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 Ca10ptilia theivora (Walsingham) 鳞翅目,细蛾科。别名三角苞卷叶蛾、幕孔蛾。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贵州、云南、山东。 寄主 茶树、山茶。 为害特点 幼虫在茶树嫩叶里潜食或卷成三角苞匿居取食,影响茶叶产量。三角苞混入率高于3%,开始影响茶叶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6mm,翅展10一13mm,头、胸部暗褐色,复眼黑色,颜面披黄色毛。触角丝状,褐色。前翅褐色带紫色光泽,近中央处具一金黄色三角形大纹达前缘。后翅暗褐色,缘毛长。卵长0.30—0.48mm,扁平椭圆形,无色,有水滴状光泽。末龄幼虫体长8一10mm,幼虫共5龄:一龄1mm,二龄1.5—2mm,三龄2.5—4.0mm,四龄8一10mm。幼虫乳白色,半透明,口器褐色,单眼黑色,体表具白短毛,低龄阶段体略扁平,头小胸部大,腹部由前渐细,后期体呈圆筒形,能看见深绿色至紫黑色消化道。蛹长5—6mm,圆筒形,浅褐色。腹面及翅芽浅黄色,复眼红褐色。茧长7.5—9mm,长椭圆形,灰白色。 生活习性 浙江年生7代,以蛹茧在茶树中下部成叶或老叶面凹陷处越冬。翌春4月成虫羽化产卵,第一代4月中下旬,二代5月下旬,三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四代7月下旬,五代8月下旬,六代9月下旬一10月上旬,七代11月中旬,四代后出现世代重叠。成虫晚上活动、交尾,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2—3天把卵产在嫩叶背面,芽下第二叶居多,三叶次之,芽上少,一片叶上数粒至数十粒,1—3代每雌可产卵44—68粒,余各代少。一、二龄为潜叶期,三、四龄前期为卷边期,四龄后期、五龄初期进入卷苞期,把叶尖向叶背卷结为三角虫苞,隐匿苞中咀食叶肉,幼虫常转苞为害,把粪便堆积在苞内,严重影响茶叶质量。老熟幼虫把苞咬一孔洞爬出后,至下方老叶或成叶背面吐丝结茧化蛹。该虫卵期3—5天,幼虫期9—40天,非越冬蛹7—16天,成虫寿命4—6天。留养茶园及幼龄茶园芽叶较多,利其发生。每年夏季受害重。气温升至28℃以上,成虫易死亡,产卵也少,7—8月为害较轻。主要天敌有锥腹小蜂,寄生率20%左右。 防治方法 (1)分批及时采茶,注意采去有虫叶,减少该虫产卵场所及食料。(2)加强茶园管理,发现虫苞及时摘除,集中烧毁或深埋。(3)在潜叶期及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90%巴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
茶蚜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茶蚜又称茶二叉蚜、可可蚜,俗称蜜虫、腻虫、油虫。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山东等省(自治区),国外分布于印度、日本等国。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咖啡、可可、无花果等植物。 1、形态特征:
有翅成蚜体长约2.0毫米,黑褐色,有光泽;触角第三节至第五节依次渐短,第三节上一般有5~6个感觉圈排成一列;前翅中脉二分叉,腹部背侧有4对黑斑,腹管短于触角第四节,而长于尾片,基部有网纹。有翅若蚜棕褐色,触角第三至第五节几乎等长,感觉圈不明显,翅芽乳白色。
无翅成蚜近卵圆形,稍肥大,棕褐色,体表多细密淡黄色横列网纹;触角黑色,第三节上无感觉圈,第三至第五节依次渐短。无翅若蚜浅棕色或淡黄色。
卵长椭圆形,一端稍细,漆黑色而有光泽。
2、习性及规律:
茶蚜在安徽一带茶区一年发生25代以上,以卵在茶树叶背越冬,在华南则多以无翅蚜越冬,甚至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以卵越冬的,在早春2月下旬当日平均气温持续在4℃以上时,越冬卵开始孵化,3月上中旬可达到孵化高峰,经连续孤雌生殖,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出现为害高峰,此后随气温升高而虫口骤落,直至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虫口又复回升,出现第二次为害高峰,并随气温下降,出现两性蚜,交配产卵越冬。产卵高峰期一般在11月上中旬。
