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荼即是茶字的前身。神农是中国上古时代一位被神化了的人物形象。传说他不仅是中国农业、医药和其他许多事物的发明者,也是中国茶叶利用的创始人。神农氏以茶解毒的传说有三种说法:
1、神农为研究百草的特性和功能,在采集过程中,必亲自尝嚼,以辩其味,以明其效。一次,他吃下了有毒植物,感到头昏眼花,口干舌麻,全身乏力,于是躺卧在大树下休息。一阵风过,树上落下片片绿叶,神农信手放入口中咀嚼,感到味虽苦涩,但舌根生津,麻木渐消,头脑清醒。于是采集回家研究,果有解毒功效,因而定名为荼。
2、神农常将采集的草药亲自煎熬为人治病,一日,正准备煎药之时,忽有树叶落入锅中,但见汤色渐黄,清香散发,饮之其味虽苦,却回味甘甜。当时神农正肚痛腹泻,于是趁热喝了两大碗。说也奇怪,肚子不痛了,泻也止住了,且精神振奋。从而发现茶有解渴、止泻、解毒、提神等作用。
3、神农得天独厚,生来就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什么东西在肚子里活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一次神农发现肚子不舒服,肠胃中出现块块黑斑,同时舌麻口干,胸闷气急,他就随手把一种树的树叶放入嘴中咀嚼吞食,忽觉叶汁在肚子上下游动,所到之处,黑斑顿消,人也感到舒服起来。这种树叶汁水,像巡逻兵一样在肚子里查来查去,直到把黑斑消灭光。神农意识到,这些黑斑、舌麻等就是中毒的表现,而这种树叶有解毒的特效,因此形象地把它叫作查,之后逐渐演变为茶字。
传说寄托了人们对神农的崇敬和怀念,也反映了药食同源的说法。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荼即是茶字的前身。神农是中国上古时代一位被神化了的人物形象。传说他不仅是中国农业、医药和其他许多事物的发明者,也是中国茶叶利用的创始人。神农氏以茶解毒的传说有三种说法:
1、神农为研究百草的特性和功能,在采集过程中,必亲自尝嚼,以辩其味,以明其效。一次,他吃下了有毒植物,感到头昏眼花,口干舌麻,全身乏力,于是躺卧在大树下休息。一阵风过,树上落下片片绿叶,神农信手放入口中咀嚼,感到味虽苦涩,但舌根生津,麻木渐消,头脑清醒。于是采集回家研究,果有解毒功效,因而定名为荼。
2、神农常将采集的草药亲自煎熬为人治病,一日,正准备煎药之时,忽有树叶落入锅中,但见汤色渐黄,清香散发,饮之其味虽苦,却回味甘甜。当时神农正肚痛腹泻,于是趁热喝了两大碗。说也奇怪,肚子不痛了,泻也止住了,且精神振奋。从而发现茶有解渴、止泻、解毒、提神等作用。
3、神农得天独厚,生来就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什么东西在肚子里活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一次神农发现肚子不舒服,肠胃中出现块块黑斑,同时舌麻口干,胸闷气急,他就随手把一种树的树叶放入嘴中咀嚼吞食,忽觉叶汁在肚子上下游动,所到之处,黑斑顿消,人也感到舒服起来。这种树叶汁水,像巡逻兵一样在肚子里查来查去,直到把黑斑消灭光。神农意识到,这些黑斑、舌麻等就是中毒的表现,而这种树叶有解毒的特效,因此形象地把它叫作查,之后逐渐演变为茶字。
传说寄托了人们对神农的崇敬和怀念,也反映了药食同源的说法。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唐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相传,我国第一个发现和饮用茶叶的是远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神农教民为耒、耜,以兴农业;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神农本草》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二毒,得荼而解之。
神农是怎样发现茶的呢?传说,神农为人民治病,亲尝试探各种草木的功效,在煮水时,偶然有茶叶由枝头飘入锅内,竟发现茶水可用来治病。另有一种传说:神农尝试草木治病的功效,在尝了金绿色的滚山珠后,中毒死在茶树下,幸有茶树上的水滴入神农口中,因而得救。当然,这些仅是传说而已,不过后人仍尊炎帝神农氏为茶王。在长沙马王堆第四号汉墓里,出土一枚石质的荼陵(即今茶陵)官印
