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比不懂茶更可怕的,是不懂装懂!

2020-02-17
从前有一个人,嘴很笨,老是说错话得罪人,老婆干脆把他关在家里,免得出去招惹是非。 有一次,表哥的儿子办满月酒,请他去吃酒,老婆没有理由再拒绝,只好让他去了。 但去之前,跟他约法三章:你去可以,但不能开口说话。 他当时满脑子都是酒席上的大鱼大肉,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到了表哥家,他果然很守本分,一句话不说, 上了桌就埋头苦吃,跟周围的人完全零交流。 吃到酒足饭饱,散席回家,经过大门口,看到表哥在送客。 他实在忍不住了,走上前去拍着表哥的肩膀,真心实意地说:“表哥,我今天可什么话都没说。以后你儿子要是死了,可不关我的事。” 大学同学要结婚了。 一朵警花,被某人承包了。 新婚不久,两个人相携去旅行,去了传说中最有情调最适合情侣的婺源。 一到江西境内,满坑满谷,都是朱熹朱夫子的痕迹——故居、庙、学院等等。 两个人当然相拥相伴,在这些古迹前合影了多次。 还不厌其烦地给朋友圈刷屏了。 村姑陈初始,还在欣赏她拍的婺源风光,以及对两个人狂撒狗粮的行为大加调侃。 接着,看到朱夫子庙前的照片,就知道坏了,这家伙,上学的时候光顾着修专业分了,大约不知道朱熹的来历,和朱熹的学派。 给她留言:“哎,你怎么会想到去拜朱熹呢?” 她回复:“他不是一个什么学派的领袖么,算是个文化人吧,所以去了就蛮在庙前拍个照片。” 看来她真不知道朱熹是个怎么样的人。 只能给她简单科普一下:“你没记错,朱熹是个学派领袖,但他那一派的东西,你可学不起。他提倡的是“存天理,灭人欲”。” 同学发来三个诧异的表情:“怎么说的好像是奥姆真理教!” 唉,有这样一个一门心理只读专业课,两眼不看课外书的学霸同学,也是醉了。 “朱熹的学说,提倡的是,夫妻要相敬如宾,最好分房睡。妻子见了老公的面,要先行礼,老公叫你往东就不能往西。万一老公娶了小妾回来,你要笑脸相迎融洽相处....”村姑陈继续苦口婆心地教诲她“程朱理学”里的伦理道德思想。 “还有,程朱理学要求女人三从四德、关在深闺不能抛头露面、不小心嫁了恶婆婆还不能离婚、有了外遇就要浸猪笼.........” 同学看傻了,关晌,弱弱地问,“那我们夫妻亲热地在他庙前合影,岂不是对他的大大挑衅?他要是泉下有知,该不会吹胡子瞪眼大骂我不知廉耻吧?” “笨!当然会啊!” 总是有许多像村姑陈大学同窗这般的人,高学历,却真的没有读太多课本之外的闲书。 揣着名校的文凭,老是干着一知半解的事。 不知者无罪,朱夫子泉下有知,也只能不怪罪她了。 村姑陈认识一个茶掌柜,生得极美。 从内地乡村来到福州,嫁了个厅官的儿子,做了只比自己小几岁的大男孩的继母。 村姑陈偶尔去她店里坐坐。 初始,觉得能学到许多茶知识,便常去。 久了,发现她讲的内容都十分雷同,甚至能归结出一些理论来。 理论一:好茶会发汗 比如,要讲一泡茶内容丰富、内质好,她通常会说,哎,看看,这茶是正岩的,多好啊,我喝一泡就出汗了。