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叶鉴别:看汤底、茶底就能大致判断茶叶的产地和年份吗?

2021-12-16

如果有人胆敢宣称可以凭借茶底就判断产地和年份,直接拉黑!

茶底对于品鉴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倒是真的。

茶底,又叫叶底,指的是干茶叶充分冲泡开后的茶叶,通俗点说,就是泡完后剩下的茶渣。日常生活中,茶底的归宿是垃圾桶,那为何还要拿出来说呢?

我们先来看看不良茶商是如何利用茶底忽悠的:

1、可以从茶底判断出茶树的树龄,常见于普洱

这就是在公然挑战常识了,树龄一般是通过年轮来测算的,靠叶底来判断树龄是不可能的。

2、下面这张图片很多人都看过,尤其是在电商网站上,有些商家就吹嘘:好茶的叶底,可以倒扣在盖上,能形成好看的球形

遇见这样的可以直接拉黑了,能不能形成球形只跟一个因素有关系:茶叶量。茶叶放得多些就可以做出球形,米饭在碗里压紧实些倒出来也能呈球形。

忽悠那么多,茶底究竟有没有用呢?

茶底的作用

在茶叶的审评项里,茶底是一个评分的指标,比如铁观音。

茶底评判一般通过看和闻

观叶底就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观察。

主要观察几个方面:

以乌龙茶为例,好的铁观音耐泡,叶面在前三泡还未充分展开,而品质差的铁观音前两泡就已经完全展开叶面了,好茶七泡后叶面方完全展开。

闻,好茶久泡后叶底依然有淡淡的香气不散,而且,杯盖香,茶汤香,和叶底香应保持一致为佳。

茶底只是参考

鲜叶做成干茶后,不管是颜色还是形状都会发生改变,一般的茶友很难从干茶的外形上辨别茶叶的好坏。而茶底对鲜叶以及颜色有还原作用,好茶的叶底一定好,但叶底好看的未必是好茶。

茶底只是茶叶品质的一个参考,从铁观音的审评项比例也可以看出,叶底只占了10%。

而且,看叶底属于品茶这个流程中的最末一环,我们评判茶叶的质量主要是通过色香味的感官指标,通常经过前面的看干茶外形,闻香,品茶等步骤就可以判断质量高低

看叶底更多是对前面判断的印证

(清香型铁观音没有镶红边,叶面破损是工艺的进步)

另外,现在很多人通过电商买茶,只能通过图片来看茶底,这个参考价值就更有限了,一来是拍照会有色差,二来你无法确定电商卖家是否有修图(几乎无可避免)。只能看到茶底的整碎度和净度。

因此,叶底不是茶品质的决定指标,可以当做一个参考指标,并结合茶叶的其他指标一起作为个人审评的组成部分,也不失为一种提高鉴茶水平的好方法。

延伸阅读

茶叶分类:茶叶叶底鉴别


茶叶叶底的色泽和软硬,可以反映出鲜叶原料的老嫩,叶底的色泽还与汤色有密切的关系,叶底色泽鲜亮与浑暗,往往和汤色的明亮与浑浊是一致的。茶叶叶底柔软者说明所用原料鲜叶比较细嫩,粗老的鲜叶制成的茶,其叶底也比较粗硬。

鉴别叶底的软硬、薄厚和老嫩程度时,除用日光观察外,还可借助于手指按压、牙齿咬嚼等方式。

①良质绿茶——以翠绿而明亮的细嫩鲜叶为佳,在叶底背面有白色毫毛。

次质绿茶——以粗老,灰黄,破碎者为次品。若绿茶条青不及时或不彻底,还会出现红叶或红梗。

②良质红茶——以红艳明亮为上品。

次质红茶——以粗老,色泽花青者为次。

③良质花茶——以绿色均匀稍带黄且明亮者为上品。

次质花茶——以色泽褐暗,杂而不匀的为次品。

④良质乌龙茶——其叶底应是绿叶镶红边,即叶脉和叶缘部分为红色,其余部分为绿色。因此以叶边带红而明亮者为上品。

次质乌龙茶——叶底色暗发乌者为次品。

茶叶鉴别:图解叶底辨识茶叶好坏


常常有茶友在微信上拍发一张茶叶包装外观图给我,让我给他们看看值多少钱?好不好之类的问题。首先感谢茶友们对我的关注和信任,但是,基于负责任的态度,我不能简单的回答你们好不好,一饼茶的好坏不是光看包装就能知道的。

