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关于茶道

2019-11-13
0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引进日本,成为中国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这面旗帜,并总结出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礼仪,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来源于他邦。中国的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

事实上中国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精选阅读

关于“茶道六君子”,你知道多少?什么是“茶道六君子”?


导读:提到“花中四君子”,很多茶友都知道--梅、兰、竹、菊;可是提到“茶道六君子”,部分茶友就茫然了。在茶艺中所指的“茶道六君子”是:茶筒、茶漏、茶夹、茶匙、茶针、茶则。这些精美的茶具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被茶叶爱好者称为“茶道六君子”,茶艺里面又称之为“茶道组”。事实上,在各种网站上有关于“茶道六君子”的介绍和使用方法,可说法不一,究竟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在本期,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

1、茶筒

茶筒用于盛放“茶道六君子”中的其余五件茶具。一般为圆筒状,也有很多筒身造型各异的精美茶筒,如曲线形、葫芦形。茶筒筒身一般有雕刻图案、镂空等类型。制作材料一般为竹子、木头。茶友们在选购茶筒时,以筒身光滑平整、线条流畅自然、雕刻精美雅致为佳。一般需特别注意有无加工不当产生的毛刺。

2、茶漏

顾名思义,茶漏的形状像漏斗,因此又称茶斗。若将干茶倒入壶口较小的壶具中时,为避免茶叶不慎掉落在壶外,把茶漏置于壶口,则可将干茶顺利的倒入壶中。茶漏制作材料一般为竹子、木材,也可以用瓷或陶制成。

3、茶夹

茶夹外形如同镊子,有些茶友也称其为“茶镊”。茶夹是我们在泡茶过程中用得最多的,如洁具、分茶时使用,其具有防烫的功能,也能让品茶者感觉干净卫生。有时,茶夹也用于夹取壶内或盖碗内的茶叶(但不是用其取干茶哟)。其制作材料多为竹子、木材,也有少部分用金、和银制成的茶夹。

4、茶匙

其形状如汤匙,所以称为“茶匙”,很多茶友也将其称为“茶勺”。主要用途是取出储茶器皿中的茶叶,并将其放入茶荷或茶壶中。在喝茶过程中,也有人用其搅动壶中茶叶,帮助茶叶受泡均匀。此外,茶匙还具有清理壶内或盖碗内的茶渣的功能。其制作材料多为竹子、木材,也有少部分用瓷和金银制成。

5、茶则

茶则,也称“茶拨”。在取茶时与茶匙配合使用,将茶匙里的茶叶拨入茶荷或茶壶,拨茶的过程其实也是事茶者衡量茶叶量的一个过程,所以在事茶者眼里,茶则也是一种量器。茶则和“茶匙”有相似之处,茶则有时候也可以用来搅拌茶叶使得茶壶内茶叶受泡均匀。另外,在正规的品鉴现场,茶则可以用来将叶底挑出,供在坐者观察茶叶。中国茶圣陆羽在《茶经》认为,茶则的制作材料可以是贝类、牡蛎类,也可以是铜、铁、竹、木等材料,现在用得最多的是竹子和木材类的。

6、茶针

也称为“茶通”,主要功能是疏通茶壶的蜂巢,以保持茶壶的壶嘴出水流畅。有时候,事茶者将干茶倒入壶或盖碗之后,可以用茶针调整壶内、盖碗内的茶叶,使得碎茶在下,整茶在上。有些茶友指出,“茶针”还可以用来撬普洱茶熟饼,在此,笔者申明此“茶针”非彼“茶针”,

关于中国茶道的几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日本有,应当说日本是日本人引以为荣的一种文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本里千家流派多次组织日本爱好者,乘船大规模地到我国访问。中国这个礼仪之邦也多次在人民大会堂等地给他们以较高规模的礼遇,再加上日本国家的里千家流派,在中国中日友好交流中心,长富宫公寓,天津经商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的出资设立了日本式的馆,并派讲师轮流来中国授课,或请中国人派教师去日本学习,回国后宣传并传授日本,但他们中真正了解日本的真谛的人并不多。对于中国,则更知之甚少。

