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的泡法:一杯二盖小三大四五飘六煮

2019-11-16

茶叶的泡法,可以归类为:

一杯二盖小三大四五飘六煮。

杯泡法

所谓的一杯,就是杯泡法。取5克左右的白茶,放到玻璃杯或保温杯里,直接冲90度左右的开水,一分钟后就可以喝了。

盖碗法

所谓的二盖,就是盖碗法。整一套茶具来,像功夫茶泡法一样,取5-8克白茶到盖碗中,用90度左右的慢慢冲泡,以公道杯分享。

小壶法

所谓的小三,不是那个小三,而是小壶法。用中品的大肚紫砂壶,置7-10克白茶,用90度左右的开水闷泡几十秒出水,即可慢慢品饮。

大壶法

所谓的大四,就是大壶法。用大肚高身的大品瓷壶,放10-15克白茶,用90-100度开水闷泡。可反复续水,从早喝到晚,味道特别醇厚和清爽。

飘逸杯泡法

所谓的五飘,就是飘逸杯泡法。取5-8克白茶于飘逸杯中,90度左右开水冲泡。

煮茶法

所谓六煮法,就是煮茶法。取15克左右三年以上老白茶,置于煮茶器中,加常温清水到八分满,武火煮三分钟左右,滤出茶水,或改文火慢煮。茶桌见人品,学习茶礼仪

主人要主动介绍茶

主人要先说出准备好的茶种类,然后问客人喝什么茶。然后简要地介绍一下所冲泡的茶叶名称、产地、品质特征、冲泡要点及文化背景等,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倒茶前要温茶壶、茶杯

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90°以上的开水冲烫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温壶不仅要温茶壶,还要温杯。

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因为,正对他人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是非常不礼貌的。

忌徒手抓茶叶

取茶时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入。

送茶杯时忌碰杯沿

将泡好的茶端给客人时,最好使用托盘,若不用托盘,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触杯沿。端至客人面前,应略躬身,说“请用茶”。也可伸手示意,同时说“请”。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中国人讲究“七茶八酒”,倒酒时可以倒满,但斟茶时只斟七分,一方面暗喻了“七分茶三分情”之意,另一方面客人在拿茶杯时也不容易烫到手,合情合理,这便是中国人的茶桌之礼!

论资排辈敬茶,煮茶者最后饮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左手持杯,右手托杯

喝茶人应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双手奉出才是对主人的尊敬。

忌“一口闷”或“亮杯底”

中国人喝酒时讲究“感情深,一口闷”,喝完时也会把杯底朝下或杯底亮给别人看,示意一滴不剩,以示尊重。但喝茶不同,要缓缓地喝、慢慢地品,十分忌讳“一口闷”或者“亮杯底”,不过和喝酒一样,喝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费了好茶,辜负了主人的一片好意。

严禁随意抽烟、递烟

喝茶时,在未经主人或在场客人允许之前,是不能抽烟的。如果实在想抽,最好喝了五泡之后,征询一下旁人的意见,得到同意后,方可抽。另外,才坐下就发烟、递烟的行为,也视为失礼,这一点需要谨记!

小编推荐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一甜二苦三回味


“人生如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香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作家三毛说。清清灵灵一撮茶泡在水中,焕如积雪,烨若春敷,顿时沁人心脾的清香味弥漫了整间小屋。 端杯看那水面上起伏旋转的嫩嫩的芽或叶,在水的滋润下,缓缓褪去颓败的颜色,重新变得嫩绿明亮。清澈的水,因茶而绿,碧绿的茶,因水而明。浅浅啜饮一口,任浓郁的香气伴着淡淡的一丝苦涩在口中慢慢溢开,那种温文尔雅的感觉,醇厚而甘甜,染得春色无限,倍感爽心。

我习惯在打开电脑之前,沏一壶绿茶,打开网页,边喝边浏览,怡然自得。我更喜欢在茶香中静享生命的美好,饮茶的过程,既是品尝茶味的过程,也是体会人生滋味的过程。 有过一次云南之行,所见所闻很多,其中,大理白族有名的“三道茶”,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三道茶,指上三次茶的意思,常用于招待尊贵的客人,每道茶泡制的方法与所用的配料都不一样。