。
茶陵属湖南省,是中国唯一以茶命名的县。其县名的由来与传说神农崩于茶陵有关。宋代罗泌著的《路史》写得很明白: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陸。1994年5月,国家批准划分茶陵、炎陵二县。
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中也记载了茶的起源:“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之。”远古时代,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人类以采摘野果、捕食野兽为生,误食毒果而生病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据传说,部落首领神农有个像水晶一样透明的肚子,能够清楚地看到食物在胃肠里的情况,他为解除人们的痛苦,决定把所有的植物都品尝一遍。
有一次,他在品尝的时候中了毒,口干舌麻、全身乏力,便来到山脚下架起铁锅烧开水喝。可是水还没开,他就昏过去了。不知过了多久,神农在一种淡雅的清香中慢慢醒来。他听到水沸的声音,艰难地挺起身,正准备舀水喝,却发现锅里的水已经变成了黄绿色,上面飘着几片绿叶,那沁人的馨香就是从锅里飘来的。
神农舀起汤水喝下去,虽然味道有些苦涩,但顿觉舌根生津,神清气爽,他连喝了几碗,几个小时后,身上的剧毒竟然解了。神农四处寻找,发现叶片是从头上方的一棵植物上飘落下来的,于是采摘了很多绿叶带回去。通过多次煎服,神农发现汤汁有生津、解渴、利尿等很多功效。因为神农第一次品尝茶汤时,看到汁液在肚内到处流动,好像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得十分干净,于是将其命名为“茶”。
由此,茶正式登上了人类社会的舞台。
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记载,这一记载主要来源于南朝梁陶弘景所著《神农本草》中所言:“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神农氏,即炎帝,他同伏羲氏、燧人氏并称为三皇,是我国历史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因自他开始教百姓开始农耕,发展农业,所以世称神农氏。又因为他以火德王,也以火纪官,所以又称为炎帝。
关于神农“尝草中毒,得茶而解”的记载,有各种不同版本的传说和解释。有的学者认为神农当时经历的主要是江淮湘鄂地区,并没有真正到达云、贵、川这些我国茶树的原生地,当时的江淮湘地区具有原生茶树的可能性很小,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些记载的真实性。也有些学者因神农终年在山林中采尝百草和山珍野果,所以认为茶应该是神农在山中偶然发现的。神农在野外以锅釜煮水时,茶树枝头偶然飘落下几片茶叶落在锅釜之中,于是一锅芳香四溢、甘美异常的茶汤就这样出现了。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茶的发现,是远古先民们经历了长期狩猎、农耕的实践,在此基础上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为了解救先民脱离疾病相侵之苦难,神农氏遍尝百草,每天都要中毒几次,通常都是通过茶来进行解毒治疗的。直到最后神农吃了连茶也无济于事的毒草——断肠草,再无解药可寻,神茶才死于后来具有“茶乡”之称的茶陵。
而神农氏的陵墓也建在茶陵,至今仍然存在,被称为“天子坟”。据说,神农死后究竟葬在哪里,在晋代以前尚无考据。晋皇甫谧所著的《帝王世纪》中认为神农死后葬于长沙。宋代罗泌的《路史》认为神农“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日茶陵”。明朝吴道南所编撰的《碑记》记载了宋太祖发现神农墓的故事:朱太祖登临茶陵,遍访古陵都没有找到炎帝陵墓,一日在睡梦巾,忽然得到一位神仙指点,终于在茶乡找到了炎帝陵。据有关文献记载,炎帝陵前最初建有规模宏大的牌坊、庙祠、“天使行馆”等。在陵墓的一侧还建有“洗药池”,相传这个洗药池正是炎帝生前采洗草药的遗址。