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道骨仙风:茶人中的风水大师

2021-08-28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道骨仙风:茶人中的风水大师”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到国粹,很多人也许跟我一样,虽然听说过不少号称为国粹的东西,但是到底哪些才是真正的国粹还真说不清楚。尽管不同版本的国粹中所包含的内容大相径庭,但是,跟不同版本的十大名茶中龙井和碧螺春总要上榜一样,风水这个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东西也一定总能在不同版本的国粹名录中占有一席。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自然就和风水这个国粹有着天生不可分割的关联了。尽管对于风水这个国粹有人嗤之以鼻,有人深信不疑,但是把它和茶结合到一起倒显得合情合理,少了不少争议。据我所知,现在不少茶馆、茶庄不管是在起名的时候,还是确定开业日期的时候总要请来大师先给看看风水再做决断。要说这些大师的本事到底有多大,实在是不太敢恭维,在连学者、专家都可以随便自封的年代,搞个风水大师的头衔不该比弄个硕士、博士文凭还要难吧?

要做大师容易,只要肯在行头上下本钱,其他问题都不成为问题了,但是要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大师可就不是一套行头能搞得定的,那可需要有真本事了。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就是一位在青史上留了名的大师,也是被陆羽收到《茶经》中去的人物郭璞。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山西省闻喜县人,《晋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多数都是他看风水的事迹。举两个例子。

西晋惠怀之际,天下纷争全面爆发,郭璞一卦算下来,大加感慨:哎呀!华夏的黎民百姓将被异族淹没了,故土家园将被摧毁荒废了!于是,他托人拉关系,期待前往东南地区躲避战乱。有一天,他去投靠将军赵固,当时,赵固的好马刚刚死了,正在伤心头上,不肯接待客人,门人当然不给通报,郭璞见不到赵固就告诉门人:我能让马活过来。于是,门人马上向赵固汇报,赵固也很快跑了出来,问道:你能让马活过来?郭璞说:是的。你派二三十个健壮的人,每个人拿一根长竹竿,向东行走30里,会发现山林中有一座社庙,你们用竹竿拍打它,就能得到一个东西,如果能够及时把那个东西带回来的话,马就能活过来。赵固按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得到一个像猴子一样的东西,拿了回来。这个东西见到那匹死马便凑上去用鼻子吐纳呼吸起来。没过一会儿,马果然爬了起来,很有气势地大声嘶鸣,也开始像以往一样吃食了,但是之前的那个像猴子一样的东西却不见了。赵固很是惊奇,厚厚地赏赐了郭璞。有了路费郭璞便前往南方,渡江而去了。

晋明帝听说郭璞在风水方面很有研究,知道他常为别人选择墓地,于是,决定微服探访一下他所选择的墓地风水到底怎样。但是,当明帝来到民间,看到的却是一户人家在郭璞的指导下将逝者埋在了风水上所谓龙形中的龙角位置,这在风水上乃是大凶的位置,会招致灭族的祸患的。主人跟明帝解释说:郭璞让我们葬在龙角的,他还说,葬在这里,不出三年当有天子出现。明帝很吃惊:你们家能出天子?主人说:哪里是这样啊!是能招来天子问话。明帝听后,更加惊奇了。当然,惊奇的已不是主人在龙角葬坟了,而是郭璞竟然有如此先见之明。