这三道茶,代表着人生的三种境界,充满了人生的哲理。 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称为苦茶,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万事成于难,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坎坷。面对艰难困苦,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坚守心中的信念,才会化蛹成蝶,谱写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第二道茶,其味苦中带香甜,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经过艰难困苦的煎熬,历经岁月沧桑的浸润,人到而立之年,随之而来的是甜蜜的爱情,温暖的家庭,还有蓬勃的事业。当我们在收获甜美的果实时,须好好品味,好好珍惜。更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重新审视自己,去面对世事的一切。 第三道茶,其味淡而有味,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

人生百味,在尝过酸甜苦辣之后,“淡”字却最耐人寻味。淡,素雅宁静、质朴馨香、凡心的冶炼、睿智的操守、物我皆忘;淡者,朴实简约、不苛求、不炫耀、远离喧嚣和诱惑,永葆人性本色。它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是一种对世事的释然,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就会坐看云起云落坦然处之,生活得宁静从容。 佛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在绝望之余,找到一位禅师寻求解脱。禅师听了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拿出一盒新茶,两壶水,两只茶杯。先用温水给年轻人泡了杯茶,问:“这茶可香?”年轻人摇了摇头,禅师说:“不可能吧,这可是上等的铁观音,”年轻人又喝上一口,依旧摇了摇头。禅师微笑着取一壶滚沸的水高高冲下,随着茶叶的翻滚,香气如袅袅薄雾氤氲而出,沁人心脾。年轻人由此顿悟,茶要沸水冲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练后才能坦然美丽。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千世界。品茶已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一种对人生的态度,或浓或淡,全在自己。“一甜二苦三回味”,能喝出茶中真味的人,便自然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无论世事变迁,他都会保持一颗如茶水般纯净恬淡的平常心去待之,最终赢得情趣盎然的人生。

红茶的简单泡法泡一杯香浓的红茶


红茶怎么泡 如何泡一杯香浓的红茶

红茶是由绿茶发酵而来的,但又因为它泡出来的汤色为红,故名为红茶。现在,许多人都喜欢喝红茶,但没有相对多的时间,所以泡红茶并没有用专业的手法去泡。但要喝到好喝的红茶,泡法是很重要的,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红茶的简单泡法。

1、置具洁器:一般说来,饮红茶前,不论采用何种饮法,都得先准备好茶具,如煮水的壶,盛茶的杯或盏等。同时,还需用洁净的水,一一加以清洁,以免污染。

2、量茶入杯:通常,结合需要,每杯只放入3-5克的红茶,或1-2包袋泡茶。若用壶煮,则另行按茶和水的比例量茶入壶。

3、烹水沏茶:当量茶入杯后,然后就冲入沸水。如果是高档红茶,那么,以选用白瓷杯为宜,以便察颜观色。通常冲水至八分满为止。如果用壶煮,那么,先应将水煮沸,而后放茶配料。

4、闻香观色:红茶经冲泡后,通常经3分钟后,即可先闻其香,再观察红茶的汤色。这种做法,在品饮高档红茶时尤为时尚。至于低档茶,一般很少有闻香观色的。

以上就是红茶的简单泡法,待茶汤冷热适口时,即可举杯品味,饮茶人可在品字上下功夫,缓缓啜饮,细细品味,在徐徐体察和欣赏之中,品出红茶的醇味,领会饮红茶的真趣,获得精神的升华。

泡一杯好喝的茶,仅需三步


泡茶是一个优雅而繁琐的事情,不同的茶对应不同的泡法。对于刚开始练习泡茶的小白,仅学会这三步,就可以泡得一杯色、香、味俱全的茶。

成为泡茶高手第一步:谨记泡茶三要素

>>>>

茶叶用量、水温、时间

茶叶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

水温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

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後,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

乌龙茶则要沸水冲泡。

时间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

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成为泡茶高手第二步:备齐泡茶三大样

>>>>

盖碗、公道杯、品茗杯

盖碗

茶叶和水的共同载体,两者在这里交叉融合,生成千变万化的茶汤。

公道杯

茶汤的载体,均分茶汤。

品茗杯

用于品啜茶汤。

小贴士:

泡茶推荐使用山泉水、矿泉水,最好不要使用自来水或蒸馏纯净水。

如果实在因为环境所迫选择了自来水,记得要把自来水接放置一天,或者在即将烧开的时候开盖释放氯气。

成为泡茶高手第三步:牢记泡茶的四字口诀

>>>>

烫、洗、冲、匀

烫杯:一是卫生,二是让器具的温度升高,当茶烫倒入时不会马上变凉。

顺序:盖碗->公道杯->品茗杯->水盂。

置茶:投茶量可是泡茶成败的第一步。茶放多了,叶子舒展不开,茶汤浓度滋味不能充分表现,口感不完整,茶叶放少了,可以通过延长浸泡时间去改善茶汤的浓度,但是冲泡次数就会相应减少,

闻香:一是体验茶的香气,二是判断是否有杂味。如果有杂味,洗茶手法要略重。

洗茶:除了卫生原因,茶叶在长期的运输与储藏过程中,品质活性会降低很多,所以我们要用热水浸润激发茶叶,让叶片舒展。

这样叶子中的物质可以更快被泡出来,洗茶的速度一定要快,浸润时间过长,茶叶中的物质浸出的过多则得不偿失。

对于一些浮存杂味的茶,洗茶手法略重,冲去杂气。洗茶时沿着盖碗内壁均匀注水,左右手持壶顺、逆时针往怀里走,避免用开水猛砸茶心。

冲泡:冲泡的手法视茶而定。刚开始用盖碗泡茶的朋友容易烫到手。

所以如果实在怕烫,可以水不要加太满,或者把盖碗碗口稍微一斜,把水倒出来一点。

浸泡时尽量不要用碗盖用力向下搅动茶叶,会破坏茶汤口感。

小贴士:

烫到了可以摸耳朵降温哦~

倒茶:每次出汤必须出干净、彻底、不留根,出汤完毕后不要把盖儿敞开,以免茶叶温度降的过快,绿茶除外。

分茶:顺序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倒入品茗杯的时候要把手放低,也就是低斟,这样可以保证香气和温度,要记得倒7分满,这样不会烫客人的手,倒茶结束做收水动作,避免茶汤滴到茶台。

泡一杯好茶 分六个步骤


我国从古时就出现了以茶会友的方式,现在人们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但凡有朋友或同事到访,主人总会给来客泡上一杯茶水,以示友好,促进情感交流。但泡茶并不是简单的倒杯开水,丢几片茶叶就算是泡茶了。究竟该如何泡茶,严格遵循泡茶的哪些基本步骤,才算是泡了一杯好茶?

泡一杯好茶分六个步骤

温具:用热水冲淋茶壶,包括壶嘴、壶盖,同时还要冲淋茶杯,随后将茶壶、茶杯沥干。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壶和茶杯的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这个步骤对较粗老茶叶的冲泡尤为重要。

置茶:按泡茶的茶壶大小,往壶里置入一定数量的茶叶,之后,可以观赏壶里的茶叶形状与颜色。如果泡茶是用白色盖碗,会看到茶叶与白色盖碗相映成趣,极具观赏价值。

冲泡:往茶壶里置茶后,按照茶叶与水的比例,将开水冲入壶中,通常以茶壶的八分满为宜。在茶界,冲水时有“凤凰三点头”的讲究,就是将水壶下倾向上提三次,这既表达了主人向宾客点头致意的意思,也能使茶叶和茶水上下翻动,使茶汤浓度一致。

倒茶:冲泡好的茶应先倒进茶海里,然后再将茶海中的茶倒进客人的茶杯中。

奉茶:奉茶时,主人应将茶杯放置客人右手前方,然后用空余的手做出请茶的姿势,此时客人要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弯曲并拢,轻轻敲打桌面,以表谢意。

品茶:茶泡好之后不要急于饮用,应该先观察茶汤,然后端杯闻茶香,最后啜汤品茗。品茗时,应让茶汤从舌尖两侧流到舌根,再回到舌头,如此反复两三次,以留下茶香回甘。

茶的冲泡技艺多种多样,但基本的泡茶方法还是相通的。冲泡一杯好茶,除了上述六个步骤外,在备茶、选水、烧水、配具也有考究,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感兴趣的朋友可搜进行了解。