包装最多能反映出茶的生产商、年份、生熟等基本特征,不同性质的茶有不同的审评标准,对于老茶来说,确实可以从包装上看出它当时的工艺水平,从而反证它的真伪和年份,这是因为每一段历史都会有不同的历史印记留存,新茶却有新茶的判断标准,要因茶而议。要完全正确衡量每饼茶的价值是需要综合考虑的,比如:茶的用料好坏、压制工艺的形态及松紧程度、后期的存储环境、转化后的口感滋味、茶汤的颜色、汤质的饱满程度、茶气留存的强弱、叶底的整碎及净度、品牌及后期的转化升值空间等等。

既然衡量茶好坏的准标是一个综合的考量,那我们就慢慢来,今天带朋友们从最基础的开始,先看最直观的叶底辨识。

叶底俗称“茶渣”,冲泡后留下来的叶片。观叶底就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净度等等。

那我们看叶底究竟在看什么?总的来说有几个方面:

(一)叶片的舒展度

叶底的舒展度越好,通常茶质是越好的,我们也有茶友用“活”字来形容它,说明它的活性很好,存储的环境好,没有在极端的条件下存储过,所以保持着最初的活性,故韧性度较高,后期的转化空间也会很大。

这个展开度就非常好

(二)叶底的整碎度

从美观的角度来说,叶底完整度越好的茶越漂亮,所以把叶底的整碎度纳入了审评的标准中,但在实际现实中,经过紧压后的茶饼,再次撬起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断条,还有部分勐海茶厂老工艺的茶,是特意用切碎机切碎后再压的饼,所以叶底的整碎度只能作个小参考。

这就是一款特意经过切碎机切后的叶底,它的缺点是在新茶期(1-5年内),由于断切面过多,冲泡时,在相同单位时间内浸出的多酚类化合物较多,在口感表现上较为苦涩;它的优点却是进入陈茶期后(10年以后),它的多酚类化合物随着陈化后苦涩度降低,留下的茶气和滋味相当丰沛,层次感丰富,有的茶还会带有密香感。

(三)叶底弹性

弹性张力越好的茶,表明茶青越嫩,存储环境自然,未被湿热、熟化处理。叶脉清淅,柔软弹力强为上品。

(四)叶底花杂度

叶底呈统一标准大小,统一颜色的茶,说明茶饼为一口料,未有新老茶叶拼配。另外就是在生产中灼伤的叶底,常伴随着过重的杂味或者火味,完全失去了后期转化能力。

(五)叶底净度

有的叶底,带有焦片和杂质,导至口感也不纯净,这样的茶,看看就不想喝了吧!

茶叶鉴别百科:如何辨别茶叶的叶底?


叶底,是茶叶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亦称茶渣,即指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

叶底承载的秘密,既有原料的,更有加工的……叶底并非要泡到最后一道才能看,从冲泡一开始就可以关注它。

相信很多人在喝茶的时候,对茶叶的品质是很重视的。一般情况下,大家习惯通过茶汤的香气和口感滋味来判断一款茶是好是坏。

其实,叶底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一款茶的品质。如果真的是这样,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茶叶的叶底现象,通过叶底,我们能看到这些茶叶的什么?

炭化的叶底

炭化,在很多普洱老茶中会出现;炭化的岩茶,更多人都喝到过了。

什么是茶叶的炭化?所谓炭化,就是茶叶焦化后,碳的含量大幅增加了。通俗说,如同灶膛里烧焦过的柴禾。

这茶还需不需要喝?除了炭化,叶底时也会经常碰到焦条和有爆点的茶。焦条多出现在焙火的一类茶,如岩茶,因为吃火过急,就容易出现焦条,喝起来的有烟味,让人不舒服。

台地茶与大树茶的叶底

大树茶根扎得深,相对而言底质深厚。因此大树茶的叶底就显得肥厚软亮、内质饱满。

有没有韧性是区分台地茶与大树茶的重要标准。有些叶底轻轻搓一下就要烂掉,便基本知道这是台地茶了。当然,这主要是针对新茶而言。老茶因陈放多年的原因,韧性大不如前。大树茶除了叶底极具韧性外,揉捏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叶底的胶质与粘性。

叶底还可以区分春茶与秋茶,秋茶叶底相对单薄缺少弹性,而春茶就要饱满丰厚一些。大树春茶的叶底,非常有弹性。

老茶的叶底

虽然说老茶喝一两少一两,但市场上的老茶却不见减少,反倒在人们的追捧下变得越来越“多”。这里面,就有可能存在参假造假的老茶。

假老茶的叶底,缺少活性,有焙火痕迹有些所谓的老茶,是新茶在短时间内一焙再焙做出来的,既没有陈茶的醇厚,又缺少入口即化的口感,唯独就是火气甚重。察看叶底,往往会发现,叶底看起来非常干燥,多有烘焙过度的痕迹。

好的老茶,哪怕存放三四十年(比如普洱茶),也应该有它的生命力,在历经水与火的考验后,慢慢展示出其初的面目!

