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有机茶园秋季管理技术要点

2019-11-13

搞好秋季有机茶园管理足保证幼园及早成园和成年茶园丰产的基础,各基地应抓住有利时机认真搞好以下工作:

一、幼园管理:

l、锄草。对茶园进行于耕锄一次,除净园内杂草,并将杂草翻埋土中,增加土壤有机质。

2、利用秋季有利墒情。对茶园及时进行间苗补缺。

3、海拔较低的茶园及时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即离地20—25厘米剪去海拔较高的茶园竖年2月修剪。

4、施好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亩拖油渣100—150公斤,沤肥或圈粪1.5吨左右,在茶树行间开淘深施、覆土。

5、培土或干草覆盖。在冬季严寒来临之前,进行培土,有条件的用干草在茶树根茎部覆盖,保证幼苗安全越冬。

二、成园管理:

1、轻修剪。及时进行轻修剪,剪去“鸡爪枝”、枯枝病叶,并将病虫枝叶运出园外,烧掉。修剪应在11月上旬结束。若采用机械修剪,必须用无铅汽油,防止污染土壤和茶树。

2、深翻。对茶园进行一次全面深翻,保证在12月底前结束。

3、重施基肥。结合深翻,亩施农家肥1.5—2.5吨或油渣150—250公斤,在茶树行间开沟深施,覆土。

4、病虫防治。用人工清除园内病虫卵,将其清除园外或深埋土中,减少来年病虫危害。

Cy316.com延伸阅读

有机茶园的土壤管理技术


行间铺草 有机茶园行间铺草,每亩每年不要少于1000公斤。茶园行间铺草可以增加土层蓄水量,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土壤肥力。此外还具有抗旱保墒、增温防冻的作用。 精耕细作、勤除杂草 一般春茶采前要进行一次浅耕,深约10厘米,并清除越冬杂草;春茶采后再次浅耕削草。秋、冬季要结合施基肥进行一次行间深耕,深20-30厘米,把覆盖草料深埋土中。深耕时采用行中深、根际浅的方法,做到不伤根或少伤根。 行间饲养蚯蚓 其具体做法一般分两个步骤:1、虫种培养。在茶园地边挖长3-4米、宽1-1.5米、深30-40厘米的坑,坑底铺上约10厘米厚的较肥壤土。壤土上放一层稍经堆腐的枯枝烂叶、畜栏粪便等做成蚯蚓床。在食料上再铺上10-15厘米厚的肥土,每天浇水使蚯蚓床保持50-60%的含水量。把蚯蚓接种到蚯蚓床内,每平方米接种30-50条。经常浇水保持床内湿润。2、放养茶园。先在茶园行间开一条宽30-40厘米、深30厘米的放养沟,沟里铺放堆沤肥、茶树枯枝落叶、稻草等,加上少量表土拌和均匀。然后挖出蚯蚓、蚯蚓粪便及剩余的枯枝落叶等,分撒到放养沟中,盖上松土后浇水,让蚯蚓自然生长繁衍。每年检查一次蚯蚓生长情况并加蚯蚓食料。 间作绿肥 要因地制宜地选好绿肥种类和品种。对1-2年生幼龄茶园要选用矮生或匍匐型绿肥,如伏花生、绿豆等;对3-4年生茶园,可选用早熟、矮生的绿肥,如乌豇豆、黑毛豆、小绿豆等;既作肥料又作土壤保湿用的绿肥,可选用毛叶苕子。有机茶园间作绿肥要掌握好:1、不误农时、适时播种,在适宜的播种期内,如水分和气候条件许可要力争早播。2、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如果间作密度过大,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反之,绿肥产量低。条栽茶园夏季绿肥宜采用1、2、3对应3、2、1的间作法,即1年生茶园间作3行绿肥,2年生茶园间作2行绿肥,3年生茶园间作1行绿肥,4年生茶园不再种绿肥。冬季,可适当密植,如油菜、肥田萝卜、紫云英、苕子混播或豌豆、肥田萝卜、黄花苜蓿混播。3、接种根瘤菌。在新垦茶园或换种改植茶园土壤中,要选用相应的根瘤菌接种。此外,在一般红壤茶园中钼的含量低,如果在根瘤菌接种时拌以钼肥,可大大提高绿肥固氮能力。4、及时刈青。夏季绿肥中的高秆绿肥,生长迅速、吸收能力强,常会妨碍茶树正常生长。

有机茶园肥培管理技术


一、肥料的使用准则

1、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禁止使用城市垃圾和污泥,禁止使用医院的粪便、垃圾和含有害物质(如毒气、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的工业垃圾。

2、人畜禽粪尿等使用前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如高温发酵,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和病原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的有机酸和有害气体,使之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严禁使用不腐熟的人粪尿。

3、有机肥原则上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外来有机肥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商品化有机肥、有机复混肥、叶面肥、微生物肥料等在使用前必须明确已经得到有机论证机构的颁证或认可。叶面肥料最后一次喷施必须在采摘前20天进行。使用微生物肥料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4、所有有机或无机(矿质)肥料,应按对环境和茶叶品质不造成不良后果的方法使用,同时应截断一切因施肥而携入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环境物的污染源。

二、允许使用的肥料

1、有机肥:畜禽粪(经过无害化处理)、绿肥(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肥植物作肥料)、其他肥料(如腐酸类肥、饼肥、沼气液肥和残渣等).

