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鹤山:昔日广东茶业第一县

2022-03-02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鹤山:昔日广东茶业第一县”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曾连续170多年保持领先地位

鹤山是茶叶之乡,所产茶叶曾畅销国内外,是江门五邑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鹤山种茶始于宋代,盛于明清。从清乾隆末年,茶叶年产8.5万担,折算为510吨。出口6万担,折算为360吨,被誉为广东茶叶第一县。鹤山出现了"无山不产茶,茶市达60余处"的盛况,"几占全省输出总量之八九成。"

此后因各种原因,茶园面积、产量有所起落。清末民初一路下降,尽管如此,但直到上世纪60年代,鹤山依旧连续170多年保持广东茶业第一县的地位。

后因经营体制和高税赋等因素,加之技术改进不力,茶农渐渐改做他业,鹤山茶业濒临名存实亡的境地。

为了找寻鹤山茶叶的脉络,笔者曾到当年盛产茶叶的古劳、鹤城、宅梧、双合等镇采访、调查,又到图书馆、档案馆搜集资料,期冀以笔再现鹤山茶叶昔日的辉煌。

1"未有鹤山县,先闻古劳茶"

鹤山境内山多田少,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鹤山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又由于地处西江岸边,云雾笼罩,境内山多,有葵根山(茶山)、大雁山、白水带、马耳山、金鸡坑、昆仑山、皂幕山等,山高雾多,因而自然环境很适合种植茶叶。过去鹤山人自傲有三宝:茶叶、烟叶和席草。

鹤山种茶始于宋代,盛于明清。传说宋代有一男一女从福建来到古劳都的丽水石岩头山洞居住,他们带来茶种,种制青茶。青茶能清热解暑,医治百病。福建男女死后,丽水人在山头塑造一对石像,以作纪念,后人称石公、石婆,是古劳茶的祖先。

石岩头现存有9株古老茶树,品质特优,说是石公石婆所植,称之"宋茶",古劳茶均是石公石婆所植的数十株老茶树繁殖。清乾隆《鹤山县志》记载"古劳茶味匹武夷而带芳",佐证了这一传说。

自宋至清康熙年间,古劳都属新会县。清雍正十年(1732年)始建鹤山县,古劳都划入鹤山,故有"未有鹤山县,先闻古劳茶"的佳话。古劳都的丽水村种茶历史最早,而且品质特优,故丽水茶名气很大。

2鹤山茶几乎占全省输出量之八九成

明代中叶,古劳都以外也引种茶叶,而且比较成规模,比如鹤山有茶园约4000亩,年产茶叶1600担(每担60千克,下同),清乾隆《鹤山县志》就有"古劳丽水、冷水、山埠皆植茶。"的记载。

当时丽水人种茶热情很高,在其村后的葵根山开发茶园,先后建村10个,葵根山改名茶山。清康雍乾期间(1662-1795年),大批客家人从粤东、粤北迁入鹤山中部山区,茶区迅速扩大。清道光《鹤山县志》载:"自海口至附城,毋论土著客家多以茶为业。"出现了"无山不产茶,茶市达60余处"的鼎盛时期。"茶园8万亩,年产毛茶8.5万担,年出口6万担,鹤山茶几占全省输出量之八九成,其输向地近如南洋,远至欧美。"茶叶成为鹤山县主要特产,"邑中物产唯此可以甲诸郡"。1827年的《鹤山县志》又载:"近则自海口(古劳北)至附城(鹤城),毋论土著、客家,多以茶为业……"在葵根山、大雁山,也是"一望皆茶树","来往采茶者不绝"。

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县境先后发生洪兵起义及土客械斗持续10余年,社会动乱,茶农流离失所,茶园被焚烧或丢荒降至2.8万亩,年产茶跌至2万担。虽然如此,鹤山茶业仍是甲全省各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斯茶叶一时未能恢复,鹤山则有侨资经营(俗称金山庄)恢复较快,年出口茶叶5.5万担,其中古劳茶4500担,但由于科学技术跟不上,质量欠佳,市场竞争缺力,故好景不长。

1924年,鹤山县政府为振兴茶业,提高出口茶叶的竞争力,改良植茶制茶技术,聘请中大(岭南大学)教授林家齐在昆仑山开设茶业改良所,制订发展规划,鹤山茶业进入笫二个黄金时期。据《广东年鉴》载:1935年全县茶园13243亩,产量28975担,分别占全省茶园的29%和产量的27.6%,但此时的茶叶产量仅为鼎盛时期1/4。

那时的鹤山,每到采茶季节,姑娘们过半数都上山摘茶,山坡上红裳绿叶,山歌声此起彼落。"阳春二三月,红粉半茶人",好一派茶乡景色!

3领先地位被英德所取代

由于日本侵华战火蔓延广东,鹤山茶业深受摧残,1943年全县茶园丢荒七成。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医治鹤山茶叶生产受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所造成的创伤,1951年,省茶叶公司和粤中茶叶改良队先后在鹤山白水带建立茶叶示范点。1957年又成立营顶茶场,连片开发新茶园1357亩。是年,全县茶园面积9101亩,总产197吨。

1965年,鹤山除国营合成、营顶茶场外,还有公社茶场6个、大队茶场42个,生产队茶场250个,但由于种种原因,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鹤山作为广东茶叶主产区的领先地位,逐渐被英德所取代。非但如此,日后还退居为省茶叶生产县的第7位。

上世纪80年代,鹤山人奋起直追,茶叶生产出现起色。

1985年,鹤山县政府倡导农户合股或个人开发、承包茶场,发展名优茶、外销茶的生产,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年,茶园面积扩大到1.3万亩,亩产提高到39公斤,总产500吨。其间,鹤山茶叶果树研究所引种培育的"金马牌"岭头单丛乌龙茶,获1991年国家经贸部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各种原因,鹤山茶叶生产呈下降趋势。2002年全县茶叶产量只有120吨,2005年更降至60吨。人们以为鹤山茶叶的"笫二个春天"会到来,想不到的是,它却是夕阳西下的一道艳丽晚霞。