泡一杯好茶的五大要素


一杯好茶,味醇韵雅,宁心除烦。要泡出好茶,选取上品茶叶自然重要,但沏茶的水质、温度、用具、时间及比例,无一不影响茶的色泽、香气和味道。

水 质

好水才能配好茶,水质有软硬之分,能够影响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等感官品质。“硬水”一般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相反,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被称为“软水”。泡茶最好选用金属离子含量低的“软水”,如纯净水和高品质的矿泉水。但很多人泡茶图方便,往往直接把自来水烧开用,但其中残留了消毒用的氯,茶汤也会有股异味。因此使用自来水时,需要经过净化。可以将其存在没有盖口的容器中,静置一段时间,消散氯气,并适当延长煮沸的时间。

茶水比

一般来说,茶叶和水的比例因茶叶的种类及喝茶者的浓淡喜好有所不同。绿茶的茶叶与水的比例一般以1∶50为宜,常用150毫升的水冲3克茶叶,冲泡出来的绿茶汤浓淡适中。红茶的茶叶与水的比例与绿茶相当。黑茶的茶叶用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即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25。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

茶 具

选对茶具是泡茶、赏茶、品茶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冲泡绿茶时可以根据茶叶的品质选杯子,品相好、细嫩名贵的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可以使用透明玻璃杯,以便欣赏“茶舞”。一般品质的茶叶可以用瓷杯。但要注意的是,泡绿茶不要盖杯盖,否则茶汤容易变黄。红茶为了观色,也可用玻璃杯或是用白色瓷器衬托其红色茶汤,但不同的是,使用盖碗杯冲泡更能发挥红茶的浓郁香气。乌龙茶也适合用盖碗杯冲泡,方便闻香和赏叶底,还可以用紫砂壶来冲泡,能使茶汤醇厚,香气不散。普洱茶一般用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

水 温

一般来说,每种茶适宜的冲泡温度与其发酵程度有关,发酵程度较低的茶,水温不能太高,尤其是不发酵的绿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用80℃~85℃的水冲泡即可。这类茶比较细嫩,刚煮沸的水温度太高会破坏绿茶的清香。而乌龙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是半发酵茶,适合用沸水多次冲泡。红茶是全发酵茶,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最好用刚煮沸的水来泡。黑茶是后发酵茶,以普洱茶为代表,冲泡时也要用100℃的沸水。

冲泡时间

时间短了,茶没出味,长了则芳香挥散,一般时间的掌握和茶叶种类、冲泡次数有关。绿茶的冲泡时间一般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氧化,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冲泡时可以先用1/4的水把茶叶润一润,过20秒或半分钟再冲水饮用。红茶的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冲泡的次数可根据茶叶品质来分,一般为2~3次。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每次冲泡的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普洱茶等黑茶,第一次冲泡时要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既能滤去茶叶中的杂质,还能使后续泡出的茶汤更香醇,后续冲泡时间一般2~3分钟为佳。

倾听一杯茶 用心泡好一杯茶 茶的最高境界


禅茶文化里的八个境界

所谓茶文化,其实什么都不是,一个空名头,但是真正面对茶,你能有自己感悟,能知道其中的道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无非是这样而已。大多时候,人是容易被他人感染的,把别人的感悟也以为是自己的,最坏的情况就是人云亦云,相反的观点都能点头称是。

我自身的经历有点怪异,也没有可借鉴性,以后有机会再说。但绝大多数人的经历都是相同的,刚开始只是喝茶,喝着喝着发现喜欢上茶,于是就想学茶。一个人应该从什么时候才算是在喝茶,我觉得是从想学茶开始的,以前那叫解渴,和喝汽水饮料没区别。真正喝茶,就是从你想懂茶那一刻开始,从你愿意去倾听一杯茶的那一刻开始。

第一个境界,初入茶道

刚开始学茶的人都是迷糊的,东家说东家的道理,西家唱西家的戏。学茶的第一个境界,就是形成主见。不管谁的说法都好,都能用心去想,去领悟,然后做出判断。不一定偏向哪一方,但至少有了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的观点都是脆弱的,可能遇上某个更权威的茶人,你的观点就荡然无存了。更危险的想法就是:算了,想那么多干嘛,跟着大师就对了。

儒释道为什么能发扬至今五千年?是因为后人从他们的思想中受到了启发,发扬光大的。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听取别人的观点,然后慢慢形成自己。

