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马里共和国炎热气候茶叶栽培技术参考

2020-09-30

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西邻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北、东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南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为内陆国。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炎热。中、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为三个季节: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2月为凉季。热季最高气温达50℃,凉季最低气温为14℃。

由于常年温度较高,日照时间长,茶树新陈代谢旺盛,全年茶树新梢无明显的休止状态,因此一年四季都有茶可采。只是有旺、淡季之分。主要考虑到茶树在一年中应有一定的留养生息时间,所以大部分集中在5~11月采摘,这时期的产量占年总产量的90%以上,也就是说,雨季是茶叶采制加工的高峰季节。

马里发展茶叶生产。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我国对马里的主要经济援助项目之一。几十年来,我国曾多次派茶叶技术专家前去指导。在我国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为了发展马里的茶叶生产,主要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1.抓剪、采、肥,加强茶园栽培管理

在当地高温多湿的雨季里,由于剪后的第一轮芽叶来不及采摘或采不干净。芽叶就极易老化,影响第二轮芽叶的萌发。为此,在保持茶园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在同一块茶园,每年至少必须深修剪两次,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当年产量。修剪时间分别在4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这样既可提高发芽密度.增加茶叶产量,又能提高芽叶嫩度,提高鲜叶品质。一般情况下,修剪后一个月左右就可采茶。采摘掌握批次分明、及时采净的原则,不延误季节。不使芽叶老化。为促使茶树长势旺盛,提高产量,除及时清除茶园杂草外,每年每公顷茶园还需施尿素、复合肥等催芽肥500~600公斤。分别在每次修剪后茶芽开始萌发时施下,因此时正值雨季,茶园土壤湿润,加上土壤沙性较重,施肥后对促进芽叶生长,增加产量效果十分显著。

2.抓茶园灌溉,确保茶树生长

在马里茶厂,水是茶树的命根子。在长达半年之多的干旱季节里,茶园除有大量的芒果树自然遮荫、降低阳光辐射、减少水分蒸腾外,主要还是依靠引水自流灌溉。茶厂近年来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做好长达70多公里的西法拉果河流域两岸的现有森林保护工作,增加枯水季地下水源。二是加强水利工程(支干渠道)的维修养护工作,减少水分渗漏损失。三是实行统一灌溉,专人负责,分片分块落实到人的茶园灌水责任制。由于及时采取了这些管理措施,最近几年来,特别是2002年。尽管年降雨量只有741.3毫米,是一年,整个茶厂不但没有枯死一棵茶树,而且还达到年产干茶101.4吨,比上年增产11%。

3.更新改造,提高茶叶产量

马里国家终年气候炎热,茶树芽叶生长极快,尽管每年进行多次修剪,但茶树高度还是不断增加,多数地块的茶树高度在120厘米以上,不但给茶园管理带来不便,而且树高无人采摘,使产量急剧下降。为尽快改变茶园面貌,提高茶叶产量,最近三年来,他们大刀阔斧地采取台刈、重修剪等措施,逐年分批更新改造茶园。改造在4~9月的雨季进行,由于温湿度适宜于茶芽萌发生长,剪后当年就可以打顶采摘,以后几年通过多次打顶、增施肥料、及时除草等培育管理措施,将树高控制在50~60厘米,就可投入正常采摘。目前茶树长势普遍旺盛,茶园面貌一新,茶叶产量逐年提高,2000年改造的当年,产量就达60.4吨,比1999年增长4倍以上。实践证明,在马里的气候条件下,茶园更新改造是茶园管理中一项增产增收的主要技术措施。

茶树是马里共和国的一种新作物,经过四十多年来从试种到大面积发展,在栽培技术上取得的成功,是中国茶叶科技工作者的骄傲,也是中马两国政府和人民友好合作的结晶。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叶健康栽培技术


茶叶健康栽培技术是通过适宜的栽培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或减少其侵染的可能性,培育健壮植物,增强植物抗害、耐害和自身裣能力,以达到稳产、高产、高效率、低成本的一种茶园保护措施。

健康栽培

1、进种苗时、严格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害进入和漫源。

2、使用无害种苗。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都能携带传播病虫害,种子质量差还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减弱抗性,增加被害可能。所以,要利用无害种苗繁育基地、种苗无害化处理,工厂化组织培养脱毒苗等途径获得无害化种苗。

3、改进茶园环境。不良的茶园环境、有利于对相应的病虫草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病虫一般都会发生违害较重。在茶园周围设置防护林;茶园内设置覆荫树等。通过合理作物布局从而有得于均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肥力。合理的作物布局能达到很好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4、深耕改土。深耕改土不公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抗性,而且机械作用,可以直接杀伤杀死或破坏害虫的巢室。

5、地面覆盖。通过地面覆盖物来达到保温、保水、增加土壤有机质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抗害力和利用覆盖物创造高温条件来杀灭有害生物以及阻隔有害生物为害的目的。

6、加强茶园管理。茶园管理是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管理有利于茶叶生长发育,增强抗性,通过农业防治、清除病虫及杂草等。

茶树栽培·【栽培技术】


民国时期,闽东的茶园均是丛栽稀植,每亩植茶苗200~300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科学种茶,要求合理密植。一般采用单条双株或双条双株,行距12—15十,穴距03—04十(每穴2株),亩植菜苗2600—5200株,不超过6000株。栽植时间在立春至惊蛰间(春栽),寒露至霜降后(秋栽)。闽东茶园传统一般不施肥。每年的2~3月、5—6月、7—8月各进行耕锄一次。即春茶、夏茶、秋茶采摘前结合开沟排水,各深耕锄草一次。深耕时将表上、杂草与落叶翻入下层作基肥。山地茶园,特别是老茶园保持套种的传统习惯,有的套种马铃薯、甘薯,有的套种小麦、豆类、萝卜和药材。

树冠培育的方法主要是修剪,包括幼龄期茶树的定型修剪和青壮龄茶树的轻修剪与重修剪。定型修剪,一般在定植后一年即开始,二年内连续定剪2—4次,每次定剪均是在上次定一基础上递增10~15厦十。轻修剪,进人正式采摘期后的茶树,每年秋后或春前均进行一次树冠表面的轻修剪,以保留当年春梢的一部分为度。重修剪,剪去影响树液输送、阻碍芽梢萌发的鸡爪枝层,使茶树恢复萌芽能力。轻修剪与重修剪需交替进行,才能培育好茶树树冠,达到高产稳产。

1953年起,茶园施肥被列为茶叶增产的主要措施。施肥多在茶叶采摘前后,每年l—2次。较普遍是在春茶前施化肥(尿素、三十烷醇、磷钾肥等)和原肥。1958年后,区内茶农开始使用除草剂’草甘膦”灭草。60年代茶园以厩肥为主,化肥为辅。60年代中期,境内曾一度引进大叶猪屎豆、小叶猪屎豆、羽扁豆、印尼红豆、茗子、紫云英等绿肥在茶区试种。此后,由于化肥供应量增加,绿肥逐步减少。70年代后,以化肥为主,厩飞为辅。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0909.html

上一篇:茶农 世界茶源的留守者

下一篇:茉莉花茶加工流程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