那么看叶底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入手:嫩度、色泽、匀度

一、嫩度

所谓嫩度,就是看一款茶中,芽头及嫩叶的含量和总体叶质的老嫩。

很多茶在没有泡开时,由于制作工艺的关系,不太容易分辨其芽头和嫩叶的含量,而通过叶底则很好辨别。拿起几片茶叶将其平摊开来,就能看出它的采摘级别,是单芽、一芽一叶初展还是一芽二三叶之类了。

二、色泽

叶底的色泽能非常直观地反应一款茶的原料和加工优劣。观察叶底色泽最好能有几款茶放在一起对比来看,否则容易受到光线、环境和主观因素影响。

三、匀度

在看叶底的三个项目中,匀度是相对比较次要的。所谓匀度,就是看一款茶的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是不是比较统一。

通过“看叶底识茶”的方法,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掌握这些方法,在长期的喝茶地过程中,可以更容易的大致去判断一款茶的品质如何。当然,鉴别一款茶叶的品质需要从多个方面去看,不能一味的说叶底就一定能反应茶叶本身,它只是一定程度上,而不是唯一。

茶叶鉴别:科学看待铁观音的叶底


关于铁观音的叶底一直都存在很多争议,多数人认为叶底完整性是主要的考量因素,叶底完整为佳、反之为次,但这与实际技术情况并不符合。

根据制法,目前铁观音可以分为轻发酵和中发酵两类,轻发酵工艺当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该工艺的特点是容易形成青、鲜、酸的口味,铁观音独有之兰花香也更容易体现,卖价较高,在利益驱使下,茶农几乎都朝向轻发酵工艺转变。轻发酵茶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求茶水青绿、宛如绿豆汤,而非传统的金黄色,为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将茶叶边缘的红边去掉、人为造成叶面的破损,所以,轻发酵茶的叶底肯定都会非常碎,而这是由正常工序产生的结果,并非质量不佳。

相较之下,传统的中发酵制法保留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茶汤为金黄琥珀色泽,并不要求将红边去掉,因此叶面的完整性保留得很好,视觉观感似乎更胜一筹。

换句话说:轻发酵铁观音叶底必然碎,而中发酵传统观音叶底完整性好——那么,为什么市场上的铁观音叶底几乎没有完整的呢?原因在于中发酵茶几乎成为历史,空调的流行不可避免将铁观音引向轻发酵工艺,要觅得叶底完整的茶相当困难。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叶底完整性与铁观音茶的品质没有关系,只能代表不同的技术趋向而已。

但这并不是说叶底就不重要了,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叶底看出该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所能达到的等级。

一般来说,高档铁观音茶要求采摘双开面、所谓三叶一支型茶青进行加工,成茶肯定会带梗;即便经过后期的拣梗工序也不会完全去除,所以大家在泡茶时可以注意一下带梗的叶底是否为三叶一支,如果大多如此的话说明该茶制造严谨,符合好茶的基本条件。

目前在安溪流行的另一种茶为单叶茶,单叶茶的特征是完全无梗,成茶颗粒相当漂亮,它有两种做法:一是在茶树上直接采单叶,或者采摘下来后再摘成单叶;另一种是发酵后、杀青前摘成单片,这种茶的叶底是绝对无梗的,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借助空调制作。一般来说,此类茶由于缺少茶梗辅助走水,一味追求成茶的青绿,却在茶香、醇厚度方面损失,所以等级不会太高,最多作为中档茶(150~350元/市斤,春秋茶的价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叶底中看出来。

第三个看叶底的角度就是茶叶自身的光泽度和厚度,好茶给人感觉如绸缎面、光泽度好且叶片肥厚,而营养不良的茶青则少光泽、缺弹性,叶片单薄,若先天不足要做出好茶就比较困难了。

总结上文,得出结论:铁观音叶底只要注意两个地方:有梗无梗?叶面质量如何?传统的绿叶红镶边的说法已经是历史名词了……

一泡铁观音王的叶底:完整性差,带有梗(看得出为三叶一支型茶青);叶面肥厚而富有光泽,此茶香气高扬、入口滑爽、不苦不涩,回甘生津效果极为绵长持久。

关于本文《茶叶鉴别:看汤底、茶底就能大致判断茶叶的产地和年份吗?》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呈现到这里,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其它更多内容,可以查看相关栏目:如何制作茶底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6857.html

上一篇:什么时候买茶叶最好?

下一篇:鹿苑毛尖介绍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