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品茶境界:识茶、识水、识器、识人、识道

2019-11-16

茶饮到一定程度,便要讲究境界。

第一是识茶。中国茶品类繁多,各有特色。饮者的最起码功夫,要一尝便知什么茶。至少也要懂得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的区别。

其次便是要分辨得出茶的优劣。茶的品质差别极大,也极细。同是绿茶,龙井与碧螺春有差别;同是龙井,特级与一级有差别;同是乌龙茶,岩茶与铁观音有差别;同是岩茶,本山与外山有差别。虽然不必如专业茶师那么精确,至少也要闻得出香型,喝得出醇厚浅薄,这才能品出韵味。有了识茶的基础,才能进入更高境界。

其次是识水。茶既是一种饮料,就要讲究泡茶之水的质量。对此古人已有许多高论,经典的说法是“山泉最佳,井水次之,江水又次之”。而且要如王安石一样能喝得出江中水与江尾水的区别。今天情况已有许多变化。对于都市饮者来说,真正的泉水井水无处可觅,江水则污染得不能饮用。比较容易得到的就是优质矿泉水。注意不要用纯净水,更不宜用自来水。有了好水后,还要懂得冲泡的方法。一般来说,绿茶比较简单,八十度左右开水即可。乌龙茶的温度要求则较高,既要现烧,又不能沸滚太久。m.cy316.CoM

有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茶具,这便是识器。中国的茶器,是一门洋洋大观之艺术。最好的当然要数江苏宜兴紫砂壶。名壶价值胜过黄金。除此,还有许多茶器如德化、景德镇的瓷茶器也很漂亮。对于一般饮者来说,要懂得欣赏。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茶水与器具相配的道理。比如,乌龙茶要用“曼生壶,若琛瓯”,必须将茶水从壶里倒到小瓯里,考究的还配有拇指大小的闻香杯,先闻后饮,所以又叫功夫茶。绿茶就最好用玻璃杯,看茶叶在晶莹剔透中如花般绽放,未饮先醉,自然别有风味。识器的还一重意思是要能识大器。即饮茶时的外部环境。品茶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活动,可在陈设典雅的茶室中边饮边听若隐若现的轻音乐;可在朋友家中自泡自饮,随心所欲,慢慢啜品。可在花前月下,树旁水边,席地持壶,与自然为伍。不管什么环境,当以清静、洁净为上,方有情趣。

识得水识得器,就该识人了。现在人们饮茶,已经不仅仅是解渴解乏,而是一种交际、休闲的方式。这也是如今都市中茶馆大兴的根本原因。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若要使这茶饮的身心两畅,选择什么样的人一起喝茶就十分重要。因为喝茶跟喝酒不同,酒是越喝越热闹,越喝越兴奋,所以人多一些,杂一些不要紧。而茶呢,一般来说是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淡泊,所以共饮者就不宜多,品格也要高雅。若与势利小人之流共座,就只会糟蹋好茶,败坏胃口。

饮茶的最高境界,则是识道。饮茶有道,道在何处?有人说:茶禅一味;有人说:和敬清寂;有人说:道在屎橛;种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可惜都叫人一头雾水。按我的理解,如果将茶作为一种精神的物质载体,茶道就是饮者通过饮茶这个活动形式,感悟到某种人生境界。感悟越深,境界越高。这个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很难用儒、释、道任何一家的理论来固定。有时候,哪怕只要有一些小小的,甚至很世俗的感悟,也就够了。到了此种境界,就不再是一般的饮而是“品”了。饮茶之乐趣,或许也就在于此。

精选阅读

识茶先识干茶


购茶时,先学会看干茶。干茶,在台湾,也叫茶干。

1、干燥

用手背触摸,用手的触觉感受,茶叶是不熟很干燥,受潮的茶叶千万别买,因为已经变质了。

2、叶片整齐

观察茶叶整不整齐,叶梗、黄片、茶角、茶末、杂物等都不是好东西,但也别苛求到一点也没有。人工越来越贵,茶梗只靠机器是无法全部捡干净的,黄片是掺杂的较老叶子,茶角、茶末是茶叶搬来搬去必有的现象,茶末很细如粉,茶角粗些。这些副茶在一定程度下是被允许的。

