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学习茶文化从敬茶开始

2021-12-24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学习茶文化从敬茶开始”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学习茶文化从敬茶开始”相关知识!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敬茶也是非常讲究的。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下敬茶的文化。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琛瓯洗尘沏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人名叫若琛瓯,乃景德镇人,以制茶具而闻名,他制的茶具美观、耐用。可是一个恶毒的巫师知道后,念了一道毒咒,毁坏了茶具。要解开这道咒语,需有一名年轻人投入烧茶具的炉火。于是,琛瓯很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中,咒语解开了,茶具恢复原样。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第一次茶水称为琛瓯洗尘。

如今,琛瓯洗尘是十八道功夫茶中的一道,后人用得更多的是洗尘二字,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cy316.com延伸阅读

中国茶文化敬茶礼仪知识


中国敬茶礼仪知识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唐代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总之,敬茶是国人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体现自己的修养。

从雅安孝子说起茶文化起源


雅安乃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说起茶文化,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吴理真,雅安名山人,家住蒙山之麓,《四川通志》卷四十记:汉时名山县西十五里的蒙山甘露寺祖师吴理真,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吴理真父早逝,家境贫寒,母亲积劳成疾。他是个孝子,每当雄鸡报晓,便带上工具,登上蒙顶,割草拾柴,换米糊口,为母亲治病。一日,吴理真拾好柴,口干得直冒火,顺手揪了一把万年青(野生茶树)叶子,放在口里慢慢咀嚼,口渴渐止,困乏渐消,精神倍增,颇感奇异。又摘了些带回家中用开水冲泡,让老母喝下,果有效果。连服数日,病情好转,续饮月余,身体康复。乡亲们病了,他热情地用这种叶子泡水给他们饮用,效果也很好。可惜这种树不多,所生长的叶子远远不能满足治病救人的需要,他决心培育出更多的茶树。

为了采摘茶种籽,吴理真跑遍了三十八蒙峰。他把茶籽捡回家,用沙土拌和后放入篾筐中,上面盖以谷草,使茶籽不会霉变和冻坏。为了选择播种茶籽的地方,吴理真翻越蒙顶的山山岭岭,对野生茶树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认定蒙顶五峰之间和菱角弯一带最适宜茶树生长。这里雨量充沛,土质肥厚,终年云遮雾绕,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茶叶内含物质极为丰富,加上精湛的制作工艺,使蒙山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在我国茶叶史上独树一帜,经久不衰。

吴理真为了种茶,在荒山野岭搭棚造屋,掘井取水,开垦荒地,播种茶籽,管理茶园,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身心。可以想象,吴理真这种敢为天下先的行动,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经过了多少次失败。功夫不负有心人,吴理真用勤劳和智慧浇灌出了株株嫩绿茁壮的茶树,他成功了。吴理真把茶叶熬成汤,施舍邻里,普济世人,许多人祛疾去病,不少人健体强身。他以植茶为民众的精神谱写了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历史。

从宋朝笔记故事看赐茶文化


宋朝笔记里有许多宋朝皇帝向臣工赐茶的生动故事,而且赐茶讲究颇多。这些珍贵的史料梳理出来甚为有趣,以供品味评鉴。

一是宴席赐茶。在宴会上饮茶宋朝有两种:一种是“茶酒班”侍奉。如周密《南渡典仪》载:“车驾幸学,讲书官讲讫,御药传旨宣坐赐茶。凡驾出,仪卫有茶酒班殿侍两行,各三十一人。”可见,皇上外出视察和出巡时还带上几十人的“茶酒班”。

另一种是皇帝亲自“布茶”。如徽宗曾亲自为大臣和学士煮茶。蔡京《延福宫曲宴记》:“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指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

二是殿试赐茶。科举考试是宋朝的一件大事,皇帝或皇后都会向考官和进士赐茶。如哲宗向考官张舜民赐茶饼,张舜民《画墁录》:“予元祐中详定殿试,是年分为制举考第,各蒙赐三饼,然亲知分遗,殆将不胜。”“殆将不胜”是说分给亲友都不够,可见赐茶的珍贵和量少。