要说郭璞是不是真像《晋书》上说得那样神乎其神,能够把什么东西都算得很准,从小就在马克思主义环境中长大的我可不太相信他真有什么超能力,非常怀疑《晋书》在给他作传的时候,所使用材料来源的可靠性。当然,也不排除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是否添了油加了醋,毕竟读者都爱看些不同寻常的故事嘛,即使是在现代这个媒体无孔不入,信息异常发达的时候,还有人在被媒体曝了光以后,继续辩称喝某种茶能把小肚子喝下去,像这样敢于乱鼓乱噪的人实在不是少数,那么,在1000多年前,信息还很落后的社会里,要吹捧一个人的事迹,传得再神也不是件难事吧?因此,关于郭璞事迹的准确性是要大打折扣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相信房玄龄写史的态度是严谨的,相信关于郭璞的事迹虽然有些不真实的成分,但是故事的梗概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这不仅是对写史人的信任,也是对郭璞本人的信任。虽然《晋书・郭璞传》中关于郭璞的记载多半都是他擅长算命看风水的事,但是,他的这些本事却都是建立在广闻博记的基础上的。从《茶经》对他的记述中,我们多少也能看出一点来。《茶经》说:郭璞《尔雅注》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瞧,蜀人名之苦荼。这样的描述方式,已经和植物学双名命名法上对植物性状进行描述的方式很接近了,而双命名法的描述方式直到郭璞身后1400多年才由瑞典人林奈建立起来。能够这样比较科学地去描述茶,显然仅靠一点看风水的本事是绝对做不到的。相反,他所以能够把风水研究得那么透,倒是应该从他广博的知识上找原因了。《晋书・郭璞传》给他的评价是博学有高才,他不仅花了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了《尔雅》,还曾注释过《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等古籍;现今的《辞海》和《辞源》上都还到处可以见到他的注释;他的诗文著作更是多达数十万言。

另外,我们还应该知道,郭璞只是给《尔雅》作了注,记载了茶的《尔雅》早在秦汉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写成了。由此不难看出,中国人长期以来内心深处的自豪感,绝不是那种整天去抢注个什么遗产的妄自尊大,而是确确实实有根有据、有理有由的。在林奈诞辰300周年的今天,我们把茶人郭璞拿出来说,不仅是要劝那些一味醉心于把国粹看风水往茶上靠的人,少弄些糊弄人的玄虚,多搞点科学的东西;更要唤醒大家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科学,尤其是茶文化、茶科学要有充足的信心和自豪感。

北大有位留学日本的教授曾经提过日本茶道的起点比中国高的观点。这个观点,去年曾在业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辩,反对的声音很多,认可的声音也不少。那么究竟中国的茶文化(还是说茶文化,不说茶道吧,中国人好像不太喜欢把什么都加个道)是不是真比日本的低呢?看看《尔雅》、《尔雅注》和郭璞,就会知道,我们的茶文化是不是在唐代以前都是一片荒芜;就会知道,我们的茶文化是不是只有一些故弄玄虚的东西了。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中国虽然在近代落后于西方以及东方的日本,从在整体上说,中国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冲击,甚至是被否定,相对而言,已没有太多的优越性了。但是,毫无疑问,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茶文化却是始终领先于整个世界的。因此,在中国日益和平崛起的年代,我们更应该为我们的茶文化感到自豪,更应该继续努力把我们的茶文化向前推进,向全世界推广,而不要妄自菲薄。

茶经网扩展阅读

茶人五部曲:茶痴,茶鬼,茶魔,茶仙,茶人


水稻上的每一粒稻谷,都是按照既定的条理和秩序生长的。一旦被碾成米,就分不清哪颗是哪颗了,若如此行为,即称为迷。

从迷字前的一些字,即可见各种入“迷”之路。譬如:着迷,入迷,沉迷。

最持久的,莫过于:痴迷。

从痴字前的一些字,即可见各种变“痴”门道,譬如:情痴,花痴,白痴。

最风雅莫过于:茶痴。

茶人第一阶:茶痴

茶痴有三必:逢人必茶,逢茶必品,逢品必论。

欲做茶痴,必先学茶。

最快的方式,莫过于联想。譬如:像蜂蜜一样的香,称为蜜香,像樟脑一样的香,称为樟香。

若能够更深入一点,就会很浪漫。譬如:东方美人的蜜香是因为小绿叶蝉在亲吻茶叶过后留下了痕迹。而普洱茶的樟香则来自于茶树的根和樟树的根在土层下的缠绵。

但这样的浪漫是有危险的,会被另一派的茶痴无情的披露出来,变成笑柄。所以仅限于在星巴克里使用一下,并不适合放到马连道或芳村。

要想做一名及格的茶痴,必须懂得鉴赏。

譬如:这道茶究竟是不是真的老班章?这是港仓的还是干仓?