鹤山茶农大批转移,茶业规模生产消失,辉煌的历史不再。

4鹤山茶叶向何处去

清明节后,正是春茶上市季节,笔者为此走访了鹤山的几个茶园。

鹤城过去是鹤山茶叶的集散地,有一条近200米长的茶行街。在清末及民国时期,茶行街两旁尽是茶叶店铺,内有美珍、树芳等6大茶庄。近日,笔者到鹤城走了一趟,见茶行街旧时茶庄的几幢古旧建筑仍在,但却没有一间茶叶店。车站旁边有一家小茶庄,所卖的大多是福建茶,本地茶叶只有合成红茶和鹤山青茶两种。鹤城镇党政办的工作人员告知,现时全镇连一个茶场也没有。

笔者又到宅梧,镇党政办公室主任说:白水带茶场已解散,营顶也不种茶,全镇现时一个茶园也没有。

几经周折,笔者来到鹤山市双合镇。这里是目前鹤山茶叶的集中产区,有茶园面积1500多亩,年产茶60多吨。

合成制茶厂是陈火木、麦桂枝等人于1990年向合成华侨农场承包经营的。据陈先生介绍,该厂现有员工15人,有揉捻机3台、焙机3台,年产威龙牌红茶、绿茶50-60吨,去年销售收入约60万元,由于生产的茶叶都是矮山茶,档次低、费用大,利润甚微,可以说是惨淡经营。

为了使威龙牌茶叶生产符合国家标准,使消费者喝上放心茶,厂方做了许多工作,分别于2002年、2006年拿到《广东省无公害产品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关部门还不定期派人检查。正说着,江门质检局有3个人来到,笔者只好中断采访。

虹桥新村村民刘广河,原是国营合成华侨农场的职工,农场实行体制改革后,他买下了农场的100亩茶园,每年可采摘茶青5000-6000斤,交售给合成制茶厂及来自高明区的茶商,得款约3000元,一家人的生活就靠这一点钱维持。谈话间,他拿出一张合成茶厂的进仓单,上面写着"茶青121斤,单价0.50元",这便是夫妻两人一天劳动的总收入。原指望茶园间种的龙眼可增加一点收益,怎知它们全是"龙眼公":只开花、不结果。刘先生表示,长此下去,很难维持生计,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帮一帮茶农,否则他们只好毁茶改种其它作物,或出外打工。类似刘广河这样的茶农在双合镇还有许多。

据刘先生说,今季的茶叶本该早几天就摘完了,但因要等质监来人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量检测后才准开园摘茶,所以迟了。刘先生表示,为了让人们喝上"放心茶",这倒也无所谓。

专家说:茶俗为根本,茶艺为表征,茶道是精髓,中国茶文化将矗立在世界文化之林!鹤山茶叶何去何从?人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鹤山茶业辉煌历史和新时期茶业发展浅见》(作者:方全福)载《广东茶业》2005年02期

相关链接

1、古劳银针、马耳山茶和花茶

经长期的经验积累,鹤山人创出了好几个茶叶名牌产品,其中最著名的为古劳银针,因其产自古劳诸山而叶尖如针、叶底青翠、叶背毫白如银,故名,尤以丽水石头岩之"翠岩碧绿"银针为最佳。其特点是条索细密,汤色清澈略带浅绿,味浓滑芳香,甘爽醇和,回甘力特强。

其次为白水带茶,产于鹤城的白水带山,其外形紧结"缩骨",干后茎嫩,叶翠绿油润,汤色浓艳、耐泡,齿颊留香,为鹤山高山茶的代表。

再有就是马耳山茶,产于鹤城的马耳山至丫髻山一带,特点是叶干后"缩骨",冲泡后茶芽半沉浮、垂直于水中,香远味浓,有消热消滞之功。

此外,用鹤山茶叶与江门鲜花窨制的香片(茉莉花茶)、凤凰兰茶(米仔兰茶)也很有名,曾作为中国花茶的代表,畅销南洋、澳洲、北美等地。

2、江门茶庄三巨头

美珍茶庄是江门最大的茶庄,于1865年开设,股本达1000两白银,创办人为梁祖森。1929年,又斥资4.8万元在江门长堤建新店。美珍茶庄收购鹤山白水带及新会圭峰上山堂优质茶胚制成上等茶,出口外国,之后又在鹤城、香港开设联号。最盛时,年出口茶叶120万斤,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南洋、美洲等地。1945年美珍结束营业,把物业卖出得款12万元,各股东仍收回原来投资股本的3倍。

朱广兰的老板原籍江门丹灶,是新加坡"新会七家头"之一。它开设的分号遍布东南亚,在江门开有朱广兰烟庄,见鹤山茶叶好销,便兼营茶叶生意。最盛时,朱广兰销往南洋的茶叶达100万斤,居江门茶庄出口销售笫二位。

梁兰生也是江门最大的茶庄之一,老板为鹤山人梁昌,原在家乡收购茶、烟运去顺德龙圩等地售卖,赚了一些钱。1913年,他携子梁瓞生到江门仓后路开设梁兰生茶庄,之后生意越做越大,最盛时,年出口茶叶50万斤、内销茶叶70万斤。1918年,梁兰生在香港设立联号(后升为总庄),次年,又在新加坡设立联号,兼营杂货、橡胶、锡米,赚了大钱,单大、小汽车就拥有6辆。后来因梁瓞生妻子在新加坡驾车撞死人惹上官司,加上锡价大跌,家财耗尽,于1925年宣布破产。

cy316.com编辑推荐

清朝时广东茶居解析


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能容纳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纳八张四方桌,二十几个茶客。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舫中品茶,也颇有滋味。

茶居的建筑古朴典雅,小巧玲珑,多是一大半临河,一小半倚岸。地面和河面留着一个涨落潮的差位。近年的茶居在建筑上有较大的变化,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而我却偏好竹寮茶居。它用竹子做骨架,金字屋顶上,覆盖着蓑衣或松树皮,临河四周也是松树皮编成的女墙,可凭栏品茗,八面来风,即便三伏天,这茶居也是一片清凉的世界。