说着开始脱外套。 理论二:好茶能泡两壶水 再比如,她想说一泡茶很棒,各项指标都很综合,尤其耐泡,就会举起手里的壶,边加水边说,看,一壶水都喝光了,还是很有味道,这茶泡两壶水没问题。 做为初学者,村姑陈每每被这位美女掌柜的理论所俘获,老老实实地喝着她的茶。 后来就发现不对劲了,如果泡茶的水温高一点,喝茶的地方温度高一点,或者是夏天,喝下去都很容易出汗,尤其是盛夏天,有时候连续几天熬夜没睡好觉,随便喝个汤都会马上变成汗从头上冒出来,喝热茶出汗,自然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喝茶出汗,跟身体状况有关,跟茶好茶坏,真的没有太大关联。 确实有一些好茶,内质很好,内容丰富,茶汤厚重,喝了容易饿倒是真的,出汗嘛,因人而异。 好茶发汗,这个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呢? 可能某一天,这位美女掌柜偶然喝到一泡好岩茶,正好那天体质特殊,喝了出汗,于是她便聪明地归结为——好茶都是发汗的,并把这种个人偶然的体验,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并大力四处传播。 以讹传讹,这世上的明星绯闻,大多是如此形成的吧。 有一次深夜,要关手机睡觉了。 广东的一个茶友发来图片,说他买到了一斤有机茶。 哇,有机茶耶,马上起来看。 可能是晚上拍的,光线不好,看起来黄绿黄绿的一片,芽头也不多,外形很像白露前十来天的茶。 问他,您在哪买的这个有机茶啊? 茶友得意地说,在**家买的。 一个没听过的白茶品牌,上网一查,在平地茶区。没听说过这个茶区有有机茶园,目前巳知的有机茶园,十个手指头是能数出数来的。 既然是有机茶,那口说无凭,要有证才算啊。 请茶友去问卖家要有机证。 半天,卖家发来一张“证书”,上面赫然写着:****村检验无农残,还盖着一个硕大的公盖。 村姑陈瞬间就服了。 再次问茶友,您怎么会想到去买这种有机茶啊? 茶友很坦白,“便宜啊,才几百块钱,不是都说有机茶好吗,那我想买点尝尝。” 末了还充满期待地说:“你帮我看看怎么样啊?” 我看不怎么样。 虽然这位茶友只交了几百块钱的学费,但毕竟是人家真金白银的毛爷爷,不能伤害人家。村姑陈只能委婉地告诉这位茶友,有机证吧,中国只有几家有资质的机构才能检验并出具,这些机构中,并不包括这个“****村委会”。 茶友听了,半天没哼声,很久之后,发过来两个字:谢谢。 后来这位茶友再也没露过面,不知道是不是村姑陈直言不讳伤害了人家。 一直很想跟他说,您初学,就从最简单的当季白茶开始学喝,别去想着一步到位喝有机茶,这样大跨步,是很容易摔跤的。 可能这世上大多数上当受骗的茶友,都是因为有一颗不甘于喝普通茶的心吧。 其实,想了解白茶的知识,并不难,网上一查一大堆。 村姑陈翻来覆去,也写了不少,随便看几篇,就能避免上当。 不懂茶,真的没关系,喝一喝,看一看,慢慢就懂了。 怕的是,一知半解,不懂装懂。 那真的要交高昂的学费了。(来源:今日头条 小陈茶事)

