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充满“仙气”茗茶之说

2022-01-02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充满“仙气”茗茶之说”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间关于茶的传说是仙气比佛气要浓。中国人对仙的印象比佛还要好,因为所谓仙,仍是大活人,中国人,尤其是劳动者,更相信自己的力量。

如安徽的太平猴魁茶,民间传说是一对得道的毛泽东猴送给人们的。又有人说,是一个叫侯魅的美丽姑娘,用自己全身的元气、毕生的心血培育而来的,所以以水泡茶,不仅会有青烟自壶中袅袅升起,而且会从烟去中看到亲人的身影。

武夷山的大红袍也有许多传说。有的说,那是一个灾荒年月里,武夷山中好心的勤婆婆救了一位老神仙,神仙老头儿在地下插了一把拐杖,就变成了茶树。皇帝把茶树挖了栽进宫去,仙茶又拔地而起,凭空飞腾回到武夷山,那红艳的叶子,是天上飘来的彩云,是茶仙身上的袍服。也有的说是因为皇后娘娘用这种茶治好了病,所以皇帝以大红袍赐封三棵茶树而来。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名茶传说经常伴随着一个治病救命或是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这更突出了茶的药用价值和茶性纯洁的品格。

洞庭湖的君山茶传说还饶有趣味的讲了一个向老太太进谏的故事,而且把时代明确推到先秦的楚国时期。故事说楚国的老太后是个病秧子,楚王却又是个孝子。楚王的孝心感动天地,来了一位白胡子老道士给老太后看病。他说太后没什么病,只因为山珍海味吃的太多了,致使肠胃受累,临行留下一葫芦神水,并四句真言:

一天两遍煎服,三餐多吃清素;

要想延年益寿,饭后走上百步。

太后病从此好了,楚国令尹却想把君山神水都搬到王宫去。老道士一怒,把一汪神泉全撒在山上,变成了千万棵茶树,与神泉水有同样的疗效。令尹责备老道士有欺君之罪,老道士却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要把神泉淘尽,这便是欺民之罪。令尹只好认输。从此,楚王每年派百名姑娘来君山采茶。每当采茶时,采茶女着红衣,每二十人一队,如碧波起伏的茶山,突然闻像插上了一朵朵红花。望着这美丽的景色,楚国令尹诗兴大发:万绿丛中一点红,采叶人在草木中。吟到此,他突然若有所悟:人在草与木中间,这正是一个茶字;繁体的草字头亦可写作廿,这又是二十的简写,说明姑娘们编队情况。既然一切都有个自然之理,当初自己又何必非要把君山神泉搬走?这则故事编得很巧妙,整个故事都含有对统治者的讽谏,最后又以谜语形式点题:喝下杯清茶,君王便该清醒些,不可取之过多,扰民太甚。

好茶需有好水烹,这个茶艺的基本要求其实是百姓们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自己便常与名水相伴,并非刻意求取。于是,又出现许多关于发现名泉名水和保护名泉名水的故事。比如杭州的虎跑泉,人们说,那是一对叫大虎二虎的兄弟为救一方百姓,变作老虎用神力从地下硬刨出来的。洞庭湖君山之上,不仅有最好的茶,也有过最好的神水。

广西桂林有个关于白龙泉与刘仙岩茶的故事,说白龙泉的水泡茶不仅味香,还能从水气中飞出一条白龙来,所以被作为专向皇帝进贡的贡品。刘仙岩的茶据说是宋代一个叫刘景的仙人种的茶。所谓仙人,其实无非是得道的大活人。因此,各种茶与泉的传说都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再现。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的最早入“礼”之说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品茶论道,还是影视作品中品茶行为,给人们的印象都是高雅的行为,是礼仪之邦的人们一种安静而优雅的行为,而在我国的历史上,早在周代,“茶”已经融入礼仪中,最重要的说法则是“三茶六礼”了,这也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的历史文化,恰恰符合我国传统“中庸之道、以静制动”等传统文化。