炎帝陵周围占木参天,洙水环流,岸边有一个形状与龙首、龙爪十分相似的石头,称之为“龙脑石”。炎帝为了拯救黎民苍生免受疫疾之苦而遍尝百草,后人为了祭奠炎帝所建的殊勋,特书炎帝陵一联,联日:“立我燕民,莫非尔极;明昭上帝,迄用康年”。自改革开放以来,茶陵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朝拜圣地和情感联系的纽带。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数千年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当今世界60多个产茶国的茶种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我国几乎是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中的主要角色。在19世纪,我国茶叶出口量占国际贸易量的90%以上。茶叶的化学成分,经过现代科学证实:茶叶既有营养价值,又有保健的作用。
《茶经》上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就是炎帝,是发现茶的伯乐,也是农业神。他能让太阳发光,让天下雨;他教人们播种五谷,又教人们识别各种植物。据传说,神农的肚子是透明的,能看到肠胃和吃进去的东西。因此,神农为了了解各种草本的性质,亲口品尝各种植物,然后仔细观察它们在肚子中的变化。
神农为研究百草特性和功能,在采集过程中,每次都是亲自尝嚼,体验其功效。有一次,他吃下了有毒植物,感到头昏眼花,口干舌麻,全身乏力,于是躺在大树下休息。一阵风吹过,树上落下片片绿叶,神农信手放入口中咀嚼,但巧合的是居然解了自己中的毒,才知道茶具有解毒的功效,因而定名为“茶”。
神农常将采集的草药亲自煎熬为人治病。有一日,正准备煎药的时候,忽然有树叶落入锅中,但见汤色渐黄,清香散发。舀起来喝,感觉味道有一点点苦,但回味却很是甘甜。当时神农正肚痛腹泻,于是趁热喝了两大碗。说也奇怪,肚子不痛了,泻也止住了,且精神振奋。从而发现茶有解渴、止泻、解毒、提神等作用。
江南出名茶,西湖的,洞庭的碧螺春,有口皆碑。乾隆六下江南,自然是为了巡视督导,为了游山玩水,乃至为了“寻寻爷老子,看看俏妹子”,但不乏也有尝尝江南名茶的意思。乾隆私巡杭州时,曾在狮峰山茶园摇头晃脑,一杯接一杯地啜饮“色香味形四绝”的当地。喝过之后,余兴未尽,又挥毫题诗,中有“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之句,足见乾隆品茗功底不凡,堪称行家。当时茶农为感恩这位皇帝知音体己,就把乾隆“垂青”过的十八棵茶树围作“御茶园”,以志纪念。这些茶树至今犹在,清明前后,枝盛叶茂,草飘逸。乾隆在太湖边品尝了一种叫“吓煞人香”的绿茶后,对其出来的绿汤澄汁,“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大加赞赏,只是稍嫌其名粗俗,不中听。遂据外形状螺,改称为“碧螺春”。从此碧螺春,名闻天下。
碧螺春的脱俗扬名,当与乾隆皇帝的一解颐一蹙眉大有关联。“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后来跟“虎跑水”并称为茶水双绝。对于这样的绝品,作逍遥游的乾隆自然不会等闲视之。这位大清皇帝到了四川,又是尝,又是评,硬是把个蒙山山茶喝得有声有色。到了福建,又慢条斯理地酌起青茶极品……乾隆一路游江南,一路呷香,既大饱了眼福,又大饱了口福。作为风流君王,乾隆真会“好享受”。
乾隆不但品茶,还别出心裁地评水。茶圣陆羽在他的专著《茶经》中曾把煮茶用水分为二十等,其中无锡惠泉名列第二。乾隆则用银斗测水,把天下奇水一一注入量斗,以轻者为佳,重者为次,居然轻而易举地评定了名尔座次,并赐北京玉泉为“天下第一泉”、镇江的冷泉为“天下第二泉”,无锡的惠泉为"天下第三泉"。好此“轻重测定法”,真叫前人后人一时惊叹莫名!乾隆嗜茶如命,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岁高龄时,乾隆作引退让位之举,有大臣叩头面呈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哈哈大笑,这位皇帝老儿一边捋着银须,一边不无幽默的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啊!”乾隆真有意思!
