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随着老白茶的不断升温,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的老白茶,动辄五年陈,十年陈。那么爱白茶的你,喝过假的老白茶之后,是不是觉得它再也不是当年的老白了?对于一些“做旧”的白茶高调混入市场,您能分辨清楚吗?
作假老白茶干茶色泽不自然
爱喝老白茶的茶友们都知道,老白茶一般都会压成茶饼,饼茶在压制之前要先用蒸汽软化,再压制成饼。但假白茶会在干茶摊匀之后泼水,促进白茶的发酵,做成与老白茶一致的干茶色泽。这时候我们只需要观察茶饼就可以发现,真的老白茶饼因为长时间的陈放,外表开始被慢慢氧化,整体呈现红褐色或暗褐色,色泽自然。而做旧的老白茶,干茶的部分地方会呈较暗的颜色,有的地方的则会发亮,色泽和亮度并不统一。色泽是分辨真假老白茶的第一步骤。
无作假的老白茶饼
作假老白茶无陈年蜜韵
白茶存放的时间越长,其品饮价值也就越高,加上老白茶有着独特的陈年蜜韵,会受到了不少白茶爱好者的青睐。通常来说,老白茶的蜜韵会非常明显,时间越久的白茶,还会有股浓浓的药香,开汤冲泡之后的茶汤滋味醇滑,汤质粘稠,生津持久,且能感受到喉韵。而假的老白茶,因泼水导致的发酵过度,前几泡可能会略带些苦涩味,且汤质薄,只有陈香,别无其它独特之处。
无作假的老白茶茶汤
假的老白茶在耐泡程度上也会逊色于真的老白茶,真的老白茶越喝到后面滋味越清甜,不论是汤色或是滋味都具有陈茶的独特魅力。而作假的老白茶在第五六道的时候滋味便会开始下降,汤质不够饱满,还易出现水味。
作假老白茶叶底黑褐软烂
或许有的人说茶叶的滋味与香气都能作假,但“叶底不会骗人”,我们从叶底中可以发现更多较为接近真实的东西。一般真的陈年老白茶虽经过几年的陈化,但叶底的脉络依然很清晰,色泽多为黄褐或深褐,有活性。而造假的老白茶,叶底脉络不清晰,且会呈现出不正常的黑褐色,用手一捏就烂掉了。
各位茶友不妨从这几点开始逐一推翻,只有在实践中反复比对,才可练出火眼金睛哦。
中国人的用香文化可以追溯到永久的石器时代,用香伊始,便让索然的生活有了香气记忆。
大夫屈原是香料植物的忠实拥趸,在其作品《离骚》出现了芰荷、江蓠、蕙茝、菌桂、白芷、荃、兰、椒、菊、芙蓉、杜衡等香草名及大量描绘香草的诗句。
《九歌》中咏道: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蕙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
在名篇《离骚》中,屈原也抒发了自己对香草的喜爱: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由此得知,香料不仅是日常所需,还是生活及信仰。香,有一种福至心灵的欣悦,弥漫在日常的角落,增添生活的情趣。喝白茶也是体验香气的一种途径。白茶香自古闻名,若要溯源,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这三者的香气亦是大有不同。
白毫银针:毫香清韵,遗世独立
毫香,是白茶香气的灵魂,这三个品种的白茶都有分布白毫,白毫银针则是毫香的集大成者,以身披白毫闻名。
白毫,不仅是丰富茶氨酸的体现,还是白茶的标志性香气。白毫含量最高的白毫银针,显而易见的就是毫香。很多茶友对毫香的定义很模糊。
毫香,可以理解成毫墨的香气,在陈了一两年的白毫银针中,毫墨香细细闻之还是能闻到的。
文人挥毫泼墨,将墨水挥入茶中,一不小心就写就了锦绣河山,毫香,其实是个文化香。
但是白毫银针最突出的香型,其实是豆乳香。温润的豆乳甜香沁入心脾,鲜甜也就成了白毫银针入口的显著特征。当白毫银针藏个几年之后,转化香气的能量无可预测,有可能是稻谷香、荷香、甚至是罕见的话梅香。但唯一不变的,是它本质上不炒不揉,精工细作的鲜甜感。
白牡丹:倾国花香,清新醉人
花香,是专属于白牡丹的香气,倾国牡丹的名号绝不是白叫的。我大概统计了一下白牡丹中能喝出的花香类型:兰花香、桂花香、栀子花香、玉兰花香、夜来香、丁香、槐花香……香气总体偏冷调,清新醉人。
往往白牡丹的花香味不是特定的,它是蕴含着几种香气,混杂其中,但是本味突出,层次感极强。尤其是高山牡丹,往往与毫香相伴,高远浓郁,其香气的复杂变化绝不是平地牡丹所能比的。
第一泡是玉兰花香,下一步也有可能是栀子花香,白牡丹的魅力还体现在它未知的神秘色彩,永远猜不到下一泡茶汤滋味,我们在花香的沉迷中成了一个寻芳客。
贡眉寿眉:果香枣香,食欲满满
果香是专属于饼茶的香气,因为饼茶经过了包揉和压紧定型两道工序。一般白毫银针、白牡丹饼茶也会有果香存在,但若以浓郁程度论,还得是贡眉寿眉的果香味更胜一筹。
白茶饼当中的果香,大致有:枣香、蜜饯香、果脯香、蜜桃香、芒果干的香......干茶闻起来就已是口齿生津,更何况它那浓郁的茶汤了。
在白茶饼中,枣香是很难转化出来的,一般以蜜饯香、果脯香为多数,大多数人会将枣香理解成蜜饯香,我们这里所说的枣香,是新鲜红枣的新鲜香气,但能转化出新鲜枣香的白茶少之又少,所以也不用刻意强求,枣香蜜韵已经是寿眉贡眉香气的最高境界了。
本期的白茶本味溯源就先讲到这里了,了解香气可以帮助我们品鉴不同品类的白茶,品香也是修身养性之所在,在浮躁的时代,不若冷静处之,细细一品白茶香。
【01】
崇尚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好美德,在喝茶上,自然也不能例外。
对于内质丰厚的老白茶来说,要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将茶味彻底的吃透呢?