再如仁宗的光献皇后向进士赐茶。王巩《甲申杂记》:“仁宗朝,春试进士集英殿,后妃御太清楼观之。慈圣光献出饼角子以赐进士,出七宝茶以赐考试官。”梅尧臣有《七宝茶》诗:“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於霞。”即说此事。

三是慰问赐茶。这有些类似现在的见面礼物或问候礼物,如朝贺时赐茶,《宋史·礼志》载:“中兴仍旧制:凡宰相、枢密、执政、使相、节度、外国使见辞及来朝,皆赐宴内殿或都亭驿,或赐茶酒并如仪。”“中兴仍旧制”是说南宋建立后仍遵从北宋的赐茶和酒的旧制。

还有一种是臣子在京外,这时皇帝会让人捎带茶叶以示慰问,如哲宗秘密让人向苏轼赐茶问候。王巩《随手杂录》:“中使至,密谓子瞻曰:‘某出京师辞官家,官家曰:辞了娘娘来。某辞太后殿,复到官家处,引某至一柜子旁,出此一角密语曰:赐与苏轼,不得令人知。遂出所赐,乃茶一斤,封题皆御笔。’”

我们发现,这些宋朝皇帝赐茶的故事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宋朝皇帝向臣工赐茶,加深了君臣感情,提升了文化情操。臣子对于皇上的赐茶也深怀感恩,比如周必大曾作感恩诗《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再如《画墁录》中欧阳修对仁宗感恩的情形:“以侈非常之赐,亲知瞻玩,赓唱以诗,故欧阳永叔有《龙茶小录》。”

这使我们不禁想到我国正在推进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和制定《国家勋章法》,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提出“抓紧设立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深入研究宋朝皇帝赐茶给我们启示:

1、赐茶讲究多种奖励手段并举。宋朝的赐茶作为一种奖励制度,还把它与其他奖励手段综合运用以形成合力。如《宋朝纪事》:“洪迈选成《唐诗万首绝句》,表进,寿皇宣谕:‘阁学选择甚精,备见博洽,赐茶一百銙,清馥香一十贴,董香二十贴,金器一百两。’”“寿皇”是指60岁以上的皇帝,此处是孝宗皇帝。我们目前正在制定《行政奖励法》,也一定要考虑多种奖励手段并举,以达到最佳效果。

2、赐茶讲究法制化和规范化。宋朝赐茶非常规范,并且很有定制,宋朝就专门制作了赏赐大臣的“京挺”,而皇家则有“龙凤饰”。如《宋史·后妃传》载:“旧赐大臣茶有龙凤饰,明德太后(真宗之母)曰:‘此岂人臣可得?’命有司别制入香京挺以赐之。”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对于勋章进行立法的必要性。

3、赐茶措施细致并且很有操作性。如蔡启《蔡宽夫诗话》载:“湖州紫笋茶出顾渚,在常、湖二郡之间,以其萌茁紫而似笋也。每岁入贡,以清明日到先荐宗庙,后赐近臣。”这里详细规定了清明赐茶的来源、程序和范围,细致合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见,我们在制定荣誉、奖励和勋章制度时一定要认真细致、操作方便。

总之,宋朝皇帝的赐茶制度和模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制度,是一种思想。作为当今世界的茶文化大国,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探讨和总结。

从盖碗说起——浅谈中国茶文化


从爱茶开始,到敬茶结束,茶圣陆羽的名字每每随着幻灯片闪过,穿越了千年的古话,在《茶经》泛黄的页面里飘出了淡淡的清香,带着一份闲适,一份坚定,一份淡泊,滤过了几代人的灵魂,把这种神奇带给了欧洲,传布了全球,让世界知道了中国,还知道了一种精美的盖碗的质地叫china。

鲁迅先生曾经说,泡好茶,是要盖碗的。盖碗,这个最常见的喝茶用具竟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呢。从外形来看盖碗包括盖、碗、托三部分,象征天、地、人,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展示。茶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灵物,将茶拨入盖碗喻意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华。而我认为,虽然茶具样式繁多,这简简单单的盖碗,才是体现茶艺最直接的形式。