2、微生物肥:如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硝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3、半有机肥(有机复混肥):加入适量的微量营养元素制成的有机肥料。

4、无机(矿质)肥:如矿物钾肥、矿物磷肥(磷矿粉)、煅烧磷酸盐(钙镁磷肥、脱氧磷肥)、白云石、石膏。

5、叶面肥: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以CU、FE、MN、ZN、B、MO等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为主配制的肥料)和含有植物生长辅助物质的叶面肥(用天然有机物提取液或接种有益菌类的发酵液,再添加一些腐殖酸、藻酸、氨基酸等配制的肥料。

6、其他肥料: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纺织工业的有机副产品,以骨粉、骨酸废渣、氨基酸残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制糖废料制成的肥料。

三、有机肥料的无害化处理

在有机肥料中,有些如人畜粪便常常带有各种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卵及恶臭味等,有些如杂草等常常带有各种病虫害传染体及种子等,因此用于有机茶园一般都要经过处理,变有害为无害。目前,有机肥料无害化处理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3种。物理方法如暴晒、高温处理等,但养分损失大,工本高;化学方法如用化学物质除害,在有机茶生产中不能采用;生物方法如接菌后的堆腐和沤制,在有机茶生产过程中是唯一可采用的方法。有机肥料无害化处理的堆、沤方法也很多,如EM堆腐法、自制发酵催熟堆腐法、工厂化无害化处理等。

无公害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农产品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茶园的无公害管理是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措施如下:

1、优良品种的选择与保持。推广高产、优质、抗病虫的优良品种,发挥良种效应。也可以移棵并垄,隔行逐年淘汰劣质品种。这样,既不影响茶农的当年效益,又可快速建成优质专业茶园。 2、退出不合理间套种。禁止在茶园内种植小麦、玉米等高秆作物,可以在茶园内间套种绿肥、饲草和部分经济作物,使之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小环境。 3、推广无公害施肥技术。按照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对无公害茶园进行施肥。有机肥以沼气肥、厩肥、秸秆高温堆肥为主,禁止施用氯化铵、硝酸铵等化肥,推广茶叶专用肥、BB肥、生物钾肥、矿物磷肥并进行深施。同时,注意有机肥与化肥的主要养分比例控制在7:3以内。 4、病虫的科学防治。推广无公害药剂防治病虫草害技术,积极推广应用灯光、食饵及性引诱剂等诱杀害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利用生物制剂防治茶叶病虫害,并尽最大可能减少施药次数。禁止施用低效高毒、高残留农药如氧化乐果、甲胺磷、三氯杀螨醇等,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Bt粉等,并掌握最后一次施药应在安全间隔期16天以上。 5、建立无公害茶园管理档案。对茶园的农事操作要建立档案,记录清楚,如中耕时间、次数,施肥时间、种类、亩用量,施药次数、用药类型及用药量等。

春季茶园培育管理技术要点


一、幼龄茶园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1、合理间作:闲行严格按照规范套种要求,套种作物以豆科为主,与茶带相距30厘米以上,严禁套种高杆及攀沿作物,忙行严禁套种。

2、合理疏苗、培育壮苗:对丛生密植茶园,按每穴留3—5株壮苗的要求,除去弱小茶苗,培养健壮茶苗,疏苗时使用枝剪将多余的弱小茶苗从根颈部剪除,切不可手提拔除。

3、合理修剪:根据树龄、苗情适时修剪,可分为定型修剪与轻修剪,定型修剪是苗高达到25—30厘米,有1—2个分枝时,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剪去顶部多余部分,留侧枝。轻修剪是在上年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厘米剪去以上部分的枝条,时间以惊蛰前后为佳,最迟必须保证在萌芽前。

4、及时施肥:春夏季是茶苗生长的旺盛时期,必须及时补充茶苗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一般在春茶萌动前十五天左右施入,根据其生长周期按少量多次施肥原则进行。

5、病虫防治:根据虫情,推广生物农药防治病虫。针对绝大部分茶园虫害为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叶螨类、黑刺粉虱等,可采用“天王星”、“印楝素”、“鱼藤酮”、“绿晶”等生物农药对症防治。

6、及时除草抗旱:采用人工或农机具清除杂草,切忌不可用牛犁,防止茶园荒草,可采用化学除草。旱时充分利用塘、堰、库等水源灌溉抗旱,同时采用茶树保水抗旱剂和茶园铺草等措施增加茶园抗旱力,检查整修茶园排水沟渠,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二、成龄茶园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1、适时轻修剪:必须在2月中下旬以前对成龄茶园进行轻修剪,一般在棚面上剪去徒长枝、病虫枝、受冻枝叶,高度为3——5厘米左右。

2、及时追肥:在轻修剪的同时及时进行开沟施肥,以保证春茶萌动生长所需养分,一般施入茶叶专用肥80—100斤亩。

3、浅耕除草:在3月上旬对茶园进行浅耕除草,一般对茶园浅耕深度为10—15厘米,达到疏松土壤、清除杂草的目的。

4、清沟排渍:在春季对茶园的排灌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整修,做到灌能进、涝能排。