想必不少茶友,会不假思索说出煮茶两字。
诚然,天寒地冻中,煮一壶老茶,将茶味慢慢的吃净,尤为惬意。
但若说到最为彻底的将老白茶的茶味吃透,最为适宜的,是先冲泡,再煮饮。
如此一来,才能不负老白茶在光阴中,一点一滴转化而来的丰厚茶味。
对于品味老白茶,不少人常会在盖碗冲泡和煮茶之间纠结,该怎么选呢?
其实,只要茶的品质足够好,是不会有选择困难症的,完全可以先冲泡,再去煮茶!
这样一来,不仅能彻底的将茶味吃透,还能品味到泡出来的茶和煮出来的茶,两种不同的风味,一举多得!
下面就来聊聊,将白茶进行先冲泡,后煮茶,要注意什么,具体该如何操作。
【02】
什么样的白茶,适合先冲泡,后煮茶?
盖碗冲泡法,是品味白茶的好搭档,无论是新茶老茶,散茶饼茶,都一应适用。
对于煮白茶来说,讲究上就多些,当年出产的新白茶,不适合拿来煮。
当年的新白茶,性子还没稳定,内质物尚未收敛,若是拿来煮,必然会滋味苦涩。
因此,若想要在冬日里感受煮白茶的乐趣,需要选择经过时间沉淀的陈年白茶。
那么,若想将白茶进行先泡后煮,适合选择什么样的白茶呢?
适合先泡后煮的白茶,必备的条件在于:
【内质丰厚】
可以进行先泡后煮的白茶,需要有足够丰厚的内质,才能支撑。
内质丰厚的白茶,无外乎是看产地,看工艺,看保存等三大点。
产自高山,生长过程中内质物积累充足,在加之精湛成熟的制茶技术,将白茶的内质风味,最大程度的完整保留,才能得出品质足够好的白茶。
在妥当的保存之下,白茶的优良品质得以保存,并且在不断的发生着良好转化,使得白茶风味愈加甘醇。
【年份要够】
经得起先泡后煮的白茶,除了内质要充足外,还需要有一定年份的要求。
当年的新白茶,并不适合煮。
此外,煮白茶,也并非煮年份越老越好,最关键的,是看茶的品质和转化效果。
能否将白茶进行先泡后煮,内物质和年份,是必备的基础条件,其余的,并没有白茶品类上的强求。
年份足够,内质足够的白茶,无论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还是寿眉,都可以进行先泡后煮。
下面就来以最为常见,操作难度最低的老寿眉为例,看看要怎么将白茶进行先冲泡,后煮饮。
盖碗冲泡梗叶虬髯的寿眉,该怎么做?
在用盖碗冲泡白茶寿眉时,面对梗叶虬髯的寿眉散茶,该怎么操作呢?