据说,茶礼是中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原来出于古人对茶树习性的认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因此把茶树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以茶作为男女订婚的茶礼。而“三茶礼”旧时多流行于江南汉族地区,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另一种特指婚礼时的三道茶仪式,即第一道百果;第二道莲子、枣子;第三道才是茶。吃的方式也有讲究:第一道、第二道是接杯之后,双手捧着,深深作揖,然后将杯子与嘴唇触碰一下,即由家人收去,第三道茶作揖后才可以饮。

据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记载,“六礼”始于周代,据传周文王卜得吉兆,亲迎太姒于渭滨,整个过程有六道仪式,即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后即将此仪式定为“六礼”。

我国历史上,正是茶早已经融入礼仪中,才有了流传至今各类茶文化。而在现代国人的交往中,客人一到,第一件事情则是上茶,请客人品茶,边品边聊,而在各类宴请活动中,也是先上茶,再上菜、酒。在各类会议上,也往往是专门安排端茶倒水的服务人员,许多论坛、会议当中还安排“茶歇”。在用茶待客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文化习俗。例如,我国北方则有“茶要浅、酒要满”,意思是给客人斟茶的时候,要在茶碗中少倒,不可以装满,而给客人倒酒,则要强调满杯,以显热情。

而在近年来,许多外国人也喜欢饮茶,国人与他们交往中,则往往喜欢按照国人的习惯,对他们一到,先安排泡茶,但让一些外国人疑惑的是:为什么不征求我意见,让我选择茶水、饮料还是咖啡呢?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个性化需求的凸显,在人们的交往礼仪中,主动询问来点茶水还是咖啡、饮料,也逐渐成为日常交往活动中的环节,也符合国人强调“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相信,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当人们有了更多休闲时间后,“茶”相关的礼仪会得到更多的发展,内容将更加丰富。(作者系颐杰鸿泰狮子湖副总裁)

古人饮茶的“三得”之说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古人饮茶注重六境: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其核心都在把握一个品字,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说:得趣、得神、得味。

一曰得趣。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满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饮茶讲究活火活水,水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经过沙石岩土的过滤,吸收二氧化碳,溶解了钠、钾、钙等60多种元素,使水质洁净甘洌,营养丰富;火以木炭为上,火候以状如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三沸水为好。品茶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凭藉自己有素的训练与长时间的体验,通过对茶叶色、香、味、形的鉴赏,才能品尝出茶汤的芳香与滋味。饮茶对人有造境、通理、体性和怡神的作用。亲朋故旧聚首,泡壶好茶,含英咀华、细细啜饮,边谈边饮、谈古道今、越谈越饮、融合轻松、意得情新,别有一番尘心洗尽兴难尽的雅趣,给人以一种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感觉!

二曰得神。《神农食经》上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其意思是饮茶能使人精力饱满、兴奋愉悦。饮茶的妙处在于清虚和睦。它崇尚简质恬淡,不迎合世俗的习气,而在于申明无我的意识,帮助人们洗胸中之积滞、致清和之精气,给人以一个自信而含蓄、祥和而清丽的文化氛围。人们如有机会在武夷山水濂洞下的茶馆里,用山顶活源流下的泉水沏一杯岩茶,观飞瀑山色,品甘冽香茗,自有一种太和之气,使人眼福口福兼而得之,顿生气荡空谷、魂销青山的心神胸臆!饮茶还能以清醇恬静、自然澹泊的神韵,使人们从古朴雄浑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感悟以茶可行道的国饮精华,其主旨是劝告人们尊重茶礼、恪守茶德: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城处世、敬爱为人,有助于社会文化的教化、和谐与稳定。

三曰得味。饮茶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味字。在我国宋代,人们饮茶有一条法则,谓新茶、甘泉、器皿干净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二;风流儒雅、心性相同者为三。这就是说,努力做到茶要新、香、纯,水要清、洌、甘,茶具要小、雅、古,环境要清、朴、静,才能得其真味,领悟其清高之道。它还要求随季节时序的更替而选择搭配茶叶和茶具。这里以八闽人士和本土产茶为例,春季饮茉莉花茶或玫瑰花茶,用青色瓷盖碗冲沏为宜;夏季饮菊花茶或玫瑰茄茶,用白瓷盖碗斟酌为好;秋季饮铁观音或水仙茶,用紫砂壶泡为上;冬季饮三大工夫茶(政和工夫茶、坦洋工夫茶、白琳工夫茶),用紫砂壶煨煮,做到天心、人心、茶心互相感应、贯通合一,使人们从饮茶的禅机诗意中,饮尝享有东方美人之称的中国茶叶的风华韵味,传承其芳泽爱心。

