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秋葵作用功效与作用

2020-09-04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秋葵作用功效与作用”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葵的功效是非常多的,并且秋葵也是可以有效的促进胃肠蠕动,对于促进消化也是有着非常多的好处的。

秋葵味道独特,有着特有的香味以及口感,一般人可能不太习惯吃秋葵,但是不同的做法做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

吃过秋葵的人都知道,秋葵有一种黏黏的感觉,正是这粘性液体,秋裤富含了多种营养,有利于胃肠健康,帮助消化。

黄秋葵的粘性物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益于助消化,益肠胃。

秋葵的功效与作用:强肾补虚秋葵的味道,有种特殊的气味,这就是其具有的药效成分,能够帮助食用者强肾补虚。当然,秋葵还具有缓解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是不可多得的保健蔬菜之一。黄秋葵又叫羊角豆,美国人称其为植物伟哥,可见它的补肾功效。可以让男人的精力、体力全面提升,这绝不等同于普通的壮阳补肾。补肾蔬菜之王黄秋葵是解决身体疲劳的最佳方法。秋葵对男性有着较强的增强功能,保护男性各器官的发育、恢复。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疗效。

黄秋葵的粘性物质中含有50%的可溶性纤维素,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研究发现,秋葵能降血糖、降血脂。秋葵含有高量的粘液,体外研究发现,粘液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如果胶、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等,可阻止肠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进而降低葡萄糖的吸收,推测可降低饭后血糖。秋葵籽含有约大量人体所需的必需胺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帮助饭后血糖的控制,其中荚皮的抑制能力又比籽更好。另外,体外研究发现,秋葵的膳食纤维与胆汁的结合率高于其它蔬菜,如芦笋、青豆、胡萝卜、菜花,可减少对饮食中胆固醇的吸收。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秋葵萃取物会干扰肝脏胆固醇合成,进而达到降血脂的目的。

经常吃秋葵,还有着非常好的降低血脂的作用。

茶文化精选阅读

绿茶的作用与故事


1975年夏季的一个傍晚,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绿茶的作用收购站里,23岁的陈郁榕已经跟着老师忙碌了一天。当送茶来的茶农渐渐稀少时,她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一泡茶样量不多,只有8两,干茶嗅香时感觉香味不俗,冲泡后品啜,更觉得香味奇特,滋味醇厚甘滑鲜爽,茶汤中带花香,岩韵极显。

当时那种感觉,我至今都找不到。34年后陈郁榕说。事实上,那8两茶叶就是摘自九龙窠高岩峭壁上那几棵大红袍母树,当时站里将其定为上堆级别,并给出了最高的收购价格19.2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个干部大半个月的工资。

母株原仅有4丛大红袍是武夷山传统五大名丛之首,原产九龙窠,相传清代已有绿茶的作用名。在名丛中,大红袍声望最高,传说最多,被尊为神物和茶王,各种有关大红袍的描述和记载也不少,誉满中外,被誉为国茶。2008年,代表绿茶的作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有母株4丛,植于九龙窠悬崖一石砌平台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的十分醒目。1980年建九龙窠名丛圃的同时,在大红袍原处连接石砌填土梯层,补植母株大红袍2丛,致使大红袍现有母株共6丛。

无性繁殖推广绿茶的作用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大红袍已能批量生产。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其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天价拍卖1995年,福建省银芝集团董事长吴文南以每公斤3万元价格向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购买了l公斤纯种大红袍,并转销国内外,近年也有不少韩国客人直接或间接向武夷山购买纯种大红袍。1921年蒋叔南游记中记当年大红袍每市斤价值64银元,折大米4000斤,这在当时可谓比黄金贵。1998年8月l8日第五次岩茶节,20克母树大红袍首次举行拍卖,被一港商以15.6万元的天价拍走。

名丛档案大红袍: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类,晚生种。现代以第2丛、第6丛及其无性系后代为大红袍茶树代表群体。植株适中,叶片长6.5cm,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平或微波,叶身稍内折,叶质较厚脆,叶齿较锐深密,叶尖钝尖。芽叶紫红色,茸毛尚多,节间短。