3、条索良好

查看整齐度之后,还要看茶叶条索是否良好。条索是茶叶揉成的形态。一般说来,条索紧结好,不管它被揉成什么形状。而其形状都有一定的规格,如西湖龙井碗钉状;文山包种自然卷曲,不要太卷;冻顶乌龙揉成半球形,铁观音团揉成球形。形状的要求自然与茶的香、味有关系。

4、颜色与香气

观察茶叶的颜色并闻闻香气。好的茶叶有宝光,焙火重的颜色变深而渐渐失去光泽;制作好的轻发酵茶,因茶汁结晶的附着而呈青蛙皮的颜色。将茶叶凑近鼻子连续深闻几下(不要随意用手抓),好茶香气清纯,什么茶就应带什么香气,如红茶有麦芽糖香,重发酵乌龙茶有是果香,轻发酵的茶有清香等。

接下来,就一定要泡茶,喝喝看。

普洱茶收藏(三)识茶先识人


目前茶饼收藏的一大特点,圈内流通远甚于拍卖市场的流通。如果没有在第一线淘茶经验或专家长眼,您更应该小心上当。

正岩先生总结出茶饼收藏中 五大陷阱:

(1)山头陷阱

艺术品收藏追求名家,茶叶的收藏向来讲究山头。原本名山标签是茶品质的保障,然而如今名山茶不仅价格昂贵离奇,更由于人们的盲目追捧和过度采摘,其品质也已名不副实。何况还有大量外来茶源被运作加工,贴上名山茶的标签。名山标签已沦为商家炒作的说辞。

(2)古树纯料的低价陷阱

以2012年勐海茶厂春茶收购价为例:扦插种植的毛茶十几元至四十几元一公斤,而古树茶的收购价是数千元一公斤。古树茶数量有限,能出高价买到货真价实的纯料已属不易,卖家低价推销所谓古树纯料,实在是缺乏常识。

(3)纯野生茶的概念

自从人类开始采茶、种茶以来,适合品饮的茶种植物已经普遍经过了人类的驯化。即使不是人工栽培的茶树,经过人类采摘等人为干预以后,也不能称为纯野生茶。市场上大量的野生茶饼、茶砖,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个伪概念。

(4)具体明确到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树龄之说,也是一种自欺欺人。

一棵茶树,除非砍断,观其年轮,实际上是难以推断其具体树龄的。由于土壤贫、沃有别,同样年龄的老树树干粗细差别也很大。业内常见几位茶学专家在一起推断一棵老树的树龄,结果居然从一百多年到六、七百年不等。可见估算树龄是一种缺乏科学依据的主观判断,以此作为定价的标准,不可深信。要有祥细记录才可以

(5)普洱茶收藏中比较注意茶品的包纸与内扉,不同时期使用的纸张与印刷并不相同,了解相关内容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茶品知识,还将在辨识茶饼真伪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

茶饼收藏首先是一种感官体验,与故事无关。要想提高品鉴力,要不断提高第一线收茶的经验,多喝多体味,更要多结识专家,识茶先识人是不二法门。嘴感过硬、体感过关,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好茶。

品茶“养在深闺人未识”


人类对美的追求一般都有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但繁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就又会回到初始状态。现在世界上流行简洁的审美,从家具到服装,简洁已成为上流社会的?选,只有乡下人才喜欢大红大绿带繁琐花边的衣服。

古人对陶瓷的审美一开始就滞后于制造。那时,陶工的生产只考虑实用,不考虑审美。好不好看不重要,主要的是好不好用。一旦生活有了富裕,人们的要求才开始奢华,在陶瓷上刻画几笔,表明人们对美的追求。

彩陶随之出现了,原始青瓷的印花刻花装饰出现了,绘画瓷器也出现了。至宋朝,中国陶瓷的装饰基本手法已经完备,攀登上了美学的第一个高峰。

后来的1000年,陶瓷成了中国的代名词,CNINA一词双关。陶瓷的装饰手法再没有本质的突破,仍在全素(颜色釉)、单色(青花)、复色(彩瓷)中徘徊,只是越来越靓丽,越来越讨世人欢心。

彩瓷唐朝就有了,我们所说的彩瓷是以绘为主,有具体图像内容的,唐三彩那种胡涂乱抹随意生成的不算。宋朝最负盛名的彩瓷就是磁州窑产品,粗枝大叶,肆意豪放,曾被日本人奉为神品。进入元明清,