盖碗中的茶,无论;绿、红、乌龙、黄、白、黑,简单的颜色远远不能表现它们的全部,哪一种茶背后没有一段传说,在沁透了茶叶的露珠儿上,在采茶的少女的发尖,在聚精会神听故事的小孙儿的眼睛里看着热烟一样的水汽在碗面上卷曲地升腾起来,听着深谙茶文化的老师傅侃侃而谈,不觉被这轻薄的水雾后所蕴藏的沉甸甸的历史所感动。

中国的文人无不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品茶,让我们把文化沸腾了,与茶溶在一起,冲出了一种种社会形态。在物质方面,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老百姓七种基本生活资料之一;在精神方面,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又是文人雅士的七种精神熏陶之一。如果说酒是一种勇者文化,茶,则是一种智者文化,是一种宗教也不会拒绝的文化。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去修个人得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然偶然得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笔录的周作人在《喝茶》中的段子,把这一道常人品茶的滋味竟描绘得淋漓尽致。舒了从容,定了安静,乐了清闲,把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一起和进茶里,兼容并蓄,举一壶煮沸的高山清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尽了主家礼数,全了待客之道,在画着写意山水的青花瓷的盖碗里,冲出那么一泡茶,溢满了鼻息的香气,于是从舌尖到喉咙,从胃里到心上,回荡起那雨下茶树枝尖的记忆,回荡起伴在一起的各种花瓣的记忆。

习风生两腋,飘飘几欲仙。神如三山去,何似在人间。

一个谜语说的好:茶本人间草木。陆羽最了解,只有经过翻炒的历练、发酵的积累,才有苦尽甘来的回味;他最知道,八分好茶,十分好水冲出的是十分好茶,十分好茶加八分好水,只能冲出八分茶水。一部《茶经》探索了茶的起源,详尽了制茶工具,总结了烹茶技巧,在茶文化的历史道路上竖起了一座令人仰止的里程碑,而道不尽的却是不同的心态中冲出的人生百味,百味人生。当我们试图寻找他的身影的时候,却发现他站在很远的地方,审视着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当代——中华茶文化第四个高峰的开始


(1)茶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进入现代,传统的茶诗、茶词的创作仍在继续,郭沫若、赵朴初、聂绀弩、启功等均有佳作传世。茶事散文极其繁荣,二十世纪的文学家大都撰有茶文,其数量是以往历代总和的数倍乃至数十倍。鲁迅、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苏雪林、秦牧、邵燕祥、汪曾祺、邓友梅、李国文、贾平凹均有优秀茶文,个人出版茶事散文专集的,有林清玄的《莲花香片》、王旭烽的《瑞草之国》、王琼的《白云流霞》等。茶事小说更是异军突起,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荣获中国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

艺术方面,有吴昌硕、齐白石、丰子恺、刘旦宅、范曾、林晓丹、李茂荣的茶事绘画,赵朴初、启功的茶事书法。老舍的《茶馆》常演不衰,茶歌、茶舞、茶乐是许多文艺晚会的保留节目。《请茶歌》、《采茶舞曲》、《挑担茶叶上北京》、《请喝一杯酥油茶》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2)茶道的复兴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沉寂了两百多年的中华茶道开始复兴。首先从台湾,继之是大陆和港澳。茶艺、茶道、茶文化团体和组织纷纷成立,计有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台湾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茶人联谊会、澳门中华茶道会、香港茶艺中心等,他们为普及中华茶艺,弘扬中华茶道,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两岸四地的茶道交流活动频繁,全国和地方性的茶艺赛、茶席设计赛也是经常举办。理论研究也异常活跃,近二十年出版的有关茶艺、茶道、茶文化着作的数量,超过中国历史上茶书数量的总和。并且,现代中华茶艺已走出国门,不仅传播到东亚、东南亚,还远传欧美。