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春茶适采期5月上旬末至中旬初。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实,色泽绿褐润,香气高雅清幽、馥郁芬芳、微似桂花香,滋味醇厚回甘,岩韵显,香味独特,是武夷岩茶之珍品。

茶友认知高级评茶师陈学军认为,大红袍有四种含义:一指母树大红袍;二指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的奇丹(陈德华说)、北斗(姚月明说),即称纯种大红袍;三指目前市场上由武夷菜茶群体拼配的商品大红袍;四是北方市场将武夷岩茶统称为大红袍。

茶友品鉴去年东南快报泡茶英雄会岩茶总决赛绿茶的作用组的总冠军就是奇丹。今年,茶友老山的奇丹有200多个。观奇丹之外形,条索乌黑、匀齐、肥壮紧结;干香:气韵流动鲜活,多元芳香气息蕴藏其中;汤色:深琥珀色泽映射出纯种大红袍之风采与厚重;盖香:花果香气息浓郁,盈溢着沁人心脾的桂花与蔗糖的温和芬芳;口感:细腻顺滑,岩韵突显,余味宛如幽谷隐客,清雅绝俗。

藏茶的六大功效与作用


藏茶是少数民族藏族人民的主要饮品,藏茶是属于黑茶中的一种,那藏茶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藏茶的功效与作用。

藏茶的功效与作用

1、调节痛风

藏茶是弱碱性饮品,而藏茶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生物碱,碱和纤维素可以综合尿酸,并且促使尿酸从大小便中排泄。咖啡碱具有强大的利尿作用,可以舒张肾血管。所以喝藏茶是控制痛风的有效方法。

2、防癌抗肿瘤

藏茶含多酚类物质和微量元素硒。茶多酚有生理活性。其中比较显著的是防癌、抗癌、抗肿瘤作用。硒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过氧化酶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抗癌、防衰老和维持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3、消脂减肥

藏茶的纤维素本身几乎没热量,大量摄取纤维素不会增加体重。提高膳食中的纤维素摄取量,会在释放热量较少的情况下产生饱腹感,因此能减少热量的吸收,达到消脂减肥。

4、降血糖

糖尿病是人体内糖代谢失调引起的疾病,中医称为“消渴”。古老的中医验方中就有“粗茶”熬汁长服,藏茶治糖尿病的记载。现代通过对茶叶的研究发现,能使血糖降低的关键成份是茶叶中的茶多糖、茶多酚和茶色素。关于茶疗中提到的“粗茶”,就是藏茶,特指有性繁殖的成熟老茶叶。

5、降血脂

胆固醇和脂肪不溶于水,被包在血液中的磷脂和蛋白质当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液。属于全发酵茶类的藏茶有丰富的茶多酚及茶多糖类物质,而这两者在降低血脂中发挥重要作用。

6、抗辐射

藏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糖,有明显的抗放射性伤害、保护造血功能的作用。多饮藏茶可以预防长时间、低剂量的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以上就是藏茶的功效与作用啦,原来藏茶有那么多好处呢,品一品藏族的风味吧。

罗汉果菊花茶枸杞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罗汉果菊花茶枸杞的功效与作用为能够清热润肺、通肠润便、缓解眼部疲劳、滋补肝肾等,但是体质偏寒的人不能喝。

1、罗汉果菊花枸杞茶清热润肺、止咳解渴、润肠通便。对于伤风感冒、咳嗽多痰、便秘、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口干舌燥等都有不错的疗效。

2、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非常好的疗效,国人自古就知道菊花有保护眼睛的作用。除了涂抹眼睛可消除浮肿之外,平常就可以不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退,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对恢复视力也有帮助。

3、菊花的种类非常多,不懂门道的人会选择花朵白且大朵的菊花。其实又小又丑且颜色泛黄的菊花反而是上选。菊花茶其实是不加其它茶叶,只将干燥后的菊花泡水或煮来喝就可以不可以,冬天热饮、夏天冰饮均非常好的饮料。