那么中国有没有?中国什么时候有的?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最早的国家,现在有文字记载的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周武王时,茶叶已经成为贡品,汉代已经出现茶叶市场。到了唐代茶叶就成了日常饮料,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饮茶了。就在这个时期陆羽总结了自有茶叶记录以来的茶事活动,写出了第一本茶专著——《茶经》。陆羽,字鸿渐。公元733年至804年。那么《茶经》和又是什么关系呢?古人对于《经》字的使用是十分严谨和慎重的,因为《茶经》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涉及的面积比较多,可以说是对中国发展和利用茶叶以来的一个总结,因此,称之为《经》是当之无愧的。

那么怎样理解呢?仅就道字的常用意义而言,在《辞海》中就有15中义项,它既指道路或水流通的途径,又指方向、方法、法则、规律、道理、道德,还代表某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传统文化体系中,它还是一种玄妙的人生观,并在中国历史上成了自己的一种宗教《道教》。一词也一样,既可以指茶叶的加工制作,烹煮品饮的方法和规律,又可以指通过茶事活动,所反映的有关礼仪、思想观念、道德观点、哲学和宗教的理念。这里的“道”也就是茶事过程中所贯彻和反应的精神。这两个基本点,在《茶经》中都有所反映。所以,我们说《茶经》包括了的内容恰如其分。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想引用与陆羽称为忘年之交的释皎然高僧写得一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诗。全文如下: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全而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从喝第一碗茶起,到饮第三碗,咏唱的是茶的功效和饮茶人的心理境界,在作者面前似乎出现了一个身心如沐浴着晨间的细雨,神似爽朗,彩霞满天的景象。“三饮便得道”在佛教语言重视“得”的复合词,“得道”意味僧人虔诚苦心的修炼,获得佛教的某种思想或功德之意,是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你想要知道什么事的真谛吗?唯有县人丹丘子才得以解释清楚。这首事发表于785年。时年的陆羽42岁,正是他写《茶经》出版五年后。释皎然本性谢,为南朝人谢灵运的十世孙。他比陆羽长十几岁,是陆羽的好朋友,当时他和陆羽同住在湖州的妙喜寺。释皎然是写诗吟唱陆羽最多的一个诗僧,既有寻访诗三首,送别诗三首。在这里被提高到只有象仙人丹丘子才能够理解的崇高境界。释皎然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陆羽,但从他们二人的关系来分析,释皎然所讲得,就是陆羽茶经中所写的,这是毫无疑议的。

在释皎然之后,唐代封演写的《封氏闻见记》中,我们又见到这样的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制茶之法,造茶具24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庆亩。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大行”。如果说释皎然和尚把提高到只有神仙才能够理解、才能够懂得的境界,那么封演在这里则把一般具有广泛意义的爱茶人的饮茶活动也称作。《茶经》就是《》,从封演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陆羽的《茶经》不论熊思想性来说,还是从茶具造型式样以及茶事活动的严禁性、逻辑性、科学性来说,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至今无人超越,而外国是根本没有条件和陆羽的作对比的。一词源于中国,茶叶的发现源于中国,为什么我们不能理直气壮的使用一词呢?