第二个境界,重归迷茫

当你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就会开始形成自我,形成圈子,与你观点相同的,与你观点相左的。这个时候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各种前后矛盾的说法蜂拥而至,唯心的观点,唯物的主义。对各种观点的解释保持怀疑,对各种大师表示不信任,甚至灰心丧气,认为这里头乌烟瘴气。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心里就开始迷茫,不知道上哪求知求证。只有自己踏上这条道路去寻,与你相伴的只有你的茶,这时也才是真正的学茶之旅。

第三个境界,包罗融合

从这个时候开始,你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买书,看书,结交茶友,向大师靠拢,每一个观点都会格外注意,从中剔取出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听到相同的观点,你会感到亲切;听到不同的观点,会寻找相同的地方;听到完全相反的观点,就会觉得有隔阂。你当初的观点,已经在你心里种下了种子,长出了苗芽。你从相同意见中吸取养分,在不同意见里经历风雨。种子的根部会去寻找最肥沃的土壤,来坚实自己,上边长出枝叶,以抵挡风雨。什么时候根扎稳了,什么时候就算初成了。

第四个境界,弥补不足

经历了之后,才能知道世界有多大,才能真正虚心下来求教。想要再进步,就不单单是要靠更多的见解,更多的知识了,还要表现在你的思想逻辑变得严谨了,心态气度变得谦虚了。对待别人提出的问题,心里头懂,但不要总说自己都懂。因为你懂,你就关上了一扇别人原本想为你开启的大门。遇到不同的思想时,先抛弃自己已懂的东西,从零学起,完全虚心地去了解它。

第五个境界,化繁为简

当求学所得越多,钻研得越深,知识越多之后,以往那些零碎的知识,片面的见解就都没有了,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融汇一串。这个时候再遇到以往的问题时,都能举一反三了。有了中心思想,化繁为简,感觉一两句话就可以了。古今的大哲学家、圣贤,都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解释一切道理了。爱因斯坦发现计算整个宇宙的能量守恒,也不过是“E=MC^2”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道理看得越透,越是无话可说。反而初学之人,专业名词越多。

第六个境界,运用自如

学茶到了这个程度,已经不再高谈论阔什么问题了。一件大事可以当成小事来说,一件小事可以包容着不说。不喊腔调,实实在在地去引导他人学茶,甚至劝你。对待乐意学习的人用乐意的态度,对待无心学习的人随喜随缘。

第七个境界,下山

学茶的旅程犹如登山,一览众山小是畅快的,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何其之难。顶峰之上再无路,怎么办?下山吧,这趟旅程酸甜苦辣都尝过了,山顶还有什么好留恋?自以为成为大师,沾沾自喜吗?看着初学者像看着当初的自己,感觉良好吗?这不是“不与培娄为类”,实为自大自满之心已生,要不得,还是下山吧。

第八个境界,生活茶

学茶之旅到此已经结束,但是否都已经忘了学茶的初心?嘴刁了,要求高了,讲究排场了,这不是你该学到的东西。俗话说: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很多人知道这两句话,但是为什么前后两句都有的,就只有茶,很少人知道。因为只有茶,可高可低,能入禅,亦能入世。但凡人终究不是出家人,一味追求禅茶并不正确,所以生活茶,才是学茶的最终回归。佛讲:父母即是佛,侍奉父母便是侍奉佛。学茶亦如是,用心泡好一杯茶,给你的父母、亲友,这才是学茶的最高境界。

寒冬,煮一杯老茶,温暖我心


煮,是一次过程,也是一个等待。等待着变化,等待着惊喜……

投茶入水,随着温度提升,看热气一点点弥漫,茶香渐渐氤氲,听壶里“咕咕”的冒着泡,暖了四周。

天气日渐寒凉,此时煮茶法相较于泡茶更为得宜。经小火慢煲的茶汤,汤色有如琥珀,茶性温热,行气血,祛寒凉。

小口啜饮着茶汤,看着袅袅的汤氲翻腾,体会着由内而外遍及全身的暖热感,当是秋冬时节一大乐趣。

由于煮茶法与泡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品茶方式,所以对茶的评价标准也有所不同。除了好的口感、赏心悦目的汤色这些共同的特征以外,泡茶可以感觉到每一泡口感的变化,而煮茶则追求口感稳定。如果说泡茶丰富变化的口感令人回味,那么煮茶始终如一的口感魅力何在呢?答案是:丰富变化的体感,讲到这里,资深茶人可能立刻会想到卢仝的七碗茶诗,难怪一直在写身体的感受而不是口感的变化。