茶蚜趋嫩性强,聚集于新梢叶背和嫩茎上刺吸汁液,以芽下第一、二叶上的虫量最大。早春虫口以茶丛中下部嫩叶上较多,春暖后以蓬面芽叶上居多,炎夏虫口锐减,秋季又复蓬面。
茶蚜的繁殖速率快,繁殖能力强,在适宜条件下,完成一代只需5~7天,一头无翅雌蚜一生可繁殖子代35~45头。
茶蚜聚集在新梢嫩叶背及嫩茎上刺吸汁液,受害芽叶萎缩,伸展停滞,甚至枯竭,其排泄的蜜露,可招致煤菌寄生,被害芽叶制成干茶色暗汤混浊,带腥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均有严重的影响。
在长江中下游茶区,茶蚜一年中有二次为害高峰,即春茶和四茶。春茶的受害程度往往重于秋茶。影响茶蚜种群消长的因子有气温、茶芽伸育条件和天敌因子。
冬季低温对越冬卵的存活无明显的影响,但早春寒潮可使若蚜大量夭折。茶蚜喜在日平均气温16~25℃、相对湿度70%左右的晴暖少雨条件下繁育,夏季的高温、多暴雨天气对其十分不利,造成虫口数量急剧下降。
茶蚜系属强趋嫩性的害虫,1芽2、3叶上的虫量占总虫量的90%以上,及时分批采摘不仅可带走蚜群,且恶化了茶蚜的营养条件,造成种群数量的下降,采摘批次少,或留养不采茶的茶园,茶蚜的危害一般较重。
茶蚜的天敌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瓢虫、草蛉、食蚜蝇等捕食性天敌和蚜茧蜂等寄生性天敌。常见的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中华大草蛉、门氏食蚜蝇、黑带食蚜蝇、蚜茧蜂等,春茶季节随着茶蚜虫口的增加,多种天敌数量也随之增加,对茶蚜种群的消长可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3、防治措施:
(1)分批采摘
由于茶蚜集中分布在1芽2、3叶上,及时分批采摘是防治此虫十分有效的农艺措施。同时又恶化了茶蚜的食料条件,有利于减轻茶蚜对茶叶的危害。
(2)农药防治
危害较重的茶园应采用农药防治。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每667平方米用药10~15克)、80%敌敌畏(每667平方米用药50~60毫升)、50%辛硫磷(每667平方米用药50毫升)。
茶蓑蛾
茶蓑蛾在我国务产茶省(区)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蛆状,无翅,体长1-2—1-6毫米,黄褐色,雄虫体长约13毫米,翅展23—30毫米,体翅均深褐色,前翅外缘近翅尖处有2个透明斑。 卵:椭圆形,乳黄白色。 幼虫:体黄褐色,胸部各节的硬皮板侧面上方有l条褐色纵纹,下方各有1个褐色斑。 蛹:雄为被蛹,雌为围蛹,体长约11—1-8毫米,黑褐色。护囊中型,囊外缀结纵向平行排列长短不一的小枝梗。 为害作物 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柑桔、桃、梨、油茶飞李、梅飞桑等。 为害症状 幼虫咬食叶片呈缺刻和孔洞。 发病特点 浙江、贵州一年发生l代,安徽、江苏飞湖南l一2代,江西、台湾2代,以3—4龄幼虫在护囊中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飞中旬成虫羽化产卵,6月下旬幼虫孵化。全年以7—8月间为害严重。 雌成虫羽化后仍留在护囊内,雄成虫羽化飞出后即寻找雌虫,找到雌虫后将腹部插入护囊进行交尾。雌虫产卵于囊内蛹壳中,每雌产卵量约500粒,卵期10—15天。幼虫孵化后从护囊排泄孑乙爬出,随风飘散到枝叶上,后即吐丝结囊。1-3龄幼虫多数只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上表皮成半透明黄色薄膜,3龄后咬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幼虫老熟后在囊内化蛹。 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护囊。(2)在幼龄幼虫期,选用90%敌百虫每亩2—3两(合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每亩1.5—2.5两(合1000一1500倍液),或50%杀螟松、50%二溴磷每亩2—2.5两 (合1000倍液);或10%除虫精、2.5%溴氰菊酯飞20%杀灭菊酯每亩 0.25—0.4两(合6000—8000倍液)进行防治。喷药时必须将虫囊喷湿,以充分发挥药效。