所以,必需去喝很多茶,然后想办法记住这些茶的特点。

譬如:老班章的茶极苦,但一苦即逝,老曼娥的也很苦,但苦而不化,新班章的苦稍弱,但略带涩。冰岛的茶汤感很厚重,生津回甘来得慢但持久。易武正山汤柔水甜,倚邦小叶种群水路细致。港仓茶香多沉于叶底。干仓茶香气挥发性较高……

世界那么大,茶山那么多,即使跑断腿,累歪嘴,也得至少三年,方可练成一名基本及格的茶痴。

茶痴的烦恼是:越来越不值钱。

驴子和马一杂交,就出现了很多骡子。

驴友和茶友一杂交,就出现了很多茶痴。

尤其是讨厌的互联网和机票……一直在降价。

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升级为“茶鬼”。

茶人第二阶:茶鬼

鬼活动于暗处,他能看到你,你却看不到他。

茶鬼还得加上第四必:逢论必胜。

茶痴懂的,茶鬼必需懂,但茶鬼懂的,茶痴未必懂。

茶鬼修炼秘籍,唯一字:拆

把一道茶里的感觉拆散,然后逐一辨识清楚,即可把茶痴灭掉。

譬如:当xx茶痴说,xx茶很厚重时,茶鬼就可以说:“其实,厚重这个词里,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茶汤的重量感”“茶汤的密度感”“茶汤的粘稠度”“茶味的渗透力”“茶味的覆盖率”“茶味的包裹率”……

而这些东东,茶痴是搞不清的,因为茶痴浸淫在“相”中,不得其门而出。

茶鬼也有烦恼:茶鬼越来越多,而且门派也越来越多,有的论香,有的品味。有的讲茶气。

要想当上霸道总裁,走上人生巅峰,必需再度升级。

鬼再升级,就会变成魔。

茶人第三阶:茶魔

魔,就是鬼头,麾下有密密麻麻的鬼。

茶魔修炼秘籍,就俩字:再拆

一道茶里,至少有一百种以上的感觉,所谓“百感交集”。要想准确的区分全部的这些感觉,唯靠对比。

四个盖碗,一次可以泡四个茶,如果烧水器功率足够,且手口配合得当,除去吃饭时间,一日可以喝掉一百八十多道茶。

通过细致深入的剖析和比对,即使两道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而且香气大体一致的茶,仅香气一项,也能分出很多区别:饱满度,挥发度,融合度,持久度,渗透率,附杯率,热发点,冷凝点……

再用上一些可以描述梯级的副词,譬如:较尚稍略欠。即可将每一道茶里的感觉描述得很清楚。

十年磨一剑,茶魔一出,天下谁与争峰?

无人争疯,因为,欧阳锋是真疯了……

茶魔的烦恼和天一样大:天下无茶。

所有茶一入口,就会变成一堆名词……

解剖学家的眼里,是没有美女的。

更糟糕的是,没有茶足够耐泡,项目太多,以至于茶都喝成了水,有一些项目还来不及体验到。

人类的感官一次只能聚焦于一个某个项目里的某一种感觉的某一个刹那,而一旦聚焦,其它同步发生的感觉就会被忽略,俗称:一叶障目。

除非……变成仙。

茶人第四阶:茶仙

仙和魔相反,要想位列仙班,必先离魔道。

茶仙修炼秘籍,唯一字:戒。

饮茶时,必需做到,不迎不送不纠结。不思不想不缠绵。

入相容易离相难,资质驽钝如末学者,每日巳时申时定量饮茶两道,再辅以素食,站桩,打坐……历五年,经三千余道茶,才初步小有成效。

终于可以在喝一道茶时,不太怎么起心动念了。

于是发现,天地万物,都是在不断运转的,所有的感觉,既不会持续,也不会重复。

也就是说,所有的“懂”,都只不过是在刻舟求剑而已。

更加令宝宝们遗憾的是,世上根本无茶仙。

陆地上,怎么会有潜水艇呢?

即使有茶仙,也会烦恼:不知茶是用来干什么的?

