佛理、招待施主的地方。寺院中的茶叶也有别于其他,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其中上等的茶叶用于供佛,是下等的则自奉。佛教寺院中的这种每日例行的饮茶习惯,对当时整个社会的饮茶之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唐宋品茗之风已由僧人发展到士大夫阶层。《封氏闻见录》第六卷中记道:“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税明当时品茶已成为一种正常的文化活动,是品位与志趣的象征。

饮茶成为佛教僧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僧人中精于茶事的更是不乏其人。在宋代,浙江余杭经山寺经常举行由僧人、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进行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另外还有一种名为“茶百戏”的表演,将茶倒入碗中,然后用茶匙把茶场调成各种物象。据传僧人福全最擅长于此,“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订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小小物类垂手办耳。”(《清异录》卷下《生成盏茶》)。又另有一位南屏谦师,也可以使“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由此可见,佛教徒对于茶事的鉴赏研讨可谓精妙绝伦。

寺院中以煮茶、品茶闻名者代不乏人。唐代诗僧皎然即善烹茶,他与茶圣陆羽为至交,并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五代十国吴僧文了善烹茶,游历荆南,被誉为“汤神”;宋代南屏谦师妙于茶事,白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亨传学到者”。同时代的还有僧人福全,擅长“茶百戏”,名闻一时。即以陆羽而言,不仅出身于寺院,且一生行踪几乎未脱离寺院。宋代一些寺院还举办“斗茶”活动。如余杭经山寺经常举行由僧人、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以鉴别各种茶叶的质量,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的“点茶法”,这一切都极大地繁荣了我国的茶文化。

佛教禅宗寺院大多数都建于名山胜地、绿水青山之间,而且有着“农禅并重”的传统。因此有条件的寺院都辟有茶园,流传至今的名茶不少即源于这些寺院的僧人之手。例如四川蒙山茶,相传为汉代甘露普慧禅师亲手所植,有“仙茶”之誉;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宋元以来,该茶以寺院所制最为得法,因此当地多以僧人为茶师;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僧人擅长制茶.出产以寺院命名的“水月茶”,即今有名的碧螺春茶;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它曾以优异的质量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此外,普陀山的普茶,黄山的云雾茶,大理的威通茶,天台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的名茶。人们习惯上把产生于佛教寺院或用于佛事活动的茶,称作佛茶。

寺院的茶有种种名目。如每日在佛前、祖前、灵位前供奉茶汤,称作“莫茶”,接受戒年限先后饮茶,称为“戒腊茶”,住持请所有僧众饮茶,称为“普茶”;化缘所得,称为“化茶”;平时坐掸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焚香一枝,香后监直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谈谈佛教、茶事、佛茶》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九华佛茶的历史发展和文化


常听到中国九华山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萨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一座以佛教与茶文化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九华山山势雄峻,九座主峰均在海拨千米以上,秀出云表,清奇多姿。山中雨量充沛,清溪细流,涌泉飞瀑。林木葱笼,杂花生树。生态环境良好,茶树资源丰富。

九华佛茶就产于九华山及其周边地区,它是以地方茶树良种优质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其外形扁直呈佛手状。九华佛茶历史悠久,其前身是九华毛峰,犹以前山下闵园的闵园毛峰和后山黄石溪的黄石毛峰最为著名,而九华毛峰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的九华茶。

一九华山之茶

(一)九华山茶肇始于唐

金地藏有一首情真意切的《送童子下山》诗: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拈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诗中写到烹茗瓯中罢弄花,可见当时金地藏与其弟子们也是饮茶的。但此诗颔联又作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如果如此,则该诗与茶无涉。

南宋陈崖在其《九华诗集》煎茶峰诗中自注:昔金地藏招道侣于峰前,汲泉烹茗。又注:广化寺钟楼其上。由此可知,在九华山有座煎茶峰,其峰在宋代的广化寺钟楼的上面,而山峰的得名是因为金地藏常于峰前汲泉煎茶。陈崖煎茶峰诗再次说明金地藏不仅自己喜欢饮茶,还经常煎茶招待道侣。当然,仅凭此诗我们还不能确定,金地藏招待道侣的茶是九华山土产茶,还是山外茶。

