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叶分类:茶叶审评,究竟在评什么?

2021-11-25

茶叶审评,在茶行业职业类别中,与茶艺师同列为职业工种之一,分为初级评茶员、中级评茶员、高级评茶员、评茶师、高级评茶师五级。

评茶员(师)的职业定义是以“感觉器官评定茶叶品质(色、香、味、形)高低优次的人员”。它不同于茶艺。茶艺泡茶的意义性更大,讲究泡茶的手法和技艺更多,将茶泡的更好喝。

评茶自古就有,在当代,更是企业裁决产品等次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评茶对茶叶的品质界定以及定价,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茶文化的兴盛,广大茶爱好者出于鉴别茶叶、通过品质核定价格等的需要,对评茶产生了强烈兴趣。实际上,一个人是否懂茶,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是否能审评茶叶。学习评茶,会拥有专业视角,对茶叶的认识将客观、科学,符合实际,而不是盲从别人。

一个合格的评茶人员,既要掌握各类茶的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茶叶重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影响茶叶品质的相关因素等知识,又要把这些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这里我们着重讲讲怎样进行实物鉴别,希望爱好者有一个基本了解。

实际评茶中,我们通常从五个方面——专业术语称五项因子——对茶叶进行综合判断。

第一项,外形审评

指干茶的外形审评,我们简称“干评”。主要看形态、色泽、整碎、净度、老嫩度。

以绿茶为例,外形肥嫩、细嫩、细紧,色泽嫩绿或翠绿,多白毫,大小匀整一致,无碎末,无杂质,为好(图1);反之,外形粗松、轻飘、短碎,色泽墨绿、枯暗、无白毫,老嫩不匀,含有碎梗碎末,为差(图2)

后面四项我们归为内质审评,是指茶叶冲泡后的审评,简称“湿评”。

第二项,汤色审评

包括茶汤的色度、亮度和清澈度。一般在10分钟内观察汤色较好,因茶汤会受温度和时间影响,导致汤色有所变化。

鲜叶中主要的呈色物质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花黄素等几类。

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是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所以其保留量与干茶和叶底色泽有关。但是,叶绿素受热后,一部分转变为脱镁叶绿素,参与干茶色泽的构成;少部分会产生水解,转变为亲水性,进入茶汤影响茶汤色泽。

花黄素、花青素为鲜叶中的主要水溶性色素,易被氧化而变成橙、红色,甚至褐色等各种氧化产物,直接影响绿茶的色泽。

决定茶汤色泽的主体物质还有茶多酚。鲜叶中的茶多酚是无色或近于无色的,在制茶与存放过程中,茶多酚因氧化导致颜色由浅变深,最后变得暗沉。

以绿茶为例,汤色呈现出浅绿、嫩绿并清澈透亮者为好(图1)。反之,汤色黄绿、深绿或偏黄、红,且暗沉、浑浊者为差(图2)。总之,等级越高的有机绿茶,汤色越浅,接近无色。

第三项,香气审评

指嗅闻冲泡后茶叶散发的香味状况,包括纯异、香型、浓淡、鲜陈、持久性等。

最适合于人闻茶香的温度是45℃—55℃,温度过高会烫伤鼻腔,温度太低香气会变的微弱,难以鉴别香气。

审评时,将整个鼻部探入杯内,使整个鼻部充分感受香气的变化。闻香的时间是2—3秒。

以绿茶为例,好茶的香气应该是清香、栗香或花香等比较愉悦的香气,且香气浓郁、高扬,无杂味、异味,持久性非常好。较差的茶是香气不明显、微弱,或有陈味、霉味,有的更带青味、烟焦味等。

