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君山银针和后唐明宗的渊源

2021-10-12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君山银针和后唐明宗的渊源”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一千多年前就产银针名茶,茶芽细嫩,满披茸毛,很早就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从五代的时候起,银针就被作为贡茶,年年向皇帝进贡。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

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的缘故。白鹤点头飞入青天,是表示万岁洪福齐天;翎毛竖起,是表示对万岁的敬仰;黄翎缓坠,是表示对万岁的诚服。明宗听了,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上述侍臣的一翻话自是讨好皇上,事实上,细嫩的君山银针茶,冲泡时,确有棵棵茶芽竖立悬于杯中,上下沉浮,倒是极为美观的。

茶文化精选阅读

关于君山银针的传说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君山又名洞庭山,为湖南岳阳市君山区洞庭湖中岛屿。岛上土壤肥沃,多为砂质土壤,年平均温度16~17度,年降雨量为134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较大,三月至九月间的相对湿度约为80%,气候非常湿润。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树木丛生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山地遍布茶园。

君山银针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

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

君山银针始于唐代,清朝时被列为“贡茶”。据《巴陵县志》记载:“君山产茶嫩绿似莲心。”“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十八斤。”“谷雨”前,知县邀山僧采制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称“白毛茶”。又据《湖南省新通志》记载:“君山茶色味似龙井,叶微宽而绿过之。”古人形容此茶如“白银盘里一青螺”。

传说后唐明宗李存宜在天成元年(926年)登基时,正是初冬的清晨,大殿里虽说备有炭火,但还是有些寒意。为了让皇上暖和暖和,侍从太监当场为他冲泡了一杯茶。当开水倒人茶杯里时,立时一股水汽氤氲而生,这股水汽像云又像雾,其形状有如白鹤,向明宗点了点头,就飘然而逝。接着茶杯里的茶叶根根悬在水面直立游动,旋即又徐徐下沉。

明宗见此情景十分高兴,连忙询问这是怎么回事。侍从太监本来就聪明伶俐,善于随机应变,见机行事。他马上迎合皇上说:"这是吉祥的征兆。白鹤点头飞升,是暗示皇上洪福齐天;茶芽竖立游动,是表示黎民百姓对皇上的由衷敬仰;茶芽缓缓降落,是意味着对皇上五体投地的臣服。"明宗听了非常愉快地问道:"这是什么茶?"侍从太监连忙回答说:"这是用白鹤泉的泉水冲泡的君山银宗说:"既然君山银针这么好,就让他们每年进贡这种茶吧!"这样,君山银针就成了皇上赐封的贡茶,从此列为名茶。

清代,君山茶分为“尖茶”、“茸茶”两种。“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君山银针茶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高,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着淡黄色茸毫,叶底肥厚匀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变其味。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1]

君山银针名字的来历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下面具体介绍下关于君山银针名字的来历:

君山银针名字的来历一:

传说在唐代的时候,君山银针茶当时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白鹤茶。再唐朝初年的时候,在君山岛上住着一个被人们称为白鹤仙人的修仙道士,他之前都在外面世界云游八方,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他得到了仙人们赠送给他的茶苗。之后白鹤仙人来到君山岛上,被这边所吸引,定居此岛上,修建的白鹤道观,并挖机了一口井,命名为白鹤井。

白鹤真人将茶苗种植在道观中,用白鹤井的井水进行浇灌,等其成熟后,采制茶叶制成白成品茶。冲泡此茶也是用白鹤井中的井水。在冲泡时,茶香浓郁,烟雾升起,一只白鹤随着水汽冲天而去。因此人们就将此茶称为了白鹤茶。后来此事被天子知晓,天子十分欣喜,就命人将白鹤茶与白鹤井水最为贡品进贡。

君山银针名字的来历二: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产银针名茶,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的。

君山银针名字的来历三:

很早以前,君山脚下住着一个名叫张顺的,因经常助人为乐而感动了湖里的龙王,为此送给他一颗宝珠。为让宝珠造福乡亲,他把宝珠种到君山青螺峰顶上,便长出了有名的君山银针茶树。君山银针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流行,后梁时君山银针曾被纳为贡茶。《红楼梦》中妙玉用梅花上的积雪来烹煮老君眉茶,指的就是君山银针茶。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君山银针茶。1965年举办的莱比锡世界博览会上获金奖章,被誉为金镶玉,誉满国内外。

