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艺术“采茶戏”发展出独立有关茶事剧种

2019-11-28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艺术“采茶戏”发展出独立有关茶事剧种”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艺术“采茶戏”发展出独立有关茶事剧种”相关知识!

戏曲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唯一发展出独立有关茶事剧种——“采茶戏”的国家。

采茶戏主要流行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在不同的地区其名称也不相同,比如在广东称“粤北采茶戏”,在湖北则有“阳新采茶戏的地区其名称也不相同,比如在广东称“粤北采茶戏”,在湖北则有“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其中,江西的“采茶戏”最为普遍,种类也多。在江西采茶戏的剧种中就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这么多名目的剧种,大多形成于清代中期到清代末年的这一段时间里。 采茶戏,脱胎于采茶歌和采茶舞。其证据有两个。一是采茶戏作为一种戏曲,就要有曲牌,而采茶戏中最早的曲牌名就是“采茶歌”;二是采茶戏的人物表演形式和民间的“采茶灯”极为相似,和茶灯舞一样,最初的采茶戏一般只有两小旦一小生,或者是一旦一生一丑,被称为“三小戏”。此外,不少地方的采茶戏,比如蕲春采茶戏,保留了很多采茶歌、采茶舞的演唱形式。

采茶戏在风格上与花灯戏、花鼓戏相近,并且在发展中相互之间有影响。花灯戏主要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地流行,以云南花灯戏种类为多,花鼓戏种类则以湖北、湖南为多,这两种戏曲的形成时间和采茶戏都差不多,起源也都是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这就使得它们的风格比较接近,并在发展中相互学习借鉴。 茶对戏曲的影响除了体现在采茶戏的产生上外,还体现在其他方面。茶文化影响着剧作家、演员、观众,浸染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以至戏剧一刻也离不开茶。在明代,有一个叫做“玉茗堂派”(也称临川派)剧本创作流派,其得名原因是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而将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最初民间曲艺如弹唱、相声、大鼓、评话,包括戏剧在内,其演出场所最初是在茶馆,或者是演出场所兼营卖茶。因此明清时期,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都统称为“茶园”或“茶楼”。而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最初也是由茶馆支付的,也就是说卖茶是主业,演戏只是为了娱乐茶客或吸引茶客。因此有人说:“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

cy316.com延伸阅读

吉安采茶戏


清中叶,在吉安府的中部和北部几县农村流行一种由灯歌演变而成的花鼓戏。一个戏仅有一旦、一丑、一生三个角色,故又称“三脚班”或“三小戏”。伴奏乐器有竹木邦、小锣和正反手胡琴各一件,演出剧目多为表现劳动人民的劳动和爱情的单头戏和“三小戏”。

清末叶,一度在永丰、吉水、吉安盛行的宜黄戏和汉剧相继衰落,许多宜黄戏、汉剧艺人加入花鼓戏班,使花鼓戏在唱腔、行当、角色、演奏等方面均得到充实,发展为“七唱三打”的半班,增加了青衣、正生、花脸等行当角色和唢呐、笛子、堂鼓、锣、钹等乐器,并能演出整本大戏。花鼓戏、三脚班、半班既是同一剧种,又有一些差别,后来统称吉安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很丰富,分为三大类:单头戏、三脚班戏、半班戏。吉安采茶戏的唱腔和表演具有鲜明的吉安地方特色,唱腔吸收了山歌小调的素材,粗犷、朴实、易于表现现实生活,共有曲调100余种;表演保留了灯彩的风格、诙谐、欢快,如小丑坐矮桩、走矮步,小丑走小脚步,小生耍折扇等。

中国采茶戏永恒传承


采茶戏,是流行于闽西龙岩、宁化、清流、长汀、连城和闽北光泽、政和、将乐一带的戏曲剧种。据老艺人传说,采茶戏源于江西赣南的九龙山。明末清初,九龙山流行茶歌、灯舞和花鼓,茶农们每逢迎神赛会或欢庆丰收,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以后,在茶歌、灯舞和花鼓的基础上,吸收东河腔和徽剧的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一种小戏。初期戏曲内容多表现民间生活,一般只有三五个角色。清末以后采茶戏发展迅速,戏班遍布各地。