三、衰老茶园改造

1、台刈培蔸:针对衰老茶树,春茶前进行台刈,能使树势长势良好,对今后长期增产极为有利,以离地面5—10厘米处刈去,切口要求不要破裂,最好向阳倾斜,光滑清洁,台刈后用药物进行消毒或采用黄泥封口。

2、加强肥水管理:对台刈的茶树要及时补充养分,加强肥水管理,使其快发新梢。

3、疏枝修剪:衰老茶树更新后形成的新枝不如茶树幼苗分枝有规则,会发生许多细弱浓密小枝,影响骨干枝的生长和形成,应留壮去弱,留稀去密,选留5个健壮枝条即可,经打顶修剪使其快速形成茶蓬,达到采摘之目的。

4、防治病虫害:一般衰老茶园中发生较多的有茶蛀梗虫、茶天牛和苔藓、地衣等,因此当树冠改造后应立即进行防治。

幼龄无性系茶园夏秋季管理、茶叶生产技术要点


近四年来,我县共新建茶园三万余亩,其中高标准无性系茶园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当前部分先期新建的已进入初采期,一些地方已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有部分茶园,因管理、采摘、加工、销售诸方面工作未能全面跟上,茶树长势、生产效果,不甚理想,必须高度重视。夏秋季节,特别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 修剪施肥。春茶前未修剪茶园,一律在五月中旬前全面修剪并施肥。标准按茶叶局下发有关技术资料执行。对两足龄以上、春梢未及时采摘茶园,要先打顶采尽一芽二、三叶鲜叶,加工绿月茶或炒青,减少浪费、增加收入,然后再行修剪。

二、合理间种。幼年茶树,树冠较小,覆盖率低,可以在行间种植部分株型较矮的豆科作物或蔬菜。通过间作,既可以增加土地产出,又可抑制杂草、保墒防旱。

三、 生产加工。茶厂要利用春夏茶间隙搞好设备配备检修、夏秋茶市场拓展工作。根据茶树育芽状况,及时采摘,充分生产加工,增加茶农和茶厂收入。可以生产的茶叶品种有:芽茶(采单芽)、翠兰茶(采一芽一、二叶初展,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绿月茶(采一芽二三叶和初生马口叶)等。

四、 施肥铺草。到九月上中旬(北坡及高寒山区可提前二十天左右),重施一次基肥,如饼肥、沼肥、厩肥、人粪等,并封园养树。在冬季到来之前,利用农作物秸杆或山林槎草铺于茶树行间增温防冻,保护无性系茶树安全越冬。

春季茶园的培育管理技术要点


名山县正在积极申报蒙顶山茶国家驰名商标

一、幼龄茶园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1、合理间作:闲行严格按照规范套种要求,套种作物以豆科为主,与茶带相距30厘米以上,严禁套种高杆及攀沿作物,忙行严禁套种。

2、合理疏苗、培育壮苗:对丛生密植茶园,按每穴留3—5株壮苗的要求,除去弱小茶苗,培养健壮茶苗,疏苗时使用枝剪将多余的弱小茶苗从根颈部剪除,切不可手提拔除。

3、合理修剪:根据树龄、苗情适时修剪,可分为定型修剪与轻修剪,定型修剪是苗高达到25—30厘米,有1—2个分枝时,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剪去顶部多余部分,留侧枝。轻修剪是在上年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厘米剪去以上部分的枝条,时间以惊蛰前后为佳,最迟必须保证在萌芽前。

4、及时施肥:春夏季是茶苗生长的旺盛时期,必须及时补充茶苗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一般在春茶萌动前十五天左右施入,根据其生长周期按少量多次施肥原则进行。

5、病虫防治:根据虫情,推广生物农药防治病虫。针对绝大部分茶园虫害为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叶螨类、黑刺粉虱等,可采用“天王星”、“印楝素”、“鱼藤酮”、“绿晶”等生物农药对症防治。

6、及时除草抗旱:采用人工或农机具清除杂草,切忌不可用牛犁,防止茶园荒草,可采用化学除草。旱时充分利用塘、堰、库等水源灌溉抗旱,同时采用茶树保水抗旱剂和茶园铺草等措施增加茶园抗旱力,检查整修茶园排水沟渠,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二、成龄茶园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1、适时轻修剪:必须在2月中下旬以前对成龄茶园进行轻修剪,一般在棚面上剪去徒长枝、病虫枝、受冻枝叶,高度为3—5厘米左右。

2、及时追肥:在轻修剪的同时及时进行开沟施肥,以保证春茶萌动生长所需养分,一般施入茶叶专用肥80—100斤亩。

3、浅耕除草:在3月上旬对茶园进行浅耕除草,一般对茶园浅耕深度为10—15厘米,达到疏松土壤、清除杂草的目的。

4、清沟排渍:在春季对茶园的排灌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整修,做到灌能进、涝能排。

三、衰老茶园改造

1、台刈培蔸:针对衰老茶树,春茶前进行台刈,能使树势长势良好,对今后长期增产极为有利,以离地面5—10厘米处刈去,切口要求不要破裂,最好向阳倾斜,光滑清洁,台刈后用药物进行消毒或采用黄泥封口。