朋友最近从神农架回来,对当地的景色很是赞赏,但是更叫他兴奋的却是发现了神农架有野人出没,说得声情并茂、有板有眼的,让人实在不忍心去反驳他,即便我很清楚,至今连科学家也不能肯定这个世界上是不是真有野人存在。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野人,从科学家那里不会马上找到答案,而从《茶经》中却能找到,那就是野人带着一个名叫秦精的安徽人采茶的故事。《茶经》里的故事来自《搜神后记》,原文是这样的:晋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忽遇一人,身长丈余,遍体皆毛,从山北来。精见之,大怖。自谓必死。毛人径牵其臂,将至山曲,入大丛茗处,放之便去。精因采茗。须臾复来。乃探怀中二十枚橘与精,甘美异常。精甚怪,负茗而归。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晋武帝时期,安徽宣城人秦精常常深入一座名叫武昌山的大山采茶。有一天,他突然遇到了一个人,从山的北面而来,只见那人身长一丈有余,遍体是毛。秦精很害怕,暗自琢磨,估计自己小命不保了。那人径直向秦精走来,牵着他的手臂就往山的深处走,等到了一大片茶树林中后,就撒手放开了他,自己独自离开了,也不去伤害他。于是,秦精开始采茶。过了一小会儿,那人又回来了,而且还从怀里掏出20枚又甜又美的大橘子给秦精。后来,秦精就带着橘子和采来的茶叶回家了。
满身是毛,身长一丈,这不正是影视作品中标准的野人形象吗?茶本是文明的象征,现在它却和象征野蛮的野人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可以猜想得到,那一片茶树林正是由野人看护的,为什么会把文明和野蛮放到一起呢?
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场景多半是小桥流水处粉墙黛瓦,柳树炊烟下鸡犬相闻,人们过着自然、自得的生活。这让现代人羡慕不已,但是古代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这样的生活已经不自然了,所以,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来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了,认为只有回归自然的生活才是最文明的生活。凡是物品,都以天然不加人力的为最好,即使加了人力最好也要师法自然,因为只有得到了所谓的自然之灵气和天地之精华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东西,而人为恰恰是跟自然相反的。他们倡导以茶为饮,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要追求一种清淡的自然之韵。野人虽野却是天然不加雕饰的,是真正文明的代表和守护者。因此,将野人和茶放到一起,茶的身价自然就会大升的。
非常可惜,这个故事好像才说到一半就结束了,否则,我们应该能够看到,由野人指点采来的好茶一定会受到秦精亲朋好友的一致赞赏的。不仅他们会赞赏,我也曾经赞赏了一把。去年一位朋友送了我一些安徽池州地区所产的野茶,尽管我根本分不清它跟人工茶园里的茶有什么区别,但是喝起来也总觉得它就是从当年野人带秦精去采茶的地方采来的,喝起来感觉真是味道好极了。
因此,常常也能听到茶人们对安徽茶业的抱怨:安徽有这么多好茶,有这么多有据可查的茶事典故,怎么不去好好开发开发呢?就以《搜神后记》里的这篇为例,一个戛然而止故事,不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充分调动想像力的空间吗?《加勒比海盗》、《哈利波特》、《星球大战》拍了一集又一集,甚至连《西游记》之后还有《春光灿烂猪八戒》,之后又有《福星高照猪八戒》、《喜气洋洋猪八戒》,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溢,秦精的故事怎么可以就这样躺在故事书里原样不动呢?
