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为什么茶里有茶梗?和茶品质有什么关系?原因如何怎么样

2019-11-16

在有饮茶习惯的人已经很多。在喝茶的时候,有的人会有些疑问:为什么有的茶挑拣的很干净,而有的茶却有很多茶梗?到底是有茶梗的茶好,还是没有茶梗的茶好?其实,这与每一种工艺的标准有关系。

对于绿茶而言,带有茶梗则表示不够干净,价格就低了。

就乌龙茶而言,品种有很多种。每种茶的制作标准不一样。有铁观音、本山、漳平水仙、台湾各类乌龙茶等。铁观音茶梗越少越好。茶梗太多,就是低端茶的表现。

而台湾茶的茶梗是不需要除去的。这是为什么呢?

在台湾茶叶历史的演变中,形成其独特的制茶工艺,包揉工艺。在制茶的过程中,将手采的一心两叶用特殊的包揉工艺,制成紧实的半球形。制茶师们发现,这样做出来带梗的茶叶,更能凸显高海拔茶叶的独特韵味。如果买到的台湾茶是没有茶梗的,那就很假了。

为什么安化黑茶的茶梗会那么多?

一、是采摘标准:制作黑茶需要比较成熟的鲜叶,所以有茶梗是必然的。

二、茶梗里含有较多糖分与其他营养物质。比如氨基酸。这些能使得黑茶带有甜醇的滋味。

三、茶梗的存在,可以使茶砖身内有空隙,氧气充足,有利于品质的形成,有利于水分的排除,从而增强砖身的结构力与强度。

四、茶梗的存在,使砖身比较透气,有利于金花(冠突散囊菌)的繁殖。所以,国家对于黑茶的茶梗含量是有规定的,必须是15%-18%之间。

通过这篇

小编推荐

喝茶为什么会回甘?回甘与茶品质有关系吗?原因如何怎么样


苦是茶的真味,也是生命的真味,好茶总是先涩后香,人生总是甘苦交叠,细细品味、慢慢感悟。有时最苦涩时正是芳香将至,最甘甜时却有苦涩暗藏。

都说人生如茶,常常有“苦尽甘来”这一说,有人因为茶的苦涩而不喜欢喝茶,但也有人因为茶的回甘而喜欢上茶,甚至有人以是否喝茶回甘来评判茶叶质量的好坏。

那么,喝茶为什么会回甘呢?回甘效应到底跟茶叶质量有关系吗?

一、什么是回甘?

回甘是苦与甜比例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感官味道。茶汤入口时苦涩微甜,擂台打响,先是苦涩味居上,但在口腔内慢慢回味,甜味反超苦味,直至结束。

二、为什么会回甘?

茶,多种物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味综合体,它给我们的感受可分为“涩、苦、鲜、甜”四种。

1、涩是茶叶最原始的味道,因为茶叶中含有儿茶素、黄酮类组合而成的多酚类化合物,呈现涩味。

它在鲜叶中的含量最高可达18%-36%。经过多道制茶工艺后,泡茶时多酚类物质析出的多与少,就成了茶汤味道的决定性因素。

2、苦,则源于茶汤中的咖啡碱、茶叶碱、可可碱、儿茶素、茶皂素等物质。

3、鲜来自于茶叶中的茶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物质。茶中氨基酸含量越高,就越能够降低苦涩味,提升茶汤的鲜甜度。

4、人们最爱的甜,要归功于茶汤中的单糖、双糖等可溶性的糖类物质,这些糖类物质含量越高,茶的味道就会显得越甘醇,这也是喝茶回甘的原因之一。

另外,大家公认的一种说法认为,喝茶回甘主要是茶多酚跟蛋白质结合导致涩感转化的过程。

茶叶中的茶多酚跟蛋白质结合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薄膜,导致口腔局部肌肉收缩,形成涩感,当薄膜破裂的时候,口腔肌肉恢复,就会出现回甘生津的效果。

其实,每个人对味道感受的灵敏度不一样,对苦涩滋味的承受力也不同,所以我们无法简单的以喝茶回甘与否来判断茶叶质量的好坏。只能说茶的回甘强度和持久性是判断好茶的标准之一。

喜爱生普的人,大多爱着这化苦后的回甘。馨香的花蜜鲜活,喉韵深深,强烈的回甘侵袭舌苔,甚至其甜香余留,久久挥之不去。

愈喝下去,愈感其清透甘嫩,清香从鼻腔溢出,通畅舒爽,欲罢不能。每口苦过后喉间生甜,且满溢清香,令人不禁有所期待,下一口的苦尽甘来。

湿漉漉的春雨季,拿出心爱的紫砂,撬一点茶柜里藏着的普洱,把心里的苦涩泡在茶里,喝出甘甜;把烦恼浸在茶里,喝出释然的感悟。

茶毛的多少和茶叶的品质有什么关系?