茶马古道充满现实的烟火气


2008年10月的时候,我独自一人背包去了怒江一带。之所以去那里,完全是受了田壮壮《德拉姆》的蛊惑。我一直认为,在田壮壮凭《蓝风筝》直达高峰并遭遇重大挫折后,《德拉姆》是最拿得出手的作品。这是他的第一部纪录片,同时也是一部节奏散漫到极度考验耐心的电影。在数字摄影机的帮助下,他把怒江的人情和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做了一次扎实得有些过分的人类学调查,低调而神秘,舒缓而优美。

田壮壮拍《德拉姆》,和他的摄制组可谓历经千辛万苦。在花絮里,他们在丙中洛通往察瓦龙的道路上,曾遇上一次滑坡,人马惊慌失措,镜头仓皇逃窜。在他的镜头下,怒江是穷困的,更是偏远的,淳朴的人们满足于温饱的物质生活,有着原始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基督教),文化上更是保持着完好的原生态。

但那是在他拍此片的2003年。我到怒江的感觉,大概是五味杂陈了,有高兴、也有遗憾,有期待、也有失望。比如片中所提到的丁大妈,因为这么多年《德拉姆》给她的家庭旅馆带来了好生意,和片中展示的“淳朴”早已经搭不上界了。不仅在网上可以搜到不少关于她的“不和谐”之音,我在丙中洛重丁村拜访她家的时候,也确实感受到一丝与电影不同的薄凉。

变化最大的是交通。在中国,无论在任何一个角落,交通几乎都是发展最快最早的。当初那条令摄制组遭遇滑坡的路,如今不再需要徒步,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条可以行车的土路——虽然路况极差,虽然每年常常因雨季泥石流滑坡断路好几个月,但好歹改名换姓叫“丙察公路”了。甚至连察瓦龙再往北通往西藏察隅的公路,也在修建中,当地人告诉我,尽管和丙察公路一样糟糕,但起码很快就会通车。

在这种情况下再看《德拉姆》,就像是彼时彼地的一次静态摄影,它通篇所采用的静止机位和不动如山的长镜头,正好像相机一样把当时的人和景都保存下来,变成了标本。那部电影的用意全然不在于变迁,即使开头和结尾雾起雾散是相互照应的循环,但田壮壮似乎将时间前后截断,做了一个横切面。该手法颇有行为艺术的味道,几年后,我在贾樟柯的《24城记》里,也找到了这种感觉。

《德拉姆》甚至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纪录片”,它对茶马古道的核心元素——马帮的叙述,在现在看来是孱弱的。在此类文化题材纪录片中,常见的手法是对历史和民族文化进行一次能多深就多深的挖掘,但田壮壮把这种手段抛弃了。独具风貌的同时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像我所提到的那样——在纵深度上有所欠缺。

要命的是,国内的纪录片创作者们对茶马古道的兴趣并不大,有些已有的作品中规中矩,套路化,看后就忘,没有惊喜。独立导演赵大勇曾经就怒江边的废城知子罗拍过一部同名纪录片,口碑很好,但因为缺乏有力的发行渠道,我想看却一直没能看到。《德拉姆》虽然缺点明显,但在茶马古道这个题材上能超过它的,国内真没有。

但是国外偏偏有。不敢说超过,至少一样地令人难忘,能诱使人产生走一趟茶马古道的冲动。这就是日本nhk和韩国kbs于2009年联合拍摄的6集纪录片《茶马古道》。它比田壮壮的作品更深入、更细致;一方面,这是片长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双方出发点、思路和风格差异使然。