茶园扁刺蛾的发生及防治
扁刺蛾[Thosea sinensis (Wallker)]属鳞翅目刺蛾科,分布广泛,幼虫称“痒辣子”,取食茶和油茶等多种乔木和灌木的叶片,严重时将茶树吃成光杆。幼虫体具毒刺,触及皮肤,会疼痛红肿,影响采茶等田间作业。近年来该害虫在浙江省的一些林间和林-茶结合地带的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中为害较重。调查发现,有些茶园中每米行的虫口甚至高达数百头。笔者初步观察了扁刺蛾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在无公害茶园进行了防治,现将结果简要报告如下。 1、形态特征 扁刺蛾成虫体、翅灰褐色,后翅颜色较淡,体长10~18mm,翅展25~35mm。前翅2/3处有一褐色横带,雄蛾前翅中央有一黑点。前、后翅的外缘有刚毛。卵长椭圆形,淡黑绿色,随着卵的发育,色渐变深,孵化前转暗褐色,长约1.1mm。幼虫体长22~35mm,扁平椭圆形,背隆起。每体节有4个绿取消枝状毒刺,其中虫体两侧边缘的1对较大,亚背线上的1对较小。中背线灰白色,体背中央两侧各有一个明显的红点。茧钙质,硬而脆,灰褐色,长14~15mm。蛹匿于茧中,长椭圆形,灰白色,羽化前转褐色。 2、生活习性 在长江中下游茶区1年发生2代。浙江茶区第1代幼虫常于6~7月发生,第2代幼虫发生在8月份。幼虫栖息于叶背,较多地分布于茶丛两侧。幼龄时咀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形成半透明枯斑,多在茶丛中下部成叶的背面活动,幼虫成长后逐渐上移。老熟幼虫爬至根际表土中结茧化蛹。第2代幼虫老熟后在表土中结茧越冬,翌年初期化蛹 ,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 3、防治技术 (1)灯光诱杀。加强虫情测报,当虫怕严重时,在7~8月第1代成虫期或5~6月第2代成虫期,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2)喷施病毒制剂、虫生真菌剂或化学农药。药剂多喷施在茶丛两侧和茶丛中下层叶背,不同类型的茶园可选用不同的药剂。 ①有机茶园和无公害茶园中,于1~2龄幼虫期喷施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悬浮液,使用浓度为1.0×108~1.0×1010多角体/ml;也可在傍晚喷施从茶园扁刺蛾体上分离培养的拟青霉(paecilomyces sp.)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107~1.0×108孢子/ml;或者将NPV悬浮液与拟青霉孢子悬浮液等量混合后喷施。 ②在无公害茶园中,当虫情严重时,可在扁刺蛾NPV制剂中加入茶园中允许使作的4000~6000倍的菊酯类农药,或2000倍的有机磷农药,或1000倍的Bt制剂进行喷杀。 ③无公害茶园中,还可在低龄幼虫期喷施4000倍的菊脂类农药或1500倍的有机磷农药进行防治。 (3)农业防治。在10月冬耕施基肥或早春在茶树根际施催芽肥时,清除虫茧。大蓑蛾