扩展阅读:君山银针的特点

芽头茁壮,紧实而挺直,白毫显露,茶芽大小长短均匀,形如银针,内呈金黄色。饮用时,将君山银针放入玻璃杯内,以沸水冲泡,这时茶叶在杯中一根根垂直立起,踊跃上冲,悬空竖立,继而上下浮动,然后徐下沉,簇立杯底。军人视之谓刀枪林立,文人赞叹如雨后春笋,艺人偏说是金菊怒放。君山银针茶汁杏黄,香气清鲜,叶底明亮,又被人称作琼浆玉液。

贡茶故事之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洞庭湖中的君山岛。“洞庭天下水”,八百里洞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每一朵浪花都在诉说着中华文化的无限。“君山神仙岛”,小小的君山岛上堆积布满了中华民族的无数故事。

君山银针始于唐代,清朝时被列为“贡茶”。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产银针名茶,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的。

君山银针原名白鹤茶。据传初唐时,有一位名叫白鹤真人的云游道士从海外仙山归来,随身带了八株神仙赐予的茶苗,将它种在君山岛上。后来,他修起了巍峨壮观的白鹤寺,又挖了一口白鹤井。白鹤真人取白鹤井水冲泡仙茶,只见杯中一股白气袅袅上升,水气中一只白鹤冲天而去,此茶由此得名"白鹤茶"。又因为此茶颜色金黄,形似黄雀的翎毛,所以别名"黄翎毛"。后来,此茶传到长安,深得天子宠爱,遂将白鹤茶与白鹤井水定为贡品。有一年进贡时,船过长江,由于风浪颠簸把随船带来的白鹤井水给泼掉了。押船的州官吓得面如土色,急中生智,只好取江水鱼目混珠。运到长安后,皇帝泡茶,只见茶叶上下浮沉却不见白鹤冲天,心中纳闷,随口说道:"白鹤居然死了"!岂料金口一开,即为玉言,从此白鹤井的井水就枯竭了,白鹤真人也不知所踪。但是白鹤茶却流传下来,即是今天的君山银针茶。

君山银针始于唐代,清朝时被列为“贡茶”。据《巴陵县志》记载:“君山产茶嫩绿似莲心。”“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十八斤。”“谷雨”前,知县邀山僧采制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称“白毛茶”。又据《湖南省新通志》记载:“君山茶色味似龙井,叶微宽而绿过之。”古人形容此茶如“白银盘里一青螺”。

湖南名茶-洞庭湖--君山银针


伟大的诗人屈原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个爱情故事:故事的男主人公叫湘君,他用荷花、香芷、杜衡、紫贝、桂树、木兰、辛夷、薜荔,造了一幢芳香四溢的水中宫室,以迎接他的爱人湘夫人的到来。美貌的湘夫人来了,湘君和湘夫人牵着手,乘着轻快如飞的桂舟,吹着娓娓动听的排箫,游弋在秋风袅袅的碧波上这个让人神往的故事就发生在美丽的洞庭湖。

洞庭湖,碧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人所共知的美景绝佳。湖中有山名洞庭,洞庭湖因此而得名。以湖为界,南边是湖南省,北边是湖北省。其南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它犹如一个天然的大水库,容纳四水,吞吐长江。

洞庭湖素称鱼米之乡,滨湖盛产稻谷,湖中盛产鱼虾,自古为我国淡水鱼著名产地。湖里盛产鲤、鲫、鳙、鲢、鳊、鳜、银鱼、凤尾鱼和虾、蟹、龟、鳖、鳝、鳗、鳅、蚌等百余种水产,还生长着珍稀的白鳍豚。洞庭湖中最大的是鲟鱼,重达二三百公斤;最小而又最名贵的是银鱼。据传清雍正、乾隆二帝先后游江南时,均曾品尝过银鱼,评价甚高。银鱼嬉游于清水草滩的缓流之处,它银白透明,呈圆条状,无鳞无刺,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味极鲜美,向为席上珍品。

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颗粒饱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之珍。每当荷花盛开季节,满湖荷叶衬托着婷婷玉立的花朵,素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泛舟采莲是一项很有特色的旅游项目,众多游客心生向往,跃跃欲试。

洞庭湖中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山名君山(洞庭山),而且出产许多奇珍,尤以君山茶闻名,自唐代即被列为贡茶。

