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祁门红茶的诞生

2021-09-13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祁门红茶的诞生”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祁门红茶的诞生”相关知识!

众所周知,祁门红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以其香高、味醇、形美、色艳的独特之处而博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且百年来经久不衰,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盛誉。那么你知道关于祁门红茶的由来传说吗?感兴趣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咯,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相传在清咸丰年间,祁门历口住着一位叫吴志忠的村民,有一年的采茶时节,他从高山上采摘了近百斤的鲜叶,由于天气太热,在赶回家的途中茶叶一直受热,到家后他把茶叶倒在地上,发现一整袋的茶叶都被捂红了。吴志忠非常的焦急不知道如何是好,这些茶叶是他主要的经济来源,又舍不得将它们扔掉,于是硬着头皮把捂红了的茶叶制成干茶。可是等他照平时的制茶方法加工出来后,更是不知所措了,制出的茶叶全是乌色。但吴志忠还是心存侥幸地挑着茶去各大茶庄碰碰运气。果然跑了许多家,都没有一个老板愿意收购,各店老板统一的说:这种变质的茶叶,不收。无奈吴志忠只好带回家自己喝。

吴志忠非常沮丧地带着茶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恰巧碰到了一位洋人茶商。洋人随口问道:老人家挑的是什么东西?吴志忠没好气地说:乌龙茶。洋人一听好奇的想看个究竟。吴志忠无奈只好掀开茶袋给洋人看看。洋人见茶叶色乌条细,异香扑鼻,沁人心脾,便选了一片茶叶放进嘴里咀嚼起来,味道香甜醇厚,洋人赞不绝口:乌龙,好茶!便开出高价向吴志忠收购,临走时还承诺以后的乌龙茶都包了。对于这次意外的收获,吴志忠决定多制作一些乌龙茶出售。回到家后,将其告诉家人,于是全家人一同开始制作乌龙茶,并将这个事情告诉了村民们。

许多村民跑来观看,看到亮里透褐、褐里显红的乌龙茶,又惊又喜。有人抓了一把干茶,将其冲泡开来,竟然茶汤都是红色的,便说:既然茶汤是红色的,我们就称它为祁门红茶吧,总好过叫乌龙茶。村民们非常的赞同,后来当地人便纷纷按照吴志忠说的方法制作茶叶,祁门红茶就是这样诞生了。

关于祁门红茶的由来传说就介绍到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文化精选阅读

意外中诞生的红艳


说起来,让英国人如此疯狂追逐的中国茶与中国人喜爱的茶,却有几分不同。中国人向来喜饮绿茶,而英国人却喜爱红茶。中国人饮绿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然而红茶却直到明朝才诞生。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史书详细记载过红茶是何时且如何诞生的,最早关于红茶的记载出现在《清代通史》中: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明末崇祯十三年(1640年),红茶(工夫红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茶)始由荷兰转至英伦。

在福琼窃取中国红茶的制茶技术之前,英国人一直以为红茶与绿茶是不同茶树上生长出来的。其实,红茶与绿茶相比,只是制法不同,绿茶经过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制成,而红茶不经杀青,直接在揉捻之后多加了一道发酵的工序再进行烘焙。就是这多加入的一道工序,使绿色的茶叶发生红变呈现乌亮的色泽,泡出的茶汤也变成鲜艳明媚的红亮色,茶汤的滋味较绿茶更为醇厚,香气也更为浓郁。

这发酵的技术是何人发明的,我们现在也不得而知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最早的红茶产地位于福建,特别是产于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的正山小种红茶被公认为红茶的鼻祖。桐木村世代经营茶叶的江姓家族第24代传人江元勋先生曾这样讲述过红茶诞生的经历:明末清初,时局动荡、战争频仍。桐木村作为江西入闽的咽喉要道,时有军队经过。一次,一支江西军队过境桐木庙湾,占驻了茶厂,军人们睡在茶青上。待军队开拔后,茶农发现茶青发红,为挽回损失,茶农将茶叶搓揉后,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柴块烘干。烘干的茶叶呈乌黑油润状(所以在英文中,红茶被称为blacktea而不是redtea),口感中有一股特有的浓醇松香味。