不管现在的人高不高明,原文的作者还是很高明的,留一点想像空间给读者就多了几分神秘感,反倒更能抓住读者。
我曾经做过一本关于茶叶旅游的书,去过一些茶乡,在每个茶乡都收集到了一些当地茶叶的美丽传说,故事的内容多半都是菩萨、神仙或者野人把茶送给了一位像秦精一样的普通百姓,后来广为传播,形成了今天的气候。当然,这里面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上天很看中当地环境,所以要把好茶赐给他们。这些故事一般都不会跳出这样的套路,听多了也就烦了。
这让我想起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叫:第一个用花来比喻美女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来比喻美女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来比喻美女的就是蠢材。野人赠茶出现在《搜神后记》里是创新,而现在只是换了一层皮,把地点和人物名称改一下,随处都去搬用,就流入俗套,变得下三滥了。同样地,我们的传统戏剧里,故事情节无非就是情定后花园、落难书生中状元,但是观众却百看不厌,可是《夜宴》一出来就被指责情节落俗,因为看上去像是《哈姆勒特》,原因跟上面的茶叶故事一样,蠢材讲的故事总不招人喜欢。
茶叶里的各种营销方案不也是这样吗?10几年前,新茶上市的时候,有人在茶庄门口支起大锅,从茶树上采来鲜叶,为顾客现场炒茶,人群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那场景可是相当壮观的!可是现在,大家都去现场炒茶了,往往,炒茶的、讲解的和服务的人还要比看的人多。茶叶拍卖也是这样,最初的时候,一款茶叶拍出上万块钱一斤就可以登上报纸头版头条了,现在一斤拍出一百万来,要是不给记者点车马费,连中缝夹层都上不了。再以重走茶马古道为例,2005年,茶马首次进北京,茶市上可是万人空巷,现在隔三差五就有一次马帮重走路,搞得马儿跑累了,人也看累了。看来,做茶叶的人,想要做出点成绩来,还是要自己多动动脑筋,多搞几个原创来。
再来说说《搜神后记》吧。传说它是由大文学家陶渊明所作,但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说陶渊明的文章多不称年号,而以天干地支来纪年,加上陶渊明逝于元嘉四年(公元427年),而书中却有元嘉十四年和十六年发生的事,由此种种可以断定是后人伪托其名而作。也许陆羽也并不认为《搜神后记》是陶渊明所作,因为,他并没有把陶渊明列入茶人的行列。但是,就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不否认,《搜神后记》成书于唐代以前,而从文风来看,其中不少文章都有陶渊明式的潇洒飘逸,因此,说不定《搜神后记》就是陶渊明所作呢,只不过当中又由后人增添了一部分。关于这一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研究。在这里,我们不妨再将其中的另一篇与茶相关的故事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原文是这样的:
桓宣武时,有一督将,畋时行病后虚热,更能饮复茗,必一斛二斗乃饱。才减升合,便以为不足。非复一日。家贫。后有客造之,正遇其饮复茗,亦先闻世有此病,仍令更进五升,乃大吐,有一物出,如升大,有口,形质缩绉,状如牛肚。客乃令置之于盆中,以一斛二斗复茗浇之。此物歙之都尽,而止觉小胀。又加五升,便悉混然从口中涌出。既吐此物,其病遂差。或问之:此何病?答云:此病名斛二(二或作茗)瘕。意思就是:大将军桓温(做过宣城太守)当政的时候,有一名督将,在一次打猎过后,不明原因生了病,身体虚热,而且很能喝茶水,每次一喝就要喝个一斛二斗才够,稍微减少一点都觉得不够,给家里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后来,有一个客人去拜访他,当时他正在喝茶,这位客人早先曾听说过这种病,便劝他多喝五升。喝完过后,这位督将大吐不止,并且将一个有升那么大的东西吐了出来。这个东西长了嘴,外皮像绉纱一样,样子像牛肚。客人吩咐把这个东西放到盆子里,用一斛二斗茶水去浇它,茶水全部被它吸进,看上去只觉得它微微胀满了,接着再加上五升,茶水便从它的口中喷涌出来,正是这种喷涌的力量,把它从督将的肚子里推了出来。自从这个东西从督将的嘴里吐了出来以后,他的病好了。关于他所得的病,客人说:这个病名叫斛二瘕。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