陆羽在《茶经》一之源的开头就说“茶者,南方之家木也。”在这里陆羽讲的事茶书,说茶树是“嘉木”前无古人,嘉字又美好和尊贵的意义,他一般是指人类的值得称颂或赞美的活动,例如嘉宾、嘉奖、嘉许、嘉言懿行等等。这些都是赞美人类某种行为和活动的语言,而陆羽在这里是赞美茶树,显然他认为茶树是有灵性的,所以才用拟人化的手法称茶树为嘉木。这在后来的大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叶嘉传”,中更进一步的到了印证。苏东坡在叶嘉传中,颂扬了茶的品德,“臣邑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其志尤淡泊也。常散其资,拯乡里之困,人杰德之,是从陆羽开始的。

陆羽在《茶经》中讲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俭德”这四个字理是的基本要求。他要求人们通过饮茶活动,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和道德观念,逐渐地有意识地纳入精行俭德的轨道,精行就是精美良好的行为,见的姿势要求人们不要浪费世界万物中一切自然物质。唐太宗时期,当时的镇国公魏征(580—643)《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太宗皇帝建议的重要一条就是一切从“俭”,力戒浪费。原文如下“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常也”。由于太宗采纳了魏征的意见,于是迎来了国富民强的贞观之治。现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也在蓬勃发展,有人提出以“廉美和敬”作为中国的贺信。我认为,按照陆羽的思想,俭字应该是根本,不管是强国或是富国,不管是发展中国家或者目前还是出于贫穷的国家,都要注意俭约,节俭一切资源,作为个人也应该生活从俭,不奢侈浪费,养成俭朴节约的美德,根据茶作为饮用,“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思想,廉字应该为俭字。即“俭美和敬”因为廉字对于绝大多数茶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下面我想讲一下关于茶艺馆的名称问题,“茶艺馆”一词来自祖国的宝岛台湾。据范增平先生写的《台湾茶叶发展史》的记载:1971年台北市中山北路的一个巷子里,又一位名叫李友然的先生,开设了一家“中国茶馆”。这是台湾省出现的第一家中国功夫茶馆,到1977年,在法国学习艺术回到台湾的管寿龄小姐,在台北诗仁爱路开了一家卖艺术品和兼供茶水的“茶艺馆”。于是台湾出现了一家“茶艺馆”。以后“陆羽茶艺中心”、“紫藤芦茶艺馆”等相继开业。茶艺馆作为一个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至今台湾全省共有茶艺馆二千多家。茶艺馆的出现对于丰富人民生活,扩大茶叶供应,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少数茶艺馆也出现了“三陪”等不光彩的行为。茶艺馆的名称到现在为止是24年。

艺术品与茶的偶然结合,使茶艺一词不仅在台湾也在大陆风行起来,这并不是我们不敢称作“”,在中国各地如春笋出土般的茶艺馆正说明了“茶艺馆”的主人们对于“”的恭谦态度,他们知道非神仙不能真的理解的内涵,滚滚红尘中又有几个人能得到“”之三昧呢?尽管封演早在唐代,就把当时的陆羽所倡导的饮茶之风,称作“因鸿渐之论,光润色之,于是大行,”但是谦恭的人们还是觉得不敢轻易称道,而改称茶艺了。

茶道起源关于“南边的云”的冥想


大部分书籍都倾向于将重点放在茶叶的故事上,因为它与人类的双手有关,它们列出茶叶在其世界之旅中那些重要的特点、事实和时间。这些故事无疑是耐人寻味的,但对于那些更把茶叶视为“道”的人来说,同样重要的是应该记住,所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所有那些被记住的因为记载而被信以为真的历史,在茶之舞台上舞蹈的人们、茶被发明的时间、茶的买卖——所有这一切不过是长长的茶聚后剩下的一杯淡而无味的茶水。如果关于茶的书籍有一千页,茶作为一种艺术或者商品的历史可能只开始于那倒数的一两页。上溯到一百万年前,关于茶叶的故事首先是关于树的故事,那些尚未被打扰依然保持着其原始威严的树木的故事。真正关于茶的故事是无声的,是被森林无声的语言所记载的之前的999页。就像人类发现和驯养这一植物的历史,更伟大的故事也有着它的主角——那些在和谐自然里宁静生长了数千年的大树。而那种和谐,那海一样深远的天然寂静,正是茶道的真正基石。或许我们无法用笔描述它,我们却可以凭一杯茶接近它——因为这部伟大历史写在每一丝叶脉上,能够读懂这语言的人会继续尽情读下去。