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所以,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

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与之有交互影响的关系。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其产生的时间,较采茶戏和花鼓戏稍迟,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

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大致相差不多。这两种戏曲,也是起源于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因为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时间、风格等等都比较接近,所以在这三者之间,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营养的交叉关系。

明代我国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称临川派),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而引起的。汤显祖的剧作,注重抒写人物情感,讲究辞藻,其所作《玉茗堂四梦》刊印后,对当时和后世的戏剧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点上,茶使汤显祖在我国戏剧史上所起的作用,当不会限于流派的一个名字上。

过去不仅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就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又都兼营卖茶或最初也在茶馆。所以,在明、清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因为这样,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馆支付的。换句话说,早期的戏院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

上一个世纪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楼”、“广和茶楼”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等等,就均是演出场所。这类茶园或茶楼,一般在一壁墙的中间建一台,台前平地称之为“池”,三面环以楼廊作观众席,设置茶桌、茶椅,供观众边品茗边观戏。专业剧场,是辛亥革命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还特地名之为“新式剧潮或“戏园”、“戏馆”。这“园”字和“馆”字,就出自茶园和茶馆。

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另外,茶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既然已成为社会生产、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戏剧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的开场词中,即有“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把观众一下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

在中国地方戏剧中,桂南采茶戏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华其他地方戏剧中独树一帜。挖掘、抢救、保护、传承桂南采茶戏,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乃至世界戏曲史,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挖掘、抢救、保护、传承采茶戏,对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人们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听采茶戏,感受中国茶文化


采茶戏,是流行于江南地区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汉族戏曲类别,产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种类繁多,各地特色鲜明。2006年5月20日,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茶戏,是直接由采茶歌和采茶舞脱胎发展起来的。如采茶戏变成戏曲,就要有曲牌,其最早的曲牌名,就叫“采茶歌”。

江西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安远,信丰一带,采茶戏与盛产茶叶有关。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从唱采茶歌发展为采茶戏有几个阶段。采茶歌最早只唱小调,每句仅有四句唱词,如“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这种小曲生动活泼,委婉动听。采茶歌再经发展,便由采茶小曲组成了“采茶歌联唱”,名曰“十二月采茶歌”。如“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进茶园,佃了茶园十二亩。当面写书两交钱。二月采茶……。”

后来,“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入元宵灯彩行列,成为“采茶灯”,“采茶灯”主要唱调是[茶黄调]、[摘茶歌]、[看茶调]、[报茶名]等。它由姣童扮成采茶女,每队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手持花篮,边唱边舞,歌唱"十二月采茶"。这种"采茶灯"形式简单,纯属集体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采茶戏迈了一步。

明朝,盛产名茶的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即从“采茶灯”中八个(或十二个)采茶女中分出二人,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个队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唱边舞,唱着“十二月采茶歌”(每人轮唱六个月);扮丑角的手持纸扇在中间穿插打趣。这就是原始节目《姐妹摘茶》。

后增加了开茶山、炒茶、送哥卖茶、盘茶等细节,丑角扮成干哥卖茶,便更名为《送哥卖茶》。这种采茶灯(又名“茶篮灯”)的演出已是采茶戏的雏型了。赣南的“茶篮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又涌现了表演其他劳动生活的、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戏,如《秧麦》、《挖笋》、《补皮鞋》、《捡田螺》、《卖花线》、《磨豆腐》等等,因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尚无管弦伴奏,便统名为“采茶戏”。采茶戏因是从民间歌舞、灯彩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剧目又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音乐唱腔又多民歌风味,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茶对戏曲的影响,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对所有戏曲都有影响的,是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是茶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戏剧也须臾不能离开茶叶。

茶艺表演的艺术之路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艺表演的艺术之路》,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学界对茶艺表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就我个人而言,茶艺表演为茶道增添了色彩。