第四项,滋味审评

审评茶汤滋味,是用舌头不同部位充分感受茶汤滋味,以此来辨别茶汤的纯异、浓淡、醇涩、鲜陈、爽滞等。

品尝茶汤的适宜温度也是45℃—55℃。茶汤入口后,需停留3—4秒,味觉不灵敏者,可尝味2-3次。

以绿茶为例,选择100℃开水浸泡5分钟。滋味鲜爽或鲜醇、醇厚、甘甜者为上;反之,青涩、苦涩、味浓或味淡者为下。如出现烟焦味、霉味或其他异味的,表明已是劣变或残次品。

茶汤审评中,由于冲泡时间较长,茶味有所加重,这对于初学者和喝茶较少的人来说,刚开始会难以接受,所以要慢慢体会。

第五项,叶底审评

叶底指的是茶叶经冲泡后的茶渣。叶底审评包括茶叶嫩度、色泽、整碎、大小、净度等。

对于发酵类的茶,还要看发酵度是否均匀;对于采大叶的茶,主要看叶片的肥厚度。茶叶类型不同时,叶底的标准稍微有所差异。

以绿茶为例,叶底是芽头或一芽一叶且肥壮,大小一致,色泽嫩绿或嫩黄且一致,无碎叶或杂质,为上(图1);反之,叶底原料粗老,老嫩不一,含有茶梗、茶末,色泽墨绿或深绿,陈茶偏黄,为下(图2)。

叶底的评判,可将茶叶的原料展露无疑,原料标准如何,大部分决定了茶叶的等级。

根据五项因子,对茶叶等级的高低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就有了正确的答案。

每一款茶的审评,无非是跟原料、工艺、存放时间有关。对于初学者,一定要具备专业知识,这样,审评时具有正确的感官,就不会导致结果的偏差。

延伸阅读

茶叶分类:武夷岩茶审评要点


武夷岩茶审评分毛茶审评和精茶审评两部分。毛茶审评可以确定茶叶等级并进行归堆精制;分析茶叶品质状况和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来指导生产,提高技术,改进工艺,以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精茶审评可以确定和拼配调整茶叶等级,便于包装销售和定价。审评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茶叶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

精茶审评要点:一般使用110毫升小盖杯,秤样茶杯克,浸泡时间约为2分钟,闻盖香后即出水评汤。精茶冲泡2-3次,每次可顺延浸泡时间隔分钟。精茶审评。

毛茶的审评要点:一般使用150毫升大盖杯,秤样7克,选水质较好的干净水现开现冲,浸泡近2分钟时闻香后即时出茶评汤。毛茶一般冲泡2道即可。主要作用为毛茶归堆,分析初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失误,以得于改进和提高。

审评主项目主要包括:干茶外形,色泽,匀整度,净度;开汤审评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主要作用为评定茶叶品质特征,等级,平进行拼配调整,不足之处还可以进行返工补救,为茶叶包装销售提价品质保证。审评项目的描述需使用国杯统一规定的专业术语(见国家标准)。

武夷岩茶审评专用的器具:样秤(用克秤或小天平秤),样品盘,审评杯(盖碗,毛茶用150毫升大杯,精茶用110毫升小杯)汤碗(或用审评杯碗),汤匙,叶底碗,水壶,叶茶桶,审评台等等。

茶叶常识:为什么评茶最后看茶渣


看干茶、闻香气、尝滋味,是大多数人品茶的方法。但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一些茶友在大家喝完茶后,一个人默默在一边抠茶渣玩。

但是,可千万别小瞧了那个玩叶子的人,也许他才是功力深厚的茶叶大神。

据说,通过一片叶底可以了解一款茶的一生。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通过叶底,我们能看到什么?