就像潜水艇不会理解:轮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不论灵魂多么高远,既然拥有肉体,还得返回地球,踏踏实实做个人。

茶人第五阶:茶人

放下自我,就能够跟着茶,学会做人,是名茶人。

唯有打开所有的“口”,才能够接收到完整的信息,而人所体验到的一切感受,都是自己的变化,物只是提供了参照,古人画了三个口,以及一个照镜子的人,来表述这种原理,即所谓“品鉴”。

品鉴茶的意思是:人是不可能喝懂茶的,但能够跟着茶,把自己喝懂。

以茶为鉴,可以清身,正情,和气,化欲,离妄,明心。

以物为鉴,必先尽物之性,方可不为物困,即所谓格物。

老子云: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通俗讲就是: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

于茶人而言,品鉴,依旧是第一课。

品鉴有三要:离相,分品,対鉴。

古人把天下万物的秘密都藏在了字里。

五品四鉴,加一汇,共得二十一字:

清丰透敛雅致潜盈安变攸活柔沉滑沁和劲濡空洽。

若二十一况皆明,则不再为茶所困。

如此,茶可以清心。

忙碌的煮饭仙


旧时,武夷山岩茶厂中的做饭人,既没有享堂馆里厨师的尊称,也不会遭行伍中伙夫的鄙视,他们有个很奇特的雅号煮饭仙。人在厂中,厂在山中,仙者,山中人也。

据传,此种称法来自武夷山水帘洞小和尚王广。小王广心地善良,从小在武夷山云窝石堂寺出家,干的是煮饭等杂活。寺中和尚饱食终日后,逐渐心生邪念,以观音送子为幌,糟蹋良家女子,王广见了气在心中,却又无力制止他们。文殊、普贤菩萨知情后,于是设计引开王广,劈下山岩砸死寺中99个野和尚,并填没了石堂寺。

王广得救出走,来到山北的水帘洞茶厂仍操本行做饭。工人们看他个子矮小,为人又老实,所以,常常欺负他。饭送少了要骂,送多了也要骂;菜咸了要骂,淡了也要骂王广逆来顺受。一天王广送饭到水帘洞(俗名走马楼)的峰顶,茶工们又拿他来开玩笑,一不小心,把王广推下了几十丈深的崖下。人命关天,大家转神后,订立了个共守同盟,说王广是不小心跌下去的。谁知晚上到茶厂,仍见他在煮饭做事,秋毫无损。大家非常惊奇,慢慢地都把他看成仙家。王广死后,身躯不腐,善男信女出资将他塑以金身供奉。后来武夷山人便把岩茶厂中做饭的人叫作煮饭仙。不过,这个煮饭仙大概还有另外一个解释,也许更合理,就是说煮饭的人觉睡得少,如仙人似的。

凡走过头春(做茶之意)的人,都知道煮饭仙干的事情很多、很杂。如煮饭之外还要挑茶青(个别大厂有专门挑青人)、担柴、洗扫地茶、扫地、添灯油等。

茶厂中做饭虽然简单,但几十号人,一日三餐,事情也不少。煮饭仙每天三更一过就得起床洗米、捞饭。把捞出的米饭放入木制的大饭甑蒸熟,至少要蒸二三甑。刚刚应敷了早饭,紧接着又得蒸午饭。

茶工们总是埋怨饭太硬了,吃不下。这也难怪煮饭仙。首先是米太糙,二是把米煮太烂了,放入饭甑后,由于没空隙,难以上气,饭蒸得时间长,往往还不透心。赶不出来饭给茶工们吃,会被包工头骂死。至于菜倒还简单,平时清一色的炒咸菜。善良点的包工头,会叫煮上米汤,也算碗好菜。如遇墟日加菜,忙不过来,包头会叫捡茶女帮忙一阵子。

旧时,岩茶如金,做青、炒青、揉茶等丢在地上的茶叶,都由煮饭仙第二天早扫起装入茶篓,放到小沟和水窟中清洗干净,再晾干,晚上交由炒揉。茶工最怕这种扫地茶:味呛难闻,不均匀难炒难揉。至时总要骂煮饭仙几句,以解气,但包工头、老板却如视宝贝,照样卖出。