彩瓷品种开始增加,色彩丰富许多。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相继粉

墨登场,前后持续大约四百年时间。

今人不搞专业又不喜收藏的人恐很难分清上述彩瓷的区别,老百姓也没必要分清它们,反正瞧着赏心悦目就可以了。其实工匠们的发明就是为讨好社会,问题在于早期的彩瓷发明是在讨好百姓,晚期的彩瓷品种均是讨好统治者——明清两代皇帝。

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四大彩瓷成为彩瓷的主流,其他诸如素三彩、墨彩、矾红彩、浅绛等都是衍生出来的品种。了解彩瓷的人都能感受彩瓷品种内在的变化,由外在热烈逐渐变为内在含蓄。粉彩是彩瓷王国的收山之作。发明它时已近康熙王朝尾声,距今约三百年。

雍正一朝使粉彩迅速发展完善,数年的工夫粉彩就攀登上顶峰。这跟雍正帝有关,在繁忙的政务之余,雍正为减轻心中的压力,对粉彩倍加关爱,御批中对粉彩的烧造常有具体指示:某某花卉去掉黑色,某某叶子少画一点等等,这些御笔朱批今天都可以在清档中轻易查到。

雍正粉彩鹤立鸡群无疑与此有关。政治是经济的前提,经济是艺术的前提。雍正粉彩所达到的妩媚、妖娆、娇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个成就用数字来表达就比较通俗易懂。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家中有一盏台灯,基座是一只中国粉彩花瓶。把这只花瓶改做台灯时,想必不是专业人士干的,手中没有金刚钻,揽不了这瓷器活,无法在瓶底下打眼,电线也就无法从中穿过,只好在瓶身外搭拉着,不甚雅观。这只花瓶,应该说这只台灯就默默地在大使床头呆着,为其夜读照明。不知是大使的幸运,还是台灯的幸运,这么多年,这只台灯没有被顽童或佣人或狗或猫打破,在床头柜上一待就是几十年。

大使去世后,家人处理后事时请苏富比专家来帮忙。专家就是专家,进屋巡视后说,一屋子财产可能不抵这只台灯,说完就将其送上苏富比的拍卖会。

后来的故事颇富传奇,世界各地的行家藏家闻风而动,蜂拥而至。轮番上手,翻过瓶底,上面写着:大清雍正年制。每个人都在庆幸当年改制台灯的人英明,未在瓶底打眼,否则遗憾万年。

现在可以告诉读者的是,这只雍正粉彩蝠桃橄榄瓶高40cm,当年以4150万元港?成交后,主人慷慨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

闻香识佳茗


品茶,要先学会闻香。一杯好茶,必定是色香味俱全的,学会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才不算辜负了一杯好茶。我们通常用“香”来形容茶的气味和滋味。品茶不懂香可不行,所谓闻香识女人,闻香也能识好茶!

茶叶香气组成复杂,形成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品种、地域、栽培条件、鲜叶质量、加工工艺等都会影响着茶叶的香气。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用一些艰涩难懂的词来描述茶香,有一些小伙伴甚至单凭气味就能辨别出茶的类别和品性,于是就很好奇,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对于初学者而言,常常是只知道茶很香,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来表达这种香。那么,茶香究竟应该怎么品呢?调动好五官,准备好鼻子,跟我来吧!

茶香,本是茶叶中的一个本质属性,是由茶的品种、土壤、气候、茶园生态、树龄、制茶工艺和储藏等多因素决定的。

1、茶香的构成

喝茶的时候,总是觉得茶特别香,像清香又像花香,像甜香又像醇香。香味很复杂,不好描述,茶香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呢?茶香是一种混合物。迄今为止已鉴定的香气物质约有700种,鲜叶中香气物质近100种,制成绿茶之后,有200多种,红茶有400多种,乌龙茶就更多了。然而香气物质的种类虽然多,但含量却微乎其微,茶中的香气物质占干茶的0.005%~0.05%。可见,就是那么一点点物质,就让茶产生了美妙的香气。

2、茶叶中的香气物质

按结构特点大致分为四类:脂肪类衍生物、萜烯类衍生物、芳香族衍生物、含氧、氮的杂环化合物。

3、感受茶香两个途径

鼻腔感受:鼻子就是闻气味的器官,茶香随着热气进入鼻子,再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香气的感受和记忆就形成了。我们说一个人的鼻子灵,一方面是说他的鼻子灵敏,一般人闻不到的气味也能闻到,另一方面说的是他对香味的记忆好,闻到一种香气就能说出是什么味道。