目前,茶学界关注热点,一是精神层面的,即热衷于“茶道”和“茶艺”的概念区分、彼此互为依存关系的探讨,茶文化精神内核的深层分析或中日茶文化的比较;或茶文化与宗教关系的探讨等等。

二是关注物质层面的,如从茶(艺)馆的涌现,探讨文化与经济如何实现“双赢”的问题’;以及对茶馆如何定位的思考等;另有对特色茶程式方面的介绍说明文。当然,也不乏对于茶文化宏观层面的研究:对于茶艺表演的更深层的学术研究,茶学界少见专著,每所提及均作为阐述茶道和茶艺的附属,以内容与形式、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加以论述。

也许是人们认为茶艺表演的形式重于内容,是一种浮于“机巧”的样式,因而疏于对茶艺表演本身更深层内涵的探讨。更有学者,从形而上观点出发,认为茶艺精神即茶道,是“道,可道,非常道”,认为“中国品茗艺术是不能表演的”,而在于品饮者“自悟”。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品茗艺术加之于表演会破坏茶道“顺应自然”的宗旨。在对茶艺表演方面的研究中,华南农业大学的郑永球老师发表了论茶艺的演示技艺与文化内涵系列文章,对置茶、烹泉、悬壶高冲、润茶等技艺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深层探讨,充实了茶艺表演研究领域的内容。

茶艺表演表示出了人们的不同看法,日本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

茶百戏 我国的千年古茶艺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艺,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便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案。如今,茶百戏还可以在同一茶汤中使图案由显现-消失-再显现变幻多次,形成不同图案。

茶百戏始见于唐代,在宋代由于受到宋徽宗和朝廷大臣、文人的推崇做到了极致,当时不仅盛行于朝廷,也流传于闽北武夷山一带。元代后茶百戏逐渐衰落,到清代后几近失传。2010年,茶百戏已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武夷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介绍,点茶是茶百戏操作的基础,也是茶百戏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点茶在茶汤中形成丰富泡沫,才能形成各种文字和物象。

“在古代,茶百戏仅能用绿茶演示,但如今茶百戏可以用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等其他茶类演示,表现山水、花鸟、人物和文字,图案保留的时间也从古代的瞬间逐步延长到2-6小时。”章志峰如是介绍。

此外,章志峰表示,茶百戏的茶汤不仅可供欣赏还可品饮。据称,茶百戏采用点茶法,将茶汤连茶末一同饮用,较之泡茶法,人体可获得茶中不溶于水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保健功效。

近代茶艺的发展


近代茶艺指从清朝康熙中期起,至民国三十八年止(一六八九至一九四九年),长达二百五十九年。

这个时期的茶文化特色一是朝廷酷茗,清人入中原后,对汉人文化甚为留意,茗饮也是汉人文化的一环,清代君主多有好者。由于在上位所好,因此特色二是民间社会亦盛行茶礼俗,茶馆兴隆,遍行各地。特色三是茶叶贸易鼎盛,茶叶传入英国后,造成各阶层饮茶的习惯,英国本身并不产茶,只好向中国购买。十九世纪初期,中国输出品中已有六成是茶叶。

清朝康熙年间画家冷枚的赏月图,最足以代表这种茗饮方式。二是茶娘式,自古以来民间最主要的饮茶方式,即以大茶壶冲泡分饮,乾隆年间画家丁观鹏所绘的太平春市图最能表示此种饮茶方式。第三种饮茶法则是功夫茶法,主要流行于闽南广东地区。这种饮茶法是从唐代陆羽茶经中演变而来,饮茶时先将泉水贮藏于茶壶之中,放置烘炉上面煮水,等到水初沸,把武夷岩茶投入宜兴壶之中,用水冲之,盖好盖子,再用热水浇壶身,然后倒出来品饮。这种饮茶法的特色就是以水淋壶身,目的在于发挥茶性,到了后来更使用温润泡,内外双重引发。

茶艺之艺术品茶体现修养


想了解《茶艺之艺术品茶体现修养》知识吗,丰富的《茶艺之艺术品茶体现修养》内容等你来看!