茶居的名字,旧时多用发记茶居昌源茶室之类字号。现在,水乡人也讲斯文,常常可见望江楼临江茶室清心茶座等雅号.旧时的水乡茶室,多备一盅两件。所谓一盅,便是一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瓷盅。壶里多放粗枝大叶,茶叶味涩而没有香气,仅可冲洗肠胃而已。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大件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么好吃,却也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水乡人颇觉实惠。现时,水乡人品茗是越来越讲究了,茶居里再不见粗枝大叶,铁嘴壶也被淘汰,换上雪白的瓷壶。柜台上摆着十多种名茶,偶尔一两种大众化的,也至少是茉莉花茶和荔枝红了。

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它也可以达到熏熏而不醉的境界。一座水乡小茶居,便是一幅浮世绘。茶冲进壶里,不论同桌的是知己还是陌生人,话匣子就打开了。村里的新闻、世事的变迁、人间的悲欢,不管是正史的还是野史的,电台播的大道新闻还是乡村小道消息,全都在叹茶中互相交换。说着、听着,有轻轻的叹息,有嗬嗬的笑声,也有愤世嫉俗的慨叹。无怪乎古时柳泉居士蒲松龄先生要在泉边开一小茶座,招呼过往客人,一边叹茶,一边收集可写《聊斋志异》的故事了。

在茶居里,也有独自埋下头,静静地读报之人,读着读着,突然拍案而起,惊动四邻。他们评论着、叹息着、赞扬着茶越冲越淡了,话却越说越浓。一桩桩事儿,就在叹茶中经过斟盘而拍板了。这时,茶客们兴致更浓了,他们举起茶杯碰起来

这样的草草杯盘共一欢,便是水乡生活中的诗。生活有了诗,叹茶也如吃酒,且比酒味更醇,而世间最好的酒肴,莫过于生活中的诗了。有了诗,桌上即便摆着盐渍鸡、炖水鱼、炸花生米等,也味同嚼蜡了。唯独那一盅茶,绝不可以放弃,因为它也能酿出生活中的诗来。月已阑珊,上下莹澈,茶居灯火的微茫,小河月影的绰绰,水气的奔驰,夜潮的拍岸,一座座小茶居疑在醉乡中。

昔日古道上的马帮、马站、马店


清代至民国年间,出入思普区茶马商道运茶的马帮,有前路马帮、后路马帮、藏族马帮等。前路马帮,从昆明滇中、滇东南一带,到宁洱思茅;后路马帮从滇西一带到宁洱思茅;藏族马帮从丽江、维西、中甸等地区到普洱茶区。马帮以五匹驮马为一把,八把为小帮(40匹),三小帮为一大帮(120匹),结对而行。每一把有一个赶马人。在马帮中,每帮有“大锅头”、“二锅头”,各有骑马一匹;有头骡一匹,头带红缨彩绸明镜,脖子上带有大小响铃,插着三角彩旗,上书帮主字号,翻山越岭,过往村寨,行即有声。用铓锣开道,传音数里,便于互相避让,气势颇为壮观。赶马人都是男性,配有兽医。

马帮途中吃饭称“开稍”,夜间在山间露宿称“开亮”,自选一平坦宽阔的有水有草放牧的旷野,卸下驮子,组成一个方阵,放马吃草饮水,赶马人则五人一锅煮饭吃,晚上,人睡于马驮下,下雨时,睡于连接起来的马驮中间。上用马鞍竖绑架枝棍,盖以油布、毡子遮雨。为防野兽伤害人畜,晚上长夜烧火不灭,大马帮都配有三四十枝枪作自卫武器。思普区内的马帮有两种经营方式,一是户主拥有全部驮马(骡),雇人赶运;二是有二三匹马(骡)的户,把驮马(骡)合并成把,自成马帮,时散时合,多数马帮都在富人商贾手中,上至省城昆明,境外至缅甸、老挝、越南等地。

清代至民国年间的牛帮,驮牛按十头为一把,一人赶牛,五把为小帮(50头),自成体系,多至二三百头,为大帮,结队而行。牛帮是民间主要短途运茶的运输方式,拥有驮牛较多的户主,雇人赶运,小户主三五家合并成把,雇人赶运。没把有领头牛一头,专驮锅碗行李,脖子上带响铃,行走起来有响声,用牛铃和铓锣开道,便于路途互相避让,每日赶行半天,行走30华里,露天“开稍”,夜里烧火不灭,防止野兽伤害人畜,一般赶牛人都带有火药枪自卫。

民国时期的马站,思普地区是按路程远近来计算,规定30公里为一马站,15公里为一牛站。马站是专为过往马帮歇脚和装卸用的站点,有的站点是村寨,有的站点是在野外就地露宿。

清代时期的马店,由思茅至昆明的路途马店较简陋,仅有一块歇息的场地,四周盖有房屋,备有粮草供应人畜。县城马店具有人畜运输物资和承托双方服务的功能,一为盐商等候交易;二为商旅招来牛马帮运力,满足货物转运需要,从中收取一定佣金。

民国年间,仅思茅城内就有大小马店十余家,每天进出驮运茶叶货物的骡马不下千匹,人马旅店兴旺,据《思茅县志》载,顺城街有大兴马店、纳家马店、张家马店、上二街普通马店、教场坝石家马店、郑家马店、龙王井信远栈、瓦家店、新庙街福远马店、李家马店,可关牲口千余匹,另有行人住的顺城街高升店、春林客栈、文云客栈、教场坝元合客栈、贵荣客栈、鸿盛客店。龙王井、通商桥一带的露天火塘和牛歇场,都可变通使用,成为歇牛场、歇马场。

清末民初,墨江县城有一条马店街,有旅店业同业公会,因马店街通街均是马店而得此街名沿用至今。墨江的马店街有解家马店、段家马店、陈家马店、杨家马店等。这里是前路茶马大道必经的重要站口。