说到挑柴薪,现在人多半都不懂了,那时炒青用的柴火分两种:炒水仙时,用树木、小灌木,火力较大;炒菜茶、名丛,用鸡芒(学名:芒其骨)火势旺起来得快,灭下去得也快。这些柴薪,大都存放在上突下嵌的岩壁下,不会被淋湿。没有此天然场地的,就要另搭个草房堆放,不占地盘,且防火患。煮饭仙每天问过做青人后,再挑柴入炒青间,只准有余,不敢不够,否则会遭骂,还要起床再挑。

煮饭仙的琐事很多,比如还要给过道、炒青间的灯盏添油、扫地等,忙忙碌碌,起早摸黑。大家晚饭后,就得抓紧洗碗,然后才能去睡觉。手脚慢者,一天睡不到两个时辰。

采茶工也常会玩弄煮饭仙,待他挑青时在茶篮中放入石头,让他挑回厂,名曰担猪仔。在行的,将两只青篮放在一起,以便察看,不让采茶工放石头得手,马大哈者包挨。

不过,煮饭仙也属厂中的高薪阶层,工钱与头等采工看齐。

煮饭仙多为江西蛤蟆,也有当地的福建老牙(当地方言爷音牙,此为当地贬江西人和自诩的说唱)。

煮饭仙最要紧的是讲究卫生。那时,星村街方氏口碑最佳,当仙时间也最长。

煮饭仙都是身强力壮者,否则不敢端这个饭碗。

光阴似箭,往事并不如烟。当年在三仰峰碧霄洞茶厂当过煮饭仙的孙太生,如今已享米寿(88岁)。银发红颜,思绪清晰,真乃不虚武夷山中煮饭仙。

鉴宝大师:品茶如鉴宝


楼翼之认为书画收藏鉴别和品茶一样都要站在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品种繁多,一谈到茶,楼翼之就滔滔不绝。

书画鉴定专家楼翼之

楼翼之是央视《鉴宝》栏目的书画鉴定专家,他在节目中以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对藏品的鉴定对观众来说都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令人兴奋的体验。楼翼之凭着自己扎实的鉴定水平和专业的工作态度受到众多藏友追捧,拥有一大批粉丝。作为中华收藏网艺术鉴定中心副秘书长,楼翼之是书画鉴定界的权威。每次见到楼翼之老师,总是被他那面色红润、神采奕奕的样子所感染,楼翼之也是一位爱茶之人,他认为品茶和鉴宝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对于生茶活,楼翼之一样用鉴宝的心情来对待。

楼翼之认为书画收藏鉴别和品茶一样都要站在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品种繁多,一谈到茶,楼翼之就滔滔不绝。说到现在的茶叶市场,楼翼之表现出了忧虑,茶叶质量混乱、价格不统一、加工渠道不清晰。爱茶的人都珍惜茶,茶叶有质才有价,像鉴宝一样品茶,才能喝到真正的好茶。

书画鉴定专家楼翼之

楼翼之泡茶,首先得选茶和鉴茶,只有正确鉴茶,方能决定冲泡的方法。他试着找各种茶的优点,而不用千篇一律的心态去泡茶。品茶首先是一种心情,再是茶的味道,通过品茶把心情放松下来,才是真正的享受。多年的鉴宝经验,让他对身边的事物都用欣赏、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楼翼之喜爱红茶的香醇,在品尝了福建名茶"桂凝红"之后赞叹:口感既醇郁圆润而又鲜灵清爽,还带有一丝桂香,不愧是名茶坦洋工夫红茶中的极品。

人生,对爱茶人而言,就是一杯温热的茶汤;而生活,就像翩跹在茶汤中的那片细叶,浮沉不定,却在形神俱散之后仍余一缕清香萦绕在人间。楼翼之每天喝一杯茶,让自己体验一种宁静,这就是鉴宝大师的茶生活