分布区域:我国各产茶省(区)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成虫:雌虫无翅,蛆状,淡黄色,体长25毫米左右,雄虫体长15—17毫米,翅展26—33毫米,前翅近外缘有4—5个透明斑。卵:椭圆形,浅黄色。幼虫:黄褐色,成长后体长约35毫米,胸部硬皮板黄褐色,上有褐色纵带,其 中背面2条纵带宽而明显。护囊大型,长达40—60毫米,丝质较疏松,囊夕卜缀有叶片和少量枝梗,枝梗零散排列。 为害作物:食性杂,寄主除茶树外,还有梨、柑桔飞枇杷飞葡萄、法国梧桐、枫树、枫杨等多种果木。 为害症状:幼虫咬食叶片,为害状与茶蓑蛾相似。 发病特点:一年发生l代,以老熟幼虫在茶丛上护囊内越冬。第二年早春开始活动为害,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羽化时间在半夜前后,雄蛾羽化飞出后,蛹壳部分露于护囊排泄孔外。 5月中旬雌虫开始产卵,卵产于护囊中蛹壳里,平均产卵量约2600粒。6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孵化率可达90%以上。初孵幼虫先在护囊内取食卵壳,后从护囊排泄孔爬出,吐丝悬挂随风飘散,并结囊取食。幼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 留上表皮呈黄褐色半透明斑膜, 3龄后咬食叶片呈孔洞。幼虫老熟后即在囊内将虫体头尾调转后化蛹。幼虫化蛹和越冬前均吐丝封闭囊口,并以丝紧附于枝叶上。 各虫态发育历期2在安徽合肥卵期17—22天,幼虫期 210—240天,雄蛹期24—33天,雌蛹期13—26天,雄成虫寿命2—3天,雌成虫寿命12—19天。 防治方法:(1)人工摘除护囊。(2)在幼龄幼虫期,选用90%敌百虫每亩2—3两(合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每亩1.5—2.5两(合1000一1500倍液),或50%杀螟松、50%二溴磷每亩2—2.5两 (合1000倍液);或10%除虫精、2.5%溴氰菊酯飞20%杀灭菊酯每亩 0.25—0.4两(合6000—8000倍液)进行防治。喷药时必须将虫囊喷湿,以充分发挥药效。茶褐蓑蛾
茶褐蓑蛾又称茶褐背带虫。国内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山东、台湾等省(自治区),除为害茶树外,还能为害油茶、油桐、樟树、扁柏、刺槐等林木。 1、形态特征 雄蛾体长约15毫米,翅展24毫米,体翅褐色,腹部有金属光泽,翅面无斑纹。雌成虫蛆状,体长约 15毫米,头淡黄色,体乳黄色。 卵椭圆形、乳黄色。 幼虫成长时体长18~25毫米,头褐色,散生黑褐色斑纹,各胸节背板淡黄色,被侧上下有不规则黑板2块,腹部黄褐色。 雌蛹圆筒形,两端赤褐色,尾端有刺3枚;雄蛹长椭圆形,深褐色,翅芽伸达第三腹节中部,第二至第五腹节背面后缘有一横列细毛,第八幅节背面前缘一横列小刺,尾部弯曲,臂刺二分叉。 幼虫成长时护囊长25~40毫米,粗大,似倒宝塔型,枯褐色,丝质、疏松、囊外缀附众多的碎叶片,略呈鱼鳞状松散重叠。 2、习性及规律 茶褐蓑蛾以幼虫在护囊内越冬,各地均每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在6月上旬开始化蛹,蛹于6月中旬开始羽化,雌成虫6月中旬即开始产卵,卵在6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一般在11月进入越冬期。 茶褐蓑蛾幼虫大多栖居在茶丛中、下部,比较隐蔽,有趋当遇到高温时,常群集在茶树根劲处。其他习性与发生规律与茶蓑蛾相似。茶小蓑蛾
茶小蓑蛾又称小背袋虫。国内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河南、台湾等省(自治区),除为害茶树外,还能为害山茶、油茶、杏、梨、白杨、梧桐、紫荆、白兰等多种植物和林木。 1、形态特征 雄蛾体长4.0~4.5毫米,翅展11.5~13.5毫米,体翅深茶褐色,触角羽状,体表皮白色细毛,腹面毛密而长,后翅底面银灰色,有光泽。雌成虫蛆状,体长6~8毫米,透咖啡色,胸腹部米白色。 卵椭圆形,乳黄色。 幼虫成长是体长5.5~9.0毫米。头咖啡色,有深褐色花纹。体乳白色,前胸背面咖啡色,中、后胸背各有咖啡色斑纹4个。腹部第八节背面有褐色斑点2个,第九届有4个,臀板深褐色。 雄蛹茶褐色,翅芽伸达第四腹节,腹膜有短刺2枚。雌蛹蛆状,黄色,头小,腹膜也有短刺2枚。 幼虫成长时护囊长约7~12毫米,枯褐色,内壁灰白色,思质,质地坚韧,囊外贴粘茶末状细片,化蛹时在囊的上端有一长丝炳系于枝叶上。 2、习性及规律 茶小蓑蛾在浙江、安徽年发生2代,广东、福建年发生3代。在杭州,以3.4龄幼虫在护囊内越冬,数年3月份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第一、二代幼虫分别在6月中旬和8月下旬开始发生。 雄蛹均在白天羽化。