4、枸杞子:枸杞子又名枸杞。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E、多种游离氨基酸、亚油酸、甜芋碱、铁、钾、锌、钙、磷等成分。中医认为: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肺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血润燥、泽肤悦颜,培元乌发等功效,是增强男女性功能的健康良药。

5、罗汉果:中医用之入药。罗汉果含罗汉果甙、氨基酸和果糖及黄酮。其甜度比食糖约高200倍以上,其甜味物质还有防癌、抗癌作用,罗汉果的效用,润肺止咳、清解暑热、凉血润肠,用于肺燥咳嗽、咽喉干疼、暑热口渴、血燥便秘。罗汉果1枚剥开,连皮带肉用开水泡作茶饮,味清甜醇香,每日1剂,治慢性咽炎。

禁忌:

1、体质偏寒,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大量喝

罗汉果虽甜,但是其热量并不高,属于凉性的食物,因此,自身体质偏寒,脾胃虚寒的人群不适合大量食用罗汉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2、糖尿病患者不能大量喝

罗汉果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来调节口味,但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大量的食用罗汉果,罗汉果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可引起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对血糖的控制也不利。

3、变质的罗汉果不能喝

罗汉果变黑有苦味不一定是变质,但是罗汉果发霉变黑带有苦味变质了的一定不能食用,严重可引起食物中毒。

在喝罗汉果茶时,隔夜的茶是不能喝的。

古今相通 古人是怎么看待茶的药用功效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里,茶叶的身影令人无法忽视,它作为日常饮料活跃在亿万民众的生活之中,还以艺术的姿态栖息在诗人的诗句里。在诗人的笔下,茶叶的可贵之处不只在其万变而美妙的身姿,更在于它可以“治病救人”的药用功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诗人的笔下,茶究竟有多么神奇。

早在西汉时期,茶叶即被作为药材使用;现存首部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其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此“荼”即茶。在众多有关茶的诗词书赋中,不乏颂扬其健康功效的作品。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唐人卢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口渴不已、心情低落、文思枯竭时,一碗清茶便可令诗人身心畅快,文思泉涌;多喝几碗更觉神清气爽,身轻欲仙,所有不忿之事,皆可抛诸身后,淡然处之。一个沉闷的形象在一碗茶的作用下乍然生动灵跃。解渴、解忧、益思、祛热,对于一个文人来讲,再没有什么比茶更好的饮品了。

时光仍然回溯至唐代,诗人崔道融的《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二首》曰:“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认为茶可醒酒,使人轻健。陆希声《茗坡》同样认为茶有醒酒的功效:“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来到北宋,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曾作《尝新茶》:“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一杯茶即可提神醒脑令人整日不疲,草木虽平凡,但谁说没有神奇的作用呢?至于清朝,更是有不少有关茶“提神解乏”的诗句,比如《续茶经》之作者——清人陆廷灿亦有诗云:“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论文”。古今相通,现今许多人熬夜,也会泡上一杯浓浓的茶来提神。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诗的祖国,同时亦是中草药的发源地。茶叶作为一种古老又永远不会老去的饮品,也作为一种常见的药材,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悠悠千载。它以平凡的姿态出现在几盏之间,解渴涤昏,祛疾利病;也在诗人们的高歌低吟里活色生香,安抚慰藉,彰显人生的大智慧。

最近有一句话很流行,“不必在意眼前的苟且,你还有诗和远方”。看完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说“不必在意生活中的烦恼,你还有茶和悠然”。

茶叶之丰富维生素类功效作用


维生素类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是维持人体健康及新陈代谢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一般分为水溶性(以B族维生素、维生素C为最

重要)与脂溶性(以维生素A、维生素E为最重要)两类。

B族维生素的含量一般为茶叶干重的100—150毫克/千克。维生素B5(菸酸)的含量是B族维生素中最高的,约占B族维生素含

量的一半。由于维生素B5在人体内以烟酰胺起作用,是辅酶Ⅰ和辅酶Ⅱ的重要组成成分。缺乏维生素B5,会使肝脏和肌肉中

辅酶含量显著减少,引起癞皮病。所以,茶叶由于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5,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癞皮病等皮肤病。茶叶中维生素