(3)茶艺馆的兴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华茶文化全面复兴,茶馆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现代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遍布都市城镇的大街小巷。目前中国每一座大中城市都有茶馆(茶楼、茶坊、茶社、茶苑等)数十到数百家,此外,许多宾馆、饭店、酒楼也附设茶室。中国目前有大大小小的各种茶馆、茶楼、茶坊、茶社、茶苑5万多家,北京、上海各有茶馆(茶楼、茶坊、茶社、茶苑等)一千多家。在许多大中城市,茶馆的数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正是鉴于现代茶馆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将茶艺师列入国家职业大典,茶艺师这一新兴职业走上中国社会舞台。2001年,又颁布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规范茶馆服务行业。茶艺馆成为当代茶产业发展中的靓丽的风景。

(4)民族茶文化的异彩纷呈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生活风俗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饮茶风俗,如藏族酥油茶、维吾尔族的香茶、回族的刮碗子茶、蒙古族的咸奶茶、侗族和瑶族的打油茶、客家族的擂茶、白族的三道茶、哈萨克族的奶茶、苗族的八宝油茶、基诺族的凉拌茶、傣族的竹筒香茶、拉祜族的烤茶、哈尼族的土锅茶、布朗族的青竹茶等。当代,少数民族的茶文化也有长足的发展,新疆、云南等少数民族较集中的省区成立了茶文化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云南省思茅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三届全国民族茶艺大赛,民族茶文化的异彩纷呈。

从《严州图经》看宋代建德茶文化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从《严州图经》看宋代建德茶文化》内容,感谢阅读!

宋淳熙年间,由知府陈公亮主持编修的《严州图经》,是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整、年代较早的严州地方志书。该书是研究宋代严州(建德)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宋代严州(建德)茶叶生产和茶文化发展的珍贵史料。

关于宋代建德茶叶的产量,《淳熙严州图经》记载,建德县每年茶叶数量约在44万至46万斤之间,如果加上《图经》中记载的“住卖茶”以及茶农自用的茶叶,建德年产茶折今相当于五千担左右。这在800多年前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宋代,沿新安江、泷江(富春江建德境内段)两岸山区普遍植茶。范仲淹在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任睦州知州时,在境内看到的已是广植茶树、春茶欣欣向荣的景象了。“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春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潇洒桐庐郡》十绝),正是这番情景的真实写照。北宋诗人梅尧臣在安徽池州任建德县令时,曾数次送友人赴睦州上任。这位史称“茶官”的县令,对沿途睦州境内的农事,尤其是茶事活动十分关注。“养茶摘蕊新茶后,种桔收苞小雪前。”(《送余少卿知睦州》)。“君到桐庐日,正是采茶时。”(《送学士睦州通判》)。梅尧臣在诗中真实地记录了其时睦州境内茶农种茶采茶的忙碌景象。

唐代建德有细茶进贡,明清两朝进贡芽茶,地方志均有记载,宋代贡茶则缺乏文字记载。不过北宋期间,曾先后出任睦州通判、知州的张伯玉,在睦州写下的茶诗中,有“检点簿书茶贡蚤(早),体量风物橘奴肥”(《寄新定苏七太守》)之句,说明宋代建德也有茶叶进贡。

据《严州图经》记载,宋代建德的税赋收入,盐、茶两税为其大宗,两者课税数额不相上下,历代统治者对茶叶的控制也极严。宋崇宁元年实行《茶引法》,商人经销茶叶,须先交纳茶价和税款领“引”,凭“引”运销,数量、地点都有限制。规定每“引”茶叶一百斤,纳铜钱一千文;每“引”茶叶六十斤,纳铜钱六百文。《严州图经》卷二载有南宋建德三个年份的茶叶课税数量,年课税在七万至十万贯文之间,与盐税数量相当。其时,睦州城内设有都商税务,城郊东馆设有东津税务,专管盐、茶诸税的查验工作。严东关设检税之所自宋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由此可见,自宋代以来,茶叶一直是建德税收的主要来源。