《茶马古道》可以说很“nhk”,就像你看到的任何一部bbc或美国国家地理出品一样,它也有着那种明显的nhk风格。尤其是配乐,自打姬神喜多郎等人开始,这种东方式的大气音乐调调似乎就没换过。娴熟的镜头,传神的剪辑,系统而细腻的视角,虽然是标准化流水线作业,但我照样被这种极高的商业地理纪录片制作水准所折服。

鉴于此片在历史文化上达到的深度,我那曾经走过茶马古道一部分的经历简直可算浮光掠影,令我羞愧。然而,毕竟是国外电视台,《茶马古道》只能达到纯粹人文层面上的高度,它没有力量也不可能对现代化冲击下的传统文明及其中的具体政治文化困境做一个客观的描述分析,所以越看越美,但也越觉得不过瘾。

网上有人说,nhk这部《茶马古道》什么都好,就是“不是中国人拍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确实是国内茶马古道题材优秀作品的匮乏,才让nhk的片子显得如此精彩,这是我们自己的遗憾。不过,不管是《德拉姆》还是《茶马古道》,其实都是片面的——前者学术,后者文人,真正的茶马古道则充满了现实的烟火气,也许只有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才能完整了解那条路的前世今生。(林方文)

茶文化探秘之二:茶寿之说


自《神农本草经》上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起,茶的药用价值就最早被发现、利用。五代王文锡《茶谱》上,更是将茶说成万病之药,且有返老还童之功,不免染上些许神秘的色彩。然茶益养生却成为人们的共识,受到达官显贵的追捧,日益兴盛起来。

自古以来,流行很多对老人长寿的雅称,其中一词为茶寿。茶寿,指108岁,取意茶字草头代表二十,下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八,加在一起,正好是108。古人将茶与寿结合,来喻长寿,足以表明人们对茶有延年益寿之功的认识。不仅如此,正史中也有明确的关于饮茶长寿的记载。

《旧唐书?宣宗纪》载:唐宣宗时,洛阳来了一位130岁高龄的僧人,宣宗问服何药如此长寿,僧答: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惟嗜茶。此故事即言明,常饮茶可长寿。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大量唐代宫廷茶具,证明禅茶文化与宫廷茶饮的兴盛,联系历代宫廷对于养生、长寿的重视,不难看出唐代宫廷茶饮中养生因素的所在。

现代文化名人林语堂也说:我毫不怀疑茶具有使中国人延年益寿的作用,因为它有助于消化,使人心平气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有益养生也得到了科学的证明。在此基础上,茶日益被当作绿色、健康、养生、保健的饮品,市场需求量迅速增加,茶业前景不可限量。

茶被最早加工成茶饼之说


我们现在日常品用的各类茶,无论是绿茶、红茶、黑茶还是普洱茶,都是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例如,对于普洱茶,我们经常看到的茶饼,一般是茶叶经过采摘后,进行短暂的高温处理、晒干、筛选,然后压型,蒸汽软化茶菁后,将其压制成饼、沱、砖、瓜等形状,最后将成型茶叶置于阴凉通风处,待茶叶干燥后成型。即使商店里散落卖的茶叶,也是经过了多次加工制成。而对于茶的最早被加工或被加工成饼的记录又是来自何年代呢?后来又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呢?

唐代陆羽《茶经七之事》,引三国魏张揖《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书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这是中国关于饼茶的最早记载。唐、宋两代是中国饼茶生产的鼎盛时代,当时又有茶饼、团茶之称。其制作方法,据陆羽《茶经三之造》介绍,一般都经过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共七道工序。宋代的大小龙团是一种著名的饼茶。饼茶饮用时要先敲碎,再碾细、过筛,然后用沸水冲泡盏中的茶末。

尽管我国有1000多年的茶叶制作历史,特别是近代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各种茶的生产全部可以机械化。但与全球各国先进的制茶国家比,我国茶的制造加工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小加工企业多,规模小,产品稳定性差;企业认证少、对农药或重金属的检测手段能力弱;与国际接轨的加工标准意识差,无法形成知名的国际品牌。