茶艺与个人的艺术修养有密切的关系。饮茶、艺术地品茶是个人艺术修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茶艺姿态与行为修养

茶艺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姿态,包括几个方面。

1、个人的坐姿、走姿,要显得文雅、端庄、稳重,大方得体。

2、茶艺操作技艺显得高雅、文明、卫生,为高尚的艺术姿态,并且彬彬有礼。如执拿茶具、冲点、斟茶等。

3、品茶的礼貌,接茶要三个手指文雅地端杯,细闻幽香,慢慢地品尝滋味,何等高尚。

所有这些,都直接地体现个人的行为修养,是艺术的修养、艺术的追求。

二、茶艺过程与行为修养

茶艺的整个过程,同样是艺术的体现。品茶过程有节奏地一步接一步地开展,动作优美,形式艺术化地完成。可见,茶艺过程正是个人的行为艺术修炼过程。

三、茶艺精神与内在艺术修养

品茶表达于艺术形式,感受现于精神意境。品饮茶过程引发的精神意境可划分不同层次,我就个人的理解,提出把精神层面划分为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及其含义列表如下:

第一层和和睦相处,和好,以茶联谊相处层次

第二层敬尊敬长辈,敬重他人,以茶为礼礼貌层次

第三层雅雅志,雅量,雅观,以茶修养修养层次

第四层明明理,明达,以茶悟理理性层次

本文《茶艺之艺术品茶体现修养》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茶艺术书法中关于茶的内容


书法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它不仅具有审美功能,还对人们的修身有帮助,柳公权就曾说过“心正则笔正”,而茶恰恰也兼具这两方面的作用,因此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喜爱的两项活动,而两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唐代时,书法艺术盛行,而茶饮逐渐普及,这时书法中关于茶的内容也逐渐多了起来。比较著名的是唐代狂草大师怀索和尚的《苦笋帖》,其中书有“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此帖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宋代无论书法史还是茶史上,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这一时期茶人迭出,书家群起。书法“宋四家”之一的蔡襄本身就是一个茶道大师,他的茶学著作《茶录》本身也是一件书法杰作之一的蔡襄本身就是一个茶道大师,他的茶学著作《茶录》本身也是一件书法杰作,抄本、拓本很多。此外,他的《精茶贴》、《思咏帖》除了书法价值外,也有茶学价值。其余“宋四家”也有很多和茶有关的帖子,苏轼有《啜茶帖》、《一夜帖》和《新岁展庆帖》,米芾有之烹茶率皆漫浪,而真知其味者不多见也”的感叹,可见非内行人不能写出。此外,他还书过《述茶》一轴等。郑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郑板桥,他关于茶的诗书画及轶事是为人们津津乐道。其中有《湓江江口是奴家》题名是诗的首句,全文为:“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此为行书的杰作。此外,还有行书对联“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行书条幅:“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道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等很多。

清代书画大家吴昌硕有篆书横披《角茶轩》,其笔法气势源自石鼓文,另有很长的行草落款,对“角茶”的典故、“茶”字的字形作了记述。 苏东坡巧题茶联 苏轼在出任杭州通判时,时常微服出访,体察民情。这日,苏轼来到一寺院游玩,方丈没有见过苏轼,见他穿着普通,看也不看苏轼一眼说道:“坐”。又吩咐小沙弥:“茶”。不多时,小和尚端上一碗极普通的茶。 苏轼不作回答,只是自顾欣赏墙上的一幅禅机画作。方丈见他能欣赏此画,定非等闲之辈,便急忙又跟苏轼说道“请坐”。重新吩咐小沙弥:“泡茶”。

临别之时,方丈才知道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便赶忙起身恭敬地道:“请上座!”随即转身高喊小沙弥:“泡好茶!”苏轼也不推辞,又稍作片刻。

素闻苏轼书法精湛,临别时,方丈请求苏轼题联留念。只见上联为“坐请坐请上座”。下联为 ”茶泡茶泡好茶”。也有记载说这个精彩的小故事的主人公是郑板桥。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3254.html

上一篇:历代饮茶法中国人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下一篇:茶民俗以茶待客的习俗礼节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