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品名称: 南安石亭绿
茶品产地: 福建
茶品外形: 条形
工艺类别: 不发酵茶
茶叶类别: 绿茶
【简介】
南安石亭绿为历史名茶,属炒青绿茶。原产于福建省南安市丰洲乡桃源村。桃源村位于古城泉州之西,村内莲花峰与名山九日山对峙,是名茶石亭绿的主产地。
南安石亭绿,又名石亭茶,福建名茶,产于福建南安丰州乡的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系炒青绿茶,以具有“三绿三香”的品质风格而著称。它外形紧结,身骨重实,色泽银灰带绿,汤色清澈碧绿,叶底明翠嫩绿,是为集“三绿”之美;滋味醇爽,浓厚甘鲜,香气浓郁,芬芳馥郁,清高持久。随季节变化,似兰花香,又似绿豆及杏仁等香气,誉为“三香”。
莲花峰,属葵山山脉,古称“莲花岩”。明代正德丙寅(1506年),莲花峰之麓建成石亭一座,供游人休憩。石亭以取宋代“一莲花不老”之意,称“不老亭”,这里所产的茶叶遂称“不老亭首春名茶”,因为亭为全石建筑,又称“石亭”或“石佛亭”,所产的茶叶也改称“石亭茶”。
【品质特点】
外形紧结,身骨重实,色泽银灰带绿,汤色清澈碧绿,叶底明翠嫩绿,是为集三绿之美;滋味醇爽,香气浓郁,似兰花香,又似绿豆及杏仁等香气,誉为三香。
石亭绿的鲜叶原料采摘标准不同于一般的红、绿茶,又区别于乌龙茶,介于乌龙茶和绿茶之间。即当嫩梢长到即将形成驻芽前,芽头初展呈“鸡舌状”时,采下一芽二叶,采夏秋茶应在芽头初展前采下一芽二叶。要求嫩度匀整一致。按此标准采下的芽叶醚浸出物含量较高,咖啡碱、多酚类、含氮量较低,有利于石亭绿品质风格的形成。
精湛的工艺技术是石亭绿品质形成的保证。主要的工艺有轻萎凋、杀青、初揉、复炒、复揉、煇炒、足干等八道工序。
轻萎凋的目的是蒸发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促使茶多酚轻度氧化,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水解,氨基酸含量增加,这一系列物质的变化是构成石亭绿香味醇爽的物质基础。轻萎凋是将芽叶摊放在竹制的匾上,放在通风的阴凉处,当含水量减少5~8%,叶色失去光泽,叶质转软,发出清香即为适度。
初揉到复揉是石亭茶做形的关键工序,通过初揉、复炒到复揉,使茶叶边失水边成形,达到条索紧结的目的。通过煇炒达到做色的目的,煇炒时将茶叶紧贴锅面,在锅壁上不断地磨转,直到茶叶呈银灰色,茶香透露,捏之成粉末即可起锅。簸去黄片,筛出粉末,再入锅进行足干,即为石亭绿的半精制品,通过筛、风和低温慢炒,摊凉后匀堆装箱,即为石亭绿的精茶。
石亭绿系炒青型绿茶,以“三绿三香”别具一格的品质风格而著称。三绿是色泽银灰带绿,汤色清澈碧绿,叶底明翠嫩绿。随着采制季节的变化常伴有兰花、绿豆、杏仁三种芳香,真可谓绿翠夺目,茶香扑鼻,令人陶醉。
南安石亭绿是绿茶的一种,因其产自南安一个名叫不老亭的地方而得名,这种茶叶不仅具有三股独特的异香,而且长期饮用还对身体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呢,那么,喝南安石亭绿有什么好处?南安石亭绿的用量是多少?一起来看看吧。
南安石亭绿
一、喝南安石亭绿有什么好处?
1、抗衰老
南安石亭绿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南安石亭绿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2、抗菌
南安石亭绿茶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南安石亭绿茶具备整肠的功能。
3、降血脂
南安石亭绿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南安石亭绿
4、瘦身减脂
南安石亭绿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5、防龋齿、清口臭
南安石亭绿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6、防癌
南安石亭绿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对防癌症的发生,多喝南安石亭绿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励作用。
南安石亭绿
7、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
南安石亭绿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能抗UV-B所引发之皮肤癌。
二、南安石亭绿的用量是多少?