1935年,最早的普洱茶公司之一同兴号为他们的茶叶印制了新的商标说明书,说明书是中英文的,因为茶叶将要出口。其中告诉了我们云南古茶树与众不同的原因,是因为“人工培植的茶叶永远无法与之相比”。这一句简单的声明,也是一种古老的广告运作,捕捉到了茶与自然紧密相连的一切意义所在。

茶道也许也应该带着对茶的传承的了悟而进行品味,它不是一本关于时间和贸易往来的历史书,而是一棵谦卑的大树,在我们人类无从了解的遥远过去迷失于丛林深处。这是真正的茶的故事。也许你会纳闷,这里为何我要如此渲染茶的神奇诞生,要把云南幻化为一种神秘而充满魔力的所在。尽管我们会惊奇于这里适宜的天气、雾霭以及来自喜马拉雅的水,而对于茶树来说事实却是如此之简单而自然。它们不过是生长在那里,没有诗意,甚至也没有名字。而那正是关于茶道的一切:以生活中最简单的姿态提升,行走在地球上对每一个最小的瞬间心生敬意。我们从中学习生活:像那些树叶一样,没有戏剧性,也没有挣扎地生活。

通过饮茶,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对话,使得参与者与他或她的周遭世界进行交流,与我们身体里瞬息变化的墙垒之上更美好的体验之泉进行交流。“人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在现代世界里有些久违了。就像穿过葱茏茶树林的一束阳光,没有疑虑。尚还没有诗歌让它更加熠熠生辉之前,我们行走在这大地上的每一点瞬间,对于世界都是各自唯一的珍贵存在,它的精髓和本质,并不逊于人们所以为的更神圣的伟大历史中的每一天或每分每秒。

怀着敬畏,我注视着我啜饮之树——它们与巨大的生态系统浩瀚而从未改变的联系,先从那些原始的丛林开始,然后是高山、雨水、天空,再到太阳和月亮,在这之上更与一切形成交流——“万物”,是中国古典文学里对“无数”的说法。

唐宋那些事儿:关于煎茶、点茶、茶道


原标题:唐宋那些事儿:关于煎茶、点茶、茶道

煎茶法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解之。”——《神农本草经》

这是关于茶的起源最早的传说。中国人饮茶,从神农氏尝百草始,取的是其解毒疗愈的功效。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梅尧臣

陆羽,后人尊之为“茶圣”,民间更是祀其为“茶神”。陆羽其人,貌丑而口吃,对于茶的研究领悟,恐怕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陆羽三十岁前尽睹繁华,三十岁后却又重返山林。茶道于他,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也是一种精神归宿。著成《茶经》一书。

与今人习以为常的泡茶法不同,唐人饮茶,所用的乃是煎茶法。将茶末投入釜中煎熟,再盛入茶碗中细细品饮。煎茶之余,往往投入盐、姜、枣、薄荷、橘皮等物,添助其味。

唐代制茶采用蒸青工艺,所制之茶成饼状。《茶经》载其法为:利用蒸汽将鲜叶杀青,将茶叶软化后再对其反复揉捻,使之干燥成型,从而能长久保存下去。

在此之前,制茶多用晒青工艺,所制成的茶饼中有浓重的青草味。煎茶作为绿茶的一种至今仍然保存,属不发酵茶类的一种,在如今的日本茶道中很常见。

根据陆羽在《茶经》中的记载,煎茶道茶艺可分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然后生火煮水,水一沸的时候,投入盐巴调味。待茶釜中的水第二次沸腾之时,从中舀出一瓢水,用竹筴搅动瓢中水,使之形成漩涡。此时将茶末投入漩涡中,茶末则会顺势下沉。