当我们慢慢品茶的过程中,在享受茶的清香和领悟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意识到,茶叶加工是我国的传统产业,茶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产量巨大、爱茶者有数亿人,但我们加工出来的茶叶在标准控制、科技含量、品牌价值等方面,却落后于一些国家,我们应有理由、有能力加工出科技含量更高、品质更优、质量更问题、品牌价值更大、被全球认可度更高的各种茶叶,我国的茶产业才能得到更大发展,我国的茶的文化才能弘扬到全球。

忙碌的煮饭仙


旧时,武夷山岩茶厂中的做饭人,既没有享堂馆里厨师的尊称,也不会遭行伍中伙夫的鄙视,他们有个很奇特的雅号煮饭仙。人在厂中,厂在山中,仙者,山中人也。

据传,此种称法来自武夷山水帘洞小和尚王广。小王广心地善良,从小在武夷山云窝石堂寺出家,干的是煮饭等杂活。寺中和尚饱食终日后,逐渐心生邪念,以观音送子为幌,糟蹋良家女子,王广见了气在心中,却又无力制止他们。文殊、普贤菩萨知情后,于是设计引开王广,劈下山岩砸死寺中99个野和尚,并填没了石堂寺。

王广得救出走,来到山北的水帘洞茶厂仍操本行做饭。工人们看他个子矮小,为人又老实,所以,常常欺负他。饭送少了要骂,送多了也要骂;菜咸了要骂,淡了也要骂王广逆来顺受。一天王广送饭到水帘洞(俗名走马楼)的峰顶,茶工们又拿他来开玩笑,一不小心,把王广推下了几十丈深的崖下。人命关天,大家转神后,订立了个共守同盟,说王广是不小心跌下去的。谁知晚上到茶厂,仍见他在煮饭做事,秋毫无损。大家非常惊奇,慢慢地都把他看成仙家。王广死后,身躯不腐,善男信女出资将他塑以金身供奉。后来武夷山人便把岩茶厂中做饭的人叫作煮饭仙。不过,这个煮饭仙大概还有另外一个解释,也许更合理,就是说煮饭的人觉睡得少,如仙人似的。

凡走过头春(做茶之意)的人,都知道煮饭仙干的事情很多、很杂。如煮饭之外还要挑茶青(个别大厂有专门挑青人)、担柴、洗扫地茶、扫地、添灯油等。

茶厂中做饭虽然简单,但几十号人,一日三餐,事情也不少。煮饭仙每天三更一过就得起床洗米、捞饭。把捞出的米饭放入木制的大饭甑蒸熟,至少要蒸二三甑。刚刚应敷了早饭,紧接着又得蒸午饭。

茶工们总是埋怨饭太硬了,吃不下。这也难怪煮饭仙。首先是米太糙,二是把米煮太烂了,放入饭甑后,由于没空隙,难以上气,饭蒸得时间长,往往还不透心。赶不出来饭给茶工们吃,会被包工头骂死。至于菜倒还简单,平时清一色的炒咸菜。善良点的包工头,会叫煮上米汤,也算碗好菜。如遇墟日加菜,忙不过来,包头会叫捡茶女帮忙一阵子。

旧时,岩茶如金,做青、炒青、揉茶等丢在地上的茶叶,都由煮饭仙第二天早扫起装入茶篓,放到小沟和水窟中清洗干净,再晾干,晚上交由炒揉。茶工最怕这种扫地茶:味呛难闻,不均匀难炒难揉。至时总要骂煮饭仙几句,以解气,但包工头、老板却如视宝贝,照样卖出。

说到挑柴薪,现在人多半都不懂了,那时炒青用的柴火分两种:炒水仙时,用树木、小灌木,火力较大;炒菜茶、名丛,用鸡芒(学名:芒其骨)火势旺起来得快,灭下去得也快。这些柴薪,大都存放在上突下嵌的岩壁下,不会被淋湿。没有此天然场地的,就要另搭个草房堆放,不占地盘,且防火患。煮饭仙每天问过做青人后,再挑柴入炒青间,只准有余,不敢不够,否则会遭骂,还要起床再挑。