降魔大师以茶坐禅


宋代禅师克勤(1063-1135年)曾经书赠参学的只本弟子四字真诀“茶禅一味”。

多少年来,饮茶就和佛禅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并且达到彼此相融一体的程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僧侣的观念巾茶具备“三德”:一是作禅,起到清心涤虑,彻夜不眠的作用;二是茶可以起到助消化,清神气的作用;三是“不发”,就是能够抑制淫欲。因此,饮茶和佛教的道德观念最符合,最适宜用来参禅拜佛。佛教自公历纪元前后,也就是西汉来年到东汉初年的时候传到了中国,因为佛教教义以及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很快就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宋代赵明诚《金石录》记载,在考据汉碑的时候发现,汉代时有个甘露大师(法名理真,俗姓吴),曾经于蒙顶山(今四川雅安)一带种植茶树。据说他栽的茶树只有七株,每年采摘下来的茶叶只有数钱,只供天子郊祀时所用。

东晋高僧怀信在他的《释门自镜录》里面说自己居不愁寒暑,食不掸甘苦,唯一少不了的是每天“要水要茶”。《晋书·艺术传》有记载说,东晋敦煌(今属甘肃)僧人单道开(姓孟)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内的昭德寺修行之时,曾经诵经四十余万言,期间需要经常饮茶以提神防睡。陆羽《茶经》里面写有南朝刘宋时的僧人法瑶吃饭不忘饮茶和八公寺县济道人以茶待客的故事。

南朝粱武帝普通年间( 520-526年),印度禅宗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传授教法,成为中国掸宗初祖。到了六祖慧能(638-713年)之时,掸宗已经遍传授教法,成为中国掸宗初祖。到了六祖慧能(638-713年)之时,掸宗已经遍及天下了。禅宗以坐禅为主要修炼方法。禅是梵语,意为坐禅或静虑,打坐的时间常常在晚间。因此到r唐代,随着禅宗的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加盛行。在此期间,降魔大师创立的以茶坐禅之法标志着佛教一代风尚的形成。根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的记载,唐代开元年问( 713-741年),泰山的灵岩寺住着一位高僧,人称“降魔师”,他就在这里大兴禅教。他对跟他学禅的僧人说,要想学禅就必须晚上打坐不寐,而且不许吃晚饭。不能睡觉也不能吃饭,又困又饿,这可怎么办?他说可以饮茶。于是僧人们每人都准备了茶叶,甚至在寺中到处都可以看见有人烹荣喝茶。后来,其他院听说后也纷纷效仿,这样以茶坐禅就逐渐成了很多寺院中的一种“风俗”。 这个风气一开,那些文化修养较高的僧人就逐渐在饮茶过程中发展出了套选茶、鉴水、煮茶的技艺,以及对饮茶的方法和环境的讲究,“茶艺”或“茶道”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这样,茶就逐渐从物质转化为精神,变成了一种文化艺术和思想修养。

独步历史的宋代茶风


关于茶,自古就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宋朝是一个茶风炽盛的时期,饮茶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事物。茶是民间百姓开门七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也是文人雅士修身品性棋琴书画诗曲茶的要件之。茶叶也成为了市场上一项重要的商品。茶叶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区不断扩大、产量和技术都大大超过了前代。茶业经济也成为宋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朝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茶叶经济的管理与控制,茶利成为其财政收人的一项重要来源。

宋茶与政治

自唐代茶叶传入吐蕃以后,至宋朝时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与唐朝相比,宋朝的疆域大为缩小,其控制区主要是农耕地带,而且在北方相继出现了辽、金、夏等政权。他们长期与宋对立,使得宋朝马匹来源极其匮乏。于是宋朝采用榷茶制度加强了对茶马互市的控制,以便一方面从茶叶等生活必需品的输出上制约对方;另一方面,借以取得足够数量的马匹以加强抗击对方的军事实力。

宋茶与经济

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两宋三百年居于重要地位。茶业经济的异军突起,则是该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现象。这个时期,在秦岭淮河以南广袤的土地上,成片的茶园联袂相望,在汴京等喧嚣繁华的都会城镇,茶店茶肆鳞次栉比。茶叶远播日本、高丽以及周边游牧民族地区,同时茶叶也日益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

宋茶产区

宋茶和唐茶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国家的茶叶主产区开始向东南转移。在北宋时期,茶叶主产区开始向东南福建和两广等低纬度地区延展。宋朝继唐朝开江南广袤土地之后,继续向岭南开发.茶农在广东、广西的山区开垦梯田广种茶树。全国范围内已达到112个州产区,共中:四川14、江西13、湖南12、湖北11、浙江10、安徽9、广西8、福建7、广东6、江苏5、重庆5、贵州3、河南3、陕西3、山东3。