有很多的茶友在挑选茶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干茶上面附着有白色的或者金黄色的毫毛,有很多卖家会告诉你这是高品质茶的特征,毛毛越多质量越好。这让很多人都认定有茶毛毛的茶才是好茶。但真的是这样的吗?干茶上的小茸毛都是些什么?这些茸毛对茶叶品质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关系?

干茶上的小茸毛都是些什么?

茶毛毛是茶毫,也叫茶毛。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这个指标在很多情况下作为茶叶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茶友们得知道茶叶的好坏并非由茶毛毛的多少来衡量。很多茶都有茶毛毛,特别是绿茶、红茶等。但并非所有的茶都可以一概而论,如龙井,在加工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辉锅,辉锅的目的主要是干燥茶叶,促使茶叶香气物质的进一步形成,但它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磨掉茶叶表面的茶毫,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点,所以龙井、竹叶青等茶不能用毫毛的多少来决定它的等级。

有茶毛毛的茶才是好茶吗?

“没有茶毛毛还是好茶吗”?林志玲的这句广告语不知误导了多少茶友。茸毛对很多名茶的外形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工夫红茶、烘青、白茶以及许多名茶,都要求显毫。但这可不是断定好茶的标准。

以绿茶来说,绿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一部分的茸毛脱离,沾附在茶叶的表面,成茶冲泡过后,茶毫溶于茶汤中,茶毫中丰富的氨基酸以及其它的有效成分,从而也增进了茶汤的香气和滋味。比如越是高档的名优茶(君山银针、碧螺春)的茶汤滋味越醇厚,香气也越高。

而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普洱茶,黑茶、白茶(寿眉,贡眉,白牡丹)等这类茶在采摘制做时,要要求采摘开面叶为料,大多较为粗老,太嫩了反而做不出来这等风味。

从这一点上来看,茶毫越多茶越好,茶毫越多的茶品,鲜爽度也会更高一些。但是茶毫也并不是评判茶叶好坏的唯一标准。茶叶的品质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茶毫的多只能是某些干茶茶品的特征之一,却决不是评判茶的唯一标准。

茸毛对茶叶品质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关系?

茸毛越多茶芽,往往是茶树品种特性的表现,不仅对茶叶的外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是幼芽和优质茶叶的标志。茶叶茸毛中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成分均极显著低于茶身中的含量,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茶身中的含量。

芽叶茸毛多,对大多数茶类说是一个优质性状。幼嫩芽叶茸毛多,制出来的茶叶多具毫香,毫多的干茶鲜爽度也会高一些。但是茶叶上茸毛的多少并不是判定茶叶质地好坏的唯一标准。

茶叶的品质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单单是要看茶叶的茸毛、茶叶的嫩度。茶毫多或者显毫是某些干茶茶品的特点之一,我们可以去欣赏它,但也无需过分追求。

茶叶包装与品质有什么关系?


市面上的茶叶,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大袋散茶,一种是单泡包装茶叶(包括小袋茶和小罐茶),第三种就是紧压茶(通常是整饼、砖等等)。很多茶友在面对这几种包装形态的茶时,不知道如何去选择,今天小编就来讨论一下它们的优缺点。

大袋散茶

整袋或整罐的散茶其实是最好保存的。在日本有一个传统,会把珍贵的碾茶包起来放进一个装满茶的大陶罐里储存一年,使得这个茶在周围充满茶的环境中慢慢熟成,而茶气不散。反之,茶叶如果少量少量的存放,是很容易走味的。

但是,生活中往往有人觉得大袋茶很容易走味,其实是每次取茶后没有密封好,或者置放的环境不适合。如果想要保存红茶、绿茶,建议整袋茶不要开封,放入冰箱,保存一年是没有问题的,取出之后,待茶叶恢复至室温再开封即可。