名茶鉴赏

君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因茶叶满披茸毛,底色金黄,冲泡后如黄色羽毛一样根根竖立而一度被称为黄翎毛。相传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了君山茶。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到君山银针,十分赞许,将其列为贡茶。

君山银针属黄茶类,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称。银针茶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摘,经十几道工序制成。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内呈橙黄色,外裹一层白毫,故得雅号金镶玉,又因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银针,故名君山银针。冲泡后,开始茶叶全部冲向上面,继而徐徐下沉,三起三落,浑然一体,确为茶中奇观,入口则清香沁人,齿颊留芳。

茶导游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描摹洞庭君山岛的最贴切写照。君山由72座山头组成,相传这些山头系由青螺变化而来。君山古称洞庭山,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望,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君山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渊源流长,有江南第一祠之誉的湘妃祠;有秦始皇封山印;有汉代武帝射蛟台;有宋代农民起义的杨幺寨。这里四时景色各异,自然风光秀美。由于四面环水,君山岛上水雾缭绕,再加上疏松深厚的土壤,很适宜茶叶生长。在春季游君山,可欣赏到君山茶园春色。君山银针与君山金龟、洞庭银鱼,一起被称为君山三宝。

小贴士

君山有一著名景点柳毅井,相传柳毅传书救龙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柳毅井与洞庭湖近在咫尺,井水面却比湖水面高出数米,其水质清洌甘甜,最宜烹茶,用柳毅井水烹君山银针茶,则更得君山茶之真味。明代诗人谭元春曾驾舟30里往柳毅井取水试茶于岳阳楼,留有临湖不饮湖,爱汲柳家井。茶照楼上人,君山破湖影的诗篇。

名茶传说

君山银针原名白鹤茶。据传初唐时,有一位名叫白鹤真人的云游道士从海外仙山归来,随身带了八株神仙赐予的茶苗,将它种在君山岛上。后来,他修起了巍峨壮观的白鹤寺,又挖了一口白鹤井。白鹤真人取白鹤井水冲泡仙茶,只见杯中一股白气袅袅上升,水气中一只白鹤冲天而去,此茶由此得名白鹤茶。又因为此茶颜色金黄,形似黄雀的翎毛,所以别名黄翎毛。后来,此茶传到长安,深得天子宠爱,遂将白鹤茶与白鹤井水定为贡品。

湖南“君山银针”:从名茶到名牌


湖南“君山银针”:从名茶到名牌

湖南“君山银针”:从名茶到名牌

湖南省种茶历史悠久,誉为“江南茶乡”。但长期形成的企业多、杂、规模小,困扰着湘茶做大做强。

省委、省^***提出,湘茶要走整合之路,扶持龙头,迅速崛起百亿元产业。在这一背景下,省公司加快整合步伐。2004年将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银针整合到旗下,以“君山”为主力商标,加快扩张,形成了“金字塔”的结构,君山银针高居塔尖,其下为君山牌的古丈毛尖、碣滩毛尖等优质绿茶系列。今年4月,“君山”获得驰名商标。

最近,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组织对全省农产品整合的专题调研。调研组认为,“君山”整合,为我省农业整合提供了成功的样本。

整合“君山” 挖掘名茶资源

作为主产茶省,湖南省有90多个产茶县,年产茶稳定在160万担左右。各县争相打,全省稍有名气的达50多个。

在湖南省名茶中,君山青螺岛生产的君山白毫,在1956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1959年君山茶场已将君山白毫改名君山银针,在首届十大名茶评比中,代表黄茶类荣获十大名茶,奠定了国内顶尖名茶的地位。

1976年岳阳市农副产品公司作为君山茶场“君山银针”的销售商,注册君山牌商标。由于当时君山区尚未成立,君山牌即为普通商标。而十大名茶中的西湖、黄山毛峰等,以产地县市命名,按商标法规定,只能注册证明商标。证明商标只是产地或质量的证明,有多个企业共同使用,不利于管理和壮大;而普通商标由单个企业使用,具有排他性。因此,对比证明商标的名茶,君山商标更具价值。

君山银针声名鹊起,一度陷入芜杂的围攻。君山研究所生产的君妃系列茶即有“君山银针”;还有“君皇岛银针”、“君山岛银针”,也都沾亲带故。至2004年,君山牌商标的“东家”已变更为岳阳市公司,当时君山茶年产销不到100万元。

