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困了累了,喝茶还是咖啡?

2019-11-16

茶和咖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而且他们俩都是世界三大健康饮料成员(另外一个是可可,在国内饮用较少)。

繁忙的工作中,他们都可以起到一个功能,就是提神。

如果前一天没睡好,或者今天工作内容比较多,有点犯困,来一杯茶或者咖啡都是好选择。

当然因为口感的喜好,和提神效果的不同,大家会各有选择。

那这两个饮品的提神效果到底谁好呢?今天小编给大家聊聊茶和咖啡的提神PK。

茶和咖啡,谁的提神效果更显著?

众所周知,茶和咖啡中都含有提神的成分——咖啡碱,其中茶的咖啡碱含量大概在2~4%,咖啡豆含有大概1%~2%。

明明茶的含量更高,为什么还要叫“咖啡碱”呢?是因为最早在咖啡豆中发现了这个成分,也可以叫咖啡因,它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驱散困意。

不过光看含量还不能说明问题,要看日常大家是怎么喝的。

通常大杯泡茶的话,茶水比是1:70,即一杯350毫升的茶,大约需要用5克干茶。

而咖啡的粉水比是1:10或1:20,即泡出等量的咖啡,使用的咖啡豆通常要20~30克。

加上咖啡豆是研磨之后萃取的,浸出率高,而茶是用水浸泡,有资料估算,等量的一杯茶,咖啡碱只有一杯咖啡的一半多一点。

因此实际来看:绝大多数情况下咖啡的提神效果是高于茶的。

原因就在于饮用方法的不同。

而且茶中还有一种特别的成分叫茶氨酸,它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抵消一部分兴奋。喝茶的规律通常是一开始提神醒脑,之后慢慢心情平静。

相对于咖啡来说,茶的提神效果更温和一些。

为何有的人喝茶更精神?

可也有特殊情况,有少部分人群表示,自己喝咖啡还好,一喝茶就特别兴奋,甚至晚上会睡不着觉,刚才不是明明说了咖啡更提神吗?

其实,茶中除了咖啡碱,还有极为少量的茶叶碱和可可碱,它们也具有轻微的兴奋作用。

不过体质是因人而异的,就像吃辣的能力,有的人可以吃红油火锅,可有的人沾一点点辣椒就觉得嘴巴着了火。

对茶叶碱的耐受度也是一样,虽然茶中含茶叶碱的含量只有0.002%,可确实有人的体质对它很敏感,只要一点点神经就会很兴奋。

这就解释了生活中,有人会感觉到喝茶比咖啡更提神的现象了。

因此如果要靠茶或者咖啡提神,自己的身体和嘴巴最诚实,咖啡属于强效力量足,茶叶温和还可以镇静安神。

哪个有效果,好喝,就喝哪个。

Cy316.com延伸阅读

喜欢喝咖啡还是茶?其实生来已注定


有没有这种困惑?当有人和你说去喝杯咖啡时,你其实是拒绝的,因为自己确实是不爱喝,也不觉得喝咖啡能够给我带来什么快乐,如果楞要说喝的理由,那就真的是社交性礼仪了。

本来笔者也和你一样就是和自己从小喝茶的习惯有关,原来喜欢咖啡还是茶,从出生就决定了~

由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组成的研究团队采用英国生物样本库(Biobank)里四十多万名参与者的DNA数据,这些数据包含参与者自述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以及每天喝多少茶或咖啡的习惯。

科学家检测了参与者对三种苦味敏感程度:咖啡因、奎宁和丙硫氧嘧啶(合成化学物质,不存在于天然食品或饮品),并计算每位参与者的味觉基因变异,将他们对每种苦味的敏感程度综合评分得出基因分数,最后把分数与参与者爱喝的饮品进行分析比较。