宁洱的马栈多集中在南门城外一条街。民国时期鼎盛时,有马店同业公会,县城有义发马栈、荣陛马店、荣胜马店、平戛马店、河西马店、李丕芳马店、赵天贵马店、太和客栈等四是多家。另在那柯里、石膏井、茶庵塘、孔雀坪、通关、回龙街、把边、哨牌、露水井等驿道站口开有小型人马店25家,茶庵塘有10家,回龙街有10余家,设有客房、马厩、开办伙食供应马料。景谷、镇沅、景东、澜沧、江城等地均有马店、客栈、鸡毛小店。

昔日的茶马古道,沟通了中外贸易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研究价值、经济价值、旅游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开发利用。

更多内容请访问

网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中国茶业的传播(一)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条线路。

茶在国内的传播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据文字记载和考证,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之一。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很能说明问题。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已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

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一源井”——天下普洱第一泉


自古佳酿离不开好水,有好水才能成佳酿。没有赤水河,茅台不会成为茅台;没有古井亭,牧童不会遥指杏花村。

造茶亦如酿酒,叶是躯体,水是灵魂。上好的茶叶,要用好水才能浸泡出滋味,否则便是浪费。制茶过程中,优质茶叶和优质水源,更是缺一不可。

在普洱茶故乡勐海,有一口名为“一源”的水井,水质清澈、透明。正是因为有了这口清冽甘甜的井水,勐海的大益普洱才得以名扬天下。

无心插柳竟成荫

1973年,为了解决渥堆用水,勐海茶厂开凿了一口10米深的水井,这口水井就是今日的“一源井”。

勐海茶厂是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技术的率先应用者,当初在厂内凿井,仅仅是出于用水的需要。没想到,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经这口井水发酵的普洱茶,有一股非常独特的香气,比起自然陈化的陈年普洱竟毫不逊色!人们也尝试过用别的水制茶,但事实证明,只有一源井水制出来的茶最醇、最香。

后来据地质学家考证,“一源井”井水来自地壳深部,是从地下岩层中渗出的地下水,含矿物质适度、氯化物极少,最适合用来煮茶、泡茶。每年有关部门组织的水质检测也显示,“一源井”井水水质优异,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6个优质饮用水标准。

为什么是一源?

去看过“一源井”的人都会惊叹不已:明明是一眼10米多深的水井,却竟然如小溪一般清澈见底!透过清亮澄澈的水,还隐隐可见井底细碎的白沙!

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使得一口看似普通的水井如此神奇?

相关专家指出,这跟勐海本身的地理特点有关。勐海地区2—3级地震极为频繁,地球自身的振动、磁场作用,将地质中各种微量元素颤动溶解到水中,形成了富含矿物质的“磁化水”。这种“磁化水”特别适合孕育优质茶树,而大片茶树的养殖又反过来影响勐海的生态环境,使地下水得到过滤、净化。“一源井”正是位于这些干净地下水的汇聚之处。

据了解,“一源井”井水的水分子特别紧密,有非常明显的补水和美容功效,特别适合爱美人士饮用。

“一源”名字的由来

勐海茶厂人把“一源井”称为“圣泉”,十分重视井水水质的保护。不仅为这口井搭了个“遮雨棚”,还为它做了一顶锥形的“铁帽子”,防止灰尘和落叶落入井中。

05年以前,“一源”并不叫做“一源”,它只是一口没有名字的水井。随着来厂要求观瞻的茶商日多,勐海茶厂开始意识到这口井的重要性,终于在2005年10月25日,由董事长吴远之先生将其命名为“一源”。“一源”即“惟一的水源”,吴先生说:“它不仅是造普洱茶最好的水,也是勐海茶厂的命脉。”

因为有“一源”,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勐海味”,才有了大益普洱茶业的腾达与辉煌。“一源井”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天下普洱第一泉”。

做茶的第一难题


好了,我们开始进入正题,先要问一个问题,茶,作为一个饮品,口感上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无论古今,也无论中外,了解了这个问题,对茶的认识就不一样了。

茶,不仅有香甜,还有苦涩。不仅有各种芳香物质、茶氨酸,还有占比更大的茶多酚和咖啡因。怎么处理好这两部分的关系,是茶口感上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随着经济发展,用大茶缸闷泡的饮茶方式让位于多次短时冲泡?那是因为长时闷泡,茶多酚和咖啡因一次性大量溶于水,苦涩过重,口感并不舒服。分成多次,就好多了。

用开水冲泡散茶方式,是明以来的主流方式。明代也有人吹这个是史上最牛的方法,但是这个只能听听而已,因为这个很大程度上因为是太祖爷要求的。实际上,老百姓可以接受,贵族不一定认同。

为什么?

因为这种冲泡对茶本身体验的力度和层次感还远远不够,茶当然是可以食用的,你光泡水喝,体验是有所缩减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茶水并食的唐代,茶是往开水里投放,煮好后分而食之。这个煮出来的,比泡出来的要丰富一些,但是肯定苦涩也要重一些。怎么办?

两个办法:一个是减少投茶量,我们现在煮茶往往是泡过之后比较淡了再煮,如果直接煮就一定是加的量很少,要不然,煮出来的茶就没法喝了。陆羽也采取了这个办法,投茶量和水的比率来说,还是比较少的。

第二个,陆羽加了点盐,盐可以平衡苦涩,增加汤感的润滑。但是对香气,尤其是清扬之香,只会减分,不会加分。

这样我们达到了茶和水共食的体验,比单单体验泡出来的茶水进了一步,但苦涩只是部分的解决,而且体验还远不够好。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不仅要要避免苦涩,还想完整体验的茶的丰富性,而且要力度很大的体验,怎么办?