饮茶时的多少决定于饮茶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风俗等因素。平时有饮茶习惯的健康成年人,一般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比较适宜。对于体力劳动量大、消耗多、进食量也大的人,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中或接触毒害物质较多的人,一日饮茶20克较为适宜。进食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孕妇和儿童、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应适当减少。
以上就是南安石亭绿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量啦,值得注意的是,晚上睡觉前与吃药后不建议饮用此茶,还有排便不畅、夜晚睡不着、低血糖等人群不建议饮用。
南安石亭绿属于绿茶,色泽、汤色、叶底均是绿色,而且具有三种不同的香气,这都要归咎于其严格的采摘标准以及精细的制作工艺。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南安石亭绿的采制工艺也不断地创新中,那么,南安石亭绿是如何采制的?一起来看看吧。
采茶
一、南安石亭绿的采摘标准
每年清明前开园采摘,当嫩梢长到即将形成驻芽前,芽头初展呈“鸡舌”状时,采下一芽二叶,要求嫩度匀整一致。
二、南安石亭绿的制作工艺
1、轻萎凋:将芽叶摊放在竹制的匾上,放在通风的阴凉处,当含水量减少5~8%,叶色失去光泽,叶质转软,发出清香即为适度。
萎凋
2、初揉、复炒、复揉:初揉到复揉是石亭茶做形的关键工序,通过初揉、复炒到复揉,使茶叶边失水边成形,达到条索紧结的目的。
揉捻
3、煇炒、足干:通过煇炒达到做色的目的,煇炒时将茶叶紧贴锅面,在锅壁上不断地磨转,直到茶叶呈银灰色,茶香透露,捏之成粉末即可起锅。簸去黄片,筛出粉末,再入锅进行足干,即为石亭绿的半精制品,通过筛、风和低温慢炒,摊凉后匀堆装箱,即为石亭绿的精茶。
足干
以上就是南安石亭绿的采摘与制作啦,制茶步骤虽然很多,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南安石亭绿介绍
石亭绿毛茶色泽银灰带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有“三绿”之称,香气因季节变化,产生类似兰花、绿豆和杏仁的不同香气,誉为“三香”。3月底4月初开采一年可采春、夏、暑、秋茶及冬片五季。采摘标准一芽二叶初展。
鲜叶稍轻摊放,主要经过两炒两揉,制成毛茶(杀青、初干、复揉)。杀青时锅温200℃左右,投叶750g,以抖炒为主,杀青至适度时起锅初揉,成杀后复炒。复炒锅温约130-150℃,投叶500-750g,迅速翻炒2-3分钟,使叶受热均匀,再起锅复揉。待条索紧结后进行解块,摊放,并拣去粗老片、黄片及夹杂物。再用复炒后余火进行辉炒,近足干后,起锅筛簸,弃去粉末及细片,最后过锅复干,即为毛茶,称雾茶。
南安石亭绿历史渊源
“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是唐代诗人韩偓咏九日山的诗句,确为这里自然气候的真实写照。这里地处闽南沿海,气候温和,罕见霜雪。同时受沿海季风的影响,阴晴相间,光照适当,土质肥沃疏松,给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据《泉州府志》所载,九日山,因“邑人以重九日登高于此”而得名。山高百米,东西北三峰环拱,山上存有摩崖石刻七十四方,都是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物。
莲花峰,古称莲花岩,因裂石八瓣、状似莲花而得名,“孤帆远影生云际,双刹高悬捧日来”。登莲花峰,前看,有金鸡断桥,锁尽东西溪水,碧波荡漾,水光映天;平视,清源、双阳两山列于东北,气象万千;远眺,东西双塔,阳光闪耀,威镇鲤城;近看,丛丛茶树郁郁葱葱,这里盛产着名茶石亭绿。
莲花峰上有一个石亭,又称不老亭,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相传,宋末延福寺僧人净业、胜因两人在莲花峰岩石间发现茶树,便加以精心培育,细加采制,制成的茶为僧家供佛之珍品。至石亭建成后,香客日多,游人渐增,茶叶成为招待和馈赠之佳品。
由于茶叶质量优异,又出自佛门,求茗者日众。石亭因茶而增荣,茶也因石亭而出名,石亭绿名声更盛。
综上所述,南安石亭绿产于福建省南安县丰州镇桃源村,属于绿茶的品种之一。是历史悠久的名茶,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以及保健功效,是不错的一道保健茶饮。