这失败的绿茶,当地人自是不喝的,于是就将它挑到星村茶市(古时武夷山三大茶市之一,另两个是下梅和赤石)上贱卖,谁知第二年竟然又有人来订购。后来,这些茶叶渐渐被星村茶市的闽南行商购买后运到了厦门,由专营厦门至海外贸易的漳泉商人乘10月、11月的季风运到巴达维亚(现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与恰好在那时到达的荷兰商人进行贸易,荷兰人又将茶叶带到了欧洲。这些茶因产地在武夷山,被英国人称为武夷茶(Bohea)。到18世纪初,武夷茶出口上百万斤,桐木村的产量已经无法满足急遽的需求,武夷茶的种植遂开始向武夷周边地区拓展。为了区别桐木村和武夷周边地区出产的红茶,桐木村的红茶被称为正山小种,周边地区的则被称为外山小种。

福建安溪茶叶的诞生历史


高山出好茶,安溪地理位置有利于茶叶的种植生产。安溪铁观音深受中国人们喜爱,特别是福建闽人,对铁观音情有独钟。

安溪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戴云山东南坡,戴云山支脉从漳平市延伸境内,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有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以位于福田乡与漳平交界的太华山为最高山峰,海拨1600米。安溪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河谷盆地串珠般分布在西溪、蓝溪沿岸,草木繁茂,古有龙凤名区的美誉。县境按地形地貌的差异,历史以来有内外安溪之分,以湖头盆地西缘的五阆山至龙门跌死虎岭西缘为天然分界线,线以东称外安溪,线以西称内安溪。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外安溪地势较低,平均海拨在300~400米,年降水量纸1600~2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5~21.3摄氏度,年日照数2000小时,无霜期350天;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平均海拨在600~700米,年降水量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18摄氏度,年日照数约1850小时,无霜期约260天,季节性变化明显。更妙的是,安溪与沿海有崇山之隔,不受海风侵扰。加上境内高山上,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绝少污染,早晚冷,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78%以上,有四季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谚。此外,安溪高山植被良好,枯枝落叶,形成一层厚厚地地表覆盖层,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养分齐全,特别适宜农作物和茶树、果树生长。

一、安溪的野生茶树安溪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化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野生茶树屡被发现。1957年,在蓝田乡福顶山等地发现两个野生茶树。一是蓝田在茶树,也称苦茶,因味苦面得名,为小乔木型,分布在蓝田乡福顶山森林之中。据1978年有关部门的观测,最大棵树高6.3米,树干挺直,树幅2.7米,胸围18厘米,叶形有长椭圆、倒披针形等,叶长11.5~17.3厘米,叶宽4.5~6厘米,最低分枝离地2米,历史以来当地群众有少量采制。二是企山野生茶,零星散布在企山顶观音坑一带海拨千米以上高山,树冠呈伞状,为小乔木型,其中被观测的一棵野生茶树,树高3.2米,树2.7米,胸围6.9厘米,叶片椭圆形,叶面平,叶尖突尖,叶脉10对,花径3.8厘米,花瓣7片。1961年,在安溪县剑斗镇的水头拔山发现了许多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野生茶树高6.5米,胸围58厘米,树冠3.2米。经考证,这些野生茶树讫今已有1000~1200年的生长历史,是深入研究安溪茶树起源和演化的活化石。此后,西坪、福前等地也陆续发现野生茶树。就在2000年冬,笔者到外安溪的官桥镇益林村采风时,在该村的犀山原始森林中也意外地发现了野生茶树的踪迹。犀山野生茶树群生长在壁立千仞的白岩峰下将军岩北侧,集中生长着数株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树高3.8米左右,树冠12厘米,当地群众曾采制饮用,单季可采茶青10余斤。这些野生茶树树群的发现,充分地表明安溪具有十分丰富的茶树资源,为安溪茶叶起源提供了佐证。