待水三沸,再将瓢中的水与茶末一并倾入茶釜,此时,水面会浮现浓密洁白的泡沫。

他以白描之法绘录十二种茶器,称之为“十二先生”。他还为每种茶具“加官进爵”,根据他们所司之职,封了雅号,又为每种器具作赞。

中国茶道所追求的真意,不仅是茶香晕散时的一晌贪欢,更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茶道往往是与隐士并提的。

茶人们往往选择与茶最相宜的器具,寻找最天然的水源。至于那些看似繁复的程序,只是为了能品一口至味之茶。

点茶法

元稹的咏茶诗中写茶:“慕诗客,爱僧家”。茶从诞生之初,就备受风雅文人的喜爱。

所幸的是,宋代有个识货的皇帝,他就是宋徽宗赵佶。如果抛却一切政治因素去批判这位皇帝,他可谓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精致的享受主义者。

他所著的《大观茶论》一书,细论茶的产地、制茶工艺,以及茶艺与茶器,堪称宋代茶书中的集大成者。

宋代点茶法所用的茶仍为唐代沿用下来的紧压茶,依旧是以蒸青工艺制成,唐时紧压茶多为饼状的饼茶,而宋人却爱将茶制作团状,时称团茶。

造茶之时,需注重器具的洁净,避免使杂质混入其中,损害茶的口感。采茶在日出之前结束,造茶也需在一日之内完成,若是新采之茶过了夜,色和味都会大打折扣,前功尽弃。

宋代茶人们最为称道的建窑黑釉盏,其色绀黑,文理细如兔毫,又称兔毫盏。

16世纪,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创立抹茶道,确定了茶道的礼仪程序。他将茶道与禅结合,把“和、敬、清、寂”的精神诉求推向极致。

伞亭,千利休为丰臣秀吉建造的草庵茶室

日本茶道崇尚自然,看似随意寻常,其实耗尽茶人心血。日本茶室又称“空之屋”、“不对称之屋”,它面积只有四帖半大小(十平方英尺),清贫如僧人的禅房。

为了更贴近自然,室内的摆设刻意地不对称,甚至连门前的落叶也不能扫尽。严谨的茶礼和近乎刁钻的审美,让日本茶道中的茶变得无足轻重,它几乎是模拟禅道而建立起来的,与茶的滋味相比,茶人们更注重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就这样,日本茶道与唐宋茶道愈走愈远。

风雅茶事

点茶法发端于唐末,五代之后,最终在宋朝兴盛起来。宋人于点茶之外又添了分茶之戏,即用茶筅击拂汤花,使之于水面幻化出文字画面。此戏亦称“水丹青”、“茶百戏”。

分茶对于茶人技艺的要求很高,是一项艺术性活动,适于独自赏玩或是供人赏观。除此之外,宋代茶人们还热衷于“茗战”,俗称“斗茶”。

在世界,茶是与丝绸、瓷器之类并称的中国符号。而在中国,茶渐渐地成为了一种文人的符号,他们借此寻找了不少游戏和乐趣,乃至于喝茶居然成为后人附庸风雅的一种道具。

到了明清时代,雅风更甚。有人在晚上将茶叶放入莲花苞中,夜深以后,莲花缓缓绽放。及至晨曦,花瓣挂露,茶中亦有荷香清露的芬芳。

这样的茶,被宋代茶人看到了是要嗤笑的,一定会笑他们不懂茶的真味。不过读书人的风雅,又怎么能以一板一眼地去评判好坏呢?