口腔感受:口腔也能“闻”到香气?口鼻相连,喝茶的时候,茶汤咽下去,口腔中飘散的部分水汽传到鼻腔,常常让我们感觉到“口齿留香”。这种香气直接表现在,呼吸之间有香气在口中至胸腹之间徘徊。

口中对于香气最敏感的地方是口中上颚跟鼻腔的交接处,所以,很多有经验的茶人在品鉴一款茶时,会将少量茶汤饮入口中,稍微低头,用嘴巴吸入少量空气。当吸入空气时茶汤混著空气在口鼻交界处翻搅,容易让嗅觉感受到茶汤的香气。

4、茶香应该怎么品

对于茶香的鉴赏一般要三闻:闻干茶的香气(干闻)、闻开泡后充分显示出来的茶的本香(湿品、热闻)、要闻茶香的持久性(冷闻)。干品,抓一把干茶闻一闻,也可以呵一口气趁热闻;湿品把盖碗内外都用热水烫一下,把水倒出,置入茶叶,加盖5秒后,趁热闻香。注水之后,加盖5秒,掀盖闻香,主要辨别有没有烟焦味、霉味等异味。出汤后,掀盖闻香,主要闻香气是否高扬,辨别香气类型。对比第一到五泡的香气,判断香气是否持久。热闻,茶香热闻的方法有三种:从水汽中来闻茶香、品闻杯盖上的留香,用闻香杯慢慢地品闻杯底的留香;冷闻,是在茶汤冷却后进行,可以闻到原来被茶中芳香物掩盖着的其他气味。

5、茶香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绿茶:清香,清新淡雅的香,鲜而纯净;毫香,由于绒毛多而产生的独特香气;嫩香,幼嫩的原料与老原料制成的茶有明显差异;板栗香,绿茶炒制过程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香气;兰花香:高级绿茶带有的似兰花的香气,如龙井。

红茶:花香,发酵程度较轻的红茶带有清新的花香,如英红九号;蜜香,浓醇的类似蜜糖的甜香,鼻子和口腔都能感受到,如滇红;果香,发酵适度产生的类似熟果味的甜香;松烟香:用松木熏制产生的松香味,如正山小种。

乌龙茶:清香,清新高扬的香气,如清香型铁观音;花果香:似花又似果的丰富香气,如台湾高山乌龙,凤凰单丛;火香,由于焙火形成的烘烤香,如大红袍;奶香;一些品种特有的牛奶般的香气,如金萱、部分单丛;蜜香,发酵程度高的乌龙茶会有近似红茶的蜜香,如东方美人。

白茶:嫩香,原料鲜嫩而具有清鲜的香气,如白毫银针;毫香,茶条多毫而带有特殊的毫香;枣香、药香,白茶陈放成老白茶之后形成的浓厚的香气;日晒香,白茶经过日晒,吸收阳光形成气味。

普洱生茶:毫香,亦说“嫩香”,是“毫”所表现出来的香气,此香茶品品质较高者特有的香气;花香,茶叶散发出类似的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按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花香和甜花香两种。如:景迈地区的茶就有典型的兰花香;清香,优质的晒青毛茶还未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果胶香,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普洱熟茶:豆香,是茶叶香气和“水气”相伴一起产生的特殊香气;陈香,普洱茶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类似老木头的香气;樟香,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醇香,普洱熟茶特有的渥堆工艺形成的浓醇的香气。

茶之雅,在于品。品之关键,在其香。品茶离不开品茶香,茶香也是一款茶品质优劣的表现之一。如果能用正确的方法来感受一款茶的香气,那么也就避免了学茶之路上的很多弯路。

喝茶识功效


过去,在对茶叶功效的宣传方面过于笼统,给消费者的感觉是,似乎所知的茶叶功效适用于所有类别的茶叶,当然茶叶虽然品种有所不同,但是成分大致相似,只是含量有差别而已。真正用以区分六大茶类的主要方式是制作工艺,制作工艺对于茶叶的内含物质是一次重新塑造的过程。

所以不同茶类的功效会在某一方面相对显著,如何您喝茶只是更注重口感的话,当然可以不用去研究功效问题。但是如果您需要茶叶为您健康服务的话,不妨了解一下不同茶类在功效方面的主攻项,这样喝茶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普洱茶——降三高