二、北方人口南迁安溪的推动追溯安溪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之源,主要来自中原文化的南移。唐朝中叶以前,安溪人口稀少,茶史无考。唐后期至五代十国年间,北方兵荒马乱,战祸不断。福建东南沿海,特别是泉州一带,远离战乱中心,局势稳定,气候温和,物阜人稀。这个时期,我国不仅茶业重心南移,而且北方人口在量南下移居。据安溪民间族谱记载,除少部分姓氏,如邱氏始祖于西晋年间(约300年)迁居晋安郡坑园(今安溪长坑乡山格),紫云黄氏一世祖黄克纲于唐垂拱二年(686年)自武荣州(今泉州)移居安溪和陈氏始祖于唐天宝年间自漳州移居安溪外,大部分姓氏,如刘、林、周、廖、詹、王、吴、安等均于唐末及五代期间经荆楚、江淮入闽转而定居安溪,其中既有平民百姓,也不乏名人墨客,如唐末诗人周朴、五代越王钱叔幕僚黄夷简、上柱国廖俨、开先县令詹敦仁等。外来人口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带来了茶叶生产技术,推动安溪茶业发展。

三、佛教道教发展的推进唐中华大地饮茶之风的盛行,与佛道两教的推进是分不开的。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及道观多在深山云雾之中,是风景名胜圣地,又是产茶的适宜之地。特别是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是提神,使僧众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消食,使整日打坐而容易造成积食的僧众得以帮助消化;三是不发,能抑制性欲,使人不思淫欲。而僧众坐禅修行,枯燥而孤寂,且不能吃晚餐,要在半夜坐禅、静思而不困,只能通过饮茶来提神,因而不少高僧均嗜茶,且以茶延年益寿。加上僧人行遍天下,故一时在在江南北竞相仿效,遂成时俗。唐代时,在我国南方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茶园,许多名茶出于寺院,据称,茶圣陆羽的师傅也是种茶高手。据此,唐时我国就有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僧,名僧植名茶,寺僧人人善品茶之说。佛教、道教传入安溪始于唐。至唐末,佛教在安溪已建有福海院、上乘院、定明院、灵像院、大成庵、隐静院、光明院以及长坑的补陀岩、城厢的阆苑岩、湖头的成道院、参内的植福堂等一大批寺院;道教在安溪已建有城隍庙、显着庙、武庙、龙津观等道观。据史料记载,唐末安溪寺院及道观已有植茶、品茶的历史,阆苑岩就其中之一。

安溪县城所在地西部阆山(今城厢镇同美村新岩山),半山有一名刹阆苑岩。阆苑岩始建于唐末。岩宇依山临壑,北侧有一峭拔石笋,天生一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也而出,蔚为奇观。阆苑岩历史上曾以产白茶闻名。岩宇左侧有古白茶树数株,已历数百年。现存岩宇门联阴镌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是研究安溪茶史的重要例证。为此,宁朱熹览游安溪山水时,曾品题阆岩夕照,是清溪八景之一。

四、五代时内外安溪均已产茶五代期间,安溪茶文字记载竞与小溪场长官廖俨联系在一起,而将茶作为礼品赠送的文字记载,则最早出自于开先县令詹敦仁的茶诗,题为受龙安岩悟长老惠茶,作此简代: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宿醒未解惊窗午,战退降魔不用兵。又有与道人介庵游历佛耳,煮茶待月而归后,留下诗句: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而韩屋留有诗句: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足见当时安溪民间植茶已逐渐发展。

总之,安溪茶叶起源最迟应在唐末,饮茶及人工植茶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伴随中原文化的传播,南迁肇安的外来人口及寺僧植茶对安溪茶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五代宋初时已逐步向农家传播。

关于祁门红茶的传说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因为祁门一带的这种红茶品质最优,故以祁门命名。

祁红产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茶树的主体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很适合于工夫红茶的制造。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从历史上看,祁门一带本来是绿茶产地,据唐代咸通年间司马途的《祁门县新修阊江溪记》记载,祁门地区"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这就说明当年的祁门地区是栽种绿茶,而且栽种范围很大,以茶为业的人占有的比例也很大。可是后来又怎么以红茶闻名于世呢?