这个要求有点为难,难以兼得,甚至可以说根本是矛盾的,但是对于宋人来说,是可以达到的。

茶马古道第一桥


千百年来,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间,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生息,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文明文化传播和经济交流的神奇通道“茶马古道”。悠悠古道在横断山脉最深处的澜沧江上曾经谜一样存在过、又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一架古桥。

芒康县作为西藏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境内的第一站,是川、滇、藏文化的交汇区。近年来,随着“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的兴起,这里的盐井盐田、曲孜卡温泉、澜沧江峡谷等独具特色的景点景区一一被人所熟知,而在这众多的景点中有一条“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被人们渐渐遗忘,这就是连接“茶马古道”澜沧江两岸的惟一一座古桥─措瓦乡境内的扎西达桑桥。

“茶马古道”作为与“丝绸之路”齐名的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交汇的重要通道,不管是自云南普洱、丽江起,经中甸、德钦,进入西藏境内的南线,或是自四川成都、雅安经康定、巴塘、竹巴龙渡口的北线,都在芒康县境内汇合。这里是横断山脉腹地,山高谷深,古道悠悠,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被遗忘的“古道重镇”

作为隘口、要道,“茶马古道”进入芒康县后,依马帮帮头的习惯和目的地共有4条出县线路:

在盐井渡澜沧江经左贡县到达察隅县境内;

盐井往北经帮达乡、嘎托镇(现县政府所在地),向西入如美镇,从如美进入左贡县;

由南北两线进入嘎托后,往北入措瓦乡,在措瓦渡扎西达桑桥进入察雅县境内;

由嘎托向西北方向经洛尼乡、宗西乡,避开澜沧江进入贡觉县或察雅县境内。

岁月沧桑,当年的悠悠古道如今或被现代化的柏油马路替代,或早已被人遗忘,消失在萋萋荒草中。竹巴龙乡如今是318国道必经之处,当年金沙江上的溜索早已变为现代化的桥梁;如美镇的竹卡大桥也把澜沧江天堑变为通途;曲孜卡的盐井更是因其保留完好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早已蜚声在外。只有措瓦乡、洛尼乡这两处当年“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因境内没有温泉、雪山、古刹等现代人喜好的景区景点,又偏离318、214等国道,似乎被“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所抛弃。

被遗忘的“古道名桥”

措瓦乡地处芒康县北部,与左贡县、察雅县接壤。从县城到乡政府所在地有57公里。公路虽穿行在较为平缓的山谷中,但由于路基不稳,土质松软,泥泞不堪,汽车只有颠簸前行。交通不便,偏居一隅,制约着措瓦乡的经济发展。措瓦乡一带过去是“茶马古道”重要通道,该乡仲日村境内的澜沧江上有一座全木结构的桥梁,过去非常著名,但在解放前夕,当地反动武装为了阻止解放军进军,竟将桥付之一炬。骑马前行翻过果吉拉山。眼前沟壑明显深邃起来,澜沧江两岸山高谷深的典型地貌地形,让我们以为目标近在咫尺而喜悦不已。沿着羊肠小道穿过无数个灌木丛,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地装点着一块山坡台地─这里是仲日村所属的综依自然村解放以前因为有了扎西达桑桥,综依村这一带经常有马帮经过,非常热闹。在他的印象里,马帮帮头身背长枪短枪,最是威武。每每有马帮经过,整个村子就象过节一般热闹起来。

综依村的北面横亘着雄伟的帕堆拉山,云雾缭绕的山顶看似高不可攀,而扎西达桑桥就在这座大山的背后。上山的路异常陡峭,嵌在河谷深处的扎西达桑─掩映在巨大核桃树、苹果树中间,只有4户人家的小村落。赭红色的澜沧江水浪花飞溅,对岸的大山直插云天。此时天色暗下来,夹在两座大山的最深处,有种山峰随时压将过来的压抑感让我透不过气。

被拾起的沧桑记忆

在一条宽不过60—70米的江面对岸,用巨大的原木层层捆绑、搭建的木制遗迹赫然在目:底座较窄,深陷在陡峭的砾石中,越往上越宽,顶端最宽处的木条明显指向左面已经断开的羊肠小道,很象是当年的引桥部分,而它的右面江边突起的岩石上,明显有建筑痕迹,可能是石块搭建的桥墩,正对着它,就是我们脚底下已经坍塌的建筑遗迹─江这边的桥墩无疑。

这里的江面虽不宽阔但水流湍急,对岸山势十分陡峭,很难想像当年是凭着怎样的一种决心,或者说是在怎样的一种机缘巧合之下,在此修筑这样规模的桥梁?要知道,旧西藏的江河之上除了唐东杰布所修建的几处铁索桥之外,藏政府家门口的拉萨河上也没听说有什么桥梁。由于财富和精英集中在了寺庙,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藏政府是如何在如此偏远的大山深处组织修建了扎西达桑桥?

洛松对扎西达桑桥的记忆有些支离破碎。从他记事起这座桥就在这里,有无数的马帮由此经过。他只依稀记得听老辈人说起为了修这座桥,砍了周边山上无数树木,征调了芒康十八土司所有木匠和铁匠。他也听老辈人说当初这里只有两户人家,种地放牧之余负责守桥,因此不用向藏政府和头人支差纳税。而对大桥烧毁的那一天,洛松记得一清二楚:那天像往常一样他到对岸山上放羊,回来时桥梁已经被烧毁,害得他在对岸野地里睡了一晚,第二天绕道几十里外的竹卡溜索回了家。他也确信烧桥的是当时留守在这一带的藏军无疑。

被期待的“古道名片”

记者回到拉萨以后,拜访了自治区社科院、档案馆、西藏大学、区建筑设计院古建所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试图了解扎西达桑桥的“前世今生”,还原扎西达桑桥的来龙去脉,但没有一位学者对此有所了解,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扎西达桑桥的文献资料。只有在百度里搜索出了一篇回忆昌都解放的文章里找到了这样的只言片语:“逃向拉萨路上的必经之路扎西达桑桥已因多卡失守而被解放军控制……”。

洛松今年65岁,1950年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昌都时他应该8岁左右,正是当牧童的年龄,所以桥毁于那个年代的兵燹应该是事实。只是该桥何时由何人如何组织修建等已无从考证,但从当地人的采访了解中可以确信一点:扎西达桑桥是因“茶马古道”的兴起而修建的。