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其过程陆羽在《茶经》中已详加介绍。大体说,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

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

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在唐宋,正如同她的政治和经济一样。唐宋时期我们的先人喝茶都是煮着喝的,现代人所熟知的冲泡法是在元朝以后形成的。

煮茶在古代分为:宫廷煮茶、禅茶、雅士煮茶和平民煮茶。把茶放在锅里直接煮就是平民的作法,故称之为平民煮茶。宫廷煮茶是程序最多也最为考究的。

习礼茶房认为,煮茶除了注重茶、器、水、火的融合统一,更要注重人的作用!茶、器、水、火如何相融合,其中就是人的作用,没有人,它们也只是单独的个体罢了!也只有通过人的作用,才能发现、提升他们的价值。

【择茶】

煮茶时,多选择黑茶、熟普洱茶、老白茶、陈年生茶等茶品,这些茶品或是藉由工艺制程,或是经过时光的炮制,褪去了最初的青涩寒凉,茶性趋于温热。此类茶品烹煮后不会因过于苦涩而难于下口,而温热的茶性用来驱寒又再适合不过。

除了直接烹煮干茶,还可以炖煮茶品冲泡后的茶根,此法多用于老茶,可让冲泡时未能释放的精华充分析出,如此方对得起老茶历经的岁月。

【烹煮】

煮茶法使用的茶水比例,一般控制在1000cc水投茶5-6克左右,茶友可在此基础上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茶水比。因煮茶不若泡茶般要求严格,若是茶汤过淡,追加投茶或是延长烹煮时间便可;若是茶汤过浓,适量加水煮开即可。

茶叶可直接投入壶中,也可加入茶包袋中烹煮,这样更便于事毕后的清理。需注意的是若使用茶包袋,请尽量使用尺码较大的型号,这样茶叶在茶包袋中有充分舒展的空间,如此茶汤的汤感更佳。

【煲煮时间】

推荐60-120分钟,如此茶汤方可达致浑厚温润的品质。烹煮后的茶汤注入公道杯即可分杯品饮,同时炉具可保持小火加热保温。

若是茶汤过于浓郁,可于壶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如此调节至符合个人品饮习惯的浓度即可,自是别有一番乐趣。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煮茶也是一样,就拿做菜打个例子,再好的物料,如果厨师不行,那也是做不出好菜的。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话题不在这里赘述。我这里要说的是相同的物料,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菜一定是有品级之分的。同样,煮茶也一样,同样的茶,同样的流程,师的级别不同、心态不同、体态不同,煮出来的茶也是不一样。

泡一杯适合你的茶


究竟是什么人在喝普洱茶呢?其实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能喝普洱茶,只要他有机会喝到适合自己的普洱茶,便会很容易爱上。

茶是区域性的农产品,中国有六大茶类,不同区域的茶品和当地人的个性特征常常在某种意义上相互渗透,不知不觉,一个区域的茶往往代表了一种区域性的生活方式。

普洱茶,产自云南,曾经是藏区的生活必需,是马帮进京的贡茶。当经历了百年的文化断代之后,它以崭新的面貌回归到大众面前的时候,它代表的究竟是哪一个区域的生活方式呢?

云南人的?藏区人的?北京人的?是的,但还不完整!事实上,普洱茶可以成为各个区域生活方式的代表,因为普洱是多样的,是变化的,是包容的。也就难怪浙江人弃龙井而喝普洱的;有河南人弃毛尖而喝普洱的;有潮汕人弃乌龙而喝普洱的;还有80后弃可乐咖啡而喝普洱的……

周作人在《喝茶》里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这里说的当是主产于江浙一带的绿茶,如龙井、碧螺春,自古江南出才子,江浙产区的绿茶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茶文化的主流,而绿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一种江南文人的雅致生活方式。

改变生活方式并不容易,但是如果要对方接受一种新的事物,趋同性很重要,普洱常常能做到这些。当江南人喝到古树纯料普洱茶的时候,会发现普洱比起绿茶滋味更丰富、回甘更明显、茶气更十足。于是,古树茶的稀缺性和不同的山头气韵也是可以把玩不已的。古树纯料茶便很容易进入这种雅士文化的生活方式。