精选阅读

不懂人渣,不算知人!不懂茶渣,不算知茶


看干茶、闻香气、尝滋味,是大多数人品茶的方法。但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一些茶友在大家喝完茶后,一个人默默在一边抠茶渣玩。

但是,可千万别小瞧了那个玩叶子的人,也许他才是功力深厚的茶叶大神。

据说,通过一片叶底可以了解一款茶的一生。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通过叶底,我们能看到什么?

叶底即茶叶冲泡后剩下的茶渣。茶叶在冲泡之后吸水膨胀,使叶片还原为原有的形状。一款茶从采摘到加工存储的合理与否,都可以在叶底中暴露无遗。

看叶底,主要是从嫩度、色泽、匀度三个方面来入手。

① 嫩度

所谓嫩度,就是看一款茶中,芽头及嫩叶的含量和总体叶质的老嫩。

很多茶在没有泡开时,由于制作工艺的关系,不太容易分辨其芽头和嫩叶的含量,而通过叶底则很好辨别。拿起几片茶叶将其平摊开来,我们就能看出它的采摘级别是单芽、一芽一叶初展还是一芽二三叶之类了。

辨别叶片整体的老嫰程度,除了眼睛看之外,还要用手来揿压。分辨的总体原则是:

Ⅰ. 手指揿压叶底柔软有韧性的嫩度好;质硬,放手后松起的表示叶质老。

Ⅱ. 叶脉不隆起平滑如绸缎的为嫩;叶脉隆起触手的为老。

Ⅲ. 叶子边缘锯齿平和的为嫩;叶边缘锯齿状明显的为老。

Ⅳ. 叶肉厚软的为最佳,代表嫩度好、内含物质丰富,多为高山优质茶原料;柔软但薄的一般,多为台地茶原料;又硬又薄的最差。

② 色泽

叶底的色泽能非常直观地反应一款茶的原料和加工优劣。观察叶底色泽最好能有几款茶放在一起对比来看,否则容易受到光线、环境和主观因素影响。

叶底色泽分辨的总体原则是:

Ⅰ. 颜色要正常。所谓的正常,就是具备茶类应有的颜色要求。比如说看绿茶,那就以嫩绿、黄绿、翠绿为佳,深绿色较差,青蓝色为最差(说明原料使用了紫芽茶),如果有爆点(雨天茶)、焦叶、红叶、红梗子、叶片糜烂那就更不好了。

Ⅱ. 色泽要亮!要亮!要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亮,并不是说叶子自己会发光,而是一种鲜活、润泽、饱满、富有生命力的表现。那么怎样的叶底算亮呢?这就是考验品茶段位的时候了,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文字的表现力实在是匮乏的,你只有亲眼见过这种充满活力的明亮,才会明白。如果一定要类比,那就像早春雨后刚刚萌发的树芽,那种富有生命力的明亮,是夏天、秋天的树叶所无法具备的。

③ 匀度

在看叶底的三个项目中,匀度是相对比较次要的。所谓匀度,就是看一款茶的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是不是比较统一。

这和一款茶的采摘加工管理有关。有的茶农采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抓,那么从叶底上反映出来的就是大大小小很不匀整。在加工时,有的茶厂把不同山头、不同批次采摘的茶不加辨别地混在一起加工,也会出现匀度很差的情况。

匀度差,代表采茶做茶不严谨、不规范、不认真。

④ 其它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还要注意叶底的舒展程度。

大多数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都会经历揉捻或包揉的等做形的工序,工艺过关的茶,在经过开水高温冲泡之后,叶片会自然舒展开来,恢复到原有的形状。一些揉捻较重的茶比如乌龙茶等,完全舒展后仍然会稍有卷曲,这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冲泡之后叶底完全摊开如纸、或者紧缩泡不开,那都是工艺存在缺陷的表现。这两年岩茶很火,一些茶厂以重火炭焙来掩盖茶原有的缺陷,对于这样的茶,我们就可以通过叶底是卷曲舒展有活力还是紧缩黑硬来加以辨别。

最后,把玩过的茶渣也不要丢弃,可以将其放在一边,隔一段时间后再去嗅闻,此时的“冷香”是辨别一款好茶能不能位列极品的重要指标,绿茶、红茶、乌龙茶概莫能外。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也爱上玩茶渣了呢?