B1(硫胺素)含量比蔬菜高。维生素B1的功效是维持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正常机能,并有促进人体糖代谢的作用,故有助

于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心脏与胃机能障碍的防治。维生素B2(核黄素)的含量为每100克干茶10—20毫克。维生素B2缺乏

,病变多发生在眼部、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因此饮茶对维持视网膜正常机能,防治角膜炎、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皮炎、口角炎都有很好的作用。维生素B3(泛酸)是一种复杂的有机酸,参与代谢的多种生物合成和降解。泛酸具有抗脂肪肝,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由泛酸缺乏引起的皮肤炎、毛发脱落、肾上腺病变等作用。维生素B1(叶酸)含量很高,约为茶叶干重的0.5—0.7毫克/千克,它参与人体核苷酸生物合成和脂肪代谢功能。

杜仲茶的作用


杜仲茶的作用是很多的,杜仲茶它有降低人体血压,降低人体血脂,降低体内脂肪,对免疫力不好的人也是有用的。

杜仲茶5—15克,85度左右开水冲泡,以500毫升水为宜,加盖闷泡5分钟。保健量:15—25克/天;治疗量:30克以上/天。

茶疗套餐:

配方:杜仲10克,七叶参6克,山楂6克。

冲泡:置于带盖瓷杯或玻璃杯中,85度左右开水冲泡,以500毫升水为宜,加盖闷泡5分钟。每日3泡,上、下午及晚上各一泡。

功效:补肝肾,强肋骨,降血压,降血脂等。一袋即可冲泡出一杯高浓度的降压药茶,轻松饮用,颐神养性,每喝一口都在调脂降压,喝出正常血压,健康心脑,远离高血压和并发症。

杜仲茶适宜饮用人群:

1、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人群

2、高血压伴有血脂、血糖异常人群

3、肾虚、体虚乏力人群

4、失眠多梦、皮肤粗糙、暗淡人群

5、体弱多病、腰膝酸软、免疫力低下人群

6、脂肪过多人群、亚健康人群

杜仲茶需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位置,这样适合饮用。

宋代茶业经济的民生作用


茶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对宋朝国家财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因为它在茶马贸易中的特殊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军事、外交局势。随着茶业经济各个环节的逐步完善,茶业在民生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将茶叶用于商品交换,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早在唐代,茶叶就被用来与很多商品进行交换。到宋代,与茶叶相互交换的商品种类就更多了。有时表现为某种商品与茶叶之间的相互折博,有时是两种或者多种商品一起并用与茶叶进行交换,还有的时候表现为茶叶连同其他物品一并用于交换另外某种商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论是官府还是茶商等市场主体,为了获得某种商品,必须首先用茶叶去换取另一种商品,如交引等,然后才能用来交换目标商品。这样一来就演变为以茶叶为中心,将众多商品纳入这个复杂交换过程的有机体系。从有关文献记载资料来看,宋代可与茶叶进行交换的商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33.金银等贵重物品。宋朝时期,金银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职能,其表现还并不明显。但是金银作为贵重商品的等价物,被投放到市场与其他商品相互交换的情况却很常见。用金银作为等价物来折博茶货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在宋代较长的历史时期之中,这种现象一直存在。早在太宗至道二年(996年),杨允恭受命禁榷江淮盐,他就曾令商人先将金帛入于京师折博务,而用茶叶偿其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自是鬻盐得实钱,茶无滞货,岁课增五十万八千余贯。,,'这种折博的实质,就是以金帛换茶叶。从北宋前期开始,宋朝政府就鼓励商人用金帛换取官府的茶叶以供出售,建立起初步的以茶叶为中心的间接专卖贸易体制。

