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我国的茶叶生产重点县-灵山县迈开了提质增效的步伐

2019-11-30

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春茶的生产旺季,灵山作为我国茶叶的生产重点县,也开足马力,投入到春茶的加工中了,争取抢占市场。

茶山采茶

灵山是我国的茶叶生产重点县。全县茶叶种植面积6.83万亩,茶叶年产量9050吨,产量居全区第一,也是该县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多而不优”的状况长期困扰着灵山的茶产业。“只有提质,才能增效。”灵山县农业局局长陈振新说,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灵山县迈开了提质增效的步伐。不断加快集约化经营,加快茶园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是灵山县茶叶产业提质的重要措施。

“我们加大对茶衍生品的探索和研发力度,催生了茶月饼、茶蛋糕、奶茶、茶口香糖、茶冰激凌等系列新产品,使产业链得到延伸。”灵山县灵鑫茶厂老板温昌铛说,他将着力提高茶叶加工设备和工艺,提升附加值。

以体验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是灵山茶产业的一个新亮点。茶叶种植、茶叶加工品尝、立体种植采摘、农耕体验……在灵山县中茗茶叶产业生态园,吃、行、游、购、娱等多样化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新的销售模式,为茶叶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3月25日,记者走进灵山三科电商园茶叶城,茶企的线上线下销售正在火热进行中,好一幅“互联网+”营销新时代的画卷。“茶叶城的建立,为我们商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销售、交流的平台,3月还未收尾,我们线上线下已经销售茶叶1.5万公斤。“大怀山茶”负责人周世平说。

小编推荐

湖北竹溪县倾力发展茶叶生产


湖北竹溪县倾力发展茶叶生产

地处鄂西北山区的竹溪县是湖北省有机绿茶生产大县,基地面积达18万亩,已采摘8万亩。茶叶是竹溪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全县有茶叶龙头企业两家,产值过亿元。生产的“龙峰”、“梅子贡”茶多次在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奖。但随着打工经济的发展,茶园生产管理环节投工多、请工难、工价高,生产成本加大,因此茶园效益低,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受阻。8月初县农机局和龙王垭茶叶集团参加了全省茶叶机械化现场会,观摩了五峰青岗岭生态茶园建设和机械操作演示。回来后我们把会议情况向县茶叶生产领导小组汇报,县委、县政府提出五项措施做强做大茶叶产业。

一是重视基地建设。以海拔600至1000米的北部、中部乡镇为重点,稳步发展基地面积。到2011年,茶叶基地达到20万亩,产量1000万斤,收入5亿元,建成5个茶叶大乡镇。二是增强核心竞争力。走“集团+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实施“集团带茶场、品牌带全县、大场带小场”战略,把龙王垭、梅子垭建成省级龙头企业。三是抓好种植加工。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技术培训。改造加工方法和机械设备,推进茶叶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全过程标准化。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全县各部门要落实产业扶持政策,把茶叶产业的投入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位。县政府每年投入资金支持品牌开发、基地建设、茶园管理、新机具及新技术引进推广。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县乡主要领导抓茶叶产业的工作机制,形成举全县之力抓产业的氛围。县委、县政府将产设纳入相关单位综合目标考核。

今年县农机局多次深入茶叶重点乡镇和生产加工企业座谈,了解茶叶生产加工机械需求,并与县茶叶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研究制定了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发展规划,用3至5年集中发展茶园建设改造、中耕施肥、植保、喷灌、修剪采摘、加工等机械化。截止当前,全县新增茶叶生产加工机械336台套,其中补贴机具262台套,申请补贴68万元,受益农户197户。

云南打造千亿云茶大产业 为提质增效出行动方案


云南作为产茶大省,普洱茶驰名中外,滇红茶和绿茶也十分出名,为打造千亿云茶大产业,近日,省政府发布了《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着力推进茶产业基地提升、主体培育、品牌打造、科技创新、质量保障等重点工作。

云南茶产业

云南省是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茶产量最大的省份之一,2016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610万亩,茶叶总产量37.5万吨,综合产值达670余亿元。此次出台的方案提出,将充分发挥云南茶产业物种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基础、产品特色、民族文化等优势,大力推进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

按照方案规划,到2020年,云南省茶叶面积将稳定在630万亩左右,茶叶产量达到38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到2022年,全省茶叶产量达到40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并将打造综合产值20亿元以上茶产业重点县15个。方案提出,将通过3至5年发展,把云南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茶叶生产、加工、贸易、文化和茶旅游重要基地。