单泡包装茶叶

单泡茶为泡茶减少了很多麻烦,每次泡茶随取随用,出门携带也很方便。作为送礼来说,也显得精致珍贵一些。如果喝茶比较多,频繁从大袋散茶中取茶容易污染茶叶,而单泡茶叶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但如前所说,小袋茶因茶量不够,不聚茶气,也容易走味,不适宜长期保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次性真空包装茶,最常见的就是颗粒性乌龙茶(如铁观音、台湾高山茶等)。有的每袋里还会附上脱氧剂,如果放进冰箱保存,可以长久不失鲜爽和高香。但一般来说只有颗粒形茶才抽真空,条索茶容易断碎。如果你想要长期喝到滋味稳定的颗粒性乌龙茶,建议购买一次性真空包装型。

紧压茶

紧压茶作为一种特定的保存方式,不仅能让茶叶与外界的空气缓慢而稳定地接触,也利于(普洱)厌氧菌的繁衍和代谢,促进茶叶的转化。

一般来说,只有特定的茶才会做成紧压茶,最常见的就是普洱跟白茶。市面上也有的人为了标新立异,把红茶、绿茶等也拿来压饼,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就见仁见智了。

紧压茶的包装有两层,内层是白棉纸,外层是笋壳或牛皮纸,这样的包装非常适合紧压茶类的后期转化,如果开封过外层的,即使有白棉纸的内层保护,也不宜长期存放于空气中,最好置于紫砂罐或紫陶罐中存放。

传统的饼茶和砖茶确实不方便撬取,不过现在市面上的紧压茶已经很多花样,小沱茶、巧克力砖等,都是非常容易取用和携带的。

总的来说,要想平时能喝到好茶,又想要保持茶叶品质的稳定,就要根据不同的茶类和自己的使用习惯来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了。

喝茶减肥到底是不是真的?茶叶和减肥有什么关系?如何怎么样


在这个爱美的时代里,减肥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减肥而开始喝茶,那么喝茶减肥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先说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你是去茶山、茶叶店,都很少见到体形过肥的人,好像爱喝茶的人都比较苗条。虽然没有明确的科学研究指出“喝茶一定会瘦”,但喝茶确实是预防肥胖的福音,也是减肥人士的好帮手。

茶叶与减肥不得不说的关系,到底有多神奇呢?

一、茶叶与减肥的关系

《本草拾遗》中提到茶的一个功效:“久食令人瘦,去人脂”,说明从古代开始,就有喝茶可以使人变瘦的说法。而现代科学也解释过,茶叶中的部分化合物可以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食品,但与减肥并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喝茶能缓解吃撑了的感觉,让人感觉给肠胃“刮油”了。

喝茶从另一个方面成为了减肥的好助手,就是它的低热量。现在气温升高,很多人喜欢喝冷饮奶茶,里面的糖分含量十分可怕。减肥期间应尽量避免含糖饮料,喝茶就是饮料最好的替代品,既解渴又低糖低热量。

喝茶之后会带来一阵“饥饿感”,吃些蔬菜、水果即可缓和,此时千万不要胃口大开,摄入高热量食品,不然喝茶对减肥还会带来反作用。

二、不同“肥胖”,选择不同的茶

减肥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千万靠着“减肥茶”的白日梦就放弃对自己的严要求。喝茶更多的是对身体的调理过程,所以针对不同的“减肥需求”,你也要选择不同的茶喝,就像交友一样,给彼此一个认识的过程。

1、乌龙茶

油腻食品的克星。虽然油炸食品是公认的高热量食品,但偶尔还是会禁不住它们的诱惑,吃完马上又反悔。乌龙茶富含纤维素,解油解腻效果最佳,能有效避免肥胖。

2、普洱茶

消化不良的救星。普洱茶,尤其是熟茶,促进肠胃消化、新陈代谢的效果不容小视。但喝完普洱茶容易出现“饥饿感”,千万要忍住不能继续吃。

3、红茶

零食甜品的好搭档。下午茶时会吃上一两片热量不低的饼干或一个号称“减肥杀手”的小蛋糕,但聪明的方法是,搭配着红茶一起食用。

红茶是发酵茶,饮用后可以温热身体,加快体内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生姜与红茶一同热饮效果更佳,尤其对女性而言,还能暖胃、改善体寒性质。

三、减肥唯一的真理

茶叶总体来说都是从树上采摘再到制作加工产生不同特性,里面还是有一些相似成分在过程中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减肥降脂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茶都有这些功效。所以不能轻易下定义哪种茶的减肥效果最好,因为每种茶的效果不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减肥需求或口感喜好去挑选。

相比吃不正规的减肥药打乱身体规律,喝茶除了减肥,还给人们带来其他数不尽的好处,养成饮茶的习惯也不失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喝茶减肥只是一种观念,并不是“特效药”,不能想着靠喝茶体重就能降下来。减肥还是离不开唯一的真理:“管住嘴,迈开腿”。

茶汤和茶叶的品质有什么关系?