不能让湘茶第一陷于芜杂,流落边缘。省公司挖掘名茶资源,于2004年以400万元将君山牌商标整合到旗下。接着,公司又长期租赁了君山岛上所有传统茶园,联合岳阳市君山研究所、岳阳市君山银针有限公司、岳阳君山银针茶厂等相关企业,组建了独家经营君山名茶的君山银针有限公司。

从产地到商标,全方位整合到位,为做大君山清除了障碍。

好茶配好艺 君山银针茶艺表演工序


君山银针产于洞庭湖中的君山岛。“洞庭天下水”,八百里洞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每一朵浪花都在诉说着中华文化的无限。“君山神仙岛”,小小的君山岛上堆积布满了中华民族的无数故事。其吸收了湘楚大地的精华,尽得云梦七泽的灵气,所以风味奇特,极耐品味。好茶还要配好的茶艺,下边就为各位嘉宾献上“君山银针”茶艺。

(一)器皿选择

水晶玻璃杯4只,酒精炉具一套,茶道具一套,青花茶荷一个,茶盘一个,茶池一个,香炉一个,香一支,茶巾一条。

(二)基本程序

第一道程序“焚香”

我们称之为“焚香静气可通灵”。“茶须静品,香可通灵”。品饮像君山银针这样文化沉积厚重的茶,更须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从茶中品味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第二道程序“涤器”

我们称之为“涤尽凡尘心自清”。品茶的过程是茶人澡雪自己心灵的过程,烹茶涤器,不仅是洗净茶具上的尘埃,更重要的是在澡雪茶人的灵魂。

第三道程序“鉴茶”

我们称之为“娥皇女英展仙姿”。品茶之前首先要鉴赏干茶的外形、色泽和气味。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驾崩于九嶷山下,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英前来奔丧,在君山望着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放声痛哭,她们的泪水洒到竹子上,使竹杆染上永不消褪的斑斑泪痕,成为湘妃竹。她们的泪水滴到君山的土地上,君山上便长出了象征忠贞爱情的植物——茶。茶是娥皇女英的真情化育出的灵物,所以请各位传看“君山银针”,称之为“娥皇女英展仙姿”。

第四道程序“投茶”

称之为“帝子沉湖千古情”,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所以也称之为“帝子”。她们为奔夫丧时乘船到洞庭湖,船被风浪打翻而沉入水中。她们对舜帝的真情被世人们传颂千古。

第五道程序“润茶”

我们称之为“洞庭波涌连天雪”。这道程序是洗茶、润茶。洞庭湖一带的老百姓把湖中不起白花的小浪称之为“波”,把起白花的浪称为“涌”。在洗茶时,通过悬壶高冲,玻璃杯中会泛起一层白色泡沫,所以形象地称为“洞庭波涌连天雪”。冲茶后,杯中的水应尽快倒进茶池,以免泡久了造成茶中的养分流失。

第六道程序“冲水”

因为这次冲水是第二次冲水,所以我们称之为“碧涛再撼岳阳城”。这次冲水只可冲到七分杯。

第七道程序“闻香”

我们称之为“楚云香染楚王梦”。通过洗茶和温润之后,再冲入开水,君山银针的茶香即随着热气而散发。洞庭湖古属楚国,杯中的水气伴着茶香氤氲上升,如香云缭绕,故称楚云。“楚王梦”是套用楚王巫山梦神女,朝为云,暮为雨的典故,形容茶香如梦亦如幻,时而清悠淡雅,时而浓郁醉人。

第八道程序“赏茶”

也称为“看茶舞”,这是冲泡君山银针的特色程序。君山银针的茶芽在热水的浸泡下慢慢舒展开来,芽尖朝上,蒂头下垂,在水中忽升忽降,时沉时浮,经过“三浮三沉”之后,最后竖立于坯底,随水波晃动,像是娥皇、女英落水后苏醒过来,在水下舞蹈。芽光水色,浑然一体,碧波绿芽,相映成趣,煞是好看。我国自古有“湘女多情”之说,您看杯中的湘灵正在为你献舞,这浓浓的茶水恰似湘灵浓浓的情。

第九道程序“品茶”

我们称之为“人生三味一杯里”。品君山银针讲究要在一杯茶中品出三种味。即从第一道茶中品出湘君芬芳的清泪之味。从第二道茶中品出柳毅为小龙女传书后,在碧云宫中尝到的甘露之味。第三道茶要品出君山银针这潇湘灵物所携带的大自然的无穷妙味。好!现在请大家慢慢地细品这杯中的三种滋味。

第十道程序“谢茶”

我们称之为“品罢寸心逐白云”。这是精神上的升华,也是我们茶人的追求。品了三道茶之后,是像吕洞宾一样“明心见性,浪游世外我为真”,还是像清代巴陵邑宰陈大纲一样“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我相信各位嘉宾心中自有感悟。

茶人必知六宗“”!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也是世界茶叶之“源”,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当您美美地品一杯茶时,您可知道我国的茶文化之“最”?