建德茶农通过种植出售茶叶,换取粮食。当时粮食主要由婺州、湖州等地供给,也因此活跃了宋代建德的商业贸易活动,催生了个体茶商。

宋代,朝廷官员、文人学士斗茶品茗、品茶观景、饮茶赋诗蔚然成风。茶叶也是招待宾客、宴请同僚的必备饮品。在严州府衙内,设有“酒侯”“茶虞”的机构(见《严州图经》子城图)。虞、侯是宋代初级官员。在严州府设“酒侯”“茶虞”之职,想来是专为接待往来官员,负责掌管茶酒的。

宋代瓦子的出现,也带动了茶事的发展。瓦子又称瓦舍,是宋代都市中的娱乐场所。瓦子最早出现在北宋汴京(开封)。南宋移都临安(杭州),杭州成为江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聚,城市繁华,瓦子发展很快。睦州州治梅城出现瓦子,最早当在南宋,北宋后期,才逐渐繁荣起来。宋仁宗时,已是“三千楼阁尽朝晖”(张伯玉《睦州》)的壮观景象了。《严州图经·建德府内外城图》标示的瓦子,大约在今梅城镇总府街北侧幼儿弄以西、邮电弄以东,邻近商业街区。

斗茶,又称茗战,它是古人品评茶叶品质优劣的一种形式,有比技巧、比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挑战性。斗茶始于唐代,源于福建建州茶乡。

宋仁宗景佑元年,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时,章岷任推事,他们是同僚,也是诗友,常聚在一起,宴集唱和。范仲淹和章岷斗茶,章岷先作斗茶诗,范仲淹看后佩服有加,并步其韵赋诗一首,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中赞的是天下闻名的武夷茶,从茶的产地、采摘、研制、茶器具、用水到汤色、香气以至参与斗茶者的胜负心理一一入诗。

除范仲淹外,还有陆游、梅尧臣等宋代诗坛大佬,以及历宦睦州(严州)的田锡、章岷、赵抃、张伯玉等,都有茶诗留传后世。

从《严州图经》所记载的有关茶文化的史料可以看出,宋代是建德茶叶和茶文化发展较为发达的时期。

(本刊略有删节)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从《严州图经》看宋代建德茶文化》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从哪个朝代开始有茶壶的?


哪个朝代开始有茶壶的?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用黑碗,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大体说来,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以陶瓷来说,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可是在外族统治下,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逐渐发展为茶道。因为茶是绿色,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壶,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在中国的北方,喝茶渐渐大众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南宋之后,全国出现了茶馆。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里。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只是为了饮茶。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在宋代故事书上就说,“乘晓露剪拂云芽”,自甘泉中汲水烧汤以烹之。这是说现采现泡,其味无穷,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间已经有了今天的饮茶法,而且故事发生在北方的赵州。

在陶瓷器上,茶壶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中叶以后了。我曾在图录上看到明末的万历官窑五彩提梁壶,以及民间宜兴的提梁壶,都很精彩,可是相对于酒瓶,传下来的数量并不多。也可以说,提梁壶因为壶上有一提把,在设计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壶,执壶的把手在一边,容易设计为一和谐的整体,也不妨碍使用,实在没有改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壶少见了,出现铜把手的瓷壶。壶的肩上做上两个或四个纽,古人称系,用来安装铜把手。

这种壶大概于民国后流行于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壶大多像个有壶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较多,肩上有四个系,造型素朴,所画山水或花鸟粗犷有力,艺术价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从江南的宜兴生产茶壶以来,似乎配合着中国茶艺迈进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壶喝浓茶。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18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宜兴小茶壶,式样多,又制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数量大,年代不易判断。只有最高明的鉴赏家才分得出大体的年代。要分也不过分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样,为了供应市场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国。

台湾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们的包种茶、乌龙茶都是名茶,所以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已恢复了喝茶的风气,茶壶的讲究也恢复了。大陆开放后,台湾人到宜兴去买壶,发现几位师傅新设计的壶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远不如传统式样的新壶,在台湾收藏市场上卖到数百万台币,一时风靡,热度过去,就无人问津了。