1、降脂

临床试验表明,普洱茶能降低血液中三甘油酸酯的含量,具有降脂的作用。茶叶降脂的物质基础主要是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等。茶多酚降脂主要因其能抑制细胞中胆固醇的合成,具有降低血液中LDL、提高HDL的功效。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内含物质丰富,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都高于其他茶类。咖啡碱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增大血管有效直径,增强心血管壁弹性,对心脏有阳性收缩效应,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2、降压

对城市中老年人健康的调查结果表明,适量饮茶可预防或降低高血压。国内对茶多酚降压作用的临床试验表明,普洱茶在降压和调脂方面的功效要优于其他茶类。高血压的形成是受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on)类物质所调节的,能抑制血管紧张素工转换酶(ACE)活性的化合物就具有降压的效果,普洱茶中多种化合物对ACE具有抑制活性作用,并且以茶多酚中的儿茶素抑制作用最强。茶叶降压的物质基础主要是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弘氨基丁酸、茶叶皂苷等成分。

3、降糖

茶多糖可以降血糖已被公认,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泡饮粗老茶可以治疗糖尿病的说法。普洱茶的原料相对以粗老叶比较多,原料越老,茶多糖含量越高;发酵中物质分解与转化也提高了茶多糖的含量。茶多糖又是生物活性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发酵的降解与转化,又分离出小分子低聚糖。小分子低聚糖才是普洱茶降血糖的主要“功臣”。糖尿病与人体内一种生物酶活力的异常(增高)密切相关,这种生物酶也逐渐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靶标之一。

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和公司开始寻找这种生物酶的抑制剂。普洱市普洱茶研究院、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实验室——费舍尔细胞信号传导实验室、长春理工大学共同合作完成的一项课题研究发现,普洱茶具有显著抑制糖尿病相关生物酶的作用。这个功能仅对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有用,而参与体验的正常人血糖值无改变。

绿茶——抗氧化

绿茶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抗氧化。在1985年的一项数百种天然物的抗癌性测试中,发现绿茶的抗氧化作用是维他命E的20倍强,可以显著地减少活性氧的产生,有效清除自由基。美国曾有一个试验,将含有绿茶成分的护肤品涂抹在皮肤上后,即使被猛烈阳光照射,亦可让导致皮肤晒伤、松弛和粗糙的过氧化物减少约1/3。

绿茶对人体的抗氧化作用主要体现在若干有效的化学成分和多种维生素的协调作用上、尤其是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C、芳香物、脂多糖等,能增强人体心肌活动和血管的弹性,抑制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强免疫力,从而抗衰老,使人获得长寿。

红茶——舒张血管

红茶是全发酵茶,性温和,养胃护胃。但是一般全发酵茶都有此功效,比如普洱熟茶。其实红茶还有一项非常独特的功效,那就是舒张血管。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发现,心脏病的病人每天喝上4杯红茶的话,血管舒张度可以从6%增加到10%,这虽然不能同常人血管受到刺激后舒张度会增加百分之13%相比,对曾经患过心脏病的人来讲,已经是够好的消息了。

这项研究的领导人维塔博士说,红茶的疗效虽然不能让病人的血液流通回复正常,但是让血管畅通情况改善了很多。他说,红茶的效果相当于降胆固醇药、运动、以及维他命C,主要原因是其中所含的flavonoids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肪蛋白,亦即所谓的“坏胆固醇”。

观色识茶


我国茶叶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500余种。目前,一般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特点和外形差异进行分类。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等几大类。

绿茶

绿茶的特点是“绿叶绿汤”。

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以龙井茶和碧螺春茶最负盛名。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狮峰、五云山、虎跑山、龙井。茶的品质是形如雀舌,色泽翠绿,香馥浓烈,滋味鲜爽。具有“形美、色绿、香郁、味醇”四绝,是茶中极品。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太湖洞庭东山碧螺峰。茶叶外形像烫过的头发一样卷曲成螺,白嫩的茸毛遍布,叶底嫩如雀舌。

红茶

红茶的特点是“红叶红汤”。

制法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最出名的当推产于安徽祁门县的“祁红”。它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清亮。香气似果香,又似花香。饮时入口醇和,清爽持久、回味隽厚、味中有香。英国人最爱喝祁红,称它为“群芳之最”。

黄茶

黄茶的特点是“黄叶黄汤”。制法比绿茶制法多个闷堆工序。珍品是“君山银针”,产于洞庭湖中一个叫君山的小岛。茶叶芽头茁壮,芽身金黄,紧实挺直,茸毛密盖,长短大小均匀,誉称“金镶玉”。冲泡后,香气清新,汤色浅黄,滋味甜爽,叶底透明。