卵的孵化率高,卵期5~7天。初孵幼虫自离开母囊至作成护囊一般只需30分钟左右,囊由丝黏缀细碎叶片而成,初为黄绿色,日后变枯褐色,3龄以后护囊外常黏附有碎叶片和枝片。1、2龄幼虫咬食叶肉,留一层表皮,被害叶呈不规则形枯斑;3龄后穿孔,有时也咬食枝梢和幼果表皮。幼虫在晴天日间均躲在叶背或茶丛中,黄昏后至清晨或阴天则栖息叶表。幼虫老熟后,先在囊口吐一根长约10毫米丝索,将囊悬于枝叶下,然后调转虫体化蛹其中。雄虫囊多悬于茶丛下半部隐蔽处,雌虫囊多挂于上部叶片繁茂处。 其它习性和发生规律与茶蓑蛾基本相同。寄生性天敌对茶小蓑蛾种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已发现的有小蓑蛾瘦姬蜂、蓑蛾瘦姬蜂、裙幅瘦姬蜂、桑蟥聚疣姬蜂、驼姬蜂、大腿峰等。
茶树茶蓑蛾
学名 Clania minuscula Butler 属鳞翅目,蓑蛾科。别名茶袋蛾、茶背袋虫、茶避债虫等。布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贵州、云南、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局布密度较大,常造成较大损失。 寄主 茶、油茶、柑桔、苹果、樱桃、李、杏、桃、梅、葡萄、桑等百余种植物。为害特点 幼虫在护囊中咬食叶片、嫩梢或剥食枝干、果实皮层,造成局部茶丛光秃。该虫喜集中为害。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12—16mm,足退化,无翅,蛆状,体乳白色。头小,褐色。腹部肥大,体壁薄,能看 见腹内卵粒。后胸、第4—7腹节具浅黄色茸毛。雄蛾体长11—15mm,翅展22—30mm,体翅暗褐色。触角呈双栉状。胸部、腹部具鳞毛。前翅翅脉两侧色略深,外缘中前方具近正方形透明斑2个。卵长0.8mm左右,宽0.6mm,椭圆形,浅黄色。幼虫体长16一28mm,体肥大,头黄褐色,两侧有暗褐色斑纹。胸部背板灰黄白色,背侧具褐色纵纹2条,胸节背面两侧各具浅褐色斑1个。腹部棕黄色,各节背面均具黑色小突起4个,成“八”字形。蛹雌纺锤形,长14一18mm,深褐色,无翅芽和触角。雄蛹深褐色,长13mm。护囊纺锤形,深褐色,丝质,外缀叶屑或碎皮,稍大后形成纵向排列的小枝梗,长短不一。护囊中的雌老熟幼虫长30mm左右,雄虫25mm。 生活习性 贵州年生1代,安徽、浙江、江苏、湖南等省年生l一2代,江西2代,台湾2—3代。多以3—4龄幼虫,个别以老熟幼虫在枝叶上的护囊内越冬。安徽、浙江一带2—3月间,气温l0℃左右,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和取食,由于此间虫龄高,食量大,成为茶园早春的主要害虫之一。5月中下旬后幼虫陆续化蛹,6月上旬一7月中旬成虫羽化并产卵,当年1代幼虫于6—8月发生,7—8月为害最重。第2代的越冬幼虫在9月间出现,冬前为害较轻。雌蛾寿命12—15天,雄蛾2—5天,卵期12—17天,幼虫期50—60天,越冬代幼虫240多天,雌蛹期10—22天,雄蛹期8—14天。成虫害在下午羽化,雄蛾喜在傍晚或清晨活动,靠性引诱物质寻找雌蛾,雌蛾羽化翌日即可交配,交尾后1—2天产卵,每雌平均产676粒,个别高达3000粒,雌虫产卵后干缩死亡。幼虫多在孵化后l一2天下午先取食卵壳,后爬上枝叶或飘至附近枝叶上,吐丝粘缀碎叶营造护囊并开始取食。幼虫老熟后在护囊里倒转虫体化蛹在其中。天敌有蓑蛾疣姬蜂、松毛虫疣姬蜂、桑蟥疣姬蜂、大腿蜂、小蜂等。防治方法 (1)采花或进行茶园管理时,发现虫囊及时摘除,集中烧毁。(2)注意保护寄生蜂等天敌昆虫。(3)掌握在幼虫低龄盛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90%巴丹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4)提倡喷洒每8含1亿活孢子的杀螟杆菌或青虫菌进行生物防治。茶梢蛾在山区茶园的发生及防治