日本茶道 - 茶道具


煮水

炉:位于地板里的火炉,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

风炉:放置在地板上的火炉,功能与炉相同;用于五月至十月之间气温较高的季节。

柄杓:竹制的水杓,用来取出釜中的热水;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盖置:用来放置釜盖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属、陶瓷、竹等各种材质;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盖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水指:备用水的储水器皿,有盖。

建水:废水的储水器皿。

茶罐

枣:薄茶用的茶罐。

茶入:浓茶用的茶罐。

仕覆:用来包覆茶入的布袋。

茶杓:从茶罐(枣或茶入)取茶的用具。

茶碗

茶碗:饮茶所用的器皿。

乐茶碗:以乐烧(手捏成型低温烧制)制成的茶碗。

茶筅:圆筒竹刷,乃是将竹切成细刷状所制成。

茶室

为了所建的建筑。大小以四叠(塌塌米)半为标准,大于四叠半称做“广间”,小于四叠半者称作“小间”。

水屋:位于茶室旁的空间,用来准备及清洗具。

茶道版主谈茶道


杭城遇雨,这雨始于六月一日下半夜。 上半夜月明星疏,天高气爽,雪峰茶室告别春梅诸茶友后,沿延安路去了河坊古街。 夜幕下的河坊街,灯红酒绿,市声喧嚷。余有茶僻,多于行旅中逛茶店。 过数家茶坊,地产龙井茶店均显简朴,因茶品单一,无需多作导购,店员散坐闲聊,店堂多显清静。而天福茗茶却辟出两间大店,美伦美焕,彩衣小姐如蝶穿梭,门庭若市,有小姐热情奉茶,但介绍茶品却令人迷惑,只好反客为主,为小姐说茶。 同是茶店,为何有如此差别呢?窃以为杭城茶坊视茶为平常物,老店员捧壶饮茶,茶即茶矣。而天福茗茶视茶为商品,商家以贩售为目的,店员不识茶,但却可以卖茶。此乃茶市无可寻。 其实,若于日常之中寻,是不免要失望的。 六月二日,接苏箫电,蒙三醉茶友厚爱,延余为此版主。虽余在榕事茶文化活动巳数年,却一直对之义不甚了解。前日,有斋友引王旭峰女士所言之要义,余观而止,云中雾里。难解,疑是形而上之物,且多于古人典籍之间,曲高和寡。 如何与青年茶友交流,是余心系之念。六月二日晨,为青年旅舍天棚外雨声所惊醒,早餐后雨转小,于是披雨出门,门外即西湖,烟遮雾蔽,近水无色,远山飘渺,西湖显露出它另一种风情,于是想到若以西湖之美比,是丽日晴天之如诗如画,还是雾雨飘逸中的如幻如影。 窃以为不同阶层、文化、心境,均能有不同的认识,但长久以来,为定义者只有文儒之士,但好茶品饮者则遍及坊巷,是否与茶饮是相割裂两种形态?茶客们好的是一杯好茶,而文士好的是一场茶戏? 查经阅典,有关的论述当不在少数,但于大众还是不懂,需靠各种铨释传世,实难普及。中国实未演化成一种传世的形式,如日本,今日有展示者,多为一家之见之习,远未有共识矣。 余以为作为大概念、命题,倒是切乎实际,其总领之下,海纳百川,相容众议,可化古而事今。古往今来,在神州大地,存于理念,而理念的产生,表述与流传,是受制于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的,社会日新,理念日陈,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一种理念欲求长生,必然追求与时俱进,从新的社会形态中吸取营养,才能发扬光大。 我辈事茶,意欲何求?在品饮一杯好茶。故以为之要旨,在于泡好一杯茶,若手下沏出的茶汤难以入口,任何美伦美焕的形式与精深奥妙的理论都显失色。 因此追求者,必先明茶理,识茶性,习茶艺,知茶礼,但此周全之求,能普及否,窃以为难,于广大茶众,饮茶只是生活的一部份,无心无暇关注茶之道,就如日本之,君不见参于其者,每每均为传人、僧侣、家庭主妇等少数时间宽裕者,于大众依然有更多紧要的事务。 作为生活的艺术化、理念化的形态,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应该寻求一种切合实际的表述形式与语言,若沉迷于古人的思维方式与意境中,必然成为海市蜃楼,无本之木。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3998.html

上一篇:潮汕新茶道

下一篇:知味随笔之茶道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