最先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

据《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神农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的第一人。举世公认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最大的野生茶树

云南凤庆县,因生长了一棵3200年的古树茶王而著名,这棵古树被行内称为“世界茶祖”,这棵树基围5.82米,高10.60米,树冠直径达10米,时至今日仍然在生长中,且年年出茶!

最早的种茶专著

唐代陆羽撰述的《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专著。《茶经》已被译成10几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最早引入中国茶叶的国家

公元805年,日本最澄禅师到我国浙江等地留学,把茶叶和种子带回日本。17世纪,茶叶传到欧洲,19世纪传到非洲。

最早的咏茶诗

据史载,西晋诗人张载“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士聊可娱”的诗,被称为第一首咏茶妙诗。

最早的茶话会

据史书云: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赐宴群臣必使之大醉。大臣韦曜酒量小,孙皓为照顾韦曜,秘赐“以茶代酒”。后来,逐渐产生集体饮茶的茶宴,类似今天的“茶话会”。

(责编:范淼)

宋微宗与茶


宋徽宗赵佶是个天生的艺术玩家,不适合当皇帝,却可以冠以双料头衔:出色的大艺术家、蹩脚的皇帝。徽宗懂书画,创制瘦金体,花鸟人物都画得精美无比;他懂园林设计,在汴京开封大建园林,建材选了最具艺术空灵想象的太湖石,不惜劳民伤财,到太湖里打捞,还要一路运到汴京,想来那工程也不亚于古埃及法老王建筑金字塔。他还懂得用人,专用一些奸佞之徒,如蔡京、童贯,让他整天开开心心,沉溺在莫谈国事的美好艺术世界之中。

宋徽宗号称道君皇帝,虽然不懂得如何当个明君,却绝对懂得艺术高低。日常饮宴豪奢讲究不说,单讲饮茶之道,他也是第一流的玩家兼专家,可与陆羽、蔡襄并列,最能说出品茶的个中深蕴。身为皇帝,他当然可以品尝来自全国各地的贡茶,有条件审视各种名茶的品相与滋味,同时还参与实践,要求御茶苑制作精品茶团,大玩皇帝尊口的品位技艺。

按照《宣和北苑贡茶录》的记载,宋徽宗在位的时候,武夷山北苑的御茶园不能再囿于传统上贡的龙凤团茶,必须跟着皇帝的心思变花样,以悦龙心,至少精制了几十种贡茶,让这位不世出的艺术皇帝来玩赏:白茶、龙园胜雪、御苑玉芽、万寿龙芽等等,不一而足。宋徽宗乐此不疲,不过,也就没有时间精力来管国家大事了。宋徽宗不但品尝鉴赏,还写了一本《茶论》,后世称之为《大观茶论》,谈制茶之法与点茶真韵。

书中说,饮茶有道,首先讲究色、香、味。说到色,他认为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天时得于上,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宋徽宗最喜好的白茶,是特异的品种,他自己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说来说去,就是皇帝老子本事大,能够独享这种天地间偶然生出的白茶,是属于天地精英的聚萃,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差不多了。

说到茶之香,《大观茶论》是这么讲的: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干而研,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或蒸气如桃仁夹杂,则其气酸烈而恶。这里主要讲的是制茶过程与茶香的关系,但后半句是泡茶的过程,显示茶香氤氲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宋徽宗是真懂茶的,不但懂得如何点泡,还清楚知道制茶的过程与饮茶的香气效果。

只是,这位最懂得茶道的徽宗皇帝,治国无方,被金国掳去,成了阶下囚,被封为昏德公。随后被迁往极寒的北地五国城(今天黑龙江依兰县北边的旧城)生活了8年,直到去世。不知道他生活在黑龙江的年月,是否还有茶喝,是否还有什么花样让他一展艺术的长才?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4975.html

上一篇:临沧茶文化介绍

下一篇:台湾茶叶历史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