藏茶传奇从盛唐开始


在深圳锦绣中华大门附近有一家荣誉公馆,馆里附设了一个藏茶的茶舍,茶舍题写着藏心茶说的大幅牌匾。走进内里,就是宽大的茶桌以及错落的椅子,靠墙整齐地码放着来自川藏的茶叶包,茶叶包都是长条形的,类似于铁路上枕木的形状,其包装异常精致,两端是用精致的绸缎缝制,中间部分则是精细的蒲草编制,有了这样精美、传统的包装,内里的茶叶应该也不简单。

茶舍主人常海先生,是痴迷于藏茶的收藏者,他介绍说,更传统的包装是狼皮的,因为保护动物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今已经不这样做了,说着,他就向记者展示一个灰色狼皮的四方的囊,这东西应该有些年份了,打开囊的上盖,里边则是纸包的老藏茶,有着这样包装的陈年藏茶,如今的市场价已经相当昂贵。

文成公主的传说常海介绍说,藏茶是今天的人们所不熟悉的,但它的饮用和收藏,已经开始走进了城市人的生活。藏茶的传奇,起自一千多年前的盛世唐朝,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将皇室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王子松赞干布,这一年的正月十五,由官员、军队、医师、工匠、商人组成的上万人庞大的队伍在京城长安集结,马匹和骆驼以及载重车辆,满载着杭州的绸缎、成都的蜀锦、太湖的香米、江西的瓷器,还有皇室的书籍、黄金、白银,浩浩荡荡,迤逦而直奔西南。

特别重要的是,队伍还携带着来自雅州(今天的四川雅安)的大量茶叶,这种茶叶被压成饼状,也叫饼茶。携带茶叶,是皇室采用了经常往返吐蕃的大唐使节和吐蕃大臣的建议漫长旅途、西南高原恶劣气候下的日常生活,没有这种饼茶是断断不可的。果然,进入川藏之后,队伍行进之路,随着海拔的升高,尤其是汉人的高原反应逐渐强烈起来,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心跳、呕吐,队伍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顿与疲累。此时,文成公主听从了藏人的建议,命人打开茶饼的包装,烧出大量的茶水,供所有人饮用,人人顿时觉着神清气爽,种种不适一扫而光。经过短暂的休整后,继续前行,这样的大队人马就是依仗茶饼的劲道,终于来到了吐蕃,更把这种神奇的茶饼作为礼物,赠送给吐蕃上层人士和僧侣。这个古老的传说,在今日的藏族聚居区依然被盛传着,藏族老乡中至今一直保持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俚语,那个茶,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藏茶。

茶马古道上的官茶常海说,文成公主进藏之后,汉族的茶叶开始成了藏族人的宝贝。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康藏高寒地区的人们,缺少蔬菜,所摄取的大抵是些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等高热量的东西,而茶叶能够分解脂肪、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国家的战事、兵役、工程需要骡马,藏区需要茶叶,换马和运茶也就成了国家垄断的生意,由唐以来形成的纵横交错的茶马古道,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换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司和买马司。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到了明代,又恢复了茶马政策,而且变本加厉,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明初,雅州碉门茶马司规定,上等马给茶40斤,中等马给茶30斤,下等马给茶20斤到了战马稀缺年份,雅州碉门茶马司又改规定上等马给茶120斤,中等马给茶70斤,下等马给茶50斤。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说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其中的黑茶,就是现今的藏茶,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山间铃响马帮来,千百年来,那些国家或民间的千百万商人与民夫们,要涉过汹涌泡哮的河流,攀过巍峨的雪峰,则非常人所敢体验,马帮中盛传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腊,学狗爬,至今还在述说往昔那些艰难困苦的景况。川茶就是在这艰苦的条件下运至藏区各地的,川藏茶路就是汉藏人民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开拓的。

蒙顶山上的那片绿国家一级评茶师、成都茶与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员雷波在深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藏茶为什么从雅安进入藏区,雅安和藏茶怎么个关系?