采摘 石亭绿于3月底4月初开采,一年可采春、夏、秋茶及冬片五季。采摘“春粗夏幼”。春茶待顶芽初展呈“鸡舌状”时采1芽2叶,芽叶细嫩完整,上披浓厚白毫。夏茶身骨较硬,不等顶芽开展即采1芽2叶。鲜叶经摊放处理3~4小时(即轻度切凋)后方可炒制。
手工制法:
炒揉 平锅杀青,锅温150~200度,投叶1.5千克,历时5~7分钟,翻炒要均匀、抖散,捞净,防止生熟不匀。炒至叶质柔软,有粘手感,青气退,清香显,迅速起锅。起锅后稍经摊凉,散去热气后初揉。手揉至叶子卷成条后,解块,再入锅复炒,至条索紧缩起锅复揉,及时拣剔,切忌堆积。拣去老片、黄片及杂物。拣剔后及时墩雾(又称摩锅)。
墩雾 先将锅洗净,并使锅温下降至80度时投叶。炒时锅温渐降,至50度时变换手法,让茶条贴锅壁摩炒。摩炒时动作要轻,防止芽叶断碎炒至茶条灰绿,香气显露,手捏即成粉末,起锅后可立即筛簸、收藏。筛簸主要簸弃黄片、筛去茶末,即为净茶,称“雾茶”,属半成品。
若制茶数量较多,也可待全部制守后集中筛簸。这时应将制干茶叶暂时收藏起来。收藏用陶瓮,谨防受潮,以保持茶叶的色香味。收藏中若受潮,需在50度下炒干后筛簸。
机械制法:
将杀青叶集中用小型揉捻机揉捻,揉时较短,避免闷黄。揉至初步卷成条索时下机复炒复揉,待条索紧结,下机解块,制干。
石亭绿毛茶加工程序比较简单。进厂毛茶经扦样复评、定级归堆后分级付制。毛茶经滚筒圆筛、风选、平圆筛,分邮筛号茶后进行复炒(净度差的需经复拣后复炒)。复炒用斜锅,100度左右,炒至“米糕香”出现时为适度。起锅割末,拼配匀堆。即可包装出厂。
南安石亭绿是福建的历史名茶,是一种极品绿茶,出产于不老亭,由明朝僧人创制,是供奉佛家的专茶,由于其独特的外形条件与芬香气味,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那么,南安石亭绿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一起来看看吧。
南安石亭绿
莲花峰上之石亭又称不老亭,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相传,宋末延福寺僧人净业、胜因两人在莲花峰岩石间发现茶树,便加以精心培育,细加采制,制成的茶为僧家供佛之珍品,和招待来石亭游客的礼品。因茶叶质佳,再加上产于佛门古刹,故饮茶者日增,石亭绿因此而驰名。据记述茶事的摩崖石刻上道:“嘉泰辛酉(公1201年)十有一月庚申,郡守倪思正甫,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既事,登九日山憩怀古堂,回谒唐相姜公墓,至莲花岩斗茶而归。”可见,九日山、莲花峰产的石亭绿名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早在南宋时,斗茶之风就已盛行。到了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莲花峰从由少数僧人种茶发展到众多农民普遍种茶。以莲花峰为中心,乌石山、石坑、石马山、法华山、五华山等数十座山间均发展了石亭茶的生产。石亭茶成为侨乡馈赠亲友的礼品,从此,石亭绿闻名海内外。
以上就是南安石亭绿的名称由来,大家对南安石亭绿的认识有没有更进一步呢。
由于茶叶质量优异,又出自佛门,求茗者日众。石亭因茶而增荣,茶也因石亭而出名,石亭绿名声更盛。
采制早,登市早,是石亭茶的生产特点。每年清明前开园采摘,谷雨前新茶登市,故有"不老亭首春名茶"之说。石亭绿的鲜叶原料采摘标准不同于一般的红、绿茶,又区别于乌龙茶,介于乌龙茶和绿茶之间。即当嫩梢长到即将形成驻芽前,芽头初展呈"鸡舌"状时,采下一芽二叶,要求嫩度匀整一致。
精湛的工艺技术是石亭绿品质形成的保证。主要的工艺有轻萎凋、杀青、初揉、复炒、复揉、辉炒、足干7道工序。
轻萎凋的目的是蒸发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促使茶多酚轻度氧化,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水解,氨基酸含量增加,这一系列物质的变化是构成石亭绿香味醇爽的物质基础。
轻萎凋是将芽叶摊放在竹制的匾上,放在通风的阴凉处,当含水量减少 5~8%,叶色失去光泽,叶质转软,发出清香即为适度。
初揉到复揉是石亭茶做形的关键工序,通过初揉、复炒到复揉,使茶叶边失水边成形,达到条索紧结的目的。通过辉炒达到做色的目的,辉炒时将茶叶紧贴锅面,在锅壁上不断地磨转,直到茶叶呈银灰色,茶香透露,捏之成粉末即可起锅。簸去黄片,筛出粉末,再入锅进行足干,即为石亭绿的半精制品,通过筛、风和低温慢炒,摊凉后匀堆装箱,即为石亭绿的精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