宋茶产量

川陕茶区的产量约3000万宋斤,而川陕以外地区的统计极不完整,按北宋神宗时人吕陶所言:川陕四路所出茶,比东南十不及一,按1宋斤折合现在1.19市斤,北宋时的茶叶总产量最高当超过2亿斤。而北宋户口最高统计为两千多万户,约有六千万至一亿人口。

其中北宋政府每年购买的茶叶总额将近3000万余斤,其余社会上流通的还有折税茶、贡茶、耗茶以及无法禁止的私茶。

做个讲究的茶人


有人说,喝茶最重要的是随心随性,无需被那些繁文缛节束缚,少了自由;有人说,不管是一人独饮或是与亲友一起品茶,都应重视品茶中的那些“讲究”,才不至于太过失礼。无论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在品茶之前,我们首先应知道些品茶中的那些“讲究”。

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早已不仅仅是人生七大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更是中国人待客访友的必备品,而中国人对于喝茶的讲究也充分地体现在了待客之上。客人到来时,相互寒暄坐定后,便要摆上茶具茶器一道品茶。首先,主人应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爱好来选择茶具,茶具上一定不能留有茶渍或是手指印。对于年老者,可以选择陶瓷茶具;对于年轻人,则可选用玻璃或者白瓷茶具。

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品茶时,若用茶杯,应右手拿杯把,左手启杯盖;如果用玻璃杯,则用大拇指和中指、食指夹杯,无名指和小指托底;如果用盖碗,则用右手持杯,左手启盖,拨去茶汤上的茶叶,慢慢细饮。要是感到茶水过热,应放在茶几上稍凉后再饮,不要用嘴吹气来降温。茶叶,一般要适当。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

茶水不要斟得过满。俗话说,满杯酒,半杯茶。第一杯茶尤其要浅些,添水时可适当满些但是也不要太满。在离开之前,客人也应该将杯中的茶喝尽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茶人之道


历史上有记载的茶事典故实在是太多了,三国志中的"以茶代酒";晋人陆纳为教训其侄不节俭而打他四十大板;王安石泡茶验水,识破苏东坡取水地点上的破绽;明太祖朱元璋将私贩茶叶的女婿斩首示众;清高宗乾隆皇帝以银斗量水评等级,并创造了以水洗水之法。这些历史故事,有的耐人寻味,有的读来新奇。凡此种种,不失为增长知识,引以为戒的读物。

孙皓赐茶代酒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陆纳杖侄

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陆纳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事见陆羽《茶经》转引晋《中兴书》。

单道开饮茶苏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

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剂的饮料。

王濛与"水厄"

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他特别喜欢茶,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

王肃与"酪奴"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

"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

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

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李德裕与惠山泉

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他善于鉴水别泉。

尉迟偓的《中朝故事》中记述:

李德裕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说口(注今江苏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壶来"。其人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及,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

唐庚《斗茶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时隔不久,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苦口师

苦口师是茶的别名。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字文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谦师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

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贡茶得官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

据《苕溪渔隐丛话》等记载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郑可简即因此而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后来,郑可简又命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后来发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名茶,郑可简便将"朱草"拿来,让自己的儿子待问去进贡。于是,他的儿子待问也果然因贡茶有功而得了官职。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郑可简等儿子荣归故里时,便大办宴席,热闹非凡,在宴会期间,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此时他的侄子千里,因为"朱草"被夺正愤愤不平,立即对上一句"千里埋怨"。

午子仙毫的由来传说


陕西汉中盆地东部,有一个名叫西乡的县城,县城虽小,名声却大,因为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过不少名人,这里的各种名贵小吃也享誉三秦大地,尤其是这里出产的午子仙毫茶,更是中华一绝,得到各界人士的盛赞。伴随午子山迷人的茶香,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奇故事呢!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西乡县城十五里外有一座秀丽而险峻的山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山顶上来了一位美丽、善良的种茶姑娘,姑娘说她因为出生于午夜子时,所以人们叫她午子姑娘,这位午子姑娘在山顶种植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树。