煮饭仙的琐事很多,比如还要给过道、炒青间的灯盏添油、扫地等,忙忙碌碌,起早摸黑。大家晚饭后,就得抓紧洗碗,然后才能去睡觉。手脚慢者,一天睡不到两个时辰。

采茶工也常会玩弄煮饭仙,待他挑青时在茶篮中放入石头,让他挑回厂,名曰担猪仔。在行的,将两只青篮放在一起,以便察看,不让采茶工放石头得手,马大哈者包挨。

不过,煮饭仙也属厂中的高薪阶层,工钱与头等采工看齐。

煮饭仙多为江西蛤蟆,也有当地的福建老牙(当地方言爷音牙,此为当地贬江西人和自诩的说唱)。

煮饭仙最要紧的是讲究卫生。那时,星村街方氏口碑最佳,当仙时间也最长。

煮饭仙都是身强力壮者,否则不敢端这个饭碗。

光阴似箭,往事并不如烟。当年在三仰峰碧霄洞茶厂当过煮饭仙的孙太生,如今已享米寿(88岁)。银发红颜,思绪清晰,真乃不虚武夷山中煮饭仙。

茶人 茶仙 茶奴


茶人

庙堂之上称茶道,庙堂之下称倒茶。

台湾茶人李曙韵一直相信,生活本身就是茶的道场。她说:禅茶基本无法用任何外化的形式表现。在当下,有可能它就是茶人的一个灵感,一个手法,连茶人自己都不可能再复制。

有一回,李曙韵举办高山茶会,忽然遭遇反常天气。先是下雨,李曙韵披了件雨衣;然后刮风,她裹了条毯子;最后居然下起了冰雹,望着台下稀稀落落的人群,李曙韵索性拿起茶席上的水晶钵,接满冰雹,煮水泡茶。

茶人眼中的茶就是这样,茶不必精,放心就好;水不必贵,利茶就好;器不必妙,顺手就好;境不必幽,心远就好。

茶仙

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

杜牧作这句诗的时候,大概是于病榻之上,刚刚喝了一壶好茶,于是精神振奋,心满意足。

茶仙卢仝有七碗茶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仙之所谓仙,就在于他们不仅能随时随地品茶,还能凭借一壶茶,随时随地从眼前的生活中跳脱出来,超然于物外吧。

倘若生活苟且,那么茶就是他们的诗和远方。

茶奴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嗜茶,规定凡宫中举行宴会,必须茶在酒前。茶,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容小窥的。

借着帝王之尊,乾隆极尽茶事之精妙,多次在重华宫举行茶宴,豪华隆重,极为讲究。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经常亲自探寻优良茶种,给茶命名,写诗,晚年尤其视茶如命,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了焙茶坞,以供自己饮茶。

乾隆是一国之君,在茶面前,却做起了劳心劳力的小奴。

茶奴对茶的热爱,是一种放下身段的执着和痴狂,浑然忘我,以茶为上。

只要茶奴们心甘情愿为茶忙,而且能乐在其中,身为茶奴,也不失为一种趣味。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之说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工夫一词,在潮汕话中是作事方法讲究的意思,这里指烹茶品茶方法的讲究,潮汕工夫茶有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工夫也作功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劳力;素养;造诣,成就的程度;空闲时间。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或功夫茶。故所谓的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茶经》总其大成,简称茶经法。(《茶经》是潮汕工夫茶烹法之本,更是中国工夫茶的元典)茶经法详载茶艺,包括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茶、酌茶六个主要程序,组成了茶艺的核心内容。宋、元是中国工夫茶发展期,到了明代是中国工夫茶的鼎盛期,将茶艺推进到尽善尽美的阶段。潮汕工夫茶艺定式,较早的文字记载是清代俞蛟《梦厂杂着。潮嘉风月。工夫茶》。及至明国翁辉东撰《潮州茶经。工夫茶》,则以详尽着称。后之介绍文字,未见有超越其窠臼者。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7492.html

上一篇:小孩子到底可不可以喝茶?

下一篇:不同茶叶种类,不同的耐泡程度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