黑茶

黑茶的特点是“叶色油黑或褐绿色,汤色橙黄或棕红色”。制法主要是渥堆变色,即茶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为油黑。

黑茶中的佼佼者是普洱茶和六堡茶。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茶性温和,具有药效,可以醒酒、消食、化痰。宋代诗人王禹曾写诗赞美了普洱茶的香味和茶形,诗曰:“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赏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六堡茶产于广西苍梧县。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和南洋一带。茶的品质是:色彩黑褐有光泽,汤色红亮琥珀色,滋味醇厚,带有槟榔味和烟味。

白茶

白茶的特点是“汤色杏黄”。制法分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传统的白茶不揉不捻,形态自然,茸毛不脱,白毫满身。福建北部出产的“白毫银针”堪称魁首。它形如尖针,色如白银,芽肥壮、茸毛厚、富光泽。茶味香气清新,滋味醇和。有健胃提神之效,退热降火之功。

青茶

又称乌龙茶。特点是“汤色金黄”。制法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

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上品。它外形肥壮均匀,紧结卷曲,色泽绿润带宝光,内质馥郁质隽永,胜幽兰之香。茶叶甘醇爽口,鲜滑回甘,具有特别的“岩韵”。

如何闻香识茶?


茶香,是茶的灵魂,同时茶香也是判断茶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一些资深老茶友,通过闻香识茶,就能判断一款茶的好坏,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茶,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1、闻哪里?

首先,干茶香。一般而言,好茶的干茶香格外明显,质量越高的茶叶,香味越独特明显,如闻到一股青涩气、焦煳气那么多半都是劣质的茶叶。

其次,杯盖香。在水冲入盖碗后3-5秒,拿起杯盖,先闻杯盖的中心,再闻杯盖的边缘部分。不同的茶其香气产生的时间会不同,可在冲泡不同次数后分别闻杯盖香。

第三,落水香。有些茶,从杯盖中或许闻不出香气来,可是在入口时,会有香气从口腔中表现出来。当然,跟杯盖香一样,温度渐减,香气会有变化。

第四,杯底香。当茶喝完后,将叶底倒出来,用心感受下盖碗杯底的香气。此时盖碗的温度不高,如果依然有浓郁的香气,此款茶在香气品质上应属上乘。

2、怎么闻?

首先,热嗅。温杯烫盏过后,开始冲泡,出汤之后从杯盖闻香气以及感受热汤中的落水香,此时从茶汤飘散出来的香气还夹着沸腾的水蒸气,是为“热嗅”。茶香气的高扬或者低沉,在这个时候已经高下立见,不过这时嗅到鼻腔的主要是一股热气,我们只能简单判断这款茶是否带有杂味、异味,也就是判断茶香是否纯正。

其次,温嗅。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香型,有些茶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香型,不过大多数茶的香气并不是单一的,或是几种相加混合,或是几种轮流变换,这都是茶香的丰富。当然,从整体来说,通常一款茶的香型表现是保持不变的,一泡换一香型的情况非常少见。

再次,冷嗅。品完了茶汤,可能还对茶的滋味念念不忘,这时候去闻品茗杯或公道杯中的香,则为“冷嗅”,可判断这款茶的香气是否持久。有些茶香气馥郁却并不持久,茶汤没了香气也就没了,有些茶虽香气淡薄,茶香反而持久不散,即使没了茶汤,还可以闻到或浓或淡的香气,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挂杯香”。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每次闻香的时长最好是2~3秒,闻茶的时间太短,会对香气感受不充分,但时间太长也会产生嗅觉疲劳,从而失去灵敏感。

3、茶香哪里来?

原因一:品种

不同品种的茶树各有其不同的品种香,品种香很难用文字来描述,通常那些描述茶的香气的词,如果没有喝过足够多的茶是很难感受到的。

原因:产地

同样的茶树品种,种植在不同的地区,因为日光辐射强弱、日照时间长短、茶园方位朝向、气温高低、降雨量多寡、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施肥种类与周遭生态环境等不同因素,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产地香气。

原因三:季节

单一产地的单一品种,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内含的香气成分也会不同。在较为潮湿并且日照短的春季,香气较为清新优雅。

原因四:工艺

制造加工是决定茶叶香气的最重要因素,采制当天的天气则是能否制造高级品的先决条件。茶叶的成熟度、茶叶采摘时段、茶青叶片采摘比例、制茶人的操作方式等,这些都决定了茶叶的香气。

辩识果香!