对此,综依村的拉巴次仁老人确信不疑。他曾在乡(区)供销社工作了一辈子,目前在家颐养天年,在当地颇具威望,对扎西达桑和“茶马古道”措瓦段十分熟悉。据他介绍,马帮在措瓦境内大概要走5天左右,当年马帮习惯宿营点现在仍可以指认。他说,“茶马古道”在芒康县境内的多条出境线路中措瓦一线是最为热闹的一条,因为其它线路要么为了避开大江大河而绕远道,要么通过溜索付出损失骡马、货物的代价。而且,过了扎西达桑桥,翻过对面大山,便可到达察雅县境内水草丰美的西布大草坝,这对于在大山深谷中艰难行进多时的马帮来说是个十分理想的休养生息之地。

除此之外,在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里记者再没有找到对扎西达桑桥有所了解的第二人。难道扎西达桑桥谜一样存在过,又将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曾经作为汉藏两地经济文化交流重要通道的“茶马古道”,如今却以另外一种形式重现繁荣和盛况─川、滇、藏大三角跨省区联合开发“茶马古道”旅游大业的格局正待形成,“茶马古道”成为它所经地区共享的品牌;数千年间各族人民以生命、以精神铺就的“茶马古道”,将成为后人们今天所共享的遗产。相信见证了一条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古商贸通道所有辉煌与沧桑的扎西达桑桥也必定会像古道上其它众多名胜古迹一样,会不断探寻、不断发现,最终会被世人关注。

有一天,扎西达桑桥就像盐井、曲子卡温泉、加加面一样成为芒康县乃至“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又一张名片。

滇缅茶马古道第一镇


图/文为《国家人文地理》供稿,不得转载

文/图/杨永平

茶马古道让鲁史拥有茶叶的繁荣,茶叶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成就了茶马古道的辉煌:一拨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商贾马帮,驮着黑色的茶砖,带着一身疲惫到达鲁史,稍作休息后,又沿着古镇不宽的石板路面,浩浩荡荡沿南丝绸之路直至川蜀大地或东南亚诸国……

云南西部的崇山峻岭深处,澜沧江平缓沉静地向南流去,一路留下无数迷人的风景和动人的故事,在流经一个叫做鲁史的小镇时,江水微微一“逗留”,居然成就了一种充满奇迹的古镇文化……而那条从大理一路而来的古驿道,到了这里更成了一部独具风格的文明史……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鲁史镇一度成为“茶马古道第一镇”

从凤庆县城驱车向北,跨过澜沧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铁索公路桥,到达鲁史镇时已至晌午。四面绿树成林的古镇在阳光照射下古色古香,青瓦白墙的民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一条坡度很陡的古道一直向下延伸,农民的粮食、茶农新上市的茶、驮货的马匹拥堵在一条新建的水泥大街上……

鲁史镇原名“阿鲁史”,是由历史上的土著民族语演化而成,位于凤庆县东北澜沧江与黑惠江之间,距凤庆县城84公里,建于明万历25年(1579年)。

茶马古道开辟后,鲁史镇交通条件改善,商旅俱增,成为顺宁(今凤庆县)通往蒙化、下关、昆明,北上丽江、西藏、印度,南到缅甸的重要住宿驿站和货品中转站,是中原文化向边缘地域渗透的必经之地。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鲁史已成为顺宁、昌宁、永平、蒙化四县的商品交易中心,内地的商号随之而来开设分支机构;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一线又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大量的军民用物资都从这里进出。由于鲁史所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曾一度成为滇缅茶马古道的咽喉重镇,号称“茶马古道第一镇”。有人说:要了解真正的鲁史茶马文化,只有把自己融进鲁史的巷市生活中,才能得到深切体会。

漫步古镇,感觉旋动的茶香在流淌,耳边是时重时轻的马蹄声、铃铛声、赶马汉子的吆喝声……

穿梭于鲁史的三街七巷中:街巷纵横交错,铺面鳞次栉比,打铁的、酿酒的、染布的、照相的、压面的、熬酱油的等等手工作坊应有尽有。贯穿古镇的“楼梯街”尤其显得热闹,驮柴的毛驴、担菜的农妇从四面八方的小路上聚拢来。山里人赶集虽然不善叫卖,但也不乏讨价还价。那石板镶嵌的街道你来我往,倒也热闹。半为山村半为市,可作农舍可作商,是对鲁史再确切不过的概括。

行走在楼梯街,小心地迈过深浅不一、大小不同的马蹄印,脚踏着这岁月的痕迹前行,仿佛这样就能走进深远的历史,在街道两旁,不时有三五成群的孩童在嘻闹耍乐,也有满脸皱纹白发苍苍胡须飘逸的老人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前石阶上,宁静地看着来往人影,孤独地咀嚼心思。

自茶马古道开辟以来,鲁史人的生活便与茶息息相关了

信步迈入巷道深处一古老破旧的四合庭院。

院内正对大门的厢房屋檐下,一白须老人正围炉独坐。炉上铜壶在烈火的熏烤下呼呼呼冒出白气,老人右手却在不停地上下抖动着一个灰黄的土制茶罐,罐里不时泄出股股茶叶焦黄时的煳香。我们没有打断老人,悄悄拿了椅子挨着老人坐下,静静地欣赏老人的"表演"。老人虽然年纪大了,手脚没有了年轻人的灵活精巧,但老人对完成这一项“茶道”的虔诚却是舞台表演者永远也领悟不了的。