湖北省竹溪县位于大巴山脉与秦岭交界地带,茶园分布在海拔500~1400m的高山区。近年来,茶梢蛾在秦巴山区茶园中发生危害,部分茶园危害严重,枝梢受害率为30%~40%。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竹溪县对该虫进行初步观察并组织防治,基本控制了虫害,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1.危害性状 茶梢蛾除危害茶树外,还危害油茶、山茶等。幼虫前期以潜食叶肉危害,后期由叶片迁至枝梢内蛀食嫩梢。被害叶片形成黄褐色圆斑,被害枝梢新芽萌发迟缓,持嫩性差,芽头细小瘦弱,茶芽减少,对夹叶增多。既影响茶叶产量,又影响茶叶品质,受害较重的茶园,大量枝梢中空枯死,影响茶园外貌和树势。 2.发生规律 茶梢蛾在秦巴山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梢虫道内越冬。次年5~6月化蛹,6~7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卵产于茶树中下部枝梢叶柄附近,7月上旬开始陆续孵化。幼虫孵化后爬至叶背潜入叶内,在上下表皮间啃食叶肉,形成虫斑。10月份以后,幼虫陆续从叶片移到枝梢上,从节间蛀入枝梢内危害并越冬,有时,转移的时间可持续至次年3月份。幼虫进入枝梢后,顶端芽叶常枯死,但不立即脱落,在茶丛中极为明显。幼虫在枝梢内的蛀食虫道长约10cm,枝梢上有圆形孔洞,下方的叶片上常有散落的黄色颗粒虫粪。 茶梢蛾的发生量与茶树栽培方式、茶园管理水平及海拔高度具有一定关系。一般条植茶园、留养水平高的茶园及幼龄茶园发生较多;及时分批采摘的茶园及合理修剪的茶园发生较少。在海拔800m以下茶园中发生较多,危害程度也重,随着海拔的升高,茶梢蛾发生量减少。 3.防治措施 (1)苗木检疫。调运苗木时要加强检验,防止传播蔓延。 (2)农业防治。茶梢蛾在枝梢内越冬,在羽化前的冬春季节进行全园修剪,修剪的深度以剪除幼虫(枝梢有虫道的部位)为度,剪下的茶梢叶片要集中园外处理,进行烧毁或深埋。 (3)保护天敌。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尽可能少施化学农药,可以保护茶园中的茧蜂、小蜂、寄生蝇、蜘蛛、步行虫、蜻蜓等天敌,抑制茶梢蛾的发生。 (4)化学防治。在幼虫孵化后(7月中下旬)至转蛀枝梢越冬前(10月份)及时进行化学防治。药剂可选用40%乐果、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和50%巴丹粉剂1500倍液。喷药时务必将有虫斑的叶背喷湿。茶树白囊蓑蛾
学名 Chalioides kondonis Matsμmura 鳞翅目,蓑蛾科。别名白囊袋蛾、白蓑蛾、白袋蛾、白避债蛾、棉条蓑蛾、桔白蓑蛾。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寄主 茶、油茶、桃、苹果、梨、李、杏、梅、枇杷、柿、枣、石榴、柑桔、栗、核桃等果树及药用植物。为害特点 同茶蓑蛾。形态特征 成虫雌体长9—16mm,蛆状,足、翅退化,体黄白色至浅黄褐色微带紫色。头部小,暗黄褐色。触角小,突出;复眼黑色。各胸节及第1、2腹节背面具有光泽的硬皮 板,其中央具褐色纵线,体腹面至第7腹节各节中央皆具紫色圆点1个,3腹节后各节有浅褐色丛毛,腹部肥大,尾端收小似锥状。雄体长6一11mm,翅展18—21mm,浅褐色,密被白长毛,尾端褐色,头浅褐色,复眼黑褐色球形,触角暗褐色羽状;翅白色透明,后翅基部有白色长毛。卵椭圆形,长0.8mm,浅黄至鲜黄色。幼虫体长25—30mm,黄白色,头部橙黄至褐色,上具暗褐至黑色云状点纹;各胸节背面硬皮板褐色,中、后胸者分成2块,上有黑色点纹;8、9腹节背面具褐色大斑,臀板褐色,有胸腹足。蛹黄褐色,雌长12—16mm,雄长8—11mm。蓑囊灰白色,长圆锥形,长27—32mm,丝质紧密,上具纵隆线9条,表面无枝和叶附着。天敌有寄蝇、姬蜂、白僵菌等。 生活习性 年生l代,以低龄幼虫于蓑囊内在枝干上越冬。翌春寄主发芽展叶期幼虫开始为害,6月老熟化蛹。蛹期15—20天,6月下旬一7月羽化,雌虫仍在蓑囊里,雄虫飞来交配,产卵在蓑囊内,每雌可产卵千余粒,卵期12—13天,幼虫孵化后爬出蓑囊,爬行或吐丝下垂分散传播,在枝叶上吐丝结蓑囊,常数头在叶上群居食害叶肉,随幼虫生长,蓑囊逐渐扩大,幼虫活动时携囊而行,取食时头胸部伸出囊外,受惊扰时缩回囊内。经一段时间取食便转至枝干上越冬。 防治方法 (1)结合管理及时摘除蓑囊,并注意保护天敌。(2)幼虫为害期药剂防治, 参见茶蓑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