布帛之类的丝织品。排在金银之后最常见的一类用以折博茶货的商品是布帛。在宋朝,布帛作为日常实用的商品,被投放到市场当中,用以交换其他物品,这种现象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更加普遍。在茶叶市场中也是如此,布帛换茶叶的方式一直在交易方式中占有很大比例,宋朝官府以布帛换取茶叶的fe况也十分吊见。如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宋政府下令河南、河北监牧司现存所有钱帛粮食皆由提举市易司支配,用以充.当买茶本钱。帛与金银相比,其价值虽小,胜在量大,因此被当作金银的辅助手段渗入茶叶市场,参与贸易,其作用也不容忽视。所以,在整个宋代,金帛并用的现象在茶叶市场中一直存在着,许多时期乃十分盛行。

粮食及马料类商品。粮食也是与茶叶交换的重要商品,它虽然不是贵重商品,其自身价值较小,但一直在社会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粮食是民生日用的必需品,军队也自然需要大批的粮草供应;二是因为粮食是广大农户所拥有的主要剩余产品,农民能够且只能以粮食作为交换的媒介,因而用粮食在茶叶市场中换取茶叶,或用茶叶在市场上折博粮食,在宋代都是比较常见的事。对于官府来说,这也是解决政府军粮供应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尽管都是粮食与茶叶的交换贸易,但各个时期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又不尽相同。如在北宋前期,官府常鼓励茶商往边区入中粮食而以茶叶优惠补偿。当时入中的粮食品种主要是米和豆类,如端拱二年令商人输米豆而以茶盐酬其直,谓之折中。2在此之后,为了使商人到边境地区入中粮草,政府以髙价诱之,这就是所谓的加抬、虚估。这种政策上的倾斜,实质上是官府通过宏观调控茶粮的比价,提高商人入中的积极性,以此获得足够的军粮。在这种情况下,茶叶的价格是相对比较低廉的。同时,这对于茶叶市场的冲击也是极大的,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果,所以后来宋政府曾多次废除这种沿边入中之法,改用现钱法等。之后又有入中刍豆还以茶叶交换,结果仍是刍豆虚估益高,茶价益贱,因而在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之后,宋政府开始实行以通商法为主的新茶法。到这个时期,茶粮贸易的方式基本上被废止。

食盐。食盐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因而茶盐交易在宋代社会中也普遍存在。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后,茶盐交易就成了调剂余缺、以有易无的重要手段,这也是茶叶实物交易的类型之一。早在宋太祖年间,通泰地区的盐户纳盐,宋朝政府就是用茶叶、米和布帛等物当其值,直到开宝七年(974年)才改以钱来偿付。3熙宁九年(1076年),针对成都府等路茶场的利害问题,刘佐上表称:商人贩解盐入川买茶至陕西,获利甚厚。欲依商人例,岁以盐十万席易茶六万驮,约用本钱二百一万缗,比商贾取利皆酌中之数,禁商人私贩。4官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开始取代商人,对川、陕之间的茶盐贸易实行垄断政策。虽然这种茶盐贸易开始较早,但由于茶叶主要产于南方,在政府的监控下由园户专门组织生产,而盐多由政府控制,且多产于滨海,两种商品都是广大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活必需品,且又都被政府所控制,因而宋代茶盐交易在范围上还是比较受局限,加上盐的运输不甚方便,二者交易的规模并不大。

马羊之类的畜牧产品。宋朝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多为游牧民族,畜牧业较为发达,中原地区则属于典型的农耕文明,这两种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经济上的互补性,在茶叶商品的交易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茶叶对于以食肉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来说,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饮料,而是一种有利于改善当地膳食结构、平衡身体消化系统并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必需品,而宋朝政府却长期存在战马缺乏问题,两者的交换可以很好地解决双方之所需,达到共贏的结果,于是茶马贸易这种形式便应运而生,并得以长期延续下来,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自来蕃商唯是将马入塞,博易茶货。[李焘:《续资治通鉴K编》卷258,熙宁七年十二月甲戌。]关于茶马交易的具体内容,前文已多有论及,此不赘述。