针对茶企业普遍小散弱问题,云南省提出将精准施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切实提高产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鼓励支持茶叶企业采取合资合作、兼并重组、股份制等方式,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实力。

春茶增产提质新技术


推迟轻剪 常规的茶冠而轻修剪都在冬季的12月至翌年2月进行。实践证明,这样做一是修剪后枝易受冻害;二是剪除了越冬芽,使春芽萌发时间推迟;三是剪去了茶树冠面枝条已积累的养分,影响春芽的萌发力和生长粗壮枝,最终影响春茶产量与质量。因此,修剪时间宜在霜期过后进行,以剪后30~40天就可开采头春茶为佳。

提早追肥 常规追肥大多在3月上中旬,春芽开始萌发时进行。试验证明,春茶养分的利用率仅12%,若提早在2月中旬施下,春茶养分利用率可达17%以上。每亩宜施速效氮肥(如尿素,硫铵等)20~30千克,在距茶树主干25~30厘米两侧,各开一条宽30~40厘米的小沟,然后将肥料施入沟内,再覆上把沟填平,井修好沟畦。在春芽萌动和长至一芽一叶初展时,各喷一次综合型叶面营养肥,如农多收、稀土多元叶面肥、福大多元叶面肥等,可明显提高春茶产量。

适时早采 常规开采大多在10%以上芽梢达到采摘标准时才开采。春芽开采宜早不宜迟,有5%的春芽就可开采,先采摘树冠以下的萌芽,再采摘树冠面上的芽。采摘时第一、二批宜采芽尖,或一芽一叶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加工高档名优茶,第二批以采摘一芽一叶到一芽三叶初展的叶为宜。春茶采摘不应留真叶。

贵州湄潭县大力支持茶叶标准化生产


日前,贵州省湄潭县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当地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并大力支持茶叶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战略实施,对标准化生产、有机认证及实施品牌战略的企业均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据了解,湄潭县是贵州的产茶大县,为实现由茶叶资源大县向茶叶产业强县的迈进,该县县委、县政府以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建设标准化茶园为重点,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注重单一种植向注重产加销3个环节转变,由注重产品向注重品牌转变,由注重省内市场向注重国内外市场转变。

同时,县质量技监局积极推进茶叶企业标准化生产,对达到要求并验收合格的企业,县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获得认证的分别一次性奖励两万元。在建设优质茶园、加快基地化进程中,进一步完善茶园建设的扶持政策。

在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市场化进程中,该县还积极组织企业推介“湄潭翠芽”产品,参加“中茶杯”和“中绿杯”以及国际名茶评比活动,对获得最高奖的一次性奖励企业1万元;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贵州省著名商标的一次性奖励两万元;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税收达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据湄潭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加大品牌宣传和推介力度,并制定“湄潭翠芽”公用品牌推介方案,采取政府牵头、部门承办、企业参与、财政补贴等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团到全国大中城市和湄潭茶主销区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促进茶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湖南邵阳县:打造“中国油茶产业第一县”


湖南邵阳县是油茶种植大县,近几年来县政府也一直在大力扶持油茶产业发展,今年该县茶油产值已经冲破20亿元大关,达到了24.5亿元,正致力于打造中国油茶产业第一县。

油茶

邵阳县被誉为三湘“天然油库”,有“中国茶油之都”“中国油茶之乡”之称。近日,记者从邵阳县召开的省重点项目中国・邵阳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园推进会上获悉,近年来,该县抢抓机遇,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扶持发展油茶产业,全力打造“中国油茶产业第一县”。县里每年向油茶产业投入6000万元以上发展引导资金,对油茶基地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并创新推出林地流转、茶林入股、林地务工、护林补贴、造林养老、茶林观光等“六林”精准扶贫模式,为贫困群众拓展富路。

着力建设中国・邵阳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园,推动油茶产业向集群化发展。示范园总投资8亿元,两年多来已完成投资5.77亿元,建成了交易、会展、检测、培训、科研等中心,开设了油茶博览专区,开通了“国油网”。

目前,邵阳县油茶林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5.4万亩,年产茶油1.89万吨,已累计带动3.9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77575.html

上一篇:教你一招 挽救发霉的普洱茶

下一篇:民间宝贵的文化遗产茶歌的历史来源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