雷波说,雅安不仅是茶马古道上藏茶入藏的起点,更因为这里是藏茶的唯一产区。雅安境内有座蒙顶山,传说西汉时期有位叫吴理真的道士在蒙山收集野茶,种下七株仙茶,取甘露井水熬煮,创造了茶这个流芳百世的饮品,吴理真自然也就成了传说中的茶圣,这个茶圣要比唐朝的陆羽早上很多年。蒙顶山盛产品位极佳的茶叶,这就让雅安成为藏茶生产中心和茶马交易的集散地,同时又集中了从四川泸州、宜宾、灌县、重庆等地和一部分云南的原料茶重新整合,规模空前壮大。历史上运送藏茶的马帮在古雅州集结时,最多达到三千壮丁,两千驮马,几乎每年都有15000匹以上甚至多达20000匹马在雅安成交。

解放以后,雅安藏茶的生产和入藏一直得到高度重视,1950年5月,国营公司直接向雅安18家茶商订购17.2万包茶叶,组织入藏;1985年2月,雅安茶厂受中央代表团和国家民委的委托,历时72天,完成为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生产的40万份印有中央代表团赠的康砖和金尖礼品藏茶,由中央代表团赠送给西藏每户牧民。

康砖已难寻深圳资深的藏茶收藏家王欢来有不少陈年藏茶,甚至有用狼皮包装的藏茶,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口袋的上盖,里面就是5块一层的茶砖,上下共分4层,每块茶砖上都有一张标签,那应该是几十年前的标签,标签的正上方是五角星与红旗,正下方注册商标则是民族团结牌,左侧标着康砖两个大字,最底下标着四川雅安茶厂的小字。他说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藏茶,已经很难寻觅了。

王欢来介绍说,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曾经拍卖一件牛皮包装的一包藏茶,是1958年生产的,30公斤装,起拍价48万元,最后以90万元成交。这样的拍卖几乎每年都有,2009年,在广州白天鹅宾馆拍卖上个世纪60年代的藏茶,最终以每包50万元成交。1992年雅安茶厂出产的藏茶,现在的价格已经被推高,达到每包3.8万元,业内人士一致看好那批藏茶,相信再过十年八年,涨到几十万元一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时,雅安茶厂生产了一批康砖,总计40万块,作为礼品赠送给藏族各界群众,如今这样的康砖已经难寻了,因为大多已经被消费掉了,偶尔出现,价格高得咋舌。有鉴于此,200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时,雅安茶厂又出了10万茶砖,除了赠送给藏族群众一部分外,茶厂也搞起了市场经济,对外销售,价格也不低,结果被广东的两三个收藏家把仓库里剩余的茶砖全部买下了。这批茶砖未来的市场走势应该也十分坚挺,时下人们最看好的是康砖和金尖。

王欢来说,在全国藏茶收藏家里面,广东最为着名;而广东省,东莞和中山这两个城市则是所谓的藏茶之乡,就是说那里收藏、储存藏茶的最多,有个别人贮藏数十吨。至于深圳,藏茶的收藏刚刚起步,有着大手笔的人已经开始运作了。

王欢来又说,你问到,藏茶的收藏为什么会火起来?我想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出自雅安蒙顶山的藏茶,能够让地处高寒地区、长年吃肉的的藏族群众千百年来喜好,必有它内在的道理,也就是这种茶叶至少能够去油脂、软化血管的功效。现代医学也证明了,长饮藏茶,能够治疗亚健康、高血压、糖尿病等城市病,这种消费品价格当然是一路上涨的,收藏者和商家当然不会错过拿货的机会;二是藏茶比起爆炒过的普洱、龙井、大红袍来说,价格较低,原因是2000年以前,雅安茶厂的产销还是沿用统购统销的做法,销往藏区茶砖的价格就异常地低,2000年之后,雅安茶厂开始搞活经营,价格虽然上来一些,但还是十分低,如今一些聪明商人已经开始介入,大量地吃货。至于收藏者,更为关注的则是陈年茶砖,因为藏茶是深度发酵的黑茶,它存放的时间越久,味道越醇厚、干爽、陈香,年份越久的藏茶,其经济价值就越高,所以陈年藏茶是越久越好,具有非常好的收藏价值。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7191.html

上一篇:中华茶文化精神实质的新内涵——“清敬和美”

下一篇:以前的茶叶都是马帮驮来的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