以前,我们不懂泡茶


茶叶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上乘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因此,茶叶有"康乐饮料"之王的美称。但是饮茶还需要讲究科学,才能达到提精神益思维、解口渴去烦恼、消除疲劳、益寿保健的目的。但有些人饮茶习惯不科学,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保温杯

沏茶宜用陶瓷壶、杯,不宜用保温杯。如果用保温杯泡茶,茶叶长时间浸泡于高温水中,就像温火煎煮一样,茶多酚、单宁等物质会大量浸出,使茶水颜色浓重、有苦涩味。同时,由于一直保持高水温,茶中的芳香油会大量挥发,鞣酸、茶碱大量渗出,这样不仅降低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减少了茶香,还使有害物质增多。此外,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长时间高温浸泡会使其损失过多,从而降低了茶的保健功能。

时间过长

茶叶浸泡4-6分钟后饮用最佳。因此时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哧。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易发生化学变化,不宜再饮用。

咀嚼茶叶

很多人喝过茶后会把茶叶咀嚼后咽下去,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粗纤维和其它营养物质。但是这是错误的,科学证明泡过的茶有一些致癌物质,所以不要吃泡过的茶叶。

泡浓茶

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叶。有的人喜欢泡浓茶。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后可续水再泡3-4杯。

热水泡茶

很多人以为冲泡茶叶不宜用沸水,理由是沸水高温可以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较丰富的绿茶更不宜用沸水冲泡。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科研人员曾对茶汤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做过专题研究,他们发现,溶于水中的维生素C在100℃时10分钟即被破坏掉83%。但用沸水冲泡茶叶并不会大量破坏维生素C,这是因为茶汤中的维生素C是比较难以分解的,其较为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茶汤中含有较多的多酚类物质,它们能与铁离子、铜离子等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维生素c的分解。

沸水高温固然可破坏维生素C,但在茶汤和白水两种不同的条件下,破坏程度是有很大差距的,人们的误解正出于忽视了这种差异的存在。从另一方面看,用沸水冲泡茶叶,既能使茶叶的香气更多更快地散发出来,又能使茶叶中的水浸出物溶解得较多(如咖啡碱和茶多酚等物质),使茶汤滋味较醇和爽口。所以,合理而科学的冲泡方法当是第一道茶汤用沸水冲泡,冲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此时的茶汤品质(指品尝价值和营养价值)较好。

一般来说,茶、水的比例随茶叶的种类及嗜茶者情况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档茶用量可少一点,粗茶应多放一点,乌龙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应多一点。对嗜茶者,一般红、绿茶的茶、水比例为1:50至1:80,即茶叶若放3克,沸水应冲150至240毫升;对于一般饮茶的人,茶与水的比例可为1:80至1:100。喝乌龙茶者,茶叶用量应增加,茶与水的比例以1:30为宜。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叶3克冲开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冲开水150毫升。

泡茶有很多讲究,不同的地方泡茶的方法虽有不同,但基本要求是一样的。为了使茶叶的色、香、味充分地冲泡出来,使茶叶的营养成分尽量地被饮茶者利用,其中应注意茶、水的比例。

不懂茶可以慢慢学


喝茶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懂不懂茶不重要,每天喝茶才重要!

茶,不是功课,不是束缚,不是只有“懂”的人才有资格喝茶。喝茶是享受,本着享受和放松的心态去喝茶,暂时不必想着去弄懂它,反而会越喝越懂。要是一开始就认定自己不懂,对茶有隔阂感,岂不是越来越不懂?

我国茶叶分类

在我国,茶叶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这种分类方法是安徽农业大学已故陈椽教授提出的,得到茶界的广泛认同,各大茶类的制作方法是茶叶生产者在生产实际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并不是同时形成的。

除了上述六大茶类,在我国传统的茶叶制作中,还有以花茶为代表的再加工茶。花茶是以绿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好茶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茶类的品种,制作工艺不同,感官风味各具特色。而具体的茶品,受茶树品种、种植环境、采摘嫩度、加工工艺、贮藏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风味变化更多。所以在追求好茶的同时,更要相信自己的感官判断,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气和滋味的茶叶。

经常喝茶有什么好处?