研究结果发现,对咖啡因苦味更敏感的人往往饮用更多的咖啡,每天会喝四杯或四杯以上。

但对奎宁或丙硫氧嘧啶更敏感的人,则只喝少量或完全不喝咖啡。这个结果跟科学家原本的认知相反,过去认为对苦味敏感的人应该会避开带有苦味的饮料。

研究论文共同作者、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营养和遗传流行病学家MarilynCornelis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热切地追求咖啡因显得很奇怪。

由于人类先天会避免和抗拒苦味,因此我们将这个结果解释为后天学习的行为:爱喝咖啡的人可能已经习惯享受咖啡因的苦味(且更容易感知到咖啡因),自然而然将咖啡因的苦味与其“提振精神”特性建立连接,从而喝下更多咖啡。

茶的结果则较难解释,Cornelis认为认为部分原因可能是对爱喝咖啡的人来说,茶太清淡了。

该研究第一作者、澳大利亚QIMR伯格霍夫医学研究所的博士生JueShengOng补充说,味觉基因肯定影响我们喝下多少咖啡、茶或酒。

对奎宁或丙硫氧嘧啶更敏感的人而言,咖啡太苦难以承受,而茶的苦味物质含量较低比咖啡更容易接受,所以爱喝茶可以视为不喝咖啡的结果。

此外,研究还发现对丙硫氧嘧啶苦味更敏感的人,酗酒机率也较低。

喝茶还是品茶


喝茶,要喝好茶。梁实秋说得实在:“但论品味,不问价钱。”细数好茶: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苏州茉莉、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云南普洱、湖南毛尖、六安瓜片、武夷岩茶……十个指头是扳不过来的。

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杨绛说,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一位英国作家说过:“文艺女神带着酒味,茶只能产生散文”。而咱们中国诗,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诗清只为饮茶多。”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中国人饮茶,素有喝茶与品茶之分。品茶与喝茶,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还有质的不同。

喝茶,主要是为了解渴,以满足人体水的生理需要。所以,喝茶重在数量,往往是急饮快咽地完成。

而品茶重在意境,它把饮茶看作是一种艺术的欣赏,精神的享受,都喜欢在“品”字上下功夫,要细细品啜,徐徐体察。通过观其形、察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使饮者在美妙的色、香、味、形中,感情得到陶冶。这种重在“精神”的饮茶方法,其妙趣难以言传,却可意会。却也正是这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妙趣,才形成了传承两千年的中国茶文化。

茶人饮茶,在观茶、闻香、浸泡、尝味的品茶过程中,获得美感,并引发各种联想。有的将茶比作美酒,“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有的将茶比作香花,“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有的将茶比作知音,“琴里知闻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有的将茶比作是嫦娥的灵药,“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有的于世无求,只求以茶相伴,“平生于物元无取,消受山中茶一杯”,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茶乃是人们运用审美观,对茶叶进行鉴评与欣赏,是中华民族高洁清雅风尚的一种体现。

喝茶防癌还是致癌?