叶底即茶叶冲泡后剩下的茶渣。茶叶在冲泡之后吸水膨胀,使叶片还原为原有的形状。一款茶从采摘到加工存储的合理与否,都可以在叶底中暴露无遗。

看叶底,主要是从嫩度、色泽、匀度三个方面来入手。

不懂人渣,不算知人!不懂茶渣,不算知茶

①嫩度

所谓嫩度,就是看一款茶中,芽头及嫩叶的含量和总体叶质的老嫩。

很多茶在没有泡开时,由于制作工艺的关系,不太容易分辨其芽头和嫩叶的含量,而通过叶底则很好辨别。拿起几片茶叶将其平摊开来,我们就能看出它的采摘级别是单芽、一芽一叶初展还是一芽二三叶之类了。

辨别叶片整体的老嫰程度,除了眼睛看之外,还要用手来揿压。分辨的总体原则是:

Ⅰ.手指揿压叶底柔软有韧性的嫩度好;质硬,放手后松起的表示叶质老。

Ⅱ.叶脉不隆起平滑如绸缎的为嫩;叶脉隆起触手的为老。

Ⅲ.叶子边缘锯齿平和的为嫩;叶边缘锯齿状明显的为老。

Ⅳ.叶肉厚软的为最佳,代表嫩度好、内含物质丰富,多为高山优质茶原料;柔软但薄的一般,多为台地茶原料;又硬又薄的最差。

不懂人渣,不算知人!不懂茶渣,不算知茶

②色泽

叶底的色泽能非常直观地反应一款茶的原料和加工优劣。观察叶底色泽最好能有几款茶放在一起对比来看,否则容易受到光线、环境和主观因素影响。

叶底色泽分辨的总体原则是:

Ⅰ.颜色要正常。所谓的正常,就是具备茶类应有的颜色要求。比如说看绿茶,那就以嫩绿、黄绿、翠绿为佳,深绿色较差,青蓝色为最差(说明原料使用了紫芽茶),如果有爆点(雨天茶)、焦叶、红叶、红梗子、叶片糜烂那就更不好了。

Ⅱ.色泽要亮!要亮!要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亮,并不是说叶子自己会发光,而是一种鲜活、润泽、饱满、富有生命力的表现。那么怎样的叶底算亮呢?这就是考验品茶段位的时候了,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文字的表现力实在是匮乏的,你只有亲眼见过这种充满活力的明亮,才会明白。如果一定要类比,那就像早春雨后刚刚萌发的树芽,那种富有生命力的明亮,是夏天、秋天的树叶所无法具备的。

不懂人渣,不算知人!不懂茶渣,不算知茶

③匀度

在看叶底的三个项目中,匀度是相对比较次要的。所谓匀度,就是看一款茶的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是不是比较统一。

这和一款茶的采摘加工管理有关。有的茶农采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抓,那么从叶底上反映出来的就是大大小小很不匀整。在加工时,有的茶厂把不同山头、不同批次采摘的茶不加辨别地混在一起加工,也会出现匀度很差的情况。

匀度差,代表采茶做茶不严谨、不规范、不认真。

④其它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还要注意叶底的舒展程度。

大多数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都会经历揉捻或包揉的等做形的工序,工艺过关的茶,在经过开水高温冲泡之后,叶片会自然舒展开来,恢复到原有的形状。一些揉捻较重的茶比如乌龙茶等,完全舒展后仍然会稍有卷曲,这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冲泡之后叶底完全摊开如纸、或者紧缩泡不开,那都是工艺存在缺陷的表现。这两年岩茶很火,一些茶厂以重火炭焙来掩盖茶原有的缺陷,对于这样的茶,我们就可以通过叶底是卷曲舒展有活力还是紧缩黑硬来加以辨别。

最后,把玩过的茶渣也不要丢弃,可以将其放在一边,隔一段时间后再去嗅闻,此时的“冷香”是辨别一款好茶能不能位列极品的重要指标,绿茶、红茶、乌龙茶概莫能外。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也爱上玩茶渣了呢?

关于本文《茶叶分类:茶叶审评,究竟在评什么?》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呈现到这里,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其它更多内容,可以查看相关栏目:茶叶味道分类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5995.html

上一篇:中华文化名茶——福鼎白茶

下一篇:茶叶分类:西湖龙井茶手工与机械加工辨别及选购方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