冲上滚烫的山泉水,吮吸足了清茶的芬芳。老人并没因我们的冒昧而惊讶,他热情地邀我们进屋,捧出了他家珍藏的已经发黄的照片,打开了往事。

老人祖辈生活在鲁史,同大多数鲁史人一样以种茶、卖菜为生,其父骆英才是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茶人,先后开挖种植发展茶园400多亩,并设“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的精制和贸易。回忆父亲的往事,老人娓娓道来:初次生产茶叶时,父亲靠的是民间善用的传统人工揉茶法,支口大铁锅,将新采的茶叶用火来杀青,然后将热茶倒入自制的竹簸箕不停地揉晒。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费时费力。后来通过来往马帮,茶庄引进了木制的揉茶机,方才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当时由骆英才带领茶民研制的“明前春尖”和“雨露谷花”两个茶叶品种曾成为民国时期云南红茶的极品,美名传遍省内外甚至邻国。

后来在鲁史镇政府,记者找到一份鲁史境内的茶叶调研报告,报告中详尽记录了鲁史古茶园状况。鲁史野生古茶树群落现有1000多亩,其中人工栽培的古茶园有500多亩,分布在鲁史镇金鸡、古平、永发等村社。茶史可鉴,茶俗可见,鲁史人民种茶制茶喝茶,更将茶融汇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不断常来客,围炉消夜寒;有茶堪对饮,无酒亦盘桓。”远道而来,好客的主人定会泡出杯杯热情洋溢的茶饮款待你,浓郁的芳香、温情的话语为你消暑解渴,驱净远途的苦累;亲戚朋友礼尚往来、小伙子上门说媳妇,大包小包的礼品中茶叶是必不可少的,而评价一个小伙姑娘是否“成才”,不看外貌长相,而是看他种茶、制茶的质量如何。

鲁史,之所以至今还能如此充满魅力,就在于它的内在里依然灵动着一种魂

晚饭是鲁史镇党委政府接待的,他们还特意请来了一位地道的“鲁史通”给我们作陪。

“鲁史通”名叫曹现舟,从小在鲁史长大,喝过饮马泉水,住过驿站马店,给过往客商端过洗脚水,喂过马,也为镇党委政府编写过志书资料。老人七十多岁了,提及古道,他能从每一块石板每一个马蹄印中给你讲述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茶马古道的馈赠让鲁史拥有茶叶的繁荣,茶叶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成就了茶马古道的辉煌,老人至今仍然记得当年古镇繁荣的景象:一拨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商贾马帮,驮着黑色的茶砖,带着一身疲惫到达鲁史,稍作休息后,又沿着古镇不宽的石板路面,浩浩荡荡沿南丝绸之路直至川蜀大地或东南亚诸国……老人最深处的记忆被打开,讲得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饭后,镇党委政府还别出心裁地为记者安排了精彩的节目,节目地点在古镇四方街的古戏楼上。

镇党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鲁史四方街的露天广场可容纳3000多人,旁边的戏楼初建于民国28年,当时每年节庆都由街绅富户出资点戏,邀请外地戏班子唱戏而民众可自由入场观看。后来历经浩劫,戏楼屡遭损害,但整体模样却得以保存。近几年,当地党委政府对其进行了重修,戏楼再现了当年的雄姿,还时不时邀请县文工团来演出。

那晚,镇党委为我们准备的是三出滇剧:《铡美案》、《杨门女将》和《打金枝》。演出开始前,人们早早就放下手头的活计聚集在了戏台前,那积极劲绝不亚于球迷对世界杯的钟情。

随着锣鼓声敲响,人们立刻停止了说笑,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戏台中央来回穿梭的演员身上,并跟着情节的起伏或喜或悲或笑或怒。随着清脆的锣声、铃声响起,随着浑厚的鼓点,所有人眼前都出现了一副奇妙的画面,古道、马帮、马嘶、栓马柱、饮马泉……人们仿佛看到一队队马帮,历经长途跋涉,终于在驿站得以稍事休整,突然黑夜里响起振奋人心的旋律,这旋律犹如久违的乡音,犹如悬崖峭壁间叮咚的山泉,犹如母亲的召唤,几天的劳苦疲惫、孤独寂寞、惊心动魄顿时烟消云散,浑身舒畅精力充沛欲望喷吐……

事后,人们抑制不住这戏曲带来的兴奋,自发地围聚在广场,燃起篝火,吹起竹箫,弹起弦子,打起了歌来。大直歌、小半翻、二退四、箐鸡摆尾、毛朝里毛朝外,各种舞型交叉变化,男女老少闻声舞动,声势雄伟壮观,一种不可抗拒的感染力,让不胜舞蹈的我们也加入其中,享受着鲁史的夜晚……

滇西茶马古道第一镇


鲁史位于凤庆县东北部,澜沧江与黑惠江中间,素有“夹江”之称。历史上是凤庆通往巍山、下关、昆明乃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被称为“茶马古道第一镇”。

青石板上的马蹄,隽刻着一串串驮茶马帮的铃声,岁月的风雨斟满蹄印,任何一位游人,都能在马蹄踏出的杯盏里品得到普洱茶的诱人清芬。一千七百年的历史,被一棵红线栓着,一理就理出大马帮不尽的传奇。当暮春的阳光铺在楼梯街抽旱烟老人脸上,从那一脸粗粗细细的皱纹包裹着的平静与清心,你当然无法想到,这个叫鲁史的古镇竟是普洱茶进贡的重要要道。上锈的栓马桩,牵着现代人不尽的思绪,饮马池里清泉,滋润着还在楼梯街来来去去的马嘶,极富南昭建筑文化的三坊一照壁,飞翔着千年的鸟语。

随《中国普洱茶》电视艺术片摄制组顺着茶马古道,在顺宁府(今凤庆县)驱车向北,跨过澜沧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铁索公路桥,来到鲁史。时间是五月的一个鲁史街天,农民的粮食、茶农新上市的春茶、驮货的马匹拥堵在一条新建的水泥大街上,堵车的时候从车窗往下看,四面绿树成林的鲁史古镇在正午的阳光照射下,青瓦白墙的民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别在大山的胸襟,淡淡的炊烟点缀着古镇,一条坡度很陡的街子从公路边一直向下延伸,此刻有大马帮的铃声金属味道很浓地传来,接着是马哥头的小调沙痖地跟着,马背上是不轻的货物,这其中有准备上市的新茶。“今年茶价不错,我家已经收入三千多元了,这是一批古山茶,也是你们说的野生茶叶,每公斤一百多元呢。”赶马的小伙子见到车头上“中国普洱茶摄制组”的字样,向我们侃了起来,他身后的马共有5匹,都是驮着茶叶。