2、加强肥水管理:对台刈的茶树要及时补充养分,加强肥水管理,使其快发新梢。

3、疏枝修剪:衰老茶树更新后形成的新枝不如茶树幼苗分枝有规则,会发生许多细弱浓密小枝,影响骨干枝的生长和形成,应留壮去弱,留稀去密,选留5个健壮枝条即可,经打顶修剪使其快速形成茶蓬,达到采摘之目的。

4、防治病虫害:一般衰老茶园中发生较多的有茶蛀梗虫、茶天牛和苔藓、地衣等,因此当树冠改造后应立即进行防治。

秋冬季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茶园秋冬季节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来年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以及茶园的长远效益。根据融水县茶园存在的不同水平,提出以下几点管理要点,各茶区对照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一、及时修剪

1、幼龄茶园的定型修剪

新植茶园当年不修剪,翌年茶树长高到25cm以上时,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剪口离地面10~12cm。剪去主干,侧枝不剪,注意留外向侧芽,要求剪口平滑,无裂口。(注意:融水县2012年新植茶园暂不修剪,明年春进行第一次修剪)

当二级分枝长至30㎝时进行第二次修剪,第二次定型修剪在离第一次修剪口上提高12~15cm修剪。当三级分枝长至30㎝左右时,再进行第三次修剪,第三次修剪在离第二次修剪口上15cm修剪。经过3~4次修剪后,茶蓬基本达到骨架形成,以后再进行打顶采摘轻剪进一步培养树冠及采摘面。

2、成龄采摘茶园的修剪

对采摘面过高、茶蓬面不整齐、鸡爪枝多、茶叶瘦小、产量不高的茶园,要采取深修剪来恢复树势,方法是:在秋茶结束后,剪去树冠面上部15厘米的一层枝叶或于80厘米高度处进行平剪。

3、对多年未修剪、树冠不合理、经济效益极低的茶园,可采取台刈等重度修剪,方法是:在离地面5cm处剪去上部所有枝条,再根据定型修剪原理培养高产树冠。

二、土肥管理

1、深翻园土 修剪后进行深度为15~20厘米的深翻,同时在株行间浅耕松土8~10厘米,除净杂草,注意不要伤害根系,否则会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

2、施用基肥 施用方法一般采取挖沟施肥法,即在茶树树冠外缘垂直下方挖深20厘米,宽25厘米的施肥沟,将肥料施入后盖土。若是梯级茶园,请将肥料施在梯级的内侧。

基肥种类及用量:幼龄茶园每亩年施厩肥0.5~1吨,或饼肥50~100公斤,钙镁磷肥25~50公斤,硫酸钾10~20公斤,采摘茶园每亩施厩肥3~5吨,或饼肥100~150公斤,硫酸钾15~25公斤。

秋冬季树体营养物质的积累对翌年春梢萌发起着重要作用,秋茶结束后施用基肥茶树入春后表现出生长旺盛、叶片肥厚、茶叶提早上市。茶叶的外观好看、香味浓厚纯正、口感好,不仅增产而且提高了茶叶的等级。

3、间作绿肥 茶行间作绿肥只能在1~3年生幼龄茶园或者刚台刈改造后的茶园里间作,对于大部分成龄采摘茶园则无法间作。茶园间作绿肥能有效提高提高茶园土壤的含氮水平,绿肥含有很高的有机质,翻埋之后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此它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有较良好的作用。 种植绿肥还能保护梯坎,防止水土流失。

适宜融水县茶园冬季间作的绿肥品种有紫云英(俗称红花草子)、肥田萝卜(俗称满园花)。播种方法:每亩播种量1.5~2公斤,播种时间在秋分至寒露之间,以10月中、下旬为好。播种前提早施足磷、钾肥,在翻土后每亩用钙镁磷肥15公斤、氯化钾5公斤撒施。开春后紫云英进入旺长期,每亩用尿素1.5~2公斤撒施。

三、清园防病虫害

为防止越冬病虫源,减少明春病虫害的发生,应做好茶园清园喷药工作。

1、修剪时将茶园的枯枝落叶清出园外烧毁或深埋。

2、修剪后全园喷药3次:第一次喷洒绿色环保的茶叶专用型杀虫剂;第二次喷洒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第三次喷洒0.5~0.7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湿叶背和叶面,每次喷药间隔时间为15天左右。

有机茶基地如何建设,有机茶园的土壤管理技术


有机茶园的土壤管理技术:

行间铺草有机茶园行间铺草,每亩每年不要少于1000公斤。茶园行间铺草可以增加土层蓄水量,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土壤肥力。此外还具有抗旱保墒、增温防冻的作用。

精耕细作、勤除杂草一般春茶采前要进行一次浅耕,深约10厘米,并清除越冬杂草;春茶采后再次浅耕削草。秋、冬季要结合施基肥进行一次行间深耕,深20-30厘米,把覆盖草料深埋土中。深耕时采用行中深、根际浅的方法,做到不伤根或少伤根。

