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泉位宜昌境内的长江三峡西陵峡中黄牛峡南岸的扇子峰( 又称明月峰)麓,因临江之处有一溶洞,洞口下有一块挺出的大石, 形似一只张口伸舌、鼓起大眼的蛤蟆,故名蛤蟆,又称蛤蟆碚。在洞口的蛤蟆石尾,涌出一股清泉,这就是名闻迩遐的蛤蟆泉。
蛤蟆泉水质清澈,滋味甘醇,最适合品茗试茶,被唐代"茶神"陆羽称:"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状, 俗云蛤蟆口水,第四"。将其列入当时全国宜茶二十水品中的第四位,因而被历代茶人称之谓"天下第四泉",直至今日,仍为人津津乐道。
说到蛤蟆泉水,还有一则有趣的传说。说很久很久以前,嫦娥在月宫里养了一只小蛤蟆,因慕人间三峡,逃出月宫,直奔三峡,半路被吴刚打昏,掉落在扇子峰上,被一砍柴老汉救回家。待小蛤蟆康复后,老汉正想将它放生,小蛤蟆突然说话,吐露直情,要伴老汉终生。次日,又净老汉引至装满水的水桶边,说这清清的明月水,用它"泡茶,茶碗凤 叫;煮酒,酒杯白鹤飞"。可以十里闻香。老汉深知峡江里多的是水,那个肯化钱买明月水,只好挑去试试,果然无人问津,只好挑水返回。到扇子峰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把挑的水全泼在扇子峰上。那知当天夜里,扇子峰发出道道银光,如同明月一般发亮,把老汉惊呆了。峡江内外父老,知道了这一消息,也都争着要买老汉的"天 水",终使老汉生活越过越好。为此,小蛤蟆遭到财主的抢劫,那知聪明的小蛤蟆趁财主一不留心,就跑进扇子峰下的一个溶洞中,并变成一块巨石,在此日夜吐水,以报答?老汉和乡亲好友。从此,蛤蟆石、蛤蟆泉的美名也扬名四海。
传说虽不可信,但蛤蟆泉水美妙无比却是事实。宋代诗人陆游,平生爱品佳茗,入川过宜昌时,用蛤蟆泉水品茗,赞不绝口,为此,留下了绝妙诗句:"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 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球弄月可忘年"。接着,又在他的《入蜀记》中写道: "……登蛤蟆碚,水品所载第四泉是也。蛤蟆在山麓,临江,关鼻吻颌绝类……是日极寒,岩岭有积雪,而洞中温然如春"。诗人黄庭坚赋诗说它是: "巴人漫说蛤蟆碚,试裹春芽来就煎"。诗人苏辙也赋诗道: "岂惟煮茗好,酿酒更无敌"。由于历代文人骚客众口称赞,为叮咚流淌、晶莹碧透的蛤蟆泉水平添了无穷乐趣。
白芽奇兰茶是产自于福建漳州乌龙茶,经过晒青、杀青、做青、萎凋、烘培等多道乌龙茶工序精制而成。制作历史悠久,利用传统工艺制成的白芽奇兰茶品质优越,香醇甘爽。
工艺传承
平和白芽奇兰茶制茶工艺有史依据的传承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200多年来,历代茶农根据白芽奇兰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略同于又有别于安溪茶制作工艺。
据平和县志记载,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平和制茶工艺分为:萎凋、发酵、釜炒、揉捻、烘焙等5个工序。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茶叶初制基本采用闽南乌龙茶制法,上个世纪80年代后,茶叶初制的一整套加工技术形成平和地方特色,工艺流程是晾青、晒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足干,所制名茶多次参加省、市名茶评比获殊荣。
工序流程
茶叶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叫“晾青”。这是让采下的茶叶重新“活”起来,制茶师傅们有个生动的比喻,说是让茶叶内部“走走水”。最有技巧的“摇青”开始了。摇摇停停,停停摇摇,缓缓急急,前后四次。这种对茶叶的“蹂躏”过程,是进一步促进茶叶走水和发酵,一直摇到茶叶“红边绿肚”,散发出浓浓的花果香为止。为了守住“摇”来的成果,必须借以烈火。
这就是“杀青”工序了。经过火的洗礼,茶叶逆来顺受,全没了山里的脾气,服服帖帖地任人揉搓,这是“揉捻”,也就是给茶叶“美容造型”。几翻揉捻后,别具一格的特殊工序就开始了——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看似简单的工序却正是独特茶香的脸谱,古老品牌的象征。接着进入最后一道工序:烘烤,白芽奇兰茶的烘焙一般都用木炭。
多年来,平和茶乡的茶农就是传承这样的制茶工艺:晾青、晒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足干,所制的茶“外形坚实匀称,深绿油润,汤色橙黄,香气清高,滋味清爽细腻,叶底红绿相映。”国家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这样鉴评白芽奇兰,“白芽奇兰茶品质优良,属青茶类中的优质产品。”该制茶工艺也入选漳州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泉岗辉白工艺》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茶叶常识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茶叶常识,以及准备大量关于茶叶常识的专题,如:红茶工艺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