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封演是唐玄宗天宝进士,其生活时代与金乔觉大致同时。江淮泛指江南、淮南,是唐代茶叶的主要产地。其时,安徽的霍山黄芽、潜山天柱茶、宣城丫山横纹茶、祁门方茶,都是当时的全国名茶,而作为江南名山的九华山产茶也不足为怪。

《封氏闻见记》又载:(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供佛徒坐禅驱睡和招待香客、游人,在佛门被广受欢迎,寺院僧人饮茶成风。唐开元以后,原本不产茶的北方,受禅宗佛教饮茶风尚的影响,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九华山地处盛产茶的江南,于盛唐、中唐时种茶是极有可能的,九华山上僧人饮茶更是理所当然。

(二)九华山茶初兴于宋

南宋时的左丞相周必大遍游九华,曾撰写《九华山录》,他游九华,至化城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北苑在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阳县),所产龙凤团茶专供皇家,是有宋一代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大在品尝九华山土产茶后,评价其滋味可与以北苑茶媲美。显然,宋代九华山不仅产茶,而且茶的品质优异,甚至接近当时最负盛名的北苑贡茶。陈崖《九华诗集》茗地源诗有:暖风吹长紫芽茎,人向山头就水烹。并自注:晏生岩北溪上,产茗味殊佳。可见,九华山晏生岩北溪上所产茶,其味特别好。陈崖此说与周必大的评价相一致,由此足见宋代九华山之茶以其卓越的品质而崭露头角。

然而,宋代九华山所产茶是什么样的茶?唐代茶有粗、散、末、饼四类,而以饼茶为主。宋代茶有片、散两类,此外尚有用散茶磨制而成的末茶。所谓片茶,也就是团饼茶,以建州的龙团凤饼贡茶最为著名。但在建州之外,则逐渐改饼为散,所谓散茶,当时乃为蒸青绿茶。宋代,连唐时最著名的生产阳羡贡茶的义兴也改生产散茶。北宋葛常之在文中说:自建茶入贡,阳羡不复研膏,谓之草茶而已,草茶即散茶。从南宋时起,虽然宫廷推崇北苑贡茶,仍为团饼茶,但在民间却开始风尚起散茶来,及至元朝,散茶进一步普及开来。其时,象江西洪州的双井茶、浙江的日铸茶都是当时的散茶中的名茶。九华山也不例外,其茶当为蒸青绿茶。

南宋陈崖煎茶峰诗:春山细摘紫英芽,碧玉瓯中散乳花。缓火烘来活水煎,山头卓锡取清泉。宋代九华山所产之茶应为芽茶或叶茶。

(三)九华山茶驰名于明清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录之产茶有名者中有池州之九华。

清代,刘源长《茶史》茶之名产记:九华山有空梗茶,是金地藏所植。大抵烟霞云雾之中,气常温润,与地所植,味自不同。

陆廷灿《续茶经》八之出记:《通志》:池州府属青阳、石棣、建德,俱产茶。贵池亦有之,九华山闵公墓茶,四方称之。

九华山茶在明清时期已驰名全国,为当时的名茶。明朝初年,朱元章颁旨罢贡团饼茶,客观上促进了散茶的发展。明朝前期,沿续宋元以来的蒸青绿茶。到了后期,除在浙江长兴罗岕还产蒸青绿茶外,已都改生产烘青或炒青绿茶。明朝前期的九华茶当属蒸青绿茶,晚明以后的九华茶应是烘青绿茶。据记载,九华山历史名茶有天台云雾、龙池云雾、东岩雀舌、九华龙芽、南苔空心、肉身仙茗等,而据考证,天台云雾即现代的黄石溪毛峰,龙池云雾即现代的闵园毛峰。

(四)九华山茶业大发展于当代

1915年,黄石溪毛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是九华茶所获得的最高荣誉。但随后是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十年动乱,九华山茶业发展缓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九华山的茶业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林鹤松教授主持省科委下达的九华山名优茶开发科研项目,研制开发九华名优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世纪初,池州市进一步整合茶叶品牌,确立了以九华佛茶作为主打产品的战略,使九华佛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2725.html

上一篇:阿里山珠露茶怎么喝

下一篇:松柏长青茶产地在哪里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