其具体做法一般分两个步骤:1、虫种培养。在茶园地边挖长3-4米、宽1-1.5米、深30-40厘米的坑,坑底铺上约10厘米厚的较肥壤土。壤土上放一层稍经堆腐的枯枝烂叶、畜栏粪便等做成蚯蚓床。在食料上再铺上10-15厘米厚的肥土,每天浇水使蚯蚓床保持50-60%的含水量。把蚯蚓接种到蚯蚓床内,每平方米接种30-50条。经常浇水保持床内湿润。2、放养茶园。先在茶园行间开一条宽30-40厘米、深30厘米的放养沟,沟里铺放堆沤肥、茶树枯枝落叶、稻草等,加上少量表土拌和均匀。然后挖出蚯蚓、蚯蚓粪便及剩余的枯枝落叶等,分撒到放养沟中,盖上松土后浇水,让蚯蚓自然生长繁衍。每年检查一次蚯蚓生长情况并加蚯蚓食料。

间作绿肥要因地制宜地选好绿肥种类和品种。对1-2年生幼龄茶园要选用矮生或匍匐型绿肥,如伏花生、绿豆等;对3-4年生茶园,可选用早熟、矮生的绿肥,如乌豇豆、黑毛豆、小绿豆等;既作肥料又作土壤保湿用的绿肥,可选用毛叶苕子。

有机茶园间作绿肥要掌握好:

1、不误农时、适时播种,在适宜的播种期内,如水分和气候条件许可要力争早播。

2、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如果间作密度过大,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反之,绿肥产量低。条栽茶园夏季绿肥宜采用"1、2、3对应3、2、1"的间作法,即1年生茶园间作3行绿肥,2年生茶园间作2行绿肥,3年生茶园间作1行绿肥,4年生茶园不再种绿肥。冬季,可适当密植,如油菜、肥田萝卜、紫云英、苕子混播或豌豆、肥田萝卜、黄花苜蓿混播。

3、接种根瘤菌。在新垦茶园或换种改植茶园土壤中,要选用相应的根瘤菌接种。此外,在一般红壤茶园中钼的含量低,如果在根瘤菌接种时拌以钼肥,可大大提高绿肥固氮能力。

4、及时刈青。夏季绿肥中的高秆绿肥,生长迅速、吸收能力强,常会妨碍茶树正常生长。

有机茶基地如何建设:

1、茶场规划 有机茶园是采用自然和生态法则相协调种植的基地,因此茶场的规划宜应用生态学原理,建立以茶为主,多种经营,立体种植,生态管理,产出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型茶场。宜山水田林路综合规划,农林牧副渔肥统一安排。茶场内宜根据地形地貌、生产规模、经营模式,科学而合理地安排好总场和分场、办公区与住宿区、厂房区与养殖区、商业区与文化区、绿化区与休闲区、茶园与绿肥区、林区与水果区、道路网络与水利系统等规划安排好。总场以交通方便的茶区中心区为宜,场区周边应与茶园设置50~100米的隔离带;茶厂宜安排在几个作业区中心、交通方便的地方,茶厂周边与茶园应设30~50米的隔离带;养殖场宜安排在茶园周边较隐蔽的地方,规模按一亩茶一条猪或一条牛来安排,同时应安排好粪便的无公害化处理场所。其它安排则因地制宜来安排。

2、种植规划 有机茶生产技术的应用强调使茶园的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既要考虑茶树生长发育对温度、光照、水分、热量、土壤等生态条件的要求,又要考虑构成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结构要求进行规划。要求坡度25度以上的山地规划植树造林,坡度25度以下集中连片的缓坡地规划为茶园,零星地块、瘠瘦地等规划种植绿肥、牧草、饲料、花卉、药材、豆科作物,低洼积水地宜规划修建水库或鱼塘,茶园梯壁、道路两旁、水沟边、地边角和房前屋后、池塘边等规划种植水果、观赏树、风景树或经济树种,风口处或茶园北面规划为防风林带,有机茶园与常规农业之间必须规划隔离带,包括地理的或人工林带。树种要多样化,乔木与灌木,阔叶与针叶相结合,高一排低一排。林带与隔离带一般宽8~12米,株距2~5米。同时茶园内规划种植遮阴树,茶行空隙较大时规划种植绿肥或豆科作物,使茶场内外成为一个人工生态群落区。

3、茶园规划 宜以保水、保土、保肥和适应茶树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来规划,坡度25度以下、10度以上的地块规划建立反倾斜的梯级茶园,梯面宽不能小于150厘米;坡度10度以下地块规划建立棋盘式长方型茶园。规划时宜按地形地貌和原植被状况,有选择地规划保留一部分面积不等的植被种类不同的林区;南方茶园宜按8~10行茶规划种植一行遮阴树,株距宜根据所选择树种枝叶疏密、树冠宽窄而定,宜以成年后遮阴度在30%~50%之间为原则,一般亩植8~12株为宜,树种以深根、树冠宽大、不与茶树争夺水肥、病虫害少、枝叶疏密适中、冬天落叶的果树、观赏树、风景树、经济树种、豆科乔木树为宜,以便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良好生态环境。规划茶行时应尽量南北走向和沿等高线走向,茶行间尽量保持平行,避免出现断行和闭合行。整个茶园宜按10~20亩划分为一个作业区,茶行长以50~60米较为合适。