从色、香、味、形判断,是辨别一款茶叶的好坏基本方法。很多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会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判断茶叶的品质。但茶汤往往也会暴露很多信息,那如何从茶汤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呢?

茶汤和品质的关系

之所以看茶汤就能判断茶叶的品质。是因为茶汤能反应出茶叶在原产地、制作工艺、储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原产地生态优良,茶树长势良好,制成的茶必然清澈明亮;制作工艺精良,没有明显加工缺陷的茶,茶汤亮度好,不会发灰发暗;储运过程把控严格的茶,较少碎末,茶汤干净透明。

由此可见,茶汤是辨别茶之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茶汤来辨别茶叶品质呢?

观察茶汤的三要素

观察茶汤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澈度三个方面辨别品质。

1、色度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色。通常来说,绿茶是浅绿色,红茶是红色,白茶是杏黄,生普黄中透绿,熟普是棕褐色等等,只要这个茶基本符合该茶类的基本特征,就没有问题。

2、亮度

是指茶汤颜色的亮与暗。但亮度往往容易跟颜色混淆,有的颜色看起来很亮眼,比如金黄,有的颜色看起来很暗,比如土黄。

在颜色中,除了色度,亮度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就如红茶,一些优质的红茶汤色十分艳丽,而低档红茶汤色却呈现暗褐,即使在阳光的照耀下却丝毫不觉得明亮。

3、净度

净度即茶汤的清澈度,茶汤的清澈与否,肉眼就比较容易识别,但仍需注意的是判断的时候必须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干扰,如茶毫、茶碎末等。

好茶的茶汤可以允许有一些茶碎末沉在杯底,但从上往下观察清澈见底。或使用玻璃公道杯,是清澈还是浑浊,从侧面看更为明显。

小贴士:

从茶汤角度判断,要注意三点:

1、趁热观察

茶叶泡后,放置过久,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导致茶汤变色和氧气结合,颜色会发生变化,因此,茶色中茶汤之色应从茶叶刚泡好后的茶汤来辨别。

2、选用白瓷碗观察

使用白瓷茶具观察汤色更佳,透明的玻璃用于欣赏茶汤是好的,但是其特性会影响茶汤的真实呈现。

3、冲泡时不要搅动茶叶或投过多的碎末茶

各大茶类基本的汤色特点

了解完观察茶汤的三要素,下面来介绍一下几大茶类基本的汤色的特点。

1、绿茶,绿叶绿汤

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颜色翠绿鲜明,清澈透明。

2、红茶,红叶红汤

制法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颜色看起来较艳丽,茶汤在阳光的照射下,能感觉到颜色亮而鲜活,且碗底无沉淀。

3、青茶,汤色金黄

制法主要是渥堆变色,即茶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为油黑。色彩黑褐有光泽,汤色红亮琥珀色,滋味醇厚。

4、黄茶,黄叶黄汤

制法比绿茶制法多个闷堆工序。汤色一般是浅黄略带绿,清澈明亮。

5、黑茶,汤色橙黄或棕红色

制法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明亮。

6、白茶,汤色杏黄

制法分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汤色清淡,一般是杏黄色。

7、普洱生茶

制茶分初制和精制,初制包括:摊青、杀青、揉捻、晒青;精制主要是筛分、匀堆、拼配、称重、蒸压、干燥等

新制生茶汤色为黄中透绿,年份生茶汤色会逐步为变深,具体颜色变为浅黄、明黄、橙黄、栗黄、橙红等。

8、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主要是在晒青毛茶的基础上进行渥堆发酵,汤色一般为褐红色。

不难发现,每一类茶虽然汤色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优质茶汤通常需要具备色泽明显、清晰透亮、油润饱满的特性。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颜色,对于普通人来说,虽然很难一眼看过去就准确判断茶叶品质,不妨把茶汤当做判断茶好不好的辅助手段。先看茶汤再喝茶,如果能印证自己的判断,说明水平又提高了。

安化黑茶怎么样?有什么特点?如何有哪些怎么样


1、产地优越

(1)区域:安化县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部,资水中游,是一个山区,东与桃江、宁乡接壤,南与涟源、新化毗邻,西与溆浦、沅陵交界,北与桃源、常德相连。

