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首届江西采茶戏展演 推进戏曲艺术进校园

2019-11-30

采茶戏是江西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是江西各地采茶歌和舞蹈结合的活跃于广大农村的采茶戏,近来,江西省准备推进戏曲艺术、舞台艺术进校园,将采茶戏编入展演。

近日,2017年江西艺术工作主要任务清单出炉,共五大方面15个项目,其中包括创排红色题材民族歌剧《等你一百年》、制定《振兴江西地方戏曲实施方案》等。此外,今年我省将深入挖掘江西文化资源,用艺术作品阐释好江西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推进戏曲艺术进校园

传播作品,留下经典,弘扬价值,是艺术工作者的根本职责。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传播好作品,要抓好“四个市场”,即公益市场、学校市场、演出市场和网络市场。

办好各类公益展演活动,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演出服务力度。结合戏曲振兴工程的实施,大力推进戏曲艺术、舞台艺术进校园,大力探索实施学校演出工程。找准目标观众,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做好演出的营销推广;推动演出与教育、旅游、电商等行业融合,培育更多观众群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形式,拓展艺术作品传播空间。

江西采茶戏

探索实施

艺术创作招标制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艺术创作工作,计划整合国有创作力量,探索打通省、市、县三级国有文艺创作单位合作通道;整合国有创作力量与社会创作力量,探索打通艺术创作国有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合作通道,积极吸引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以各种形式合作。

积极探索艺术作品所有权与创作权分离,比如探索实施艺术创作招标制,确定公开招标的创作题材,对创作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创作项目的归属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属于创作项目发标单位,创作项目的完成以社会力量为主,文化行政部门、项目发标单位管导向、管内容。此外,省、市、县三级文艺院团应该找准定位,在出精品和抓演出、排大戏与排小戏、艺术创作的题材选取等问题上要平衡。

2017江西艺术工作

包含15项内容

2017江西艺术工作主要任务清单已经出炉,记者了解到,这张清单上主要包含五大方面15项内容。

组织实施两大重点创作,包括创排红色题材民族歌剧《等你一百年》,举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秋收起义90周年”红色遗存——江西美术家革命遗址写生特展;组织实施两大重点活动,包括举办首届江西采茶戏展演、第二届全省青年戏曲演员展演,组织开展江西文化援疆项目成果展示及两地文化交流演出等系列活动;组织三项申报工作,包括第十四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创建“五个一”工程奖、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省文艺创作繁荣工程;制定两个文件,包括《振兴江西地方戏曲实施方案》、《江西省国有戏曲院团评级制度》(试行);推荐剧目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展演活动,包括第八届中国京剧节、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等。

cy316.cOM编辑推荐

贵州:“茶文化” 走进校园


[摘要说明]贵州:“茶文化” 走进校园

“通过茶文化教育读本,我学到了很多过去不知道的东西。在专业茶艺师的指导下,还当上了学校的小小茶艺师呢!”日前,这位来自达德学校四年级的“小茶艺师”张雅砚一脸兴奋地对记者说。

为了引导青少年关注贵州茶叶产业,培养其对茶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家乡、宣传家乡的责任与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科学的生活习惯,今年6月,南明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将“茶文化”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及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在辖区36所公办学校开展了“茶文化知识进校园”活动,并编写了《南明区青少年茶文化教育读本》,首批向小学生免费发放了10000本。

据南明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从今年9月起,“茶文化进校园活动”还将在辖区民办学校全面推广,并固定每周对学生开展一次“茶文化进校园”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将茶的历史、文化,茶叶的生产、加工等相关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引导其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所蕴藏的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让孩子们在知茶、赏茶、品茶过程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及礼貌待人的品格。

曾参与过三周茶艺培训的陈思语同学说:“通过学习沏茶、赏茶、闻茶、饮茶等活动,我知道了中国的十大名茶,了解了绿茶、黄茶、白茶等的制作工艺,我觉得很有意思,学习起来也很有兴趣。”

中国茶文化璀璨文明戏种——采茶戏!


我国是文明古国,也是茶文化大国,茶叶文化的肇创国,由于茶事茶文化的发展衍生出了很多的茶诗茶故事茶传说,甚至有许多的相关戏曲,比如采茶戏!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产生出独立的剧种的国家。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虽然名目繁多,但它们形成的时间,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这一阶段。

采茶戏

采茶戏,是直接由采茶歌和采茶舞脱胎发展起来的。如采茶戏变成戏曲,就要有曲牌,其最早的曲牌名,就叫“采茶歌”。

再如采茶戏的人物表演,又与民间的“采茶灯”极其相近,茶灯舞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所以,最初的采茶戏,也叫“三小戏”,亦是二小旦、一小生或一旦一生一丑参加演出的。另外,有些地方的采茶戏,如蕲春采茶戏,在演唱形式上,也多少保持了过去民间采茶歌、采茶舞的一些传统。其特点是一唱众和;即台上一名演员演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唱“啊嗬”、“咿哟”之类的帮腔。演唱、帮腔、锣鼓伴奏,使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风格独具,也更带泥土的芳香。因此,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所以,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内容。