4、道路规划 为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管理作业和方便运输以及水土保持等要求来规划道路网络。一般要求有机茶生产茶园500亩以上宜规划主道,宽7~9米;500亩以下只规划支道,宽6~7米;步道按作业区界来规划,10~20亩设立一条步道,宽1~2米。梯级茶园一般以8~10行茶(梯级)规划一条横向步道,宜水平规划;纵向步道宜根据山形来规划,可以规划成直道也可规划成S道。主道、支道、步道宜纵横排列,路路相通。

5、水利规划 水利系统的规划宜以有利于供水、灌水、排水、蓄水、防洪和水土保持等为原则进行。供水沟、供水管与山塘、水库或抽水、蓄水站连接;灌水系统宜以滴灌、喷灌、流灌等规划;排水沟设在茶园低洼处和道路两侧,防洪沟规划在茶园上方与山林交界处;蓄水池用于蓄水和沤制水肥用,一般每5亩茶园建一个,规划在路边或近供水处,深宽度以每亩蓄水1~2立方米为宜;排蓄水沟既可排水又可蓄水,以每隔一定距离规划设置一个低于沟面5~10厘米的梯级小土坝为标志,一般规划在茶行上方。水沟的深宽度和水管的条数宜视需水量和排水量而定。规划要纵横有序,大小相通。

6、茶园开垦 有机茶园的开垦要求分步进行:第一步先将园内地面的杂树、竹子、荆棘、乱石、土堆等清理,但是在清园中应改变常规茶园清园时将全树木一扫光的做法。宜保留一些大树、名贵树和有观赏价值、经济收益大的树种,有利于茶园生态建设。第二步开垦种植沟,开垦前首先将表土层表土、杂草、腐叶等肥力较高的表土层约5~10厘米开挖作基肥堆放在不影响开垦种植沟又利于填回沟底的一侧堆放,在清挖表土肥泥时注意将暗石、树头、竹兜、茅根、恶草等清挖干净并堆放出园外。因茶树一经种植,中途不易改变,为使茶行整齐美观和方便采摘管理作业,开挖种植沟前宜先用石灰粉划线,然后按规格、顺序开挖,以便提高劳动效率。开垦时一人一个作业区,从第一行至第二行,每开挖好一条茶沟则回沟一行,可以较好地解决泥土堆放难的问题。种植沟之间距离为120~200厘米,目前大多采用150厘米的规格,种植沟深度60~70厘米,种植宽度单行植为50~60厘米,双行植为70~80厘米,多行植宽度相应增大,目前大多数采用双行植。第三步填土回沟,开垦种植沟时最底层约5~10厘米的松土留沟底作为第一层,第二层填入表土层肥泥5~10厘米,第三层填入经无公害化处理的无污染基肥,包括厩肥、饼肥、绿肥、草渣、堆肥、沤肥、泥肥、鱼肥、沼气液肥、人畜禽粪尿、作物秸秆等有机肥和矿物钾肥、矿物磷肥、钙镁磷肥、焦泥炭土、生物菌肥等无机矿物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基肥20~25厘米;第四层填入普通泥土5~10厘米,余下10~15厘米暂不填土,待种植苗木时再填满,整理平整。

7、茶树种植 茶树为多年生作物,一经种植几十年内一般不会改变。因此,一是要选择好良种;二是要种植符合出圃标准的苗木;三是要高标准、科学种植。良种是实现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基础,必须按市场的需求、创新、创名牌的需要和远景规划、发展的眼光、地域的优势等科学选择和搭配好茶树良种。同时还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加工的茶类品种选择适应性广、抗病抗虫抗寒能力强、农艺性佳、适制2~3个茶类品种或一个特优茶类品种的高香、多毫、味佳、适应机械化采摘、管理、加工的无性系、非转基因的茶树良种为有机茶种植品种。种植的苗木要符合国家GB11767~1989《茶树种子和苗木》标准的一、二类标准苗木要求,并经过严格检疫。

种植规格:株距,单行植大叶种40~50厘米,中小叶种30~40厘米;小叶种22~33厘米;小行距,双行植33~43厘米,多行植23~28厘米。每穴(丛)定值株数:大叶种1~2株,中小叶种2~3株。种植适期以秋植(霜降前后)和春植(雨水前后)为宜。种植前起苗要尽量带土移栽,减少损伤根系。种植时先按行株距划线或拉绳确定种植穴位,穴位深宽20~25厘米,施足豆饼、菜子饼类粒状肥拌火炼烧土为基肥,每亩150~200公斤,然后种植。种植时注意根系伸展,不接触基肥,茶苗要垂直,株行距要准确,整齐美观,填土至原育苗泥土处,填土后要压实,压实后于茶株四周覆盖一层草,淋足定根水。

在茶苗种植的同时种植茶园遮阴树、防风林带、隔离林带、路沟两旁植树和山上的造林、房前屋后的美化等。

8、植后管理 茶苗种植后宜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在茶苗成活前每2~7天淋水一次,确保茶苗成活。