我们把茶的果香型分为水果香和干果香两种。

1.水果香:茶叶中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的香气,其形成原因不一,有些是因为本身具有水果香的香气物质得以显现,有些则是因为具有几种香气混合而形成的效果,因此虽然常见,却不易捉摸。如毛桃香、蜜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橘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萝香、苹果香等。

闽北青茶及部分品种茶属此香型,绿茶的碧螺春散发花果香,川红具有橘子香等。此种香气在普洱茶中也普遍存在,或如苹果,或如柠檬,或如甜桃,或如西瓜等等。

与之相关香气有部分紫罗酮类衍生物,以及具有浓甜香和水果香的部分内酯类,具有柠檬清香的部分萜烯族酯类,还有在加工及储存中产生的芳樟醇氧化物。

2.干果香:茶叶拥有类似于干果的香气,或如苦杏仁,或如松仁,或如槟榔,或如桂圆干等等。

具有干果香的茶往往是存放有相当年份陈化度较高的茶,如六堡茶的槟榔香,普洱茶杏仁香等;还有传统正山小种的桂圆香等。

直接相关的香气物质有具有苦杏仁香的苯甲醛,和有干果类香气的茶螺烯酮和2-乙氧基噻唑等。

茶香很复杂,都可能因为采摘、制作、保存等产生独特的香气。哪怕是被香型所定义,但往往一种茶也可能含有多种香气,像这种花,又像那种花,还像水果、奶油、坚果、蜂蜜等香气,一点点的干扰都会导致众多香气成分比例变换,香气产生变化。

因此,我们所说的各种香气类型,都是意想香,为了方便交流而定义的。

岩茶:如何闻香识茶?


想喝武夷岩茶,主要是好奇“岩韵”,而“岩韵”首要体现就是岩茶的香气,岩茶的香气跟其他茶类的香气有什么不一样呢?它独特的霸气是否只是体现在它的香气上?好的岩茶才有“岩韵”,如果想挑到好的岩茶首先就要学会品香,品武夷岩茶的“香气”。

岩茶的香气认识,主要体现在干香,盖香,水香,杯底香。

【干香】

是指干茶所具备的茶气,有个很好的方式来区分干香的好坏,将盖杯用开水加热后倒干,取适量干茶置入杯中,加盖轻摇即可闻香。

在闻干香的时侯可以感受出茶叶的干香效果,是否有异味杂味,但不易区分出茶品的好坏。也不好在些环节鉴品出茶的品质或品种特征。

当然也有一些茶干就能很好表现出品种特征的茶。如:奇兰,老枞水仙这些品种特征相当明显的茶品。

【盖香】

第一道茶出水之后在杯盖上留下的香气。

盖香是区别茶叶品种特征及品质高低的重要环节。很多茶品的特征在杯盖的表现都是很显的,当然,盖香也是从茶的香气上对茶叶品质好坏进行评定重要指标。

茶品在盖香上的表现主要有:品种香(茶香),花香,炭火味,果糖香等。

还有就是茶叶的异味杂味(如果有异味杂味)这个时侯也可以很好的品评出来。如:烟味,返青味等。

【水香】

是指茶水入口后在口腔中的香气。

这时是对盖香的进一步加深了,也就是对盖香的进一步确认。

【碗底香】

是指几泡以后,将盖碗倒置,取出茶叶后盖碗碗底的香气。

这个香气也是对茶叶品质高底的进一步确认,以清幽的香气为上。当然主张,盖香,水香,杯底香的三香一致为上了。

茶香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对岩茶的香气而言,花香,果香为茶中的上品,茶香,炭香为岩茶所必备的特点,烟味,返青等异杂味为茶中大忌。

对于茶叶香气的品鉴上,特别要注意:

清香≠青香,茶香(品种香)≠花香,炭香≠果糖香。

1、清香vs青香

清香的岩茶,是指茶叶本质特征好或香气表现比较理想的岩茶使用轻火工艺精制的成品茶,实指岩茶制作工艺的培火较轻的茶品。

而青香,则是茶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发酵时间过短或炒青时间不够而导致的青草的味道,是加工不到位的特点,即使焙足火花也有可以有青味存在。