其次,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与之有交互影响的关系。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其产生的时间,较采茶戏和花鼓戏稍迟,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大致相差不多。这两种戏曲,也是起源于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因为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时间、风格等等都比较接近,所以在这三者之间,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营养的交叉关系。

茶对戏曲的影响,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对所有戏曲都有影响的,是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是茶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戏剧也须臾不能离开茶叶。如明代我国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称临川派),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而引起的。汤显祖的剧作,注重抒写人物情感,讲究辞藻,其所作《玉茗堂四梦》刊印后,对当时和后世的戏剧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点上,茶使汤显祖在我国戏剧史上所起的作用,当不会限于流派的一个名字上。

又如过去不仅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就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又都兼营卖茶或最初也在茶馆。所以,在明、清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因为这样,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馆支付的。换句话说,早期的戏院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如上一个世纪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楼”、“广和茶楼”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等等,就均是演出场所。这类茶园或茶楼,一般在一壁墙的中间建一台,台前平地称之为“池”,三面环以楼廊作观众席,设置茶桌、茶椅,供观众边品茗边观戏。现在的专业剧场,是辛亥革命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还特地名之为“新式剧潮或“戏园”、“戏馆”。这“园”字和“馆”字,就出自茶园和茶馆。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另外,茶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既然已成为社会生产、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戏剧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的开场词中,即有“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把观众一下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

我国各地茶文化之祁门的采茶戏


祁门是我国著名的茶乡,祁门红茶简称祁红,是中国历史名茶,在红茶中属于精品。祁门红茶发展历史悠久,其茶文化的发展至清朝光绪年间。在祁门,有一个关于当地茶文化的戏剧,这就是“祁门采茶戏。”那么,“祁门采茶戏”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祁门采茶戏

“祁门采茶戏”是世界名茶“祁红”故乡安徽省祁门县的一种与茶共生、为茶而演的茶乡地方戏曲,是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茶人编,茶人演;演茶人,演茶事;茶山唱,茶乡演;方音重,茶味浓。

祁门县地处安徽、江西交界之处,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有祁门人业茶的记载。但祁门采茶戏的诞生,却要迟至清代末期“祁红”创制成功之后。由于当时地处穷乡僻壤的祁门人烟稀少,加之祁红制作工序繁杂、作业量大,急需大量采茶、制茶人手。因此,近邻的江西浮梁和安徽安庆等地的农人,便纷纷北上南下来到祁门,女采男制,进乡顺俗,安居乐业,共兴茶事。“江西采茶戏”和“安庆黄梅戏”这两种剧种的因子,便也随之传进祁门,并与祁门的乡音古戏(如,目莲戏、傩舞傩戏等)兼收并蓄、相互嫁接成一种完全崭新的地方戏曲,祁门采茶戏于是应运而生。

祁门采茶戏的曲调十分丰富,有西皮、二凡、高二凡吹腔、反二凡、拨子、秦腔、唢呐皮、文词、南词、北词和花调等数十种。起初,祁门采茶戏以清唱的来形式表演,无论是茶山还是乡场乃至于古祠堂、古戏台,什么地方都可随时开唱。真正以戏曲表演的形式登上舞台表演,则是***初年的事儿。当时祁门采茶戏已经相当红火,史籍中有“连演七天七夜”的演出纪录。据当地茶文化资料称,解放前夕 “在祁门上演的采茶戏传统剧目就有大戏12本,小戏46本”。最具代表性的祁门采茶戏剧目有《采茶》、《海老三种茶》、《祁门红茶》、《天下的红茶数祁门》、《茶场就是我的家》等,特别是其中有六幕的祁门采茶戏《天下的红茶数祁门》尤其值得一提,由于这部初创于1937年的采茶戏的原始脚本的编剧者,正是由***北京政府农商部于1915年在祁门县创办的“祁门茶叶改良场”的场长、著名茶叶专家胡浩川先生。这部以六幕采茶戏为载体,具体演绎祁门名茶从鲜叶采摘到初制再到精制的完整过程的祁门采茶戏,在庆祝祁门解放的欢庆晚会上公演后,反响相当强烈。而另一部剧名叫《海老三种茶》的祁门采茶戏,则以其全部采用祁门方言演唱、道白的特色而载进祁门采茶戏史册。

祁门采茶戏作为祁门茶乡弥足珍贵的茶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新编的祁门采茶戏剧目不断涌现,并在参加全县、全地区和全省的文艺汇演中屡屡获奖。现在,国内外客人谈到祁门,不但马上就能提到“祁红”名茶,而且还要提到“祁门采茶戏”,由于它是“祁红之乡”又一朵令广大茶人喜闻乐见的、饱蘸茶香的茶文化奇葩。

以上就是关于祁门采茶戏的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祁门采茶戏来源于中国祁门,这是在当地茶叶生产中发展起来的。祁门采茶戏和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关系,祁门红茶是中国历史名茶,由祁门红茶发展而来的采茶戏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81125.html

上一篇:茶楼怎么经营?茶楼经营模式与管理方案

下一篇:全国各地春茶上市时间表|铁观音春茶上市时间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