茶行间全园铺草或种植绿肥、豆科作物等,减少杂草滋生和防止水土流失。茶园梯坎宜适时种植护坡绿肥。

适时浅耕除草,勤除杂草,减少杂草与茶树争夺肥。

适时追肥,勤施薄施,少量多次,肥料为沤制熟化的无公害有机肥,如豆饼、人畜禽粪尿、沼气液肥等。

及时补缺,防止断行缺株。

有机茶园土壤管理


一、行间铺草覆盖 生产有机茶的茶园,行间必须辅草,草料每亩每年不少于1000kg,原料可利用山草、稻草、麦秆等。茶园行间铺草可以减缓地表径流速度,促使雨水向土层深处渗透,防止地表水土流失,增加土层蓄水量。同时,还能抑制杂草生长,有利土壤微生物繁殖,增加上镶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此外,还可以稳定土壤热量,夏天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具有抗旱保墒作用,冬天可增温防止冻害。茶园行间铺草一举多得,是有机茶生产中最重要的土壤管理措施。二、精耕细作勤除杂草 生产有机茶的茶园大多水热条件好,四周生态条件也好,杂草极易滋长。杂草不仅与茶树争光、争肥、争水,又是病虫栖息的场所和传播的媒介,一有疏忽就会造成草荒,必须及时除去。由于有机茶园不能使用除草剂,只能采用人工方法,勤浅耕勤削草,这对于一些没有条件铺草的茶园尤为重要。一般春茶开采前要进行一次浅耕(深约10cm)削草,清除越冬杂草;春茶结束后浅耕削草,可疏松采茶时踏实的表土,同时可推迟夏草生长。6月份,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正是梅雨季节,杂草生长快,一般在梅雨结束要进行一次浅耕除草。8-9月份是秋草生长、开花结籽的时期,这时除草对防止第2年杂草生长有重要作用,要抓紧进行。因此,没有铺草条件的有机茶生产茶园,尤其是茶行间距大的茶园,一年4次浅耕除草是不可少的。除草要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把杂草晒干,使它失去再生能力,同时也可起到杀虫消毒作用。经过暴晒后的杂草翻埋作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

秋冬季节,要结合施基肥进行一次行间深耕(20-30cm),把覆盖草料深埋土中。深耕时采用行中深,根际浅的方法,做到不伤根或少伤根。 如果种植时深耕施肥的基础工作较好,成园后行间土壤根系密度大,条行郁闭度高,杂草少,土壤较疏松的茶园,可以采取免耕的方法。所谓免耕,也不是绝对不耕,即在茶树生长的一定周期内进行耕作。一般做法是每年把大量的有机肥和枯枝落叶等铺在行间,防止土壤裸露,使土壤上的有机层保持松软富有弹性,防止采茶人员对土壤的直接踩踏镇压。每当茶树进行重修剪时进行一次深耕,把土表的有机层翻入土中,这样周期性地进行。三、行间饲养蚯蚓 茶园饲养蚯蚓优点很多,它可吞食茶园枯枝烂叶,使未腐解的有机肥料变成粪便,促进土壤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加速有效养分的释放,提高土壤肥力。 其次,蚯蚓的大量繁殖和生长,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有利茶树根系的生长。此外,蚯蚓躯体具有含氮很高的动物性蛋白质,在土壤中死亡腐烂,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茶园饲养蚯蚓是有机茶生产的重要土壤管理措施之一,其具体做法一般分两个步骤,先在蚯蚓床中培养虫种,然后放养到茶园。1.虫种培养 先在茶园地边挖几个长3-4m。宽1.0-1.sin、深30-40cm的坑,坑底铺上10cm左右较肥的壤土。壤土上放一层稍经堆腐的枯枝烂叶、青草、谷壳、畜栏粪便及厨房垃圾等作为蚯蚓的食料,做成蚯蚓床。在食料上再铺上10-15cm的肥土,每天浇点水,使蚯蚓床保持50%-60%的含水量,约过半个月,使食料充分腐烂。然后,从肥土地里挖取收集蛆蚓,挖开姐蚓床的盖上,把收集到的蛆蚓接种到蛆蚓床内,每平方米接种30-50条。以后经常浇水,保持床内湿润,经过数月后,蚯蚓开始在床内大量生长繁殖,即可作为茶园接种用。