木材类。宋代茶叶也常用来与木材做交换贸易。如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杨怀忠上言,请求在秦州开疆百余里开发木材,以茶叶为补偿,政府最后虽然是以现钱作为补偿的,但在宋代以茶叶支付木材价格的情况并不罕见,如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七月,诏三司市木以茶酬直者,自今悉给缗钱。说明在此之前,三司基本是以茶叶抵偿木材价格的。尤其是在政府大兴土木的时期为解决木材需求量的激增,官府就会用入中的方法来保证木材供应问题,以茶叶作为抵偿物品。真宗天禧兀年(1017年)四月,三司上表称:在京修造,合支材木,令陕西出产州军斫买外,有十八万九千二百余条,欲令竹木务许客旅依时估入中,每贯加饶钱八十文,给与新例茶交引。[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4,熙宁九年四月丁未。]这与茶马贸易的性质是雷同的,都是一种政策的倾斜。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五月,三司以京师营善,材木仰给者众,许商人入竹木,受茶以易直。这种以木材交换茶叶的交易,虽然其规模不太大,波及面也不甚广泛,但我们可以以此了解到茶叶商品对于社会生活所起到的作用,茶叶对于民生的影响也可见一斑。

茶经中茶可能导致的副作用


《茶经》中也涉及到茶可能导致的副作用,但都归结于茶的采造问题。例如: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又,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一之源)。此外,茶的作用也牵涉到地道的问题。所谓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髙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苊,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一之源)也就是说,茶和人参一样,有地道出产的问题。非地道产品,就会没有效果,更不用说饮用伪品了。

唐代的茶,无论是其成品的样式、调制茶液的方法、饮用茶汤的要求,都己经和明代以后大不相伺。

唐代茶的成品主要是饼茶。饼茶的制造,简而言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三之造)这样制出来的茶,属于不发酵的蒸压茶类。这样的茶通过蒸青法的处理,比原始的直接用水煮茶叶又进步得多。《茶经》中的茶饼经过蒸法杀青,使茶叶的有效成分含量不会过于丧失。但从制作和饮用来说,则未免过于烦琐。其实最原始茶法,与煮蔬菜汤饮用没有太大的区别。唐,皮日休云:季茨(陆羽的字一笔者注〉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

本文提到,许多植物性饮料就是在采用植物做蔬菜羹汤中逐渐发明的。这样煮饮的茶,如果再加上谷物一起煮,就成了晋代已经进入市场叫买的茶粥或茶羹了。将茶煮作粥或羹饮,是从做菜汤法一样,都是早期茶饮的初级形式。最晚到三国时期,茶饮的初级形式开始逐渐改变。本文前面提到的三国魏,张揖《广雅》就已经采用了釆叶作饼法:欲煮茗饮,先炙(饼)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笔之。这已经具备了唐代饼茶的雏形。这样汤浇出来的茶,实际上是含有其它植物成分的羹汤,浑浊浓稠,众味杂陈。寒性的茶叶,配合辛香温热的葱、姜、橘子,从中药配伍的角度,应该是更加适合保健需要。这样的茶饮,实际上就是配合他物制成的、类似中医汤剂的茶汤。《唐本草》认为茶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这是由政府编修的本草书明文肯定的制作茶汤法,但这样的茶汤显然无法突显茶的真香清气。

对于崇尚品茶、将饮茶作为精神享受的人士来说,茶汤古法是不受欢迎的。

从《茶经》的记载来看,唐代的茶饮实际上有还有多种方法,其中民间的一些方法与陆羽所载相比,有所不同:

饮有桷(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沐一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于戏!(《茶经.六之饮》〉其中加辛香食物同煮的古老的保健茶汤法,虽然直到唐代还在民间流传,但却受到陆羽的鄙夷。陆氏将这样的配伍保健茶汤看成是阴沟、下水道的废水,可见至少在《茶经》中已经显现出这样一个趋向:饮茶保健向品茶寻趣发展。品茶属于为精神生活,喜好者会以此为乐,逐渐形成为社会风尚和习俗。《茶经》对推动唐代茶的兴盛,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46447.html

上一篇:红茶与什么搭配好

下一篇:来月经能喝柚子茶吗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