相传在清光绪元年(1875年),安徽黟县有个叫余干臣的人,原来在福建做官,后因不满朝政,索性辞官回乡。他在福建为官多年,养成了饮用福建红茶的习惯。而回到家乡后,到处都是绿茶,想饮用红茶很是不容易。他想,安徽与福建有千里之遥,交通不便,红茶运到这里成本大大提高。如果能将福建的红茶在本地试种成功,岂不是为当地又引进一种新的茶叶品种?

于是,他用自家的山场,栽种福建红茶,几年后就试种成功。可是当地人习惯于喝绿茶,对红茶不了解,他就在至德县(今东至县)、祁门县设立茶庄,管理红茶的炒制和销售业务。他专门从福建请来熟稔红茶栽种、炒制的师傅,经过几年的试验、推广,外地茶商也逐渐认识到这里的红茶,以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再文火烘焙至干,采制工艺精细,条索紧细秀丽,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甜馥郁,带有玫瑰花香。从此祁门红茶就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使得祁门成为红茶的重要产地。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安徽名茶-祁门县--祁门红茶


祁门县属黄山市,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省毗邻,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祁门县山川秀丽,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群峰竞秀,沟壑纵横,远眺恰如一条牯牛横卧顶峰,奇松、怪石、飞瀑、云海和佛光称之为牯牛降风光之五绝,被誉为动植物天然宝库和未被开发的黄山。祁门历史文化恢弘,属著名徽州文化一脉,有风格独具的古建筑贞一堂、一府六县、余庆堂、古戏台和文峰塔等。民间艺术也丰富多彩,江南采茶戏、黄梅戏、扑蝶舞、嬉灯等闻名中外。

祁门县生产茶叶历史悠久,盛产的祁门红茶曾两度荣获国际金奖。

茶史追溯

祁门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很有名。那时休宁、祁门、歙县所产茶叶以浮梁为集散地,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句子;唐代杨华所著的《膳夫经手录》中记有歙州、婺州、祁门方茶制置精好,商贾所赏,数千里不绝于道路说明了祁门在唐朝已是较重要的茶叶产地。

至清光绪以前,祁门所产茶叶均为绿茶。光绪年间,黟县人余干臣由福建回乡,仿效闽红制法,试制红茶成功,这就是祁红的开端。后来,在他的带动下,附近茶农纷纷改制,逐渐形成祁红产区。

祁红一经问世,就以其优异的品质成为红茶中的后起之秀,它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齐名,被誉作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1980年祁红获国家优质产品奖章,1983年获国家出口商品优质荣誉证书。祁红祁门香香飘五洲,主要出口英国、荷兰、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国事礼茶。

茶导游

祁红主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茶叶的自然品质以祁门的历口、闪里、平里一带最优。祁门山区自然环境优越,云雾弥漫,空气湿润,向有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之说,极宜茶树生长,品种亦极为优良,经精工细作,更显其独特魅力。

名茶鉴赏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祁红的主要特点是:茶叶外形条索紧细,苗秀显毫,色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明亮。滋味醇厚,回味隽永。

小贴士

祁红因其主产祁门县,且在茶叶初制时经过了一道特殊的发酵工序致使成品茶叶泡出的茶汤和茶叶的叶底均呈红色而得名。祁红既可单独泡饮,加入牛奶、糖调饮也非常可口,芳香不减。英国人最喜爱祁红,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祁红被列为茶中英豪,每当祁红新茶上市,人们争相竞购,他们认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甚至英国的皇家贵族都以拥有祁红为自豪,并用此茶向皇后祝寿,以致祁红一度获得群芳醉之美誉。

交通指南

祁门县交通便捷,皖赣铁路和慈张公路、大青公路横贯全境,直通南京、上海、杭州、南昌、厦门等大中城市,距黄山机场仅60公里。

金属茶具的诞生及发展介绍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这一概念与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金属茶具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1500年间,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先人用青铜制作盘、盛水,制作爵、尊盛酒,这些青铜器皿自然也可用来盛茶。下面就详细介绍金属茶具的诞生及发展。

自秦汉至六朝,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茶具也逐渐从其他饮具共用中分离出来。大约到南北朝时,我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银器具。到隋唐时,金银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本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但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元代以后,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随著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才使包括银质器具在内的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这样更有利於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