镇党委很重视,当即派出了一位地道的鲁史通给我们当向导。他叫曹现舟,从小在鲁史长大,喝过饮马泉水,住过马店,给过往的商人端过洗脚水喂过马,帮镇上写过志书,他只要步入鲁史古镇,他脚下的每一片青石板他都会告诉你一段真实的昨天。老人年近七十,却还十分健谈,硬郎的身影在摄制组前面一会儿指点古屋,一会儿抚摸石级,得益于他的指点,当我悠然地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小巷,走着走着竟走进了一步普洱茶的历史,耳边的响铃向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普洱茶从六大茶山向普洱府聚集,在那里完成交易,再通过思茅到临沧,路就分成了两股,一股是从临沧的云县经南涧到大理,高高的无量山虽然盘旋着细细的山路,大马帮走起来却很费力,于是另一条到达大量的路便在商人的脚下形成,那就是从当时顺宁府(今凤庆县)通过澜沧江上的青龙桥到达澜沧江以北地区,而鲁史是这条道上的饮息处。

据《鲁史镇志》记载,鲁史镇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设巡检司,辟为街场。民国2年(1913)设区团地方管理结构和警察分局,民国18年(1929)年,建鲁史镇,历史上一直是顺宁府、县设于澜沧江北地区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随着清乾隆二十六年(1716),享誉海内外的澜沧江青龙桥的建成,交通条件改善,商旅与日俱增,鲁史也随之成为顺宁、云州、缅宁、耿马、镇康乃至缅甸、通往蒙化(巍山)、下关、省城昆明以及中原地区的重要住宿驿站和丝绸驿道。即便时光之水流淌到今天,仍能从历经沧桑的四合院建筑样式;已经磨得光亮滑溜又有些残缺的石板街,寻常人家的土木结构的老屋和木雕的旧窗棂,依稀能听到历史的回音。

鲁史古镇,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38米,总面积为43万平方米。澜沧江把顺宁府和鲁史镇一隔两半,历史上内地派流官到顺宁,或顺宁官商入内地,只能靠漭街渡、犀牛渡渡船往返。清乾隆26年(1761年)顺宁知府刘靖督土民修建青龙桥于镇南金马明子山脚下的澜沧江上,这是清代顺宁第一宏伟建筑,也是澜沧江三大古桥中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唯一铁索桥。因为小湾电站建设的需要,青龙桥只是陈列在凤庆城里供人观赏的几段铁索几块石头。然而不能忘记,正是青龙桥建成后,交通进一步得到发展,促进了鲁史地方经济的繁荣。鲁史古镇门市林立,商号增加。绸缎、洋纱、棉布、盐巴等内地的产品和本地的茶叶、核桃、木耳等土特产品以此作交易的集散地。当地人把内地物资运往边疆;内地人到凤庆赶春茶会,购买茶叶后从鲁史返回故乡。昆明、大理一带茶商又将凤庆的茶叶贩卖到丽江、迪庆、西藏等地,鲁史作为茶出凤庆运向各地,同时各地的文化又通过鲁史向滇西深处发散。

所谓顺下线,就是从顺宁(今凤庆)到下关的这条线。马帮走这条线是很艰难的。那马道虽然也不窄,大多都达五、六尺宽,但山高谷深,崖悬壁峭,林间猿啼鸟呜,夜晚虎豹出没,多少马锅头的壮举轶事流传至今。山道艰难,江河也险恶,在横渡澜沧江和黑惠江时,只能用竹筏或木舟将骡马和驮子分别渡过,要是遇上水涨浪激,筏翻舟沉马驮覆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根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记载,双江、临沧(现临翔区)、云县、凤庆的茶叶调拨运输到下关,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使用马帮,要经过8个马站,需8天时间,而鲁史是必经之路,而且除了在鲁史吃住歇息,再也找不到其它合适的马站。

鲁史不仅是茶马古道第一镇,还是正宗的大叶茶的故乡,茶叶再次交易的市场。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骆英才是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人。并开设“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还有出自段逸甫茶园的“凤山春尖”,是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之一。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俊昌号”和“凤山春尖”都消失了。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珠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生长着三千多株野生茶树。据初步统计,凤庆野生古茶树群落现有5800亩,生长在海拔2170米香竹箐山坡上的香竹箐古茶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栽培型最粗壮、最古老的大茶树。树粗5.82米,树干直径1.85米③,树型乔木,树姿开张,树幅7Ⅹ8米,经中国农业博物馆专家初步鉴定,树龄高达3250年。

鲁史镇以四方街为中心点,和四方街连接的横街是鲁史古镇的主要街道。形成“三街七巷”的格局。走进鲁史的大街小巷,深深感受到古文化的印迹。这里四合院的营造很有特色。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房屋大多坐南朝北,院落基本上是一正两厢一照壁的格局。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宽敞的院落内,植树栽花,叠石造景。在临街或靠路的墙体上,有画有诗。过去,临街的人家总有一个很宽的石板走廊。鲁史镇是临沧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这条古道上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镇。据说这条古道开辟于1328年,距今已近七百年。公元1639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夜,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就与驮茶马帮一道投宿鲁史,第二天,天未明便悄然离去。后来我们从他的日记中知道,徐霞客在高枧槽就喝上了“太华”名茶。

走在鲁史的每一条小巷,都会遇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抽着本地产的旱烟,想着往事,那一脸皱纹除了略露一点苍桑,更多的是自足的悠闲。他们烤着他们的孙女采回的新茶,土茶罐里泛起的除了一点点苦涩,更多的是生活的甘甜。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9750.html

上一篇:福安百年茶叶世家的世界级名茶“坦洋工夫”梦

下一篇:福建旅游,去世外茶园当茶农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