在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几乎成为了家家户户的日常。不同地区饮用茶的种类大相径庭,闽南盛产铁观音、大红袍,西南地区盛产普洱,西湖有龙井,黄山产毛峰,六安喝瓜片,各地泡茶的习俗也各有特色,广东地区擂茶、功夫茶盛行,云南西北部有龙虎斗茶,回族有传统的盖碗茶,傣族以竹筒茶闻名,这些都是我们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关于茶的各类报道也如“乱花”一时“迷了人眼”,饮茶减肥、普洱致癌、饮茶防癌,究竟茶是天使还是魔鬼,今天笔者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茶的世界。饮茶真的能够预防癌症吗?答案是肯定的,瑞典的研究团队在一项发表于《内科学文献》(ArchivesofInternalMedicine)上关于卵巢癌的调查,通过给60000名年龄在40岁到74岁之间的女性做一份67项食物频率问卷,发现饮茶习惯对卵巢癌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且这种预防在饮茶适量的前提下,会使患卵巢癌风险随着饮茶量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国内外诸多研究发现饮茶在预防皮肤癌、肺癌、肝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因此,饮茶能够预防癌症是毋庸置疑的。经研究发现,茶中的诸多成分,如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茶氨酸等都能够通过发挥抗氧化、调控致癌的关键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方式发挥预防癌症的作用。这些有效成分在不同种类茶中的含量也不尽相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发酵类茶饮的抗肿瘤作用优于未发酵茶饮,其中以乌龙茶的抗肿瘤作用最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适合饮用乌龙茶,从祖国医学的角度来说,饮茶的选择还需要根据体质“因人制宜”。饮茶真的能够导致癌症吗?是的,饮茶也是可以导致癌症的,不过这个判断需要加上一个定语:基于不良饮茶习惯的饮茶能够导致癌症。如同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相同的,“心急也不能饮热茶水”,饮用温度过高的茶水能够成倍增加饮茶者患口腔癌或食管癌的风险,因此在饮茶时,我们通常建议能够将茶水的温度降至60℃以下饮用较为合适。同时,我们还提倡不喝隔夜茶及多次冲泡茶,茶叶中的一些残留的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如镉、铅、汞等会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更多的浸出到水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茶中的有效成分也会发生氧化、变质,反而会产生不利于健康的物质。此外,研究发现,过量饮茶能够加重肾脏负担,增加肾脏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建议每天饮茶2~3杯为宜。关于“普洱茶致癌”的说法也是需要加上一个前提,那就是:饮用发霉的(含有黄曲霉素的)普洱茶能够导致癌症,这个说法和黄曲霉素能够致癌几乎没有差别,发霉的玉米、花生、坚果、奶制品等都能够产生黄曲霉素,那么我们就要“因噎废食”,从此不再食用这些食物了吗?当然不是,普洱茶本身并不能够致癌,相反的,还具有减肥、消脂、养胃、抗衰老等多种益处,因此,选择储存适当的普洱茶才是避免“普洱茶致癌”的关键。

喝茶养胃还是伤胃


这个问题一直是爱茶者和反茶者强烈纠结的问题。要想搞明白,我们首先要以客观的心态,认真了解一下我们的胃。

胃是一个坚实的袋状物,位于肺部下方的上腹部。这个袋子的壁叫胃壁,由3层组织构成,内层是粘膜层,中间是肌层,外层是浆膜层。粘膜层有胃腺,负责分泌黏液、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的酸性很强,通常情况下pH在3左右;当食团进入胃中时,胃酸开始大量分泌,可使胃中的pH值降到2以下。胃蛋白酶作用是消化分解蛋白质。黏液是凝胶状的碳酸氢盐屏障,起到润滑和隔离的作用,将粘膜上皮与胃酸及胃蛋白酶隔离开,使粘膜免受胃酸的腐蚀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那么,喝茶到底对胃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喝茶可以补充水分,人体水分充足了,粘膜分泌的黏液才会充足,粘膜上皮才能得到比较好的保护。

第二,茶汤的PH值多在5.5-7之间,是弱酸性,相比胃酸的强酸性微不足道,不会刺激胃粘膜,也不会中和胃酸。

第三,茶汤中有咖啡因,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短暂的兴奋作用,从而促进胃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所以人们说“喝茶消食”。但如果胃中没有食物时,过多的胃酸势必会刺激胃粘膜,产生烧灼或刺痛的不适感。所以,避免空腹饮茶,还是应该要注意的。

最后,要关注精神状态对胃的巨大影响。因为胃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支配,当人体处于平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占优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能量的补充;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或不良环境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加强,调动身体器官潜力和适应能力来应付环境的急剧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所以,神经活动的协调性,包括生活是否规律、睡眠充足与否、情绪波动、压力是否平衡等情形,都对胃的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喝茶能帮助你调节情绪,释放压力,那么不仅不会伤胃,反而是一个促进胃部健康的好帮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2820.html

上一篇:怎样选对茶、喝好茶?

下一篇:被人嫌弃的茶梗,有这么多用处!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