历史上有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金属茶具因造价昂贵,一般百姓无法使用。至今所发现唐代宫廷的银质鎏金茶具。这是1987年5月我国在陕西省扶凤县皇家佛教寺院法门寺的地宫中,发掘出大批唐朝宫廷文物,内有银质鎏金烹茶用具,计有11种12件。这种茶具虽有实用价值,但更具工艺品的功用。

历史上还有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唐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造价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至于金属作为泡茶用具,一般行家评价并不高,如明朝张谦德所著《茶经》,就把瓷茶壶列为上等,金、银壶列为次等,铜、锡壶则属下等,为斗茶行家所不屑采用。到了现代,金属茶具已基本上销声匿迹。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宫廷的银质鎏金茶具,1987年5月,我国在陕西省扶凤县皇家佛教寺院法门寺的地宫中,发掘出大批唐朝宫廷文物。内有一套晚唐僖宗皇帝李儇少年时使用的银质鎏金烹茶用具,计11种12件。这是迄今见到的最高级的古茶具实物,堪称国宝,它反映了唐代皇室饮茶十分豪华。这批茶具是公元874年封存入地宫,供奉释迦牟尼真身佛骨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唐代饮用的是饼团茶,先将茶饼烘燥,谓之炙茶,再打碎入茶碾,碾成茶末,然后过罗(筛)成为待烹茶末。烹饮时,先将水烧开,放入盐椒等调料,再用“则”量取茶末投入水锅,二沸茶烹成,舀入碗内饮用。过程较繁复,使用茶具亦多。

中国茶道的诞生及故事


中国茶道

中国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就诞生在这个辉煌的时代。《茶经》完整地记载了唐代饮茶的方法,并阐发了饮茶之道中蕴涵的文人气质。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

《茶经》的作者陆羽 因此被后人奉为“茶圣”。

陆羽在《茶经》中不仅记述了煎茶、饮茶的方法,而且对天下之水排了三六九等,其中“南零之水”(扬子江江心的水)天下第一。

传说湖州刺史李季卿邀请陆羽去扬子江边煮茶。刺史派士兵乘船去江心取水。士兵取水归来﹐陆羽马上用勺取水准备煮茶﹐但他看了一下后用勺扬了扬水说:“这水是江水﹐却不是南零之水﹐而是临岸的江水。”

士兵连忙辩解:“这是我划船取来的水,大家都看见了,我怎会说谎?”

陆羽将瓶里的水慢慢倒出,到一半的时候忽然停住,又用勺取水扬了扬说:“这才是南零之水!”

士兵脸色大变,连忙跪下说:“我的确是取了江心的水,可船回岸边时摇晃得厉害,瓶里的水洒了一半,我怕您嫌水少,于是就在江岸边将水盛满了。您的鉴别力太神奇了!”

湖州刺史和在座的宾客都佩服不已。

金骏眉茶的传奇诞生史


金骏眉茶是一款产于中国福建武夷山的红茶,非常高端,但它的历史并不悠久,因为它是2005年才被挖掘出来的,从名义是来说它是一款全新的红茶。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金骏眉茶的传奇诞生史。

说它的诞生是传奇,是因为它是被人偶然挖掘出来的。2005年7月的一天午后,江元勋陪同几位北京客人在竹林小憩,见一妇女上山劈老茶树的枝条,以便来年发新芽,而这些枝条上长满细小的芽头。客人们就说:“铁观音、龙井用芽尖可以做出好茶,为什么小种野茶不能呢?”