表1 春播夏季绿肥品种及特性

品种

株型

抗旱性

抗脊性

豇豆

半蔓生型

+++++

+++

猪屎豆

高秆型

+++++

+++++

柽麻

高秆型

+++++

++++

绿豆

矮生型

++++

++

饭豆

蔓生型

++++

+++

花生

半匍匐型

+++++

+++

大豆

矮生型

++

++

注:“+”表示特性的强弱,符号多表示强。表2、表3同。

表2 秋播冬季绿肥品种及特性

品种

抗寒性

抗旱性

抗脊性

紫云英

++

+

++

黄花苜蓿

++

++

++

苕子

++++

++++

+++

蚕豆

++

+++

++

豌豆

+++

+++

+++

肥田萝卜

+

++++

++++

箭舌

+++

++++

++++

2.放养茶园 先在茶园行间开一条宽30-40cm、深30cm的放养沟,沟里铺放堆沤肥、草肥、栏肥、茶树枯枝落叶、稻草等物,加上少量表土拌和均匀。然后挖出蛆蚓床中的蚯蚓、蚯蚓粪便及剩余的枯枝落叶等杂物,一起分撒到茶园放养沟中,盖上松土、浇水,让蛆蚓逐步自然生长繁衍。每年结合茶园施基肥,检查一次蛆蚓生长情况并加稻草、杂草、枯枝落叶等蛆蚓食料,如发现蚯蚓生长不良,要继续放养,直到生长繁衍正常为止。 四、间作绿肥 有机茶园间作绿肥的主要目的是改良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增加有机肥源,不断提高茶园土壤肥力,为有机茶生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促进茶树生长。茶园种植绿肥,要避免与茶树争肥、争水、争光等现象的发生,要根据绿肥习性、茶园土壤特点、树龄及气候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好绿肥种类和适合的品种。对l-2年生幼龄茶园要选用矮生或匍匐型绿肥,如伏花生、绿豆等,既不妨碍茶树生长,又有利于水土保持;对于3-4年生茶园,可选用早熟、矮生的绿肥,如身红豆、黑毛豆、小绿豆等,可防止与茶树形成生长竞争的矛盾。对于华南茶区,既作肥料又作茶苗遮荫物的绿肥,要选用秆高、叶疏、枝干呈伞状的山毛豆、木豆等。在长江以北茶区既作肥料又作为土壤保湿用的绿肥,可选用毛叶首子等。坎边绿肥以选用多年生绿肥为主,长江以北茶区可种紫穗槐、草木樨,华南茶区可选用爬地木兰、无刺含羞草,长江中下游广大茶区可选用紫穗槐、知风草、霜落、大叶胡桂子等。有机茶园可间作的绿肥品种及特性列于表1、表2、表3,供参考。 有机茶园间作绿肥,既要使绿肥高产优质,又不妨碍茶树本身的生长发育,因此必须合理间作,掌握好栽培技术。 不谋农时,适时用种 这是茶园绿肥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我国大部分茶区,冬季少雨,气温较低,茶园冬季绿肥如果播种太晚,在越冬前绿肥苗幼小,根系又浅,抗寒抗旱能力弱,易受危害,从而影响产量。如浙江茶区,茶园间作紫云英,以秋分至寒露播种为宜。在适宜的播种期内,如水分和气候条件许可,要力争早播,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常会妨碍茶树正常生长。这时,就需要通过刈青来解决。据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试验,在老式茶园中间作大叶猪屎豆等高秆绿肥,如果不及时刈青利用,对夏、秋菜影响很大,可减产50%左右,如及时数次刈割理青,可使茶叶产量提高17%-23%,效果十分显著。

表3 坎边多年生绿肥品种及特性

品种

株型

抗寒性

抗旱、抗脊性

爬地木兰

匍匐型

+

+++

紫穗槐

小灌木型

+++++

++++

木豆

小灌木型

+

++++

秋季茶树茶园管理:茶叶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


1、采摘判断

今年春茶比往年稍迟,茶树生育偏迟则在预想之中。采摘如果树势强劲、生育良好,则在8月上旬即可采茶。

采摘时期的延迟,使秋整枝时期的秋芽得不到充足的硬化,造成来年春茶的减产减收。

新叶开叶后30天,叶面积达到最大值,之后完全硬化,这期间约需90~100天时间。不采的茶园,8月上旬止减去徒长枝,秋整枝时期则枝条老熟、强壮,有利于来年春茶萌发茶芽强壮、整齐,使春茶增收。

2、深耕

深耕使茶行间土层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促进根系的发育。

最近茶树更新间隔时期越来越短,秋整枝等的枝叶返还茶园,多见有机物堆积在茶行之间,象此类枝叶堆积多的茶园,可用苦土石灰(MgO)等土壤改良剂在茶行间与有机物搅混,矫正酸性土壤,有利于促进有机物分解,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

(1)深耕时期

深耕造成根的切断,所以应在茶树养分吸收旺盛的秋季前进行,有利于新细根的再生。因此,8月中旬或9月上旬是深耕的最佳适期。秋季早来的山区、及高山茶园应提早进行。

(2)干旱的场合,深耕时断根影响极大,又难以再生出新的细根,应中止深耕改为浅耕。

(3)长年未进行深耕的茶园,地表根系分布多,深耕时断根量多。此种茶园应隔行深耕。

3、干旱对策

注意气象预报,一有干旱倾向时及早做好防旱对策。

茶树从根吸取水分,再从叶片蒸发来调节树体体温。通常夏天高温时,每日从茶园中蒸发的水分量约是7mm。过分的干燥,茶树对水分的吸收停止,这样叶片温度上升引起叶片灼烧。

易受干旱影响的茶园,往往是一些有效土层浅、灌水不便、根系分布浅的幼木园。

其防旱对策:

(1)水利条件良好的地方,1次在1000平方米茶园内灌水25?30吨(25?30mm),一般间隔7天以内灌水一次。土壤水分PF值在2.3以上时必需灌水。茶树表现出干旱症状前,早些灌水才有更好的效果。

(2)为阻止土壤地表的水分蒸发,可采用铺草、或在茶行间覆盖地膜的方法。幼木园特别要认真留意地管理。

4、插木床的管理

夏季扦插的苗床,插后20?30天开始发根,1个半月后形成第一次根。

一次根出齐后,要防治苗床干燥,及时灌水。施肥在第二次根、第三次根形成时开始,约8月上旬左右。施肥过多会造成肥料障害,覆盖物应在9月中旬前选择阴天揭除。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2874.html

上一篇:生物技术对于茶叶生产发展的意义

下一篇:茶树的修剪方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