清香,是茶的工艺问题,而青香,则是茶的品质问题了。

2、品种香vs花香

这两都实质上是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所有的茶叶都具有的茶香,在清香的茶里面较难区分的是茶香与花香之间的不同,个别品种茶如:105(黄观音)本身所具备的品种香就有点类似花香,不过对于茶香和花香的区分来说,品种香相对较锐,冲,而花香的茶的香气要更幽,更具收剑性。

3、炭香vs果香

炭香则主要体现在中足火的区分上了,炭香在盖香中的体现为焦糖香,主要表现在茶品前三泡的香气上,而果香的体现则要冲泡二到三泡以后可能才能体现出来。

对于岩茶香气的认识来说,还在于各位在品饮的过程中,注重对比,注重积累,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区分了。

关于前面所说的几种香气:

茶香:指品种香,也就是各种茶叶品种本身所具备的品种的香气。

花香:清香的茶品中表现出来的类似花粉的香气。

果糖香:是指中火或中火以上的茶品开泡时感受到的类似于蜜糖或果奶香的香气。

炭香:是指中火或中火以上茶品所具有的炭火味。要区别于焦香(培火过高或过急而产生的咖啡香)。

清香:实指岩茶工艺中轻培火工艺所制作的岩茶的一种香型。别于足火或中火的熟香型。

关于清香及熟香:

常理来说,清香的岩茶以轻培火为主,熟香的岩茶以足火为主,而中火的茶品有可能表现为轻香,也有可能表现为熟香,不好完全界定。

花香必然表现在清香型的岩茶中,而果香则必出自熟香的茶品中,清香茶中的果香,熟香茶中的花香,则是个案中的个案,或说是实属难得的精品了,个人认为不大可能。

观茶色 识茶类


我国茶叶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500余种。目前,一般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特点和外形差异进行分类。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等几大类。

绿茶

绿茶的特点是“绿叶绿汤”。

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以龙井茶和碧螺春茶最负盛名。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狮峰、五云山、虎跑山、龙井。茶的品质是形如雀舌,色泽翠绿,香馥浓烈,滋味鲜爽。具有“形美、色绿、香郁、味醇”四绝,是茶中极品。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太湖洞庭东山碧螺峰。茶叶外形像烫过的头发一样卷曲成螺,白嫩的茸毛遍布,叶底嫩如雀舌。

红茶

红茶的特点是“红叶红汤”。

制法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最出名的当推产于安徽祁门县的“祁红”。它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清亮。香气似果香,又似花香。饮时入口醇和,清爽持久、回味隽厚、味中有香。英国人最爱喝祁红,称它为“群芳之最”。

黄茶

黄茶的特点是“黄叶黄汤”。

制法比绿茶制法多个闷堆工序。珍品是“君山银针”,产于洞庭湖中一个叫君山的小岛。茶叶芽头茁壮,芽身金黄,紧实挺直,茸毛密盖,长短大小均匀,誉称“金镶玉”。冲泡后,香气清新,汤色浅黄,滋味甜爽,叶底透明。

黑茶

黑茶的特点是“叶色油黑或褐绿色,汤色橙黄或棕红色”。

制法主要是渥堆变色,即茶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为油黑。

黑茶中的佼佼者是普洱茶和六堡茶。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茶性温和,具有药效,可以醒酒、消食、化痰。宋代诗人王禹曾写诗赞美了普洱茶的香味和茶形,诗曰:“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赏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六堡茶产于广西苍梧县。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和南洋一带。茶的品质是:色彩黑褐有光泽,汤色红亮琥珀色,滋味醇厚,带有槟榔味和烟味。

白茶

白茶的特点是“汤色杏黄”。

制法分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传统的白茶不揉不捻,形态自然,茸毛不脱,白毫满身。福建北部出产的“白毫银针”堪称魁首。它形如尖针,色如白银,芽肥壮、茸毛厚、富光泽。茶味香气清新,滋味醇和。有健胃提神之效,退热降火之功。

青茶

又称乌龙茶。特点是“汤色金黄”。

制法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

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上品。它外形肥壮均匀,紧结卷曲,色泽绿润带宝光,内质馥郁质隽永,胜幽兰之香。茶叶甘醇爽口,鲜滑回甘,具有特别的“岩韵”。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20398.html

上一篇:叶底颜色描述大全(二)

下一篇:叶底颜色描述大全(一)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