(2)地理环境:地域东西长而南北短,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南北形成“V”型,东西形成“W”。境内群山连片,丘、岗、平地分布零散,山体切割强烈,溪谷发育,水系密度大。这种高山坡地,可开辟成熟土,栽种茶树,建成茶园。县内土壤以板页岩风化发育的土地面积最广,约占总面积的71.1%。茶园土质较好,酸碱度适宜,养分含量较高。茶园土壤以酸性和弱性为主,氮、钾和硒等有机质含量丰富。

(3)气候:县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为16。2℃,≥10℃的年活动积温为5016℃,初终间隔日数为241天,茶树的生长期长达7个多月。降雨量年平均为1687.7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足以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要求。资江横贯县境中部,流程120.85公里,支流48条,流域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8%。在柘溪库区,由于大水体效应的影响,无霜期平均长达300天,冬暖夏凉,更适宜于茶树的生长。

2、品种优良

制作安化黑茶的茶树品种是湖南安化雪峰(云台山区)山的大叶种,芽叶发得又大又嫩,内含的化学成分特别丰富,制出的茶叶香高味浓。

3、形状各异

安化黑茶有“三砖、三尖、一花卷“之说,目前为止有八十余种大小规格:

三砖:黑砖系列产品、花砖系列产品、茯砖系列产品

三尖:天尖系列产品、贡尖、生尖

一花卷:千两茶、百两、十两等系列

除此以外,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十大名茶、联合国馆指定茶、湖南馆指定礼品茶生产商,精选优质黑毛茶曾制作了专供世博的系列产品。

4、工艺复杂

制作安化黑茶的鲜叶需经杀青、揉捻、渥堆、松柴明火干燥,制成黑毛茶后再将其蒸压,可制成各种形状的紧压茶。安化黑茶最具特征的工序是初制进程中的“渥堆”发酵工序与“松柴明火”干燥工序;在精制过程中,茯砖茶的“发花”与千两茶的日晒夜露干燥。如果没有这些工序,便不能称之为安化黑茶。

5、越陈越香

与其他茶类只有一至两年的保质期不同,安化黑茶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安化黑茶成品在存放的过程中有一个缓慢的发酵过程(俗称“后发酵”),逐步形成特有的陈香风格,陈香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存放时间越长的黑茶,其陈香风格越浓厚,品质也越高。

6、饮用方法多样

(1)传统煮饮法:取茶(刀削)10-15g(3-4人饮用),将水(500ml)烧至初沸时(壶壁起水泡时),将茶放入,至水滚沸后,文火再煮2分钟,停火滤渣后,分而热饮之。

(2)功夫泡饮法:用功夫茶具,按功夫茶泡饮方式冲泡饮用。

(3)杯泡法:用有盖紫砂或陶瓷杯,取茶5g沸水冲泡,加盖2-3分钟后即可饮用。

(4)凉茶饮法:按传统煮饮法操作,茶水比一般为1:60至100,煮好后,滤渣放凉饮用,有条件的可用水壶冰箱放凉饮用,更具风味。

(5)奶茶饮法:按传统煮饮法煮好茶汤后,按奶、茶汤1:5的比例调制,然后加适量盐,即成西域特色的奶茶。

7、收藏鉴赏

安化黑茶极具收藏鉴赏价值,可按品种收藏;可按年份收藏;可按生产的批次收藏;业内人士将安化黑茶称为可以饮用和收藏、拍卖的老古董,如五十年代的陈年天尖茶在2005年就已经卖出48万元的高价,千两茶更是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目光。

8、久喝“上瘾”

经常喝安化黑茶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不喝不知道,一喝离不了。”一喝上安化黑茶后,就被安化黑茶的神秘的魅力所折服,再换喝其他茶就怎么也不够味了。一天不喝安化黑茶,就会觉得周身不自在似的。

9、老少皆宜

安化黑茶茶性温和,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饮料,春夏秋冬四季能饮,早、中、晚能饮,临睡前喝安化黑茶,也不会影响睡眠。

10、有益健康

安化黑茶的主打特色就是健康:黑茶性温,主要功效是消食去腻、调理肠胃(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能够有效的起到降低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软化人体血管的功效,能够补充人体所膳食营养(主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等),黑茶(特别是茯砖茶、千两茶)中所含有特殊成分金花,由于此成分仅在千年灵芝上有发现,且保健功效显著,故又称“小人参”。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8197.html

上一篇:加糖的红茶,你还敢喝吗?原因如何怎么样

下一篇:茶叶有哪些种类?都有什么特征?如何有哪些怎么样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