1、提高肌肉耐力。

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一种名为“儿茶素”的抗氧化剂,可以增加身体燃烧脂肪的能力,改善肌肉耐力,有助于对抗疲劳,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常喝绿茶,效果最为显著。

2、抵抗紫外线。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茶水洗脸能清除面部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的作用,还有助于减少日光中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是天然的“防晒霜”。

3、保持身材。

唐代《本草拾遗》中关于茶的论述就曾提到“久食令人瘦”,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强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国外研究也表明,定期饮茶可以缩减腰围,降低身体质量指数(BMI),从而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4、抵御辐射。

国外研究表明,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以吸收一些放射性物质,保护细胞不受辐射伤害,对于修复受损细胞也有帮助。临床研究显示,茶叶提取物可治疗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治疗辐射导致的血细胞、白血球减少,效果很好。

5、改善记忆力。

茶多酚有助于大脑进行局部调节,改善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国外研究证实,喝茶可以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认知障碍症。此外,咖啡碱能促使中枢神经兴奋,有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6、提高骨密度。

虽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成分,会促进钙随排尿流失,但含量极低。即便是咖啡因含量颇高的红茶,每杯也只有30~45毫克。其实,茶叶中含量更多的是有助于减少钙流失的物质,包括氟元素、植物雌激素类物质和钾元素。台湾研究发现,常喝茶的人骨密度较高,髋关节骨折机率更低。

喝茶让你与众不同

更年轻

茶叶里面包含了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的抗氧化性就能延缓衰老,使皮肤看起来会更有光泽。长期饮茶和不饮茶的同龄人站在一起,饮茶的人看起来就会更显年轻,这也是很多人都爱饮茶的原因。

预防疾病

有些爱喝茶的人长久以来都没有生过病,身体看起来倍健朗,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多酚和儿茶素等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降血压,降胆固醇,甚至预防癌症,对不少老年人来说,饮茶是很有必要的。

性格沉着冷静

不少人因为有饮茶的习惯,导致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沉着,遇到事情不会毛毛躁躁,表现出来的是不慌。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逐渐养成的,他们具备平时不喝茶人身上所没有的气质。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品茶习惯,很多女性都会觉得他们十分有魅力。

不会喝茶?那就先学喝茶

唐未五代时期,群雄逐鹿,硝烟四起,当时的闽王名叫王审知。他为了收容人心,祈求江山永固,也为了忏悔滥杀无辜的恶业,开始笃信佛教。他曾创下剃度两万人的壮举,并先后拜请雪峰义存、鼓山神晏、武夷扣冰诸大禅师出任国师,为其开示佛法,指点迷津。

公元928年的一天,闽王在福州西湖拜见扣冰古佛,叩请治国方略。无论闽王怎样好语讨巧,扣冰古佛一直保持沉默,只顾喝茶。尽管闽王不爱喝茶,扣冰古佛仍然不时往闽王的杯子里加茶。眼看着闽王的杯子茶水溢出,扣冰古佛仍然不时往闽王的杯子里加茶。闽王看见茶水流满桌面,一脸讶异,便问:“师父,杯子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加茶呢?扣冰古佛依然沉默,继续为他倒茶。

闽王似有所悟,便把杯子里的茶一口喝干。扣冰古佛还是把闽王的茶杯满面上,问:“你会喝茶吗?”闽王回答说:“不会。”扣冰古佛说:“那就先学喝茶吧。”闽王纳闷地回答:“喝茶还要学吗?”扣冰古佛说:“你的心就像这个杯子一样,已经都装得满满当当的了,不把茶喝掉,不把杯子倒空,如何装得下别的东西呢?