同样的还是110ml白瓷盖碗,搭配5克干茶(2016秋香寿眉)。
产自两年前白露时期的寿眉,有着宽厚的叶片,长长的茶梗,干燥极了,因为体积蓬松,5克的投茶量看上去显得有些略多。
为了方便后续的冲泡,需要让寿眉的梗叶在盖碗内更为妥帖的安置,这时候,可以将其粗长的茶梗,稍微拗折,烫壶温杯过后,再放入盖碗内。
这个时候,就可以嗅闻感受这陈年寿眉的干茶,发散出来的浓郁药香、陈香和木质香等,茶香舒适宁人。
此时,取来某牌的纯净水,用烧水壶烧到沸腾后,正式开始泡茶。
【03】
第一冲:
由于寿眉叶片尚处在干茶状态下,适合采用环壁注水的方式,快速的将叶片浸润打湿。
注水完成后,盖上杯盖,快速的将茶汤彻底倾倒入公道杯。
盖碗冲泡白茶,最大的绝学在于,快要准,出汤时间要快,盖碗内不能残留茶水,对准公道杯出汤。
出汤的时间,控制在五秒为宜。
以最自然的散茶形态,存放经年之后,干爽的寿眉叶片,与水相遇时,发出了嗤嗤的声响。
第一冲的茶汤,汤色较浅,味道较淡,不少人会将头道茶汤,倒弃掉以当作润茶。
对于陈姑陈来说,品质信得过的白茶,并不需要如此,这陈年寿眉泡出来的头道茶汤,风味淡雅鲜润,别有一番体会。
第二冲:
茶与水而发,寿眉叶片在经过第一冲的浸润后,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被唤醒,内质物释放的通道被打开了。
因此,适合采用定点注水的方式,快速的注入沸水,注水完成后盖上杯盖,快速倒出茶汤。
整套泡茶动作不能有迟缓,需要行云流水般,快速的将茶汤彻底的倾倒出来。
出汤速度,仍是五秒内最宜。
这时,杯盖上,药香沉郁明显,还带有清凉的薄荷感,茶汤是轻浅的柳黄色,汤感轻盈,顺滑,回甘清甜。
……
在第五、第六冲时,都适合采用同样的定点快速注水,五秒内快速出茶汤的做法。
【04】
内质丰厚的陈年寿眉,在前期的冲泡速度中,出汤速度一定要快,不然过多的内质物释放溶入茶汤中,既是对内质物的浪费,同时还会影响茶味。
在第七、第八冲时,茶友们可以根据茶汤的颜色变化,和个人的喝茶口味,适时延缓出汤时间。
正常冲泡下,这样的陈年老白茶,泡上十来冲,是绝对不在话下的。
但是喝过这儿,盖碗冲泡品味这陈年寿眉,就可以告一段落了,给后面的煮茶,留一些发挥的余地。
在经过多轮冲泡后,梗叶虬髯的寿眉,叶表上,依旧有着微微的褶皱,这是寿眉还没彻底吃透水的表现。
生长期长,粗梗大叶的秋寿眉,叶表的角质层厚,有着一层油亮的腊质层,这是内质物释放的一层屏障,使得在冲泡时,内质物可以有序的徐徐释放。
梗叶粗犷的寿眉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茶多酚、茶多糖、果胶物,维生素、芳香物质和活性酶等。
普通的冲泡,难以将其藏在深处的茶味彻底激发,需要动用到煮茶壶,来降服这位寿眉老翁!
【05】
煮寿眉叶底,该怎么做?
品质好,制茶工艺到位,妥当保存之下的陈年寿眉,经过冲泡之后,干爽的梗叶,重新吸水恢复了韧性和弹力。
将寿眉进行先冲泡,后煮茶,煮的自然是这寿眉的叶底,那要怎么做呢?
【投茶量】
煮茶投茶量上,可以同样沿用五克冲泡开后的叶底。
在600ml的玻璃壶中,注水400ml,将水烧沸后,用茶夹将叶底夹入其中,进行煮茶。
若是直接煮干茶的情况下,投茶2.5-3克即可。
但经过冲泡后的叶底,内质物部分析出,直接沿用五克泡开后的叶底,茶水比例是正好适宜的。
茶友们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当的调整投茶量。
【水温】
将白茶煮着喝,要先将水烧沸后,再投茶。
若是直接从冷水状态下煮,水到达沸腾时,煮茶时间容易过长,茶叶的内质物容易过多释放,造成滋味苦涩。
在后续的煮茶中,于此类似,需要用烧水壶新烧开一壶水,再注入其中,进行煮茶。
【时间】
经过冲泡后煮茶,会比直接煮干茶状态下,时间需要延缓一些。
第一壶茶,直接煮干茶的情况下,投茶完毕后,当壶内的水重新烧沸后,余温加热三十秒,即可出汤品味。
在煮叶底的情况下,投茶完毕后,壶内的水再次沸腾,让茶与水一同沸腾三十秒,余温加热三十秒,再倒出茶汤。
【06】
盖碗冲泡白茶,一冲冲悠悠的将白茶泡来品,感受每一冲不同的茶味变化,乐趣无穷!
将白茶煮煮着喝,在寒冷的冬日里,煮白茶无疑是最温暖的喝白茶方式,煮出来的茶汤分外甜美柔润。
将冲泡和煮茶相结合,对内质丰厚的白茶,进行先冲泡后煮饮,能将茶味彻底的吃透,妙不可言!
在沉寂的冬日中,将白茶一冲冲泡来品,感受着白茶曼妙的茶香风味变化。
待到茶味喝到尽兴时分,烧来一壶水,悠然的煮茶。
煮茶时,哔啵作响的茶声,听着尤为美妙,伴随着袅袅升腾的茶香,整个人都处在极为放松的状态。
将白茶进行先冲泡,后煮饮,将茶味彻底吃透,其中趣味,茶友们不妨一试!
本文关于《起底低品质白茶的作假手法!》的内容也就给大家讲到这里了,还想了解更多白茶有关内容,可以点击栏目:老白茶冲泡手法查看,欢迎大家阅读。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