潮汕工夫茶对普洱茶有着很大的影响。工夫茶,更多的是一种茶的冲泡方法,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其得名皆是因为冲泡的过程很费工夫。复杂的有十八道程序,每一道都有有趣的说法,比如孟臣淋漓、乌龙入宫、若琛出韵、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等。

普洱茶不适宜长时间浸泡的特点,让工夫茶的茶艺得以被普洱茶引进,一改普洱茶简陋的冲泡方式。潮汕人常被称为广东的“犹太人”,精打细算,很会做生意,冲泡繁复的工夫茶常常代表着潮汕人一种精细的生活方式。当普洱茶走进潮汕地区的时候,他们发现,这个茶不仅可以像工夫茶一样冲泡,而且更加复杂,年份、仓储、转化、山头每一项都可以激发他们精细的大脑细胞。普洱茶同样可以代表一种精细的生活方式。

成都人爱泡茶铺,一城居民半茶客。成都十八怪之一就是:“喝坝坝茶爱把肚皮晒”,这里“坝坝茶”专指那些露天的茶铺子。既是露天,自然高雅不到哪里去,茶也多为性价比高的三级茉莉花茶,俗称“三花茶”。成都人泡茶铺是一种闲散的生活方式,茶的口味如何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点一杯茶可以在茶铺里泡上一整天,和各式人摆上一阵龙门阵。粗枝大叶的普洱茶更多一份自然的原香而且十分耐泡,也可以喝得很简单、很随意,或浓或淡,翘个二郎腿,晒着大肚皮,偷得浮生一日闲。

18世纪的英国贵妇安娜·玛利亚在一个午后的奇思妙想发展成了一种高级、优雅的、享用茶的非正式餐会——下午茶。中国产的红茶远渡英伦回到中国,成了写字楼里的都市白领们时尚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红茶or咖啡,外加精致甜点,是下午茶的绝佳组合,不仅放松身心,还能促进同事间的关系。全发酵的普洱熟茶,茶性温和,宜于调饮,还有减肥降脂的功效。当普洱茶熟茶做成像立顿一样的小茶包,当普洱茶被调成各式口味,当普洱茶变得时尚精巧的时候,普洱茶也已经渗入了都市白领的时尚生活方式。

普洱茶是变化的、多样的、包容的,普洱茶可以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普洱也是独立的,它有着自己专属的生活方式,澜沧江流域的优良的生态系统,不施任何农药化肥的古茶树,传承千年的少数民族茶俗,让普洱茶代表了一种生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人渴望回归自然的首选,却又能与其他的生活方式相互渗透。

如果你还没有确定好自己的生活方式,那就先向普洱茶开泡吧!

人生如茶 煮一杯茶,品生活的香


《人生如茶》

在时间里,煮一杯茶,品生活的香。茶的叶子,在纯净的水中浮沉,舒展,然后绽放,归于平淡。人生的过程也就是这四个阶段吧!

最初的少年,如刚沁入水中的茶叶,在爱情和事业中选择,徘徊,几起几落,沉沉浮浮,茫茫然的勇往直前,打拼着自己的一片天地。勇敢,无畏,哪怕是沸腾的水中,也会置身无憾。

到了青年时期,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里,亲身经历了,懂得了收放自如的分寸。于是,舒展的如雄鹰般翱翔,搏击着蓝天。确定了目标,努力向上进取,全身心的投入,不问结局,不管困难。

真的到了中年了,年华正好,中流砥柱,尽情绽放。在事业上循序渐进,稳打稳扎。责任与义务,双肩都是力量。儒雅与智慧并存,知识与阅历同在。那就盛开吧,放射出所有的能量,扛起生命大旗,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渐渐老去了啊,一切归于平淡。静了下来,静静的做一顿早餐,静静的等一段流年,静静的包容着岁月的欠缺,静静的执手无言。仿若茶叶与水的最后痴缠,在安静中,彼此融入了彼此的全部。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5827.html

上一篇:茶叶到底泡多长时间口感才是最好?

下一篇:手把手教你用冲泡掩盖茶叶的缺点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