如是,闽王终于明白此中禅意,恍然大悟,从此开始研习茶道,并从喝茶中悟得治国之道。

一壶茶,茶壶有量,茶味无量,真真值得我们品的是茶味。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盏茶去。

不懂茶渣,不算知茶


很多朋友喝茶都会看干茶、闻香气、观汤色、品滋味,但很多时候却忽略了叶底这个东东。也有一些茶友,偏偏钟爱叶底,常常喝完茶后一个人在哪儿默默地玩茶渣。有人说:“你可千万别小瞧了那个玩叶子的人,也许他才是功力深厚的茶叶大神。”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茶渣真的那么神奇吗?通过叶底,我们能看到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叶底,即茶叶冲泡后剩下的茶渣。一般来说,茶叶在冲泡之后吸水膨胀,使叶片还原为原有的形状。一款茶从采摘到加工存储的合理与否,都可以在叶底中暴露无遗。很多朋友认为叶底可以很好的反映一款茶的好坏,所以,往往对叶底钟爱不已。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查看叶底呢?

嫩度

我们说叶底的嫩度,其实就是看一款茶中芽头及嫩叶的含量和总体叶质的老嫩。

很多茶叶在没有完全泡开的时候,由于制作工艺的关系,是不太容易分辨其芽头和嫩叶的含量的,反而是通过叶底能很好的辨别。一般来说,方法是将泡完后的叶底挑选几片将其平摊开来,我们就能看出它的采摘级别是单芽、一芽一叶初展还是一芽二三叶之类了。

辨别叶片整体的老嫰程度,除了眼睛看之外,我们还要用手来揿压。分辨的总体原则是:

1、手指揿压叶底柔软有韧性的嫩度好;质硬,放手后松起的表示叶质老。

2、叶脉不隆起平滑如绸缎的为嫩;叶脉隆起触手的为老。

3、叶子边缘锯齿平和的为嫩;叶子边缘锯齿状明显的为老。

4、叶肉厚软的为最佳,代表嫩度好、内含物质丰富,多为高山优质茶原料;柔软但薄的一般,多为台地茶原料;又硬又薄的最差。

匀度

所谓匀度,就是看一款茶的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是不是比较统一。

这和一款茶的采摘加工管理有关。有的茶农采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抓,那么从叶底上反映出来的就是大大小小很不匀整。在加工时,有的茶厂把不同山头、不同批次采摘的茶不加辨别地混在一起加工,也会出现匀度很差的情况。匀度差,代表采茶做茶不严谨、不规范、不认真。

色泽

叶底的色泽能非常直观地反应一款茶的原料和加工优劣。观察叶底色泽最好能有几款茶放在一起对比来看,否则容易受到光线、环境和主观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叶底色泽分辨的总体原则是:

1、颜色要正常。

所谓正常,就是指叶底的颜色要具备茶类应有的颜色要求。比如说看绿茶,那就以嫩绿、黄绿、翠绿为佳,深绿色较差,青蓝色为最差(说明原料使用了紫芽茶),如果有爆点(雨天茶)、焦叶、红叶、红梗子、叶片糜烂那就更不好了。

2、色泽要亮。

亮,并不是说叶子自己会发光,而是一种鲜活、润泽、饱满、富有生命力的表现。那么怎样的叶底算亮呢?这就是考验品茶段位的时候了,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文字的表现力实在是匮乏的,你只有亲眼见过这种充满活力的明亮,才会明白。如果一定要类比,那就像早春雨后刚刚萌发的树芽,那种富有生命力的明亮,是夏天、秋天的树叶所无法具备的。

当然,除了叶底的嫩度、匀度、色泽三点之外,叶底的舒展程度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大多数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都会经历揉捻或包揉的等做形的工序,工艺过关的茶,在经过开水高温冲泡之后,叶片会自然舒展开来,恢复到原有的形状。一些揉捻较重的茶比如乌龙茶等,完全舒展后仍然会稍有卷曲,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冲泡之后叶底完全摊开如纸、或者紧缩泡不开,一般都是工艺存在缺陷的表现。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82312.html

上一篇:喝茶,为什么会醉茶呢?

下一篇:可以染发的普洱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