一句话触动了江元勋,他马上给钱让这位妇女把芽尖采摘下来,然后与厂里的制茶师傅一道,采用小种红茶传统制作工艺进行尝试制作。没想到这一次正山小种红茶的创新制作,成就了一个全新的红茶品牌:其汤色金黄,具淡而甜的花香、蜜香,喝完之后甘甜润滑,外型细小而紧秀。因新开发的产品只选用产自崇山峻岭中小种茶树的一芽为原料,极其珍贵;茶叶的形状似眉毛,“眉”还具有寿者、长久之意,便取名“金骏眉”。

以上就是金骏眉茶的传奇诞生史。后来,自金骏眉研制出来,专家们为金骏眉作了定义:选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5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态小种野茶的茶芽为原料,采用正山小种红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和创新技术制作而成的茶叶,即为金骏眉。

马来西亚茶文化的诞生


一群稚龄小孩约5至12岁,是吉隆坡ldeonicKid:安亲班的20多位学生,被他们老师安排来茶艺教室体验泡茶是怎么一回事;星洲日报槟、吉、玻、北霹勇区的中学生记者队40多人,安排茶艺之旅来到萄艺教室认识茶叶和泡茶;SriGardenKualaLumpuSchoolInternational每年学校假期前就会安排各国学生过来上泡茶课,每次约有中学生50至80人不等;国百大学吉隆坡分校宿舍村华文学会将茶艺课程列为必学,工委们会按照既定时间表来茶艺教室上课;慈济大学社会教育推广中心有成人班的茶艺课程,我们茶艺教室的老师定期开讲,从2006年至今,每年至少幸三个学期;全国华小校长职工会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哆会及霹州分会的校长们分别在吉隆坡和怡保安排上壶密集培训的茶艺课程班;MalaysiaCultureGroup由胄居在马国的各国外籍人士组成的志愿文化团体,每马会有20多人来茶艺教室上泡茶课及茶文化观摩;Th.RotaryClubofKelanaJaya、TheJapaneseWomen"Association等机构,都有不定期的来茶艺教室举办习艺讲座和茶艺交流会。以上都是我们常年举办的茶艺课程,这些来自四面八方都是只知道有茶叶这回事的人,为什么不约而同都来学茶道?不外乎是因为社会大众都懂得茶是一个特殊的文化项目,所以欲进一步了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无论被动或主动安排来参加上述茶活动,尽管各各有不同的理由,从茶友的多样化、多阶层看看,我们知道大家得到有关茶资讯的来源必定是多元的,有受到东方如中国、日本,西方如英国的影响,他们并不偏执于单一地域或单一民族的茶。在这里,大家学茶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建构的,他们并没有带着任何特别基础而来。所谓零基础,就是马来西亚的基础,他们包括老师与学生都还没有真卫受到所谓茶道流派的影响,因此在马来西亚这样的时间空间,我们要来喝我们自己的茶,这包括:我们喜欢的茶,我们喜欢的喝茶器具,我们喜欢的泡茶方法,以及我们喜欢的茶道美感与思想。

如果大家认为这样的喝茶生活很好,一直继续下去,这就是马来西亚当代的喝茶生活;如果加上一些对茶道精神、茶道美学有所追求的茶友参与,那么大家的喝茶方式、喝茶理念就会被发展成为一种丰富的、精致的文化,这就是马来西亚当代的茶文化;如果大家认为他需要茶文化,而这就是他要的茶文化,那么在这样的从零基础开始的茶文化,在这样的时空建立起来的茶文化就是属于我们的马来西亚茶文化,不是日本的色彩,不是英国的色彩,不是中国、韩国的色彩,是真正的马来西亚的本色。我们熟悉自己生长的这个地方,我们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茶叶,这样的茶叶必须用哪种泡茶器,如何冲泡才好,不必模仿或特意要制造什么风格,这样就会产生属于这里当代时空的茶文化。

有人会问:我们喝的茶都不产自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茶文化又如何成立?大家不必迟疑,虽然我们用的大部分茶是别地产的茶,我们用的茶具是别人做的,但茶叶与泡茶器那是既有元素、既有材料,我们可以用它来表现自己的泡茶艺术,说自己的茶话,开创自己的茶道思想,建构我们要的茶文化。难道非要全新创造一种茶出来不可吗7这就像作家,他们用的笔是别人做的,他们也许使用华文或英文书写,但它的内容是写我们本土的故事,我们的思想,把马来西亚当代人的感情描述得很好,所以这些作品就属于是马来西亚文学,它不会因为作家用华文或英文写,就变成是中国文学或英国文学这样,也没有必要先去创造一种文字出来。茶文化也如此。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3852.html

上一篇:白族三道茶的由来

下一篇: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