每日清晨,午子姑娘便笑眯眯地提出一个泥陶壶,从山腰一个象龙脖子一样形状的山洞里汲来了清泉水,再用青木木炭把水烧沸,在紫砂杯中放入茶叶,精心冲泡后,敬于客人。坐在山顶茶棚里,阵阵清风吹来,洗去你登山的劳累,放眼望去,山谷的青松翠柏之间翻腾着妩媚的云海,耳旁传来鸟语溪鸣,身边不时出现午子姑娘婀娜多姿的身影,人们一边品饮着异香扑鼻,清醇可口的绿茶,一边欣赏着午子山峰间迷人的风光,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清香、甘醇、鲜爽的茶汤直入肠胃,一种安详、中正的太和之气,油然而生,令人怡然陶醉,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午子姑娘以茶待客,方便民众之事,在方圆几百里,被传为佳话,连远处的一些名人雅士、禅师道长,僧侣儒生都慕名而来。登山求茶者品尝后赞不绝口,茶客们你来我往络绎不绝,午子姑娘日复一日,辛勤地忙碌着。

一日,有一从南方专程到此的嗜茶高僧代表众茶客送午子姑娘对联一副,贴在茶棚门框之上。上朕:龙脖洞中水,下联:午子山顶茶,横额:仙境双绝。他向众人解释道:此双绝乃指两双,即茶与水,环境与美女也,后来被人们称为品饮四要。据传,还被茶圣陆羽收集到茶经之中。

午子姑娘以茶待客的美名,被人们越传越远,正好被出巡在外且嗜茶成癖的皇上知道了,他即令绕道驾临午子山。

当皇上在茶棚里召见了午子姑娘,品饮香茗后,感慨地叹息道喝遍天下饮料,还数此茶最好。即将此茶为钦定贡品,专供皇宫所用,封午子姑娘为御前茶侍,即日一同进宫。然而皇上怎么也想不到,他的此翻好意却遭到了午子姑娘断然拒绝,顿时龙颜大怒,吩咐左右砍去午子山茶林,将午子姑娘押监治罪。

午子姑娘拦住毁林砍树的人,不卑不亢地对皇上说:我随皇上一同进宫。当大队人马走至白松崖时,天上突然刮起一阵阵狂风,午子姑娘借风势,纵身一跃,跳下了山崖,只见白云之中,姑娘变成一只美丽的金凤凰,展开双翅沿午子山峰的茶园绕飞一圈后,越过对面山头,向天外飞去。皇上和他的侍卫们已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叹息一声说道:午子姑娘乃是神女茶仙下凡,非凡人所比,看来天意难违,不可冒犯。

午子山顶的茶园保住了,午子仙女的传说被人们一代又一代的传颂着。据说,每年清明正午时分,人们只要在当年午子姑娘搭起茶棚的石桌石凳上,摆上泥砂陶壶,紫砂茶杯,生起青钢木炭火,汲来龙脖子洞中的泉水,午子仙女将会在你不知不觉中降临,象当年一样为你作一次精湛的茶艺表演。当地有不少老人曾有幸观赏到这一人间奇观。

为了纪念美丽善良的午子仙女,人们把每年清明前在山顶所采的新茶嫩芽,看作是午子姑娘的化身,取名为午子仙毫。在当年午子姑娘搭起茶棚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道观,取名为午子观,在她曾跳崖的地方栽满了白皮松,还把午子姑娘跳崖后变成一只美丽的金凤凰后飞过的那座山头,取名为飞凤山。飞凤山下的那条清澈的小河的源头,据说就是午子姑娘当年取水的那个龙脖子洞,于是人们便把这条小河取名为泾洋河。

如今,每逢清明时节,西乡县城的人们,攀登午子山,朝拜午子观,品午子仙毫茶。到飞凤山留影,来泾洋河荡舟,观山中景色,谈论午子仙女的传奇故事,已成为当地的传统习俗和人们茶事活动中的一大乐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2991.html

上一篇:瑞草魁产地在哪

下一篇:瑞草魁是什么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